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序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装配过程自检互检专检检验规范

装配过程自检互检专检检验规范

德信诚培训网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制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2、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的检验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3.3、专检:就是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3.4、巡检:由质量管理部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工作及时予以纠正。

4 职责
4.1、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4.2、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装配制程检验规范

装配制程检验规范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WI/LE-PZ-03-2009版 / 次 A / 1制程检验规范页码 1 / 81、目的为了严格执行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要求、确保制造产品符合本公司使用要求,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公司自行生产的半成品及成品检验指导。

3、职责制程检验(IPQC检验员)负责执行检验、指导及判定,负责品质异常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负责客户抱怨及制程不良的内容分析及不良查核、处理并记录。

品质部经理负责对处理结果进行核准。

4、工作内容4.1检验依据:检验图、制程检验规范4.2检验制程检验(IPQC)员首检,巡检,完工检应快速对产品进行外观、尺寸、结构、性能等的检验、试验,并做出合理合理判定。

4.3判定/标示A、 制程中产品所有检验、试验项目无任何缺陷,或存在缺陷但在允收范围内,应判定合格状态并签名确认,报部门经理核准通过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完工产品判定合格进行标识后将物料移至QC待检区。

B、制程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存在任何一项质量缺陷,在允收范围外,应判定为不合格状态并签名确认,报部门经理核准通过后责令整改.完工品不合格进行标识后进行封样,并将物料移至不合格区或立即通知车间返工.4.5信息反馈制程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存在任何一项质量缺陷,在允收范围外,由制程检验(IPQC)员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报部门经理进行审批。

常规状况下,产品出现异常时品质部经理直接批准不合格处理,转发生产部、技术部,由巡检跟进处理进度及效果,特殊情况可由相关部门提出评审。

4.6质量评审制程中发现产品出现异常,但由于特殊原因有必要提出评审的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7检验记录制程中所有检验项目应得到真实,完好记录,并得到审批,记录保存周期为24个月。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随着现代化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验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验收规范展开论述。

一、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生产线上制造构件和部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它具有工期短、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势。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施工验收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和安全成为必要步骤。

二、重点检查内容1. 构件外观质量:对构件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变形、无色差等进行检查。

2. 拼接连接:检查构件之间及构件与其他元素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3. 工程尺寸偏差:对预制构件与设计尺寸进行测量,并比较偏差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系统设备检验:对装配式建筑中的设备系统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环境与安全性能:包括检查防水、隔音、抗震等方面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三、施工验收程序1. 施工前验收: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进行初步验收,以确定材料、组件和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

2. 施工过程中验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竣工验收:在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终审,确保装配式建筑达到预期要求。

四、验收标准与参考资料1. 国家标准GB50096-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 对于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2. 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包括各种装配式建筑专项技术规范和施工指南等。

五、问题处理与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需要记录并及时处理。

这些问题包括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构件安装不牢固等。

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六、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1. 忽视验收环节:有些施工方可能忽视施工验收环节,这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

2. 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施工人员不了解或不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将导致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1.0目的规范整机及零部件装配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整机及零部件装配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3.1基本规范3.1.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3.1.2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检验员;3.1.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不得直接摆放地面;3.1.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3.1.5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3.2覆盖件的装配3.2.1 所有覆盖件在装配前需进行检查;保证其干净、无灰尘;无磕碰、变形、掉漆、喷涂缺陷现象;焊接部位不得有焊接缺陷;如有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如无法现场修复的;则退回上工序或供应商处;3.2.2装配时;应避免敲击、踩踏;装配过程中不允许造成变形、掉漆;3.2.3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覆盖件不允许有多余的孔洞;3.2.4两零件对接或搭接时;边缘应该对齐平整;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3.2.5两零件贴合处间隙≤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3.2.6装配中需要切割时;切口必须平整;毛边必须打磨、不割手;3.3 轴承的装配3.3.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3.3.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标识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有油嘴的按方便加油的方式装配;3.3.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原则上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如因现场条件制约用手键敲打;则中间垫以铜棒或其它不损坏装配件表面物体..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3.3.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3.3.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3.3.7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3.3.8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3.3.9轴承在拆卸后再次装配时应清洗;必须用原装位置组装不准颠倒..3.4链轮链条的装配3.3.1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3.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1‰;3.3.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3.3.4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3.3.5链条接头处拆接面朝外;方便拆接..3.5齿轮传动的装配3.5.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 ..3.5.2齿轮在轴上不得有晃动现象;3.5.3齿轮工作时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3.5.4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3.5.5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侧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加剧磨损;侧隙过大;则易产生冲击振动..3.5.6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3.6电机、减速器的装配3.6.1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3.6.2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机的连接部份清洁干净;3.6.3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3.7各类辊轴、胶辊的装配3.7.1装配前检查部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等缺陷;3.7.2装配中应保证两端轴承位同心度;3.7.3不得野蛮强力装配;若发现任何问题;必须查找原因并解决后再装配;3.7.4装配完成后;部件应能灵活转动;且前后顺序正确..3.8皮带的装配3.8.1主、从动皮带轮轴必须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3.8.2当两带轮宽度相同时;它们的端面应该位于同一平面上;3.8.3皮带安装前;输送平面应调整好水平;3.8.4皮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的方法装配;否则可能损伤同步带的抗拉层;3.8.5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3.9联接件的装配3.9.1螺栓联接3.9.1.1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尾部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垫片不得大于接触面;3.9.1.2覆盖件装配或同类、同一零部件锁紧时;应使用同规格和颜色螺栓、螺母、垫片及结构方式;3.9.1.3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或加涂螺纹胶;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3.9.1.4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3.9.1.5螺栓锁紧后应松两圈然后再最终锁紧;3.9.1.6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表一的规定..表一螺栓拧紧力矩表3.9.2键联接3.9.2.1键与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3.9.2.2间隙配合的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一现象..3.9.3铆接3.9.3.1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3.9.3.2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3.9.3.3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3.9.3.4铆接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3.10液压系统的装配3.10.1装配前必须将各种管道和容器内壁清洗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使用..3.10.2各种管道不得有锈蚀、凹痕、揉折、压扁及破裂等缺陷;软管不准有扭曲现象..3.10.3在工作压力时;各管路连接处以及密封件处;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固定接口不允许有渗油、漏油..3.10.4装配时;不得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缸筒、阀孔等工作表面碰伤..3.10.5油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液压阀等零部件的外露面及内腔相通的孔;若不能立即装好;应用专用塞堵口、或用塑料布包好;严禁用棉纱布;3.11电气系统的装配3.11.1电器系统的各种开头;继电器及其他元件应灵敏可靠;操作维修方便..3.11.2电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联接牢固、可靠;并不得有破口龟裂等现象..3.11.3导线焊接部伴不得使用酸性焊剂..接头焊锡处不得虚焊..3.11.4走线应成束;排列要美观;线头应有标记;导线有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用套管以保护..3.11.5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大于800MM时应打卡固定;或支架固定..3.12装配检查3.12.1 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进行自检;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A.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B. 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C. 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D. 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现象;是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3.12.2 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检查内容按3.10.1中规定的“四性”作为衡量标准;3.12.3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3.12.4 试机时;认真做好启动过程的监视工作;机器启动后;应立即观察主要工作参数和运动件是否正常运动;3.12.5 主要工作参数包括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平稳性、各传动轴旋转情况、温度、振动和噪声等..3.12.6 各种标志、设备铭牌是否按标准贴正..。

滑轨装配检验规范

滑轨装配检验规范
IPQC确认首件;
2、首件OK,方可开始生产;首件NG,需重新调整后送检;
3、生产过程中IPQC要严格监督产线员工按工艺要求操作;
4、IPQC在巡检过程中,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生产责任人,单项不良超出5%,
IPQC应及时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给责任分析改善,并追踪改善效果。
5、当生产出现重大异常时,如严重不良已导致报废不良比例在10%以上,应要求生产立即停线,并开出停线通知单。
目测
2
尺寸
产品尺寸要在工程范围之内,不可超差
卡尺
3
外观
装配后产品不能变形
目测
点状、刮伤不良依据成品出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目测
目测
外露部位不能有喷涂不良、丝印不良等
目测
4
其他
1、手感顺畅、主推板试推无波浪、无任何阻碍
2、寿命测试满足客户要求,10000次以上
寿命测试仪
五、流程说明:
1、产品批量生产前,生产应先送3-5PCS至品质,并填写好首件送检单交当班
滑轨装配检验规范
一、目的:
为确保每一制程质量稳定度及满足客户的需求,每一站均需严格制程检验,并将检验之记录值填写记录表中,使制程中每一动作均能符合标准作业程序。
二、范围:
适合本公司所有滑轨装配检验。
三、检验环境:
光源800-1200Lux
四、检验内容:
NO.检验项目判定基准源自检验工具1标识
产品标识好品名、型号、数量、状态且与实物一致
6、IPQC要稽核现场的7S,并要求和监督现场操作人员对产品按要求作好防护措施。
六、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七、相关表格
《内部品质异常联络单》
《IPQC检验报表》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所属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现行版本:A/0 文件编号:XX-ZL-2013-004 发放编号:装配过程检验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3-04-03发布 2013-04-03实施X X X X X X 公司装配过程检验规范1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XXXX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制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XXXX产品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3 术语和定义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2、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的检验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3.3、专检:就是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3.4、巡检:由质量管理部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工作及时予以纠正。

4 职责4.1、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4.2、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的复检和跟踪验证。

4.3、技术部、工艺部:负责提供生产使用的图纸、工艺技术标准、工艺卡片等文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工艺支持。

5 工作程序5.1 检验依据5.1.1 生产人员以及质检人员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要求实施检验:a)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公司企业标准;c)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工艺文件要求;d)检验规程要求。

5.2 关键报检点5.2.1装配前报检:对于部分需要进行酸洗、探伤、试压、试漏的产品,应在装配前进行检验确认,以避免可能造成的返工、返修。

装配前进行检验的项目有:a)探伤:由相应的焊接班组焊接完成进行报检;b)试漏:由相应的生产班组生产完成后进行报检,并配合检验人员进行试漏;c)管路试漏:由相应的生产班组在膜组组装完成后进行报检,并配合检验人员按照试漏方案的要求进行试漏;d)酸洗:由相应的生产班组在酸洗完成后进行报检。

成品装配检验规程

成品装配检验规程

1.目的:规定成品检验的方式、标准.2.范围:装配,包装过程的检验、成品完工后的完工检验及出货检验3.职责:出库检验员(P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前的零部件在出库前再次复检.装配检验员(F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过程进行检验.完工检验员(LQC): 按本指示要求对装配完工的成品批进行完工检验.出货检验员(OQC): 按本指示要求对需出货的订单批进行出货复验.4.运行程序:4.1装配检验:4.1.1对出库的装配零部件,装配车间按计划单上装配数量核对后,暂存在装配暂存区域4.1.2图纸、【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及表单分发及悬挂:4.1.2.1车间班组长:将“日期、顾客代号、计划单号、计划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后交检验员填写技术要求,同时将图纸和【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分发给操作工。

4.1.2.2检验员在【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填写完技术要求后将交操作工。

4.1.2.3操作工将图纸或【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和【装配检验记录表】挂在机床适当位置。

4.2操作工首检:4.2.1首次加工按图纸或【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要求自检合格。

4.2.2将首件自检结果如实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

4.2.3向过程检验员(IPQC)报首检,提交样件最少2件。

4.2.4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4.3检验员首检:4.3.1过程检验员对首次加工样件,按5.7《工序检验标准》要求作首件检验。

4.3.2首件判定后,过程检验员应对首件合格件打上确认标识,以便作业参照,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4.3.3首检记录:首检过程如实记录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4.4操作工自检:4.4.1首检合格,过程加工可正式量产作业,操作工应在量产中保持一定频次的自检(每0.5小时一次自检),以保证质量的稳定。

4.5个别装配难度大的零件或测量难度大的零件,首检按操作工→车间管理人员→IPQC,三方确认原则执行4.6巡检:4.6.1 FQC应对量产过程进行巡检作业,检验频次为至少每2小时巡检1趟,每个装配工位抽样3件,检验标准参见4.8《装配检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加强巡检频次。

装配过程检验规程

装配过程检验规程

装配过程检验规程编制:质检科 校对: 审核:批准:所属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文件编号:现行版本 发放编号:装配过程检验规程一、目的为加强丰泽公司机罩总成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应范围本规程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的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三、术语和定义(一)自检操作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判断。

(二)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

(三)专检就是有质量科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四)巡检由质检科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及时予以纠正。

四、职责(一)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进行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二)质检科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的复检和跟踪验证。

(三)技术部负责提供生产使用的图纸、工艺技术标准、工艺卡片等文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工艺支持。

五、工作程序(一)检验依据1、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公司企业标准;3、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工艺文件要求;4、检验规程要求。

(二)关键检验点装配前检验:对装配零部件应在装配前进行检验确认,以避免可能造成的返工、返修。

装配前进行检验的项目有:1、钣金件检验。

2、涂装件面漆质量检验。

3、嵌件检验。

(三)实施要求1、在装配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件应对不合格件下线隔离,贴上不合格品标识,注明原因。

找保管员做退库处理。

2、生产车间装配人员在装配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在检验卡自检栏里签字。

3、生产班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在互检栏里签字。

4、检验员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专检,并填写检验卡。

检验合格的在检验栏打“J”,不合格打“X”,不合格问题项由本工序(发生问题的工序)人员负责返工维修,维修后由检验人员复检,直至复检合格后,在复检栏打“V”并签字。

第八节装配检验

第八节装配检验

第八节装配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工序一般作为产品完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装配工序的质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对装配过程及成品的检验,向用户交付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

一、检验依据产品设计文件、图样、装配工艺规程及相关标准。

二、检验内容和要求1. 在产品装配前,检验人员首先应对零部件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确保待装配的零部件处于合格状态。

2. 产品进入装配工序后,检验人员要按图样、标准和工艺文件要求,采取巡回和定点方法,对产品的内部结构质量如齿轮的错位量、丝杠间隙、结合面接触质量,清洁度状况有无错装和漏装零件等进行检验。

装配的零部件必须符合图样、标准、工艺文件的要求,不得装入图样未规定的垫片和套等。

3. 装配后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端部(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和留有间隙,装配在同一部位的螺钉长度一般应一致。

紧固的螺钉、螺栓螺母不应有松动的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矩应一致。

在螺母紧固后,各种止动垫圈应达到制动要求。

4. 机械转动和移动部件装配后,运动应平稳、轻便、灵活、无阻滞现象,定位机构应保证准确可靠。

5. 有刻度装置的手轮和手柄装配后的反向空程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6. 高速旋转的零部件在装配时应注意动平衡精度(其精度只有设计规定)。

7. 液压系统的装配应符合标准规定。

8. 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必须检查其配合接触质量。

若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均为刮研面,刮研点应均匀,点数应符合标准规定,并用配合件的结合面(研具)研接触,在25mm×25mm 面积内,点数不少于标准中规定的数值(见表1)。

若两配合件的结合面,一个为刮研面,另一个是机械加工面,用研接触的方法检验时,在25mm×25mm面积内,点数不少于标准规定点数的75%。

个别25mm×25mm面积内(一处到两处),最低点数不少于标准规定50%。

表1(摘自GB/T25373标准)若两配合件的结合面为机械加工面,应用涂色法检验,接触应均匀,接触指标不应低于表2的规定。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检验验收标准与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检验验收标准与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检验验收标准与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快速建设的需求,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一种受到欢迎的建筑方式。

然而,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检验验收标准与规范,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检验验收标准与规范。

一、材料检验标准与规范1.1 结构材料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

例如,在钢结构中,要求钢材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测试,并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1.2 建筑外墙材料外墙材料是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侵蚀、提供隔热和美观效果的关键部分。

在选择外墙材料时,需要检查其防水性能、阻燃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等相关指标,并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

二、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与规范2.1 结构施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施工是保证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结构施工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模块间连接牢固可靠,没有明显的松动或变形;(2)钢构件与混凝土连接紧密,无缺陷;(3)应力预压力达到设计要求,保持恒定。

2.2 安装验收装配式建筑中各个组件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效果。

在进行安装验收时,需要检查以下内容:(1)组合部件相互之间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必要试验验证;(2)设备和管道安装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相应测试和测量。

三、电气系统验收标准与规范3.1 电线电缆及其敷设在进行电气系统的验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电线电缆必须选择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认证标志的产品;(2)敷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范,如敷设深度、支架间距等。

3.2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配电箱、开关等设备以及线路布局。

在验收中,要求供电系统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相关验收测试;(2)线路布置合理,不得出现交叉悬空、过载或短路的情况。

四、给水排水系统验收标准与规范4.1 水源及水质装配式建筑的给水系统需要保证安全和卫生。

过程检验规范标准[详]

过程检验规范标准[详]

过程检验规范装配过程的质量对一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零件的质量是合格的,但由于装配质量不合格,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肯定不合格。

为了确保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制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部装的检验将合格的零件按工艺规程装配成组(部)件的工艺过程称为部装。

部装检验的依据: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1、零件外观和场地的检验在部装之前,要对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场地进行检查,要做到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场地不符合要求不准装配。

(1)零件加工表面无损伤、锈蚀、划痕。

(2)零件非加工表面的油漆膜无划伤、破损,色泽要符合要求。

(3)零件表面无油垢,装配时要擦洗干净。

(4)零件不得碰撞、划伤。

(5)零件出库时要检查其合格证、质量标志或证明文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入装配线。

(6)中、小件转入装配场地时不得落地(放在托板上)。

(7)大件吊进装配场地时需检查放置地基的位置,防止变形。

(8)大件质量(配件)处理记录。

(9)重要焊接零件的质量检验记录单。

(10)场地要清洁,无其他多余物,装配场地要进行定置管理。

2、装配过程的检查检验人员要按检验规范要求,采用巡回方法,监督检查每个装配工位;监督检查工人遵守装配工艺规程;检查有无错装和漏装的零件。

装配完毕后,要按规定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做完整的记录备查。

二、总装的检验把零件和部件按工艺规程装配成最终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总装。

1检验依据产品图纸、装配工艺规程以及产品标准。

2检验内容总装过程的检查方法与部装过程的检查方法一样,采用巡回方法监督检查每个装配工位;监督工人遵守装配工艺规程,检查有无错装漏装等。

(1)装配场地必须保持环境清洁,光线要充足,通道要畅通。

(2)总装的零、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必须符合图样、标准、工艺文件要求。

(3)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部(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和留有间隙,装配在同一部位的螺钉长度一般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的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矩应一致。

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装配式工程的质量管理,规范工程施工和验收工作,减少质量事故和纠纷,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装配式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监理等各个环节。

三、质量检验机构1. 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实力,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质量检验的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胜任质量检验工作。

四、质量检验内容1. 装配式工程的质量检验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装配式构件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水平度等技术要求的检测;(2)装配式构件的材质、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检测;(3)装配式构件的安装、连接、固定等工艺质量的检测;(4)装配式构件的外观质量和表面处理的检测;(5)其他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检测内容。

2. 装配式工程的质量检验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五、质量检验方法1. 质量检验可以采用实地检测、实验室检测、抽样检测等方法,具体根据工程的情况和要求确定。

2. 实地检测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采用专用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室检测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人员符合要求,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4. 抽样检测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案和检测标准,确保抽样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质量检验记录和报告1. 质量检验应当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检测人员等信息。

2. 质量检验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反映检测结果和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为工程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

3. 质量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当及时完整,存档备查,确保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七、质量检验责任1. 装配式工程质量检验是全体参与者的责任,各个环节都应当严格执行检验要求和标准,确保质量检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审核与验收标准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审核与验收标准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审核与验收标准规范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审核与验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审核和验收两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审核与验收标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审核标准规范1. 设计文件审核设计文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与使用效果。

在审核设计文件时,应确保以下内容符合标准规范:(1)设计图纸完整且清晰;(2)构件尺寸、型号等核查无误;(3)结构计算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及承载要求;(4)材料选用符合标准,并有相应证明文件;(5)消防安全、抗震等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2. 施工许可证及资质审核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必须拥有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及资质才能合法开展工作。

审核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许可证及资质时,需要核对如下内容:(1)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包括设计、生产和施工方面;(2)施工许可证齐全,且在有效期内;(3)具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和技术保障;(4)具备良好的施工记录以及安全措施。

3. 资料审核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与施工相关的资料。

经过详细审核可以更好地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预期成果。

资料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文件是否完善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2)材料采购清单与实际使用是否一致;(3)供应商提供的各类证明文件是否真实有效;(4)现场管理相关文件是否符合规定。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验收标准规范1. 构件制造检验装配式建筑中,构件是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单位。

在进行构件制造检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尺寸精度:待测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2)材料质量:检查构件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表面质量:构件外表面平整、无裂缝和缺陷;(4)加工工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咬口、焊接等处理。

2. 现场施工检验现场施工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可以保证整体稳定性和安全。

装配检验规范

装配检验规范

版次A0 制定日期2010-7-28 最新修订日期页次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小型断路器系列产品装配半成品。

2. 检验项目2.1 一般检查、外观及手动操作2.2 内部装配情况检查2.3 机械性能检查3.技术要求3.1一般检查、外观及手动操作3.1.1产品外观整洁、光滑,镀件防腐层良好。

3.1.2产品上所印的工号应完整清晰,正确。

3.1.3外壳配合紧密,不应有大于0.2mm的缝隙。

3.1.4产品外壳、手柄各极颜色应一致。

3.1.5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无卡住、扣不住等现象。

操作部件通断位置正确,触头通断准确无误。

3.2内部装配情况检查3.2.1双金位置,位置应符合电校要求。

其中调节螺丝靠近大支架,双金调至锁扣和外壳中间3.2.2电刷线应松散,不散乱,不扭结3.2.3电刷线不能阻碍双金受热弯曲,触头端电刷线应放置平整,并不与双金、铁芯、磁轭相接。

3.2.4零部件不能漏装、或装入变形、缺料、电镀件镀层无锈蚀和脱镀的零部件。

3.3机械性能检查3.3.1触头参数超程≥1mm.,开距≥4.5㎜,终压力≥4N,脱扣力≤1N。

3.3.2手柄合闸或断开时应灵活、触头断开时应无摩擦、接线柱进退灵活接线方便。

3.3.3产品脱扣后,手柄缓慢放下时,应能回复到原位。

3.3.4水平外力使产品合闸、断开3~5次,内部零件无损坏,各项机械性能应完好。

4检测设备和工具版次A0 制定日期2010-7-28 最新修订日期页次24.1游标4.2表式测力计4.3管形测力计4.4塞尺4.5万用表5.抽样方案5.1 每箱200~240只产品中,随机抽取 12 只。

5.1.1对检验项目3.1出现两只不合格即判返工。

5.1.2对检验项目3.2出现两只不合格即判返工。

5.1.3 3.3.1项每天进行首、中、尾、各5只5.2对于返工后产品,每箱抽取 24 只。

判定合格条件同3条。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规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规范在当前追求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而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评定和检验规范则成为了提高建筑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文件审核、构件加工、运输与安装三个方面。

其中,设计文件审核是确保各项设计指标符合国家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包括承载力计算、防火设计、抗震等。

构件加工要求采用先进设备进行生产,确保构件尺寸精确度和连接可靠性。

对于运输与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把控超限超载问题,并进行精确测量以验证构件水平度和垂直度等。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验流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验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预制模块检验、组装过程中的检验和竣工验收。

预制模块检验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构件尺寸、焊接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组装过程中的检验要求对构件安装牢固性、密封性、隔声效果等进行评估。

竣工验收则是全面评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包括结构安全性、建筑功能使用满意度以及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等。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方法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方法需要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工具,确保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例如,在预制模块检验中,可以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在组装过程中的检验阶段,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和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尺寸测量和构件连接状态监测。

此外,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模拟技术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施工难题,并及时解决。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管理:建立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各项检验合格率达到设计要求;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素质意识;加强现场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记录等。

五、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整车装配技术条件及生产过程检验规程

整车装配技术条件及生产过程检验规程

整车装配技术条件及生产过程检验规程一、引言二、技术条件1.车身装配:车身装配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车身结构的稳定和牢固。

车身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刮痕、凹陷和颜色差异等缺陷。

2.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安装在车身内时应稳固牢固,确保其工作平稳和安全。

发动机油路、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安装和连接。

3.悬挂系统装配:悬挂系统应根据车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配和装配。

各悬挂连接部位应完好、紧固,确保悬挂系统稳定和可靠。

4.制动系统装配:制动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制动器安装位置准确,制动管路和油管连接点紧固牢固,制动系统无异常噪音。

5.电气系统装配:电气系统应按照车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配和装配,确保电气元件的连接牢固和电路稳定可靠。

电气系统齐全,无短路、断路等问题。

6.内装装配:内装装配应按照车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配和装配,确保内饰美观、舒适和便利。

内饰件表面应平整、无划痕和色差等缺陷。

7.车身漆装:车身漆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漆面光滑、无流挂、气泡和颜色差异等缺陷。

漆层应均匀、无明显的厚薄不匀。

1.耐久性检验:对整车进行长时间运行试验,检验整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整车的耐久性符合技术要求。

2.速度性能检验:对整车进行速度性能测试,包括加速度、最高时速等指标的测量,确保整车的速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制动性能检验:对整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力平衡等指标的测量,确保整车的制动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4.悬挂系统检验:对整车悬挂系统进行检测,包括悬挂弹簧的刚度和阻尼等指标的测量,确保整车的悬挂系统符合技术要求。

5.电气系统检验:对整车电气系统进行功能和电路连接的检验,确保整车的电气系统稳定可靠。

6.内饰检验:对整车内饰进行外观和舒适性的检验,包括座椅舒适性、空调系统的工作效果等指标的测量,确保整车内饰符合设计要求。

7.漆面质量检验:对整车的漆面质量进行检测,包括漆面光滑度、色差和漆膜厚度等指标的测量,确保整车的漆面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电器产品装配首件检验规范

电器产品装配首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根据新产品工艺设计规范,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首样检验过程来测定本公司的生产装配工艺和检测手段是否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同时确定新产品的工艺及检验规范,保证新产品的质量,防止因连续性批量生产而出现大批量的废品。

2、检验依据:检验卡、客户特殊要求。

3、要求所有成品进行批量生产前(包括量产),应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试制,1条流水线试装(正常工艺生产)不得少于1只产品,开立《首件检验记录表》(应注明顾客方及特殊要求)交送车间IPQC 进行首件检验确认。

未通过IPQC进行首检确认合格,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生产。

4、样件确认IPQC应根据《首件检验记录表》及样件进行核对,检查样件名称及型号等是否符合一致。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A、主要缺点:材料错误,结构不符,印字不良,混料,铆压不到位,漏装、错装,裂纹,多料,缺损,偏芯,变形,脱层,杂物,油污,刮伤,加工损坏,发白、颜色不符,压痕,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

B、次要缺点:轻微毛刺、垫伤、飞边、划痕等外观不良现象。

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卡对产品进行尺寸测量,首先应对各配合尺寸及标记处尺寸进行测量,其次测量其他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首件检验记录表》。

7、性能检验参照检验卡对首件产品进行插拔力、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电压、PCB板插对、端子牢固度、可焊性、材料脆裂度破坏测试。

8、判定/处理对检验结果参照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进行综合判定,完全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并签名确认,加盖蓝色OK印章。

若产品状况出现任一条件不相符超过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应判定为不合格处理,描述不不合格原因并附不合格样品装订于《首件检验记录表》,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呈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将审批后《首件检验记录表》附页回传生产车间(首件检验合格方可批量生产),并由检验员对《首件检验记录表》进行存档。

9、检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拓普索尔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装配工序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CX-8.2.3-01
版本号:1/0
分发号:
编制:高松
审核:姚伟
批准:张博
发布日期:2014年2月1日生效日期:2014年2月1日
1. 目的
规范工序检查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工艺规定的所有工序的质量检验,尤其在设定的质控点和关键工序应加强检验。

3. 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前的检查、装配和调试。

4. 检验依据
产品图样、装配工艺规程以及产品标准,装配工序检验规程。

5. 工作程序
5.1 装配人员在部装之前,要对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场地进行清理,要做到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场地不符合要求
不准装配。

5.1.1 装配前应先做好相应检查工作;
(1)部件加工表面无损伤、锈蚀、划痕。

(2)部件非加工表面无划伤、破损,色泽要符合要求。

(3)部件表面无油垢,装配时要擦拭干净。

(4)部件不得碰撞、划伤。

(5)部件与材料出库时要检查其合格证、质量标志或证明文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入装配线。

(6)中、小件装配时不得乱放,防止落地丢失(要放在工位器具内)。

(7)钣金件放置时装配场地需检查放置的位置,防止变形。

(8)贵重部件与材料要确保安全性,防止损坏。

(9)场地要清洁,无不需要的工具和其他多余物,装配场地要进行定期5S管理。

5.2 装配时一定要保证上工序完整,不能让不良流入下工序。

5.2.1 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部(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装配在同一部
位的螺钉长度一般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的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矩应
一致。

5.2.2 机械转动和移动部件装配后,运动应平稳、轻便、灵活、无阻滞现象,定位机构应保证准确可靠。

5.2.3 配合件的结合面必须检查其配合接触质量,防止有杂物导致结合不紧密或磨损现象。

5.2.4 重要固定结合面和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

重要固定结合面总重紧固后,用塞尺检查其间隙不得
超过标准之规定。

5.2.5 轴承装配应按要求安装时轻砸可装入,需涂润滑脂的一定要加上润滑脂。

5.2.6 定位销装入后不能轻易取出,装入时要求轻砸可入,敲击力度不可大于材料要求,不可使定位销变形。

5.3 电路板与电器焊接时各种电器元件的规格和性能匹配应符标准规定,必须检查电线的颜色和装配的牢固性并应
符合标准规定;
5.3.1 电子元器件检查;
5.3.1.1各种电器元件的规格和性能匹配应符标准规定,必须检查电线的颜色和装配的牢固性并应符合标准规
定。

5.3.2电器接线检查;
5.3.2.1 主板与开关电源及电源自身上的短接线接线位置应正确,接线应整齐、牢固。

用万用表检查开关电源,
应无短路现象。

5.3.2.2 电气接线应该颜色分明,焊接部位应套好热缩管。

端子排上的接线应牢靠、正确、整齐、美观。

用万
用表检查电压、电流、装置故障、公共端接线,应正确,单元外接电源应无短路现象,单元接地应可
靠。

外漏部位热缩管要求光滑、整齐。

5.4 机器调试前设备机械部分及其附属装置、主要电路电器等均应全部调试安装完毕。

其中设备的运动系统精度经
检验合格;润滑、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要求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5.4.1装配前检验点外,在装配过程中设立以下四个强制报检点。

由装配进行报检,由品管进行控制,以便加
强产品质量的控制。

装配过程中四个强制报检点为:
a)电气布局和安装:在电气布局安装完成后进行报检;
b)机械部分安装: 在机械部分安装完成后进行报检;
c)外观部分:在机器整体安装完成后进行外观报检;
d)调试部分:机器安装调试好后进行调试报检;
以上报检点,须经相应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并进行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6.要求
按照《装配工序检查记录单》上要求进行检验记录。

7.附件
《装配工序检查记录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