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波特图

合集下载

自控原理实验控制系统的伯德图

自控原理实验控制系统的伯德图

控制系统的伯德图11020016 奚瑶1、实验目的(1) 利用计算机做出开环系统的伯德图;(2) 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3) 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2、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2) 练习相关函数3、实验内容(1)121)(22++=Ts s T s G ξ{T=0.1 01.0,1.0,5.0,1,2=ξ}分别作图并保持 >>num=[1];den=[0.01 0.4 1];bode(num,den)>> hold on>> den1=[0.01 0.2 1];bode(num,den1)>> hold on>> den2=[0.01 0.01 1]; bode(num,den2)>> hold on>> den3=[0.01 0.02 1];bode(num,den3)>> hold on >>den4=[0.01 0.002 1];bode(num,den4)(2))11.0)(101.0(6.31)(++=s s s s G 要求:1)做伯德图,在曲线上标出:幅频特性——初始段斜率、高频段斜率、开环截止频率、中频段穿越斜率 相频特性——低频段渐进相位角、高频段渐进相位角、-180°的穿越频率num=[31.6];den=[0.001 0.11 1 0];bode(num,den)grid初始段斜率=dec dB 202.211.001.1508.29-≈-=-- 高频段斜率= dec dB 3.57-≈dec dB 60-开环截止频率=16.3中频段穿越斜率= dec dB 4.40-≈dec dB 40-低频段相位角=-91.1°高频段相位角=-269°-180°线的穿越频率=322)由稳定裕度命令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c γ和g L ,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num=[31.6];den=[0.001 0.11 1 0] ;sys=tf(num,den);margin(num,den);[Gm(0),Pm(0),wg(0),wp(0)]=margin(sys);g L =11 c γ=180-158=22°稳定裕度g L > 6dB 相位裕度 c γ> 0°,但<30°所以系统稳定,但是相位裕度低于30°,接近于临界稳定点,系统趋于等幅震荡,稳定性相对较差。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一) 四种典型响应1、 阶跃响应:阶跃响应常用格式: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0)(1)(0〉==⎰∞t x f dx x f其拉氏变换为:)()()()(1)(s G s f s G s Y s f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③ ),(T sys impulse Y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四、实验内容 (一) 稳定性1. 系统传函为()27243645232345234+++++++++=s s s s s s s s s s G ,试判断其稳定性2. 用Matlab 求出253722)(2342++++++=s s s s s s s G 的极点。

%Matlab 计算程序num=[3 2 5 4 6];den=[1 3 4 2 7 2];G=tf(num,den);pzmap(G);p=roots(den)运行结果: p =+ - + -P ole-Zero Map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2-1.5-1-0.500.5-1.5-1-0.50.511.5图1-1 零极点分布图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系统的2个极点具有正实部,故系统不稳定。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报告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报告

自动控制理论上机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3 级电信一班姓名:学号:实验三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 MATLAB 语句绘制各种频域曲线。

2.掌握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二、基础知识及 MATLAB 函数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域特性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

它是通过研究系 统对正弦信号下的稳态和动态响应特性来分析系统的。

采用这种方法可直观的表 达出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方法比较简单,物理概念明确。

1.频率曲线主要包括三种 :Nyquist 图、 Bode 图和 Nichols 图。

1) Nyquist 图的绘制与分析MATLAB 中绘制系统 Nyquist 图的函数调用格式为 :nyquist(num,den) 频率响应 w 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 nyquist(num,den,w) [Re,Im]= nyquist(num,den)量,不作图例 4-1: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num=[2 6]; den=[1 2 5 2]; [z,p,k]=tf2zp(num,den); pnyquist(num,den)极点的显示结果及绘制的 Nyquist 图如图 4-1 所示。

由于系统的开环右根数 P=0,系统的 Nyquist 曲线没有逆时针包围 (-1 ,j0 )点,所 以闭环系统稳定。

p =-0.7666 + 1.9227i -0.7666 - 1.9227i -0.4668频率响应 w 的范围由人工设定返回奈氏曲线的实部和虚部向2s 63 2,试绘制 Nyquist s 2s 5s 2图 4-1 开环极点的显示结果及 Nyquist 图若上例要求绘制(10 2,103 )间的Nyquist 图,则对应的MATLAB语句为: num=[2 6];den=[1 2 5 2];w=logspace(-1,1,100); 即在10-1和101之间,产生100 个等距离的点nyquist(num,den,w)2) Bode图的绘制与分析系统的Bode 图又称为系统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1)

实验1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系统中各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及其参数的测定方法。

2.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环节输出性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各种典型环节,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各种典型环节,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

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观测比例、惯性和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步骤:分别按比例,惯性和积分实验电路原理图连线,完成相关参数设置,运行。

①按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先接比例)。

(PID先不接)②将模拟电路输入端(U i)与阶跃信号的输出端Y相连接;模拟电路的输出端(Uo)接至示波器。

③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SP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端的实际响应曲线Uo(t),且将结果记下。

改变比例参数,重新观测结果。

④同理得积分和惯性环节的实际响应曲线,它们的理想曲线和实际响应曲线。

实验数据实验二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系统中各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及其参数的测定方法。

2.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环节输出性能的影响。

实验仪器1.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计算机一台实验原理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各种典型环节,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各种典型环节,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

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内容:观测PI,PD和PID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步骤:分别按PI,PD和PID实验电路原理图连线,完成相关参数设置,运行①按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Nyquist图及其稳定性分析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伯德图及其频域分析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Nyquist图及其稳定性分析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伯德图及其频域分析

实验六 基于MATLAB 控制系统的Nyquist 图及其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使用MATLAB 命令绘制控制系统Nyquist 图的方法。

2、能够分析控制系统Nyquist 图的基本规律。

3、加深理解控制系统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的实际应用。

4、学会利用奈氏图设计控制系统。

二、实验原理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又称奈氏判据)反馈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当从变到时,开环系统的奈氏曲线不穿过点且逆时针包围临界点点的圈数R 等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来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据,便于研究当系统结构参数改变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对于开环稳定的系统,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开环系统的奈氏曲线不包围点。

反之,则闭环系统是不稳定的。

2、对于开环不稳定的系统,有个开环极点位于右半平面,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当从变到时,开环系统的奈氏曲线逆时针包围点次。

三、实验内容1、绘制控制系统Nyquist 图例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其Nyquist 图。

210()210G s s s =++M-fileclcclear all den=[10]; num=[1 2 10]; sys=tf(den,num) nyquist(sys);2、根据奈氏曲线判定系统的稳定性例2、已知绘制Nyquist 图,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M-fileclc320.5()()20.5G s H s s s s =+++clearden=[0.5];num=[1 2 1 0.5];sys=tf(den,num);nyquist(sys)roots(num)ans =-1.5652-0.2174 + 0.5217i-0.2174 - 0.5217i【分析】由于系统奈氏曲线没有包围且远离(-1,j 0)点,且p=0,因此系统闭环稳定。

四、实验能力要求1、熟练使用MATLAB绘制控制系统Nyquist曲线的方法,掌握函数nyquist ( )的三种调用格式,并灵活运用。

自动控制的原理实验指导书06461

自动控制的原理实验指导书06461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在经典控制理论中,采用时域分析法研究系统的性能,是一种比较准确和直观的分析法。

但是,在应用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其一,对于高阶系统,其性能指标不易确定;其二,难于研究参数和结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而频率响应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它弥补了时域分析分析法的某些不足。

一、实验目的1、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及由波特图来确定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实验原理1、频率特性当输入正弦信号时,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具有随频率(w由0变至∞)而变化的特性。

根据控制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可推算出系统在任意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2、频率特性的表达方式(1)对数频率特性:又称波特图,它包含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两条曲线。

(2)极坐标图(又称为乃奎斯特图)(3)对数幅相图(又称为尼克尔斯图)本次实验采用对数频率特性图来进行频率响应分析的研究。

实验中提供了两种实验测试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二)实验内容1、间接频率特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闭环系统的开环特性,因为有些线性系统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发散,幅值不易测量,可将其构成闭环反馈稳定系统后,通过测量信号源、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

①对象为积分环节:1/0.1S由于积分环节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不收敛,稳态幅值无法测出,我们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将其构成闭环,根据闭环时的反馈及误差的相互关系,得出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

②将积分环节构成单位负反馈,模拟电路构成如图3.1-1图3.1-1③理论依据图3.1-1所示的开环频率特性为: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上式表示为:其中G(jw)为积分环节,所以只要将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幅值及相位按上式计算出来即可得积分环节的波特图。

④测量方式:实验采用间接测量方式,只须用两路表笔CHI和CH2来测量图3.1-1中的反馈测量点和误差测量点,通过移动游标,确定两路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和幅值关系,即可间接得出积分环节的波特图。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成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专业方向工业工程与制造班级110715学号********学生姓名吕龙指导教师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一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实验时间2013.10.30 实验编号同组同学无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

2.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s。

三、实验原理1.一阶系统:系统传递函数为: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1所示:图1-1由图得:在实验当中始终取, 则,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分别为: 0.25、 0.5、1。

记录不同时间常数下阶跃响应曲线,测量纪录其过渡过程时 ts。

(取误差带)2.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令,则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根据结构图,建立的二阶系统模拟线路如图1-3所示:图1-3取,,则及取不同的值, , ,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测量超调量σ%(取误差带),计算过渡过程时间Ts。

四、实验设备1.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2.PC 机一台。

3.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4.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1. 熟悉HHMN-1 型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2. 断开电源,按照实验说明书上的条件和要求,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

3. 将与系统输入端连接,将与系统输出端连接。

线路接好后,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

4.运行软件,分别获得理论和实际仿真的曲线。

5.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实验结果图形,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1.一阶系统T 0.25 0.5 1R2/MΩ0.25 0.5 11 1 1实测值/s 0.76 1.55 3.03理论值/s 0.75 1.50 3.00响应曲线(1)T = 0.25:(2)T = 0.5:(3)T = 12.二阶系统0.25 0.5 1.0R4/MΩ 2 1 0.51 1 1实测40.5 16.0 0理论44.4 16.3 0 实测值/s 10.95 5.2 4.9理论值/s 14 7 4.7响应曲线(1)R4=2MΩ(2)R4=1MΩ(3)R4=0.5MΩ七、结果分析从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一阶还是二阶系统,实测值均与理论值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2)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3)三、实验现象分析 (5)方法一:matlab程序 (5)方法二:multism仿真 (12)方法三:simulink仿真 (17)实验二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1)一、确定图3系统的根轨迹的全部特征点和特征线,并绘出根轨迹 (21)二、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闭环稳定性 (22)三、如何通过改造根轨迹来改善系统的品质? (25)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33)一、绘制图1. 图3系统的奈氏图和伯德图 (33)二、分别根据奈氏图和伯德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7)三、在图4中,任取一可使系统稳定的R值,通过实验法得到对应的伯德图,并据此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38)实验四、磁盘驱动器的读取控制 (41)一、实验原理 (41)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41)(一)系统的阶跃响应 (41)(二) 系统动态响应、稳态误差以及扰动能力讨论 (45)1、动态响应 (46)2、稳态误差和扰动能力 (48)(三)引入速度传感器 (51)1. 未加速度传感器时系统性能分析 (51)2、加入速度传感器后的系统性能分析 (59)五、实验总结 (64)实验一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一、 实验目的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量(ξ、ωn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研究二阶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

3.熟悉Routh 判据,用Routh 判据对三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二、 实验原理及内容1.典型的二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 结构框图:见图1图1(2) 对应的模拟电路图图2(3) 理论分析导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开环增益01T K K =。

(4) 实验内容先算出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时电阻R 的理论值,再将理论值应用于模拟电路中,观察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在此实验中(图2),s 1T 0=, s T 2.01=,R200K 1= R200K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KS S KS S S W n n n 5552)(2222++=++=ωζωω 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R1010T K 1n ==ω;阻尼比:40R1025n =ω=ζ 2.典型的三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 结构框图图3(2) 模拟电路图图4(3) 理论分析系统的开环传函为:)1S 5.0)(1S 1.0(S R 500)S (H )S (G ++=(其中R 500K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K 20S 20S 12S 0)S (H )S (G 12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案2012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案2012

《自动控制原理》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2012年11月25日《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说明一、实验条件要求硬件:个人计算机;软件:MATLAB仿真软件(版本6.5或以上)。

带上课用教材和纸笔二、实验内容实验1 认识MATLAB实验2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建模实验3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时域及稳定性分析实验4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频域及根轨迹分析三、实验报告要求说明认真阅读教材,深刻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设计。

针对每个命令,查看帮助文件,加强练习,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1 认识MATLAB一、实验目的1.了解MA TLAB的发展过程及MATLAB在自动控制中的用途。

2.掌握MA TLAB的基本指令。

二、实验要求实验前复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做好实验预习报告。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MA TLAB的基本操作(1) MATLAB命令窗口计算机安装好MATLAB之后,双击MA TLAB图标,即进入命令窗口,此时意味着系统处于准备接受命令的状态,可以在命令窗口中直接输入命令语句。

MATLAB语句形式为:》变量= 表达式但键入回车时,该语句被执行。

该语句执行之后,窗口自动显示出执行语句的结果。

如果不希望结果显示在命令窗口,只需要在该语句之后加一个分号“;”即可。

此时尽管没有显示结果,但它依然被赋值并在MATLAB的工作空间中分配了内存。

注意:a.用方向键和控制键可以编辑修改已输入的命令。

b.用命令窗口的分页输出“more off”表示不允许分页;“more on”表示允许分页;“more(n)”指定每页输出的页数。

c.多行命令为“…”。

(2)变量变量的名字必须以字母开头,之后可以是任意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变量名称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变量中不能包含标点符号。

MATLAB规定了一些特殊的变量,如果没有特别定义,将其表示为默认值。

(3)数值显示格式任何MATLAB语句执行的结果都可以显示在屏幕上,同时赋值给指定的变量;没有指定变量时,赋值给一个特殊的变量“ans”。

实验五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实验五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实验五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1.实验目的1) 掌握运用MATLAB 软件绘制控制系统波特图的方法; 2) 掌握MATLAB 软件绘制奈奎斯特图的方法; 3)掌握MATLAB 软件绘制尼克尔斯图的方法; 3) 利用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2.实验仪器1) PC 机一台 2) MATLAB 软件 3.实验内容绘制下例各控制系统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及nichols 图。

①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s s s G ;绘制系统Nyquist 图和波特图、nichols 图。

②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4.0)(104.0()1(2)(2+++=s s s s s G ; 绘制波特图、Nyquist 、nichols 图图,并求出系统的相角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

③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001.0)(10025.0)(105.0()10167.0500++++s s s s s (,绘制系统波特图,并求出系统的相角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

④ 已知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2.0)(15.0)(1()(0+++=s s s Ks G ,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定开环放大系数K 为10和50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或用根轨迹图来判断),并绘制其伯德图。

5.实验步骤(1)画图程序:①k=1;z=[];p=[0,-1];G=zpk(z,p,k);figure(1);nyquist(G);figure(2); bode(G);figure(3);nichols(G)-1-0.8-0.6-0.4-0.20Nyquist Diagram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sM a g n i t u d e (d B )10-210-110101102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Frequency (rad/sec)图4-1 系统1的奈奎斯特图图4-2 系统1的伯德图图4-3 系统1的nichols 图② num=[2 2]; den=conv(conv([1,0 0],[0.04,1]), [0.4,1]); G=tf(num,den); bode(G);[Gm,Pm,Wx]=margin(G); 请改此语句,使其显示出剪切频率Wc ,并记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册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掌握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公式1、比例环节G(S)= -R2/R12、惯性环节G(S)= -K/TS+1 K= R2/R1, T= R2C3、积分环节G(S)= -1/TS T=RC4、微分环节G(S)= -RCS5、比例+微分环节G(S)= -K(TS+1) K= R2/R1, T= R2C6、比例+积分环节G(S)= K(1+1/TS) K= R2/R1, T=R2C三、实验结果1、比例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2、惯性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3、积分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4、微分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5、比例+微分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6、比例+积分环节阶跃波、速度波、加速度波依次为: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频率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定量分析和与最大超调量和调节时间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使用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

3、学会根据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传递函数。

二、实验公式1、超调量:%=(Y MAX-Y OO)/Y OO X100%2、典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 (1) (s)=U2(s)/U1(s)=(1/T2)/(S2+(K/T)S+1/T2) (2)式中:T=RC, K=R2/R1由(1)(2)可得: Wn=1/T=1/RCE=K/2=R2/2R1三、实验结果R1=100K、R2=50KR1=100K、R2=100KR1=100K、R2=100KR1=50K、R2=200K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研究系统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公式开环传递函数:G(S)=10K/S(0.1S+1)(TS+1)式中:K1=R3/R2 R2=100K R3=0~500K T=RC R=100K C=1uf或C=0.1uf三.实验结果第一种情况:C=1uf R3=50r3=100kr3=150kr3=200kr3=250kr3=450k第二种情况:C=0.1uf R=50kr=100k200k300k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1、加深了解系统及元件频率特性的物理概念。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波特图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波特图

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波特图一、实验目的1、利用计算机作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的波特图。

2、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二、实验设备PC 机,MATLAB 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1、作系统121)(22++=Ts s T s G ξ的波特图,记录并观察曲线。

2、作系统)11.0)(101.0(6.31)(++=s s s s G 的波特图,记录并观察曲线,依此分析系统的性能。

3、作以下系统的波特图,其中)11.0()1()(2++=s s s k s G ,记录并观察曲线,依此分析系统的性能。

4、作相关系统的极坐标图,并进行性能分析。

四、实验步骤1、121)(22++=Ts s T s G ξ (分别作波特图并保持,记录图形)解:程序如下:clc;clear;close all;num=[1];den=[0.01 0.4 1];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hold on;num=[1];den=[0.01 0.2 1];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hold on⎩⎨⎧==01.0,1.0,5.0,1,21.0ξTnum=[1];den=[0.01 0.1 1];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hold onnum=[1];den=[0.01 0.02 1];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hold onnum=[1];den=[0.01 0.002 1];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legend 'ξ=2' 'ξ=1' 'ξ=0.5' 'ξ=0.1' 'ξ=0.01'2、)11.0)(101.0(6.31)(++=s s s s G 要求:(a )做波特图,在曲线上标出:幅频特性,即低频段斜率、高频段斜率、开环截止频率、中频段穿越斜率和相频特性,即低频段渐进相位角、高频段近似相位角、-1800穿越频率。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波得图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波得图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成绩实验项目控制系统的波得图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利用计算机作出开环系统的波得图;2. 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域性能;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二.实验步骤1.在Windows界面上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即可打开MATLAB命令平台。

2. 练习相关M函数波德图绘图函数:bode(sys)bode(sys,{wmin,wmax})bode(sys,w)[m,p,w]=bode(sys)函数功能:对数频率特性作图函数,即波得图作图。

格式1:给定开环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象sys作波得图,频率向量w自动给出。

格式2:给定变量w的绘图区间为{wmin,wmax}。

格式3:频率向量w由人工给出。

w的单位为[弧度]/秒,可以由命令logspace 得到对数等分的w值。

格式3:返回变量格式,不作图。

m为频率特性G(jω)的幅值向量,p为频率特性的G(jω)幅角向量,w为频率向量。

例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作图程序为num=[10];den=[1 2 10];bode(num,den);或者给定人工变量w=logspace(-1,1,32);bode(num,den,w);对数分度函数:logspace(d1,d2)logspace(d1,d2,n)函数功能:产生对数分度向量。

格式1:从10d1到10d2之间作对数等分分度,产生50个元素的对数等间隔向量。

格式2:从10d1到10d2之间作对数等分分度,给定等分数n 。

半对数绘图函数:semilogx(…)函数功能:半对数绘图命令。

使用格式:横坐标为对数等分分度,其它与plot()命令的使用格式相同。

对于上述系统作对数幅频特性。

程序为w=logspace(-1,1,32); % w 范围和点数nmag=10./((i*w).^2+2.*(i*w)+10); % 计算模值L=20*log(abs(mag)); % 模取对数semilogx(w,L); % 半对数作图grid % 画网格线稳定裕度函数:margin(sys)[Gm,Pm,wg,wp]= margin(sys)[Gm,Pm,wg,wp]= margin(m,p,w)函数功能: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相位裕度Gm 和幅值裕度Pm 。

控制系统的波特图.pdf

控制系统的波特图.pdf

实验4 控制系统的波得图一.实验目的1.利用计算机作出开环系统的波得图;2. 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域性能;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二.实验步骤1.在Windows界面上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即可打开MATLAB命令平台。

2. 练习相关M函数波德图绘图函数:bode(sys)bode(sys,{wmin,wmax})bode(sys,w)[m,p,w]=bode(sys)函数功能:对数频率特性作图函数,即波得图作图。

格式1:给定开环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象sys作波得图,频率向量w自动给出。

格式2:给定变量w的绘图区间为{wmin,wmax}。

格式3:频率向量w由人工给出。

w的单位为[弧度]/秒,可以由命令logspace得到对数等分的w值。

格式3:返回变量格式,不作图。

m为频率特性G(jω)的幅值向量,m=︱G(jω)︱。

p为频率特性G(jω)的幅角向量,p=arg[ G(jω)],单位为角度(°)。

w为频率向量,单位为[弧度]/秒。

更详细的命令说明,可键入“help bode”在线帮助查阅。

例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作图程序为num=[10];den=[1 2 10];bode(num,den);绘制波得图如图11所示。

或者给定人工变量w=logspace(-1,1,32);bode(num,den,w);对数分度函数:logspace(d1,d2)logspace(d1,d2,n)函数功能:产生对数分度向量。

格式1:从到101d到102d之间作对数等分分度,产生50个元素的对数等间隔向量。

格式2:从101d到102d之间作对数等分分度,给定等分数n。

半对数绘图函数:semilogx(…)函数功能:半对数绘图命令。

使用格式:横坐标为对数等分分度,其它与plot()命令的使用格式相同。

例如,已知传递函数为作对数幅频特性。

程序为w=logspace(-1,1,32); % w范围和点数nmag=10./((i*w).^2+2.*(i*w)+10); % 计算模值L=20*log(abs(mag)); %模取对数semilogx(w,L); %半对数作图grid % 画网格线幅频特性作图如图12所示。

自控原理实验控制系统的伯德图

自控原理实验控制系统的伯德图

控制系统的伯德图11020016 奚瑶1、实验目的(1) 利用计算机做出开环系统的伯德图;(2) 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3) 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2、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2) 练习相关函数3、实验内容(1)121)(22++=Ts s T s G ξ{T=0.1 01.0,1.0,5.0,1,2=ξ}分别作图并保持 >>num=[1];den=[0.01 0.4 1];bode(num,den)>> hold on>> den1=[0.01 0.2 1];bode(num,den1)>> hold on>> den2=[0.01 0.01 1]; bode(num,den2)>> hold on>> den3=[0.01 0.02 1];bode(num,den3)>> hold on >>den4=[0.01 0.002 1];bode(num,den4)(2))11.0)(101.0(6.31)(++=s s s s G 要求:1)做伯德图,在曲线上标出:幅频特性——初始段斜率、高频段斜率、开环截止频率、中频段穿越斜率 相频特性——低频段渐进相位角、高频段渐进相位角、-180°的穿越频率num=[31.6];den=[0.001 0.11 1 0];bode(num,den)grid初始段斜率=dec dB 202.211.001.1508.29-≈-=-- 高频段斜率= dec dB 3.57-≈dec dB 60-开环截止频率=16.3中频段穿越斜率= dec dB 4.40-≈dec dB 40-低频段相位角=-91.1°高频段相位角=-269°-180°线的穿越频率=322)由稳定裕度命令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c γ和g L ,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num=[31.6];den=[0.001 0.11 1 0] ;sys=tf(num,den);margin(num,den);[Gm(0),Pm(0),wg(0),wp(0)]=margin(sys);g L =11 c γ=180-158=22°稳定裕度g L > 6dB 相位裕度 c γ> 0°,但<30°所以系统稳定,但是相位裕度低于30°,接近于临界稳定点,系统趋于等幅震荡,稳定性相对较差。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实验时间实验编号同组同学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串联校正的分析^p 和设计方法。

2.研究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串联超前校正,并验证。

2.设计串联滞后校正,并验证。

三、实验原理1.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ARAB 1 控制系统结构图其中Gc(S)作为校正环节,可放置在系统模型中来实现,也可使用模拟电路的方式由模拟机实现。

2.系统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ARAB 2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图取。

3.未加校正时时GC4.加串联超前校正时GCs=aTs+1Ts+15.加串联滞后校正时GCs四、实验设备?1.数字计算机2,电子模拟机3,万用表4,测试导线五、实验步骤?1.?熟悉HHMN-1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

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断开电,按照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

2.?将D/A1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A/D1与系统输出端Uo连接(此处连接必须谨慎,不可接错)。

线路接好后,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3.?在桌面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后进?入在命令行处键入“autolab”进入实验软件系统;4.?在系统菜单中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实验三”?,在窗口左侧选择“实验模型”?;?5.?分别完成不加校正,加入超前校正,加入滞后校正的实验。

在系统模型上的“Manual?Switch”处可?设置系统是否加入校正环节,在“GC6.?绘制以上三种情况时系统的波特图;7.?采用示波器(Scope)观察阶跃响应曲线。

观测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实验结果图形,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原系统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3原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其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46.55170.62135.4670表格 1 原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原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4原系统Bode图超前校正系统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5超前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22.98290.51041.8955表格 2 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6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滞后校正系统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7滞后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滞后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18.59902.654012.9330表格 3 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滞后校正后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8滞后校正系统Bode图截止频率和稳定裕度计算在命令窗口输入相关命令,在得到的图形中读出系统的相角裕度γ、截止频率ωc项目系统项目系统γ/°ω原系统281.88超前校正47.42.38滞后校正54.80.449结果分析^p超前校正实验结果分析^p首先从系统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可以看出,经过超前校正后的系统在校正点处的性能有所改善。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经典控制部分)》——MATLAB 仿真实验指导书曹昌勇皖西学院机电系二〇一三年二月目录实验一 MATLAB的基本使用 (1)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实验三控制系统频域特性分析 (5)实验四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实验 (8)实验五控制系统校正 (10)第一章 MATLAB的基本使用 (12)第二章系统的时域特性 (22)第三章系统的频率特性 (40)第四章系统的校正 (54)参考文献 (77)实验一 MATLAB的基本使用(1)MATLAB最基本的矩阵操作实验;(2)MATLAB的符号运算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MATLAB 的强大功能、使用范围与特点,正确理解并掌握MATLAB 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 软件、打印机等三、实验要求1、必须进行实验预习,要求认真浏览实验内容,最好能够自己上机独立操作一遍。

2、由于后续实验均以本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一至关重要,认真学习MAT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

3、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本实验内容多,并且本实验所涉及的仅是MATLAB的部分内容,所以要求同学们自学,利用课余时间学习MATLAB的相关知识。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参考实验指导书注意:1、MATLAB中所有命令及表达式必须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汉字除外),而且MATLAB 严格区分字母的大小写。

2、所有命令都可通过help 来显示该命令的帮助信息,如help sin(显示正弦函数sin 的帮助信息)。

3、所有命令都必须以小写字母形式输入才能正确执行,否则出错。

五、实验报告要求1、书写实验目的、实验所用设备。

2、习题的具体解题过程(包括所用的命令、所用的步骤)。

3、实验体会:的对MATLAB强大功能的了解,体会MATLAB 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传递函数的几种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实验;(2)传递函数方块图化简实验(3)控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分析实验;(4)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实验;(5)一阶、二阶系统响应曲线的动态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阶系统的时域特性,理解时间常数T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刘峰7.2.2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

观察学习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2。

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3.掌握时间相应的一般方法;二、实验内容1.二阶系统G(s)=10/(s2+2s+10)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录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记录实际测去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值比较。

(1)实验程序如下:num=[10];den=[1 2 10];step(num,den);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2)再键入:damp(den);step(num,den);[y x t]=step(num,den);[y,t’]可得实验结果如下:实际值理论值峰值 1.3473 1.2975 峰值时间1。

0928 1。

0649 过渡时间+%5 2.4836 2.6352+%2 3.4771 3。

51362。

二阶系统G(s)=10/(s2+2s+10)试验程序如下:num0=[10];den0=[1 2 10];step(num0,den0);hold on;num1=[10];den1=[1 6.32 10];step(num1,den1);hold on;num2=[10];den2=[1 12.64 10];step(num2,den2);响应曲线:(2)修改参数,分别实现w n1= (1/2)w n0和w n1= 2w n0响应曲线试验程序:num0=[10];den0=[1 2 10];step(num0,den0);hold on;num1=[2.5];den1=[1 1 2。

5];step(num1,den1);hold on;num2=[40];den2=[1 4 40];step(num2,den2);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3。

时作出下列系统的阶跃响应,并比较与原系统响应曲线的差别与特点,作出相应的实验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波特图
一、实验目的
1、利用计算机作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的波特图。

2、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二、实验设备
PC 机,MATLAB 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作系统1
21)(22++=Ts s T s G ξ的波特图,记录并观察曲线。

2、作系统)
11.0)(101.0(6.31)(++=s s s s G 的波特图,记录并观察曲线,依此分析系统的性能。

3、作以下系统的波特图,其中)
11.0()1()(2++=
s s s k s G ,记录并观察曲线,依此分析系统的性能。

4、作相关系统的极坐标图,并进行性能分析。

四、实验步骤
1、121)(22++=Ts s T s G ξ (分别作波特图并保持,记录图形)
解:程序如下:
clc;
clear;
close all;
num=[1];
den=[0.01 0.4 1];
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
hold on;
num=[1];
den=[0.01 0.2 1];
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
hold on
⎩⎨⎧==01
.0,1.0,5.0,1,21.0ξT
num=[1];
den=[0.01 0.1 1];
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
hold on
num=[1];
den=[0.01 0.02 1];
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
hold on
num=[1];
den=[0.01 0.002 1];
bode(num,den) % w 范围自动确定
legend 'ξ=2' 'ξ=1' 'ξ=0.5' 'ξ=0.1' 'ξ=0.01'
2、)
11.0)(101.0(6.31)(++=s s s s G 要求:(a )做波特图,在曲线上标出:幅频特性,即低频段斜率、高频
段斜率、开环截止频率、中频段穿越斜率和相频特性,即低
频段渐进相位角、高频段近似相位角、-1800穿越频率。

(b) 在图上做近似折线特性,与原准确特性相比较
clc;
clear;
close all;
num=[31.6];
den=[0.001 0.11 1 0];
bode(num,den)
该系统幅值稳定裕度3.4810dB ;
穿越-180°的频率点-10.85dB ;
相位稳定裕度为22.256°;
开环截止频率为16.3HZ ,此时相位角-157°;
所以该系统是稳定的。

低频段斜率:-2.302高频段斜率:-5.7中频段穿越斜率:-3.988
低频段渐进相位角:-1410高频段近似相位角:-2190
-150
-100
-50
050
100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010101010-270-225
-180
-135
-90
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
Gm = 10.8 dB (at 31.6 rad/sec) , P m = 22.3 deg (at 16.3 rad/sec)
Frequency (rad/sec)
3、)
11.0()1()(2++=s s s k s G ,令k=1作波特图,应用频率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并确定系统最大相位裕度及其对应的增益k 值。

解:
-100-50050100
150
M a g n i t u d e (d B )
10-210-1100101102103
-180
-150
-12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
Gm = Inf dB (at Inf rad/sec) , P m = 44.5 deg (at 1.26 rad/sec)
Frequency (rad/sec)
根据所得图表可知当0dB 点正好对应相频图的最高点时有最大相位裕度,此时k=3.1。

五、预习要求
1、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

2、预习相关控制理论知识。

3、完成相关仿真程序的书面设计。

4、有条件的可提前上机练习。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给定系统与显示的波特图。

2、完成以上各题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