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
Ⅱ类:氧化剂类:四氧化锇(奥酸),高锰酸钾,重铬 酸钾等。
Ⅲ类:蛋白变性类:甲醇,乙醇,醋酸等 Ⅳ类:其他:氯化汞,苦味酸等 。
2、按照成分分类:
单一固定液:如甲醛,酒精,醋酸,锇酸,丙酮等 混合固定液:中性甲醛,AF液等
组织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
蒸汽固定法:甲醛或锇酸可产生蒸汽。用于保存可溶性 成分;小而薄的组织,冷冻干燥组织
脱水剂的种类和效果
--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乙醇和丙酮等,其组
织在脱水后必须再经二甲苯透明才能浸蜡。 --脱水兼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正丁醇等组织在脱 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经过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 的试剂。
组织处理
2、透明: 用化学试剂,通常为二甲苯将组织内的脱水剂置换出
来的过程称透明。 透明发挥了一个桥梁作用,透明剂可以与包埋剂和脱
片 3-氨丙基三已氧基硅烷(APES) 带电荷玻片或阳玻片
冰冻切片
常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组织不经脱水,透明等步骤,对蛋白,脂肪,各种
酶保存好,合适做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尤 其对不合适石蜡组织的抗体 组织会膨胀,细胞变大,出现与常规切片的一些差 异
常规HE染色
染色的意义和目的: 用染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使组织中的不
B5固定液
配制:储备液:氯化汞12g+醋酸钠2.5g+蒸馏水 200ml。使用前加2ml甲醛到20ml储备液中 常用于骨髓,淋巴结,脾和其他造血组织的固定。
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组织离体后尽早放入固定液中 固定液体的体积应大于标本的4~5倍,甚至20倍 固定的容器口要方便组织固定后取出 组织固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72小时,固定
Zenker氏液固定后,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较为 清晰,特别显示骨骼肌的横纹

临床病理学技术培训PPT组织切片与疾病诊断

临床病理学技术培训PPT组织切片与疾病诊断
化学品安全
对使用的化学品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其性质、毒性、安全防护措施等。使用化学品时要 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 学品要特别小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使用。
废弃物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收集和处理。对于有害废弃物,如废液、废固等,要按照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随意排放或丢弃。对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如玻璃器 皿、金属器械等,要进行清洗和分类回收。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员对培训 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和建议。
考试测评法
设置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考试题目 ,检验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应用能力。
实际操作评估法
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评估其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学员反馈收集及整理分析
设立反馈渠道
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设立专门的反馈渠道,方 便学员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组织切片制备流程
取材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 取材方法和器械,取得具有代表性 的组织块。
固定
将组织块放入固定液中,使组织细 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保持细胞 形态和结构。
脱水
用不同浓度的酒精逐渐脱去组织块 中的水分,以便于后续的包埋和切 片。
包埋
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放入石蜡或树脂等 包埋剂中,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蜡 块或树脂块。
脱水
用梯度酒精逐渐脱去组织 块中的水分,以便于后续 的透明和浸蜡。
操作规范及标准流程介绍
透明
用透明剂替换出组织块中 的酒精,使组织块变得透 明。
浸蜡
将透明的组织块放入熔化 的石蜡中,使石蜡逐渐渗 入组织块内部。
包埋

《组织切片制作》PPT课件

《组织切片制作》PPT课件

编辑课件ppt
21
(三)切片制作 1.将洁净的载薄片涂薄层蛋白甘油放人烤片盒内待用。 2.将切割修整好的蜡块用普通刀片先将蜡块的组织切面暴露 出来修平,固定在切片机上的标本台上并拧紧螺旋。 3.蜡块先固定在标本台上切片刀固定于刀台上,拧紧固定刀 的螺丝同时调整刀与蜡块的切片距离使刀与蜡块贴紧后再固定 刀台螺丝,刀的角度为25度角。 4.调节微动装置,调至切片所需厚度(一般为 5μm~7μm)。 5.修材。右手握旋转轮摇把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地摇动直到组 织块切面完整暴露为止。
编辑课件ppt
9
2.单纯固定液 乙醇(酒精)、甲醛(福尔马林)、重铬酸钾、苦味酸、锇酸、丙酮、 冰醋酸
(1)乙醇(酒精)(alcohol) 优点: ①价格低,易购买,易溶于水,使用方便,95%浓度,无水乙醇100%; ②市售有两种:100%;95%; ③能硬化组织起固定作用; ④也是一种最常用的脱水剂。
固定液配制:甲醛1份与9份自来水混合即为10%(4%)浓度 的甲醛固定液。
编辑课件ppt
11
优点:①渗透力较强;②组织收缩小;③细胞核染色较好。 缺点: ①质量较差的formalin在低温下久存容易产生一种白色的沉 淀物称“三聚甲醛”(付醛),经氧化成为甲酸而使溶液呈 酸性,影响细胞核染色。可在备用甲醛溶液中放入适量的碳 酸钙或碳酸镁,简便的办法可在溶液中投入适量的大理石或 者白色粉笔作为中和剂。 ②酸性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多易产生一种褐色或黑色细颗粒 状物,称为福尔马林色素,在切片上形成黑色小颗粒,不溶 于水和酒精,影响染色效果和切片的观察。
2.染色需要的试剂及染色液的配制:
① 0.5%~1%盐酸—酒精:用于细胞核染色分色。
配制:100ml的70%~80%酒精中加人0.5ml或者1ml的浓 盐酸。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PPT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PPT
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包括临床诊断、法医学鉴 定、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研究等 。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形态观察、近代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病理学的 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等方向 发展,如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发生变化,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细胞数量改变
细胞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肿瘤 、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
细胞排列改变
细胞排列紊乱、排列密集或稀 疏,可能提示病变。
组织结构改变
组织结构破坏、萎缩或增生, 可能与器官功能异常或疾病有
关。
组织切片的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切片整体
观察病变特征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理学概述 • 组织切片基础知识 • 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实例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教学与培训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 制、病理变化和结局的医学学科,旨 在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损伤组织切片分析
损伤组织切片是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原 因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样本类型。
损伤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 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损伤对
周围组织的影响。
损伤组织切片的分析过程包括观察损伤 细胞的形态变化、坏死和凋亡情况,以 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情况,对于评估 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
组织切片在病理学诊断、研究、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组织病理技术》课件

《组织病理技术》课件
解决方案
采用适当的固定液和保存方法,优化 染色流程,使用防脱片胶,提高制片 质量。
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新技术
数字化病理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组织芯片技术。
VS
展望
数字化病理技术将使病理诊断更加便捷和 准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效 率和准确性;组织芯片技术可用于药物筛 选和疾病模型研究。
组织病理技术的伦理与法规问题
组织病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 ,人们开始对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进行研究。
20世纪初
石蜡切片技术的出现,使 得组织病理技术更加标准 化和规范化。
20世纪末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组织病理技术不断发 展和完善,应用领域也更 加广泛。
02
组织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组织样本的获取与处理

恶性程度评估
组织病理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 程度,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风 险,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后判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肿瘤的病理特 征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情况,帮助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
移植组织鉴定
组织匹配
在器官移植中,组织病理技术用 于检测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匹 配程度,确保移植组织的兼容性
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组织病理 技术可以分为石蜡切片技术和冷 冻切片技术等。
组织病理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临床病理诊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病变 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 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 诊断。
药物筛选
利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药 物对病变组织的影响,为 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毒理学研究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化 学物质对组织结构和细胞 形态的影响,评估其毒性 和安全性。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PPT课件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PPT课件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组织切片的制备 • 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与诊断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切片制作的意义和目的
诊断疾病
教学质量
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制作,可以 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协助医生 诊断疾病。
环境控制
制作切片的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灰尘、温度等因素对切片质量造 成影响。
02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样本的采集
手术切除
对于需要病理诊断的病例, 医生会进行手术切除病变 组织。
活检
通过穿刺或钳取的方式获 取少量病变组织用于病理 诊断。
尸检
对于死亡病例,通过尸检 获取病变组织。
样本的处理
清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图像识别和分类,辅助医生 快速诊断。
辅助诊断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 提供初步诊断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预测疾病 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切片的染色
染色原理
染色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组织切 片着色,以突出或显现组织中的不同 结构。
常用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 组织切片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较 好地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切片的封固
封固剂选择
根据不同的染色方法选择合适的封固剂,如中性树胶、香柏 油等。
封固步骤
在染色和脱水完成后,用封固剂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以 防止切片在观察和保存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损坏。

组织切片技术PPT72页

组织切片技术PPT72页

2.1.3 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1.组织要求离体后30min内浸入固定液,尤其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动物放血处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立即取材,马 上投入固定液中;
2.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 切取组织的刀剪必须锋利,刀要足够长。切分组织块时,不
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3.组织块的大小
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适合显微观察 的,也无法看到其内部结构。因为材料较厚,光线不易透 过,另外由于细胞内各个结构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使光 线可透过,也难以辩明。
组织学技术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组织在经过 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后,用切片机切成较薄的 切片,再经不同的染色就可以显示不同细胞组织的形态及 其中某些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组织切片也便于保存。
混合固定液:是用几种化学试剂,按一定的比例混 合配制而成的,由于各种试剂的优缺点互相弥补,因此 可产生较好的效果。
(1)甲醛固定液:
是一种还原剂,呈酸性,原液浓度为37%~40%,配成 固定液的浓度为4%,习惯上称为10%,配制时取甲醛原液 10ml,加蒸馏水(D.W)或缓冲液至100ml,为甲醛固定液 (10%福尔马林) 。
二甲苯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透明剂,它具有渗透力强, 溶解石蜡量大,又易挥发的优点,其缺点是易使组织收缩, 变硬,变脆,因此透明时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及质地酌情 而定
注意事项:
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 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 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 Bouin’S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甲醛
25ml
冰醋酸
5ml

病理组织切片技术课件

病理组织切片技术课件

取材
取材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取材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并注意避免组织自溶和 腐败。同时,要确保取材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和 交叉感染。
取材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取 材方法和取材量。对于小块病变组织,应尽量取全;对于大 块病变组织,应根据病变特点和部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 分取材。
固定
固定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其目的是使组织保持其生前的状态 ,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甲醛固定法、乙醇固定法和混合固 定法等。
固定液的浓度和固定时间对固定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固定液的浓度越高 、固定时间越长,固定效果越好。但固定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变硬,影响切片质 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和固定时间。
切片质量
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显 微镜观察的结果,因此制 备过程中需要保证切片的 平整、均匀和无气泡。
切片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石蜡切片
将样品包埋在石蜡中,然后进 行切片和染色,是最常用的切
片技术之一。
冰冻切片
将样品快速冷冻后进行切片, 主要用于快速病理诊断。
苏木素-伊红染色
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 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脱水
脱水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去 除组织中的水分,为后续的浸蜡和包埋做准备。常用的脱 水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和人工脱水法等。
脱水液的选择和使用对脱水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 脱水液的浓度越高、脱水时间越长,脱水效果越好。但脱 水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变脆,影响切片质量。因此,应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脱水液和脱水时间。
H&E染色

病理科组织制片ppt课件

病理科组织制片ppt课件
切片质量评估
对切片的厚度、均匀性和染色效果进行评估 ,确保其质量和一致性。
制片技术员培训
定期对制片技术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 们掌握正确的制片技术和操作流程。
病理诊断准确性
通过对病理医生提供的诊断结果进行复核, 确保制片质量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02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
石蜡制片技术
石蜡制片技术是病理科最常用的制片 技术之一,其流程包括取材、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等步骤。

石蜡制片技术的缺点在于制片过程较 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
石蜡制片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长期保 存组织,并且可以制作出较为美观的 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
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快速制片 技术,适用于手术中需要快速 病理诊断的情况。
冰冻切片技术的优点在于制片 速度快,能够及时为临床提供 诊断意见。
冰冻切片技术的缺点在于制片 质量不如石蜡制片技术,容易 出现细胞皱缩、变形等问题。
诊断感染性疾病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 感染性疾病,通过对感染组织的病理 学观察和分析,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 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 供依据。
在科研中的应用
探索疾病机制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可以用于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学 观察和病理学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包埋
04 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适当的包
埋剂中,使其硬化,以便于切 片。
切片
05 将硬化的组织切成薄片,通常
为5-10微米厚。
染色
06 将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
镜下观察时能够更好地分辨不 同的组织和细胞成分。
组织制片的质量控制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
46
缺点: ●经酒精固定的标本对核的染色不良,也不利于 染色体的固定。 ●要证明细胞含的脂肪和类脂质时,不能用酒精 固定。 ●如要证明组织内的色素时,不宜以酒精作为固 定剂。 ●不适用于固定大块组织。 ● 酒精价格较贵。
47
80%-95%的酒精作为固定剂为好 高浓度酒精组织硬化显著,放置过久组织 收缩明显且质脆,不但影响制片, 组织形态也 不好。 很少单独使用
甲醛氧化 --- 蚁酸与血红蛋白结合—福尔马林色素 避免长时间固定, 固定后流水冲洗
●尿酸结晶可被溶解。
44
甲醛固定液的配制:
(1)10% formalin
市售甲醛(浓度为37~40%) 1份

9份
(2)中性甲醛 以PH7.2-7.4PBS为溶液配制的甲醛固定液
45
优点: ● 如要证明尿酸结晶和保存糖类,则须用 100%酒精固定。 ●在已用别种固定液后,可用70%酒精较 久的保存组织。 ● 酒精既有固定作用,又有脱水作用。
染色
常规染色 染色的目的:增加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分辨率
HE染色 主要用以显示各种组织、细胞的一般形
态结构以及疾病过程中病变的发生、发展及修 复的过程。
常规染色 特殊染色
79
(一)染色原理
1、细胞核染色原理:核酸阴离子+苏木素阳离子→蓝色
2、细胞浆染色原理:蛋白质阳离子+伊红阴离子→伊红色
PH值低于蛋白质等电点
传统病理学技术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
(formalin固定 石蜡切片 HE)
现代新技术
7
免疫组化
HE
乳腺导管
8
免疫荧光
HE
9
结肠癌 EB病毒原位分子杂交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阻止组织细胞离体 或培养细胞脱离生存环境后发生形态学变化。
(一)固定的目的
1. 迅速阻断组织细胞离体后的自溶性变化,防止 腐败,尽量保持组织细胞生活状态下的形态结构。
2.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成分转变 成不溶性物质,并保持原有的空间位置。
3. 固定剂有硬化作用,增加组织的硬度,便于制片。 4. 组织中的各种物质经固பைடு நூலகம்后产生对染料的亲和
2、组织切片的观察:取正常或病变组织进行切 片、染色(HE染色最常用)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
病理学标本的种类
Types of pathologic samples
1、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从患者 活体局部切取、钳咬、细针吸取和摘取等手术 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脱落细胞学检查(Exfoliative cytological exam):对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以及阴道刮 片、食管拉网、纤维胃/支气管镜所取得的材料 进行涂片,以检查脱落细胞,是早期发现和诊 断肿瘤的好方法。
4
3、尸体解剖(Autopsy):通过尸检可查出病因和病 变,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新发现的疾病, 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4、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根据研究需要,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某些疾病的模型、进行观察研 究,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等。
5、组织/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将某 种组织或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体外培养,来研 究各种病因作用下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及治疗效 果。
16
三、脱水(Dehydration)
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含大量水分,水与石蜡 不能混溶。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行 脱水。
常见的脱水剂有乙醇、正丁醇、丙酮等。 为防止水份丢失过快,造成组织变形,一般
采用梯度脱水法。也就是使脱水剂的浓度逐 渐升高,脱水过程尽量缓和,减少组织变形。
17
四、透明(Transparentizing)
12
2. 混合固定液 (1) Bouin液 :用于结缔组织及脂肪染色; (2) Zenker液:常用于三色染色; (3) 4%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液;
13
(四)固定后的处理
1. 一般固定液(甲醛等)固定组织后,用流水冲洗以清除组 织内的固定液终止固定。
2. 含有乙醇、乙酸及苦味酸的固定液,组织固定后不需 要或不能用水冲洗。
7
一、取材(Samples collection)
1. 人为因素 2. 标本大小 3. 取材时间 4. 包埋方向 5. 边缘标记
8
6. 小标本的处理方法 7. 特殊情况取材 8. 取材数量 9. 清除多余成分 10. 重复取材 11. 核对取材 12. 剩余组织存放
9
二、固定(Fixation)
3. 含有铬酸、重铬酸钾和锇酸的固定液,组织固定后应 充分水洗,一般为12~24h。
4. 用含汞的固定液固定组织后,要进行脱汞处理,可在 组织脱水前或切片染色前进行,一般多在染色前脱汞。其 方法为切片脱蜡入水后,入0.5%碘乙醇5~10min,水洗 后再入3%~5%硫代硫酸钠或95%乙醇1~2min,再充分水 洗,蒸馏水洗后进行染色。
14
(五)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1. 标本 应新鲜并及时取材,快速放入固定液中。 特殊标本应单独固定和存放。
2. 固定液的用量 一般固定液用量为组织块体积的 10~20倍,贵重的固定液不少于3~5倍。避免组织紧 贴容器底部,影响固定效果。对于特殊染色的组织 (如神经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等)固定时应考虑组 织块的大小、固定液种类、固定时间和温度等。酶 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的固定应置于冰箱4℃固定。
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苯、甲苯、氯仿、环己 酮、苯甲酸甲酯、香柏油、冬青油和苯胺油等。
目前也有用环己酮作为透明剂,环己酮为无色无 毒液体,可与苯、二甲苯和酒精等相混合,也可 溶解石蜡。而且脱水时组织不收缩变硬,用于快 速石蜡切片效果较好。
力,利于染色和观察。
10
(二)常用的固定方法
1. 浸泡固定法 2. 灌注固定法 3. 细胞涂片的固定方法 4. 微波固定法 5. 蒸气固定法
11
(三)常用的固定液
1. 单纯固定液 (1) 甲醛(formaldehyde) (2) 酒精(alcohol) (3) 苦味酸(picric acid) (4) 丙酮(acetone) (5) 醋酸(acetic acid)
1
目的和要求
Aims and Requirements
了解生物组织的特点及取材的注意事项; 熟悉切片的原理、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2
病理学常用的观察手段
The common survey means in pathology
1、大体标本观察:主要用肉眼、量尺及各种衡 器等辅助工具,对所检标本的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表面及切面、病灶特点进行观察及测量。
5
病理技术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athologic technique
• 帮助临床查明死因(尸检); • 手术后病变标本,明确诊断(临床活检); • 为教学、科研提供资料;
6
第一节 组织处理
Tissue processing
取材(Sample collection)→固定(Fixation)→ 脱水(Dehydration)→透明(Transparentizing) →浸蜡(Paraffin soaking)→包埋(Embedding)
15
3. 防止组织变形 柔软或较薄的组织先平铺在吸水 纸上,再投入固定剂中;含气或脂肪多的组织易浮 于液面,可在组织表面覆盖棉花以达到充分固定。 4. 固定液的穿透性 一般固定液在24h内不能穿透 厚度大于2~3mm的实体组织或5mm的多孔疏松组织, 故取材组织块的厚度原则上不应超过3~4mm。 5. 固定时间 固定的时间与固定液的种类、组织类 型、块大小、温度等有关。一般1.5cm×1.5cm×0.2 ~0.3cm大小的组织块, 固定时间为12~24h。 6. 固定温度 大多数可在室温(25℃)固定,在低温 (如4℃)固定时,固定时间要相应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