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精品课程教学与实践
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中医
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中医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目前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设置了“中医学”必修课程,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西医学生的中医教育,近年来,深化医教协同,多措并举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院校教育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学教育。
一、关于在本科阶段增加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学课时及实践时间的建议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临床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开设中医学类必修、选修课程,加强西医专业本科生的中医教育。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就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必修课程进行了专题研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本都设置了中医学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平均55学时左右,授予3至5个学分,必修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是《中医学》或《中医学基础》,选修课有《针灸学》《中医治未病》《中医学基础》《络病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医养生学》《中药保健食品》等。
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伯臾、田德禄等主编的教材和邓铁涛、焦树 德等主编的临床经验辑要等作为扩充性资料使用。三是编写 《中医内科学实训大纲》《中医内科学实训指导》等供学生参考, 使学生明确实训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四诊应用熟练,中医病 历的书写和立法处方规范、完整,能独立解决临床常见问题,逐 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四是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实训室宽敞明 亮,设备完善,为实训室的开放创造了条件。学校附属医院和学 校所在地张掖市各医院有心血管、呼吸、消化内、糖尿病、肾病、
程中,针对某一典型病案,带教教师认真分析患者的病因与病
机,病程中病情的转归、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护理调节以及预 后分析,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临床诊治患者的程序,目睹带 教教师治病救人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内涵的理 解,为其毕业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毕业实习是本课程重要的学习阶段。此阶段学习目标:一 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 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中医内科临床基本功,即四诊运用、辨证 分析、立法处方、病案书写的基本功。这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方 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想提高l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 须掌握诊疗各环节的方法,明确其意义,循序渐进以求之。毕业 实习的教学查房指导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实习生进行 临床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我校与实习医院一起制定了教学查
风湿病等科病房,涵盖了中医内科所有领域,拥有800余张病
床,日平均门诊量1千余人,为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提供了 良好的实习基地。五是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立校园网,以便师 生随时上网查阅有关中医内科学教学、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 享。校园网站将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方案、网络教学 课件、部分授课录像、习题、推荐的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录等免 费开放;通过建立中医内科学教学网页,可开展双向性互动教 学。建立网上教室进行中医内科学网上教学,并以E-mail形式 建立网络答疑和复习、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网上交流便于师生 沟通、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网络双向性互动 互学,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交互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突出“三点一线”式教学法。“三点”即重点(辨证 论治)、难点(病因病机)、疑点(提出教师本人观点,对相关内容 提出质疑);“一线”即将临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坚 持四加强。一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教师言传身教,注重教 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二是 加强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相互讨论和学习,以促进教师教 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定期召开专门的教学会议,讨论教学法。对 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教师相互听课、讨 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三是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坚持 青年教师试讲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程比赛,进行公开 教学,由全体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以帮助其提高教学效果。四是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交叉 听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填写“教与学动态观测表”等形式 动态监测教师教学效果。在考核方面,加大实训考核比重,使其 占总成绩的30%,理论考试占50%,病案分析占5%,平时作业 成绩占15%。实训考核根据病案讨论、临床见习、实训要求,采 取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分的方法,根据每次实训的成绩积分,得 出实训成绩。 从近3年教研室收集的学生评价资料分析出,授课教师平 均得分在90分以上,均为优秀。学校督导组收集的以校内专家 和学生评教结果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任课教师均 为优秀。 2007年中医内科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进行重点建 设;2008年该课程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 A
创新精品课程网络教育 推动医学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在授课过程 中 , 仅仅使 用书本的知识 , 以传 统的教学 模式教学 , 提不起学生 的兴 趣 , 整个教 学过程就会 做很多无用 功。 配合使用 网络资源库里的系列资料 , 就能改善这种状况 。 比
如说 , 运用一些临床录像 , 形象生动地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 以 可
提高学习的兴趣 。采用大量课件 、 动画 、 图片等 ( 下转第 2 ) 3页
的整理加工为学生达到学 习 目标提供必要 的条件 和指导 , 并在 其学 习出现困难时实现一对一 的答疑和辅导。
记录学生 学习情况 ; 学生通过 网络学 习平 台 自主选择 课程 。同 时, 学生 间或师生 间 , 可根据 “ ” 学 ” 教 与“ 的需要进 行辅 导 、 答 疑、 交流和讨论 。
21合 理 利 用 网络 资 源 .
不竭 的。为提 高教 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各医学高校 在解剖实验学时上又有所增加 , 这两者是相矛盾 的。网络 资源 平 台的创 办 ,用数码 技 术把 实验虚 拟到解 剖学 网络课 程 中, 建立 了解剖学虚拟实验室 , 减少标本的投资与浪费 。而医学学 生可进行 网上实验后再到实验室进行 实战演练 , 达到事半功倍
习的主动性, 从而培养学生理解 、 分析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 的
创造性 。
工程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 课程教学 网站建设 成为精 品课程建设 设 , 学生拥有了更 多的资源 , 自己的知识 面。此外 , 扩充 学生可
动 的创新 、 教学 内容的丰富 、 教学资源 的共享 以及教学质 量的 提高等。
作者简介 : 林建云(9 0 )女 , 1 9 - , 温州医学院英语专业本科 学生。
梁瑛琦(9 0 )女 , 士, 18 - , 硕 温州医学院教务处任职。
《医用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医用 化学 课程 是 我 院 三年 制 临 床 医学 专业 、 护 理 学专 业 和影像 技术 学 专业 必 修 的公 共基 础 课 , 为 学 生
提供 与 医学相 关 的化 学 基础 知 识 、 基 本 原 理及 基 本 实
与所 学 医用化 学知 识之 间的 差距 , 充 分 考 虑 到 各专 业 学 生 的特 点和需 要 , 注 重 知识 、 能力 和 素 质 的培 养 , 精
因此 , 在卫 生管理 伦理 学 的授 课 有 机结 合 , 从 伦 理 学 的 角度 对
卫 生 改革 的具体 情境 进 行 价值 判 断 , 并 形 成 一 套规 范 的框架 体 系 , 是该 课 程 可 持 续 发展 的必 然趋 势 。唯有 如此 , 才 能正确 地引 导 医 学 院校 的学 生合 理 准 确 地评 价卫 生政 策 中各 种 决 策方 案 的伦 理精 髓 及 价 值取 向 , 并促 使其 在 今 后 的工 作 实 践 中进 行 更 多 地 应 然 性 选 择, 从而 在实 现该课 程 的教学 目标 的 同时 , 起到 授之 以
以培养 能力 为主 的多 种教 学 方 法 , 如“ 启发式” 、 “ 问题
化学课 程教 学 的实践 , 谈 谈 对 高 职 医用 化 学 精 品课 程
的建 设与认 识 。
1 课程建 设 的理念 和思 路 课程设 计 理念 。立 足 于高 职 学生 的实 际情 况 , 针
式” 、 “ 讨 论式 ” 、 “ 案 例式 ” 、 “ 任 务驱 动式 ” 等, 精 心组织 、
西北 医学教 育( h t t p : / / x b y  ̄c b p t  ̄ c n l d . n e t ) 2 0 1 3 年4 月 第2 1 卷 第2 期 N O R T H WI GF ̄ Ⅱ 匹) u A p r . 2 0 1 3 V o 1 . 2 1 N o . 2
活学活用医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分享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自评与互评
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其自我反思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 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05 医学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
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01
翻转课堂
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资源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实 践操作,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模拟教学
利用模拟病人、模拟手术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 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临床技能和应变能力。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学设计中的实施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学习 态度等方面。
谢谢聆听
02
03
医学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梳理医学领域优质课 程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 的医学精品课程,实现优 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在线教育平台合作
与国内外知名在线教育平 台合作,将优质医学课程 资源上线,扩大课程覆盖 面和影响力。
课程资源互通有无
鼓励医学院校之间开展课 程资源交流与合作,实现 课程资源的互通有无和优 势互补。
创新性思维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培养
通过开设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等 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 研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
领域。
问题导向学习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促进医学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宽 广的视野应对未来医学领域的挑
06 医学教学设计挑战与对策
当前医学教学设计面临的挑战
构建临床检验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实践与思考
构 建 临床检 验 基础 精 品课 程 网站 的实践 与 思考
全 裔, 龙 艳, 海 华 ( 桂林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医学检 验 系, 西桂 林 5 1 0 ) 广 4 0 1
文献 标 识 码 : B 精 品课 程 建 设 是 教 育 部 高 等 学 校 教 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的 重 要 内 容 之 一 , 推 动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 进 高 校 教 学 改 革 是 促 文 章 编 号 :6 34 3 (0 1 1 2 00 17 10 2 1 )928 2
整 体 进 程 的 一项 具 有 前 瞻 性 的 战 略举 措 [ 。其 目 的 就 是 为 了 1 ]
课 程 以 开放 式 的小 论 文 、 辩 、 研 报 告 等 形 式 进 行 考 核 ; 学 答 调 医
基 础 课 程 以 理 论 知识 为 主 , 要 考 核 学 生 对 于 理 论 知 识 掌 握 和 主 运 用 的 能 力 ; 业 核 心 课 程 实 施 理 论 实 践 一 体 化 教 学 , 核 内 专 考 容 包 含 过 程 性 考 核 和 终 结 性 考 核 两 部分 , 程 性 考 核 包 括 学 生 过 考 勤 、 个 学 习项 目的 完 成 情 况 等 , 结 性 考 核 是 最 后 在 各 个 各 终 医 院 真 实 的 岗位 上 , 由校 内 外 专 兼 教 师 一 起 组 成 考 核 团 队 , 对
考 []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 志 ,O 0 3 ( ) 171 8 J. 2 1 ,12 : . 7 7
等 , 正实施人才共育l。 真 5 j 4 医教 结 合 , 系统 化 设 计 专业 考核 方 案 通 过实 施 医 学检 验 技 术 专 业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
《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意义探寻
《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意义探寻【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精品课程建设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以及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揭示精品课程建设对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精品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多方位努力,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将得以进一步提升,为医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影像学人才,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影响、关键因素、策略、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医学影像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开展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
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医学影像学领域知识繁杂、更新速度快,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凸显出来。
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可以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了解其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状况,了解现有教学资源和培训方式的不足之处;2. 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3. 研究精品课程建设对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探讨其潜在影响因素;4. 总结影响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策略,为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基于项目化教学《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以临床检验室岗位的工作性质与任务为依据,充分把握工学结合在《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中的体现,提出了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做、评”一体,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寄生虫检验技术;项目化教学;“教学做评”一体化中图分类号:r4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78-01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观,采用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1]。
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医教结合、院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寄生虫检验技术》于2010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培养目标《寄生虫检验技术》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形态特征识别与实验操作技能技巧相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常见寄生虫检验的基本技能(形态学、方法学),会观察镜下诊断虫期的形态特征,兼备肉眼观寄生虫大体标本。
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做到:“形态学”以特征为核心、“方法学”以技能技巧为重点、“结果质量”以三基为主题,为临床寄生虫实验室诊断奠定必备的专业技能。
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方式——项目化教学(一)课程设计的思想1.本课程根据医学院检验专业工作性质与任务,以检验“项目”为主题、“任务”为驱动,“质量”为重点,紧密联系临床检验的实际工作,注重循序渐进教学的客观规律、实效性,把握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中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取长补短,更要扬长(标本、技能)避短,“教清楚、学明白、做扎实”,让学生在“做”中“知不足”、在“学”中“不知足”。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甘肃省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完成人邓瑞应萍马丽成果完成单位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推荐等级建议省教育厅级奖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推荐时间 2009年 10月 24日成果科类代码序号编号甘肃省教育厅制一、成果简介二、主要完成人情况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四、推荐、评审意见《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简介《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关于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检查方法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套规范的诊基手法,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保证、支持作用。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医药高等院校的诊断学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其培养的临床医师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忽略了医生对病人的亲自检查。
问诊和体格检查这一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而传承不衰的医生最为基本的诊断方法和手段,正在逐渐被冰冷的检查仪器设备所替代,或是正在日趋边缘化。
医疗服务中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日趋减少,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病人是医疗服务中的主体。
首先,应该承认病人除了具备生物学价值外,还具有社会学和与此相关联的环境学的意义;第二,病人所提供的病患体验既具备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意义,也蕴含着人文科学的意义,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获取这些资料,同时也可认识疾病病因;第三,医生不能机械地将一个社会人与所患疾病分裂,以纯粹的、独立的视觉去人为地理解疾病。
为次,我们除师资培训实行“ABC”分级制,定期针对青年教师进行强化培养,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增强教学意识,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
还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化。
一是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在校内建立真实病房,在医院建立教学病房,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在临床实训诊疗中心和实习医院实施,既可以模拟实训,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观察诊疗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为一体。
医学院校化学综合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开放提供 了重要保障 。近几年来 , 组织 学生参与广西教 育厅 举办的“ 广西高校化 学化 工类论 文及 设计竞 赛” , 获 得奖励 。
多次参加广西教育厅举 办的“ 广西普通 高校大学生化学 技能 竞赛” , 获得 团体 、 个 人 的好 成绩 , 发表实 验教学 改革与 研究
论文 2 0余 篇 。 2 构 建 实 验教 学 平 台 和 课 程 网 络 平 台
新型人才重要 的教学环节 。基于创 新人 才培养 理念要 求 , 从强化 实验 教学 团队、 构建实 验教 学平 台及实验 教学体 系、 优化 实验 教学模 式 、 完善多元化考试模式等建设 内容进行探讨和实践 , 取得 了较 好的效果 , 有效地 促进 了实验教 学质量的提高 。 关键词 化学综合 实验 精 品课程建设 教学 改革
2 . 1 硬件 建设
化学实验 中心充 分利用重点实验 室建 设基
金和学校 的配套经 费, 更 新和增 加部 分常规 仪器设 备 , 增添
了液 一质色谱仪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红外分光光度 计、 电 化学工作站等大 型仪 器设 备 , 拓展 了一批 新 的实 验项 目, 增 开 了多个综合性 、 设计 性和创 新性 实验项 目, 为我校提 高化 学 实验教学 质量 创造有 利条 件。 目前 实验室仪 器设备 总值 超过 1 5 0 0万元 。化学实验 中心下 设基础化 学实验室 、 分析 化学实验室 、 现代仪器 分析 室 、 学生开 放实验 室等 多个功 能
收 稿 日期 2 O 1 3 - o 5 — 1 5
( 编辑
凌风 )
医学院校化学综合实验 精品课程的建设 与实践
朱开梅 顾生玖 蒋海萍 桂劲松 秦 雪莲 桂林 医学 院, 广西 桂林 市 5 4 1 0 0 4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上海市政府
全国医学专 规 2010 年 范化培训、改革 12 月 临床医学研究生
教育
2010 年全国第八届 医学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学术年会优秀 论文一等奖
全国医学专 业学位教育 指导委员会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 1999 年 9 月 完成: 2009 年 9 月
实践检验期: 4 年
4、提供了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已经在工商管理等 39 个学科举办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5+3‛模式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真正做到了以医生职业为导 向,与卫生行业紧密结合,从而为我国其他种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成功典范。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 1000 字)
3、协同机制创新:本成果体现了医教协同,对于我国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5+3‛模式以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既是贯彻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又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4、实践教学创新:本成果突出了能力培养,以培养合格医师为目 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突出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培养,加强质量保 障体系建设。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为基础,建设了临床医学专 业 18 个学科 54 门临床理论课程;创新了公共课网络化教学方式,供 ‚5+3‛硕士在住院医师规培期间自主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进程;严格 按照住院医师规培细则,进行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融入人文精神 培养;研制了紧密结合临床应用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了‚重科 研、轻临床‛的倾向。
2
2009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 见》的精神,复旦大学等高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途径,率先在全国构建 了 ‚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当年新增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 中实施。
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要求 、 合理安排 、 大胆使用 、 全面考核 、 鼓励先进 ” 的 2 字工作方针进行。从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两个 4
方面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了完整 、 具体 的培养方案。 指定学术水平高、 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担任 指导教师, 指导青 年教师的备课 、 上课 以及科研 工 作, 帮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关 , 提高科研能力。组织
摘要 : 精品课程建设是 高等学校教 学质量与教 学改革 工程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药理 学精 品课 程 建设过 程 中从改进 教 学方 将 法、 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 、 编写精品教材、 强教 学监控等 方面所做 的主要工作及 实践 中的几 点体会 作一 总结 , 加 为其他 学科精 品 课程 建设提供参考 。
且 形象 直观 , 有利 于教 师辅 导 。
在教学手段上力争多样化与现代化。运用多媒
体教学 , 本系 自 行设计制作药理学中、 英文全套多媒 体课件 , 使教学的内容更形象 、 更直观。此外 , 我系 开发完成 了药理学高效备课 电子助手 , 并且将之应
用于教学 , 该组件集成一套完整的优秀教学课件 , 并 提供主题归纳和主题跳转的功能, 加入最新科研成 就和药理学进展的内容 , 形成了以各个 系统疾病的 临床用药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我系中标并完成了卫 生部医学视听教材 , 拟在我校七年制、 也 英文班 、课程 ;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 R 6 6 2 9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74 (0 60 —0 7 —0 2 9 2 0 )5 4 4 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要求 以 高水平、 有特色 、 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精品课程为导 向, 促进教学观念 的转变 , 深化 和改革教学体系、 教 学内容、 教学方法 , 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 、 重视课 程建设 、 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 我校药理学是首批入选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学院精 品课程 的学科 ,0 4 2 0 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
临床医学课程表
临床医学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临床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临床实践课程三、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2.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四、课程学习的方法和建议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3.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结语正文:一、引言临床医学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临床医学课程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课程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临床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3.临床实践课程临床实践课程包括附属医院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临床医学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以满足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2.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四、课程学习的方法和建议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临床医学课程学习需要团队合作与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活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结语临床医学课程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程内容 , 引入新技 术 , 利用电路仿真 、 多媒体 教学等先进手段 , 基本
满 足了教学需要。
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 提高教学效果 。 1利用 网络条件开展课程教学活动 。根据本课程及其各部分内 ) 容的特点 , 开发了本课 程网上教学资源库, 包括供教师 电子教案 、 习 题、 实验指导等网络教学资源 。将教学资源上网 , 教师可以在任何一 个节点使用教学资源 , 学生可 以在校园网上任何一个节点学习。 2注重课堂启发式教学。 ) 主讲 教师坚持讲清思路 、 引导启发 、 精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 医学 电子与 仪器 是生物 医学 工程 一级学 科下 设 的专业 基础理 论课 , 它是 生物 医学 工程专业 本科生在 完成公共 基础课 和 部分技 术基础课后 , 于专业课 或专业 方 向课 开设前 的第 一 门专业
基础必修课 程 。 因此 ,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培养计 划中 占有极为 在
体系; 设计型实验将元器件发给学生 , 学生 自己设计参数并选择元器
件, 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有利于满足尖子学生 的高要 求。后续的课程设计则侧重电子类医学仪器设计的软 、 硬件实现。
3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课程组开发研制了生物医学电子与 ) 仪器电子教案 , 并不断总结制作 电子教案的方法和利用电子教案的
等一 系列步骤 , 序渐进 , 循 进行互动式教学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注意新技术 的发展和方法的引入。在教学内容设计 上, 结合具体设 计提出问题 , 研究问题实质 , 再结合所 学知识从基本 方法人手给 出 解决问题的思路 ,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的能力 , 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 通。 同时 , 时地向学生介 及 绍有关医学仪 器方面最新成果与动态 , 通过课堂授课、 课程教材 、 网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临床基本技能教学课程,开课时间从第3学期至第6学期,持续4个学期。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是整合性课程,内容全面整合内、外、妇产、儿科、急救、护理等各学科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内容涵盖全身体格检查、系统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常见症状临床特点及其病史采集、各学科临床基本操作、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心电图、实验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时,需要具备相应器官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知识。
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临床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在技能教学中,也整合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训练。
在临床能力培养同时,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客观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2005年,本课程即获得国家唯一以“临床基本技能”命名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于临床基本技能的临床综合能力,具体包含以下涉及知识,能力、职业态度以及思政各个方面:1. 在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过程中体现良好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基于临床思维下融会贯通各种临床技能。
2. 描述体格检查内容,理解体格检查方法与步骤,解释正常体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正确完成全身体格检查;描述常见症状特点及临床意义,理解不同症状的问诊要点;理解系统问诊内容与问诊技巧,并有条理地完成系统问诊;正确规范完成住院病历书写。
3. 列举临床各科基本操作和急救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描述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理解无菌技术意义及措施,并规范完成临床基本操作;正确识别外科手术基本器械,描述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方法与步骤,并规范完成基本操作。
4. 理解心电图描记原理,描述正常心电图特点,解释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描述常用实验诊断方法与原理,解析实验诊断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5. 思政目标:在临床能力培养同时,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客观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主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医学课程融合式教学的探索-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医学课程融合式教学的探索-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当前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在信息技术没有发展以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面对学生讲授,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学习多为被动接受。
而医学院校的课程具有专业性强,复杂难懂,知识更新快等特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占用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教师也仅能借助板书、挂图、模型等辅助教学用具,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枯燥、复杂,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传统的医学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未来发展,医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日新月异,据统计,医学信息资源占据了30%以上互联网信息资源,全球医药类期刊每年发表论文200万篇以上且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2]。
医学生必须利用信息网络随时了解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现,才有可能跟上当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脚步,而不仅仅是背诵记忆现有知识内容,医学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需要获取更多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出现,人类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使用能力实现巨大的。
2007年翻转课堂的出现,从2008年微课出世,到2012年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正式上线,以及我国号召开展国家精品共享课建设等,这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和大规模性迅速播散,2013年的中国教育界刮起阵阵“飓风”,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注入了新力量[3]。
这些新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可将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大程度整合、共建与共享,有效地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共享等问题[4],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意义非凡。
2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新教学模式2.1互联网+概念下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的两名教师为了帮助缺席学生补课,将录制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视频上传到网路,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5]。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体结构》、《正常⼈体机能》、《异常⼈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实⽤”为度、适度拓展知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多种教学⽅法和⼿段,提⾼学⽣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在医院、药店⼯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标课程总体⽬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可持续发展能⼒。
学⽣只有掌握⼀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
3-1知识⽬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标(1)能熟练运⽤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案。
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分析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对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所在学校分布的地域、学科种类、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及课程进入的方式和运行情况做了分析,以便为高职高专类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现状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要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精品课程既是国家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作为教学成果与荣誉在高校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体,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
高职教育在国外己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力地证明了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从1999年开始成规模地推行高职教育,短短10多年己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正在不断改进、探索、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冲击着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为培养新型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应把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经过10多年高职教育的发展,至今国家级医药卫生类精品课程已达到48门,几乎涵盖了护理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等等各个专业。
本文将对48门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做一调查分析。
1 地域性分部分析按照地域来源,48门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课程基本上都分布于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其中有两门来自于本科院校。
即使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分布也不平衡,如天津市总共有10门课程入选,7门来自同一所院校,余下3门来自另外一些所院校。
精品课程分布的不平衡说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水准存在差异,也说明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实用技术精品课程实训教学设计与探索
22 教 学方 法设计 . 实训是实践教学 的一部 分 , 多采用教师示 范、 学生分 组实 训、 多媒体辅助教学 、 情境教学、 问题法教学等教学方法。
23 教 学 致 果评 价 设计 .
实训教学效果与基础知识 的教学评价不尽相 同 , 教师应针 对课程 内容采用课堂实训报告 、 阶段实训技能考核 以及综合实 训技能考试、 学生书写学习体会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3 精品课程实训教学的探索 31 精品课程实训教 学实施 的学校 管理 .
【严长浩. 2 】 开展互动教学 、 提高《 高分子化学> 专业课 的教学质量叨. 江
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0 7 1 ( ) 5 8 . 2 0 ,36 : — 8 8 【 杨莉 , 3 】 刘伟 , 刘晓鲁. 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的思考叨. 西南军医 ,
20 。( ) 17 18 0 7 9 1 :0 — 0 .
32实训教学的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实训教学需要有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来承担因此我们聘请了本市多家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的主任医师与我校中医教研室教师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并重视教师梯队建设着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任务的后续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
实验与实 习
卫生职 业教育
V 1 7 2 o N . 0. 0 9 o1 2 7
・
精 品课程实训教学 的实施需要学校的政策保 障与大力支 持。学校及教研室明确 中医精品课程建设 的定位——临床 医学
夺 ・ + —,夺 ・ ・ ・ {・ ÷ ÷
生独立思考 , 高学生 的收集处理信息、 提 获取新知识 、 分析和解
决 问题 能力 ; 不但全面开展高质量 开放性实验 , 而且设立学生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课程名称申报学校课程负责人推拿手法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王之虹法医病理学昆明医学院李 桢口腔颌面外科学四川大学石 冰循证医学四川大学李幼平口腔黏膜病学四川大学陈谦明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韩济生麻醉与重症医学北京大学杨拔贤中药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临床麻醉学中南大学郭曲练儿科学华中科技大学罗小平中药药剂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永吉医学微生物学天津医科大学陈锦英内科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李为民放射诊断学中山大学孟悛非流行病学安徽医科大学叶冬青伤寒论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口腔修复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护理管理学福建医科大学姜小鹰外科学浙江大学郑树森系统解剖学双语精品课程山东大学刘执玉护理学基础山东大学娄凤兰医学免疫学北京大学高晓明全科医学概论首都医科大学崔树起人体结构学南京医科大学周作民中医诊断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袁肇凯生物化学华中科技大学冯作化儿科学重庆医科大学李廷玉药物分析浙江大学姚彤炜生理科学实验浙江大学魏尔清方剂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高秀梅医古文上海中医药大学孙文钟妇产科学上海交通大学狄 文局部解剖学复旦大学李瑞锡放射诊断学中国医科大学郭启勇药学概论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分析化学沈阳药科大学李发美社会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吴群红药理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组织学与胚胎学郑州大学张钦宪法医病理学中山大学竞花兰病理生理学南方医科大学赵克森中医基础理论山东中医药大学孙广仁药物化学北京大学徐 萍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姜乾金病理学(CPC案例式全英教学)汕头大学苏 敏法医物证学四川大学侯一平口腔正畸学北京大学周彦恒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中国药科大学姚文兵中医内科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医学影像诊断学天津医科大学张云亭医学(卫生)统计学中南大学孙振球外科学北京大学祝学光内科学广州医学院钟南山传染病学浙江大学李兰娟金匮要略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升药物分析沈阳药科大学毕开顺医学微生物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谷鸿喜病理学吉林大学李玉林内经选读长春中医药大学苏 颖口腔生物学武汉大学边 专中国医学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常存库药用植物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万德光口腔内科学四川大学周学东护理学基础四川大学李继平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张志愿预防医学复旦大学傅 华儿科学复旦大学桂永浩影像解剖学青岛大学刘丰春药物化学沈阳药科大学孙铁民内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徐永健神经病学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医学机能实验学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临床基本技能汕头大学李玉光组织学与胚胎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金连弘金匮要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敬孝中药鉴定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流行病学天津医科大学王建华天然药物化学沈阳药科大学吴立军人体解剖学中山大学汪华侨中医基础理论辽宁中医学院郑洪新药理学中山大学陈汝筑精神病学中南大学张亚林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肖献忠外科学华中科技大学陈孝平诊断学山东大学张 运生理学浙江大学夏 强内科学复旦大学王吉耀卫生毒理学南京医科大学王心如中医妇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病理学南方医科大学丁彦青角膜接触镜学温州医学院吕 帆实验中医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方肇勤医学微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郭晓奎儿科学中南大学易著文耳鼻咽喉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孔维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哈尔滨医科大学吴 坤人体解剖学中国医科大学柏树令病理生理学北京大学吴立玲病理学北京大学顾 江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生理学中山大学王庭槐生理学西安交通大学樊小力口腔修复学四川大学巢永烈诊断学四川大学欧阳钦生物化学中国医科大学于秉治药剂学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诊断学中南大学张桂英针灸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徐 平医学遗传学复旦大学左 伋药物化学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人体寄生虫学中山大学詹希美中药化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海学神经病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王维治卫生法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樊立华医学遗传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李 璞人体寄生虫学华中科技大学李雍龙病理生理学华中科技大学王建枝内科学中南大学廖二元药理学中南大学周宏灏组织胚胎学上海交通大学王一飞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国医科大学石玉秀诊断学西安交通大学吕卓人医学免疫学华中科技大学龚非力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生药学中国药科大学李萍病理学四川大学李甘地生物化学北京大学贾弘禔人体生理学北京大学范少光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杨 进人体解剖学中南大学罗学港生理学中南大学罗自强病理学中南大学文继舫牙体牙髓病学武汉大学樊明文方剂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 冀课程层次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年度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法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护理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护理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法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7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法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护理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6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用户名:zhongning 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5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预防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4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药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基础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口腔医学类2003本科专业分类体系医学中医学类2003口令:zhongn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的精品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文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八年来的切身体会,论述了临床医学精品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感悟。
【关键词】课堂教学;精品课程;医学教育
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在2003年4月8日,发出《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正式启动。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即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和机制建设。
第四军医大学从2004年春季起实施了“精品讲座”工程,每一位学校教职员感悟其中,受益匪浅。
1 初涉精品
精品课程建设至今,全校已有近800名专家教授登台开展讲座,而初次参加精品讲座的经历却使我终身难忘。
从教以来虽然给护校中专、大专、医疗本科、8年制学员、研究生、进修生、护士长等不同层次授课对象讲了上百次课,但精品讲座的第一次预讲便被深深地触动,从授课内容、幻灯制作到讲授姿势、语调语态等所有细节无不涉及。
几十次的修改每一次都是一种提升,都有一份收获,对“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古文有了更深层次的
诠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作为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
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
教师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主动性,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为了避免授课内容与教材雷同,不把课堂变成单纯的问答会,笔者的设计理念是先不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
出血是许多不同疾病及不同出血原因的共同的临床表现。
不论是否从医,从事何种专业都会遇见出血这一常见问题。
出血现象虽然并不复杂,可是要能准确分析出血的原因,把握治疗的尺度,确实是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
如何让学员意识到这一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教员来讲是一个挑战。
在讲课中,以临床实例为引子,列举临床上不同的出血特征,让学员有直观的感觉,启发学员去思考,把握不同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出血特征。
精品讲座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图文并茂,达到了最佳的课堂效果。
2 感悟精品
为实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四型”大学目标,全面提升笔者所在院校本科教育质量,2007年学校党委做出了“实施精品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决定。
同年学校决定,在本科教学中
实施《精品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是学校为提高全校教员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员对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又一重要举措,它让每个学员能享受到“精品”,体现笔者所在院校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水平和实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
“精品课程”的讲授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精练内容,突出重点,授课方法应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力避“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推进师生互动,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吸收率,让学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的魅力、感受教员的风范。
精品课程课堂授课内容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能明确授课目标、教学进度和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重点、难点。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标本、模型等)、教学设备、典型病例或案例等教学方法。
(3)授课章节内容,能包括教材章节内容,能适量增加本课程前沿内容或删除陈旧内容,确保授课
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4)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使用已经获得的教学成果。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集中创新的重要形式。
作为医院教学督导专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笔者参与了全院几乎所有教研室的课堂教学预讲督导工作,亲眼目睹了精品课程建设在提高教员授课能力上所带来的益处。
“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德国教师)。
精品课程的教学首先培养的是教员,要求教学内容先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教员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上给学员带来了诸多益处。
通过督导点评,不仅使教员收益,同时听课学员更是收获颇多,他们能明显感受到精品课教员的风采,听完课便能大致区分出哪些是精品教员了,更为可贵的是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大提高课堂吸收率。
3 收益精品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
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1-2]。
八年精品是感悟精品、收获精品的八年,从精品讲座、精品课程、精湛医术、精尖成果、精英人才、精优论文到精细管理、精品党课、精彩年画和精良设备,涉及到教学、医疗、科研、政工、后勤等,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八年回头望,从2004年的精品讲座原稿到5年来精品课程终审会(2007-2012年)精品教员授课视频,作为2011年的精品教员笔者感受颇多:“教员不是拿所得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精品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员投身于教学工作,教学相长是我这次精品课程建设最深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任新玲,张艰,吴昌归,等.如何准备一堂生动有趣记忆深刻的临床医学精品课[j].中国医学创新,2010,30(7):150-151.
[2] 张侃,粟文彬,蔡锋雷,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促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12(6):96.
(收稿日期:2012-08-10)(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