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
作者: 黄菊芬
作者机构: 三明学院外语系,福建三明365004
出版物刊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31-3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0期
主题词: 关联理论;新闻模糊语言;翻译
摘要: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认知环境对意义理解有制约作用,而翻译的本质要求译者在原语和译语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
通过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新闻模糊语言的特点,试图证明关联理论对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论,并认为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在传达原语交际意图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实现最佳关联并收获最佳交际效果。
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可灵活采取虚实翻译的方法。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有 的时候因为受到涉外场合的限制和制 约.有些 问题 或者信息不
用模 糊语 .不但 不会破坏商务英语表 达中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 .还能够 适宜做 出正面的 回应或者解释 :而有的时候为了阻止不 利形势 的出现
达到使食物英语表达更加灵 活.生动 .具体和精确 的目的 同时也能够 和发展 .常常要求谈 判人员避免直言
观世界认识 的模糊性决定 了我们所研究的语 言的模糊属性 将模糊属 误会和尴尬 模 糊表达最为一种礼貌表达得策 略.确实能够产生让人
性 融人 与实 践 语 言 使 用 中 .这 样 更 加 精 确 恰 当地 表 达 了 表达 者 想 表 达 满意 的积极成果 与此 同时 .模糊语言还可以促进 商务谈判 的顺利进
五个 方 面 的语 用 功 能 1.1客 观 准 确
对话语 内容做出明确 的判断 3.模 糊 语 言 在 商 务 英语 合 同 中的应 用
模糊语言 以概括综 合的方式 ,记叙简洁但 同时能够传达 大量 的客
在 国际贸易 中.基于一定 的法律 目的 .双方必须要签订英文商务合
观 准 确地 信 息
得 信 息 .从 而促 进 语 言 交 流 人 们 已经 在 日常 交 际 和 文 学语 言 中普 遍 行 试 探 出谈 判 对 方 的 真 正 意 图 .从 而 达 到 成 功谈 判 .形 成 共 识 的 目
运 用 模 糊 语 ,在 科 技 ,商 务 等 领 域 中 ,尤其 是 在 商 务 英 语 的 各 个 方 面 , 的。在商务英语谈判 中可 以应用不 同的模糊语言表达手段和策略。这
当出现一些不便或者不易做出正确评估或者结论 的时候 .或者 由
有属性 ,在商务信函中使用模糊语言不应该 给收件人的理解带来不便 于身份面子需要勉强发表意见 的时候 .谈 判者可以使用模糊 限制语来
从顺应论视角看英语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使用
GAO DENG JIAO YU/高等教育四、线上线下联动 激发课程思政活力“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领域,“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也有积极的观念、实践和技术基础。
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学院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
一方面,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网上视频、电子书等多种学习资源,通过QQ、微信、邮件等手段和学生进行互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针对95后、后大学生的所需求呈现出的个性化、多维度、易变化的特点,创作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新模式。
潘伟涛老师撰写的《一个通信集成课教师眼中的中兴事件与选课》、马研卓老师的《站讲台,胸有沟壑;课思政,立德树人——从理论研究到课堂实践》等一系列优秀文章,被澎湃新闻网等不少专业的新闻媒体进行转载报道。
2019年,学院依托微信平台组织了“我为通信代言”专业思政微课大赛,共计收到参赛作品40余项,高质量的微课作品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五、结语文章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为例,从加强制度设计,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优化路径,旨在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
(通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顺应论视角看英语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使用向 锋英语模糊语的使用能够有效推动商务谈判的成功,并极大的加强语言表达的礼貌得体性,增强语言的客观准确度,使商务谈判交际更加灵活。
目前随着国际商务的飞速发展,商务谈判逐渐增多,学术界对英语模糊语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从顺应论视角入手,结合英语模糊语具有活跃商务谈判氛围,提高商务谈判效率等功能,剖析英语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使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顺应论概述各国学者有大量关于顺应论的定义与研究。
瑞士语言学专家维索尔伦提出了顺应论,在《语言学新解》一书中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发挥语言作用的过程,其实质是发话人与受话人,根据交际环境需要不断做出语言的选择,进而实现交际目的。
浅析英语新闻导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8 %
1 .% O 5
是 相 对 概 念 , 高 大( l、 多 (ay等 , 为形 容 如 t1许 a) m n) 多 词 。非量 化 的模糊 语 反 映 了客 观 现 实 中的许 多 过 渡 现象 。相对 于精 确 语言 , 模糊 语 言 的主要 特点 就 是模糊不清 , 即具 有 不 确 定 性 、 精 确 性 , 同时 不 但
摘 要 : 语 新 闻的 语 言特 点有 其 语 言 的共 性 和 专 业 特 性 。从 语 言 模 糊 性 的 角度 分 析 英语 新 闻 , 别 是 英语 新 闻 导 语 英 特
中模 糊 语 言 的运 用 , 以 帮助 读 者 更 好 理 解 英 语 新 闻 的 重 点 和 快速 浏 览 并 掌握 信 息的 技 巧 。 可
《 糊 语 言初 探 》 中首 次 将模 糊 理 论 引入 我 国 , 模 为 模 糊语 言 的研究 开辟 了道 路 。所谓语 言 的模 糊性 , 就 是 指语 言 没有 确 定 的外 延 。 有 一 定 的 内涵 , 但 它
表 达某 些 事物 时是朦 朦 胧 胧 的 , 指定 一 些 事 物 , 既 又不 十分 明确 。例 如 “ ” 美 这个 词 , 给人 一 种 比较好 的 概念 , 是 多好 , 但 就没 有 一 定 的度 量 标 准 即没 有 明确 的概 念 。模 糊语 大 致有 两类 : 一类 边 缘界 限不
安 阳工 学 院 学 报
9 4
J u a fAn a gI si t f e h ooy o r l y n n tueo c n lg n o t T
20 0 9正
浅析英语新 闻导语 中模 糊语 言 的运用
罗 薇
( 阳师 范 学院 外 国语 学院 , 安 河南 安 阳 4 50 ) 50 0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运用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运用作者:文宇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1期摘要:模糊限制语有着丰富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和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之一。
模糊限制语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商务、新闻、学术领域,掌握模糊限制语运用的普遍规律,拥有良好的语用能力与语篇交际能力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运用一、前言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在《语义标准和概念逻辑的研究》(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中提出了模糊限制语(hedges)的概念,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在英语交际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在某种程度上,模糊限制语表面上的模糊却显示了语言的客观性和严谨性,从而提高语言的可信度。
Joanna Channell认为模糊语言的使用有十大功能:①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②不想说明详情;③具有劝导性;④词义中断的过渡;⑤缺少具体信息;⑥置换作用;⑦自我保护;⑧有力和礼貌;⑨非正式的气氛;⑩女士语言。
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根据是否能改变话语真值条件,或者说是否能够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这一标准,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变动型和缓和型两大类。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话语意义作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定出一个变动范围。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型和范围变动型。
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确的话语说得得体一些,与实际情况更接近一些,避免过于武断,如:sort of,kind of,somewhat,really,almost,quite,entirely,a little bit,to some extent,more or less等的使用。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摘要: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现象,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广泛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本文从模糊的概念出发,通过论述模糊语言的特征、翻译和功能,阐述模糊语言在外交、广告、国际贸易和新闻报道等领域的运用,最后达到顺利完成日常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运用“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对象的不确定性,不清楚或不分明。
罗素(Russell)在1923年的《模糊》(“Vagueness”)的文章中把模糊定义为“当用于描述的体系与被描述的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一时,这个描述就是模糊的”。
模糊语言广义是指语言的模糊性,狭义指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
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语言上的模糊,此外在语义上也有模糊不确定性和语义上的变异性两个特征。
1模糊语言的翻译翻译是以“信”为要旨,但是由于翻译的情形复杂多变,如果不深刻体会语言这种工具所表达出的意境,加之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来进行语际翻译,而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实”,很可能会陷入“虚”的泥沼中。
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1.1对等法对等法实际就是一种以模糊对模糊,以精确对精确的翻译方法。
比如: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各异,当英汉模糊概念表达不一致时,则采用译入语的模糊表达来转译原语的模糊表达。
1.2直译法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去翻译另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以保留模糊信息。
比如:Her description of what happenedapproximatedtothetruth,but she still left a fewdetails out.翻译成“她叙述所发生的事近于实情,但尚遗漏了个别细节问题。
”当英语中的模糊信息存在不对称性时,就需要用另一种语言中的非对等词来达语义相同的模糊信息。
英语新闻导语的模糊性与准确性
英语新闻导语的模糊性与准确性作者:史航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4期作为一则消息的开头,新闻导语以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浓缩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导语通常位于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报道的精华、生命之所在。读者通过阅读导语便可以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而决定是否要阅读整篇新闻报道。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由于新闻反映的是变化中的事件,有极强的时效性,英语新闻导语必须做到简洁、准确、抢眼。导语应保持高度的准确性,是不是意味着完全彻底地排斥模糊语言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准确不等于精确,准确性在某种情况下要求更大的精确性,同时则可容忍一定的模糊性。什么是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查德教授在《模糊集》一文中提出模糊理论,他认为现实世界的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这是一种被称之为“模糊集”的现象。1979年,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初探》中首次将模糊理论引入我国,为模糊语言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所谓语言的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没有确定的外延,但有一定的内涵,它表达某些事物时是朦朦胧胧的,既指定一些事物,又不十分明确。例如“美”这个词,给人一种肯定是比较好的概念,但是多好,就没有一定的度量标准即没有明确的概念。模糊语大致有两类:一类边缘界限不分明,如描述时间的词最近(recently)、傍晚(evening)等,这些词彼此间没有绝对界限,多为名词。还有一类词所表述的意思完全没有确定范围,表达的是相对概念,如高大(tall)、许多(some)等,多为形容词。非量化的模糊语反映了客观现实中的许多过渡现象。相对于精确语言,模糊语言的主要特点就是模糊不清,即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它给人们带来感知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导语中的应用由于“新闻=准确”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往往认为新闻就必定要求精确,而忽视了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人们渐渐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新闻反映的又是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的状态,精确的语言并不一定就能准确地反映事件的本来面目。因此,仅仅依靠精确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复杂的社会是绝对不可能的。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需要报道内容的精确性,但是也不容忽略模糊性同样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模糊语言只要运用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报道的准确性,还会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为了让读者看一眼便有读下去的兴趣,英语新闻导语必须简约醒目,生动风趣,而模糊语言用于交代新闻背景或概括新闻情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模糊词在英语报刊中频繁出现,对新闻报道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分析一般说来,标题的模糊性最强;导语次之;新闻主体最后。由于新闻报刊的时间性很强以及报业间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导语应用精练的文字提炼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吸引读者。高度精练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模糊词运用的根源。导语简要概括全文的内容,它的篇幅界于标题和主体之间,它的模糊性也界于标题与主体之间。英语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模糊得科学合理,自然有其不可忽略的使用价值。模糊语言在新闻导语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用于软新闻导语表达知识趣味性内容。软新闻是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因而软新闻导语时常使用模糊语,向听众提供娱乐、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一般而言,读者看新闻只是想对某一事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除非他对新闻的内容有特殊兴趣,否则他是不会要求了解细节的。一篇塞满各种细节的导语,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冗长累赘,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精确的语言,甚至精确的数字给予读者的精神冲击力并不一定就比形象化的描述更大。必要的模糊词语更能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精确的数据描述可以给人理性的认识,但只有感性的参与才能满足读者信息、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例如:Broccoli is known for its anticancer properties but it could also boost the immune system in older people and slow down the effects of ageing,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花椰菜不但可以抗癌,而且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延缓衰老。)China Daily,March 25,2008(中国日报,2008年3月25日)上例导语中older people,slow down,ageing都是模糊词语,导语没有必要解释多大年纪的人算是老人,并且没有明确说明通过什么样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运用得当,模糊词非但不会造成模糊的感觉,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添报道的生动感,能起到精确语言达不到的效果。用于预测性新闻导语表达记者的分析评论。预测性的报道以现实为基础,有分析、有判断地传播信息观点。由于新闻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报道的及时性,记者对新闻事件程度的深浅、影响的强弱等一时难以作出精确的判断,因此只能采用模糊语言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评价。随着预测内容、时间的变化,而又要兼顾报道本身的准确客观,用太精确的语言显然不适宜。在导语中适当运用模糊语言对事件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模糊中求得尽量的准确。例如:The latest effort at Middle East peacemaking is getting off to a slow start.Israeli Prime Minister Ariel Sharon this week made a play for the high road,effectively ordering his troops not to shoot first,but Palestinians have not reciprocated,and the violence will continue anyway.(为中东和平作最新努力的步伐放慢。以色列总理沙龙本周命令以军不要先动武,但巴勒斯坦军并未给予回应,暴力冲突无论如何将会继续下去。)Newsweek,April 12,2003(新闻周刊,2003年4月12日)该例导语首先利用模糊词latest effort和slow start指出为中东和平作最新努力的步伐放慢,然后从巴勒斯坦军并未对以色列总理的命令给予回应这一事实,作出合理的判断与评论:暴力冲突无论如何将会继续下去。this week和anyway就因其模糊性而显得较为准确,因为这毕竟只是一种预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可能太精确。用于动态性新闻导语表现事件的发展变化。新闻事件常常处于不断的、永无止境的变动当中,而动态的新闻是无法预测的,这从许多新闻跟踪报道可以看到,连续报道表明随着事件的进展新闻的真实性逐渐得以确认。时效性又使得新闻报道总是受到一些限制。记者往往只能使用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句来反映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模糊表述看上去不准确,但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作留有余地的动态报道,反映了事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例如:Police arrested more than a dozen people who crossed a barricade and blocked entrances at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building here yesterday,at the start of a day of protests marking the 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us invasion of Iraq.(昨天示威群众穿过路障和封锁的国税部门大楼入口,抗议庆祝美国入侵伊拉克五周年纪念。警察逮捕了十几个抗议群众。)China Daily,March 20,2008(中国日报,2008年3月20日)这则导语主要反映警察与抗议群众之间的冲突事件,虽然没有任何具体数字,但是通过词语more than a dozen和start of aday把警察逮捕的人数及时间作模糊处理了。可以看出,在不方便或不需要明确表达的情况下,模糊表达仍不失为一种处理新闻报道的好手法,甚至要比那些真正精确的表述更为客观、恰当。用于特殊新闻导语表达策略性内容。除了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可以采用模糊性语言外,一些受新闻纪律约束的政治、外交、科技新闻的报道也不得不运用模糊的语言,闪烁其词。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读者从心理上都能接受这些模糊语言,不会因为新闻中出现了模糊语而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只有模糊其词,我们才得以维护需要维护的东西,保守必要的秘密,而精确语言却往往难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例如:Sources from Pakistan’s Defence Ministry said that during intensive discussion with the three chiefs,two countries will review their defence cooperation.(巴基斯坦国防部有消息称中巴三位首长经过秘密磋商考虑将继续两国的国防合作。)China Daily,Febrary 20,1999(中国日报,1999年2月20日)Source这个词原意为“来源”、“源泉”,现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常被用来表示提供消息来源的有关“人士”或“官员”。消息灵通人士虽作了一定的限制,但具体为何人,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导语中没法提及。中国和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的讨论内容也没有做清楚详细的表述,intensive这一模糊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有机结合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增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相对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不可能绝对精确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与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相比,语言符号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就必须以最少的语言符号传达最大限度的信息,用同一个词去表达各种不同的感受,这就必然导致产生语言的模糊性。新闻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要求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两者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小明身高1.74米”和“小明身高一米七多”,前者是精确的,后者是模糊的。假如后者与“小明比较高”相比较,则又是比较精确的了。从存在的条件看,没有模糊语言就没有精确语言,反过来也是如此。一方面,新闻需要借助精确语言来准确无误地说明道理;另一方面,在很多场合,只需要模糊语言就能满足交际的目的,例如“他很优秀”等。总之,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之间的对立统一和彼此的相互转化,保证了人们顺畅地用语言进行交流。正确区分新闻语言的模糊性与含糊性。强调模糊新闻语言的必要性并不表明新闻语言可以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必须把新闻语言的模糊性与含糊区分开来。模糊是人们有意识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为了满足传播效果的需要或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的;而含糊则是指本来可以说清楚且应该说清楚的内容,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水平欠缺或写作疏忽而造成的辞不达意、语言混乱。含糊是新闻语言中的大忌,它会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运用不是表达不清,而是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是一种讲求分寸、讲求量度的策略性语言。新闻报道应充分认识到模糊语言的存在价值,同时又要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该模糊处方可模糊。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综合运用相得益彰。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不同的范畴发生作用,综合运用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既可维护新闻的真实客观,又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介绍股市,可用“牛气冲天”、“熊市低迷”等模糊词语,也可用“2008年3月14日的股市科技股票价格暴跌,纽约交易所跌5.6%,纳斯达克跌9.67%”等精确语言。精确语言提供明晰信息,模糊语言用语简省,概括性强,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对于某些暂时难以定性和分辨的新闻事件而言,过于准确的语言反而容易导致失真,此时使用模糊语言要比精确的表述更真实更客观,在模糊中求得尽量的准确。新闻中只有模糊语言是不行的,还必须附以精确语言。如果没有精确语言的表述,模糊语言就会变成空话。模糊语言有精确语言不可代替的优越性,但同时又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模糊语言不是万能的,它既有明朗性、概括性和定向性的一面,又有空洞性、抽象性和虚化性的一面。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及准确性,运用不当则会削弱新闻价值。恰当处理模糊与精确的矛盾关系,有机结合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使新闻作品既准确报道客观事实,又易于被读者接受,新闻传播就会更为立体,更为生动。参考文献:1.李国英:《新闻模糊语言初探》,《湖北社会科学人文视野》,2007(2)。2.王瑶:《谈谈模糊语言在东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新闻记者》,2000(10)。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编校:施宇。
顺应理论视阈下新闻英语模糊语言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 安 全 。 该 新 闻 报道 中 使用 了一 个 模 糊 限制 语 “ o e m r t a ” 和 一 个 具 有 模 糊 概 念 的 数 词 “ h u a d f 。 该 hn t o sn s o ” 数 量 词 我 们 作 大 量 的 、 成 千 上 万 的理 解 时取 其模 糊 意 义 , 符 合 新 闻报 道 的特 点 , 使得 报 道 准 确 、 简 洁 。
t e po s— r d ce r m a eil fom aln it t onsofw a n —g a e nu la tras r fl g n o he i h n ft ro ss a dso r r t. e i
LosAng lsTi e r 3, 1 ee m sAp .1 20 0
言文字 广
顺 应理论视 阈下新 闻英语模糊语言研究
修 伟
摘要 :本 文以顺应理论为视角 ,对新闻英语 中的模糊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 ,指 出了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
的表现形式,揭 示了新 闻英语 中出现模糊语 言的根源所在 ,并详 细阐释 了新闻英语模糊语言的独特语用功能。 关键 词 :新闻英语 ;模 糊语 言;顺应性;语用功 能 “ 模糊 限制语 ”。其中表示限制变动程度 的模糊 性词语 , 如 : sm , k n f a m s , e t r l , a lt l i, o e id o , lo t n ie y i t e b t
;表 示限制 范围的模 糊 性 词 语 , 如 : r u h y ap r xi a e1 , es en i l y o g l , p o m t y s t a l 我们 来看 一 个 例 子 :
浅析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浅析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摘要]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重点探讨了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特征;原因;翻译方法引言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 )的创始人,著名的美国数学家查德说过,“模糊理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事实---人类具有的几乎所有的思维,特别是日常思维,本质上来说都是模糊的。
”语言学界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体系中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的一种基本属性。
模糊性是一种交际手段,没有这个手段,语言就必然会失去其作为“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的本质属性。
目前,以自然语言模糊性为研究对象的模糊理论开始用于翻译,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
1 模糊表达的语用功能语言模糊性具体体现在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即模糊词(难以明确确定或精确确定的词)和模糊结构(由模糊词所构成的词组)上。
如英语中修饰词about, approximately, very, more or less等都属于模糊限制语;量词few, several, tens of, plenty of 没有给出明确数量;一些习语结构clean and neat condition, where necessary, as the case may be也属模糊表达。
汉语中,模糊表达用得就更加广泛了,如限制词“约”,“稍稍”;情态动词“可以”,“应该”,“必须”;表示性状的“完善”,“满意”;表示时间的“过去”,“尽早”等在语义上都具有模糊性。
模糊表达的语用功能大致分成以下几种:1.1 口语表达中填补停顿由于口语表达的随意性,人们在讲话时会一时想不起要表达的内容,或对要表达的内容不能确定。
为避免谈话中断,而使用模糊表达来填补停顿,如:I’m not sure. Oh...he was fairly young...err in his teens, I think…He’s about…about…seventeen or eighteen.(译文:我不敢肯定。
浅析英语模糊语
浅析英语模糊语作者:甘露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6期内容摘要:模糊语言广泛地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了解英语模糊语能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本文简述了模糊语的定义,并结合实例对模糊语的类型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模糊英语模糊语语用功能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工具,传统修辞学理论往往强调语言的清晰和准确,认为只有使用准确的语言才能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高效。
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频繁地使用模糊的语言进行表达。
可见,模糊语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模糊语进行分析,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更好地了解及使用模糊语。
一.模糊语的定义随着模糊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学者们也试图给模糊语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
英国语言学家Channell指出某一语言表达法是模糊的,如果:1.该语言表达法与另一能够表达同样意义的语言表达形成对照;2.该语言表达法是故意并且有目的的含糊其辞;3.该语言表达法的意义出于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
(Channell, 2000:20)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语义和词义模糊在语言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处在发展变化中的,而人们的阶段认知能力却是相对有限的。
人们用有限的词汇来描述多重的概念,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模糊语言。
二.模糊语的语言形式在语言使用中,人们有时候故意选用模糊词制造特殊的表达效果。
英语模糊语的语言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词汇的模糊性(1)模糊量词。
英语中很多量词的意义很模糊,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数量概念。
如:用a lot of, an amount of, a number of 来表示数量多;用a few of, a touch of来表示相对“少”的概念。
(2)具有模糊意义的代词。
如“that,this”,I hope that things can go on like that. 在这个句子中,that的指代模糊。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明了:新闻英语力求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和词汇。
2. 准确无误:新闻英语追求准确无误地表达事实,避免模糊、含糊的说法。
3. 客观中立:新闻英语力求以客观、中立的语言描述事实和报道事实,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性的干扰。
4. 时效性强:新闻英语注重时效性,强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报道最新的事件信息。
5. 词汇丰富:新闻英语使用的词汇量大,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6. 句式多变:新闻英语在句式上力求多变,避免单调重复,采用多种句型和语法结构来表达信息。
7. 标题醒目:新闻英语的标题通常采用醒目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上是新闻英语的一些语言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闻英语能够准确、简洁、及时地传递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以China Daily为例
A a e su y o h n i e s t d fC i a Dal y
HUANG u fn J— e
( eat e tfF rinL n u g - a mig U i ri , a mig3 5 0 F ja ,C ia D p r n oe a g a e S n n nv sy S n n 6 0 4, uin hn ) m o g e t
第2 3卷 第 3 期 21 年 5月 . 02
文 章编 号 :6 4 13 ( 0 2 0 -0 90 1 7 —7 0 2 1 ) 30 6 -4
陇东学院学报
J nlf o o nei o aoL ̄ n Uirt  ̄ g vs y
V0. 3 N . 12 o 3
Ma 2 1 y 02
模 语 是 种 言 念,时 是 种 言 象 它 出 研 事 模 的 论 并 定了 糊 合( z 糊 言 一 语 概 同 又 一 语 现 , 了 究 物 糊性 理 , 制 模 集 Fz uy 反 了 观 物 外 上的 种 确 性 众 周 , Ss 个 概 。 德 模 下 定 是 “ 界 不 泾 映 客 事 在 延 一 不 定 。 所 知 准 e) 新 念 札 给 糊 的 义 : 限 是 t这 其 确简 是 闻 语 作 言 基 要 ,新 工 者 渭 明 确 好 类 ” 言 , 糊 是 该 中 成 、洁 新 英 写 语 的 本 求 是 闻 作 在 分 的 定 的 别 , 之“ 类 指 类 的 换 模 成 该 新 语 方 追 的 标 很 人 往 为 种 糊 与 员 j 员 过 是 渐 而 一 切 0 理 被 泛 闻 言 面 求 目 。 多 往 认 这 模 性 向} 的 渡,逐 的 非 刀 的 ” 论 广 新 的 实 和 确 是 互 盾 。 实 新 报 中 运 于 多 域,而 模 语 对自 语 的 究 是 闻 真 性 准 性 相 矛 的 事 上,闻 道 用 很 领 然 ,糊 言 然 言 研 也 其 适 运 模 语 具 十 重 的 义 实 证 ,闻 重 的 本 拟 语 的 度 探 模 语 新 报 中 当 用 糊 言 有 分 要 意 。 践 明新 写 要 。 文 从 用 角 ,析 糊 在 闻 道 的 作 同 存 大 的 糊 ,是 糊 言 语 功 决 语 功 旨 说 模 语 在 闻 道 的 用 不 避 中 时 在 量 模 语这 模 语 的 用 能 定 用 能,在 明 糊 言 新 报 中 使 是 可 的 只 运 得 ,但 会 响 道 准 性,会 精 免 ,有 到 处 使 才 提 新 报 的 量 ,要 用 当非 不 影 报 的 确 还 与 确 的唯 恰 好 地 用,能 高 闻 道 质 。 语 相 补 共 作 ,加 出 闻 真 性 使 言 1 模糊语言的 言 互 充、同 用更 突 新 的 实 ,语 表 分类 达 然 体 更自 得 。 伍 平 模 语 学 说 “ ”夏 “ ”冬 所 达 铁 在 糊 言 中 , “ ”秋 “ ” 表 春 概 除 文 所 的 为 精 规 外 在日 中 表 15 , 国 统 学 札 ( A ah 生 先 的 念 天 学 作 人 的 确 定 , 常 所 达 9 年 美 系 科 家 德 L .d ) 率 提 6 _ze先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是 界 限分 明的 , 当一 种概念 不能 准确清 晰地 表示它 的外 延 时, 那么, “ 既此亦彼 ” 或“ 非此非彼 ” 的模糊 性就 出现 了 。麦
加拉学 派 ( Me g a r i a n s c h o o 1 ) 的代表人 物 E u d e l i d e s 针对 这种
( 二) 英语新 闻中模糊语言的三种类型 新闻 , 作为一种 特殊 的文体 , 要求及 时 , 准确, 客观地反
映事件 , 但 准确不一定 意味着精确 , 而实时性是新 闻的独特
现象就提 出了“ 连锁推 理悖 论” , 艮 大程度上挑 战了当时经 典 的亚 里士多德提 出的二值逻辑 , 其 中最有名 的是“ 沙堆悖 论” : 一 粒沙不 能形 成沙堆 , 如果我 们再加一粒 沙 , 依 然不能
的, 而模糊 是成功 交际的最大 障碍 。然而 , 模糊 现象存在 于
因为在 “ 是” 和“ 非” 之间原本有很多中间因素的 , 比如在
“ 长” 和“ 短” 之间 至少有“ 很长 ” 、 “ 略 长” 、 “ 中等” 、 “ 略短” 和
我们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的这个事实 , 人 们开始意识到模
糊 的。上 面说 的实际上不能确定 , 我指的并不是 由于解释者
此 即彼” 的二值逻辑 , 也 就是说 , 范畴 的划分 是边界 明晰的 ,
只有两种切 分方 法 : 成员和非成员 。但是并非所有 的范畴都
的无知 而不 能确定 , 而是 因为说 话者 的语言 特点 就是模 糊
的。 ” _ 2
形成沙 堆 , 同样道理 , 三粒 沙 , 四粒沙 ……也 不能形成沙堆 ,
特点 , 受众 群往往希望 能在第一 时间 了解事件 , 如果过于追 求具体 数据 的精确 性 , 就势必影 响其时效性 。因此 , 为 了避 免报道 中的不准确或 出于其他 的原因 , 英语新 闻中要使用 大
浅析国际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浅析国际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是语言本身具有的特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
国际商务交际则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模糊语言也大量存在于其中。
并且模糊语言在此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
文章在介绍了模糊语言的前提下,通过详细的举例,着重探讨了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标签:模糊语言国际商务英语语用功能在1957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开始觉察到语言的模糊性质。
他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用的词是非常有用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法和难以下定义的术语,但仍能相互理解。
”商务语言是人类语言在商务中的应用,因而同样具有“模糊”和“精确”这两种特性。
商务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精确,即确保在书写商务电函与合同,或进行商务谈判等商务交际过程中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引起歧义的语言,以免造成商务活动中的不便和误解。
但是,在实际商务交际中,商务语言确实存在着模糊性。
商务语言有时有意说得“模糊”一点,以达到某种语用目的,从而促使商务目的的实现和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传统语言学的基本准则要求语言表达清楚、正确。
但是由于客观实体边界的不明确性,人们对事物观察的不同角度或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语言使用的不一致性,从而使模糊的语言形式成为一种必然的存在。
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说过:“在语言中,明确的只是极端的情况。
过渡的现象在其本源中,即说话人的意识中原本是游移不定的。
正是这些模糊的、游移不定的现象应更多地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
”遗憾的是这些关于语言模糊性的看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
长期以来,模糊语言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开创了新型的科学思想方法,这才引起语言学界对模糊语言的普遍关注, 模糊语言学也随之应运而生。
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
新闻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新 闻英语 中的模糊 语言
杨 明辉
( 徽 建筑 工业 学院 安
摘
外语 系,安徽
合肥
206) 3 0 1
要 : 闻报 道 中模糊 词 的广泛 应 用使 得新 闻更加 真 实、 新 具体 而且 准确 。 糊词 的大量存在 。 模 一方面,
由于世界 存在 着类属 不清的 事物, 类具有模糊 思维的能 力, 人 再加上 语言本 身也具有 的模糊特 征, 这样就使得 我们所使 用的新 闻语言也就具有 了明显的模糊性 。 模糊语 言不等 于含糊 其词, 两可。 模棱 模糊语 言是 利用语 意
生 同语言学 本 身有不 可分 割 的联 系 。 先是查 德 等 首 人 以模糊 集合 论 为: ,研究 自然语 言 的模 糊性 , [具
创立 了定 量模糊 语义 学 ( u ni t efzv st D q a tai a el — t v iz / a
确 的分 类 标 准 , 以判 断其 类 属 , 以判 断 cy和 难 难 i t
质、 质量 和数 量 的, 们 与所 指 事 物 的关 系更 为 复 它 杂 。如 tl hr go bdwd nr w等形 容 词 a/sot od/a;ie/ar l ; o
具 有较 高程度 的模 糊性 。综 上所 述, 词是 指那 模糊
修辞学 、 模糊语言学等等。 实践证 明, 模糊语言与 精 确语 言 相 互 补充 、 同作 用 , 新 闻报 道 更 加 接 共 使
近新 闻事实 的本 来面 目。
些 词义 的内 涵和 外延 难 于 明确 确定 或 精确 确 定 的
词 和这些 词构 成的词 组 。
一
美 国控制 论 专 家 Z dh 16 ae ,95年在 Ifr t n nomao i
英汉模糊词在新闻报道中的对比分析
1 表数量范畴的模糊词 . 通 过对 中英 文新 闻报 道进行对 比分 析 ,我们 发 现 ,表 示 数 量范 畴 的模 糊 词在 新 闻报道 中的 使用 是 最 多 的 ,尤其 是关 于经济 方面 的报道 。众 所周 知 ,数字对 于大 多数人来说 往往 是枯燥无 味 的。但是 如果在 新 闻报 道 中 ,能够将所 谓 的枯燥无 味 的数字通过 恰 当的模 糊词语 转化为生 动具体 的形象 ,这样 的表达 效果 要 比看 似 精确 的数 字更 清晰 明朗 ,同时更 易于为读 者接受 ,新 闻报道 也会 因此而更 加生动 丰满 。 表数 量范 畴 的模糊 词 的使用是 由于客体 本身所具 有 的模糊 性所 决定 的。这主 要是 由于客观 事物 的界 限不 明 ,从而 导致语 义切分 的界 限不 十分 明确 。在 中英新 闻报道 中 ,我们 都可 以发现很 多这方 面 的例 子 。下面就 从具 体 的例子进 行说 明 。 在 中文报道 中通 常使用 表计 量或表度 量的词来传 达模糊 性 。例 如 : “ 中央财政 预算今 年安 排 38 2 亿元 ,21 00年安排 30亿元左 右 …”(《 民 日报 》20 0 —1) 0 人 09— 5 4 这是 一则有 关经 济方 面的报道 。在这个 例子 中 ,记者 运用 了一 个表 示数 量 范畴 的模 糊 词 “ 右” 左 。因 为 就当前 的情况来说 , 政府还难 以确定到 21 年到底最终安排多少资金用于中央财政预算。“ 00 左右”的使用避 免 了报道 过于绝 对化 。 英文 报道 中也如此 。“1 oe met a s api e o a 0 fc l a ‘a t e ’ f er e d 11 gvr n sa o po t m r t n80o iss cr a l o vr a e n h l n d eh i f a ek ̄ h t i sn l e a fw it T i a st t o o a u,h d e . ( hn ay 0 9 3 0 k h l n h eadd ” C i D i ,2 0 —0 —1) a l 这则 报道 主要是讲 政府 指派官 员去治 理太湖 ,由于作 者不确定 政府到 底指派 了多少 官员 ,所 以运用 了一 个 “ o a m r t n”从 而使 这 篇报道更 具说服 力 。 eh 另外 ,当英 语 中的基 数词 以复数形式 出现 时 ,这类基数 词就成 了模糊 词 。
英语广播政治新闻访谈中的模糊限制现象
第 1 卷第 l 9 期
20 0 6年 1月
镇 江 高 专 学 报 Ju a o h ni gC l g o r l f ej n ol e n Z a e
Vo _ 9 No 1 l1 .
J n ,2 0 a . 06
K laO len(94) V n eK p l 18 ) M r- u / hs i 18 , a d o pe(9 5 , ak k t
逻辑推理得出的 , 使得话语更清楚些 , 从而增强其可
信度 , 以建立说话人或作者客观公 正的形象。
二 、广 播政 治新 闻访 谈 的定 义 、 点 特
展, 国外学者 又提 出了“ 模糊 限制现象 ” 。
一
、
模糊 限制的特 点及 其功 能
首先, 旨在 自 我保护。不明确直白地表达 自己的 真实想法 , 使话语更模糊 , 从而避免承担直接责任或 不完全担负责任, 以妨相左意见 , 起到降低风险 、 我 自 保护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 低调表达 , 回避敏感问题; 留有余地 , 以免被动 , 可以修正 ; 曲言 , 委婉 避免冲突。 其次, 表示礼 貌。调节 缓和说 话语气 、 言语力 度, 以使话语更易为听众或读者所接受 、 认可 , 同时 , 顾及听众或读者的面子 , 以示礼貌 。 第三, 显示客观公正。表 明命题是经由可靠 的
中 图分类号 :G 2 . 22 1 文 献标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10 .18 2 0 ) 1 0 1 3 0884 (06 0 - 3 - 0 0
皮尔斯是第一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模糊问题上来 的哲学家。12 93年 , 国哲学家罗素在《 法 太平 洋心
“ 确 定 性 ” Bbr ( 98) 不 : ie 18 ;“间 接 ” Seo : kln t
关于俄乌冲突的中日新闻里的模糊限制语使用分析
关于俄乌冲突的中日新闻里的模糊限制语使用分析
张效博;刘琛琛
【期刊名称】《语言与文化研究》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本文分别从中日新闻网站中各选取了100篇关于俄乌冲突的新闻,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中日媒体都倾向于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以引用第三方的消息或使报道贴近实际、或避免武断。
不同点为日本媒体更多地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直接或间接表达网站自身的看法,或传达来源模糊的情报,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且观点输出相对明显、有所偏离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和真实性原则。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张效博;刘琛琛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2.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分析
3.俄乌冲突中的航空弹药作战使用分析与启示
4.中美核查新闻生产的比较分析——以俄乌冲突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商业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商业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曾征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商业广告中.它在英语商业广告中通过词汇、句子和话语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对于研究与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商业广告中的语用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5页(P126-130)
【作者】曾征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J], 崔羽杭;李世荣;曲秀艳
2.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J], 周晓琴
3.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J], 张海英;
4.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J], 张海英
5.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J], 陈泫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谈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2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3 从饮食角度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4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5 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s6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7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8 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9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10 从《理智与情感》中看人格与性格对婚姻选择的影响11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12 肢体语言的文化趋同性研究13 分析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影响14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女性推崇观探究15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6 从消费社会学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17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18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9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20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口语交际误解现象21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22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23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24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25 外贸函电中的语用失误分析26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27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28 《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英雄的伟大之处对比29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30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31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32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33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34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35 《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36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37 美国体育运动词语对美国英语的影响及语用分析38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39 荒诞与抵抗——《局外人》中莫尔索的荒诞表现之原因分析40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41 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42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43 侦探小说的发展44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4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46 论《追风筝的人》中父子关系的心理剖析47 E- C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48 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策略的调查分析—以屏边高级中学为例49 国内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与技巧50 A Study of Narrative V oice in Jo di Picoult’s My Sister’s Keeper51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52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53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54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55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56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57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58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59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60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61 《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62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63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策略调查64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65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66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67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68 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69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70 身势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71 中美幽默的比较72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73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74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75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the Love Affair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utterfly Lovers and Romeo and Juliet76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77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78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79 The Joy Luck Club-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Chinese-Americans across Two Generations80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81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82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83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84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85 论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批判精神86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87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88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89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90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91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92 论《莫瑞斯》中E. M. 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93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94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95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96 美国拓荒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读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妮娅》97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98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99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00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101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102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103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104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105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106 浅析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的核心地位107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108 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109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110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111 涉外商函的特点及其翻译112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113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114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rt in English Class115 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116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117 论风格的可译性118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119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120 中西面子观比较研究121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12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eroin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Injustice to Dou E 123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124 Motivation’s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nglish Learning125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126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127 A Portrait of Martin Eden as a Nietzschean128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129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130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131 浅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叙事时间132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3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134 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135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136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137 初中生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138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139 汉语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140 从中美餐饮礼仪差异谈跨文化交际141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142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143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失乐园》中的撒旦的反叛者形象比较144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145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146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147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委婉及其应用148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149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150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15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152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153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154 Rabbit’s Predicament and Dreamland155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56 试论爱伦•坡的哥特式风格——以《厄舍古屋的倒塌》为例157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158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159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16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61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162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63 浅析哈代主要小说作品中鸟的意象164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165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166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16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168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169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浅析170 朋克摇滚的反叛与灵魂乐的激情171 通过《蝇王》看人性17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个案为例173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174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175 浅析《觉醒》中艾德娜自杀的必然性176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177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178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79 衔接理论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18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181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182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183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184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185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186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187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188 分析《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189 An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Male and Female Relationships in Sons and Lovers 190 美国西部文学中的牛仔形象所体现出的美国英雄主义191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192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我弥留之际》中三个儿子的悲剧为例193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194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195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196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197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98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199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200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