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分期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深化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
6—12岁
3.儿童控制
12岁以后
同伴关系的发展
伙伴集团的3种关系期: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友谊的发展
欺负与被欺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青春期
11、12—15、16岁
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生理心理紊乱、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分期
年龄范围
主导活动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心理卫生
言语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其他发展
婴儿期
0—3岁
动作发展: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
发音:1、简单发音
2、连续音节阶段
3、学话萌芽阶段
词汇:1-1.5岁数量在50-60个左右,三岁增加到1000个左右
12个月以前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2个月以后,是表象记忆和语词记忆为主导。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记忆容量:11.04
特点:1.记忆的广度达到人生最高峰
2.对各种材料的记忆成绩达到最高值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发展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特征
幼儿记忆特点: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2.机械记忆与意义识记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记忆策略的形成:5岁以前没有记忆策略
5-8、9 是指导可运用策略
10岁以后主动运用策略
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具体形象ຫໍສະໝຸດ Baidu维为主,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想象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能力
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
尊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
人格的变化:
1.内省日趋明显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为人处世日趋圆满
1.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2.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3.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老年期
60岁以后
丧失期观点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等感觉迟钝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衰退慢些。,识记和回忆姓氏难。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亲密感的建立
社会关系的变化
职业的适应
人格的变化
1.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2.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中年期
35、40—60、65岁
生理变化:更年期
1.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型。
2.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道德情绪的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社会化
同伴关系的发展
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童年期
7-12岁
学习
特点: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自我评价能力: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3.自我价值评价与情绪有关
4.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都有关系
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
道德发展: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亲子关系的发展:
1.父母控制
-—6岁以前
2.共同控制
气质类型:托马斯
情绪发展:社会性微笑
分离焦虑
社会性依恋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时第一次飞跃
幼儿期
3—6岁
游戏发展阶段:
1.机能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规则性游戏
理论:
1.精力过剩论
2.精神分析
3.重演论
4.娱乐论
5.认知论
词汇:增加量最大
3岁:1000
6岁:3000
7岁:4000
词义的主要表现:词义扩大、词义缩小、与成人词义部分重叠
三、老年人主要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较少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适应退休的4个时期:
1.期待期 2. 退休期 3.适应期 4.稳定期
人格变化: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1.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
思维形式发展特点:
1.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7-8岁)一年级
形象抽象水平(8-10岁)二三年级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语词概括的发展
3.推理能力发展: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
4.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化。8岁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3.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青年期
17、18—35岁
智力发展:流体智力: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受先天素质决定)的能力
晶体智力: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
特征:1.二元论2.相对性
3.约定性
辨证逻辑思维
自我概念提高途径:
自我探索
他人评价
对同龄人的认同
道德: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情绪变化特点
1.烦恼增多:个人形象、父母关系、在同伴中尊严和地位。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青春期躁动
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
假想观众
第二反抗期
父母
1.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2.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5.学习是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短时记忆容量:7±2
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
2.组织:归类
椅子、桌子、床、小猫
3.系统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特点:1.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思维内容转折:9-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6.避免逃避
6—12岁
3.儿童控制
12岁以后
同伴关系的发展
伙伴集团的3种关系期: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友谊的发展
欺负与被欺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青春期
11、12—15、16岁
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生理心理紊乱、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分期
年龄范围
主导活动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心理卫生
言语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其他发展
婴儿期
0—3岁
动作发展: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
发音:1、简单发音
2、连续音节阶段
3、学话萌芽阶段
词汇:1-1.5岁数量在50-60个左右,三岁增加到1000个左右
12个月以前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2个月以后,是表象记忆和语词记忆为主导。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记忆容量:11.04
特点:1.记忆的广度达到人生最高峰
2.对各种材料的记忆成绩达到最高值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发展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特征
幼儿记忆特点: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2.机械记忆与意义识记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记忆策略的形成:5岁以前没有记忆策略
5-8、9 是指导可运用策略
10岁以后主动运用策略
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具体形象ຫໍສະໝຸດ Baidu维为主,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想象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能力
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
尊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
人格的变化:
1.内省日趋明显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为人处世日趋圆满
1.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2.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3.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老年期
60岁以后
丧失期观点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等感觉迟钝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衰退慢些。,识记和回忆姓氏难。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亲密感的建立
社会关系的变化
职业的适应
人格的变化
1.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2.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中年期
35、40—60、65岁
生理变化:更年期
1.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型。
2.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道德情绪的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社会化
同伴关系的发展
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童年期
7-12岁
学习
特点: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自我评价能力: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3.自我价值评价与情绪有关
4.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都有关系
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
道德发展: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亲子关系的发展:
1.父母控制
-—6岁以前
2.共同控制
气质类型:托马斯
情绪发展:社会性微笑
分离焦虑
社会性依恋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时第一次飞跃
幼儿期
3—6岁
游戏发展阶段:
1.机能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规则性游戏
理论:
1.精力过剩论
2.精神分析
3.重演论
4.娱乐论
5.认知论
词汇:增加量最大
3岁:1000
6岁:3000
7岁:4000
词义的主要表现:词义扩大、词义缩小、与成人词义部分重叠
三、老年人主要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较少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适应退休的4个时期:
1.期待期 2. 退休期 3.适应期 4.稳定期
人格变化: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1.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
思维形式发展特点:
1.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7-8岁)一年级
形象抽象水平(8-10岁)二三年级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语词概括的发展
3.推理能力发展: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
4.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化。8岁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3.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青年期
17、18—35岁
智力发展:流体智力: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受先天素质决定)的能力
晶体智力: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
特征:1.二元论2.相对性
3.约定性
辨证逻辑思维
自我概念提高途径:
自我探索
他人评价
对同龄人的认同
道德: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情绪变化特点
1.烦恼增多:个人形象、父母关系、在同伴中尊严和地位。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青春期躁动
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
假想观众
第二反抗期
父母
1.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2.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5.学习是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短时记忆容量:7±2
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
2.组织:归类
椅子、桌子、床、小猫
3.系统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特点:1.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思维内容转折:9-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