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制图与CAD》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能熟练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二)设计思路
三年制高职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必须学好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与技术思想的工程语言,即机械制图。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计算机绘图已逐渐替代手工制图,是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为了使本课程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课改理念,达到培养目标,设计时考虑弱化画法几何的教学和板图尺规练习,强化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培养,力求打破固有的体系,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有机整合,形成一门综合化核心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正投影法来分析、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用绘图软件(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形、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及简单三维造型的能力,并能标注相关的尺寸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机电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一)素质目标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2、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态度端正,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
3、具备机电专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1、熟练识读机件的视图,包括结构、尺寸等。
2、熟练利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图形。
3、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具备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知识目标
1、全面掌握机械制图中机件的表达方法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熟练掌握轴套类、盘盖轮类、箱壳类、叉架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掌握标准件(键、销、螺纹、轴承)的构造、查表、规定标记和画法。
4、了解图样上技术要求。
三、教学容和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
(一)教材编写与选用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项目分解成若干典型活动,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职业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容。
3、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容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的服务方法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木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和国际餐饮服务的发展趋势。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容必须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在教授有关投影知识时,要改变以往偏重绘图能力培养的做法,强化识图能力。在第三章的容结束之后,应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布置一些根据所给视图,用硬纸板、胶合板等易找的材料制作几何模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识图能力。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
4、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5、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
6、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
(三)课程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本课程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以往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状况,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形式:
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的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认真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记入平时成绩。
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含作业10%和实验20%)综合评定,分别占70%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