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橘灯-
语文教案小橘灯
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小橘灯》。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冰心通过回忆自己在一个冬夜访问一位小朋友,并受到这位小朋友热情周到的款待,从而使自己从孤独中得到温暖和鼓舞,表现了小朋友的纯真善良以及作者对底层人民美好品质的赞颂。
文章语言朴实流畅,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能够会认“慰、籍”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结合学生的探究、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橘灯带给作者的温暖,培养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会认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小橘灯、课文插图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在寒冷的冬夜,作者在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小孩拿出自己的小橘灯为作者照明,这个举动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橘灯会给作者带来这么大的温暖呢?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橘灯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3. 学习生字词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段阅读课文,讨论课文讲述了哪些事情,作者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橘灯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细节中感受小橘灯带给作者的温暖。
5. 情感体验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受到一个小孩子的热情款待,拿着一个小橘灯为自己照明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6. 拓展延伸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温暖。
六、板书设计小橘灯温暖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橘灯会给作者带来这么大的温暖呢?答案:因为小橘灯是小朋友用心点燃的,它代表了小朋友纯真的关爱和温暖,让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小橘灯》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小橘灯》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小橘灯》一课。
该课详细描述了作者在小橘灯的启发下,如何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分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句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分析、主题探讨。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橘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小橘灯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词、短语、句型。
3. 生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讲解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掌握。
4. 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橘灯》2. 生词、短语、句型3. 课文结构4. 主题探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小橘灯的理解。
2. 答案:(1)略(2)略(3)小橘灯象征着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意深刻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8.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教学内容应涵盖课文的深层含义、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文本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小橘灯教案教学设计
小橘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小橘灯》。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一位小姑娘交往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和对当时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的结构。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橘灯》作者:冰心主题: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坚韧结构:引子——作者与小姑娘的相遇——作者与小姑娘的交往结尾——作者对小姑娘的怀念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
答案: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困苦,物资匮乏,但人们坚韧不拔,乐观向上。
2. 请谈谈你对课文中小姑娘的印象。
答案:小姑娘聪明、可爱、善良、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她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教学《小橘灯》,让学生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体会了作者对小姑娘的喜爱和对当时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2024年语文教案小橘灯
2024年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具体章节为《小橘灯》。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课文主题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橘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好奇心。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讲解其含义。
3.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小橘灯、寓意、修辞手法等。
2. 课文主题:亲情、友情、善良。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橘灯”为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小橘灯如同夜空中的明星,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它默默无闻,却带给我无尽的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课文主题的引导与讨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寓意,并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课文主题: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所体现的亲情、友情和善良等主题,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其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
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橘灯》。
该文为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母亲制作小橘灯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家的温馨。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结构及修辞手法;品味精彩语言,感受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结构及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写作背景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品味精彩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家庭、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结构及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文章中的经典例句,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
6. 知识拓展:介绍冰心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橘灯》2. 板书内容: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写作背景:冰心童年经历结构:起承转合修辞手法:拟人、排比、设问等精彩语言:母爱、家庭、温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
选取文章中的一段描写,分析其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 答案:主题:母爱的伟大,家的温馨。
描述段落:文章第二段,通过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小橘灯的制作过程,表达了母爱的细腻和无私。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小桔灯》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小桔灯》教案一、教材分析《小桔灯》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通过描述小桔灯和主人公小明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阅读和理解该课文,学生能够启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欣赏大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和运用该课文,学生应能够:- 理解课文中小桔灯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学生将参与到多种教学方法中,包括:- 分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内容;- 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关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小桔灯的意义;- 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文中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准备- 课文及相关教辅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小组活动的分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导读课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并简要介绍故事的情节,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阅读课文《小桔灯》。
学生可以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尝试解释小桔灯的寓意。
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桔灯的象征意义。
5. 情感教育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关心。
6. 独立阅读与总结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记录下他们对小桔灯的理解,以及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并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延伸1. 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际活动,如植树、观察自然景色等,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橘灯》。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及写作特点;学习生字词和重点句子;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及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及写作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橘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橘灯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随后,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 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及写作特点(2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关于课文主题的题目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主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7. 情感教育(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橘灯》2.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3. 写作特点:象征手法、插叙4. 课堂重点:课文主题、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
2. 答案要求:不少于100字,要求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进行情感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分析和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小橘灯》一年级语文教案(1)
《小橘灯》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橘灯》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橘、灯、夜、亮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本节课的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课文的技巧。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橘灯模型、生字词卡片、课文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小橘灯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小橘灯的用途,进而引入课文。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5.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在寒冷的冬夜,收到一个小橘灯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7.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书写生字词,右边列出课文大意。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小橘灯是谁做的?(2)小橘灯在什么时候出现?(3)收到小橘灯的人心情如何?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橘灯》,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道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橘灯,并写一篇关于制作过程的作文。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2. 课文朗读技巧的指导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4. 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1.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展示生字词,如使用生字词卡片、挂图等。
《小橘灯》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小橘灯》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八册,具体内容为《小橘灯》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对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小女孩的勇敢与乐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女孩的勇敢与乐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勇敢与乐观。
教学难点:分析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资料、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倾听中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概括段意。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过程,理解其意义。
c.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问答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让学生谈谈对小女孩勇敢、乐观精神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板书设计1. 小橘灯a. 制作过程b. 意义2. 小女孩:勇敢、乐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小橘灯”的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过程及其意义理解较为深入,情感教育方面也有所感悟。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其他勇敢、乐观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小橘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这些段落详细描述了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意义。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橘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及写作技巧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并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主题思想,学习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橘灯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进而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与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解答。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提高阅读效果。
3. 课文内容分析(10分钟)(1)划分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写作技巧鉴赏(10分钟)(1)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如选材、构思、表达方式等。
(2)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6. 主题思想探讨(15分钟)(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文章的爱国情怀。
(2)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结构,标注重点词语。
2. 在黑板上展示课文主题思想,以加深学生印象。
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有关爱国主题的文章,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8《小橘灯》课件 (共40张PPT)
㈠课文中哪几个词语很好的概括 了小姑娘的性格特点?
镇定、勇敢、乐观
㈡讨论、圈点批注:小姑娘镇定勇 敢乐观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哪里?
[提示: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
㈢小姑娘还有其他什么性格特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懂事,心灵手巧等
作业
•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 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 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 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正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 来。
初遇(1-4) 朗读第1-4 zè 段,圈点字词
. nuó (3段) 挪动那竹凳子 . .
(2段) 仄仄的楼梯 (狭窄,倾斜)
(3段) 八九岁光景 (表示估计年龄) tù (3段) 吐了很多血
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
默读第5段,圈点字词
liá o (5段)我无聊地站了起来 (由于清闲而烦闷)
.
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 ③ 饭——我们的年夜饭。” -------
返回目录
(8)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 ① 我,一面极其 敏捷地拿过 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 ② 连续动作:心灵 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 -----手巧 个小筐似的,用一根 小竹 ①怕耽误我赶路; 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 灵巧 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 ②写明了穿法 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 ③体贴周到 路滑,这盏小橘灯照动作描写:
懂事 成熟
愣了一下,后来 就微笑
了,招手叫我进去。
返回目录
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警惕
镇定 勇敢 乐观
②稚气
懂事
③乐观
(6)这小姑娘把炉 前的小凳子让我 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 ① 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 夫来过 了吗?”她说:“来过了, 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 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 ② “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 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 -是什么?”她笑着说: “红薯稀
小橘灯教学设计
小橘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小橘灯》。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生病,母亲带她去看病,回来时天色已晚,路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姑娘借给他们一盏小橘灯,他们借此灯光安全回家的故事。
文章通过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育学生要懂得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小橘灯、生字词卡片、课文文本。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橘灯,引导学生观察小橘灯的外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解决生字词问题,了解故事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0分钟)4.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橘灯象征意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美好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课后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3. 调查身边的好人好事,了解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的表现,下节课分享。
2024《小橘灯》说课稿范文
2024《小橘灯》说课稿范文《小橘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是阅读理解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准备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小橘灯》是一篇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文章,通过讲述小主人公小明想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橘灯的故事,来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语言简练,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理解。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导入法和讨论引导法。
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经验和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学法是合作探究法和启发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体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括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教学课件和练习册,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板书和巩固练习。
四、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我会以一个问句开始课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通过让学生回答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端午节的认知和经历,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2、导入文章我将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场景和习俗,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或视频中的内容。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
3、阅读理解我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全班阅读《小橘灯》这篇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我会适时暂停,询问学生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情节,以及他们对文章中人物的感受和态度。
4、讨论引导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我会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让他们讨论和回答。
例如:“小明想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橘灯,你们有没有制作过类似的物品?制作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乐趣?”通过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冰心小桔灯课文原文及赏析
冰心小桔灯课文原文及赏析日本作家萩野修二说:“冰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人性是它的生命力,虽然作品数量很少,而且没有长篇,但冰心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面的仔细的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有关冰心的小桔灯赏析。
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冰心《小桔灯》课文原文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
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
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
我掀开帘子,看见1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
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母亲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
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
”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
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母亲。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
2024年初中语文教案《小橘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橘灯》一文。
该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给母亲治病,制作小橘灯并售卖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文章结构,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探讨故事主题,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掌握作者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小橘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课堂讲解:a)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b) 讲解生词、短语,解释句意。
c) 体会作者情感,分析作者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
4. 例题讲解:a) 请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小女孩制作小橘灯的句子,分析其描写方法。
b) 请学生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小女孩的内心情感。
a) 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b) 仿写一个人物或景物描写。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
2.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
3. 景物描写方法:视觉、嗅觉、触觉、听觉。
4. 主题:爱心、责任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b) 以“我的爱心行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a) 读后感: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b) 作文: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一次爱心行动,展现责任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小橘灯》优质教案设计教学优质教案
《小橘灯》优质教案设计教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八册《小橘灯》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词;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传统节日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元宵节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引入课题《小橘灯》。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卡片认读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7.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过元宵节的经历,体会作者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小橘灯》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生字词:灯、橘、闹、猜等4. 情感体验:热爱家乡、传承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答案:(1)课后自主复习,加强记忆。
(3)开放性问题,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其他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传承。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小橘灯》教案 人教版(新疆专用)
讨论并归纳:
(1)动作:开门,微笑,招手叫我进去,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
——表现小姑娘有礼貌、机警。
做灯,(侧重动作描写)
找出制作小橘灯的语句:
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部一部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极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
两个内容,一是介绍了小姑娘的爸爸,其作用是揭示敌人的疯狂镇压,白色恐怖,从而衬托小姑娘的精神,同时暗示小姑娘的家庭是进步的家庭,革命的家庭。
二是写作者对小姑娘的思念。
2、提问:文章第11自然段写“我”与朋友的对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通过“我”与朋友的对话,交代了当时重庆疯狂镇压革命者,白色恐怖的政治气候,也交代了小姑娘的父亲的情况,这些交代反衬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的可贵、可敬,也说明了作为革命后代所受到她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四、分析课文
(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本文按时间的推移分段。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写初遇小姑娘,记叙小姑娘打电话为妈妈请医生的过程。
第二部分:从“我又回到里屋去”到“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写探望小姑娘母女的经过。侧重表现小姑娘的乐观精神。
第三部分:从“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到完。
5、学习复述课文
教
学
重
点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及作者思路
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小橘灯人教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小橘灯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1.学习议论文《纪念白求恩》2.学习散文《小橘灯》二.学习重点1.初步认识议论文, 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小橘灯》一文,理清线索、理解题目的象征意义。
第5课《纪念白求恩》(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2—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二)背景资料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 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 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 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 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年3月到延安, 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 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终年49年。
(文中“50多岁”是当年毛泽东估计的, 不准确)(三)题目解说《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并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全文以说理为主, 兼叙述和抒情, 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该文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
(四)基础知识1.读准带点字的读音:qiǎnài chén bǐxùn niān cuì派遣.狭隘.热忱.鄙.薄以身殉.职拈.轻怕重纯粹.2.了解词义:殉职: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热忱: 热情。
忱, 真实的情意。
拈轻怕重: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 害怕繁重的。
拈, 用两三个手指挟取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确认皂荚具有洗涤的作用,是从母亲那里得到证实的。
那天从学校回家,吃完饭正准备上山放牛,母亲忽然说:“家里的肥皂都用完了,一时又没钱买。”接着对我说:把牛赶到石山那儿去放吧,那儿有一棵皂角树,去树下捡些掉落的皂荚回来,给洗 衣服。”
我问:“皂荚真能洗衣服么?”
母亲说:“能,还能洗头发呢。”
那浓烟飘过石崖,飘过皂角树,越飘越高,越飘越远。那皂角树却似乎未受到任何影响。我不得不佩服,这皂角树顽强地生命力和耐受力。据说,角树有净化空气的作用。k7的网站
第一次认识皂角树,是小时候放牛的时候,被小伙伴们带到那棵皂角树下,捡拾掉落在地上的皂荚。伙伴们说:“这是皂荚,可以拿来洗衣服、洗头发,洗得干净。”我似信非信,只抬头望了望那 长得跟我身子一样粗的皂角树,却看到树叶早已落净,树上只挂着一片一片、刀豆似地深褐色地皂荚。有些还没熟透,便泛着淡淡地青色。没有人敢爬上树去摘下它。那树枝树干上爬满的尖锐地深刺, 让人看一眼都感到害怕。便只能捡拾它掉落在地上的熟透的皂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