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re软件资源指南和驱动程序说明

1-Wire软件资源指南和驱动程序说明
1-Wire软件资源指南和驱动程序说明

中控ZKTime 考勤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Z K T i m e5.0考勤管理系统使用说明软件的快速使用流程 1、将在设备上登记好的用户的指纹或卡下载到软件中(连接设备-从设备下载人员数据) 2、在员工维护中将员工的姓名和其他资料修改后上传到设备中(连接设备-上传人员信息到设备) 3、给员工分部门(进入部门管理) 4、设置班次时间段(进入班次时间段维护) 5、设置班次(进入班次管理) 6、给员工排班(进入员工排班) 7、将设备上的考勤数据下载至软件中(连接设备-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 8、查看考勤报表(进入考勤报表) 添加设备 软件要从设备中下载数据时,需要与设备建立通讯。因此首先将要连接的设备添加到系统中,输入相应的连接参数,连接机器后进行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1.设备维护 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按钮设备维护或在“我的设备列表”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备维护,在这里对设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系统有2个默认设备通讯参数,一个是RS232/RS485方式,一个是以太网方式。 某些特定机器还具有USB通讯方式(如XU500等),具体机型请参见相应的产品《用户指南》,使用方法请查询本说明。 2.添加 单击此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增设备窗口: 用户可在此窗口中设置该设备的相关信息。输入相应设备的连接参数,保存即可,在左边的设备列表中会显示设备名称。

【删除】 如果设备已经不需要使用了,在左边的设备列表中单击要删除的机器名,再点击【删除】按钮,就可以从系统中删除该设备。 【保存】 如果对选中的设备的连接参数修改之后,需点击【保存】按钮,来将信息保存下来。 3.连接设备 已添加到系统的设备都会显示在“我的设备列表”中,在要连接的设备上单击选中,再点击连接设备按钮;或者在要连接的设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连接设备。 当系统开始连接设备时,在界面的右下方的连接状态栏中会显示“正在连接设备,请稍候”,然后会给出是否连接成功的信息。 如果连接失败,请检查 1)设备的连接参数是否与设备的菜单中的通讯参数相符。 2)通讯线是否连接好。 上传下载数据 这是管理软件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窗口。通过此菜单,可以将设备上的用户信息和记录数据下载到软件中,也可以将软件中保存的用户信息和上传到设备中。进行下列操作时,需首先连接好设备。 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下载设备中的全部验证通过的记录; 从设备下载人员信息:员工信息的下载,可以同时下载员工指纹; 上传人员信息到设备:员工信息的上传,可以同时上传员工指纹; 1、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 当系统与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才可以进行下载数据的操作。直接点击主界面的右边“有关设备操作”栏的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或进入设备管理菜单,选择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 系统会提示“正在读取数据”,这时请稍等片刻,当数据下载完成后在页面右下方的状态栏中提示下载数据完成之后,设备与软件的通讯已经结束。下载之后的数据需要添加到系统,如果数据比较多时,可能需要的时间稍长。

软件使用说明书

PTK-2000 IPV3.0 软 件 编 程 手 册

PTK-2000 软件编程手册 1. 安装指南: 硬件系统要求:PII400, 64MRAM, 20G HDD, Windows98/2000/Me/XP/NT。 实用打印机时,尽量使用Windows XP,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下,有可能不能打印。 安装前,确定没有其它使用BDE的程序正在执行。 执行Setup.EXE 进行安装,安装时系统自动检测是否首次安装并根据情况提示用户选择安装方式。 2. 各级集控器连接指南: PTK-7416、7464、7480、7500通过标准串口与中央管理PC机连接; 集控器与中央集控器PTK-7500之间通过总线连接,并设置好相应的地址编号。 3. 管理员登录 操作员名称: ADMIN 口令:ADMIN 系统正式工作时务必将口令设置正确。 4. 基本操作 所有功能可在系统菜单中选择,也可使用窗口下方的工具栏。单击鼠标右键可弹出操作菜单,双击某些表格将显示详细资料。 5. 使用步骤: 进入参数设置点击用户管理 点击运行监控中心,进入用户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菜单”管理/参数设置”,会打开另外一个窗口,窗口如下所示: 此窗口是用来录入用户资料的”监控中心参数设置”,所有的用户资料全部在这个窗口录入. 先增加中心设备 方法如下:

点击菜单”连接/中心设备”或””,会弹出一个中心设备设置页面,内容如下: 点击”增加中心设备”按钮,会增加一个中心设备,如下所示: 如果是串口通信方式,请选择编号为1,如果是网络通信方式,请选择编号为11.

景观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docx

景观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景观设计行业方面,计算机相关辅助软件则以准确、快速、方便等特点为景观设计师所广泛使用,从而使其在室内装修设计、广告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却相对缓慢一些,而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图形制作软件在景观设计中不断应用发展,计算机图形制作软件也能较好的实践于景观设计中。当前,计算机各种辅助软件都广泛地应用于景观设计相对应过程当中,从办公软件到专业的图形制作软件在景观设计任务书阶段、基础调查和分析阶段、方案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虚拟技术也能较好地融入景观设计作品效果展示阶段,使得虚拟环境很逼真与现实,通过虚拟设计育实际环境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把甲方引入到身临其境、虚实结合的景观艺术场景中,让景观设计作品更加震撼。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现状以及景观设计流程,以及流程所对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过不同软件介绍,了解不同软件优缺点,从而在流程中更好的选择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使得计算机辅助软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景观设计介绍及流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各种软硬件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软件作为行业软件,它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景观设计作品中。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所使用的相关软件基本就发展的比较成熟了。而在我国这方面的技术起步较晚,直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方面跟上了欧美国家步伐,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景观设计中,通常的需要以下几个流程:首先是绘制二位平面图,接着利用平面图来三维建模,最后渲染以及处理三维导出的图片,即在相应的过程中就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创作绘制景观图。在二位平面图绘制中,可采用相关矢量图制作软件来绘制,通常在这阶段用到的软件有CAD以及CorelDraw,当然CAD是二位平面图绘制最流行的软件,但是CorelDraw来绘制二位平面图却有CAD不具有的优点。接着在三维建模方面,大部分景观设计师会考虑使用3DMAX来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但在本文中主要是介绍SketchUp来代替3DMAX进行三维建模,同样,SketchUp有着3DMAX不同的优点,最后一步则是应用Photoshop来进行渲染以及图像某些地方的处理。在选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绘制景观图,主要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备以下优点,首先绘图尺寸比例协调、精度高,其次大大缩减了绘制时间,色彩丰富,效果图直观逼真,而且

控制软件说明书

控制软件说明书 PC端软件FTM 安装及应用 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中英文Windows 98/2000/ NT/XP/WIN7/ Vista, 最低配置 CPU:奔腾133Mhz 内存:128MB 显示卡:标准VGA,256色显示模式以上 硬盘:典型安装 10M 串行通讯口:标准RS232通讯接口或其兼容型号。 其它设备:鼠标器 开始系统 系统运行前,确保下列连线正常: 1:运行本软件的计算机的RS232线已正确连接至控制器。 2:相关控制器的信号线,电源线已连接正确; 系统运行步骤: 1:打开控制器电源,控制电源指示灯将亮起。 绿色,代表处于开机运行状态;橙色代表待机状态。 2. 运行本软件 找到控制软件文件夹,点击FWM.exe运行。出现程序操作界面:

根据安装软件版本不同,上图示例中的界面及其内容可能会存在某些差别,可咨询我们的相关的售后服务人员。 上图中用红色字体标出操作界面的各部分的功能说明: 1. 菜单区:一些相关的菜单功能选择执行区。 2. 操作区:每一个方格单元代表对应的控制屏幕,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的点选,拖拉的方式选择相应控制单元。 3.功能区:包含常用的功能按钮。 4.用户标题区:用户可根据本身要求,更改界面上的标题显示 5.用户图片区:用户可根据本身要求,更改界面上的图片显示,比如公司或工程相关LOGO图片。 6.附加功能区:根据版本不同有不同的附加项目。 7.状态区:显示通讯口状态,操作权限状态,和当前的本机时间,日期等。 如何开始使用 1. 通讯设置 单击主菜单中“系统配置”――》“通讯配置” 选择正确的通讯端口号,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可以设置打开程序时自动打开串口。 2.系统配置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v1.0 200X年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编制 审查 审核 批准 文档评审负责人:参加评审人员: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设计依据 (4) 2软件系统结构 (4) 2.1功能需求 (4) 2.2子模块划分 (4) 2.3子模块间关系 (4) 3公共数据结构 (4) 4程序设计说明 (5) 4.1程序1设计说明 (5) 4.1.1程序描述 (5) 4.1.2功能 (5) 4.1.3性能 (5) 4.1.4输入 (5) 4.1.5输出 (5) 4.1.6算法 (5) 4.1.7流程 (5) 4.2程序2设计说明 (5) 5模块重用说明 (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1.2背景 〖说明待开发软件(子)系统的名称和此软件(子)系统所属大系统的名称; 说明任务的来源(开发背景和市场背景)等;该软件(子)系统与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1.4设计依据 〖列出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设计依据(标题、文件编号、版本号、作者、发布日期、出版单位),包括本项目内部已编写的有效文档、出版刊物和国家标准或规范〗2软件系统结构 2.1功能需求 2.2子模块划分 〖说明本软件系统(或模块)的实现,即其内部的子模块划分(给出程序的名称和标识符)。建议以图形说明。〗 1.XXXXXXXX 2.XXXXXXXX 3.XXXXXXXX 4.XXXXXXXX 5.XXXXXXXX 6.XXXXXXXX 2.3子模块间关系 〖说明各子模块间的控制、顺序等耦合关系。〗 3公共数据结构 〖给出本软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公共数据结构的类型定义、存储方式,公共数据结构内各元素项的类型定义、初始取值、可能取值的范围及相应的物理含义。建议以类似C语言的数据说明格式来描述。〗

考勤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考勤管理系统 软件需求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用户的特点 (5) 2.2假定和约束 (5) 3.功能需求规定 (5) 3.1系统角色 (5) 3.2顶层用例图 (6) 3.3功能层次图 (8) 3.4系统功能需求列表 (11) 3.5 输入输出要求 (14) 3.5.1员工登录管理模块 (14) 3.5.2员工申请管理模块 (15) 3.5.3 信息查询模块 (17) 3.5.4 申请批复模块 (17) 3.5.5 基本信息录入模块 (18) 3.5.6 规则设定模块 (20) 3.5.7 员工权限分配模块 (21) 3.5.8 日志管理模块 (21) 3.5.9 考勤信息补录模块 (22) 3.5.10 报表管理模块 (23) 3.6对性能的要求 (24) 3.6.1时间特性要求 (24) 3.6.2灵活性 (24) 3.6.3数据管理能力 (25) 3.6.4故障处理要求 (25) 4.运行环境规定 (25) 4.1设备 (25) 4.2支持软件 (26) 4.3接口 (27) 4.4控制 (27) 5.人员培训 (27) 5.1培训目的 (27) 5.2培训方式 (27) 5.3培训分类 (28) 6.文档要求 (28)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考勤管理系统是针对某公司对该公司职工的考勤、查询、信息录入、核查、统计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应用软件。本说明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使系统分析人员和软件设计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为软件开发范围、业务处理规范提供依据,也是应用软件进行合同最终验收的依据。 本文档的读者对象: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项目开发人员、客户代表。1.2背景 开发项目名称:考勤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某公司人力资源部; 项目开发者:软件工程第五小组全体成员; 用户:某公司全体员工; 本考勤管理系统是某电脑公司内部办公自动化方案中的一部分。

软件操作说明书

门禁考勤管理软件 使 用 说 明 书

软件使用基本步骤

一.系统介绍―――――――――――――――――――――――――――――2二.软件的安装――――――――――――――――――――――――――――2 三.基本信息设置―――――――――――――――――――――――――――2 1)部门班组设置―――――――――――――――――――――――――3 2)人员资料管理―――――――――――――――――――――――――3 3)数据库维护――――――――――――――――――――――――――3 4)用户管理―――――――――――――――――――――――――――3 四.门禁管理―――――――――――――――――――――――――――――4 1)通迅端口设置―――――――――――――――――――――――――42)控制器管理――――――――――――――――――――――――――43)控制器设置――――――――――――――――――――――――――64)卡片资料管理―――――――――――――――――――――――――11 5)卡片领用注册―――――――――――――――――――――――――126)实时监控―――――――――――――――――――――――――――13 五.数据采集与事件查询――――――――――――――――――――――――13 六.考勤管理―――――――――――――――――――――――――――――14 1)班次信息设置――――――――――――――――――――――――――14 2)考勤参数设置――――――――――――――――――――――――――15 3)考勤排班――――――――――――――――――――――――――――15 4)节假日登记―――――――――――――――――――――――――――16 5)调休日期登记――――――――――――――――――――――――――16 6)请假/待料登记―――――――――――――――――――――――――17 7)原始数据修改――――――――――――――――――――――――――17 8)考勤数据处理分析――――――――――――――――――――――――17 9)考勤数据汇总―――――――—――――――――――――――――――18 10)考勤明细表—―――――――――――――――――――――――――18 11)考勤汇总表――――――――――――――――――――――――――18 12)日打卡查询――――――――――――――――――――――――――18 13)补卡记录查询—――――――――――――――――――――――――19

CAMD辅助设计软件说明

辅助设计软件说明 《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组在autocad环境下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括: 1.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 2.典型零部件及典型结构的设计与绘图; 3.典型零部件的标准数据查询。 使用这组程序需要按一下步骤操作: 1.将文件复制到一个专门的文件夹; 2.启动autocad; 3.通过下拉菜单——工具——选项——打开选项对话框如下图 4.点击“支持文件搜索路径“ 5.点击“添加”按钮 6.将辅助设计软件所在的文件夹输入新添加的搜索路径 7.点击“应用”,“确定”关闭对话框 8.在命令行输入“menu”命令,打开选择菜单文件对话框如下图,“文件类型”选择菜单源代码文件,根据所使用的autocad版本选择相应的菜单文件并打开。 使用autocad2000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0.mns。 使用autocad2002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2.mns。 使用autocad2004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4.mns。 使用autocad2005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5.mns。 使用autocad2006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6.cui。 使用autocad2007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7.cui。 使用autocad2008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8.cui。 使用autocad2009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9.cui。 使用autocad2010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10.cuix。 使用autocad2011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11.cuix。 使用autocad2012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12.cuix。 9.通过下拉菜单“机械零件设计”可调用这组应用程序。

智能窗户控制系统软件说明

智能窗户控制系统软件V1.0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软件总体设计 (1) 1.1. 软件需求概括 (1) 1.2. 定义 (1) 1.3. 功能概述 (1) 1.4. 总体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 (2)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功能设计 (3) 第三章软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3.1. RF解码过程程序设计介绍 (5) 3.2. RF对码过程设计 (6) 3.3. 通信程序设计 (8) 3.4. IIC程序设计介绍 (9) 3.5. 接近开关程序设计 (12) 3.6. 震动开关检测程序设计 (13) 3.7. 墙面按键程序设计 (15) 第四章智能窗户控制系统的设计 (17) 第五章实测与结果说明 (18) 第六章结论 (18)

前言 目的 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开发人员在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基础上完成概要设计规定的各项模块的具体实现的设计工作。 第一章软件总体设计 1.1.软件需求概括 本软件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编程的软件设计方法。 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RF遥控解码 (2)键盘扫描 (3)通信 (4)安全检测 (5)电机驱动 1.2.定义 本项目定义为智能遥控窗户系统软件。它将实现人机互动的无缝对接,实现智能关窗,遥控开关窗户,防雨报警等功能。 1.3.功能概述 1.墙体面板按键控制窗户的开/关 2.RF遥控器控制窗户的开/关 3.具有限位,童锁等检测功能 4.实时检测大气中的温湿度,下雨关窗 5.具有防盗,防夹手等安全性能的检测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New Project 1: 详细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2. 摘要 3. 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3.1. 详细需求分析 3.1.1.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3.1.2.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3.1.3. 详细信息需求分析 3.1. 4.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3.1.5. 详细组织需求分析 3.1.6.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需求分析3.1.7. 信息要求 3.1.8. 性能要求 3.2. 接口需求分析 3.2.1.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3.2.2. 现有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3.2.3. 引进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4. 总体方案设计 4.1. 系统总体结构 4.1.1. 系统组成、逻辑结构 4.1.2. 应用系统结构 4.1.3. 支撑系统结构 4.1.4. 系统集成 4.1. 5. 系统工作流程 4.2. 分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4.2.1. 应用分系统与支撑分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4.2.2. 应用分系统之间的界面划分 5. 应用分系统详细设计 5.1. XX分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5.1.1. 功能详细需求分析 5.1.2. 性能详细需求分析

5.1.3. 信息详细需求分析 5.1.4. 限制条件详细分析 5.2. XX分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5.3. XX分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5.4. 分系统界面设计 5.4.1. 外部界面设计 5.4.2. 内部界面设计 5.4.3. 用户界面设计 6. 数据库系统设计 6.1. 设计要求 6.2. 信息模型设计 6.3. 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访问频度和流量 6.3.2. 数据库选型 6.3.3. 异构数据库的连接与数据传递方式

中控ZKTime.考勤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ZKTime5.0考勤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软件的快速使用流程 1、将在设备上登记好的用户的指纹或卡下载到软件中(连接设备-从设备下载人员数据) 2、在员工维护中将员工的姓名和其他资料修改后上传到设备中(连接设备一上传人员信息到设备) 3、给员工分部门(进入部门管理) 4、设置班次时间段(进入班次时间段维护) 5、设置班次(进入班次管理) 6、给员工排班(进入员工排班) 7、将设备上的考勤数据下载至软件中(连接设备-从设备下载记录数据) 8、查看考勤报表(进入考勤报表) 添加设备 软件要从设备中下载数据时,需要与设备建立通讯。因此首先将要连接的设备添加到系统中,输入相应的连接参数,连接机器后进行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1.设备维护 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按钮设备维护或在“我的设备列表”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备维护,在这里对设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系统有2个默认设备通讯参数,一个是RS232/RS485式,一个是以太网式。某些特定 机器还具有USB通讯式(如XU500等),具体机型请参见相应的产品《用户指南》,使用法请查询本说明。 2.添加 单击此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增设备窗口:

用户可在此窗口中设置该设备的相关信息。输入相应设备的连接参数,保存即可,在左边的设备列表中会 显示设备名称。 【删除】 如果设备已经不需要使用了,在左边的设备列表中单击要删除的机器名,再点击【 系统中删除该 设备。 【保存】 如果对选中的设备的连接参数修改之后,需点击【保存】按钮,来将信息保存下来。 3.连接设备 已添加到系统的设备都会显示在“我的设备列表”中,在要连接的设备上单击选中,再 点击连接设备按钮;或者在要连接的设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 连接设 备。 当系统开始连接设备时,在界面的右下的连接状态栏中会显示“正在连接设备,请稍候”,然后会给岀是 否连接成功的信息。 如果连接失败,请检查 1) 设备的连接参数是否与设备的菜单中的通讯参数相符。 2) 通讯线是否连接好。 删除】按钮,就可以从

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针对轴流风机而设计的控制系统, 系统分为上位监视及下位控制两部分 本操作为上位监控软件的使用说明: 1: 启动计算机: 按下计算机电源开关约2秒, 计算机启动指示灯点亮, 稍过大约20秒钟屏幕出现操作系统选择菜单, 通过键盘的“↑↓”键选择“windows NT 4.0”菜单,这时系统进入WINDOWS NT 4.0操作系统,进入系统的操作画面。 2:系统操作 系统共分:开机画面、停机画面、趋势画面、报警画面、主机流程画面、轴系监测画面、润滑油站画面、动力油站画面、运行工况画面、运行记录画面等十幅画面,下面就十幅画面的作用及操作进行说明 A、开机画面: 开机: 当风机开始运转前,需对各项条件进行检查,在本画面中主要对如下指标进行检查,红色为有效: 1、静叶关闭:静叶角度在14度

2、放空阀全开:放空阀指示为0% 3、润滑油压正常 4、润滑油温正常 5、动力油压正常 6、逆止阀全关 7、存储器复位:按下存储器复位按钮,即可复位,若复位不成 需查看停机画面。 8、试验开关复位:按下试验开关按钮即可,试验开关按钮在风 机启动后,将自动消失,同时试验开关也自动复位。 当以上条件达到时,按下“允许机组启动”按钮,这时机组允许启动指示变为红色,PLC机柜里的“1KA”继电器将导通。机组允许启动信号传到高压柜,等待电机启动。开始进行高压合闸操作,主电机运转,主电机运转稳定后,屏幕上主电机运行指示变红。这时静叶释放按钮变红,按下静叶释放按钮后,静叶从14度开到22度,静叶释放成功指示变红。 应继续观察风机已平稳运行后,按下自动操作按钮,启机过程结束。 B、停机画面: 停机是指极有可能对风机产生巨大危害的下列条件成立时,PLC 会让电机停止运转: 1、风机轴位移过大

BADesign桥梁辅助设计软件功能介绍

BADesign桥梁辅助设计软件 .软件主要功能 1)桥型布置图 2)桥位平面图 3)桩位坐标图 4)墩台构造图(支持花瓶墩) 5)板梁布置图(空心板、T梁、小箱梁) 6)等高连续梁构造钢束图(含曲线桥、变宽桥) 7)变高连续梁构造钢束图(含曲线桥) 8)其他辅助制图工具 、各主要功能介绍: 1、桥位平面图:按大地坐标和实际尺寸在图纸中绘制,该图与桥型布置图 中的平面图类似,参见桥型布置图。 2、桥型布置图 包括立面图、总体表、平面图、断面图。 程序提供用户控制的数据: ①立面平面线形:平曲线,竖曲线,地面线;可输CAD中选择线作为输入; ②桥面布置:人行道、机动车道、隔离带、栏杆等,可控制是否分幅,防撞栏 杆是否包边等; ③上部结构类型:空心板、T梁、小箱梁、连续梁;如果是前三种,程序可根 据结构宽度自动进行板梁布置,并确定湿接缝宽度; ④下部结构类型:桥墩可选择盖梁柱式(支持L盖梁、倒T盖梁),柱式墩, 花瓶墩等;基础可以是桩柱系梁、承台、扩大基础;桥台可选择桩柱式、重力桩基式;

3、桩位坐标图: 绘制墩台桩基平面并给出桩位坐标表 4、桥墩 桥墩有盖梁柱式墩、柱式墩、花瓶墩 TPS d.l1 I __________ , 血J [BMrh 旧■一I 曲: i ■1- vet. n事从*?』阳匕* ? Rf ■ 3"TlV-tlll ■€ ISV19>W *44 貿J-iRPi ?B4*** ??道路信息布跨信息 桥型图绘制

5、桥台 桥台有轻型桩基桥台、重力式桩基桥台 ①、空心板、T梁、小箱梁板梁布置图 ②、适应曲线、变宽、斜交等各种情况, ③、既能自动划分板梁,也可输入板宽控制板梁划分。 ④、用户可绘制划板线,程序根据用户划板绘制划板图 ?n 6、划板图: 空心板划板图界面空心板划板图绘制 小箱梁T梁划板图界面小箱梁划板图绘制

控制软件操作说明书

创维液晶拼接控制系统 软件操作指南 【LCD-CONTROLLER12】 请在使用本产品前仔细阅读该用户指导书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为了您和设备的安全,请您在使用设备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疑问,请首先阅读本说明书。 正文中有设备操作的详细描述,请按书中介绍规范操作。 如仍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给您满意的答复。 ◆本说明书如有版本变动,恕不另行通知,敬请见谅!

一、功能特点 二、技术参数 三、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 四、基本操作 五、故障排除 六、安全注意事项

一、功能特点创维创维--液晶液晶拼接拼接拼接控制器特点控制器特点 ★采用创维第四代V12数字阵列高速图像处理技术 视频带宽高达500MHZ,应用先进的数字高速图像处理算实时分割放大输入图像信号,在多倍分割放大处理的单屏画面上,彻底解决模/数之间转换带来的锯齿及马赛克现象,拼接画面清晰流畅,色彩鲜艳逼真。 ★具有开窗具有开窗、、漫游漫游、、叠加等功能 以屏为单元单位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图像的跨屏、开窗、画中画、缩放、叠加、漫游等个性化功能。 ★采用基于LVDS 差分传送技术差分传送技术,,增强抗干扰能力 采用并行高速总线连接技术,上位控制端发出命令后,系统能快速切换信号到命令指定的通道,实现快速响应。 采用基于LVDS 差分传送技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外部干扰对信号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并且,抗干扰能力随频率提高而提升。★最新高速数字阵列矩阵通道切换技术 输入信号小于64路时,用户不需要再另外增加矩阵,便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任意换及显示。 ★断电前状态记忆功能 通过控制软件的提前设置,能在现场断电的情况下,重启系统后,能自动记忆设备关机前的工作模式状态。 ★全面支持全高清信号 处理器采用先进的去隔行和运动补偿算法,使得隔行信号在大屏幕拼接墙上显示更加清晰细腻,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大屏幕显示的锯齿现象,图像实现了完全真正高清实时处理。纯硬件架构的视频处理模块设计,使得高清视频和高分辨率计算机信号能得到实时采样,确保了高清信号的最高视频质量,使客户看到的是高质量的完美画质。

门禁考勤管理系统操作说明书

门禁考勤管理系统(V1.11/V1.15) 操 作 用 说 明 书

目录 一、前言 (4) 二、软件安装 1、系统要求 (6) 2、安装 (6) 3、卸载 (8) 三、操作说明 (10) 1、系统管理 (11) 2、人事管理 (19) 3、考勤管理 (21) 4、查询 (24) 5、数据管理 (25)

四、操作流程 (30) 五、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30) 前言: 软件安装默认目录:C: \Program Files\门禁考勤管理系统,(建议安装到D:\Program Files\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在WIN2000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帐号登陆WIN2000系统才能安装;否则安装运行门禁考勤管理软件时会出错! 硬件建议:赛扬1.5G或PIII 1.0G以上,128M内存,20G硬盘7200转以上补充说明: 1.如果安装完后运行门禁考勤管理系统时出现如下错误:“连接数据出错” 请作出如下调整: A.在控制面板中‘“区域选项”日期设为{yyyy-mm-dd}的形式,时间设为 {hh:mm:ss}的形式 做完A步骤后如果再出现“连接数据出错”再做B步骤 B.在控制面板中的ODBC项中建立一个的ODBC是HYkaoqin 的ODBC

到控制面板中的ODBC项双击“数据源(ODBC)” 进入以下界面后,点击选择:MS Access Database,再点击“添加” 再进入如下界面再点击“完成”

进入如下界面,在“数据源名(N)”输入:Hykqoqin然后点击“确定” 创建完毕。

门禁考勤网络结构图: Com口 485转换器

软件操作说明书

智能蓝精灵 门禁考勤管理软件 使 用 说 明 书

软件使用基本步骤

一.系统介绍―――――――――――――――――――――――――――――2二.软件的安装――――――――――――――――――――――――――――2三.基本信息设置―――――――――――――――――――――――――――2 1)部门班组设置 -------------------------- 3 2)人员资料管理 -------------------------- 3 3)数据库维护 ---------------------------- 3 4)用户管理 ------------------------------ 3 四.门禁管理―――――――――――――――――――――――――――――4 1)通迅端口设置―――――――――――――――――――――――――4 2)控制器管理――――――――――――――――――――――――――4 3)控制器设置 ---------------------------- 6 4)卡片资料管理―――――――――――――――――――――――――11 5)卡片领用注册 ------------------------- 12 6)实时监控 ----------------------------- 13 五.数据采集与事件查询――――――――――――――――――――――――13六.考勤管理―――――――――――――――――――――――――――――14 1 )班次信息设置――――――――――――――――――――――――――14 2 )考勤参数设置--------------------------------------------------------- 15 3 )考勤排班------------------------------------------------------------- 15 4 )节假日登记―――――――――――――――――――――――――――16 5 )调休日期登记――――――――――――――――――――――――――16 6 )请假/待料登记―――――――――――――――――――――――――17 7 )原始数据修改――――――――――――――――――――――――――17 8 )考勤数据处理分析――――――――――――――――――――――――17 9 )考勤数据汇总―――――――—――――――――――――――――――18 10 )考勤明细表—―――――――――――――――――――――――――18 11 )考勤汇总表――――――――――――――――――――――――――18 12 )日打卡查询――――――――――――――――――――――――――18 13 )补卡记录查询—――――――――――――――――――――――――19

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说明书

DT Ⅱ(A )型带式输送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说明书 一. 概述 DT Ⅱ(A )型固定带式输送机是通用型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冶金、煤炭、交通、电力、建材、 化工、轻工、粮食和机械等行业。本软件依据GB/T17119-1997连续搬运设备带承载托辊的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和张力计算标准,参照《DT Ⅱ(A )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对设备选型及计算运用Visual Baic 进行编程,可直接在Windows 环境下安装运行,可辅助设计人员快速准确的进行设计计算和选型,该软件计算中目前提供了十二种最常用的侧型,适用于带宽为400、500、65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的输送机设计,计算输出结果包括:圆周驱动力、轴功率、电机功率、各相关参数值、各关键点输送带张力以及主要滚筒合力、拉紧力等。 二. 程序计算依据及说明 1. 基本原理 本程序计算遵循欧拉定理,即 T 1=T 2×e u φ 其中: T 1----输送带紧边拉力,N T 2----输送带松边拉力,N u----输送带与传动滚筒的摩擦系数 φ---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的包角,°(度) 那么,传动滚筒上的圆周驱动力: F U =T 1-T 2=T 2×e u φ-T 2 胶带上的张力由逐点计算原理计算: T i =T i-1+ ∑-i i W 1 各点拉力计算如下(参考图1): T 4+W 2=T 1 T 2+W 1=T 3 T 1=T 2×e u φ F U =W 1+W 2 图1 其中: W 1----回程段的总阻力,N W 2----承载段的总阻力,N

控制系统说明书 V1.0

目录 1,系统概述--------------------------------------------------------------------------------------------------1 1.1 系统简介---------------------------------------------------------------------------------------------2 1.2 系统主要组成---------------------------------------------------------------------------------------2 1.3 系统硬件简要连接图------------------------------------------------------------------------------3 1.4 实际连线图------------------------------------------------------------------------------------------3 2,系统软件使用软件简要说明-----------------------------------------------------------------------------5 2.1 介绍---------------------------------------------------------------------------------------------------5 2.2 操作步骤---------------------------------------------------------------------------------------------5 2.3 取景窗口---------------------------------------------------------------------------------------------7 2.4 flash/cel文件的播放--------------------------------------------------------------------------------7 注1:连接网络的相关设置修改--------------------------------------------------------------9 注2:本机IP的查询----------------------------------------------------------------------------9 注3:本机IP的修改----------------------------------------------------------------------------10 注4:控制器IP的修改-------------------------------------------------------------------------11 3,对应表制作与选择-----------------------------------------------------------------------------------------12 3.1 介绍---------------------------------------------------------------------------------------------------12 3.2 操作步骤---------------------------------------------------------------------------------------------12 4,说明-----------------------------------------------------------------------------------------------------------14 4.1 ONC1A------------------------------------------------------------------------------------------------14 4.2 ONC1B------------------------------------------------------------------------------------------------14 4.3 ONC1C------------------------------------------------------------------------------------------------15 4.4 ONC1D------------------------------------------------------------------------------------------------15 4.5 ONC1E------------------------------------------------------------------------------------------------16 4.6 ONC1F------------------------------------------------------------------------------------------------17 4.7 ONC1G------------------------------------------------------------------------------------------------17 4.8 ONC1F------------------------------------------------------------------------------------------------17 5,附件-----------------------------------------------------------------------------------------------------------19 5.1 数码按钮控制板说明--------------------------------------------------------------------------------19 5.2 象素点排列说明--------------------------------------------------------------------------------------19

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用户的特点 (5) 2.2假定和约束 (5) 3.功能需求规定 (5) 3.1系统角色 (5) 3.2顶层用例图 (6) 3.3功能层次图 (8) 3.4系统功能需求列表 (10) 3.5 输入输出要求 (13) 3.5.1员工登录管理模块 (13) 3.5.2员工申请管理模块 (14) 3.5.3 信息查询模块 (16) 3.5.4 申请批复模块 (16) 3.5.5 基本信息录入模块 (17) 3.5.6 规则设定模块 (19) 3.5.7 员工权限分配模块 (20) 3.5.8 日志管理模块 (20) 3.5.9 考勤信息补录模块 (21) 3.5.10 报表管理模块 (22) 3.6对性能的要求 (23) 3.6.1时间特性要求 (23) 3.6.2灵活性 (23) 3.6.3数据管理能力 (24) 3.6.4故障处理要求 (24) 4.运行环境规定 (24) 4.1设备 (24) 4.2支持软件 (24) 4.3接口 (25) 4.4控制 (26) 5.人员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培训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培训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培训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6.文档要求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