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以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调查方法和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展现农村地理教育的现状,揭示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对策措施
通过对四川省南部县中学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听课等方式,了解到了目前该县中学地理教育的真实现状。总体来看: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新课改要求差距极大。地理教师约66人,其中:专业地理教师40人,兼职26人。在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16人,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1)大多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谈不上专业业务水平,地理基础知识极度缺乏。
就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研究而言,笔者认为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从而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策略。
一、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1、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充分运用图式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独特之处。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仅上册就包括了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147幅,图表13个。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如有的教师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2、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在调研和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其原因在于:⑴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⑵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3、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传递者。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它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水平不高
通过听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地理教学的一般要求还比较远。教师向学生提问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却很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教师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教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教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具体表现为:⑴教学方法呆板。⑵钻研教材不深。⑶知识传授错误。
2、教研气氛不浓
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3、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教学设施配置差
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如,中国政区图,重庆还是四川的一个省辖市,海南还是属于广东省管辖等等,更不用说世界时局的变化了。象地形的褶皱、断层模型,甚至地球仪这种基本仪器都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5、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