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贺拉斯折中主义思想在《诗论》中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艺》折中主义的体现

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8),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贺拉斯属于中小奴隶主阶层,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动荡和起伏,最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宫廷诗人,经过这些磨难中后他更加信奉亚里斯多德的中庸人生哲学。他写讽刺诗嘲笑吝啬、贪婪、淫靡等恶习,宣扬保持内心宁静、适度享受人生之乐的伊壁鸠鲁和斯多噶派的伦理观念。他的抒情诗,以希腊抒情诗为典范,对早期希腊抒情诗的格律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应拉丁语,成为一种新的格律。贺拉斯这种抒情诗对西方诗歌的发展很有影响,后来人们把仿照贺拉斯这种形式写的抒情短诗称为“贺拉斯体诗”。贺拉斯不仅在诗歌创作有建树,而且还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进行“提纯”上升为理论,他创作的《诗艺》在西方文学史上有很重大的影响,是古典主义的奠基之作。

贺拉斯的《诗艺》很明显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的影响,但是《诗艺》并不是《诗学》的翻版,它是贺拉斯作为一个宫廷诗人,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根据罗马帝国时代的社会要求和自己的创作体会,以给皮索父子写信的方式,提出的罗马帝国的文艺法则。

贺拉斯在《诗艺》中主要探讨了关于文艺的三个问题:诗意、诗法和诗人,这三个大问题又包括了若干个小问题,如在诗意方面就有统一、朴素、适当、完美四个方面,在诗法方面就有题材、词汇、格律、传统、创新、性格、情节等问题,而在诗人这一大问题上,又有诗人的思想修养、金钱与文艺的关系、文艺的寓教于乐、天才与艺术、

恶意的阿谀奉承和善意的大胆批评等问题。可以说,《诗艺》内容的涵盖面极广,讨论的问题几乎涉及了当时文艺理论能够探讨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足以在文艺理论史上留下自己的光辉足迹。贺拉斯在《诗艺》中探讨的一些问题也被后来的古典主义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说明《诗艺》在西方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极大影响。我们考察《诗艺》,发现《诗艺》的写作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它上承亚里士多德《诗学》下启古典主义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它的这种中间地位和角色,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就很不彻底,反映出相当强烈的调和的折中主义的倾向。

一、折中主义的表现

可以说,贺拉斯的折中主义倾向表现在几个互相矛盾的概念范畴上。

首先是关于模仿与创新。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欧洲,历史发展先后经过三个阶段:希腊文明、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阶段。这三个文明,无论从发展顺序,还是从发展程度,古希腊毫无疑问地居于开山鼻祖的地位,欧洲后来的政治形式、文化观念、学术思想等,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能到古希腊找到它的源头,或如罗素所说,希腊是“世界性的脑力工厂”。在《诗艺》里,有个重大的主题就是强调艺术应当模仿希腊古典。古典主义的重要原则就是在艺术上,古希腊是罗马人的当然典范,关于艺术的一切形式希腊人已经创造出了完美的典型,所以对于罗马人而言,首要的就是紧跟在希腊人的身后,努力学

习其中的光辉典范。在贺拉斯的眼里,“诗神把天才,把完美的表达能力,赐给了希腊人;他们别无所求,只求获得荣誉。”对于当代的诗人而言,“你们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在词汇方面:“这种新创造的字必须渊源于希腊”;在题材方面:“你与其别出心裁写些人所不知、人所不曾用过的题材,不如把特洛亚的诗篇改编成戏剧”;在格律方面:“你们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这些从作品的题材、结构、语言到人物等各方面都应当以希腊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可以说涉及到了文艺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贺拉斯也不是一味地强调只需要向希腊学习即可,他在强调以希腊为典范,要进行模仿的同时,也强调了自我创新的重要性。比如说,他在论词汇的时候就说,在安排字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新字表明,当然,“这种自由,用得不过分,是可以允许的”,而且,“(每个时代)创造出标志着本时代特点的字,自古已然,将来也永远如此。每当岁晚,林中的树叶发生变化,最老的树叶落在地上;文字也如此,老一辈的消逝了,新生的字就像青年一样将会开花、茂盛。”他在论述传统的时候,也说“或则遵循传统,或则独创”,而且也曾告诫过当时的诗人们,在处理一些古代题材的时候,“不在模仿的时候作茧自缚,既怕人耻笑又怕犯了写作规则,不敢越出雷池一步。”这说明贺拉斯对待模仿和创新的问题上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态度,他既想能够在希腊光荣传统的笼罩下努力吸收其一切优秀成果,也想在这种强大光环的笼罩下能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当下罗马的光荣服务。所以他既提倡学习希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内采取调和的做法,

提倡创新。

其次表现天才和技巧的问题上。关于诗灵感的来源,柏拉图从他的理式世界出发,认为灵感是神在诗人身上的凭附,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的代言人。在文艺创作中,柏拉图否认了诗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即使存在技巧也只是神灵在诗人身上的体现。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反映。亚里士多德也提倡模仿,但他模仿的对象不再是“理式”,而是客观世界,他认为诗人应当模仿的是行动中的人,在文艺创作中,亚里士多德不提天才和神灵,只是极其强调情节(布局)的重要性,关于布局也就要努力学习一些创作的技巧,而不再只是神灵的凭附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贺拉斯也表现了一定的调和立场,他既不赞成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也不完全赞成亚里士多德忽视天才和灵感的偏颇做法,而是采取了折中的态度,既强调天才的重要性,也不忽视训练的必要性。他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在竞技场上想要夺得渴望已久的锦标的人,在幼年时候一定吃过很多苦,经过长期练习,出过汗,受过冻,并且戒酒戒色。”这就把天才和艺术(训练、苦学、坚忍)较好地调和在一起了,从而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次表现在艺术的功用上。我们知道,柏拉图已经认识到了文艺的巨大作用,他认识到文艺能够逢迎人性中非理性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也正是因为文艺的这个作用,柏拉图要把诗人从自己的理想国里驱逐出去;亚里士多德给悲剧的定义

正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他与其师对文艺社会作用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认为文艺能够促使人得到健康发展,对社会是有益的。贺拉斯在这点上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说法,从而成功地把文艺的审美功能“娱”和认识教育作用“教”成功地调和在一起,“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样的作品才能使索修斯兄弟赚钱,才能使作者扬名海外,留芳千古。”在贺拉斯的系统中,“教”和“娱”并不矛盾,而是二者可以很好地并存,共同为社会服务。当然这也是他文艺观折中主义的一个反映。只是这个折中已经带有了“辩证法的味道了”。

二、造成折中主义的原因分析

1.时代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罗马处在欧洲上古时代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处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希腊时期创造的文化、艺术成果,无论是史诗、悲剧、建筑、雕刻、哲学、文学还是其他方面,都朝气蓬勃、气势雄伟、赏心悦目,令后来者只能仰视。而到了希腊化时期,过去那种广阔的视野、雄伟的气势、蓬勃的朝气已经完全消逝了,代之而来的纤巧的作风,颓废的情绪和狭隘的视野;而到了罗马时期,罗马文化当然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这种传统对希腊文化而言无疑是十分薄弱的,它不得不向希腊和希腊化文化学习,并主要接受了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大多是消极的,在文艺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