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2、题目和词牌的区别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 词的曲调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词 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 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 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 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 “下阙”(或“下片” 。
(三)曲
(二)词
1、分类
(1)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 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
(2)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3)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
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 段。 (4)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 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阙” 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九)闲适隐逸诗
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 浊不堪,于是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 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 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
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 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 (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 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
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鼎盛于唐代,除 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 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4句)分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古诗词鉴赏专题1 诗歌的题材与体裁§1 诗词的体裁一、律诗的章法1、律诗的章法就是律诗的结构方法或法则。
律诗除排律外,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格式。
每首八句四联。
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2、四联要讲究“起、承、转、合”。
破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
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狼,势欲滔天。
颔联(承):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转):或写意,或写景、书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
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合):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必放一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绝句的章法1、绝句在章法上也讲究起承转合。
2、绝句的“转”的几种方法(1)由人的活动到景物状况:例: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由景物状况到人物行动或思想活动:例: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由别人的行动到自己的行动、见闻:例: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由过去的人事到如今的情景:例: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由现在的情景想象将来的情景:例: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 由眼前的情景到产生的幻想:例: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人常用“不”、“莫”、“独”、“更”、“如”、“若”、“何”、“谁”、“纵”、“欲”、“愿”、“今”、“只今”、“昔”等字以转出新意。
3、绝句“结”的几种方法(1)以理结。
纯粹以理结束不易动人,多半是伴随抒情、议论,寓理于事。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题材分类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5、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
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7、现代诗:是一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诗歌体材及特点
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教考链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通 常的律诗为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 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 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 五绝、七绝。
(3)曲,韵文文学的一种。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 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 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散曲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 宾白科介,便于清唱。
2.古代诗歌的结构特点 (1)诗歌常见的思路结构
律诗常 见结构
绝句常 见结构
教材链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酬赠送别诗 送别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 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 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选项 标题 意象
情感 技法
突出特点
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①空间意象:长亭、灞陵桥(亭)、南浦、渡口、古道。②时间意象: 日暮、月夜、清晨。③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 寒蝉、船(舟)、古道、夕阳、西风、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 雁。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诗歌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诗歌的分类方法有哪些首先,我们可以从诗歌的体裁来进行分类。
诗歌的体裁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形式,如诗经、楚辞、古体诗等,它们在形式上有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通常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而近体诗则是指近现代诗歌的形式,如律诗、绝句、词等,它们在形式上相对自由,但也有一定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通过体裁的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诗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材来进行分类。
诗歌的题材是指诗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
根据题材的不同,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思诗等多种类型。
抒情诗是诗人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表达来抒发情感和思想,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叙事诗是诗人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来表现情感和思想,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哲思诗是诗人通过对人生、道德、哲学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表现情感和思想,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柳宗元的《江雪》等。
通过题材的分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和意义。
再次,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风格来进行分类。
诗歌的风格是指诗歌作品所采用的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根据风格的不同,诗歌可以分为豪放派诗歌、婉约派诗歌、田园诗等多种类型。
豪放派诗歌以豪放、奔放、豪情壮志为特点,如李白的《将进酒》、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婉约派诗歌以婉约、含蓄、细腻为特点,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清照的《如梦令》等;田园诗则是以描写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为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杜牧的《山行》等。
通过风格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最后,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流派来进行分类。
诗歌的流派是指诗歌作品所属的学派或风格派别。
根据流派的不同,诗歌可以分为唐诗、宋词、元曲、近现代诗等多种类型。
唐诗是指盛行于唐代的诗歌作品,如李白的《庐山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宋词是指盛行于宋代的诗歌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元曲是指盛行于元代的诗歌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西厢记》等;近现代诗则是指盛行于近现代的诗歌作品,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岛的《波兰来客》等。
古代诗歌的体裁
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但古代诗歌的体裁却不外乎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古代诗歌的体裁,希望大家喜欢!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高中基础】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体裁和题材
【高中基础】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体裁和题材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01诗词体裁01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相对于近体诗的一种体裁。
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唐代以前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
每首句数不限,押韵、对仗、平仄都比较自由。
按每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四种。
如:《观沧海》(曹操)、《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琵琶行》(白居易)、《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近体诗:唐代形成的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每首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
按每句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按每首句数分有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①律诗:每首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四联;逢偶数句句末的字押韵,首句有时入韵,一般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
律诗分七律、五律两种。
如:《登楼》(杜甫)、《终南山》(王维)。
②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分上、下两联,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对仗比较自由。
绝句分七绝、五绝两种。
如:《过华清官》(杜牧);《鸟鸣涧》(王维)。
③排律:每首为不少于十句的偶数句,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均须对仗。
02词: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每首词的曲调名,叫词牌。
词按每首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按每首片数(阕数)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如:《如梦令》(小令、单调)、《念奴娇》(长调、双调)。
“慢词”是一种依舒缓的曲调填的词。
如:《雨霖铃》、《扬州慢》。
3曲: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之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每支曲子从属于一定的宫调;每支曲子的曲调名,叫曲牌。
如:《中吕·山坡羊》,“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
诗歌体裁和题材的区分
、诗歌体裁和题材的区分一、知识要点:1.文学体载的种类:文学体载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类2.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3.诗歌体裁分类1、诗歌可分为古诗(广义)和现代诗。
2、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广义的古诗还包括词和曲。
3、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1)、古体诗:句数,字数,押韵,转韵。
(时间划分在唐代以前的诗歌为古体诗歌)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四言、五言、杂言)(2)、近体诗:句数,字数,押韵。
(律诗、绝句)A:律诗:首、颔、颈、尾四联,对仗,押韵。
(五言、七言:共8句(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绝句:双句押韵,不要求对仗。
(五言、七言:共4句)(3)、词:(词牌、题目)牌有定句,句有定数。
(4)、曲:(曲牌、题目)散曲和套曲,杂剧、传奇。
4.诗歌的题材分类①按题材可分: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山水诗(代表人王维)边塞诗(代表人岑参)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④从时间上可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新诗5.诗歌的四个特点: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6.诗歌按表现内容的方法可分:①赋:直接陈述铺叙②比:即打比方③兴: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所咏之词。
7.词:①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
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③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 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1.古体诗特点: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
篇无定句, 句无定字, 自由换韵, 不讲平仄, 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 六言为主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 五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1.近体诗特点: 出现在唐朝, 篇有定句, 句有定字, 韵有定位, 字有定声, 联有定对。
2.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 诗、词、曲。
诗: 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是由(四)联(八)句组成, 每联两句, 第一联被称为(首联), 第二联被称为(頷联), 第三联被称为(颈联), 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 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
绝句是由(四)句组成, 根据每联的字数, 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 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 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 曲特点: (1)曲盛行于元代。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
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
(3)曲有曲牌。
(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8、山水田园诗。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古典诗词的体裁与题材一.古典诗词的体裁【诗】古典诗歌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
一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
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
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出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
【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诗歌的种类有哪些
诗歌的种类有哪些诗歌的种类有哪些 诗歌,是⼀种抒情⾔志的⽂学体裁。
是⽤⾼度凝练的语⾔,⽣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活并具有⼀定节奏和韵律的⽂学体裁。
下⾯是⼩编整理的诗歌的种类有哪些,⼀起来看看吧。
按内容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
按形式分为:古体诗(古诗、楚辞、乐府诗、杂⾔、四⾔、五⾔、七⾔等)、近体诗、词、曲、新诗。
1、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著名的代表⼈物有李⽩,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花。
要把这种情感⽕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清代著名诗⼈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情难。
何也?景从外来,⽬之所触,留⼼便得;情从⼼出,⾮有⼀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情难”⽽⾔,还是有道理的。
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意”,必须采⽤⼀些⼿法来“⾔情”。
2、边塞诗 边塞诗⼜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活和⾃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发展的黄⾦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百⾸,⽽《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学的宝贵财富,⽽且极具历史意义。
3、⼭⽔⽥园诗 ⼭⽔⽥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清丽洗练,多⽤⽩描⼿法。
4、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况,与诗⼈的⾃我形象完全融合在⼀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的⼈⽣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活情趣。
诗歌的分类及体裁
诗歌的分类及体裁诗歌的分类及体裁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的分类及体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2.按题材分类:(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一、诗歌体裁(1)诗①古体诗也称古风、古诗,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
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体。
与“近体诗”相对。
②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初唐之后形成的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
包括绝句和律诗。
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4句):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绝句只四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第1、2、4句要求押韵。
律诗(8句):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第2、4、6、8句要求押韵。
排律(8句以上)。
(2)词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
按字数长短,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可达240字)。
按段落分,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分为上阕、下阕);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柳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长短句”,宋词也是诗的别称,故也称“诗余”。
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标题。
(3)元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特点: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①散曲A.小令:一首单调的词。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
题材体裁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 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 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送别诗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 之情寓于这些景中。黄昏时分,诗人伫立 在细雨蒙蒙的江边,看到船帆被细雨打湿 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 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 却显得十分滋润,情与景巧妙妙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 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 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 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 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 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 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 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 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 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 山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 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 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 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 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 他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 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 烦扰的寂静禅境。
二、常见的诗歌从题材上分为: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咏怀)诗(叙事咏怀诗) (包括送别诗、羁旅诗、闺怨诗、感时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田园(山水)诗 6、边塞(征战)诗 7、哲理诗等。
一、送别诗 内容:送别诗一般通过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或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借以一吐胸中积愤、表明心 志,或重在写离愁别恨,或重在劝勉、鼓励、安慰, 或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送别诗大多写得情真意切, 感人肺腑。 常见的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灞陵、 南浦、杨柳、夕阳、**暮、酒、秋等。 常用表现手法:大多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想象联想,或通过场景、 景物、神态、动作等的描写来传达离情别意,具体的 如衬托、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比喻、双 关、用典等。 鉴赏方法:抓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意象、化用 的典故,品味语言特色。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诗歌的题材
• 3)哲理诗 •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
阐发某种哲理。 • 苏轼、朱熹等的宋诗为多。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的题材
• 4)咏物诗 •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表达思
诗歌的题材
• 6)咏史诗 • 借吟咏、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来抒
发情怀、讽刺时事。 • 多用借古讽今、咏古书怀手法。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歌的题材
• 7)咏怀诗 • 吟咏个人抱负,反映、讽刺社会现实。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歌的题材
• 1)送别诗 • 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劝勉,或用以表达
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歌的题材
• 2)边塞诗 • 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 •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 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 阳日,还来就菊花。
• 其他: • 题画诗 • 闺怨诗(宫怨诗) • 无题诗
•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凉,表达正直人士的呼声。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高考语文《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诗 近体诗
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讲究起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 承转合
抒情(主)
首句渲染气氛
词 上片(阕)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写景(次)
下片(阕):抒情(主)
杂剧
曲
小令:独立的、只有一支曲子
散曲 套曲: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子连缀
而成的组曲
高考语文《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高考语文
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一)古代诗歌体裁 我国古代诗歌,从体裁上可以分为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种。 1.诗: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 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 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 →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 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2.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 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 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 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3.曲,韵文文学的一种。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 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 令、套数(套曲)两种。散曲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 介,便于清唱。
(二)古代诗歌结构特点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 有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的体裁与题材一.古典诗词的体裁【诗】古典诗歌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
一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
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
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出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
【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元曲】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
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如《天净沙·秋思》。
散曲的特点:(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二.古典诗词的题材①写景抒情诗。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⑥山水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与山水风光的诗。
【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
(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雾气和尘埃。
14.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从诗歌的流派看这是一首诗。
(2分)15.这首诗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的特色。
颈联分别用“□”、“□”两字来显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之景,最为精炼传神。
(2分)16.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4.(2分)五言律诗(律诗、近体诗),山水田园 15.(2分)平淡质朴;“明”、“出”16.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1分)。
作者这样写,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1分),因为“新晴”人们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1分)。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1分)。
注释⑴极目:穷尽目力。
⑵氛垢: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⑶郭门:外城门,也泛指城门。
⑷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2]译文: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练习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
(8分)甲:早行乙:商山早行陈与义温庭筠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
星斗阑干分外明。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寂寞小桥和梦过,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稻田深处草虫鸣,因思杜陵梦③,凫雁满回塘。
注①“驼褐”,是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
②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
③杜陵,汉宣帝之陵,温庭筠幼时在靠近杜陵处居住,所以他自称为杜陵游客。
14.从体裁上来看,这两首诗都属。
(1分)15.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诗写景颇有特色:黎明之前由于地面景物暗,因而天上“星斗”就显得“分外明”,所以写“明”是为了写“早”。
B.甲诗借助比喻、对比等修辞,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出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是“夜行”图。
C.乙诗有一半是在直接写景,景中蕴情,其妙处在于体物入微,形象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羁旅之人去国怀乡的复杂心理。
D.甲诗偏重从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刻画“早行”意境;乙诗侧重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从正面呈现出行之“早”。
16.两诗中均写到“梦”,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早行赏析】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说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
“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
“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
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
“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
“阑干”,纵横貌。
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
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
此其一。
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
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细致。
此其二。
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
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
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
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
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
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
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
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
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
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
既进入梦乡,竟知道在过桥,那是因为他骑着马。
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商山早行注释】⑴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⑶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⑷枳花照驿墙:照: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意为: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答案:14.(1分)格律诗(近体诗、近体诗)15.(3分)B(没有比喻)16.(4分)甲诗写诗人(行人)过小桥时还在做梦,说明出行实在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驿路行人必经之地的小桥,而如今却“寂寞”“和梦过”,再次印证了诗人出行之“早”。
(2分)乙诗的“梦”是羁旅他乡的游子对故园的思念之梦,与首联“客行悲故乡”相呼应。
梦中的故乡景“凫雁满回塘”与旅途上“槲叶落山路”的景形成对照,突出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
【练习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
(8分)阮郎归·初夏苏轼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①薰风:南风,和风。
《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相传其首句为:“南风之薰兮。
”②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③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④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