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优秀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交通出行
01
航空运输
气压带和风带对飞机航行的时间和路线有直接影响。航空公司需要了解
这些因素,以制定安全、高效的飞行计划。
02
海上运输
在海上,风是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了解风带的特点对于船舶航行和货物
运输至关重要。
03
公路和铁路运输
在长途运输中,天气条件(如风暴)可能会影响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和
安全性。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活动有助于预测这些天气事件并采取相应
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灾害对人类 生命财产的损失。
指导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保护生态 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其研究成 果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的预防措施。
06
未来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目前的气象观测站分布不均,导致某些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数据 缺失或不足,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模型预测的精度
现有的气象模型在预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化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对非线性过程的理解不足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变化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目前的研究 对其理解仍不够深入。
未来研究方向
1 2 3
增强观测能力
通过建设更多的气象观测站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的观测精度和覆盖范围。
改进模型预测
研发更精确的气象模型,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变 化的预测能力,为气候变化研究和灾害预警提供 更可靠的依据。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夏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性质
源地
寒冷干燥 蒙古-西伯利亚
温暖湿润 印度洋
——大范围风向随季节 而变化 的现象。
1、东亚季风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南部
季风环流2.swf
风向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 寒冷干燥 质差异 温暖湿润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西太平洋副高
季风环流
(2)南亚季风 南亚、中国西南
季风环流2.swf
风向
原因
冬季风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情景2
北半球三圈环流立体图
三圈环流 据图分析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60°
高压低压相间插
90° N
N
一撇一捺向低压 30°
0°
S
情景3
例题
1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气压带,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2.2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热力环流
形成原理
高压
低压
低压 受热
高压 冷却
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气压差 水平运动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形成原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热量差异
情景1
情景2
南风
北纬30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中国东部降水。
总结
形地成表单均圈一环,地流球静止 地形表成均三一圈,环地流球自转 形 地成 表三 均圈 一环,地流球且自气转压同带时风公带转发生季节性移动 海北陆半分球布冬对、大夏气季环气流压的中影心响
气压带风带ppt课件

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旳是( C )
60°
30°
30° A
0°
30° C
60°
风带 B
15° 0°
气压带
15° D
(4)考虑A、B、C、D----高下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旳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别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旳高下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冬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旳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旳分布图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旳影响 (北半球)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被切断旳高压
1月 亚洲高压(内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
蒙古—西伯利
气压带
亚高压
7月 亚洲低压(印 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
度低压)
气压带
课堂演练
1、有关气压带和风带旳季节移动旳说法正
确旳是: BD
A. 赤道低气压带旳位置总是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 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旳移动而南北移动 C.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D. 12月22日至6月22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课堂演练
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
阿留申 低压
太
亚欧大陆
平
夏
洋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冬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夏
地球上旳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课件

气候变化研究
气候变化监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 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气压带 风带的演变,可以监测全球气候 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气候模型验证
气压带风带的演变规律是气候模 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气压 带风带的模拟和分析,可以验证 气候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业与生态保护
农业种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变化对农业种植有着重 要影响,通过了解气压带风带的规律,可以 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风带之间的相互作用
信风与西风
信风和西风在各自纬度范围内对气候产 生影响。信风通常干燥,而西风则带来 水汽,形成降水。因此,在信风与西风 的交汇地带,常常形成气候的过渡带, 如沙漠与草原的过渡带、山地与平原的 过渡带等。
VS
西风与东风
西风和东风在各自纬度范围内对气候产生 影响。西风通常带来水汽,形成降水;而 东风则干燥。因此,在西风与东风的交汇 地带,常常形成气候的过渡带,如温带海 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
年度性移动
总结词
年度性移动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随着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缓慢移动。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的公转,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会沿着纬度方向缓慢移动。这种移动对气候和天气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仍然会对某些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北半球的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导致北半球许多 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生态保护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和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重 要影响,通过研究气压带风带的演变,可以 了解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为生态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气压带风带的实际应用
航行与气预报
航行安全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课件

(二)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
1.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 低压带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 间大陆内部或西岸):主要是受副高控制;
2、受单一的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 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高 原和高山气候。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人类活动 大气环流
离海远近 地形
植被覆盖率 洋流
气温 气 候 成 因
降 水
注意:各气候因子是相
蓝本P46 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
候的形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
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2)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气压带、风带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
较湿润。 海陆位置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北大西洋暖流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
下面是不同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观
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夏季
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 低压 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低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季节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赤道低 气压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西北 风和西南风的特征。
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 道低气压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南 移,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 东北风和东南风的特征。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 引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象学中的重要 概念,它们对气候、天气和自然 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02
本课件将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分布、特征以及与气候变化 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过程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 行具体分析。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 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输标02入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 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01
03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减缓和适 应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
北半球夏季和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1
在夏季,北半球受到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的影响,而在冬季则
受到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的影响。
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2
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受到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的影响,因此
分布较为稳定。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03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夏季受
3.2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教学课件)

真实状态:地表不均一,地球自转且公转 【问题1】 此时,大气的运动状况是怎样的?请回顾必修一关于海陆风的相关知识,谈 谈你的想法。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使一天中沿海地区风向发生变化;
把范围扩大,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也会使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发生改变。 那么这会对气压带风带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进一步探讨。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所以该区域 海洋和陆地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相对比其他地区显著,盛行的风向也随着季节 变化而变化,产生较为明显的季风气候。
【问题5】 (1)观察并回答,冬季,影响东亚地区的 风主要是哪一个季风?它的性质是?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高纬的陆地吹向海洋)
(2)影响南亚地区的季风的风向是?
活动 海陆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
【问题2】 观察下图,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请你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
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并思考下列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 简述理由。
(2)影响南亚地区的季风的风向是?
西南季风
注意: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东南信 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向右发生偏转,在南亚形成西南季风。
类型 东亚季风 南 南亚亚季季风风
季节
夏季风 冬季风 夏 夏季 季风 风 冬季风 冬季风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性质 炎热多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A 2.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使一天中沿海地区风向发生变化;
把范围扩大,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也会使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发生改变。 那么这会对气压带风带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进一步探讨。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所以该区域 海洋和陆地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相对比其他地区显著,盛行的风向也随着季节 变化而变化,产生较为明显的季风气候。
【问题5】 (1)观察并回答,冬季,影响东亚地区的 风主要是哪一个季风?它的性质是?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高纬的陆地吹向海洋)
(2)影响南亚地区的季风的风向是?
活动 海陆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
【问题2】 观察下图,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请你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
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并思考下列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 简述理由。
(2)影响南亚地区的季风的风向是?
西南季风
注意: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东南信 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向右发生偏转,在南亚形成西南季风。
类型 东亚季风 南 南亚亚季季风风
季节
夏季风 冬季风 夏 夏季 季风 风 冬季风 冬季风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性质 炎热多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A 2.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PART 03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REPORTING
季节性移动规律
夏季北移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在夏季时会向北移动。
冬季南移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相应地向南移动。
年度性移动规律
随季节而变化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
低纬度地区主要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 沙漠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低纬 度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空气上升后冷却,形成对流雨,形 成热带雨林气候。
•·
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外围的空气向 两侧流动,形成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 ,由于水汽含量少,不易形成降水, 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03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 气候变化,如极端天气 、干旱、洪涝等。
04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机制 与厄尔尼诺现象类似, 也与地球大气和海洋环 流有关。
季风现象
季风现象是指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引起的气候变化,导 致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风向的现象。
季风现象会导致降水、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异常变 化,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回归线附近,由于空气下沉, 在近地面上形成高压,气流由低 压区流向高压区,形成副热带高 气压带。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由于极地附近空气下沉,在极地附近 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在极地附近,由于空气下沉,在近地 面上形成高压,气流由低压区流向高 压区,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产生影响,导致它们在一年中不断变化 位置。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课件

点。
02
极地高气压带
由于空气下沉,温度较低,因此该地区多为极地气候,具有寒冷特点。
03
西风带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空气,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
形成西风,带来较暖和的气候。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温度较为温
和。
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的形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和风向出现季 节性变化,从而形成季风气候。
在地球表面由气压差异引起的空 气流动,表现为风向和风速的规 律分布。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
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纬 度地区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分布不均 ,进而形成气压带。
地球公转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不同地区之间 的大气流动,包括热力环流和动力环 流,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变化产 生重要影响。
随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影响,气 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会随季节变化
而移动。
受太阳辐射影响
太阳辐射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地转偏向力导致风向发生改变,从 而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
0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由于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 大量降水。因此,赤道附近的热
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深入研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机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探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物理过程的作用机 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探索气压带和风带的动态变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研究气压带和风带的长期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共39张ppt课件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高
东南季风
东南信风
西南季风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特征:
高温多雨
季风环流(夏季风)
探究
7月北移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A
B
1. 图中A、B分别代表的月份是:A 月 , B 月(1月或7月)。 2.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气压中心名称 : 。 3. 图中①~④数字代表的季风名称分别为 。 4. 图中①③的成因是什么?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 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风 带
气压带
年降水量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 带 多雨带
温 带 多雨带
极 地 少雨带
赤道多雨带
探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何规律?
说一说: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23.5ºN
23.5ºS
0º
祝您成功!
说一说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分布规律
A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活动
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气压带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
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0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 带的影响
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后,气压带和风带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考虑因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直射点回归运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假设条件:
①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 动的; ②地球静止不动; 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① 地球表面不均匀,如海陆分布 ②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③ 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冬、夏两季,海洋与陆地上 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
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夏威夷高压
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南北 移动,对世界的天气和气候有着 重大影响。
印度低压 (亚洲低压)
亚速尔高压
总结:北半球冬夏季海陆高低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
射点南北回归运动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实际情况: ①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② 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③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④ 地球表面并不均匀,存在
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等因 素影响,气压带往往断裂 成单个高、低气压中心, 形成季风环流。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 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

低纬度地区的气压带
低纬度地区主要受到赤道 低气压带的影响,该气压 带是由于地球自转和热力 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受到 太阳辐射的影响,地表温 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 压中心。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大致 在0°纬线附近,随着季节 的变化,其位置会有所移 动。
中纬度地区的气压带
中纬度地区主要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自转和热力因素 共同作用形成的。
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
总结词
中纬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引,空气自西向东流动,形成盛行西风 。
详细描述
中纬度地区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空气较为稳定。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下,空气自西向东流动,形成盛行西风。这种风对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 重要影响,如带来降水、影响气候类型等。
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总结词
描述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过程,包括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详细描述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表面温度和大气运动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空气上升或 下沉,进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而风带的形成则是由于气压带之间的压力差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
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总结词
总结词
高纬度地区由于受到极地高气压带的吸引,空气自东向西流 动,形成极地东风。
详细描述
高纬度地区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空气较为稳定。 在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下,空气自东向西流动,形成极地东 风。这种风对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如影 响极地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04
气压带与风带的相互作用
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描述气压带和风带如何影响降水、温度和 天气系统。 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等。
气压带和风带精品课件(共76张PPT)

季 风
冬季风—风—向东北风——性暖质干——影气暖响候热枯燥
成因 海陆热力 —— 性质差异
成因
——
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 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第二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3、上下压中心分布规律 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 〔1〕概念 〔2〕东亚季风 〔3〕东南亚、南亚季风 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日 太阳位置
春秋分
低压带
南极圈
冬至日
高压带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春分日-夏至日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
60° 66.5ºN 30°
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美 大陆 高压
低压
大西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在此条件下世界大气环流模式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形成季风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冬:陆地降温快-冷-高压
副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夏:陆地升温快-热-低压
亚欧大陆
冬:陆地降温快-冷-高压
季风环流
冬季风
夏季风
1、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冬季风,因为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且多高山高原阻挡,所以夏季风对内陆影响很小。
。
A 3、上下压中心分布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地高面低冷纬热之
高压
低压
间热不量均差异
大气的垂直运动
低压
地面 受热
高压
冷却
水平气压差异 热 力 环 流 空气水平运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冷 极地高压带
请思考:
(1)赤道近地面的温度和 气压? (2)极地近地面的温度和 气压? (3)这两个气压带的形状? (4)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产 生的原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三圈环流 ①判断下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 (2)变式图
②读图判断南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前言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 3分钟
1、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 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队逆风航行。 2、哪段航程最为轻松? 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 这段航程最为轻松。 3、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 时十分艰难?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移动幅度约为5°-10°,具有滞后性。
课堂练习
判断以下各图图示季节分别是?
0° 30° 60° 90°S
表示空气垂直运动的空气柱
60°N 30°N
小结
作业:①智库3.1 ②预习3.2
极地高气压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三圈环流 (3)变式图 读图分析:
1.在相应位置标出0°、30、60°和90°。 2.甲乙丙分别是什么环流? 3.①②③的风向分别是什么?
甲: 低纬环流 乙: 中纬环流 丙: 高纬环流
甲
1
0°
乙
2
30°
丙
3
60°
1 东北风/东南风 2 西南风/西北风
90° 3 东北风/东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2
6
北半球三圈环流立体图
7
8
三圈环流 据图分析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9
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60°
高压低压相间插
90° N
N
一撇一捺向低压 30°
0°
S
10
情景3
11
例题
1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气压带,
a
(1) 图中字母a表示的气压带是
风向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 寒冷干燥 质差异 温暖湿润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西太平洋副高19
季风环流
(2)南亚季风 南亚、中国西南
季风环流2.swf
风向
原因
冬季风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性质
源地
寒冷干燥 蒙古-西伯利亚
温暖湿润 印度洋20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还是低压? 简述理由。
低压。夏季陆地比海洋升 温快,气温较高,形成热低压
14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 N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图
15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30 ° N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图
16
拓展:冬、夏季气压中心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冷空气源地)。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中国东部降水。
b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70?
60?
(2) 图中字母b表示的风带的风向是
40?
A.
B.
30?
C.
D.
12
大气环流: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情景4
13
【课本活动】 P36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 是低压? 简述理由。
高压。冬季陆地比海洋降 温快,气温较低,形成冷高压
2.2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1
热力环流
形成原理
高空风向
高压
低压
低压 受热
高压 冷却
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气压差 水平运动
近地面风向
2
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形成原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热量差异
3
情景1
4
情景2
南风
北纬30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5
17
总结
形地成表单均圈一环,地流球静止 地形表成均三一圈,环地流球自转 形地成 表三 均圈 一环,地流球且自气转压同带时风公带转发生季节性移动 海北陆半分球布冬对、大夏气季环气流压的中影心响
18
季风环流
——大范围风向随季节 而变化 的现象。
1、东亚季风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南部
季风环流2.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