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营养学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热能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热能
第五章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 需要
资料收集:杨鹭、苏敏 PPT制作:何雯隽 讲稿:沈娇姣
广义的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 和利用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生 物学过程。 狭义的营养: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多 少和质量的差别。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1、蛋白质 ↘ 2、脂肪 → 能产生热能 3 3、糖类(碳水化合物)↗ 4、无机盐(矿物质) ↘ 5、维生素 → 不能产生热能 6、水 ↗
•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 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相对比成人多。 • 供应不足—营养不良、发育障碍, 集体抵抗力低下。 • 供应过量或各种营养素的比例不均 衡—超重、肥胖症、其他疾病。 • 学前儿童每日膳食中热能供给量图 P70(表5-1)
儿童的热能消耗主要方面
(一)维持基础代谢所需 • 基础代谢—在静卧、既无体力劳动有无脑力劳动 而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并且空腹12小时以上,消 化系统也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仅仅 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和肌肉紧张度,此时机体 所消耗的热能。 •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环境。 • 年龄越小,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满足其基础代谢 的热量就越多。1岁以下约55kcal,7岁约44kcal, 12岁约为25kccal~30kcal。
(二)活动所需 • 这是用于肌肉活动的热能,消耗多少主要 取决于活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熟练程度。 • 随年龄增长,活动所需热能逐渐增加,到 12岁时约为每日每千克体重30kcal。
(三)生长发育所需 • 为小儿特有,生长发育需要增加热能消耗, 主要包括机体形成新的组织所需的热能及 新生成的组织进行新陈代谢所需的热能。 • 与生长速度成正比,生长速度越快,所需 热能越多。
、热能
• 热能—人体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体温、心跳、呼吸)和日常 的劳动、运动等,均需要做功而 消耗一定的能量。 • 热能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 白质,在热能的攻击中必须保持 合理的比例。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 量》建议:糖类—55%~65% 脂肪—20%~30% 蛋白质—10%~15%

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卫生ppt演示课件

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卫生ppt演示课件

英文
Aspartic acid(Asp) Asparagine(Asn) Glutamic acid(Glu) Glutamine(Gln) Glycine(Gly) Proline(Pro) Serine(Ser) Alanine(Ala) Arginine(Arg)
Cysteine(Cys) Tyrosine(Tyr)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第1节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4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反式脂肪酸( TFA )
1、反式脂肪酸是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 (改性后的油称为氢化油)。对健康不利,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 烹调时习惯将油加热到冒烟及反复煎炸食物,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 会增加。
28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儿童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
需要量: 推荐学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碳水化合物15克,应提
供50-60%的膳食能量。 危害: 碳水化合物摄取过量,大量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
一、营养和营养素
n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 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n 营养素一般分为六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及水。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答:(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营养学:指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6)儿童营养学: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探讨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喂养要求、食物选择方法和平衡膳食,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2、改善我国学前儿童营养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重视孕期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2)全社会都要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3)科学、合理添加辅食,维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速率;(4)防治婴幼儿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制订有效改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5)进一步研究评估婴幼儿喂养状况的新指标;(6)注重幼儿园和散居学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7)制订中国婴幼儿和学前儿童喂养指导建议。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

(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2、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答:(1)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差。

(2)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

(3)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02 学前儿童膳食指南
膳食结构与搭配
平衡膳食
学前儿童的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 物,即谷类、蔬菜、水果、肉类、
豆类及其制品,以及油盐等调味 品。
适量搭配
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应适当搭配,以 保证学前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
多样化食物
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以增加学 前儿童的营养摄入。
食物选择原则
01
02
03
新鲜卫生
饮食习惯培养
引导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 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健康生 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发展。
教育实施途径
1 2 3
家庭教育
家长应成为孩子营养教育的第一任教师,通过日 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生活方式。
幼儿园教育
02
观察孩子的饮食行为,评估其饮食习惯是否有所改善。
生长发育状况评估
03
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是否良好。
06 学前儿童营养与健康案例 分析
案例一: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改善
总结词
学前儿童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需要合理安 排膳食,增加营养摄入。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学前儿童营养基础知识 • 学前儿童膳食指南 • 学前儿童常见营养问题 • 学前儿童营养食谱设计 • 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 学前儿童营养与健康案例分析
01 学前儿童营养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本概念
营养学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人体需要的 营养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体如何摄 取、吸收、利用和排泄食物中的营养 成分的科学。

学前儿童膳食营养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膳食营养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需单独制作。 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软 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包点。 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 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使用。
.
45
蔬菜要切碎、煮软; 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1周 内不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 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 供给的好办法。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能量营养素、锌
铁、维生素C、B族 锌 维生素A、蛋白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2、锌 维生素C 锌、维生素A 维生素D、钙
• 以上体征,可能是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或是两者共同引起的。因 此,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适量食用一些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 品。
(5)鲜奶中金属的含量太高,宝宝吸收不了那么多,就要排出体外,也会加重肾脏的 负担。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科学的膳食指南 2 食物选择
1)谷类: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 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2)动物性食物: 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每日供给量100-125g;应鼓励每日 饮奶,含有上述营养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好,每日250g~400g,不超过600~700g 。 3)大豆及其制品: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 酸等。每日15g~20g,以提供6~10g的优质蛋白。 4)蔬菜和水果类:多吃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每日 150g~200g

学前儿童营养学

学前儿童营养学

2. 来源 肝脏、蛋黄、血、瘦肉、鱼、
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 每日需要量 (1)1岁前,0.8毫克 (2)1到7岁,1毫克
4. 缺乏症状 缺铁性贫血
三. 锌 1. 主要功能 构成蛋白酶,在蛋白质、脂肪、 和糖的代谢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 来源 瘦肉、动物肉脏、蛋黄、鱼、 海产品。
3. 每日需要量 (1)6个月内,1.5毫克 (2)6各月到1岁,8毫克 (3)1岁到4岁,9毫克 (4)4岁到7岁,12毫克
4. 缺乏症状 食欲不振,生长发育障碍,严重
时出现侏儒症,伤口愈合不良,贫 血,异食癖。
四. 碘 1. 主要功能 构成甲状腺素 2. 来源 海产品中含量丰富,如海带, 紫菜,海鱼,海虾,海贝,海 参等。
3. 每日需要量 (1)4岁前,50毫克 (2)4到7岁,90毫克
4. 缺乏症状 甲状腺功能不足,患甲状腺肿大,
第一节 学前儿童需要的 营养素和热能
从种类上看有以下几种:
4.无机盐
5.维生素
6.水
婴幼儿容易缺乏 的几种无机盐
一.钙 1.主要功能 (1)构成骨骼、牙齿 (2)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3)参与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 血液凝固
2. 来源 乳及乳制品、虾米虾皮、紫菜、
海带、绿叶蔬菜、豆类及豆类食品、 谷类
3. 每日需要量 (1)6个月前,300毫克 (2)6个月到一岁,400毫克 (3)1岁到4岁,600毫克 (4)4岁到7岁,800毫克
4. 缺乏症状 (1)骨骼发育不良 (2)骨质疏松 (3)佝偻病
二. 铁 1.主要功能 与血红蛋白结合参与氧的转运、 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地方性克订病。

婴幼儿营养学

婴幼儿营养学

婴幼儿营养学一、婴幼儿营养学?营养(nutrition)是肌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过程。

?婴幼儿营养学是应用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婴幼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过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它是随着儿科学和营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充而发展而来的。

?婴幼儿营养学是研究婴幼儿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所谓营养规律,包括婴幼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和特殊生理条件下,或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规律。

改善措施包括科学性措施和社会性措施。

因而婴幼儿营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科学,与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着孩子的将来。

?婴幼儿营养状况影响一辈子的健康状况,如婴幼儿营养不良不仅造成体重减轻、身材矮小,而且影响其智力和免疫功能。

而营养过剩也会导致成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患,所以,合理的营养对婴幼儿来讲至关重要。

?二、营养与智力发育?生命首先在于营养。

这是因为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没有营养,生命就无法存在。

而营养的好坏,又决定着身体素质与智力发育水平。

因此,人的生命一开始,就必须重视合理营养的摄入。

因为决定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发育水平始于胚胎期。

人从胚胎时期开始到生命止息都离不开营养素,合理营养不但能满足人体生命所需,而且还可以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营养是人类优生学的基础。

营养与人体智力发育的关系,对健康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在婴幼儿的脑开发上。

聪明教育是当代科学家进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对婴幼儿的健康与聪明教育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锌的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与钙缺乏会引起佝偻病等。

目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上所各种典型的营养素缺乏病已经不多见,而营养与婴幼儿的关系更多的表现在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预后等间接的关系上。

学前营养学教案模板范文

学前营养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常见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 学前儿童常见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1. 学前儿童营养素的互补作用。

2. 学前儿童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改善。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学前儿童营养学》2. 实物教具:各类食物模型3. 活动材料:彩色卡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食物,激发学生对营养学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营养吗?营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及其重要性。

2. 介绍学前儿童常见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结合实物教具,让学生认识各类食物,并说出它们所含的营养素。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分析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讨论如何搭配膳食。

2.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彩色卡片和绘画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健康食物。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营养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健康食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营养知识,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哪些营养素?它们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学前儿童营养素的互补作用,如蛋白质和脂肪的互补作用。

2. 介绍学前儿童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改善方法。

三、课堂活动1.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营养师,为学前儿童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

2. 分组讨论: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讨论如何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营养素互补和营养不良预防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了解家中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尝试调整膳食结构。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营养学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学前营养学名词加简答

学前营养学名词加简答

名词解释1.营养素: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2.合理膳食:指根据学前儿童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及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合理的食物调配,供给食物种类和营养素齐全、数量充足和比例适合的膳食,从而使人体的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达到合理营养。

3. 肥胖症: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为特征,多因素导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4.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5.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类结构复杂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但却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

6.佝偻病:佝偻病是指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严重者可引起骨骼畸形。

7.必需氨基酸(EAA):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足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共9种必需氨基酸。

8.肋串珠: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突起,以两侧最为明显,属胸廓的畸形。

因佝偻病而形成,但不一定就是佝偻病的表现。

简答题1.如何控制和预防小儿肥胖?(1)调整饮食 :①搞好三餐的“延迟效应”。

②吃宵夜③不甜食④饭慢吃(2)适当运动 :①多做有氧运动②多做持久的小强度的运动③适当空腹运动(3)行为矫正 :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少食多餐,少吃肥甘食品,少看电视,少玩电子游戏,多运动。

2.水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①构成机体水分布在所有的细胞组织内。

②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

③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保持人体一定的血容量。

⑤对调节人体体温起着重要作用。

⑥对人体关节肌肉和体腔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

⑦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

⑧是医药、医疗三大法宝之一。

3.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儿童营养与喂养》课件

《儿童营养与喂养》课件

总结词
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详细描述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脂肪还参与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等生理活动。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需要通过食物摄入。在儿童的饮食中,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
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占成年人体重的60%左右。水具有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润滑关节等作用。在儿童的饮食中,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
01
02
与标准身高和体重相比,身高和体重偏低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或生长迟缓,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干预。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饮食管理,保证学生能够吃到健康、营养的饭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应该开设营养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营养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以及如儿童营养教育和实践,如制定儿童营养餐标准、推广健康饮食等。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儿童营养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营养知识,提高公众对儿童营养的重视程度。
《儿童营养与喂养》ppt课件
目录
儿童营养学概述儿童喂养方式儿童营养素与食物来源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儿童营养相关疾病儿童营养教育与实践
01
CHAPTER
儿童营养学概述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01
02
03
04
出生后1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
出生后1-12个月,生长发育快速,需要逐渐添加辅食。
混合喂养可以满足婴儿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母亲的乳汁分泌。

学前卫生学 教案(第四)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前卫生学 教案(第四)章Microsoft Word 文档
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类含维生素D3丰富;奶类含量不高,吃奶的婴儿需要补充适量的鱼肝油。晒太阳是最方便、最经济的维生素D来源。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如摄入过量,每日口服4万国际单位以上,可引起中毒症,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嗜睡等等。
幼儿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
什么样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不要缺少维生素C?
①便秘的孩子 ②贫血的孩子 ③受铅威胁的孩子 ④流鼻血的孩子
维生素A、B、C的生理功能及缺乏时的表现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1)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2)维生素A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3)维生素A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当维生素A缺乏时,人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它是新陈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能促进骨胶原的形成;增进组织生长,促使伤口愈合、止血;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有解毒作用;是水溶性抗氧化剂,脂溶性维生素的保护剂;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对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绿色蔬菜、番茄和酸味水果中含量较为丰富。某些野果如酸枣、猕猴桃含维生素C也很丰富。不能生吃的蔬菜,其维生素C保存量与烹调方法有很大关系。只要保证供给足够的蔬菜水果,并注意科学的烹调,一般来说不会缺乏,在动物性食物中,肝和肾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C。
粮谷类是主食,也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在麸皮和糠中维生素B1的含量很高,但在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多。因此,未精细加工的粮谷及杂粮的维生素B1含量较高,加工越细,维生素B1的含量越低。
幼儿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育迟缓等,严重缺乏时可患脚气病、水肿、肌肉萎缩和心动过速等。

《学前营养学》教学大纲

《学前营养学》教学大纲

《学前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营养学课程编号:总学时:36适用对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均衡营养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健康观;懂得七大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其食物来源,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办法,掌握儿童食谱编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养的基本概念,各种营养素的基本功能和食物来源,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掌握幼儿配方制作的技巧,对幼儿园菜谱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满足以下要求:(1)知识教学要求1.能够阐述营养、营养素、膳食的概念及各种营养素的生理意义。

2.掌握合理膳食的理论基础。

3.理解营养对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4.描述营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能力培训要求1.能为儿童提供基本的膳食指导。

2.能对儿童进行营养教育。

3.能够为幼儿园准备食谱,并对食谱进行适当的评估。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学前营养学概述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二、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现状三、我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的重点与问题教学重点:营养、健康、营养学的概念教学难点:营养的概念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营养、健康和营养的概念,熟悉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了解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功能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三、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估IV.学龄前儿童的蛋白质需求v.蛋白质的食物来源II.脂类一、脂类的分类及功能二、脂类的生理功能三、学龄前儿童的脂肪需求IV.脂肪的食物来源III.碳水化合物I.碳水化合物的分类II。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3、学龄前儿童的碳水化合物需求IV.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IV.膳食纤维一、膳食纤维及其分类二、膳食纤维的功能三、学龄前儿童膳食纤维需求IV.膳食纤维来源V.矿物质I.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营养学
1•营养: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学:指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2营养素:是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学前营养学: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需求规律,探讨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喂养要求食物选择方法和平衡膳食措施,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4食品的作用:一是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二是满足人们的不同嗜好和要求。

5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现状:体重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母乳喂养率达到71.9%生长迟缓率下降:贫血患病率下降。

主要问题:1超重与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十年间上升31.7% 2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3婴幼儿喂养状况不尽合理4儿童的膳食构成尚不尽如人意。

学前营养学研究的重点:促进生长发育
7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胚胎发育期(结合至八周内)胎儿期(8周后至出生)新生儿期(出生后至28天内)婴儿期(出生后至满一周岁)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学前期(三周岁至入小学前)
学龄期(小学至青春期开始)青春期(女11~12至17~18,男13~14至18~20)身高发育两次高峰:1胎儿期至出生一岁:2青春期
8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一端同脑和脊髓连,另一端通过末梢装置与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相连),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9脑的结构: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
神经系统保育要点:保证用脑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室内空气清新,合理膳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10胃的排空:水10分钟排空,糖类需2小时以上,蛋白质需2~3小时,脂肪需5~6小时,所以吃了油腻的食物不易感到饥饿,一般混合性食物胃的排空时间需4~5小时.
11•动作发展的外部表现规律:1头尾发展规律2 远近法则3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4,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动作越来越精细
12能量:人体维持生命•进行活动和保证正常生理功能均需一定的能量,又称热能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每克能产生并供应机体消耗的热能分别是
4kcal`9kcal`4kcal。

产热之比4:9:4
13能量消耗的去处:1基础代谢2生长发育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动作需要5排泄的损失
3~6岁学前儿童总能量需要范围1300~1700kcal/d
14蛋白质的组成碳50%~55%
氢6.7%~7.3%;氧19%~24%
氮13%~19%;硫0~4%
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
氨基酸:1必须氨基酸(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缺乏`~贫血)2条件必需氨基酸3非必需氨基酸(精氨酸
15蛋白质的分类;
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
优质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
15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以上的食物蛋白质混合使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调配膳食原则:1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2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3食用时间越近越好
蛋白质的供给量:学前儿童蛋白质参考摄入量为45~60g/d,蛋白质供能为总能量的14%~15%
16脂类的生理功能:1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2防寒和保护肌体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供给必须脂肪酸5增进食欲和饱腹感(停留时长4~6小时)学前儿童脂肪摄入量: 1~6岁脂肪摄入30%~35%,含磷脂较多的食物:蛋黄•肝脏•大豆麦胚和花生
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奶类
17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乳糖促进钙的吸收)
蔗糖(存在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内。

龋齿的形成:蔗糖易于发酵并可产生溶解牙齿的珐琅质和矿物质的物质与牙齿中发现的某些细菌和酵母作用,在牙齿上形成一层粘着力很强的不溶性葡萄糖,同时产生作用于牙齿的酸,引起龋齿。

18淀粉:人类的主要食物,存在于谷类根茎类等植物中。

(可吸收淀粉,抗性淀粉)
19学前儿童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2岁以下的幼儿,较多的能量来自与淀粉和糖是不合适的;2岁以后,要逐渐增加来自于淀粉类食物的能量,供能为总能量的50%~55%,3~6岁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碳水化合物15g为总能量的
50%~60%,但不宜食用过多的糖和甜食
20常量元素:大于体重的0.01%各种元素,钙磷钾钠硫氯镁7种
钙的生理功能: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99.3% 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奶和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钙来源,学前儿童每日奶的摄入量不低于300ml也不宜超过600ml。

豆类及制品,大豆黑豆含钙较丰富,芝麻小虾皮•海带也含一定的钙。

磷;生理功能:构成骨骼和牙齿87.5%;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参与能量代谢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21微量元素:铁碘锌
铁:缺乏儿童则行为异常,如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能力差。

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期成绩不佳,还对儿童免疫力•行为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行影响。

学前儿童铁的摄入量:AI为12mg/d,UL为30mg/d
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在10%以上,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植物包括黑木耳海带芝麻酱。

锌缺乏:1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2嗜睡•面色苍白3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4严重者生长迟缓。

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海产品。

碘,孕妇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

来源: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

22维生素A:生理功能;维持正常视觉保护视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
及牙齿健康成长。

食物来源:1动物性食物;肝脏鱼肝油鱼卵乳类蛋
植物性食物:深绿色或黄红色的蔬菜水果为主
维生素A缺乏:夜盲•干眼病,皮肤疾病,细菌入侵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影响骨骼发育和牙釉质形成。

维生素A中毒:食欲减退烦躁呕吐;骨痛毛发脱落
体重不增。

23维生素D:骨骼的正常发育。

食物来源:植物如蘑菇,动物性食物,如鱼肝鱼油鸡蛋咸水鱼。

学前儿童维生素D供给量:
RNI为10ug/dUL为25ug/d
维生素D缺乏钙平衡婴幼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病。

维生素D中毒:厌食呕吐头痛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疼痛心肾功能衰竭。

24水的损失:尿1400ml;呼吸500ml;汗350~700ml;粪便100ml:共2500ml 水的来源:固体食物1000ml 30%~40% 饮料:900~1500ml 50%以上,代谢水300ml 10%
学前营养学
25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谷薯豆类及蔬菜水果。

谷类结构;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

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
作用:平衡食物的酸碱度
马铃薯: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
甘薯作用: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降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


谷类加工原则:既要改观谷类的感官性状,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

谷类烹调:改善食物感官性状,促进消化吸收,并杀害有害微生物。

淘米:凉水减少次数和时间合适力度谷类贮存:避光通风干燥阴凉
26大豆类1蛋白质,量多质优(促进脑神经发育和增强记忆)2脂肪:中等量(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3碳水化合物较少4 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含量高5含钙量丰富
27花生: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花生油属于优质油,赖氨酸丰富,较高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促进儿童脑发育。

28芝麻:易消化吸收属于优质蛋白质
29蔬菜的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增强食欲及促进食物消化;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保证饮食多样化。

蔬菜1合理选择(新鲜色泽深,不买形状颜色气味异常的蔬菜。

2生吃先洗后切洗后的蔬菜不宜长时间放置急火快炒,添加少量醋和淀粉保维生素
炒熟煮透,不宜长时间保存,损失维生素,引发致癌物。

水果:科学选择水果,注意水果卫生
有些不宜空腹吃西红柿香蕉橘子山楂
30畜禽肉营养:优质蛋白质脂,脂类
脂溶性维生素B族类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

味道鲜美易消化易吸收
搭配:与谷类,蔬菜水果搭配,发挥蛋白质的互补。

适量进食(防止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可食禽类)注重内脏的补
31水产类合理食用:精细加工;婴幼儿时期:肉松,肉馅加工食品;合理搭配,不宜多食;骨头汤肉汤鸡汤
32蛋类(最为优质蛋白质)食用:1采用科学的烹饪方式2正确保存鸡蛋,(时间不宜过长低温湿)3避免生食
33香菇;提高免疫力和抗癌能力,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血管硬化维生素D
草菇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胆固醇抗癌解毒平菇:抑制癌细胞,改善新陈增强体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黑木耳清理肠胃。

提高免疫力,抗癌提供脑•神经细胞营养物质
金针菇(促进发育•增强记忆•提高智力,益智菇
34学前儿童膳食常见问题:
1 奶类选择问题2膳食结构
3 辅食添加(时机食物种类顺序)
膳食搭配(荤素酸碱粗细粮搭配不当)
5零食选择(导致偏食厌食营养不良,食用时间不当
6餐次安排,过少过多
35合理膳食(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为儿童提高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
合理膳食结构五大类:粮谷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热能性食物保证六大营养齐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
素水
合理膳食要求::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2搭配合理,做到营养均衡;3食物的色香味形讲究美感;4餐次安排一日多餐5科学合理选择零食6口味上少盐不
甜不腻
膳食制定原则:1营养平衡原则2食物多样化原则3专门烹调易于消化的原则4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兼顾经济条件原则5制定合理膳食制度原则6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