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2)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原子的离子半径一般有以下几种比较规律:
1、离子半径通常越大,离子形式越大。
一般来说,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即电子数量增大而增大,电子数量增大,离子半径越大,离子形式也就越大。
2、常见离子的离子半径通常随原子的补充电子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当键的类型发生变化时,离子的大小也会有变化。
3、离子半径在同一原子体系中,往往氧化数越高,离子越小,氧化数越低,离子越大。
4、离子半径依赖于原子核。
在常见的稀有气体元素,比如氦(He)、氖(Ne)、氖(Na)等,这些原子核辐射下就会出现低能量状态,离子半径也就相应减小。
5、离子半径也受原子结构影响。
例如,HBr分子中的氢原子是三价离子,其离子半径比单价氢原子的离子半径要大;碳的六甲基磷酸离子的离子半径比碳的五甲基磷酸离子要大。
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一般规律
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一般规律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离子半径这个有趣的话题。
可能你会问,什么是离子半径?简单来说,就是原子在形成离子后,它的大小。
想象一下,离子就像是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孩子大,有的孩子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家伙们的身材差异。
别着急,这可不是一场严肃的科学讨论,我们轻松聊聊就好。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离子有两种,一种叫阳离子,另一种叫阴离子。
阳离子就像是被老师挑出来的好学生,常常是失去了电子,所以变小了。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跑步的时候,如果把背包里的书扔掉,肯定会跑得更快,更轻松。
同样,阳离子失去电子后,剩下的部分就变得更加紧凑,半径自然也就小了。
比如钠离子(Na+),在失去一个电子后,变得比它原来的原子小得多,这可是个大变样啊。
反过来,阴离子就像是课间休息时拿着零食的小朋友,心里美滋滋的,因为他们多了几个电子,身材自然就膨胀了。
像氯离子(Cl),多了一个电子后,变得比原来的氯原子大得多。
就好比你买了个大冰淇淋,心情立马好起来,身材也随之“丰满”了。
这个变化可真有趣,不是吗?再说说周期表的魔力。
咱们在周期表上看,元素从左到右排列时,离子半径通常是逐渐减小的。
这就像是一队小朋友在排队,最小的孩子在前面,个子逐渐变高,最后一个小朋友是个大个子。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原子核的正电荷越来越强,电子就像小鸟一样被吸得越来越紧密,半径自然就小了。
你可以想象,一个强壮的大人牵着小孩的手,肯定小孩要乖乖跟着,不能乱跑。
可是,从上到下看,离子半径却是越来越大的。
就像是一个班级里,学年越往后,学生们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
原子内部的电子层数增加了,像搭建房子一样,一层层往上叠,加上了新房间,自然要占据更多的空间。
就像你家搬进了新客厅,瞬间变得宽敞无比,真是幸福。
再来讲讲一些特别的元素。
铅(Pb)这一位老大哥,在周期表里显得特别壮实。
它的阳离子铅离子(Pb2+)可大了去了!尽管它有这么多的电子,但因为它的原子核也很强大,所以离子半径在同类元素中显得格外吸引眼球。
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阳离子半径是指一个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形成的带正电的离子的半径大小。
在化学中,阳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周期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我们需要了解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则是过渡元素。
根据元素的位置不同,阳离子半径的大小也会有所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加,而电子层的数量保持不变。
由于电子层的层数相同,所以原子核与电子层之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强,导致阳离子半径变小。
因此,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变小。
在同一族内,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相同,而电子层的数量逐渐增加。
由于电子层的数量增加,所以原子核与电子层之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导致阳离子半径变大。
因此,在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变大。
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复杂。
过渡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较为复杂,电子的排布不规则,因此阳离子半径的大小变化不太规律。
在过渡元素中,阳离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元素的价态和配位数。
一般来说,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主族元素的阳离子半径要小。
总结起来,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变小。
2. 在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变大。
3. 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复杂,一般比相应的主族元素的阳离子半径要小。
了解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反应物或催化剂,以达到预期的化学反应效果。
同时,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也为我们解释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阳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是研究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基础。
离子的半径大小怎么比较要常用的方法
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
离子的半径大小是描述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通常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晶体结
构等领域。
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离子半径周期表法
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因此它们的
离子半径也有规律可循。
一般情况下,周期表上面的元素半径较小,下面的元素半径较大。
通过对周期表中元素位置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元素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2. 钙离子半径法
以钙离子(Ca2+)的离子半径作为参照标准,其他离子的半径与Ca2+离子的半径进行比较。
通常认为,与Ca2+离子半径相近的离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具有相似的晶
体结构,这种方法在确定其他离子的半径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离子半径比较法
通过比较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离子半径之和或差值与真实观察值的对比,然后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和验证,最终确定离子半径大小的相对关系。
4. 结晶离子半径法
在晶体学研究中,通过对结晶结构的分析可以确定离子的位置和半径大小。
通
过测定晶胞参数和晶体的空间对称性,可以推断出离子的半径大小。
这种方法在确定离子半径尺寸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结语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
实际研究和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和确定,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元素周期表怎么判断离子半径大小
元素周期表离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
元素的离子半径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元素周期表中,
离子半径大小的变化是由原子结构的变化所决定的。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和元素的位置,我们可以推断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以下是一些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1. 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着电荷增大而增大。
比如,钠(Na)和氯(Cl)形成的离子Na+和Cl-,Cl-的离子半径要大于Na+,因为Cl-电荷数比Na+多。
•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随着电荷增大反而减小。
例如,Fe2+的离子半径要小于Fe3+,因为电子数减少会使原子半径减小。
2. 原子序数的影响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离子半径趋于增加。
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3. 同一周期内的变化
•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内,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离子半径减小。
比如,在第二周期的Li+、Be2+、B3+、C4+等离子中,离子半径会逐渐减小。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元素离子半径的大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
要考虑更多影响因素,如化学键的性质等。
要准确判断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元素的结构和离子形成的原理。
不过,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离子半径变化规律。
离子半径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2、同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具体规律4、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6、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①比较Na原子与Mg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②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③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④比较Cl-与Cl的半径大小⑤比较Fe、Fe2+与Fe3+的半径大小⑥比较Na+与Mg2+半径大小⑦比较O2-与F-半径大小⑧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F-、O2-、Na+、Mg2+⑨在Na、K、O、N、C.Li、F、H八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 ____⑩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A.NaF B.LiI C.CsF D.LiF 二、有关的微粒电子层结构1.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S2-、Cl-、K+B.Cl-、Br-、I-C.Na+、Mg2+、F-D.O2-、Mg2+、Cl-2.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D.HCl、F2、H2S3.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A2+和B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 B.原子序数:A>B C.离子半径:A2+>B3+D.质量数:A>B 4.A元素的阳离子和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 B.原子序数:A>B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B>A D.A的正价与B的负价的绝对值相等5.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且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b+m+n B.a=b-m+n C.a=b+m-n D.a=b-m-n6.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a、b两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大于b原子的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 >a>c C.c>b>a D.a>c>b7.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A.n+4 B.n+6 C.n+8 D.n+10三、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2.下列金属中,按照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A.铝、镁、钠、钾B.镁、铝、钾、钠C.钙、钾、铷、铯D.钙、钾、钠、锂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 C.HF>H2O>NH3>PH3D.NH3>PH3>H2S>HBr4.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A.KOH和Al(OH)3B.Mg(OH)2和NaOH C.Al(OH)3和Mg(OH)2D.Mg(OH)2和Ca(OH)2 5.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RbOH、KOH、Ca(OH)2的碱性依次减弱C.Na+、Mg2+、Al3+的半径依次增大D.H4SiO4、H2CO3、H2SO4的酸性依次增强7.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 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8.下列各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AsH3>NH3>PH3B.PH3>AsH3>NH3 C.NH3>PH3>AsH3 D.NH3>AsH3>PH39.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KOH B.NaOH C.RbOH D.LiOH 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四、结构、位置、和性质1.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它的最外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其氯化物难溶于水C.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大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2.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A.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B.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2个电子C.碱性NaOH>Mg(OH)2D.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3.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S的是A.Cl2比S易与H2化合B.HCl比H2S稳定C.酸性HCl>H2S D.Cl的最高正价为+7,S的最高正价为+64.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A.NaOH B.Al(OH)3C.Ca(OH)2 D.RbOH5.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6.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依次增大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7.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8.元素周期表中某Ⅰ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同一周期的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5 B.x+2 C.x+12 D.x+269.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是一种科学口诀,常用来比较和分析各种离子的半径大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口诀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Cation比Anion大:在水溶液中,Cation的半径比Anion 的半径大,这是Cation比Anion大的规律。
这也是Cation离子半径比Anion离子半径更大的原因。
(二)相邻元素半径比较:在原子半径比较排行榜中,如果有相邻元素,半径就以右边元素为大,即Cation的半径比Anion的半径大。
(三)离子向外扩散:在离子化反应或者溶液中,离子通常是以一些定义的规律向外扩散。
扩散的方向,一般是Cation向外扩散,Anion向内扩散,即Cation的半径比Anion的半径大。
(四)金属与非金属离子的半径比较:在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金属离子的半径比非金属离子的半径大,这是Cation比Anion 大的规律。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的口诀,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警句,也是一个基本原理。
因此,它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比较和分析各种离子的半径时,可以采用这种口诀。
其次,离子半径比较口诀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发生规律以及溶液中离子扩散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化学知识。
总之,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是一种有助于我们比较和分析各种离子的半径的重要口语表达。
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中,它经常被用来检测和分析离子的半径大小。
掌握了离子半径比较方法口诀,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更加熟练地研究和分析离子的半径大小。
离子和原子半径大小比较
离子和原子半径大小比较1.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的半径的比较核电荷数相同,核对电子的作用可认为是近似相等的,此时粒子的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数决定的,电子数目越多,原子的半径越大。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如r(Cl-)>r(Cl)(2)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如r(Na+)<r(Na)(3)变价金属元素:高价阳离子半径<低价阳离子半径如r(Fe3+)<r(Fe2+) 2.电子总数相同的不同粒子的半径的比较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应主要考虑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
此时核电荷数大,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就强,因此粒子的半径就小。
如r(F-)>r(Na +)>r(Al3+)3.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比较(稀有气体除外)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处于同一个层,因而离核距离在同一个级别上,此时原子半径主要由核电荷数决定。
核电荷数越多,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超强,因此原子半径越大。
如r(Na)>r(Mg)>r(Al)>r(Si)>r(P)>r(S)>r(Cl)4.同主族元素原子或单核离子半径的比较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纵行的情况,且只讨论主族元素。
由于结构相似,仅是电子层数不同,因而此时原子(或单原子离子)半径主要由电子层数决定。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Li)<r(Na)<r(K)<r(Rb)<r(Cs)r(Li+)<r(Na+)<r(K+)<r(Rb+)<r(Cs+),r(F)<r(Cl)<r(Br)<r(I),r(F-)<r(Cl-)<r(Br-)<r(I-)。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知识点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知识点离子半径是描述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逐步介绍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知识点。
一、什么是离子半径?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离子半径是指离子在空间中占据的体积大小。
离子半径的大小与其电荷数、电子云的层数以及电子排布等因素有关。
二、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1. 硬球模型比较法:假设离子是一个硬球,通过比较离子间的距离来确定离子半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离子间的距离可以明确确定的晶体结构。
2. 离子半径表比较法:通过查阅离子半径表,比较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
离子半径表中记录了大量已知离子的半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同一周期内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电荷数也增加,电子层数也增加,因此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例如,对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元素,正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而负离子的半径则逐渐增大。
2.同一族内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在同一族内,原子核的电荷数相同,但电子层数不同,因此离子半径的大小受到电子层数的影响。
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一族中,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离子半径也增大。
3.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正离子的半径比原子半径要小,而负离子的半径比原子半径要大。
这是因为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电子云收缩,导致离子半径减小;而负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电子云膨胀,导致离子半径增大。
四、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应用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应用包括:1.配位化学:通过比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离子半径大小,可以预测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数和配位几何构型。
2.晶体结构: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可以用于预测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形成。
3.材料性质: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可以用于预测材料的电导率、热膨胀系数、硬度等性质。
原子半径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规律
原子半径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规律原子半径指的是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轨道的距离,而离子半径指的是离子中心到离子外层电子轨道的距离。
原子半径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的规律与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有关。
我们来看原子半径大小的规律。
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核电荷数逐渐增加,而电子数增加得较慢。
由于核电荷数增加,电子云受到更强的吸引力,从而缩小了电子轨道的大小。
此外,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也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周期表中每一个新的周期都会增加一个电子层,这导致电子云体积增大,原子半径也随之增大。
当原子失去或者获得电子成为离子之后,离子半径的情况略有不同。
阳离子(即正离子)比对应的原子半径要小,而阴离子(即负离子)比对应的原子半径要大。
这是因为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成为阳离子时,电子数目减少,电子云的吸引力减小,因此电子云的体积缩小,离子半径也因此减小。
而当原子获得一个或几个电子成为阴离子时,电子数目增加,电子云的吸引力增大,电子云的体积扩大,离子半径也因此增大。
这里有一些例子可以更加清晰地解释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的规律。
比如说,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即氢和氦。
氢的原子半径较小,因为它只有一个电子,而氦则更小,因为它有两个电子。
当氢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氢离子H+时,离子半径更小。
同样的道理,当氦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氦离子He+时,离子半径也更小。
又比如说,当氯原子Cl接受一个电子成为氯离子Cl-时,离子半径增大。
总结来说,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有关,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而离子半径的大小则取决于离子带电状态,阳离子比原子半径小,阴离子比原子半径大。
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测量方法有所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会稍有不同。
此外,这里只是总结了一些主要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元素,因为元素的性质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具体讨论元素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化学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化学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化学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离子的大小是指离子的半径大小,它是离子在空间中占据的体积大小。
离子的大小对于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
我们来比较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大小。
一般来说,阳离子比阴离子小。
这是因为阳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使得其电子云缩小,从而使得离子半径变小。
相反,阴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使得其电子云扩大,从而使得离子半径变大。
例如,氯离子(Cl-)的半径比钠离子(Na+)的半径大,因为氯离子获得了一个电子,而钠离子失去了一个电子。
我们来比较同族离子的大小。
同族离子是指具有相同电子层数和电子结构的离子。
一般来说,同族离子的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电荷数也增加,从而使得电子云更加紧密地围绕在原子核周围,离子半径变小。
例如,氧离子(O2-)的半径比硫离子(S2-)的半径小,因为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比硫原子的原子序数小。
我们来比较不同离子的大小。
一般来说,离子的大小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电荷数。
具有相同电子结构的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例如,氧离子(O2-)的半径比氧原子(O)的半径小,因为
氧离子带有两个负电荷,而氧原子带有零电荷。
离子的大小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电荷数。
阳离子比阴离子小,同族离子的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具有相同电子结构的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了解离子的大小比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一主族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一主族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在无机化学中,主族元素的离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1A~8A族的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荷的离子。
离子的大小是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下面将就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进行比较。
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1.碱金属离子:碱金属是周期表中1A族的元素,如锂(Li)、钠(Na)、钾(K)等。
碱金属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1价离子,其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在周期表中,随着周期数的增加,碱金属的离子半径也逐渐增大,例如钾的离子半径大于钠,钠的离子半径大于锂。
2.碱土金属离子:碱土金属是周期表中2A族的元素,如镁(Mg)、钙(Ca)、锶(Sr)等。
碱土金属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2价离子,其离子半径也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主族内,离子半径递增的规律依然存在,例如锶的离子半径大于钙,钙的离子半径大于镁。
3.卤素离子:卤素是周期表中7A族的元素,如氟(F)、氯(Cl)、溴(Br)等。
卤素的负一价离子经常参与化合物的形成,离子半径会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
在主族元素中,卤素的离子半径呈现类似的递增规律,例如溴的离子半径大于氯,氯的离子半径大于氟。
4.氧族元素离子:氧族元素是周期表中6A族的元素,如氧(O)、硫(S)、硒(Se)等。
氧族元素常形成-2价离子,其离子半径也随着周期数增加而略有增大。
在同一主族内,氧族元素的离子半径也会有所差异,但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随着周期数增大而增大。
结语通过以上对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同一主族内的元素离子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随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
这种规律性对于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化学实验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对主族元素离子半径大小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元素的化学行为,为材料设计和反应机理的探究提供基础支持。
阴离子、阳离子与原子间半径大小的比较解析
阴离子、阳离子与原子间半径大小的比较在比较粒子半径大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下面的一些规律:(1)同周期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如3周期中Na+>Mg2+>Al3+。
(2)同周期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如3周期中P3->S2->Cl-。
(3)同主族阴、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
如ⅠA族中Na+<K+<Rb+<Cs+。
又如ⅦA族中,Cl-<Br-<I-。
(4)阳离子半径总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
这是因为阳离子比相应的原子少了一个电子层。
如Na+<Na , Fe2+<Fe.(5)阴离子半径总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这是因为阴离子与相应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阴离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已达稳定结构,比相应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要多。
如S2->S ,Br->Br。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阳离子、阴离子)随核电荷的增加而减小。
如Ca2+、K+、S2-、Cl-,其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如:(7)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价态越高,则离子半径越小。
如Fe2+>Fe3+。
又如H2SO4分子中S原子的半径小于H2SO3分子中S原子的半径(8)常见短周期元素的离子中,以H+离子半径为最小。
其它常见离子半径的大小,可归纳成下表:练习:1、将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排序:(1) Na ,Si ,P ; (2)O 2-,Mg 2+,Al 3+;(3)Ca ,Ba ,Ca 2+ ; (4)Cl -,F ,F - ; (5)Si ,Pb ,Sn 。
2、已知+n A 、++)1(n B 、-n C 、-+)1(n D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 、B 、C 、D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C>D>B>AB 、A>B>C>DC 、D>C>A>BD 、A>B>D>C3、试比较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大小:(1)F 、Cl 、Br 、I(2)Li + 、Na + 、K +(3)S 2- 、Cl -(4)K + 、Ca 2+(5)S 2-、S(6)Ca 2+、Ca(7)Fe 3+ 、Fe 2+4、下列各组微粒中,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 )Al 3+、Al 、Na 、K(B )F 、Cl 、S 2- 、S(C )S 2-、Cl - 、K + 、Ca 2+(D )Mg 、Si 、P 、K5、下列物质中的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的比值最大的是:( )(A )NaCl (B )CsCl(C )K I (D )Li I(E )NaBr6、.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C l、S 、PB.N 、O 、FC.Al 3+、M g2+、N a+D.K 、N a、L i7、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比较,正确的是( )F<F -<Cl - ②O 2-<Mg 2+<Al 3+ ③Ca 2+<Ca<Ba ④S 2-<Se 2-<Br - ⑤Ar>F>NeA 、①③B 、②③⑤C 、③④D 、①④⑤8.下列比较中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Al >MgB .离子半径Mg 2+>Al 3+C .密度Al >MgD .溶解性 MgCO 3>Mg(OH)2答案:1、(1)P ,Si ,Na ; (2)Al3+,Mg2+,O2-;(3)Ca2+、Ca ,Ba , ; (4)F ,F-、 Cl-;(5)Si ,Sn 、 Pb 。
元素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元素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它影响着元素在化学反应和结构中的行为。
离子半径的大小是由元素的核电荷数和电子排布所决定的。
在化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在化学中,通常使用纳米米(nm)来表示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
下面将通过对一些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进行比较,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最简单的一类元素,即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和氖(Ne)。
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
在这些元素中,氢的离子半径最小,氦的离子半径最大。
在氢、氦两种元素中,氦由于多了一层电子,其离子半径要大于氢。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组元素,即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和氩(Ar)。
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依次递增的,它们的离子半径大小变化较为明显。
在这些元素中,氯的离子半径最小,铝的离子半径最大。
在这些元素中,氯由于多了一层电子,其离子半径要大于氢。
铝的离子半径相对较大,是因为它属于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比较松散。
再来看一组元素,即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溴(Br)和氪(Kr)。
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这些元素中,氪的离子半径最小,钙的离子半径最大。
钙的离子半径较大,是因为它的原子结构比较紧密,电子排布较复杂。
最后再来看一组元素,即钡(Ba)、锶(Sr)、铍(Sc)、镭(Ra)、铈(Ce)、镨(Pr)、钷(Pa)和镆(Md)。
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这些元素中,镆的离子半径最小,钡的离子半径最大。
镆的离子半径较小,是因为它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电子排布较紧密。
化学离子半径比较专题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离子半径比较专题一、规律方法总结1、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一般要掌握以下规律:(1).对原子来说: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2)。
对离子来说:除符合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外,经常使用的比较原则是: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阳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如O F Na Mg Al 223--+++、、、、),随着核电荷数的▁▁▁▁,离子半径▁▁▁▁。
2、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简易规律:(1)、同元素微粒:r 阳离子 ‹ r 原子 ‹ r 阴离子(2)、同主族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3)、电子层数相同的简单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判断三部曲第一步...先看电子层数,因为其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第二步...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看核电荷数,因为核电荷数的多少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次要因素。
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第三步...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最小因素。
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此三步不可颠倒。
4、填空1)、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 (Na ) r(Mg) r(Al ) r (Si ) r(P) r(S) r (Cl )2)、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r(Na) r(K) r(Rb) r(F) r(Cl) r(Br) r(I)3)、同周期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r(Na+) r(Mg2+) r(Al3+) r(P3-) r(S2-) r(Cl-)4)、同主族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r(Na+) r(K+) r(F-) r(Cl-) r(Br-) r(I-)5)、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其电子数越多半径就r(Fe3+) r(Fe2+) r(Fe) r(Cl-) r(Cl)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r(O2-) r(F-) r(Na+) r(Mg2+) r(Al3+)二、例题部分例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
化学离子半径大小规律
化学离子半径大小规律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化学里那个有点神奇的离子半径大小规律。
你知道吗?离子半径的大小就像一群小伙伴排队,高矮胖瘦各不同。
先来说说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离子。
就好比从上往下走楼梯,从上到下离子半径是越来越大的哟。
这就好像越往下走,步子迈得越大一样。
比如说,氟离子的半径就比氯离子小。
那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呢?从左到右,正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负离子的半径逐渐增大。
这感觉就像在操场上跑步,男生队(正离子)越跑越紧凑,女生队(负离子)越跑队伍越松散。
还有哦,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这就好比同样大小的书包,装的书越多(原子序数大),书包看起来就越紧实越小。
而且呀,高价态的离子半径一般比低价态的要小。
就好像同一个人,东西拿得少的时候,占的地方就大些;东西拿得多了,就缩紧了占的地方。
怎么样,这离子半径大小的规律是不是还挺有趣的?稿子二哈喽呀!今天咱们一起钻进化学的小世界,瞅瞅离子半径大小规律。
咱先说同一种元素,它形成的不同价态的离子,高价态的离子半径小,低价态的离子半径大。
这就像你兜里的钱,钱少的时候,钱包松松垮垮的;钱多的时候,钱包就被撑得紧紧的。
再看看同周期的元素形成的离子,正离子从左到右半径变小,负离子从左到右半径变大。
想象一下这是一场舞蹈表演,左边的男生们动作比较大,占的空间多;到右边呢,动作越来越规范,占的地方就小了。
而女生们则相反,从左到右越来越舒展,占的地方就大啦。
同主族的元素形成的离子呢,从上到下半径增大。
这就像家族里的兄弟姐妹,辈分越小的个子越大。
比如说,锂离子就比钠离子小,钠离子又比钾离子小。
还有哦,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这就好比同样大小的房间,住的人越多,每个人活动的空间就越小。
哈哈,是不是感觉化学里的离子半径规律也没那么难理解啦?。
金属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金属离子半径与原子半径
金属离子半径是反映离子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离子可近似视为球体,离子半径的导出以正、负离子半径之和等于离子键键长这一原理为基础,从大量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实测键长值中推引出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离子所带电荷和离子本身的电子分布,但还要受离子化合物结构型式的影响,离子半径一般以配位数为6的氯化钠型晶体为基准,配位数为8时,半径值约增加百分之三;配位数为4时,半径值下降约百分之五。
原子半径是描述原子大小的参数之一。
根据不同的标度和测量方法,原子半径的定义不同,常见的有轨道半径,范德华半径,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等。
原子半径主要受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三个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核电荷数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
这也使得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上有明显的周期递变性规律。
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钠原子>钠离子,氯原子<氯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
2、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如氧离子>锂离子;
3、同类离子与原子半径比较相同。
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
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
如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5、同一元素高价阳离子半径小于低价阳离子半径,又小于金属的原子半径。
如铜离子<亚铜离子<铜原子。
离子半径判断
离子半径判断离子半径是指一个离子中心到其最外层电子轨道的平均距离。
在化学中,离子半径的大小对于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判断离子半径的大小是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一、离子半径概述1.1 离子半径定义离子半径是指一个离子中心到其最外层电子轨道的平均距离。
通常情况下,正电荷越多,电荷密度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反之则越大。
1.2 离子半径计算方法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晶体结构法:通过测量晶体结构参数来确定原子或者离子之间的距离。
(2)X射线衍射法:通过对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来确定原子或者离子之间的距离。
(3)光谱法:通过原理和实验测量得到某些物质中原子或者分子之间距离来计算。
(4)理论计算法:利用量化理论计算出分析所需数据。
二、判断阳离子半径大小2.1 周期表中阳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同一族内,随着电荷数的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2.2 阳离子半径的比较在比较不同阳离子之间的大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它们属于同一周期,则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2)如果它们属于同一族,则电荷数相等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如果它们属于不同族,则需要比较它们的电荷密度。
电荷密度大的阳离子其离子半径也相应地更小。
三、判断阴离子半径大小3.1 周期表中阴离子半径变化规律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阴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在同一族内,随着电荷数的增加,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3.2 阴离子半径比较在比较不同阴离子之间的大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它们属于同一周期,则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2)如果它们属于同一族,则电荷数相等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如果它们属于不同族,则需要比较它们的电荷密度。
电荷密度大的阴离子其离子半径也相应地更小。
四、实际应用4.1 离子半径在配位化学中的应用在配位化学中,离子半径的大小对于配合物稳定性和反应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原子和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和规律,才能正确判断粒子半径的大小。
中学化学里常见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如下: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Na+)<r(Na);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Cl—)>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r(Fe)>r(Fe2+)>r(Fe3+)、r(H—) > r (H) > 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
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
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
如r(O2—) > 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
如:r(F)<r(Cl)<r(Br)<r(I),r(F—)<r(Cl—)<r(Br—)<r(I—),r(Li+)<r(Na+)<r(K+)。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S2—)>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r(Al)>r(B) >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 >r(O)。
对规律的理论解释: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
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还有测定半径的方法,根据原子的不同键合形式表现的不同“大小”,有三种原子半径。
(1)金属半径:它是金属的原子半径,就是金属晶体中两相邻金属原子的核间距的半数值。
很明显,它跟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或配位数有关。
一般说,配位数高,半径显得大。
常见表中所列数据是折合成配位数为12的金属原子半径。
金属原子半径可以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金属晶体的晶胞参数,再结合它的点阵型式计算得到。
(2)共价半径:它指两个相同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核间距的半数值。
共价半径近似地满足加和规则,即任一共价键长约为两原子半径之和。
(3)范德华半径:它指在分子型晶体中,不属于同一分子的两个最接近的相同原子在非键合状况下,它们核间距的一半。
例如,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就是范德华半径。
同一种非金属,它的共价半径和它的范德华半径数值是不同的。
例如在CdCl2晶体里,
测得在不同的“分子”(实际是层状的大分子)里Cl与Cl间的核间距为:
d Cl-Cl =3.76×10-10m,
取其值的一半定为氯原子的范氏半径,即:
r范(Cl)=3.76×10-10m/2=1.88×10—10m
图氯原子的共价半径与范氏半径
对非金属元素,r范>r共,从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关系。
图示表示出2个Cl2分子,在同一个Cl2分子里,2个Cl原子核间距的一半BF是共价半径(r共);在不同的2个Cl2分子间,2个Cl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CE是范氏半径(r范)。
显而易见,r范>r共。
稀有气体在极低的温度下形成单原子分子的分子晶体。
在这种晶体里,2个原子核的核间距的一半,就是稀有气体原子的范氏半径。
下面列出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范氏半径。
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范氏半径r范(单位:10-10m)
从上表可以看出,r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在一般的资料里,金属元素有金属半径和共价半径的数据,非金属元素则有共价半径和范氏半径的数据,稀有气体只有范氏半径的数据。
课本表里原子半径数据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均为共价半径。
典型例题剖析
[例1] 下列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Na、Mg、Al B.N、O、F C.P、Si、Al D.C、Si、P
[解析] A中三元素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与A相类似,半径依次减小;C中三种元素同周期且核电荷数逐渐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选项正确;D中Si 原子半径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例2] 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D>C>B>A
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荷数及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粒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由a A n+、b B(n+1)+、c C n—、d 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A、B在同一周期,C、D在同一周期,且C、D在A、B的上一周期;由B的电荷比A高,知B在A的右边;由C的电荷比D高,知C在D的右边。
其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对于A,原子半径应改为A>B>D>C;对于B,原子序数b>a>c>d正确;对于C ,离
子半径应改为D>C>A>B;对于D,金属性应改为A>B;非金属性D>C正确。
答案为B。
[例3]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且B和E同主族。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A、B、D一定在不同周期B.A、D可能在同一主族
C.D、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显碱性[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和周期表中存在的半径变化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短周期只有前3周期,由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B和E同主族可确定BE的相对位置,若B在第2周期则E在第3周期;由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知A与B在不同周期,则A只能在第一周期、第1主族,是氢;D的原子半径比E大,D与E同周期,且D在E的左边某一族内,可能与A同族;C的原子序数比B大,原子半径比B小,C与B同周期,C在B的右边某族,C一定在铍之后,不可能是金属,所以,C
[例4] b的相对大小关系是()
A.a一定大于b B.a一定小于b
C.若元素A、B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
D.若元素A、B不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
[解析] 考纲要求考生“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该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B(原子半径)的理解和归纳推理能力。
分析题干时,了解到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性变化是解题的切入点。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在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0族元素不考虑),若元素A、B同周期,而原子半径B>A,所以原子序数a>b,所以选项C正确。
若在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原子序数也增大,即当原子半径B>A时,原子序数b>a。
所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A、B、D选项不正确。
答案为C。
【针对训练
比较下列粒子的半径大小
1.Na+Cl—
2.H+H—
3. H—Li+
4. Na+Al3+
5.O2—F—
6.K Mg
7.C F
8.Cl Br
9.F—Cl—10.Mg2+Mg 11. Cl Cl—12. Fe3+Fe2+
13.S2—Ca2+ 14.O2—Ne
答案:
1.Na+<Cl—
2.H+<H—
3. H—>Li+
4. Na+>Al3+
5.O2—>F—
6.K >Mg
7.C >F
8.Cl <Br
9.F—<Cl—10.Mg2+<Mg 11. Cl <Cl—12. Fe3+<Fe2+
13.S2—>Ca2+ 14.O2—>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