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桥以及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冷热桥以及处理方法
冷热桥
冷桥,热桥是南北方对同一事物现象的叫法: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与外界进行热量传导时,由于围护结构中的某些部位的传热系数明显大于其他部位,使得热量集中地从这些部位快速传递,从而增大了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负荷及能耗,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的过梁圈梁(矩形截面,未做保温处理)冬季室内出现结露结霜现象,人们称之为冷桥或热桥(一般北方称冷桥)
热惰性是指建筑物外墙蓄热和导热的一个基本关系,热惰性越大,越平衡冷热峰值。冬暖夏凉。
概述
所谓热桥效应即热传导的物理效应,由于楼层和墙角处有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而混凝土材料比起砌墙材料有较好的热传导性(混凝土材料的导热性是普通砖块导热性的2至4倍),同时由于室内通风不畅,秋末冬初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热空气频繁接触,墙体保温层导热不均匀,产生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滴水。总之,热桥效应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热传导(保温)而引起的。热桥效应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出现较多,而且由于温度、湿度、热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同一座楼,有的住户家发霉严重,有的住户家里却没事”。
由于造成热桥效应的因素很多,解决起来较为复杂。将长霉的部位墙面清除后,沿楼面与墙面交接处,内墙外墙交接处墙面向外加宽,达到提高墙体保温、保湿的目的,减小热传递,能有效解决热桥效应,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造价太高。另外,将内墙贴上瓷砖,定期擦试,虽不能彻底解决热桥效应,但却能缓解发霉现象。
热桥与冷桥
热桥以往又称冷桥,现统一定名为热桥。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这些部位成为传热较多的桥梁,故称为热桥(thermal bridges),有时又可称为冷桥(cold bridges)。
冷桥作为一种现象存在,是民间的一种习惯称谓,南方叫热桥,北方称冷桥。原因是出现这种现象的部位总能感觉到冷气的存在,温度较低,但是叫法并不科学。
热是一种能量,而冷不是,热能量的传导是需要一个渠道、桥梁的,而那些热阻低,热传导系数大的部位则提供了热传导桥梁,故这些部位就叫做“热桥”,在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上的专用术语就是“热桥”。
冷桥是现象,热桥是空间部位,出现冷桥现象部位,一定是由热桥造成的,但有热桥存在却不一定出现冷桥现象。
原因
热桥往往是由于该部位的传热系数比相邻部位大得多、保温性能差得多所致,在围护结构中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如砌在砖墙或加气混凝土墙内的金属,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板和肋,预制保温中的肋条,夹心保温墙中为拉结内外两片墙体设置的金属联结件,外保温墙体中为固定保温板加设的金属锚固件,内保温层中设置的龙骨,挑出的阳台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保温门窗中的门窗框特别是金属门窗框等等。
寒冷季节外墙角部散热面积比吸热面积为大,墙角内空气流动速度较慢,接受室内热量比邻近的平直部位为少,也是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热桥部位。
热桥可以通过热工计算、模拟测试或者实测得出定量的结果。现在已有一些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显现出在不同条件下热桥部位的温度与热流状况。
由于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较低,寒冬期间,该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就会凝结在其表面上,形成结露。此后,空气中的灰尘容易沾上,逐渐变黑,从而长菌发霉。热桥严重的部位,在寒冬时甚至会淌水,对生活和健康影响很大。
处理方法
加强保温是处理热桥的有效办法。采用外墙内保温可以提高外墙内表面温度,但外墙与隔墙、外墙与楼板等连接处的热桥比较明显。内保温越好,经由热桥散失热量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采用外保温则由于保温层覆盖住整个外墙面,有利于避免热桥的产生,但对于门窗口四周侧壁也应注意妥善保温,避免此处热量过多散失。至于铝窗框的热桥问题,可以通过在窗框内设置断热条的方法解决。
一、外保温的优点:
1。适用范围广泛,既适空调,又适采暖,既适用于新建筑,又适用于旧建筑的改造。
2。能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3。基本消除热桥,节能效果更显著(全保温)。
4。可提高墙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
5.可增加房屋的有效使用面积。
缺点:
1。对安全性(保温体系)要求更严,对保温体系组成材料的性能(耐候性、憎水性、透气性、抗冲击性及耐火等级)要求较高。
2。对罩面层材料防裂功能要求更高,同时应具备更高的耐水、防水及耐候性能。
3。施工难度较大。
4。气候对施工影响较大。
二、内保温的特点:
1。更适于空调降温建筑,可有效防止结霜。
2。材料的耐候性、憎水性及抗冲击性等要求较低。
3。对罩面层材料的防水性、耐候性要求稍低。
4。施工过程受气候影响较小。
5。工程综合造价低。
缺点:
1。对室内有效使用面积有一定影响。
2。对室内装修、外挂造成一定影响。
3。不利于热桥的有效处理。
(一)内保温的基本情况
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侧,之后在保温材料外侧作保护层及饰面。目前内保温多采用粉刷石膏作为粘接和抹面材料,通过使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保温材料达到保温效果。外墙内保温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保温隔热效果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高。
2、热桥保温外理困难,易出现结露现象。
3、占用室内使用面积。
4、不利于室内装修,包括重物钉挂困难等:在安装空调、电话及其他装饰物等设施时尤其不便。
5、不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6、保温层易出现裂缝。由于外墙受到的温差大,直接影响到墙体内表面应力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比外保温墙体大得多。昼夜和四季的更替,易引起内表面保温的开裂,特别是保温板之间的裂缝尤为明显。实践证明,外墙内保温容易在下列部位引起开裂或产生“热桥”,如采用保温板的板缝部位、顶层建筑女儿墙沿屋面板的底部部位、两种不同材料在外墙同一表面的接缝部位、内外墙之间丁字墙外侧的悬挑构件部位等。
(二)外墙外保温形式的发展
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保温节能形式的主流。从科学的合理性而言,外墙外保温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有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结胶浆。随着外墙外保温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形式、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操作方法。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相比
界面剂正常用量0.8~1.0kg/m²单面
抹面沙浆在10mm厚度正常用量3.5 kg/m²单面
砌筑沙浆一般情况下1吨沙浆可满足30~35 m ³的砌块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