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阅读的培养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浅谈历史教学利用好历史教科书的意义素材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浅谈历史教学利用好历史教科书的意义素材

浅谈历史教学利用好历史教科书的意义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

在这些课程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的核心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

一、研读历史教科书,为课堂教学做好基石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媒介,是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教科书是经教育部门审定的,并适应本地特点和需要的,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系统性等特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喜欢历史课,为课堂教学做好基石。

教师要会用教科书,而不是只教教科书,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我们身边有的和教科书能够对应上的历史知识,包括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也是教师利用的重要资源。

利用好教科书,需要教师储备一定的知识。

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教师还需要具有更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名人故事等,教师可以读相应的历史小说,中学生的历史刊物、历史文物的地图册、科技史文学艺术史,甚至旅游史等都是历史教师所要搜索获取的知识范围,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课后的功夫,也就是要教师平时多读书,多积累。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想做好自己,做好教育,唯有在读书中提高自己,在不断提高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背景,在课堂上才能够应用自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

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

读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合理利用教学时间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语言修养。

教师需要知道的不仅是"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还要钻研"怎么做"――把历史教材内容用现代语境传授给学生,这是历史教师的特殊任务。

所以历史教师需要有历史的专业知识、需要有唯物史观的观点、需要有能用现代语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对历史教科书运筹帷幄,运用自如。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力 。”培养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是历
二、 引导学 生 自主构 建优 良的历 史 认 知 结构 , 奠定 历 史思维 能力培养 的基础
历史 思 维 能力 的培 养是 历 史教 学 的重要 目标 ,历史知识 的记忆和储备 是
提升 能力 的前提。在教学活动 中 ,教 师
视学生 的历史思维能力 的培养是很有必

历 史是客观存在 的,历史现象 又是
课 “ 古典文 明的再 生”时 ,从历史条
台 电 力的培养
郭建 萍
纷繁复 杂的 ,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要有
件 、发源地 、表达 形式 、性质 、旗帜 、 矛头等几个方 面用 列表形式构建知识 网
意识地 培养学生勤于 阅读 、善 于阅读 、
自主学 习的 良好 习惯 。
把握历史人物 的活动轨迹 ,进 行适当的
联想 ,总结历史 阶段 特征 ,生动直观再

要 :历 史课 堂 教 学要 充分 关
现历史情景 。
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和 学习能 力的提 高, 充分发挥历 史学科益智育人的功能。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历 史教 学
的一 项重要任 务 ,是推进素质教 育的重
史不 重视 ,考试又是开卷 ,学生没有 记
理特点 和已有 的认 知水平 ,帮助学生构 建合理 的知识 网络 ,培养历史感和历史 形象思 维能力 ;积极探讨和改进教学方 法 ,通 过创 设有效的 问题情境 ,合 理设
学 维
计探究 ,激发学生求知欲 , 鼓励学 生大
胆 质疑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和 自主学
实施新课改后 , 新教材版本增多了 ,
编排体例方 面也 得到很大改进 ,教材文

高中历史怎么学的方法

高中历史怎么学的方法

高中历史怎么学1.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

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

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高中历史如何审题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4、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高中历史如何审题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高中自学历史拿高分的3个方法

高中自学历史拿高分的3个方法

高中自学历史拿高分的3个方法历史拿高分的方法一、要培养自学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

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

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历史拿高分的方法二、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

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

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

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历史拿高分的方法三、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

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

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讲的内容和初中完全不一样,高中历史很深奥,并不是凭看几眼课本就能理解的,高中历史最关键的就是你要理解,所以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学会上课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

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

基于阅读与观察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路径

基于阅读与观察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路径

基于阅读与观察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路径作者:曾义青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4年第03期【摘要】高中历史课堂主张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得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新认识。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及多元评价,运用阅读与观察的史学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运用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完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阅读与观察;深度学习;丝绸之路【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1-0066-03【作者简介】曾义青,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210024)教师,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标志着高中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高中教育的挑战。

利用深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推动学科知识的深度拓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深度学习中,学习者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思考与创造。

学生是主角,教师的责任在于为每一个学生“真实性学习”的演出,提供温馨的舞台。

[1]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通过阅读与观察获取信息是历史探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历史阅读是基于学科特点的专业阅读,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本资料,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从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

历史观察是通过对图像等非文本资料的观察,深入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科学分析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据此,笔者以阅读与观察的历史学习方法为路径,开展了深度学习实践探索。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题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引导学生独立能动地学习为追求,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和衔接。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推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研读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我对其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1. 教学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化。

不仅覆盖了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还充分考虑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国际交往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世界历史的演变。

2. 强调历史思维和创新意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设计了许多启发性问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多角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强调历史的启示和价值观培养: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历史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4. 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也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综上所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推行是对传统历史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

它提供了更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调了历史的启示和价值观培养,并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些都为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中生。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科举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隋朝开创B. 唐朝完善C. 宋朝发展D. 清朝废除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科举制说法错误的选项。

选项A,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故A项说法正确。

选项B,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故B项说法正确。

选项C,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宋太祖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故C项说法正确。

选项D,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清朝时期科举制并未废除,故D项说法错误。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其基本内容是()。

A.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B.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C. 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农民使用D.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

选项A、B、D,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同时,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团结中农,保护中农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受侵犯,并明确规定了彻底平分土地的原则,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故A项“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表述不完整,B项“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表述正确,D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表述不全面,排除A、D项。

选项C,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农民使用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让学生真正“懂历史”——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真正“懂历史”——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28期(总第452期)深度关注▲【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很多史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史料,并学会用相关论点论证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用历史知识解释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鉴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解释能力;学科素养让学生真正“懂历史”——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汪飞飞 对历史的学习,其实就是对史实理论的学习。

高中历史教材将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然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和定义,为学生理解历史、学习历史提供了载体[1]。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转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

一、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时,阅读极其关键。

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对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还能获得对应的知识,从而为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要教会学生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收集。

在对史实内容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通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史实有所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提炼相应的主旨,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学生在提炼主旨的过程中,应注重时间、人物和地点等关键要素,厘清脉络,然后扩展历史事件,这对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有极大益处[3]。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一课时,便可让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

在这一课中,由于历史事件跨度比较大,涉及很多时间,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记忆上的困难。

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厘清时间顺序,根据时间线进行阅读,这样更便于记忆。

学生通过时间顺序对本课内容进行阅读,也能够梳理相应的历史知识点。

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找出教材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如所涉及的时间、国家,然后将相应的历史事件一一对应。

高中生阅读历史教材能力培养提高的实践及思考

高中生阅读历史教材能力培养提高的实践及思考
可 见 , 课 程 理念 下 的 高 中历 史教 学 , 为学 相交 流 。然 后 请学 生 回答和 补充 。 互 由于准备 的时 间较充 裕 , 以得到 的答 案 比较理 想 。经过 引 所
导和 梳理 , 比较 轻 松地 概括 归纳 出国 内外多 种力 量 的态度 和
制 度 内容 , 考 “ 思 对于 中国古代 封 建专 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 度 的实行 , 以褒 为主 还是 以贬 为 主? 请 学生 自主思 考后 , 应 ” 与
同学 进行 讨 论 , 相充 实 , 后 分成 主张 相 反 的两 大组 “ 互 然 对
程, 其标 准 应 多元 化 , 其要 求应 理 性 中肯 。既 要对 学 生准 确
高 中生 阅读 历史 教材 能 力
培 养提 高 的实践 及思考
◎长汀县第一 中学 赖友生
” ∥ 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在其三维 目标要求 国 内外 舆 论 大哗 ? 应杀 蒋 还 是放 蒋 ? 要 求 学生 在 课后 阅 读 \ 日 中, \ 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 教材 进行 独 立思 考 。次 日上课 , 者组 织学 生进 行 同桌之 间 笔
的 问题 : 既然 张 、 两 将 军发 动 西安 事 变是 爱 国行 为 , 何 “ 杨 为
流 的过程 中 , 不断碰撞 出思辩 的火 花 , 亮历 史课堂 , 照 彰显学
谢 , 到教学相 长 , 做 促进 师生共 同发展 。
科 的魅 力和精 彩 。如 在学 习选 修 教材 《 中外 历 史人 物评 说 》 专题 ( ) 一 古代 中 国的政治 家相关 内容时 , 笔者要 求学 生认 真
观” 的三维 目标 。
撩 拨 阅读 兴 趣 就 是 激 活 学 生 的 阅读 兴 趣 , 点燃 阅 读 激

最新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最新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摘要: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基于新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叙述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措施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而言,要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使其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形成成熟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理论保证的作用,是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观念给出指导。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应正确了解并认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更好地掌握历史。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设身处地地将学习的历史知识放到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此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学生应该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对其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如何有效利用高中历史教材

如何有效利用高中历史教材

如何有效利用高中历史教材在高中的学习旅程中,历史教材常常像一位智者,默默地陪伴学生走过无数的知识殿堂。

然而,很多时候,学生们却未能充分发掘这位智者的潜力。

如何有效利用这本宝贵的教材,是每一个学生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要充分认识历史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每一本历史教材都经过精心编排,按照时间线、主题或地区划分章节,使得历史事件和人物呈现出系统性。

学生应当首先浏览教材的大纲和目录,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清晰的脉络。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你能够在复习时更有针对性。

其次,要学会主动阅读。

在阅读历史教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过目,而是要像与一位专家对话那样,积极思考和提问。

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可以通过标记重点、做笔记等方式,记录下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和疑问。

这种主动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度。

历史教材不仅仅是事件的叙述,它还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和解释。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图表、插图和附录,它们往往能提供额外的背景信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本。

这些辅助材料能够使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材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习题不仅仅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更是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机会。

通过实际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历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可以尝试将教材中的历史事件与当代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比,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意义。

这种联系不仅能够增强对历史的理解,也能提高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认识。

最后,学习历史的过程应当注重总结和反思。

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学生应当回顾所学内容,整理自己的笔记,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

定期进行自我测评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浅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四个关键能力

浅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四个关键能力

139美眉 2024.2下教研与美育教学研究浅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四个关键能力冯华波(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湖北 恩施 445000)摘 要:当前,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对于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深度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四个关键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四个关键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掌握了这四个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这四个关键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深度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四个关键能力;关注策略引言新课标让深度学习这一概念逐渐映入学科教师的眼帘。

同时,学校也越来越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深度学习,并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如此。

历史作为一门涉及面较广、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这就意味着学生面临着海量的知识。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获取、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关注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基于此,本文将从高中历史教师的角度出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简要讨论与分析。

一、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四个关键能力的具体概念研究调查发现:历史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历史资料时,准确理解文字信息、提炼关键内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够有效地记住关键信息、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通过培养记忆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为深入分析和探讨历史问题奠定基础。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阅读策略例谈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阅读策略例谈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阅读策略例谈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史料阅读”栏目,配合教材正文,提供简要的文献材料,作为知识的补充或拓展内容供学生阅读,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解释史料的能力。

[1]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阅读、分析、解释并运用史料,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进而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呢?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以下简称“本课”)“史料阅读”一(以下简称“该栏目”)为例,从精读、链读、问读和拓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课该栏目内容如下: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

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

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一、在“精读”中发现问题所谓精读,就是对史料信息进行全面的精细化解读。

如何在对史料的精读中发现问题呢?一方面,历史教师要勤于指导学生获取“显性”信息。

先将该栏目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材料和出处,依次圈出关键信息点,如作者“马可·波罗”,描述对象“元朝藩王宫殿”,材料主旨宫殿“壮丽”且“以金绘饰”,出处“《马可·波罗行记》”,译者“冯承钧”等,这些信息是我们深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历史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挖掘“隐性”信息。

如材料作者“马可·波罗”(1254—1324年),意大利旅行家,1271年随其父尼可罗·波罗和叔父离开家乡,历经艰难险阻,于1275年夏到达中国元大都,1295年回到家乡,著《马可·波罗行记》,被誉为西方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东方”之巨著[2]。

再如材料译者“冯承钧”(1887—1946年),字子衡,湖北夏口(今汉口)人。

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6篇

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6篇

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6篇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篇1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中学任教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了,回首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随着岁月的流转、教龄的延长,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不断升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经验不断积累。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作个交流,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为了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总是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历史课,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理论较为抽象,往往给人以枯燥无味之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浓,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应紧紧抓住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历史课是中学阶段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在上课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

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以“讲”为主,“读、议”结合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所以因学科而异,因学生而异。

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讲“为主,”“读、议”结合。

运用讲解的方法。

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师情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讲解是思想历史课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艺术,讲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讲”为主,并非“满堂灌”,我在讲解之前,经常要求同学认真看书,积极做好准备,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抓住学习的要点,增强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听课的效率。

除了“讲、读”之外,在教学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达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方法有哪些

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方法有哪些

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方法有哪些目前,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

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各种历史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

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

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

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

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

‛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

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

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

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历史学习一定要提高历史教科书的阅读能力。

阅读要全面、仔细,要提高阅读能力,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

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明确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积极的心态,是学习成功的前提。

(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1因为我今年执教一年级,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低学段,因此这两周专门参加了语文教材一年级与二年级的网络培训,听到他们对课标、教材以及教材各个模块的策略解读,觉得收获特别多。

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低学段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重点,特别是识字。

从三位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了解到识字教学形式特别多:比如说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记偏旁、动作加联想等等。

我们教学时不能生硬地搬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志军老师提到,一节好课就是让孩子有参与感,让学生有获得感,让学生有幸福感。

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论是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或阅读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参与,从而享受。

三、胸中有丘壑,方可随心操控课堂周小丽老师提到:在教学前老师应对教材提前通读、对教学用书读熟读透,这样有课标做正确引导,方可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地灵活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2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

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

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

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单位承包?”“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二 、 阅读 应 立 足 于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并 掌 握 历 史 学 科 的基 本 特 征
1.了 解 、掌握 历 史 重 大 事件 ,是 历 史 阅读 的一 大特 征 。 历 史 记 载 了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 过 程 ,它 是 由无 数 的 历 史 现 象 、历 史 事 实 组 成 的 .是 历 史 的客 观 存 在 。 历史 学 习 的 第 一 步 就 是 认 识 、记 忆 这 些 客 观 现 象 ,不 过 ,这 是 较 低 层 次 的 阅 读 能 力 第 二 步 的学 习 要 求 是 认 识 为 什 么 发 生 这 些 事 ?这 些 事 件 在 历 史 上起 什 么作 用 .有 什 么 经 验 和 教 训 ?并 能 找 出历 史 的基 本 规 律 。 这 属 于 较 高层 次 的 阅读 能 力要 求 。 记忆 并 掌 握历 史 事 件 和 历 史 现 象 是 历 史 阅 读 的 基 本 活 动 内 容 ,占去 学 习 历 史 的 大 量 时 间 。如 何 帮 助 学 生 高 效 、省 时 、牢 固地 掌握 历史 事 实 是 阅 读 的 一 项 任 务 。要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到 每 个历 史 事 件 都 包 含 有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响 四个 部 分 。其 中经
史 基 础 知 识 的 简 单 记忆 ,以及 对 历 史 观 点 的一 般 了解 。绝 大 多 数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只 是 为 了应 付 考 试 ,谈 不 上 掌 握 历 史 学 习方 法 ,也 不 了解 历 史 学 科 的特 点 。 步 人 高 中后 ,由于 历 史 教 学 深 度 、广 度 的 进 一 步提 高 ,学 习 能 力 与 教 学 要 求 之 间差 距 拉 大 。 阅 读 历 史 书籍 处 于 机 械 、无 意 义 状 态 的 学 生 往 往 成 为 教 科 书 的奴 隶 。为 记 忆 历 史 知 识 背上 沉 重 的 包 袱 ,渐 渐 失 去 对 历 史 的 学 习 兴趣 。由于 不 具 备 阅 读 能 力 ,学 生 在 学 习 中不 能 准 确 获 取 有 效 信 息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都 有 困 难 ,影 响 到 学 习 成 绩 的 提 高 。因此 .积 极 引 导学 生 掌 握 阅读 方 法 并 与高 中历 史 教 学 同步 进 行 是 促 使 学 生 由 机 械 学 习 向有 意 义 学 习 发 展 ,提 高 学 习 兴 趣 和 学 习 效 率 .从 而 提 高 历 史 成 绩 的 一 个 极 为 重 要 的 教 学 环 节 ,应 引 起 充 分 重 视 。

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1.完善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包括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课程和资料,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2.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历史学科的内容更新迅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合作,及时获取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审查和改进,删除不合时宜的内容,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使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教学标准要明确教学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方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历史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5.增强学生参与和互动:历史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研究报告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问,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6.加强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培养: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文献阅读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

高中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高中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高中怎样才能学好历史随着高中的到来,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

历史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其考试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众多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学说。

为了让高中生们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1. 培养阅读历史的习惯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阅读的学科。

高三历史教材翻译全书有1600来页,不仅要记住人名、事件、时间,还要理解其社会、政治、文化、国际背景等方面,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

建议学生多看历史书籍、历史名著、历史传记等,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理解、把握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

2. 学会分析历史的重点历史的课程内容非常广泛,高中历史考试中有许多重点内容,例如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某些重要事件,例如光绪、中日战争、五四运动和二战等。

对于这些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十分重要,学生需要通过上文提到的阅读方法,更深地理解这些重要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影响和意义。

3. 打造好的学习环境历史学习需要一种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需要在教室或家里设置安静、干净、明亮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创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例如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或雨声、鸟鸣等声音。

4. 利用历史学习工具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各种学习工具,例如笔记、图表、老师讲义等。

好的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图表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事件之间的联系。

老师讲义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跟随老师的思路,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5. 提高决策能力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复述历史事件,还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学生需要从历史事件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和结论,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同时,历史学习还需要学生着重培养思维运用能力,使其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去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6. 借助互联网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历史教材阅读的培养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人们经过阅读充实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阅历,并从中感受不同的人生。

阅读是每个同学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每个同学必须掌握好的学习方式。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感觉学习很吃力,正是因为还没有学会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阅读是一种基本技能,好的阅读方法等于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教材是同学们的主要阅读材料,依托教材学会阅读技能是最基础的一环。

对于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教材的阅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第一、框架式阅读。

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即粗读。

它要求我们首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其次,在阅读每一章(即一个单元)时,先阅读整章的概述,形成对一章知识的整体了解。

(现行历史教材每章开篇都有概述,且语句精炼,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三,在阅读一节内容时,先理解本节课题,然后阅读子目大概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以此种教学方
法来影响学生,学生就会逐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例如,必修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包含三个子目: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这三个内容就是本节的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成就,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之前就可以
提示学生,以便他们快速找到本节的重点。

第二、细节式阅读。

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即细读。

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各种辅助资料及时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课文问题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良好的方法。

例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节我在总结上一课的基础上引出问题:明太祖废相的原因、明成祖设内阁的原因、内阁大臣与宰相有什么区别?《宰相刘罗锅》中的刘罗锅是丞相吗?宰相与丞相有什么区别?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

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

上完这一课很多学生对历史与历史影剧有了新的认识。

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这就避免了学生的机械背读。

第三、带着问题阅读,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很多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产生问题,只是对教材进行机械阅读。

这需要训练才能获得这种能力。

事实上,把整段文章分层次阅读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了解秦朝的统一,通过阅读教材“…….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势力日益增强…….”。

经过提取有效性息即可得到答案:封建经济的发展、兼并战争、民族融合、秦国的商鞅变法等都是秦朝统一的原因。

第四、在阅读中产生疑问。

这是加深对教材内容理解,学会分析教材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中,教材指出“《马关条约》…….新通商口岸的开辟,是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为一般阅读,这句话一晃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有阅读中产生疑问的习惯,就会想:“什么是资本输出?”“为什么《马关条约》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带着疑问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五、要求学生及时作好读书笔记,既巩固记忆又方便复习。

“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

”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

我要求学生的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句旁写提示,书的空白处写笔记。

课堂上学生还要在书上记教师的重要板书。

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
好的示范,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及运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历史学习的效率,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科学有效的阅读理解历史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