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论》
朱光潜美学
朱光潜美学朱先生解放前的主要美学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悲剧心理学》和《诗论》。
阅读这些著作,首先感受到的是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
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
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一颗古松长在园里,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古松在我们头脑里留下一个表象,这个表象就是古松的模样,这对于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然而古松的形象与古松的表象不同,古松的形象是古松的美,每个人在古松上见出不同的美,也就是见出古松的不同形象。
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这种形象并非天生自在一成不变,并非像一块石头在地上让人一伸手即拾起似的。
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随人随时随地不同,所获得的形象也因而千变万化。
古松的形象是观赏者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朱先生由此得出结论说:“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
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
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
因为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几分创造性.”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的形象,即物的美呢?“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也就是说,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
朱先生以一棵古松为例,说明这三种态度的区别。
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会有不同的态度。
木材商人取实用态度,心里盘算着这棵树是宜于造房子或宜于打家具,思量它值多少钱,卖出后有多少利润。
植物学家取科学态度,他看到的是一棵叶为伞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考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并从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考虑它如何活得这样老。
《文学概论》阅读书目
《文学概论》阅读书目一、马列文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给拉萨尔的信》恩格斯:《给敏·考茨基的信》《给哈克奈斯的信》列宁:《哲学笔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高尔基:《论文学》二、中国文论: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金圣叹:《小说评点》王夫之:《姜斋诗话》叶燮:《原诗》刘熙载:《艺概》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启超:《屈原研究》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鲁迅:《鲁迅论文学与艺术》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朱光潜:《诗论》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散步》宗白华:《艺境》李泽厚:《美的历程》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蒋孔阳:《形象与典型》王朝闻:《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王元骧:《文学原理》杜书瀛、钱竞:《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接受美学》畅广元:《文学文化学》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三、西方文论: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莱辛:《拉奥孔》歌德:《歌德谈话录》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席勒:《美育书简》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
读《〈孔子诗论〉研究》
为研究竹 书《 诗论》 提供 了一个 很好的切人 点。竹书《 诗论》 作 为南楚《 学 的代 表 , 诗》 自然存 在一 个与 北方 《 》 比较 诗 学 的 问题 , , 对此 作者选取 《 子》 为北 方《 》 的参 照系 , 孟 作 诗 学
通过 比较 《 诗论》 孟 子》 与《 在说诗 方法 、 学 观点等 方面 的 哲 异 同, 为我们总结 出战 国时期南 楚《 学 在思 想方 法和 理 诗》 论 主张方 面不同于北方 的鲜 明的理论特色 。
纪九十年代新出土楚 文献 和传世 文献相 结合 , 重新思 考得
出的结论。他认 为“ 南楚 的学术 活动贯 穿 战国时代 ” , …( “ 南楚 的学术活动 内容不 仅仅 止于儒家和辞赋 家 , 南楚的学
《 鲁诗 》 《 论》 对 诗 的创 新 之处 , 体现 在 《 诗》 出“ 则 鲁 提 四始 说”且将美刺思想 贯穿到《 , 诗经 》 书之 中。而对 于《 论》 全 诗 对《 毛诗》 的影 响 , 作者认 为 , 总体上说 ,毛诗序》 “ 从 《 吸纳 了 《 性情 论》 诗论》 和《 的理论精 髓 , 紧抓住 诗歌抒 情 言志 的 紧 特征 , 并以明确 的语 言概括出发乎情 , 乎礼义 的说 《 》 止 诗 理
论模式 , 发展 了《 诗论》 的学 术思想 。 [ ( 一4 ”1 2 ) J 8
术活动 的主体决不止于苟卿 、 、 数人 , 屈原 宋玉 它包含 了儒 、 墨、 、 、 、 、 、 、 道 法 名 农 神仙 兵 阴阳、 神仙方 术 、 赋各 派, 辞 其学
术阵容要 比我们 以前 所知 的要大得 多 , 学术 活动 的内容也 要 比我们 以前所 了解 的要 广泛丰 富得多 ”1 ,南楚 学术 【 ㈣)“ ] 活动的地点伴随着楚都 的迁 移而 由郢迁 陈 , 而郢 都 的学术 重要性要高 出于陈都 ”1 m)上述 观 点均是 立 足于新 出 土 [( , J 文献资料和传世文献 而做 出的合理 论 断 , 还不 能说 是定 虽 论 , 是言之有据 , 但 的确值得我们进行认 真的思考 。如果战 国时期存在“ 南北 两大学术 中心 ” 的观点 成立 , 我们 关 于 则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四、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人对于传统常有森严壁垒的迷信。
一句话经过几千年人所公认,我们就觉得它总有几分道理,比如“意在言先”“情感思想是实质,语言是形式”之类的话,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现在我们说它是误会,一般人会问:“何以古今中外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陷到这个误会中呢?”这个问题很重要。
很多人误会情感思想和语言的关系就由于有一个第三者--文字--在中间搅扰。
语言是思想和情感进行时,很多生理和心理的改变之一种,不过语言和其他生理和心理的改变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它们与情境同生同灭,语言则可以借文字留下痕迹来,文字可独立,一般人便以为语言也可以离开情感思想而独立。
其实语言虽用文字记载,却不是文字。
在进化阶段上,语言先起,文字后起。
原始民族以及文盲都只有语言而无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符号和所指的事物是两件事,彼此可以分别独立。
由此,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人为的,习惯的,而不是自然的。
有人或许要问:除了赞叹语类和谐声语类之外,语言又何尝不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呢?比如“饭桶”两个字音和它所指的实物也并无必定关系。
这个实物在各国语言中各有各的名称,便是明证,写下来的符号模样是文字,未写以前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也还是文字。
语言和文字未必有多大差别吧?这番话大体不错,不过分析起来,也还有毛病。
口里说的声音或心里想的符号模样〔字形〕,就其为独立的声音或符号模样而言,还是文字,还不能算是语言。
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予以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
离开情感和思想,它就失其意义和生命。
所以语言所用的文字,就其为文字而言,虽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而语言本身则为自然的,制造的,随情感思想而起伏生灭的。
语言虽离不开文字,而文字却可离开语言,比如散在字典中的单字。
语言的生命全在情感思想,通常散在字典中的单字都已失去它们在详细情境中所伴着的情感思想,所以没有生命。
文字可以借语言而得生命,语言也可以因僵化为文字而失其生命。
非连续性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广州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广东省广州市七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
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
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
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
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
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
大地山河、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就是移情作用的结果。
比如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
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响。
比如欣赏自然风景,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
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
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胞传情,情、景相契无间,这才是诗的理想境界。
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即“情”与“景”。
我们时时生活在情趣里,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
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纷至沓来,但是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诗的意象。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读朱光潜《诗论》有感
作者: 薛杉[1]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文学院225100
出版物刊名: 汉字文化
页码: 83-8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6期
主题词: 诗;画;艺术;作家
摘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曾提出过"诗画同源"说.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也通过评论莱辛的诗画异质说来探讨诗与画的关系,最终肯定了莱辛学说的进步性,但是也指出莱辛用简单固定的范式限制了艺术.诗和画是两门独立的艺术,它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去传达意境,但它们都能"曲径通幽",在相互表现、相互融合之中臻于完善.。
《孔子诗论》,谈孔子是如何读诗的。
《孔子诗论》,谈孔子是如何读诗的。_知道首页 | 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t;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孔子诗论》,谈孔子是如何读诗的。 浏览次数:870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9-5-23 11:39 | 提问者:sexyfox21
《东方未明》有利词,▎《将中》之言不可不畏也,▎《扬之水》其爱妇悡,▎《采葛》之爱妇,17
因木瓜之报,以愉其怨者也。《杕杜》则情憙其至也。▋18
溺志,既曰天也,犹有怨言。▎《木瓜》有藏愿而未得达也。▎交19
币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其有隐志必有以抒也。▎其言有所载而后纳,或前之而后交,人不可触也。吾以《杕杜》得雀20
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诗论》读书笔记
《诗论》读书笔记(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美文摘抄、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after reading,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诗论》读书笔记《诗论》是艾青久负盛名的诗歌论著,他为新诗美学制定了一个具体的、独特的标准——真、善、美。
非连续性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
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
《诗经》是最好的例子。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只是作“宛窃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
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
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
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
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
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
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陶潜和华兹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
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
我们姑拿陶诗《饮酒》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此可知他不喜“久在樊笼里”,喜“园林无俗情”,所以居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里,也觉得“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他的胸襟这样豁达闲适,所以在“缅然昹曾丘”之际常“欣然有会意”。
但是他不“欲辨",这就是他和华兹华斯及一般西方诗人的最大异点。
华兹华斯也讨厌“俗情”,“爱丘山”,也能乐天知足,但是他是一个沉思者,是一个富于超然客公众号宗教情感者。
他自述经验说:“一朵极平凡的随风荡涤的花,对于我可以引起不能用泪表现得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
”他在《听滩寺》诗里又说他觉到有“一种精灵在驱遣一切深思者和一切思想对象,并且在一切事物中运旋”。
读朱光潜《诗论》
读朱光潜先生《诗论》有感文学院09中文系王想文 0912422前言中提到朱光潜先生对《诗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先生生平偏爱诗艺,受古典文化熏陶,认为“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不从诗入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
”而先生(为表尊敬同时也为方便,下文中简称先生)于此书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书各章节从诗的起源开始介绍,步步推进论证,谈及了时至今日认识学术前沿的相关论题,总结前人经验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贯通中西古今,可以誉为系中国现代具有开拓之功的诗学专著。
书中谈及的如“诗境”、“情趣”等都是重要的课题,而从第8章开始直至13章结尾充分以中国诗为例分析,展现了一代大师风范。
我就以诗与画的关系为例,谈及一些读了本书之后的感触和心得。
诗画关系论历来是中西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作为一代美学家和诗学家,先生对这一主题也情有独钟。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文化(以画为代表)大有压倒语言文化(以诗为代表)的趋势,语言与图像相争激烈。
因此,先生诗学中的关于诗画关系论思想的重要性也就被日益凸显出来。
先生诗画关系论思想的形成起于对《拉奥孔》(Laokoon)一书的重视。
《拉奥孔》,其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辛(Lessing,1729-1881)的代表作。
莱辛通过对拉奥孔这一题材在史诗与雕塑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与造型艺术的区别,从而抽绎出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莱辛的这一著作曾在欧洲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像马克思等人都曾对它作出过积极的评论。
留学时代的朱光潜潜心研读了康德、黑格尔、克罗齐几位美学大家,当然也包括莱辛。
首先,书中四个小节是根据思维逻辑的关系按顺序组合起来的。
依次是:1)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2)莱辛的诗画异质说;3)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4)莱辛学说的批判。
从常识性的观点以及前人的观点开始引起话题,进而提出莱辛的观点也就是本章的话题中心,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又添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整章结构紧凑,不失大师风范。
朱光潜《诗论》和钱钟书《读拉奥孔》阅读理解
朱光潜《诗论》和钱钟书《读<拉奥孔>》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材料,选择正确答案。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孔子诗论》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篇章,记录了孔子对于诗歌的看法和评价标准。
本文将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孔子诗论》进行解读与分析。
其中包括孔子的诗歌观点、诗歌的作用、诗歌的评价标准等方面。
首先,孔子提出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观点,即“诗三百篇,每一篇都是用来表达意蕴深远、无私无邪的思想。
”这种观点表明了孔子对于诗歌的高度评价,认为诗歌能够通过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其次,孔子提到了“诗可以舒怀”这一重要作用。
他认为,诗歌可以用来舒缓人的情绪,宣泄内心的怀抱。
正如《诗经》中所记录的那样,诗歌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喜乐、悲伤、愤怒、思念等各种情感,使人们能够在诗歌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和宣泄的出口。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诗歌的言辞应该符合正直、真实、实用的标准。
他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具有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不应该使用过于华丽或夸张的修辞手法。
诗歌应该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以实用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
在《孔子诗论》中,孔子还提到了诗歌的审美标准。
他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具有和谐、均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歌的韵脚应该整齐流畅,表达内容的语气和情感的表达应该恰到好处。
孔子注重诗歌的整体美感,强调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音韵的协调性。
另外,孔子还关注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
他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应该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思辨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孔子认为,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社会的反映。
最后,孔子在《孔子诗论》中也提到了对于诗歌的教育作用。
他认为,通过诗歌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培养情感和审美的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诗歌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通过对《孔子诗论》的阅读和札记,我对于孔子对于诗歌的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释读管见
本人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所公布的这批资料和其中的许多问题虽然极感兴趣,但由於古文字修养欠缺,时间投入又有限,本文所谈只是研读《孔子诗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粗浅想法,尚未来得及作深入的考订,希望借此机会得到行家的批评指正。
寺第二简:“寺也,文王受命矣。
”“寺”周凤五读作“时”。
按,似可读作“诗”,郭店楚简《缁衣》:“寺员:誓(慎)而(尔)出话。
”“寺员”即“诗云”。
[1] 坪德第二简:“讼,坪德也,多言後。
”“坪德”周凤五、何琳仪、冯胜君等读作“旁德”。
按,马承源读为“平德”,应是,但将“平德”解释为“平成天下之德”,则有“增字解经”之嫌。
刘信芳谓:“……则‘平德’正乃天下歸往之德,其字用其平正義,又包涵有成德而天下歸往之義。
……西周時政权與神权合一,凡有大事,平而成之於宗廟,則《詩論》謂《頌》为‘平德’,字不可移。
”似也嫌迂曲。
“平德”与下文“盛德”相对,当指平常、普通之德,并无太多的深意。
尃观人谷安(焉)第三简:“邦风,其内(纳)物也,尃观人谷安(焉),大敛材安(焉)。
”或读“尃”字属上(如周凤五),作“其纳物也尃,观人谷安(焉),大敛材安(焉)”,恐非。
“某某(邦风,或雅、颂),某某也”乃《诗论》之固定句式,如第二简:“讼,坪德也,多言後。
”“大雅,盛德也。
”“人谷”马承源读作“人俗”,或谓当读作“人欲”。
应以後说为是。
“谷”读作“欲”,《诗论》中即有内证,如第九简“《黄鸟》则困而谷(欲)反其古也”,第十六简“见其美必谷(欲)反其本”。
又,《缁衣》篇有两处上博简作“谷”,而郭店简作“(上谷下心)”(欲),构成异文。
[2]《信阳楚简》一·0一八:“其谷能又弃也。
”何琳仪云:“谷疑读欲。
”[3]皆其证。
与第四简:“曰:‘《诗》其犹坪(平)门,与(并两戈)(贱)民而(左谷右兔)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或读“与”字属上句,看作句末疑问语气词。
[4]恐非。
“门”字下原文有一小墨钉,是断句符号,可见“与”字不应属上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艾青诗选》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艾青诗选》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艾青诗选》中的抒情方式”学习任务单“《艾青诗选》中的抒情方式”课后练习3.艾青诗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请阅读以下关于艾青诗歌的名家评论,从中选择一则,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正是借助于对土地的歌吟,艾青在抗战初期充斥诗坛的“幼稚的叫喊”与“浮泛的概念”之外贡献了凝重而雄浑的诗作,其强烈的美感力量来自于诗人与泥土的贴近,来自于诗人对苦难民族的深沉爱恋以及个体与土地的血缘关系的生命体认。
——吴晓东(艾青诗歌)戏剧化、近乎电影的视觉性的呈露方式是抵消枯燥而跋扈的说理性重要的策略。
——[美]叶维廉艾青诗里的色与光,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的深刻内容,在形式与内容、色彩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同时又为诗人个性所渗透,可以称之为艾青的光与色。
——钱理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示例:2.答案示例:我摘抄的是《手推车》。
这首诗使用了“河底”“山脚”“小村”“黄土层”“辙迹”主要意象意象群关联人群象征意义表达情感太阳阳光、闪电、彩虹、新月、晨光、曙光、东方、朝霞、晨钟、火轮、火把、红旗、焰火、篝火……吹号者、华盛顿、孙逸仙、“一切把人类从苦海里拯救出来的人物的名字”……光明和美好未来期盼和赞美“荒漠”“路”等大量的土地类意象,描绘出一幅寒冷、寂静、荒凉的北方农村的画面,用手推车的破败、缓慢、沉重写出了北方人民的贫穷与悲哀。
《诗论》读书笔记
《诗论》读书笔记花了大约有一周的时间,把朱光潜的《诗论》这本书看完了,这实在是一本好书,让我获益匪浅,于是就写了这篇读书笔记。
什么是诗?这是这本书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作者总结道: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
重点词语在于“具有音律”和“纯文学”,“具有音律”的特点把诗与同样是纯文学的散文区分开来,“纯文学”的特点把诗与其他虽具有音律却不是文学的东西区别开来。
在讲到诗与散文的区分时,作者强调到: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从形式上和实质上见出。
也就是说,单从音律上或者单从题材上,都不能必然把诗和散文区分开来。
形式上来说,自古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的说法,这里面,“韵”就是形式上的内容,古人以为有韵的就是诗,没有韵的就是散文,作者认为,古人的看法虽支持者众,终究失之于偏颇,他认为“诗可以由整齐音律到无音律,散文也可以由无音律到有音律。
”作者认为诗与散文并不能严格区分,在它们中间有一处很宽的重合区域,在这重合区域里,有的诗因疏于音律而近于散文,也有的散文因富于音律而类于诗。
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诗与散文尚不能完全区分开来。
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从内容题材上来说,古人认为诗宜于抒情而散文宜于说理,作者认为,诗不必有诗的题材,散文不必有散文的题材,诗不一定只能表现情趣,它也可以阐述哲理,暗示宇宙奥义,散文也不一定只能表现理趣,它同样可以抒发情感,蕴蓄绵绵情思。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我们也不能把诗与散文严格区分。
作者认为,要同时考虑音律和题材,才可能把诗与散文区分开来。
然而,从对诗与散文的区别的分析当中,作者认为自己“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的定义并不很是自适,以为它还不谨严。
关于诗的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作者认为情趣是人的主观的观照,意象是独立于人的客观的物象,一首诗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情趣(主观)和意象(客观)的忻合无间,也就是说意象恰好能反映情趣,情趣恰好能融于意象。
不管是创作诗歌还是欣赏诗歌,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对于作者来说,创造就是把由意象构成的融入了情趣的意境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创造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调动自己的情感经历把诗所表现的意境领会出来,因为每个读者的情感经历甚至于同一读者于不同时期时的情感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欣赏一首诗也就是一次无可复现的创造。
朱光潜诗论读书笔记
朱光潜诗论读书笔记读朱光潜先生的,就像是在诗的世界里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对于诗的见解,让我这个原本对诗一知半解的人,仿佛一下子推开了一扇通往诗歌神秘花园的大门。
他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让人云里雾里的理论把我绕晕,而是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让我一点点领略到诗的魅力。
就拿诗歌的意象来说吧,以前我读诗,看到那些花啊、草啊、月亮啊,就觉得不过是些寻常的东西,诗人拿来写写罢了。
但朱光潜先生告诉我,这每一个意象都不是随便选的,它们背后都有着诗人深深的情感寄托。
比如说“月亮”,它不仅仅是夜空中那个亮亮的圆盘,在诗人的笔下,它有时代表着思念,有时象征着孤独,有时又寓意着团圆。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月圆之夜出门散步。
那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把整个大地都照得如同白昼。
我走在小路上,看到路边的草丛里,有几只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飞着。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一阵淡淡的花香。
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诗人为什么喜欢写月亮。
在这样宁静美好的夜晚,望着那轮高悬的明月,心中自然而然就会涌起各种情感。
也许是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也许是感慨自己的孤独,又或许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朱光潜先生还谈到了诗歌的韵律。
以前我总觉得韵律就是为了让诗读起来顺口,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读了他的书我才知道,韵律对于诗歌来说,就像是人的心跳和呼吸一样重要。
韵律的存在,让诗歌有了一种内在的节奏和力量。
有一回,我参加了一个诗歌朗诵会。
有一位朗诵者朗诵了一首古诗,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轻重缓急的节奏,仿佛把诗中的情感都通过声音传递了出来。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入了诗人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跳动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韵律的魅力。
在中,朱光潜先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也有很深刻的见解。
他说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和寄托,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下雨天,我心情特别低落,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
朱光潜诗论阅读答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
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
朱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榷。
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重显。
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
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
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李白、岑参,词人如苏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
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
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
他们的辨析抓住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解读隔与不隔,应该承认更接近王国维没有说出的意思。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三简)札记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三简)札记《孔子诗论》(第三简)的隶定和考释,诸家存在分歧。
文章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音义考证、文献比照、数据统计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签:考释汉字发展趋势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孔子诗论》(第三简)的简文如下:……也,多言難而悁(怨)退(懟)者也,衰矣!少(小)矣!邦风,亓(其)内(纳)勿(物)也,(博)觀人谷(俗)安(焉),大(敛)材安(焉)。
丌(其)言文,丌(其)聖(聲)善。
孔子曰:隹(惟)能夫……对这支简的释读,有几个词的隶定和考释各家存在分歧。
这些字主要包括“悁(怨)退(懟)”“内(纳)勿(物)”“(溥)”“谷(俗)”“(敛)材”等以及“溥”在断句上是属上读,还是属下读的问题。
笔者拟在诸家研究基础上,略抒己之管见。
“悁(怨)退(懟)”:马承源先生认为:“‘難而悁退’,读为‘難而悁懟’。
‘悁’,有学者释为‘怨’。
据此字形,或可读为‘悁’,悁、怨一声之转,也可读为‘惌’。
《广韵》有此字,曰‘枉也’。
《集韵》:‘讎也,恚也。
本作怨,或作惌。
’‘退’字在此处不用本义,读为‘懟’,懟、退同部,一声之转。
”董莲池先生认为:“‘退’前一字从心,从宀猒省声,即‘怨’的异体。
‘退’,读为‘懟’,可从。
此句可能是就《少夏》中那些反映社会衰败、为政者少德的作品而言。
亦可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小雅》怨诽而不乱’。
义当同‘怨诽’。
”范毓周先生认为:“‘悁’之义为忿,为憂。
《说文解字》心部:‘悁,忿也。
从心肙声;一曰憂也。
’其义正合《小雅》中多有憂忿之语。
郭店楚简《缁衣》第十简:‘少(小)民亦隹(唯)日悁’,亦其証。
‘悁’与‘怨’、‘惌’皆影母元部字,先秦出土文献中有‘悁’而无‘怨’、‘惌’,二者字义亦相承袭,故‘悁’或为‘怨’之本字,而‘惌’或为‘怨’之或体。
至于原书考释所谓‘退’字在此不必用本义。
读为‘懟’,懟、退同部,一声之转。
则更乖离简文之旨。
‘退’本有衰减之义,《左传·昭公二年》:‘火中寒暑乃退。
《诗论讲义》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校订说明
诗学通论
第一章 诗的起源— —歌谣(上)
第二章 诗与谐隐
第三章 诗的实质与 形式(对话)
第上)...
第五章 中国诗的 节奏与声韵的分析
第七章 中国诗何 以走上“律”的路?
(下)...
近代文 附(存目)
注释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诗论讲义》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诗学
朱先生
后记
文学
研究
文字
讲义
诗
意义
谐趣 文字游戏
节奏
诗论
先生
拙
态度
学术
版本
起源
目录
01 校订说明
03 近代文 附(存目)
02 诗学通论 04 注释
《诗论》原名《诗学通论》,初成于1932年底。1933年到北大外文系求职时,朱光潜向胡适提交的就是 《诗论》,胡适看了大为赞赏,不仅聘朱先生为英文系教授,还邀请他到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北京大学中 文系商金林教授此次发现的即是当年朱先生在北大的课程讲义,油印大16开本,封面字为“诗论七月五日装成近 代文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每页的边侧都印有“北京大学讲义文七四G出版组印李校(或赵校、宋校)” 的字样。正文共七章,约10万字。《诗论》是朱先生的代表作,可以说写了一辈子。这本讲义对读者而言不仅具 有理论和审美价值,作为《诗论》的早期版本,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对于考察朱先生的诗学理论发展和学术 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研究文学(诗歌)、美学的人可与后来的版本比照,从中见出朱先生诗学观念的变 化、学术视野的拓展,以及语言上的千锤百炼。编者对全稿进行了整理校订,并写了详细的后记介绍《诗论》各 个版本的演进和朱先生对“诗学”研究的毕生追求,可供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参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远古到现今,诗歌,缓缓流淌过千年的历史长河。
它更像一盏明媚的烛火,在文化的长廊上,摇曳多姿,生生不息。
诗歌,或者说,只是感情,它的个人性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大概是最强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于诗的研究《诗论》就是一部关于诗的独特精神之旅。
一、诗的起源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
诗,也是如此。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而诗歌究竟起源于何时,一般的学者研究这个问题一般都是从历史及考古学家入手,把它认为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朱光潜先生则是一反常规,他说:诗的起源实在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从根本上指出了把诗的起源看成一个历史问题,用搜罗古佚的办法来寻找答案的错误性。
一.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老的事就是诗的起源。
毋庸置疑,这个假定是错误的。
诗论是从实际观察的证据或是从考古学的证据来看,无一例外的都表明了诗歌的起源不但在散文之先,还远在文字之先。
在文字出现之前,诗歌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得以存在和传承的。
而文字的出现,不过是让诗歌以平面的形式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如果我们执意认为诗歌在学者搜集写定之前并不存在,文字形式之前的诗歌都不算诗歌,这岂不是笑话?二.假定在最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
这一个假定,很明显也是不科学的。
诗的原始与否是视文化程度而定的,不以时代先后为准。
对于“诗的起源是个心理学问题”,首先要问的是: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众口同声的回答是:诗是表现情感的。
这是中国历代诗论者的共同信条。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它的根本起源是人类的生产劳动。
在生产劳动中,人类生出各种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当的方式就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是相契合的,自然的,“不能已”的。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
因此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他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
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都必需得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但每种仍均保存节奏。
如诗歌需要停顿抑扬,音乐需要高低起伏,而舞蹈也要急缓有秩。
在诗歌起源时,它是群众的艺术。
近代社会中,诗人仿佛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
而我们要了解诗歌的起源问题,就必须抛开这一成见。
关于诗歌的作者问题,有两种说法:“群众合作说”和“个人创作说”。
这两者虽看似相反,却未尝不可折中调和。
我们可以说,民歌的作者首先是个人,其次是群众;个人草创,群众完成。
对我而言,一直以为对于诗,对于文字的起源只是个历史的问题,需要去考证,去翻找古籍。
而忽略了诗歌的根本起源是人类的劳动,是人类的情感的外在体现。
文字并不能记录所有,诗歌是超越了文字而存在的。
从一开始也并没有把诗歌同音乐、舞蹈放在一起思考,割裂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朱光潜先生关于诗的起源这一问题的独到见地,给了我们正确理解诗歌的指引,教会我们从本质上,从内地里理解诗歌的方法。
二、诗与谐隐“谐”就是“说笑话”,是喜剧的雏形。
“谐趣”的定义可以为:以游戏的态度,把人和事物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来欣赏。
谐的特色都是模棱两可的。
一、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对象来说,谐是恶意而又不尽是恶意。
二、就谐趣本身来说,它是美感的而又不尽是美感的。
三、就谐笑者自己来说,他所觉得是快感的而也不尽是快感的。
所以,诗在有谐趣时,欢乐与哀怨往往并行不悖,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谐,能谐所以能在丑中见出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在哀怨中见出欢欣,谐是人类拿来轻松紧张情景和解脱悲哀与困难的一种清泻剂。
这个道理伊斯门有句话说得最好:对于命运开玩笑。
朱光潜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我是最爱的。
“对于命运开玩笑”是一种遁逃,也是一种征服,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
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它们都是以“一笑置之”的态度应付人生的缺陷,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人生世相,他的诙谐出入于至性深情,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滑稽者则在喜剧中见出人事的乖讹,同时仿佛觉得这种发现是他的聪明,他的优胜,于是嘲笑以取乐,这种诙谐有时不免流于轻薄,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滑稽者则只知玩世,他对于人世,理智的了解多于情感的激动。
豁达者的诙谐可以称为“悲剧的诙谐”,出发点是情感厄尔听者受感动也以情感。
滑稽者的诙谐可以称为“喜剧的诙谐”,出发点是理智,而听者受感动也以理智。
这段关于“对于命运开玩笑”的理解已不仅仅的停留在诗的层面,而已经上升到了人生的高度。
生而为人,总是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而人生,也总是有多多少少的不如意,与其自己心底暗自懊恼,却不如一笑而过。
正如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或许我们也可以勇敢的将命运给予我们的种种当做玩笑,一切,不过如此。
“对于命运开玩笑”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感触真的很深,而心中的万千感想于文字中却道不出一二,只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罢!“隐”,是一种文字的游戏。
很小的时候便热衷于猜谜,总是觉得把一件件物事,一个个字隐喻在或多或少的文字中,是件很奇妙的事。
在古代,这种“隐”更为庄重。
童谣与一个朝代的兴衰,梦中预言与年景的丰歉等等。
隐语与诗也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诗正是因为隐而卓越多姿,引人入胜。
世人多是好奇,若是直直白白的摆在那,便也失去了探究下去的兴趣。
隔了层雾,遮了层纱,反而更引好奇。
诗中多以隐取胜的例子。
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以“莲子”喻“怜子”,更有意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说具体,但言黄昏后,更具情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隐隐的将思念说的缱绻漫长。
……………………隐,是一种艺术,诗,因为有隐,而愈亦精彩。
这种隐,便是我们文学中的话语蕴藉属性。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
所以,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读诗,必学会超出文字本身。
不能拘泥于四四方方的文字,将思想禁锢于四平八稳的纸与字,忽略了诗本身是一种跌宕起伏的感情,是一副鲜活灵动的画境。
超脱于文字而所见之境,即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源于直觉。
是由直觉检出来的。
诗中言月,心中自然而然的想着月。
诗中说君子,心中变勾出翩翩的男子形象。
这些都是不自觉的。
所以说,诗源于直觉。
诗,不可缺少的,便是意象。
解诗,总是不免一个一个的分析意象。
而诗的意象,总是超脱了意象的本身,成为一种思想,一种感情的象征。
如:月喻思乡,菊喻清高,梅即傲骨,松柏正直,梧桐凄伤,浮云游子,鸿雁相思……这些意象都已经成为一种代名词,使人们看到这些意象便自然的想到了它们所含的情感。
美学家称此为“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结果,它是否发生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事随境而异。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
此即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
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景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反照。
同样是山,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时,辛弃疾想到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的美,便生出多种姿态。
对于情景相生,突然想到前几天读《还乡》颇有感触的一句话:人们心情难受,往往是因为景致太明媚而感到受嘲弄,很少是因为环境过于凄凉而觉得受到压抑。
哈代的这句话可谓新奇,人们总是说天气晦暗而心情压抑,而这种心情与天气对比而生明暗,倒是第一次看见。
诗,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同样适应于艾布拉姆斯的观点,它是由四要素构成的,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诗也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意象是观照而来的,起于外物,有形象可描绘的,它是客观的。
而情趣则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它是主观的。
文学活动中的“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思想感情,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客观的世界经过人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等,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种种关系,最终成为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世界。
诗,也正是如此。
诗人对意象经过情感的加工生成作品—诗歌。
所以它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是主观的人将客观事物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的功夫而成的。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意境为情趣意象的契合融贯,但只有已经仍不能成诗,诗必须将蕴藉与心中的意境传达与语言文字,是一般人能听到看到懂得。
实质是语言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形式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艺术的功能据说是赋予形式于内容。
实质在先,形式在后;情感思想在内,语言在外。
对于“表现”,多数诗论者的意见是:情感思想合为实质,语言组织为形式,表现是在外在后的语言去翻译在内在先的情感和思想。
朱光潜先生认为这是不精确的,心感于物而动,情感思想语言都是这“动”的片面。
这三种活动是互相连贯的,不能彼此独立的。
在我们的认为中,思想和感情与情境同生同灭,语言则可以借文字留下痕迹。
文字可以独立,我们便觉得语言也可以离开情感思想而独立。
朱光潜先生从根本上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性:一般人误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事,看见世间先有事物而后有文字称谓,便以为吾人也先有情感思想而后有语言;看见文字是可以离情感思想而独立的,便以为语言也是如此。
世间先有了情感思想,而后用本无情感思想的语言来“表现”它们了,情感思想便变成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
对这段话,并不是太理解。
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语言和文字并不是一回事,语言是可以脱离文字而独立存在的,语言并不能和情感思想想脱离,三者是统一的结合体,贯穿彼此。
谈到诗的表现,便可联系到文学的表现论。
文学的表现论是与“四要素”中的“作家”相联系的。
文学活动是作者的表现活动,是作者心灵的表现,强调的是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表现论认为文学是自我情感的表现。
诗与散文、音乐、画先说散文。
在表面上,诗与散文的分别似乎很容易认出,但若仔细推敲,寻常所认出的分别都不免因有例外而生问题。
中国旧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之说,然而这句话仅从形式着眼,经不起分析。
亚里士多德老早就说过,诗不必尽音律,有音律的也不尽是诗。
另外一种说法是诗与散文应该在应该在风格上有所差别,散文偏重叙事说理,风格应该是直截了当,明白晓畅,亲切自然;诗偏重抒情,风格无论是高华或平淡,都必须维持诗所有的尊严。
一般的思维就是这样将散文和诗加以辨别的。
散文,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理性的语言还原,所以认为散文是对现实生活最直白没有任何修饰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