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20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系统地掌握数学、工程科学技术等基础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知识;
2.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社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专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的敏锐性;
3.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水平,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
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支撑学科
本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为工学(08);二级学科为机械类(0803)
四、核心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
机电控制技术;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
五、特色课程
海洋机电工程概论;水下机器人技术
六、实践环节
必修实践环节(34.5学分)
1. 大学物理实验 96课时/3学分 9.电工电子实习 16课时/0.5学分
2. 电工电子学实验 16课时/0.5学分 10.生产实习 2周/2学分
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周/2学分 11.毕业实习 2周/2学分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周/2学分 12.毕业设计 12周/12学分
5.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设计 1周/1学分 13.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
6. 工程图学综合训练 16课时/0.5学分 14.计算机绘图 0.5学分
7. 认识实习 16课时/0.5学分
8. 金工实习 3周/3学分
包含在课程中必修实践环节合计 108课时/3学分
选修实践环节(3学分)
1.机电创新综合实训 32课时/1学分
2.沟通与工程写作 32课时/1学分
包含在课程中选修实践环节合计36课时/1学分
七、学分分配
八、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
2.通识教育层面
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设置参见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3.学科基础教育层面
4.专业知识教育层面
5.工作技能教育层面
九、教学进程表
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
必修 67 学分
2.通识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8
应修读通识教育课程中不同知识领域共计不少于8学分的课程。
3.学科基础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38.5
其中:必修 34.5 学分;选修 4 学分
4.专业知识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19
其中:必修 15 学分;选修 4 学分
5.工作技能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28.5
其中:必修 27.5 学分;选修 1 学分
十、特殊学生培养方案
十一、有关说明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在下列七项中可任选一项参加且符合有关要求,可获得2学分。
(1) 作为项目组成员主持或参加我校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
(2) 作为项目组成员主持或参加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3)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 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正式受理。
(5) 以前三位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正式受理。
(6) 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
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机电
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
将来新增加的比赛项目的层次和级别是否符合要求由工程学院认定。
(7) 参与本专业老师的科研工作,并取得显著进展或成果。
要求提供证明学生所完成工作的材料,并由指导老师
认可。
2. 与课程相配套的实验课程要求与课程同时选修。
3. 与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设计要求与课程同时选修。
4. 原则上,低年级不允许选修高年级的专业实习。
十二、核心课程简介
1.《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工程
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图和部件图的基本能力。
2.《理论力学》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
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理论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力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材料力学》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问题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本理论、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
基
本要求是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及基本要求是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能熟练地确定杆件的内力,绘制内力图,熟练地分析计算杆件基本变形引起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熟练地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杆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熟悉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并能测定常用钢材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4.《机械原理》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
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5.《机械设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一般通用零件为核心,讲述其基本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通过
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从而具有设计一切通用零部件和某些专用零部件的能力、具备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6.《机械制造工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机械
制造设备,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基础,特种加工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课程以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为主线,课程内容力图提炼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强化工程基础及原理,扩大专业知识面的传授。
7.《电工电子学》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
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工技术部分内容主要有: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等。
电子技术部分,内容主要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
8.《机电控制技术》是研究和解决与生产机械的电气传动控制的有关问题,阐述机电传动控制原理,介绍常用控
制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设计等技术的课程。
主要内容包含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网络等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对典型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基本环节设计、分析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和有对PLC控制系统进行I/O分配与系统程序设计的专业能力。
9.《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一切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必备的技术手段
之一。
是研究如何获取、分析和处理工程中有用的信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确定测试方案,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撰写人:宋丽娜 教学院长:解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