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精品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005be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d.png)
高考好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沈阳36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1、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行、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领实,按时间依次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验。
一般来说,可以依据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行、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一详解传记的几个常考考点。
①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务和细微环节典型事务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与特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微环节描写,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精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志向。
②、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详细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
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干脆地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敏捷自由。
④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推断分析。
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像,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明,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
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气。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5861d3daf78a6529657d536e.png)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萧红 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 程、成败得失。 人物评传: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
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如《霍尔金娜,她 超越了体操》
⑸景物有比喻、象征义,用来表现传主的形象
Company Logo
4
作用分析题 ——细节描写的作用?
⑴突出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生动的细节描写,使 人物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⑵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
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⑷真实性。(传记适用)
⑸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 ,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传 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从选材上看,传记作品主要是以以小见大的方式来突 出传主的高大形象。
其中写伟人的作品常常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就是以生 活中某一小事推及到做人做事的准则上,可以全面看出 一个人的品质。 如萧红《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Company Logo
12 作用分析题 ——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 •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 • 评论性文字是对事实的阐释,也
精神世界)。 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小说)。 ⒎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作品主题。
Company Logo
3
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⑴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思想感情。
⑵烘托传主的心情、性格、形象等。
⑶用特定的环境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⑷为内容、情节起引起铺垫的作用
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 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50b416b647d27284b7351c6.png)
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
2﹑明确考查方向及题型特点。 3﹑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人物传记
基础知识
传记文学的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
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
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
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 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
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
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表现人物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性格,使形
塑造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象血肉丰满
人物形
神态描写
象 的方法
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 社会
烘 托
衬
他人
托
运用适当的表达技巧来突出传主形象
(一)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感
现代文中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 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 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 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
高考语文适用文本人物传记阅读题
![高考语文适用文本人物传记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2906b387c24028905fc333.png)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澍:所有庞大的东西,注定都要崩溃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恋箫管,擅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2012年,荣获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人士。
⑴人物周刊:上世纪90年代,您有6年隐居起来了,当时您就批判中国“新建筑大量爆发的非常态的状态”,今天您如何评价现状?⑵王澍:愈演愈烈,到了疯狂的地步了。
几乎是不顾一切,你可以看到任何地区都是失控的状态,地方政府疯狂建设的欲望如此强烈,简直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这可能跟过去几十年的变革有关,传统文化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表面上谈中国传统文化调门喊得很高,但具体做法全在模仿西方,这揭示了大家实际上对自己的文化既不了解也没有信心的状态,出现了整个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方向上的完全迷失的状态。
⑶人物周刊:您有一个观点,建设好乡村就是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包括向乡村学习的态度,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我们接下来可能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城市化⑷王澍:中国传统一直有句话,“礼失求诸野”的过分强调,但实际上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在乡村。
我经常开玩笑说,你看一下我们明清以来乡村建设的质量,就可以下一个判断:我们至少已经全面城市化六百年了!我们的乡村根本不是无序的简单的农舍,我们的乡村都是结构井然的,它其实都是小城市来的,我们早就城市化了,只不过不是以今天这种现代性的异化扭曲的方式的城市化,它是一个跟自然更和谐的城市化的状态。
这些,是中国未来的老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未来的话,应该回头看一下我们乡村的状态。
我们传统乡村的状态,是中国的未来。
⑸人物周刊:您曾说,“中国人在说传统的时候,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时间概念”,建筑实践中,您如何实现“对传统进取地保护”?⑹王澍:我这两年经常在西方做一个演讲,主题叫“重返自然之道”。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4d67e864a45177232f60a25f.png)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高三2011-01-21 22:47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考点解读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
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提升识见。
(一)传记的种类1、自传或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如《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等),具有一定文学性,却不同于自传体小说。
2、评传: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思想、生活和贡献的文章,所写对象大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著名人物。
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等)。
3、回忆录(二)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
文学性传记也要达到艺术真实。
(史学性和文学性两种,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
)2、概括性。
人物及人物事迹要有选择。
3、通俗性。
高考试卷中置于实用类文本视野下的人物传记阅读,其主要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有: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点例说(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4668fb0960590c69ec3765d.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杨妙新一、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②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③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传记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要做到能“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相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那么,我们如何阅读传记呢?(一)整体感知,把握作品的主题。
传记属于纪实类作品,真实性、概括性和文学性是传记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概括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斯蒂芬·茨威格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
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7d2d3ae87101f69e319573.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技巧讲解】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一类。
从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语文卷来看,涉及人物传记的阅读呈上升趋势,一般设4个题目,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值在18-25分。
从设题的切入点来看,主要立足于考查考生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掌握传主的形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
重要语句即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指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丰富的语句等。
做此类题,要牢记“答案就在原文中”的原则。
寻找答案的途径有:(1)切分挖掘法,即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2)还原法,即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3)瞻前顾后法,就是找出题干中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找出来了。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就是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做此类题,应力求全面、准确。
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传主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等。
其次,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
第三,确定范围,在其范围内找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忌机械照抄。
3.掌握传主的形象。
掌握传主形象,要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把握其形象,紧扣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认真体味。
还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
高考实用类文本之人物传记
![高考实用类文本之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d3947b72a26925c52cc5bf3e.png)
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 句子(或细节)在文中的作用: • 内容上,突出传主的性格、品质,表达主题(尤 其是小说); • 结构上, • 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 等;——文首,段首 • 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承上启下(过渡)、 开启下文等;——文中 • 呼应前文、点题、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文末 •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上,阐述效果。 (先分析句子有无使用某种表现手法,有就讲,无 不讲。)
针对以上失分情况,我们有哪些对策:
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答题常见失误与对策
失 误 对 策
1.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认真审题,找准对应
2.模棱两可,心中无底 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3.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明确要求,力图全面
4.惟恐答漏,多多益善 审准题干,分点作答
5.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多做练习,准确表达
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者情感态度。
2.写人的文章一般有哪些手法?
表现手法: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细节、衬托、对比、侧面描写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
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解题步骤 泛读——
了解文章大意、结构
圈出关键词、句
审题——
确定范围、角度、要求
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选材的作用:
通过详略安排体现
1、符合主题,符合写作意图 2、更真实有说服力 3、特别突出人物的性格
详写
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语言特色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 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 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 熟记下列术语: 诙谐幽默、平易晓畅、含蓄典雅、 尖刻犀利、清新明快、朴实无华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课件41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课件41张](https://img.taocdn.com/s3/m/7f72b1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0.png)
①Hale Waihona Puke 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 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 (品质上) 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于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 村建设。(事业上)
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 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思想上) 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 会有机结合起来。(行为上)
4.人生经历型 5.引用材料型
3.人生经历型(全文段落大意的考察)
多以时间为顺序,找出主人公发生的大事件,归纳整 理,分条作答。
有时候,也以人物的情感转变过程为线索
3.人物形象(品质)题
【答案来源】 A.直接的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B.间接的描写: 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和品质) 典型环境——烘托——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心情) C.从人物经历的事件中(如传记中出现多个事件,而传主的应对行为 就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
例: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8分)(2014-1)
例: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 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 的理由。(6分) 【答案】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外因) 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 (内因) 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直接原因)
例: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 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 行分析。(8分) (2016-2) 推理过程就是强行点题! ! !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 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非红字部分为学生自由阐 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6a9d4f66561252d380eb6e84.png)
• 题型二:概括传主的性 格特点 答题策略——抓住传记 1 叙写的事件 和文中的 2 细节描写 。
请看史树青:《可爱至极的鉴藏泰斗》
• 19.(4分) • (1)自信【6.7段】 • (2)单纯(善良)【15】 (3)快乐(乐观)【15】 • (4)胸怀宽阔(率直、忠诚)【9】
• (选择任意两点回答,含义、事例各1分,每点2分, 共4 分)
•阅读《我所认识的 钱钟书先生》 第3题
文章开头说钱先生待人“平易近人”,中间又说“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已经 常吃闭门羹”, 这在钱先生身上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
•
•
• •
不矛盾。(1分) 平易近人,是钱先生一贯的作风,尤其是对待我这样的后生晚辈,绝对不 会拿出学界泰斗的架子。(2分) 而当钱先生声望日隆时闭门谢客,也是有所针对的。对我这样的故人,或 是知己,甚至孩童,他都是热诚欢迎的; 他所拒绝见面的,应该是那些只慕名而来,或为着功利目的的人。 所以我们说这正是钱老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表现,集于一身,并不矛盾。 (3分,答矛盾的酌情给分。)
• 传(细节描写:肖像描写 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 • 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②侧面描写(他人衬托) ③环境描写:社会环境(社会背景)
行
①热爱艺术; 题型二: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007年广州二模]从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描述中,你看出巴尔扎克有 哪些特点?(4分)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 《课程标准》对传记阅读的要求
•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 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 •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633c3e604a1b0717fd5ddfd.png)
学生答案3
1、多难的人生养成独特的生活态度, 培育出卓异的绘画风格; 2、热爱绘画并具有很高的天赋; 3、涉猎广泛,关注社会人生; 4、独特的性格影响对作画的态度。
失误原因
• • • •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不整合,不概括; 3. 分散的信息,容易遗漏 4.语言表意不明.
增分提示:
•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 2.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 • 3、按行文顺序,依次筛选要点,不能遗 漏。 • 4、语言要概括,不能照抄照搬,可提取 关键词语重组成句 • 5.看分值,揣测答案条项的多少; • 6.注意书写,不写病句.
2、审题干划区域 典例分析(09江苏卷)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
第二段有“培育了他卓异的 绘画风格”关键提示,根据 “独特”和 “绘画” 二个关键 词划定区间(2、3、两段),并 从中筛选出包含主要信息的语句。
典例分析(09江苏卷)
3、去枝叶定答案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
①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
(根据第二段中黄永厚的绘画历史进行提炼)
②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
(将第二段中黄永厚的人生阶段浓缩为几个形容词)
③涉猎广泛的阅读
(第三段中有原文提示,稍加整合即可)
④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第三段中有原文提示,稍加整合即可)
⑤独特的生活态度
(第三段中有相关表述,可以直接提取)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 、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 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 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 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 。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 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 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 《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 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 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 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高频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定稿【刘希国】
![高频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定稿【刘希国】](https://img.taocdn.com/s3/m/2522e8263968011ca300912d.png)
高频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丁西林:君子不器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
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
他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初试戏剧之笔,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显出“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
丁西林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4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
由英国学成归国后,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物理系主任。
他任物理系主任期间,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称为一时之盛。
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
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
他在北京大学任教近十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长。
当时研究所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
他面对困难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迄至抗战前夕物理研究所已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中研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
丁西林自动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
归国后业余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
作于1923年的处女作《一只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和当时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剧”不同的是,没有常见的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容的敌我,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自己的主题’让人物在一连串的反话与谎话中表现自己,使剧情变得轻松活泼。
丁西林对人物的态度也较温和,他用一种既嘲弄但又不乏爱护的态度描写每一个人,表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品格。
作为一位常年从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
高考语文阅读——传记
![高考语文阅读——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047b710a5f0e7cd184253682.png)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第一部分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考向标传记作为实用类文本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以前曾以选考 内容出现在试卷中,且是考生答题的首选文本,2017年全国卷三套 试题均没有出现传记阅读。通观前两年对传记的考查情况,选文多 是中国现当代在治学、科研、文化传承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的 自传或评传。概括传主形象、品格、成就及成因,分析传记手法, 探究传记的有关问题等,是常考点。目前传记阅读的选择题数量占 到了三分之二,主观简答题仅有一道,上述常考点应作为主观简答 题的备考重点。
第一部分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7-
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3)对传主的行动进行描写。传主的行动要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 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 理活动。 (4)对传主的心理进行描写。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 写就是要充分表现传主内心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有内心独白、回忆联想等。 (5)对传主的活动环境进行描写。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传主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 性格极为有用。 (6)通过细节或从侧面进行描写。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 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 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又叫间 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第一部分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9-
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3.分析艺术手法 作者刻画传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寄寓着自己的情感 倾向,为此,传记作者会精心选材布局,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修 辞技巧、语言艺术。在表达方式上,传记一般以记叙为主,兼用描 写、抒情和议论;在表现手法上,传记一般会用到首尾照应、正侧 相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环境渲染、细节勾勒等 手法;在修辞运用上,传记常会用到引用、比喻等手法。 4.体察作者情感 阅读传记,应在把握传主事迹、明确传记手法的基础上,体察作 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7ef2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1.png)
好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教学目标:1、驾驭人物传记中传主的精神品质;2、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实力;3、探讨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驾驭好用类文本传记中“筛选整合及概括要点”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导语: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化的线索,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你的阅历,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识见。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高考试题中好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阅读和答题方法。
一、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随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须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依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验;2.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领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愿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留意以上五点。
三、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1、写什么?(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验;(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之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之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7454cb5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2.png)
解题要点
• .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
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 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 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 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 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 段落。 •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 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33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
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
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遇到看不明白4、的善地于方,启他发就,问孩子们:“2原、来详是细怎询么想问的作?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诱?导为深什入么思表达考不. 出来?怎样才文能的把思要想说内的容意思32
他人的评价 相关人物 对比
衬托
.
26
如何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
方法1: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 (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方法2: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方法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
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 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
.
5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 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考试大纲》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三、「阅读方法」①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②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③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④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三、「传记有关知识」(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
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四、「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
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
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
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五、「传记阅读方法解说」(一)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二)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例题导航:《我的早年生活》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
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
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
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
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
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
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
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答: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
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
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
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答: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
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
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
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
(三)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学会鉴别传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