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讲义(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1
3. 志留纪Baidu Nhomakorabea
早期与晚奥陶纪相 似,而后气候转暖, 冰川消融,海侵增 大,西冈瓦纳大陆 大部分脱离极地气 候,处于温凉气候 带,仅南美有少量 冰川沉积;其它地 区仍处于赤道附近, 属热带或温带气候, 发育有珊瑚礁
三、加里东期的生物面貌
震旦纪晚期: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繁盛
寒武纪初期:小壳动物繁盛,生物完成了无壳到有壳的演化 寒武纪:三叶虫出现于寒武纪初期小壳动物繁盛期之后,是寒武纪的重 要化石。 奥陶纪:三叶虫的前颊类、后颊类发展繁盛,笔石除树型笔石外,正笔 石类开始大量繁盛,腕足动物中的正形贝类、扭月贝类占重要地位;软 体动物中的头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此外,珊 瑚开始发展,找到了确切的鱼形动物 奥陶纪末期:生物面貌发生改变,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绝灭,笔石中的 叉笔石类被单笔石动物取代,三叶虫中的褶颊类大都绝灭,生物面貌的 变革与奥陶末期的冰川作用有关。
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对接,古大西洋关闭,劳俄大陆形成。
南方大陆与北方大陆被古特提斯洋相隔 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古秦岭洋相隔
晚寒武世世界古地理图
华北-塔里木
北美(劳伦)
南方大陆
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
(冈瓦纳联合古陆)
俄罗斯
中奥陶世世界古地理图
华北-塔里木
古亚洲洋
北美(劳伦)
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
茅山组:紫红色砂岩、砂页岩,具交错层理 坟头组:下部石英砂岩,中部砂泥和粉砂岩。 下志留统: 高家边组:黄绿色页岩、泥岩为主
整合
下伏地层:上奥陶统
华南地区:
扬子地台北部早志留世早期出现滞留闭塞海 盆,形成黑色笔石页岩相沉积,早志留世中 期起,逐渐转为正常滨浅海环境;中志留世 起扬子海盆逐渐被填满,自鄂西至黔北、川 南一带出现向西南方向的海退;晚志留世的 海侵仅波及滇东地区,至志留纪末期也出现 海水淡化现象,反映了海湾的最后被填满的 过程。至此,整个华南大部分地区除钦防残 留海槽外,已全部转化为剥蚀山地和低缓准 平原。


∈3
西 冈 瓦 纳 美北 俄罗斯
东冈瓦纳包括: 澳洲, 南极洲, 印度 和西藏. 西冈瓦纳: 南美洲和非洲
中国 东 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 冈 瓦 纳 0。
全球古地理再造据
(C. R. Scotese等, 1979,简化)
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概况
1 劳(北美-Laurentia)俄(Baltica)大陆(Laurussia)拼合,加里东褶皱带(Caledonides)形成; 2 西伯利亚板块向北运动,华南和冈瓦纳(Gondwana)向南运动; 3 陆块由纬向分布逐渐转为经向分布
双笔石
半陆生的裸蕨植物、淡水鱼开始出现
我国江南志留纪植被景观, 大地上到处是裸蕨类。
志留纪、泥盆纪时陆生植物 与鱼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早古生代华北巨型藻类时代景观
Silurian life
重要化石门类:笔石
S1:除双笔石外,单笔石开始繁盛(正笔石目,有轴亚目)
S2-3:几乎全部为单笔石科动物
下-中志留统:
纱帽组:上部为灰绿色细粒石英砂岩,夹页 岩、砂质页岩、细砂岩,发育交错层理;下 部为黄绿色泥岩、页岩及粉砂岩 罗惹坪组:黄绿色灰质泥岩、页岩、粉砂岩、 瘤状及薄层状灰岩 龙马溪组:上部黄绿、蓝灰、黑色砂质页岩 及页岩互层,夹薄层细砂,下部黑色页岩和 硅质岩
整合 下伏地层:上奥陶统
南旺山下
鄂西宜昌剖面
下扬子区
代表剖面:江苏宁镇地区剖面 早志留世早期:属较深水 陆棚海,砂质沉积为主, 由南向北地层变厚。 早志留世晚期~中志留世 早期:砂泥质沉积为主, 地层厚度大,由北向南水 体加深,至皖西、浙西出 现复理石沉积。 中志留世晚期~志留纪末 期:海水变浅,该地区变 为三角洲环境,砂泥质沉 积为主,发育交错层理。 上覆地层:中泥盆统 平行不整合 中上志留统:
一、全球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格局
早古生代初期全球出现的稳定区
南方的冈瓦纳联合古陆,包括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印度、南极 北方的北美板块、俄罗斯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 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
加里东构造阶段地壳发展的主要特征:
上述分散的大陆板块拼合和陆壳面积增生
加里东构造阶段的大陆与海洋构造格局变化
ZT
NC

塔里木 TA
ZQ
仑 昆
CAI
?
提 特
?


LS

?
IN
冈瓦那陆块群
二、加里东构造期的气候特点
1. 寒武纪
经历了震旦纪冰 期后,气候转暖, 北方各大陆及南 方冈瓦纳大陆的 大部分地区处于 赤道附近,普遍 发育有蒸发岩沉 积。
2. 奥陶纪
早、中期继承了寒武 纪的特点,海侵广泛, 气候温暖 奥陶纪晚期~志留纪 初期,西冈瓦纳大陆 (北非、南美、南欧) 处于极地,气候寒冷, 发育大陆冰盖及冰海 沉积,其它地区仍处 于赤道附近,发育有 蒸发岩、膏岩沉积代 表干热气候
南方大陆 (冈瓦纳联合古陆)
古大西洋
俄罗斯
中志留世世界古地理图
西伯利亚
北美(劳伦)
古太平洋
古乌拉尔洋
哈萨克斯坦
扬子
古太平洋
劳俄大陆
俄罗斯
古特提斯洋
南方大陆 (冈瓦纳联合古陆)
O2
西伯利亚 西 北美 冈 瓦 纳 俄罗斯
中国 0。
S2
北美
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0

东 哈萨克斯坦 冈 瓦 纳

磷:如寒武纪底部梅树村阶、江南中志留统的坟头组上部 石煤及稀有金属:华南寒武系底部较深水黑色页岩及硅质 岩相区,西秦岭等地区下志留统黑色页岩中的透镜状煤层 膏岩:寒武纪出现的各燥热的半封闭海盆环境
铁矿:扬子区奥陶纪的康滇古陆,发育鲕状、豆状赤铁矿
石灰岩、白云岩:各时期的海相地层
O
洲 亚 古 NC
ZT
S3
HK






亚 ZT 洲 洋
TA CAI QT QT ZQ
NC
CA ZQ 秦 岭 YZ 华 南
原 特 提 斯 洋
SC
TA
CAI 昆仑
LS
QT 原 特


LS IN 冈瓦纳陆块群
IN
冈瓦纳陆块群
∈1
洋 洲 亚 古

CA
YZ
古 华 南


1. 扬子与华夏拼合形成华 南板块 2. 华北、塔里木北移转正
S1
S2
S3
第七章
加里东构造阶段地史特征概述
加里东运动:
广义:所有发生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志留纪)的
褶皱运动 狭义:志留纪后期的褶皱运动 加里东褶皱带: 早古生代发生的各次构造运动所造成的褶皱带。
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加里东褶皱带。1888年由休斯(E.Suess)创用,主要 指欧洲西北部晚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北东向山地的褶皱运动。这一时期的 地壳运动,使延伸于北爱尔兰、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东向格兰 扁地槽、西伯利亚的萨彦岭地槽、中国东南部加里东地槽、澳大利亚的塔 斯马尼亚地槽及北阿帕拉契亚地槽(古大西洋)形成褶皱山地。加里东运 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次要门类:珊瑚、腕足、三叶虫 四射珊瑚:主要为单带型(除隔壁外,只有横 板)和泡沫型,可形成小型珊瑚礁 腕足:并不繁盛,但内部构造复杂,如五房贝
志留纪笔石—单笔石繁盛
志留纪淡化环境生物群落
Eurypterides 板足鲎类
二、中国的志留纪
奥陶纪晚期的地壳运动及冰川作用,导致中国北部先后发生 大规模海退。自志留世,冰川作用消退,海侵逐渐扩大,许 多地区形成超覆,至志留纪中、晚期,广大地区再次出现显 著海退。
华北、塔里木古陆:自奥陶纪晚期以来,长期遭受剥蚀,仅 在边缘地带见稳定的浅海沉积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在志留纪地理面貌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各 地志留系的岩相和沉积厚度有显著差异,分为上扬子区和下扬 子区
S1-2
S2-3
上扬子区
代表剖面:宜昌北部罗惹坪纱帽山剖面 上覆地层:中泥盆统 平行不整合 早志留世早期:上扬子陆 表海周围被古陆、水下隆 起所围绕,形成半闭塞的 滞留海盆,盆地柱体处于 非补偿状态,形成黑色笔 石页岩相沉积。 早志留世晚期~中志留世 早期:上扬子地区海侵不 断扩大,逐渐转为正常滨 浅海环境,发育有碎屑岩 和碳酸盐岩,底栖发育, 形成壳相和礁相生物组合。 中志留世晚期~志留纪末 期:扬子地区整体抬升, 只在滇东地区保留有残留 海湾。
第六章
志留纪
Murchison, 1835, 英国古民族名称
志留纪为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世界各个大陆边缘都不同程 度地发生了强烈构造运动(即加里东运动),形成一批褶皱山 系,世界各大陆块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和海退,陆地面积扩大, 浅海区缩小,地形高差加大,气候干旱,生物开始了征服陆地 的漫长进程
一、志留纪的生物界
志留纪:生物界发生变革,三叶虫衰弱,笔石以单笔石为主,末期大量 绝灭;腕足动物中的五房贝、石燕贝类开始繁盛,四射珊瑚中出现构造 较为复杂的双带型、泡沫型,并可形成大规模的生物礁(志留纪是全球 第一次珊瑚造礁期);陆生无颌类开始繁盛,淡水节肢动物及陆生裸蕨 类都有发育,生物开始向陆地进军
四、主要矿产
由于构造环境和古地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志留纪生物界发生重大变革
衰减的生物类型:
三叶虫
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 鹦鹉螺
开始繁盛的生物类型:
节肢动物中的介形目、蛛形目
棘皮动物中的海百合 腕足动物中的五房贝、石燕贝类 软体动物中的双壳类、腹足类 单带型、泡沫型四射珊瑚、横板珊瑚 单笔石 竹节石、牙形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