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方案(2015-2020)
南昌湾里社区改造工程规划方案设计0523
Location
南昌西站
赣江
2.0 前期分析 Pre-phase Analyses
湾里印象
Impression
文化资源——中国古典音律发源地
2.0 前期分析 Pre-phase Analyses
湾里印象
Impression
文化资源——洪崖丹井,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创造了音律
2.0 前期分析 Pre-phase Analyses
4.0 规划设计 Planning design
配套功能
Alocation function
社区药店 社区卫生所 社区超市
4.0 规划设计 Planning design
配套功能
Alocation function
社区理发店 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书店
4.0 规划设计 Planning design
曲阳天地
曲阳天地以琴女共奏群体雕塑为主题,设置休闲座椅, 给居民提供谈天论地的交流空间。
南昌•湾里社区改造工程
休闲生态主轴
林海广场 在社主轴线营造梅岭林海氧 吧的氛围,结合曲面台阶设 置,让人仿佛置身于流水般 的音律中,同时能梅岭山中 的悠悠竹海。
4.0 规划设计 Planning design
规划结构
绿化分析
Greening analysis
宅间绿化带
组团绿化带
南昌•湾里社区改造工程
利用宅前空间设置绿化、庭院、广场等景观小品, 优化街道环境, 重塑邻里空间。
4.0 规划设计 Planning design
绿化分析
Greening analysis
宅间绿化带
组团绿化带
南昌•湾里社区改造工程
便民快递点 社区便利店 社区餐厅
南昌市湾里区城区总体规划
南昌市湾里区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是指导南昌市湾里区规划区内城区发展与建设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与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第二条本规划是为了适应南昌市湾里区跨世纪发展建设的需要,保证城区合理地开发建设和城区功能的综合完善,是原《南昌市湾里区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延续和发展,在原公布实施的各项规划的基础上修订编制。
原各项规划中与本次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9月3日建设部令第14号发布);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第333号发布);4.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1993年11月4日建城字第784号发布);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1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13.《建设部等九个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14. 《南昌市湾里区总体规划(1997-2010)》,1998年;15. 《南昌市湾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6.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规[1999]244号)。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09•【字号】洪府厅发〔2015〕108号•【施行日期】2015.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府厅发〔2015〕108号各有关县(区)人民政府,桑海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5年9月9日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赣发〔2015〕15号)精神,策应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抢占制高点、聚焦增长极、提升首位度、共筑‘四强’梦”总任务,谋划好“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通过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以下简称“南昌绿谷”),引领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和秀美乡村建设,助推全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规划范围“南昌绿谷”规划范围东至昌九高速,西至昌铜高速,包括以南安公路-万赤公路为中轴的沿线两侧“6镇(乡)、1场”,即新建县溪霞镇,湾里区罗亭镇,安义县长均乡、万埠镇、长埠镇、石鼻镇;桑海集团四分场,总规划面积约4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规划建设面积约45.7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两区一廊”即国家级溪霞现代农业示范区、石鼻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罗亭-长埠都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走廊。
二、基础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
“南昌绿谷”地处昌九新区和临空经济区两大全省战略新区核心及辐射区域,与梅岭风景名胜区相连,距离南昌中心城区20公里、昌北机场6公里、庐山景区90公里,昌九高速、昌铜高速、105国道(南安公路)、万赤公路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焕章东路等道路命名的批复-洪府厅字〔2015〕283号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焕章东路等道路命名的批复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焕章东路等道路命名的批复洪府厅字〔2015〕283号市民政局:你局《关于焕章东路等道路命名的请示》(洪民文〔2015〕38号)收悉,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焕章东路等10条道路的命名。
各部门和各新闻单位使用相关道路名称时均以此为准,公文、网络、公交站牌、公安交通指示牌、城市地图中等使用的名称如与本文不符应及时更正。
附件:焕章东路等10条道路命名方案2015年8月3日附件焕章东路等10条道路命名方案序号命名标准名称起止点长度(米)宽度(米)名称含义所属区域1焕章东路西起迎宾北大道,东转南至岱山东路131736此路段为焕章路向东延伸线,为纪念青云谱历史名人汪大渊(字焕章)。
青云谱区2子真路北起青云谱路,南至岱山东路136520为纪念梅福,取其字“子真”二字入名。
青云谱区3花博路西起焕章东路,东至青云谱南路99715此路段为花博会主入口。
青云谱区4上梅路西起子真路,东至焕章东路24612此路段为原定山梅村上梅自然村区域,以纪念之。
青云谱区5下梅路北起个山路,南至焕章东路19412此路段为原定山梅村下梅自然村区域,以纪念之。
青云谱区6古梅路北起花博路,南至岱山东路17915取自八大山人画作《古梅图轴》,梅花是高洁不屈的象征,也是八大山人最爱画的植物之一。
青云谱区7个山路西起子真路,东至青云谱南路105912取八大山人道号“个山”二字入名,以纪念之。
青云谱区8望云路北起昌南大道,南转东至青云谱南路17007取八大山人朱耷之弟牛石慧道号“望云子”中“望云”二字入名,以纪念之。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
附件: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目录前言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二)发展要求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规划方案(一)普通省道网(二)省道高速公路网四、规划实施(一)普通省道实施方案1、建设需求2、实施安排3、实施要求(二)省道高速公路实施方案(三)实施效果五、保障措施附表及附图前言省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为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编制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对国道网的功能和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我省约53%的现有省道已纳入国家公路网,省道网的功能和网络形态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加强和国家公路网的衔接,优化完善省道的空间布局,满足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编制《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
《规划》是在国家公路网规划框架下,从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重新审视省道的功能定位、规模结构、路网布局,对省道网做相应调整,是指导我省省道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经过“十五”以来的加快建设,我省公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止2011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6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42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1078公里(普通国道3111公里,普通省道7967公里)。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 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横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国省干线公路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我省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缓解了我省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省道网规划和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
全省还有30多个重点乡镇没有普通省道连接,部分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重要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未实现普通省道通达;二是运输能力不足。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2.29•【字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2月19日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南昌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12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南昌市声环境质量,根据《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9150-2014)、《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纲要方案讨论稿》、南昌市中心城区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南昌市下辖其他县区总体规划图以及《南昌市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对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进行调整。
南昌市分别于1995年和2009年两次制定声环境功能区划,1995年的区划范围包括昌南城区和昌北两大区域,面积为147 km2,并未明确交通干线。
2009年新调整的声环境功能区划面积较1995年增加了545 km2,调整后面积共702 km2,包括12个区域,66个功能区和划分4类区的交通干线(176条道路、2条铁路干线)。
因南昌市规划建设面积扩大及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现行的《南昌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
本次调整工作于2018年6月启动,2018年11月形成初步方案;2019年3月-4月开展声环境现状补充监测;分别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2019年7月三次征求相关市直单位及县区意见,并于2019年5月邀请相关专家对方案会审;综合会审专家及相关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11月11日-15日在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逾期未收到反馈意见。
南昌高新区地名规划
南昌高新区地名规划(2013—2020年)南昌高新区管委会江西师范大学二0一四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地名通名与专名的使用规则 (5)第一节通名使用原则与类别 (5)第二节道路通名 (6)第三节道路专名 (8)第四节桥梁专名 (8)第三章地名调整优化 (10)第一节调整优化对象 (10)第二节调整优化原则 (10)第三节地名优选类别 (11)第四节地名调整方案 (11)第四章南昌高新区地名总体布局 (13)第一节地名分区和规划要点 (13)第二节分区地名规划导引 (15)第五章道路名称规划 (18)第一节道路名称规划原则和要求 (18)第二节快速路名称规划 (19)第三节主干道名称规划 (20)第四节次干道名称规划 (25)第五节支路名称规划 (31)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7)第七章附则 (38)附总表:南昌高新区支路名称规划方案总表 (455)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地名管理,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水平,适应南昌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地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南昌市高新区道路建设规划》,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经规定程序批准后即为南昌高新区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管理的法定性指导文件。
凡在南昌高新区范围内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各类道路名称的确定,在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地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服从本规划。
第3条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南昌高新区现状及规划城市建设区域,涉及到昌东镇、麻丘镇及艾溪湖管理处的行政管辖范围。
第4条规划期限为保持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本次南昌高新区地名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
第5条规划目标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地名协同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地名命名。
在把握区域经济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确立地名板块主题,培育地名板块的主题特色。
江西湾里区打造全省首条智慧旅游公路
江西湾里区打造全省首条智慧旅游公路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交通信息化》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日前,江西湾里区正式启动省店公路及蛟万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该项目除了对路面全部重铺外,还将对线路安装公路弯道车辆监测预警、能见度监测、道路结冰预警及自动除冰智能设施系统等,打造成全省首条智慧旅游公路。
【总页数】1页(P7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8.9
【相关文献】
1.江西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试运行 [J], ;
2.全省首条5G+智慧公交线路在雄安开通 [J], 徐倩(摄)
3.海南首条旅游公路预计今年10月实现功能性通车 [J],
4.【福建】龙岩市首条塑胶旅游公路通车 [J],
5.上饶6条旅游公路被列入全省规划 [J], 王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1•【字号】洪府厅发[2012]25号•【施行日期】2012.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发〔2012〕25号)湾里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关于进一步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关于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字〔2009〕73号)文件出台以来,市有关部门切实按照文件精神,大力支持湾里生态保护,圆满完成了《意见》中所下达的各项任务。
湾里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己任,大力加强生态保护机制建设,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工程,取得了生态保护机制不断健全、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生态治理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良好成绩。
为继续加大对湾里区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实现其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目标,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参照《关于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字〔2009〕73号)文件精神,再给予湾里区3年的支持扶持。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一、关于环境保护方面1、在市重大重点项目资金及政府投融资计划中每年继续安排100万元用于加大对湾里区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支持力度。
2、继续支持湾里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规定的项目申报及建设,支持罗亭园区申报省级生态工业园。
严格控制森林公园内商业开发建设项目,确保湾里区生态环境安全。
3、继续支持湾里区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开展创建工作;支持湾里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县区。
4、每年支持湾里区环境保护资金300万元,其中:在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在市本级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同时由市环保局牵头,积极帮助湾里区向中央和省申报农村环保项目,确保争取上级资金1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规模养猪场搬迁及重点环境治理。
南昌市湾里城区控规G-4-03a、G-5-02、G-13-05、G-13-04、
南昌市湾里城区控规G-4-03a、G-5-02、G-13-05、G-13-04、G-13-02地块调整
专家评审意见
2015年1月1日,湾里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在局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南昌市湾里城区控规G-4-03a、G-5-02、G-13-05、G-13-04、G-13-02地块调整》专家评审会。
江西省华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大地建筑事务所(南昌)分公司的三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规划文件,听取了设计单位的汇报,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该地块调整论证报告已获专家论证同意,建议应按相关规定要求规范论证报告的格式,补充完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内容。
二〇一五年一月一日。
南昌城市总体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 年~2020 年)概要南昌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八月2一、总则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服务功能;保护历史文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山水园林城市风貌。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20 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10 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本规划分为二个空间层次:中心城:建成区范围面积约330平方公里。
市域:南昌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740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指高速外环(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围合的范围以及向塘行政范围、湾里行政范围和昌北机场保护范围,面积共约1400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将南昌建设成为商贸繁荣、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成滨江城、滨湖城、山水城、园林城、生态城。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交通线为主轴线,外围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
3规划至2020 年,市域城市数量达4 个,建制镇数量达43 个。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重点建制镇、一般建镇制等四级结构。
1、中心城市:由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外围五个城镇组团(莲塘、望城、湾里、乐化、麻丘)构成南昌都市区,范围面积约510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0万人。
2、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25万人。
3、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扬子洲、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李渡十三座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上。
4、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
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
3
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1 年)示意图
近期建设线路
远期规划线路 综合基地
项目
2 号线西延 3 号线
4 号线一期 2 号线东延 1 号线东延
合计
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1 年)项目情况表
起讫点
线段长度(公里) 总长 地下 高架
车站(座)
投资
技术经济指标
总数 地下 高架 (亿元) (亿元/公里)
建设期
站前南大道站~南路村站
8.5
8.5
0
莲塘站~京东大道站
26.8 26.8
0
望城站~火炬五路场站
4.7
4.7
0
奥体中心站~麻丘站
4.1
4.1
0
82.3 76.3
附件
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
(2015~2021 年)
一、线网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南昌市中心城区城市 轨道交通线网由 5 条线路组成,总长约 197.9 公里,设车站 146 座,其中换乘站 16 座。预计 2020 年,南昌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 出行量比例达到 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 25%。 二、近期建设规划 (一)基本原则 以线网规划为基础,拓展中心城区网络,改善交通状况, 加强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轨道交通基本 网络。 (二)近期建设方案 建设 1 号线东延工程,2 号线东延和西延工程,3 号线,4 号线一期工程,全长 82.3 公里。到 2021 年,形成 4 条运营线路、 总长 134.9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 号线东延工程自奥体中心至麻丘站,线路长 4.1 公里,设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昌市朝阳洲片区规划C路、D路、E路、一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含概算)的批复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昌市朝阳洲片区规划C 路、D路、E路、一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含概算)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12•【字号】洪发改设字[2010]40号•【施行日期】2010.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昌市朝阳洲片区规划C路、D 路、E路、一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含概算)的批复(洪发改设字〔2010〕40号)南昌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你公司所报洪城投字[2010]15号文及附件收悉。
经我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审查,原则同意由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规划C、D、E、一路四条道路均位于朝阳洲片区西北部,其中:规划C路北起水厂路,南至规划B路,自北向南依次与水厂路、青原路、朝阳洲路、彭泽路、规划B路平面相交,道路全长约1136米;规划D路北起青原路,南至规划B 路,自北向南依次与青原路、朝阳洲路、彭泽路、规划B路平面相交,道路全长约611米;规划E路北起彭泽路,南至规划一路,自北向南依次与彭泽路、云锦路、规划一路平面相交,道路全长约422米;规划一路西起滨江辅路,东至抚生路,自西向东依次与滨江辅路、江韵路、抱石路、彭泽路、规划B路、规划E路、抚生路平面相交,道路全长约1172米。
2、本次审查的项目内容有道路、桥梁、排水、照明、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及附属工程。
3、技术标准:规划C路、D路、E路、一路均为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荷载标准:桥涵公路-Ⅱ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人群荷载5KN/m2;道路建筑界限:车行道净空高度大于5米,人行道净空高度大于2.5米;防洪标准与城市规划相一致;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二、道路设计1、基本同意初步设计文件推荐的四条道路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方案。
南昌顺外路规划方案
2.优化沿线土地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3.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4.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合法合规。
2.综合协调:统筹考虑道路、交通、土地、生态等因素,实现多目标的综合协调。
第2篇
南昌顺外路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述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顺外路作为南昌市重要的交通干道,串联多个重要功能区域,其规划与改造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方案旨在为顺外路的综合改造提供系统的规划指导和实施策略。
二、规划目标
1.提高顺外路交通效率,实现交通流的有序流动。
2.增强沿线区域的经济活力,促进城市发展。
3.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质量。
4.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规划原则
1.合规性原则: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
2.整体性原则: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整体协调。
3.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4.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完善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燃气、环卫、热力等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优化照明系统,提升城市夜景品质,增强城市安全感。
五、实施策略
1.组织与管理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推进。
(3)落实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 (2)
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
作为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江川路是南昌市南昌县和湾里区之间的一条重要交通枢纽,本文将探讨南昌江川路的规划方案。
背景目前,南昌江川路已成为连接南昌县和湾里区的主要道路。
自2005年开通以来,江川路的交通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高峰期,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江川路沿线的各类商店、餐馆和小区等也陆续开业,加剧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因此,有必要对江川路进行规划,以缓解交通拥堵和保证道路的安全行车。
规划目标本次江川路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调整交通流,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缩短交通时间。
3.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保障道路的出行安全。
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本次江川路的规划方案如下:1. 扩宽道路在江川路拥堵较严重的路段,进行道路扩宽工程。
道路扩宽后,车道数量和宽度都将增加,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同时,为了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质量,道路面采用了高强度的水泥路面。
2. 新建便道为了分流江川路上压力较大的车流,新建一条便道。
此便道并不通往主要道路,但能够缓解主道上的车流压力,提高交通流量。
便道同时连接了江川路沿线的一些小区和商铺。
3. 安装交通信号灯在江川路的主要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
通过交通信号灯,分配道路上的车流,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
同时,交通信号灯还能消除因交通拥堵引起的路口事故。
4. 新建停车场鉴于江川路沿线的商店、餐馆等个体经营场所较多,车辆停放较为混乱且对交通造成影响。
为此,本规划方案在江川路周边新建停车场。
这将有助于规范周边车辆的停放秩序,并改善周边交通状况。
5. 加强路面保养为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行车,本规划方案还要求对江川路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对道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将有助于减少因道路病害引起的交通事故,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总结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旨在提高交通流量和保障道路安全。
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方案-南昌湾里
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道路名称规划范围本次路名规划范围为湾里区主城区、罗亭、梅岭、太平三镇集镇区域和主要景区的道路。
二、道路名称规划原则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本着尊重历史、兼顾指位、内涵优美、特点突出、管理方便的理念,采用既能宣传湾里的人文历史风貌,又能代表湾里特色、形象和地理特征的词语作为湾里区的道路名称。
我区路名规划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层次化:道路名称应与道路等级相适应,依据道路等级确定道路的通名,实现道路名称的层次化。
二是系列化:某一区块的道路,或某一组道路,其名称集中体现湾里区地域文化的某个主题特色,形成地名的区域特色构成,实现道路名称的系列化。
三是自然要素典型化:以道路主体所处地段的山体、水体名称命名,展示湾里区“水清岭秀,山水相间”的自然景观特色,实现道路命名的自然要素典型化。
四是人文要素特色化:地名采词不仅要包含简单的方位和范围指称,而且要突出湾里区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中国音乐之源”、“南昌‘后花园’”、“休闲旅游胜地”的功能定位,实现道路命名的人文要素特色化。
三、城区道路名称规划方案围绕湾里音律文化、名人胜迹、历史记忆、山岭风光、地标村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典型元素,把主城区道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片区进行命名:1.框架道路的地标记忆:有湾里大道、梅岭大道、招贤大道、洗药湖大道、萧峰大道等。
2.城北的音乐文化记忆区:有乐祖路,以及以古代著名曲牌名命名的三叠街、三弄街、映月街、渔樵街、阳春街等。
3.城中心东部的湾里名人记忆区:有梅仙路、刘綎街、萧史街、蟠峰街、邓禹街等。
4.城中心东南部的湾里特色花草树木记忆区:有青松街、丹桂街、紫杉街、金梅街、银杏路、红枫路、翠柳路等。
5.城西南角的山岭风光记忆区:有香炉峰路、灵官峰路、鹤岭路、萧峰大道等。
6.城中心的井冈山“五大哨所”历史记忆区:黄洋界路、八面山路、双马石路、朱砂冲路、桐木岭路等。
7.城西的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区:有尚仁街、奉义路、崇礼街、明智街、立信街等。
南昌道路规划方案-最新版
南昌道路规划方案1. 前言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
南昌市交通发达,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穿城而过。
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汽车的普及,南昌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南昌市交通管理局制定了道路规划方案,以缓解南昌市的交通瓶颈问题。
2. 当前的交通状况南昌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交通枢纽。
南昌交通的发展始终走在江西省的前列,南昌市内的主要交通路线如下:•京沪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南北大道这些主要的道路连接了南昌市和周边地区,为南昌市的经济、文化和信息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车辆的增多,道路过于拥挤,交通拥堵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3. 道路规划的目标南昌市交通管理局的道路规划方案的目标是:缓解南昌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南昌市的经济、文化和信息发展。
通过规划,南昌市的道路建设将:•扩大道路的宽度•改善道路的路况•建设新的交通路线•定义交通网络4. 道路规划方案4.1 扩大道路的宽度南昌市道路的宽度将按照进行扩宽:南昌市道路规划方案4.2 改善道路的路况南昌市将进行以下措施来改善道路的路况:•在道路上新建绿化带,减少道路噪音和车辆污染•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增加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同时,加速道路建设进度,在新建道路时即设置行人和自行车道。
•建设新的立交桥和交叉路口,减少直行车辆与左转车辆之间的冲突。
4.3 建设新的交通路线南昌市将完成以下新的交通路线:•南昌环线•南昌地铁•南昌快速路4.4 定义交通网络南昌市将建立交通网络,分为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出行五大类,利用现有优势和未来规划,整合各类交通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
5. 实施计划南昌市的道路规划方案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9年至2025年。
规划中的主要措施是改善现有道路、建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新的立交桥和交叉路口、建设南昌快速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方案(2015—2020)南昌市湾里区民政局江西师范大学二0一五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湾里区概况 (6)第三章地名文化资源挖掘 (12)第一节自然地名资源 (12)第二节人文地名资源 (13)第四章道路通名与专名的使用规则 (16)第一节通名使用原则与类别 (16)第二节道路通名 (17)第三节道路专名 (19)第五章道路名称调整优化 (20)第一节调整优化对象 (20)第二节调整优化原则 (20)第三节道路名称优选类别 (21)第四节道路名称调整方案 (21)第六章道路名称规划总体布局 (24)第一节道路名称框架体系和分区 (24)第二节分组团道路名称规划的总体思路 (25)第七章道路名称规划 (28)第一节道路名称规划原则和要求 (28)第二节湾里主城区道路名称规划 (29)第三节梅岭、太平、罗亭三镇区道路名称规划 (34)第四节湾里景区区间道路名称规划 (41)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4)第九章附则 (45)附总表一:湾里区城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总表 (46)附总表三:湾里区景区区间道路名称规划方案总表 (62)附总表四:湾里区景区区间道路名称拼音方案总表 (64)附图:1、湾里区主城区道路名称规划图 (65)2、湾里区景区区间道路名称规划图 (65)3、湾里区梅岭镇道路名称规划图 (65)4、湾里区太平镇道路名称规划图 (65)5、湾里区罗亭镇道路名称规划图 (65)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地名管理,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水平,适应湾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湾里区旅游产业的拓展,使地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湾里区总体规划(2013—2030)》等,结合湾里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经规定程序批准后即为湾里区道路命名、更名和地名管理的法定性指导文件。
凡在湾里区范围内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各类道路名称的确定,在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地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服从本规划。
第3条规划分类及范围规划分类本规划包括三类道路名称规划。
第一类为主城区道路名称规划,第二类为镇区道路名称规划,第三类为景区区间道路名称规划。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两部分:一为湾里区招贤、罗亭、梅岭、太平等四镇现状及规划城镇建设区域;二为湾里区主要景区区域。
第4条规划期限为保持与南昌市、湾里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本次湾里区道路名称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5条规划目标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地名协同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地名命名。
在把握区域经济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确立地名板块主题,培育地名板块的主题特色,使各类地名实现层次化、系列化,彰显地名区块结构布局有序、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形成与湾里“观光度假、避暑休闲、会议洽商、文化探源、宗教寻根、历史教育、科普科考活动的‘休闲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品牌相适应的地名体系。
第6条规划的指导思想地名反映着区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区域的精神和形象。
为使地名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此次湾里区城镇道路和景区区间道路命名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有关地名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构成科学管理的地名体系为目的,充分体现湾里区的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地名的指位性、地理特征和地方文化,展示湾里区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实现湾里区地名命名规范化、层次化、序列化和科学化,最终实现提高湾里区的城市品位和竞争能力。
第7条规划的主要任务1、确定湾里区道路命名的原则。
2、规范湾里区各类道路名称的通名层次及相应的通名用词。
3、划分道路系列化命名的框架区块及确定命名采词的导向。
4、规定道路命名系列化、规范化的原则。
5、规定对现状道路名称进行审慎调整、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6、制定湾里区主次干道名称的保留与调整方案。
7、对规划的实施保障提出原则性建议。
第8条规划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湾里区道路命名的基本方针是“名副其实、规范有序、彰显文化、雅俗共赏、好找易记”。
本着尊重历史、兼顾指位、内涵优美、特点突出、管理方便的原则,采用既能宣传南昌的人文历史风貌,又能代表湾里区特色、形象和地理特征的词语作为湾里区的道路名称。
规划的原则是:1、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衔接的原则。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使道路名称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有机衔接、城市地名与城市空间拓展同步推进。
2、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
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原则下,构建区域地名群,即地名板块,使各地名板块既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又相互协调衔接,整体统一。
3、继承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原有地名体系的基础上,发掘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原有地名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力求使新构建的道路名称体系与之协调衔接。
4、时代性原则。
道路名称体系在保持原有地名稳定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湾里区经济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成果,注重湾里区经济、文化所表现出的时代性特征。
5、道路命名、更名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原则。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道路名称网络体系。
第9条规划方法1、城市道路名称规划与建设规划同步进行。
2、一路一名,简洁明了,好找易记。
3、将字头相同、含义相近的道路名称集中命名。
4、道路名称尽量不带政治色彩,不以当代人名命道路名称,做到名实相符、含义健康。
5、尊重现状、历史和习俗,对存续时间较长,能反映湾里区文化传统的道路名称一般不做变更,维护地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6、把握好古朴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在充分挖掘湾里区历史文化的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和湾里区的旅游特点命名,做到形式多样、不落俗套。
第10条规划依据1、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1986年1月;2、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发[1996]17号),1996年6月;3、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2005年5月;4、《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93号),2011年12月;5、《江西省地名命名更名及使用标准化建设规范》,2013年;6、《南昌市地名管理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2013年2月;7、《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4年10月;8、《湾里区总体规划(2013—2030)》,2015年;9、《湾里区梅岭镇总体规划(2010—2030)》,2011年;10、《湾里区太平镇特色小镇建设规划(2013—2030)》,2014年;11、《湾里区罗亭镇总体规划(2010—2030)》,2011年;12、其它相关政策文件。
第二章湾里区概况第11条建置沿革建区前,湾里分属新建区、安义县和永修县,为三县(区)相交之地。
因境内有位于乌井水拐弯处的湾里村而得名。
1969年11月,南昌市革委设立临时派出机构“湾里地区战备外迁指挥部”,指定南昌市内部分企事业单位“战备外迁”到梅岭南侧的湾里地区。
同年12月,经江西省革委批准,决定“为落实战备,加快梅岭山区建设”,以南昌市北郊的梅岭山区为中心,划拨邻近的新建县梅岭垦殖场,安义县太平垦殖场和永修县马口公社的罗亭、上坂2个大队合并成立南昌市梅岭管理区。
此后,陆续将新建县梅岭公社风景大队,望城公社的招贤、佘牟、湾里3个大队,安义县万埠公社名山大队划归梅岭管理区管辖。
1981年3月,设立南昌市湾里区。
1985年3月,将湾里区梅岭乡的群众村、罗亭乡的赤海村划归新建县乐化乡管辖。
1986年11月,梅岭乡改为梅岭镇。
1995年12月,撤销湾里乡,设立湾里镇。
1996年9月,湾里镇更名为招贤镇。
全区辖3个街道、2个镇、3个乡:站前街道、向阳街道、幸福街道、招贤镇、梅岭镇、罗亭乡、太平乡、红星乡。
1999年12月,南昌市湾里区撤销罗亭乡,设立罗亭镇。
2000年,全区辖3个街道、3个镇、2个乡。
2001年11月,撤销南昌市湾里区红星乡,划归招贤镇。
2002年9月,撤销向阳街道办事处。
2015年,湾里区总人口9万人。
下辖站前街道、幸福街道2个街道,招贤、梅岭、太平、罗亭4个镇,14个居委会,35个行政村。
区政府驻招贤镇,距市中心18千米。
第12条自然地理及资源状况湾里区地处南昌城西北部的西山山脉中段,地理位置为东经115°37′— 115°49′,北纬28°40′— 28°55′。
全区土地面积238平方公里,整个地貌属丘陵低山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丘起伏,河谷纵横。
主要河流有锦江、赣江尾闾和修水支流潦河。
海拔最高峰洗药湖为841.4米。
湾里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丰富。
年降水量1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5℃—17.6℃,气候凉爽。
特别是梅岭一带,气温比市区低3—5℃,素有“小庐山”之美誉。
湾里名胜古迹颇多,境内层峦叠嶂,高山田园,风景如画,是一个山林秀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为古“豫章十景”中“洪崖丹井”和“西山积翠”所在地。
岳飞、王安石、欧阳修等230多位历史名人曾到此游历,留下名诗佳作480多篇。
“洪崖丹井”为黄帝乐臣伶伦炼丹之处,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祥地,南昌“洪都”称谓亦由此而来。
“西山积翠”更是历代名人墨客吟诵不已的绝佳景致。
梅岭拥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为南昌市唯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南昌“后花园”之称,适宜观光度假、避暑休闲、会议洽商、文化探源、宗教寻根、历史教育、科普科考等活动,是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
第13条区域发展规划1、区域发展目标根据2015年编制的《湾里区总体规划(2013-2030)》,湾里区的规划指导思想是:按照南昌市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南昌都市生态涵养区、城郊休闲度假区”为目标,以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为主线,以开发梅岭景区、壮大罗亭园区、繁荣三产城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功能聚焦、空间提升、品牌重塑、设施完善”五大战略,加速农业现代化、工业生态化、旅游产业化、城镇特色化进程,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构建湾里山水生态旅游城。
湾里区的规划发展目标:一是以休闲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南昌城市窗口。
以南昌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力发展假日休闲经济;依托南昌红角洲的高校和人才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提升湾里和南昌的城市品质;提高湾里的综合服务水平,吸引咨询、科技等生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服务业,形成南昌的中高端特色消费中心,丰富城市窗口功能。
二是集会议、健康、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面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江西全省发展会议和商务旅游,打造特色的专业培训基地,提升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