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ppt
合集下载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PPT课件
第八讲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内容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980-1993) 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1994-1998)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8-2003年)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2003年至今)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强制征收; 无偿性: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固定性: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系。
计划经济下,国家把全社会组织成一个大企业,消除了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差别。政府不仅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 ,还负责私人物品的提供,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之间的界 线消失了;
✓ 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五年内不变。在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 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饭”制的继续和发展。它 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纳入“ 包干体系”。
政府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变化
1979-1993年,随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承包制 的实施,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有了调整:由 过去税利全部上缴财政和投资全部由财政划拨的方法改为 不同形式的“留成”和“包干”。
财政承包制的缺陷
中央财政收入下降过多,使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持政府履行 其社会职责
✓ 在地方政府拥有很大财政税收决策权的情况下,各地尽量少缴多留, 倾向于越权减免和放松监管。一方面,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比重逐年 降低,另一方面财政仍然要承担绝大部分原有的任务,这样财政赤字 不断增长。而财政负担主要压在了中央政府身上;
内容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980-1993) 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1994-1998)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8-2003年)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2003年至今)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强制征收; 无偿性: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固定性: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系。
计划经济下,国家把全社会组织成一个大企业,消除了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差别。政府不仅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 ,还负责私人物品的提供,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之间的界 线消失了;
✓ 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五年内不变。在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 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饭”制的继续和发展。它 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纳入“ 包干体系”。
政府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变化
1979-1993年,随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承包制 的实施,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有了调整:由 过去税利全部上缴财政和投资全部由财政划拨的方法改为 不同形式的“留成”和“包干”。
财政承包制的缺陷
中央财政收入下降过多,使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持政府履行 其社会职责
✓ 在地方政府拥有很大财政税收决策权的情况下,各地尽量少缴多留, 倾向于越权减免和放松监管。一方面,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比重逐年 降低,另一方面财政仍然要承担绝大部分原有的任务,这样财政赤字 不断增长。而财政负担主要压在了中央政府身上;
财政课件(9)财政管理体制
第九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财政管理体制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社 会公共管理事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收支范围 及其管理权责的基本制度。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一)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相结合 统一政策是指财政管理的大政方针、全局性的 财政法规、财政体制变革的重大举措由中央统一制 定、颁布和部署。分级管理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政 策的前提下,各级地方政府具有管理本级财政,制 订和颁布地方性财政法规,安排和调剂使用本级财 政资金的权力。
(三)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基数,以保证1993年的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后, 税收返还数额在1993年的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 先是按照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 确定。
(四)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主要有:一是统一国内所得税税率。 二是改革税收管理体制,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 转税体系。三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财 政要有一级金库的原则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金库, 各级金库分别对各级政府负责。四是中央和地方在 中央统一的要求下自行编制本级预算。
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之间支出的划分 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 机关运转所需要的费用,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地区 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 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 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二)政府之间收入的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政府之间的收入 划分上是将财政收入按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 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三部分。
(四)独立性与兼容性相结合 在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物质利 益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因此,财政管理体制应该 有利于这种独立利益的存在。但为了避免或减少这 种利益冲突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在建立 财政管理体制时遵循统一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财政管理体制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社 会公共管理事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收支范围 及其管理权责的基本制度。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一)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相结合 统一政策是指财政管理的大政方针、全局性的 财政法规、财政体制变革的重大举措由中央统一制 定、颁布和部署。分级管理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政 策的前提下,各级地方政府具有管理本级财政,制 订和颁布地方性财政法规,安排和调剂使用本级财 政资金的权力。
(三)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基数,以保证1993年的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后, 税收返还数额在1993年的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 先是按照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 确定。
(四)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主要有:一是统一国内所得税税率。 二是改革税收管理体制,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 转税体系。三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财 政要有一级金库的原则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金库, 各级金库分别对各级政府负责。四是中央和地方在 中央统一的要求下自行编制本级预算。
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之间支出的划分 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 机关运转所需要的费用,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地区 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 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 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二)政府之间收入的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政府之间的收入 划分上是将财政收入按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 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三部分。
(四)独立性与兼容性相结合 在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物质利 益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因此,财政管理体制应该 有利于这种独立利益的存在。但为了避免或减少这 种利益冲突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在建立 财政管理体制时遵循统一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汇报课国家财政》课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是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
06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改革开始起步,实行了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等政策,激发了地方和企业活力。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994年,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税收管理体制的目标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税收公平和社会稳定。
国债管理体制负责国家债务的发行、管理和偿还等工作,是保障国家财政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
国债管理体制的目标是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规划、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01
02
03
04
THANKS.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来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和税收保持稳定,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中性财政政策
VS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经济,财政政策主要影响总需求规模,货币政策主要影响资金供求。
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专项收入
包括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
其他收入
国家财政支出
03
总结词
国家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投入,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详细描述
国家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这些投入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
06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改革开始起步,实行了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等政策,激发了地方和企业活力。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994年,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税收管理体制的目标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税收公平和社会稳定。
国债管理体制负责国家债务的发行、管理和偿还等工作,是保障国家财政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
国债管理体制的目标是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规划、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01
02
03
04
THANKS.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来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和税收保持稳定,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中性财政政策
VS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经济,财政政策主要影响总需求规模,货币政策主要影响资金供求。
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专项收入
包括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
其他收入
国家财政支出
03
总结词
国家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投入,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详细描述
国家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这些投入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PPT课件
同时,全部物品供给的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公众无法有 效地显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也无法形成对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行为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很难实现公共物品的有 效供给。
1956-1979年中国财税体制的特点:
政府的公共财政与企业账务合一,组成统一的国家财政系 统
✓ 全国经济和企业受国家的统一计划和领导,纳入到统一的财政体系, 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
中国财政与税收收入变化情况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总量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财政收入增长率
中国财政与税收收入变化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 中央专享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国家税局征收,地方专享税由地方 税务局征收。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8-2003 年)
财政支出结构由专注于生产建设领域逐步扩展至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化调整
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减少盈利性、经营性领域 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 场,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
✓ 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五年内不变。在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 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饭”制的继续和发展。它 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纳入“ 包干体系”。
政府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变化
1956-1979年中国财税体制的特点:
政府的公共财政与企业账务合一,组成统一的国家财政系 统
✓ 全国经济和企业受国家的统一计划和领导,纳入到统一的财政体系, 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
中国财政与税收收入变化情况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总量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财政收入增长率
中国财政与税收收入变化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 中央专享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国家税局征收,地方专享税由地方 税务局征收。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8-2003 年)
财政支出结构由专注于生产建设领域逐步扩展至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化调整
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减少盈利性、经营性领域 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 场,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
✓ 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五年内不变。在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 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饭”制的继续和发展。它 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纳入“ 包干体系”。
政府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变化
财政体制
财政学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第十三章 财政体制
一、财政体制概述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三、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
公共物品的分类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受益面是有地域限制的。 公共物品根据受益面可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全国范 围内的居民都受益的产品,如国防)和地方性公共物
特里西:用偏好误识理论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 程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而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 存在着某种优越性。
用脚投票
指消费者在众多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水平的社区 中进行选择,寻找一个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及税收 负担符合其要求的社区前去居住。 用脚投票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为社区管理 者提供了一种信号,社区管理者将做出反映,以 最低的税收成本向具有相同偏好的居民提供满足 其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样相同偏好的人会 住在同一个区域内。通过居民用脚投票的行为和 社区对此的反应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狭义:指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预算分配关系的根来自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
收支划分、预算管理权限划分、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 制度)和方法。
一、财政体制概述
2、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两种国家类型:联邦制与单一制 政治原因:集权导致专制 经济原因:主要的财政职能是提高资源配 置的效率,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供给 比中央政府集中供给更有效率。相关理论。
一、财政体制概述
3、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 分的理论
泰伯特(Tiebout)与马斯格雷夫认为:由于流动性(资 源在地方政府辖区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和差别性(地 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资源状况和消费习惯 等方面是存在差别的)的存在,资源配置职能按公共产品 的受益面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 增长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负责。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第十三章 财政体制
一、财政体制概述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三、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
公共物品的分类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受益面是有地域限制的。 公共物品根据受益面可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全国范 围内的居民都受益的产品,如国防)和地方性公共物
特里西:用偏好误识理论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 程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而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 存在着某种优越性。
用脚投票
指消费者在众多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水平的社区 中进行选择,寻找一个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及税收 负担符合其要求的社区前去居住。 用脚投票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为社区管理 者提供了一种信号,社区管理者将做出反映,以 最低的税收成本向具有相同偏好的居民提供满足 其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样相同偏好的人会 住在同一个区域内。通过居民用脚投票的行为和 社区对此的反应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狭义:指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预算分配关系的根来自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
收支划分、预算管理权限划分、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 制度)和方法。
一、财政体制概述
2、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两种国家类型:联邦制与单一制 政治原因:集权导致专制 经济原因:主要的财政职能是提高资源配 置的效率,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供给 比中央政府集中供给更有效率。相关理论。
一、财政体制概述
3、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 分的理论
泰伯特(Tiebout)与马斯格雷夫认为:由于流动性(资 源在地方政府辖区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和差别性(地 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资源状况和消费习惯 等方面是存在差别的)的存在,资源配置职能按公共产品 的受益面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 增长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负责。
第3章 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地方财政学》PPT课件
第二节 政府间税收划分
•三、税收权限的划分
(三)集中型税权划分模式
• 所谓税收权限集中,并不是十分绝对的,而主要指基本 税收权限相对集中于中央。法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从税收立法权来看,无论中央税还是地方税,其主要的 法律和政策,均由中央统一制定,地方无税收立法权, 只有一定的机动权力,包括制定某些地方税的税率,决 定开征必要的税种和对纳税人采取一定的减免措施等。
理由 全国公共产品 全国公共产品 全国公共产品 全国公共产品 全国公共产品 收入再分配 收入再分配 全国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外部效应 地方公共产品、外部效应 地方公共产品、外部效应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
第一节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03
CHAPTER
第三章 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第一节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一、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 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标准是界定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首要依据。公 共产品的层次性理论不仅揭示了各种类型公共产品的区别和差异,而且也为合 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更收为费合,适属。于非税财政收入的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原意为“转移”“转账”, 一般是指货币收入主体之间非交易性的分配关系,后被应用于 经济理论分析,而成为财政学中研究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横向 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府纵向之间资金转移的重要概念。政府间转 移支付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间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第七章 财政管理体制 《外国财政制度》PPT课件
(二)事权与支出的划分
1.事权划分
2.共同承担的支出划分
3.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作用
(三)税收收入划分与税收共享
1.税收收入划分的影响因素
2.税收共享的税收体制
42
外国财政制度
三、日本
(一)政府间财政管理权限的特点
1.中央集权与地方有限分权。就财政权限划分而言,日本注重中央政府的主导能力,在确定政 府间财政管理权限上,实行了集权基础上有限分权。财政立法权力都由中央立法机构行使,地方权 限的大小由中央政府赋予,地方财政管理范围由中央确定,在财政政策、收支调整以及预算划拨等 多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立法权力的宽泛和权威。
2.州与地方政府的有限分权。州和地方不得越权自行其是,州以下政府在不与联邦立法权相 冲突的情况下,在联邦专有的立法权限范围之外,经过联邦法律明确授权后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权。 比如,地方政府所获得的税收总量由联邦议院认可,在州立法所确定的限度内,地方政府财政可以调 整其在土地(财产)和工商业税方面的税率。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立法权限依托于联邦和州,在保证 预算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财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联邦、州、地方(市镇)自行负责财政收支平 衡。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
(一)财政联邦制模式
1.联邦制的特点 2.财政联邦制的特征
(二)财政单一制模式 (三)财政联邦制与财政单一制的比较
37
外国财政制度
表7—1联邦制模式和单一制模式的不同特征
联邦制模式
单一制模式
特征
中央和地方都有较大的财政独立性
地方财政缺乏独立性,更多地表现为中央的“代 理人”
优势
39
外国财政制度
第二节 典型国家政府间收支划分
一、美国
(一)政府级次和政府间的法律关系 (二)政府间事权与支出的划分
1.事权划分
2.共同承担的支出划分
3.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作用
(三)税收收入划分与税收共享
1.税收收入划分的影响因素
2.税收共享的税收体制
42
外国财政制度
三、日本
(一)政府间财政管理权限的特点
1.中央集权与地方有限分权。就财政权限划分而言,日本注重中央政府的主导能力,在确定政 府间财政管理权限上,实行了集权基础上有限分权。财政立法权力都由中央立法机构行使,地方权 限的大小由中央政府赋予,地方财政管理范围由中央确定,在财政政策、收支调整以及预算划拨等 多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立法权力的宽泛和权威。
2.州与地方政府的有限分权。州和地方不得越权自行其是,州以下政府在不与联邦立法权相 冲突的情况下,在联邦专有的立法权限范围之外,经过联邦法律明确授权后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权。 比如,地方政府所获得的税收总量由联邦议院认可,在州立法所确定的限度内,地方政府财政可以调 整其在土地(财产)和工商业税方面的税率。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立法权限依托于联邦和州,在保证 预算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财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联邦、州、地方(市镇)自行负责财政收支平 衡。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
(一)财政联邦制模式
1.联邦制的特点 2.财政联邦制的特征
(二)财政单一制模式 (三)财政联邦制与财政单一制的比较
37
外国财政制度
表7—1联邦制模式和单一制模式的不同特征
联邦制模式
单一制模式
特征
中央和地方都有较大的财政独立性
地方财政缺乏独立性,更多地表现为中央的“代 理人”
优势
39
外国财政制度
第二节 典型国家政府间收支划分
一、美国
(一)政府级次和政府间的法律关系 (二)政府间事权与支出的划分
财税改革课件
19
二、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征收房地产税是对降低房地产投资投机收益预期、
抵制不合理需求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加快房地产税改革, 有利于引导住房合理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 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机 制;也有利于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可以为地方政府提 供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前,要在总结2011年上海、 重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科学决策,逐步建 立统一完整的房地产税制度。
2
二、什么是分税制?
二、什么是分税制? 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为中
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处范
围 (1)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 转费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 控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 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费用,中央国家机关的行
13
四、怎样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力度需要继续加大, 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党的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 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 财政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 1、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实施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 3、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4
二、什么分税制?
2、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中央和地方的 收入
(1)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 金融机构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 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建 设维护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
二、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征收房地产税是对降低房地产投资投机收益预期、
抵制不合理需求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加快房地产税改革, 有利于引导住房合理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 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机 制;也有利于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可以为地方政府提 供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前,要在总结2011年上海、 重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科学决策,逐步建 立统一完整的房地产税制度。
2
二、什么是分税制?
二、什么是分税制? 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为中
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处范
围 (1)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 转费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 控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 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费用,中央国家机关的行
13
四、怎样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力度需要继续加大, 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党的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 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 财政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 1、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实施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 3、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4
二、什么分税制?
2、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中央和地方的 收入
(1)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 金融机构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 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建 设维护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
财政学 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
(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划分
按隶属关系级次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央国有资本经 营收入和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三)国有资源收入的划分
按其归属,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四)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划分
按照预算级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中央基金预算收 入、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基金收入。
二、分级财政理论
(三)分级财政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分工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与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相对应,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一、政府间支出划分
(一)政府间事权与支出划分的原则
省级财政保持必要的调节能力,才能实现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 调节市县间财力差异,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
6.坚持渐进性改革的原则
思考题
• 1. 谈谈你对分级财政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 政职能分工的看法。
• 2.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 责任?
• 3. 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政府间转 移支付主要采取哪些方式?
2. 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理论 地方政府比中央地方更接近于当地居民,更了解居民的消费
偏好和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于是地方政府提 供地方公共产品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就更加有效, 进而有助于实现所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 奥茨分权定理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若由中央政府向不同地方居民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有可能出现各地间
按隶属关系级次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央国有资本经 营收入和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三)国有资源收入的划分
按其归属,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四)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划分
按照预算级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中央基金预算收 入、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基金收入。
二、分级财政理论
(三)分级财政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分工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与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相对应,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一、政府间支出划分
(一)政府间事权与支出划分的原则
省级财政保持必要的调节能力,才能实现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 调节市县间财力差异,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
6.坚持渐进性改革的原则
思考题
• 1. 谈谈你对分级财政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 政职能分工的看法。
• 2.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 责任?
• 3. 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政府间转 移支付主要采取哪些方式?
2. 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理论 地方政府比中央地方更接近于当地居民,更了解居民的消费
偏好和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于是地方政府提 供地方公共产品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就更加有效, 进而有助于实现所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 奥茨分权定理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若由中央政府向不同地方居民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有可能出现各地间
第七讲 我国的财政体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政府预算的调整 预算调整是指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 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 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措债务 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变更的原因: ①预算的编制通常是在上年末和本年初进行的,在年度执 行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变化。 ②预算收支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季节性变化、自然灾害以 及某些不可预料的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要求预算在执行中 作出相应调整。 ③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与客观实际会存在一定差距,从而 使编制的预算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要求。
(2)政府预算的编制 政府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①修订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和预算表格; ②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计和分析; ③拟定下年度预算收支指标; ④颁发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指示和具体规定。 政府预算草案编制的依据与程序; 政府预算编制的内容; 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2)财力分配的横向不平衡。是指由于 各地区的人口、地理、资源等情况和其 他因素造成的各地方政府支出上的较大 差异。而由于财源分布的不平衡。不同 地区可能拥有不同量的税基,在实行相 对统一的税收体系情况下,必然会使地 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不尽一致,导致了 地区财政能力的差异。这种财政能力和 支出需求的差异使得有些地区无法维持 政府正常运转并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客 观上要求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 平衡。
第七讲 我国的财政体 制
一、我国财政体制
(一)分级财政体制 1、含义。它是指在宪法或相关法律确立的各级政府 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地行使各自的财 政权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各自独 立其财政预算的一种体制。 2、特征: (1)各级政府事权独立 (2)各级财政预算独立 (3)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规范的分税制和转 移支付制度来进行,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 财政对各级地方财政实行宏观调控、体现中央政府 意图、缩小各地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
财政体制 ppt课件
第四章 财政体制
本章要点:
1.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制 2.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设
ppt课件 1
第一节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 政治体制 • 财政体制
• 发展趋势
ppt课件
2
一、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5.
谈谈你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ppt课件
24
定
1974-1975
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
1976-1979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部分省(市)试行“收
支挂钩,增收分成”
分 级 包 干 的 财 政 1980-1985 体制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包干
ppt课件
1985-1988 1988-1993
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 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的划分
•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ppt课件 14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四、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不规范 • 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尚待健全
•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ppt课件
17
五、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 • • • • •
对所得税收入进行分享的改革 针对增值税进行的多次改革 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 房产税的推行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8
ppt课件
第四节 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 制改革
本章要点:
1.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制 2.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设
ppt课件 1
第一节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 政治体制 • 财政体制
• 发展趋势
ppt课件
2
一、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5.
谈谈你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ppt课件
24
定
1974-1975
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
1976-1979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部分省(市)试行“收
支挂钩,增收分成”
分 级 包 干 的 财 政 1980-1985 体制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包干
ppt课件
1985-1988 1988-1993
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 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的划分
•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ppt课件 14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四、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不规范 • 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尚待健全
•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ppt课件
17
五、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 • • • • •
对所得税收入进行分享的改革 针对增值税进行的多次改革 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 房产税的推行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8
ppt课件
第四节 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 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财政体制
• 1988—1993年包干财政体制
我国1994年前财政体制的变迁
体制类型与实施时间
统收统支阶段
1950
统 一 领 导 、 分 级 1951-1957 管理
1958
1959-1970
197179
分 级 包 干 的 财 政 1980-1985 体制
第四节 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 制改革
• 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简介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
一、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简介
• 省以下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
• 省以下政府主要支出责任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市管县”财政体制的弊端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包干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
•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 分税制的内容 • 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 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持续性的高速经济增长。
1980年—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为9.5%。然 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和促进国家财力的同步 增长。当时,财政部透露,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 值之比,已经由1978年的31% ,下降到1992年的14%。 不仅如此,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其中,中 央收入1000亿元,地方收入2500亿元,但当时的中央财 政支出却已经达到了2000亿元,赤字1000亿元,其中大 部分的赤字都向银行挂账,可以说当时的中央财政极为 困难。
• 2. 简述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 3. 简述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4. 选取分税制以后的任意一项改革进行分析并评价。 • 5. 谈谈你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1985-1988 1988-1993
主要特点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以收定支,五年不变 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定支定收,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 定
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部分省(市)试行“收 支挂钩,增收分成”
局面。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中央做出了统一全 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财 政收支,统一物资调度,统一现金管理,实行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 财政体制
分类分成
总额分成
三、分级包干的财政 体制
• 1980—1985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 1985—1988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政治体制
单一制
联邦制
邦联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
分权型财政体制
分权型财政体制
中国、日本等
高度分权
联合国、欧盟等
美国、加拿大等
适度集中
德国、瑞士等
第二节 1994年前中国财政体 制的演进
• 统收统支 •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分级包干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 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经济工作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二、财政体制
• 集权说 • 分权说 • 集权与分权的争论
三、发展趋势
•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看,单一制与联邦
制之间的差异己经越来越小了。各国财政体制呈现 出比较明显的分权特点:分政治权限、分立法权限、 分事权、分财权、分税收权。事权、财权、税权的 划分和与此相关的立法权、管理权的确定,以及中 央政府对各地方财权的限制和调节,成为现代各国 财政体制的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
第四章 财政体制
本章要点:
1.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制 2.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设
第一节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 政治体制 • 财政体制 • 发展趋势
一、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 邦联制
管理”,再到“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最后到达分 税制的财政体制,经历了不同的改革阶段。
•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目前,省以下
财政体制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省管县”及“乡财 县管”财政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思考题
• 1. 说出世界上主要的三种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
制并列举其代表国家或集团。
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 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的划分
•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四、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不规范 • 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尚待健全 •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五、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 对所得税收入进行分享的改革 • 针对增值税进行的多次改革 • 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 •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 • 房产税的推行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
• 乡镇财政的演变和结构 • “乡财县管”的实质和主要内容 • “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本章小结
• 政治体制包括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而财政体制
主要是集权财政体制和联邦财政体制。
• 集权与分权究竟哪种方式更好,不同国家不同政体有
着不同的选择。
• 中国的财政体制从“统收统支”到“统一领导、分级
• 1988—1993年包干财政体制
我国1994年前财政体制的变迁
体制类型与实施时间
统收统支阶段
1950
统 一 领 导 、 分 级 1951-1957 管理
1958
1959-1970
197179
分 级 包 干 的 财 政 1980-1985 体制
第四节 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 制改革
• 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简介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
一、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简介
• 省以下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
• 省以下政府主要支出责任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市管县”财政体制的弊端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包干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
•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 分税制的内容 • 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 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持续性的高速经济增长。
1980年—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为9.5%。然 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和促进国家财力的同步 增长。当时,财政部透露,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 值之比,已经由1978年的31% ,下降到1992年的14%。 不仅如此,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其中,中 央收入1000亿元,地方收入2500亿元,但当时的中央财 政支出却已经达到了2000亿元,赤字1000亿元,其中大 部分的赤字都向银行挂账,可以说当时的中央财政极为 困难。
• 2. 简述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 3. 简述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4. 选取分税制以后的任意一项改革进行分析并评价。 • 5. 谈谈你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1985-1988 1988-1993
主要特点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以收定支,五年不变 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定支定收,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 定
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部分省(市)试行“收 支挂钩,增收分成”
局面。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中央做出了统一全 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财 政收支,统一物资调度,统一现金管理,实行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 财政体制
分类分成
总额分成
三、分级包干的财政 体制
• 1980—1985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 1985—1988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政治体制
单一制
联邦制
邦联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
分权型财政体制
分权型财政体制
中国、日本等
高度分权
联合国、欧盟等
美国、加拿大等
适度集中
德国、瑞士等
第二节 1994年前中国财政体 制的演进
• 统收统支 •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分级包干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 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经济工作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二、财政体制
• 集权说 • 分权说 • 集权与分权的争论
三、发展趋势
•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看,单一制与联邦
制之间的差异己经越来越小了。各国财政体制呈现 出比较明显的分权特点:分政治权限、分立法权限、 分事权、分财权、分税收权。事权、财权、税权的 划分和与此相关的立法权、管理权的确定,以及中 央政府对各地方财权的限制和调节,成为现代各国 财政体制的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
第四章 财政体制
本章要点:
1.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制 2.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设
第一节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 政治体制 • 财政体制 • 发展趋势
一、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 邦联制
管理”,再到“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最后到达分 税制的财政体制,经历了不同的改革阶段。
•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目前,省以下
财政体制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省管县”及“乡财 县管”财政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思考题
• 1. 说出世界上主要的三种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
制并列举其代表国家或集团。
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 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的划分
•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四、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不规范 • 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尚待健全 •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五、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 对所得税收入进行分享的改革 • 针对增值税进行的多次改革 • 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 •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 • 房产税的推行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
• 乡镇财政的演变和结构 • “乡财县管”的实质和主要内容 • “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本章小结
• 政治体制包括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而财政体制
主要是集权财政体制和联邦财政体制。
• 集权与分权究竟哪种方式更好,不同国家不同政体有
着不同的选择。
• 中国的财政体制从“统收统支”到“统一领导、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