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一、灵渠

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秦统一六国后,向岭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技术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直至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通车。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将其一股(今称南渠)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入漓江上源支流,并对天然河道进行扩挖和整治后,入漓江;将另一股(今称北渠)另开新渠屈曲于湘江右岸再入湘江。用拦河大小天平(用条石砌的溢流坝、铧嘴(导水分水堤)、湘江故道和泄水天平,综合地实现了分水、引水和泄洪等项功能。渠道由人工渠、开挖天然溪流的半人工渠道和整治后的天然河流组成,南渠长33km,北渠长3.5km。以弯道减缓坡度;以陡门和堰坝节制用水,增加通航水深;以侧向溢流堰分泄洪水,保障安全。唐代已建有陡门18座,宋代发展到36座,元明清三代多次维修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长期不衰,对广东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

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逐渐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无通航效益,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二、芍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

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三、河套灌区

从黄河三盛公枢纽引水,灌溉河套干旱土地的自流灌溉工程,中国最大的引黄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盟,西与乌兰布和沙漠相接,东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北依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南麓洪积扇。按历史习惯,河套灌区包括保尔套勒盖、后套、三湖河三个灌域。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565m3/s,灌溉面积1100万亩,1987年实灌面积722万亩。1988年,河套灌区配套工程计划已开始付诸实施,配套面积达315万亩。

沿革。内蒙古河套灌区始建于汉朝,是中国古老的灌区之一。历代几经兴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灌区内形成十大干渠,灌溉面积共约290万亩。但因当时干渠工程简陋,在无坝自流引水情况下,黄河枯水期引不进水,灌溉保证率很低;汛期洪水又无法控制,常常造成渠堤决口。灌区

渠道弯曲、渠系紊乱、设施落后,加上灌区缺乏排水系统,灌溉土地盐碱化问题严重。

工程概况。1950年以来,对河套灌区进行了扩建和改造。首先进行合并渠口,对过去在黄河直接开口引水的十条干渠和几十条小渠调整合并,然后建闸控制。60年代初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总干渠以后,结束了历史上无坝多口引水的局面,提高了灌区引水保证率。同时,对灌溉渠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新建和配套。从1962年开始,又开挖了骨干排水工程,通过总排干排水入乌梁素海,开始改变河套灌区有灌无排的不合理状况。

三盛公水利枢纽。1959年动工,1961年建成。枢纽工程包括长2100m的拦河土坝、18孔拦河闸、9孔北岸进水闸、16.5km长的库区围堤、3460m长的导流堤,以及总装机容量为2000kW的水力发电站;还有为伊克昭盟灌溉供水的南岸干渠渠首进水闸和为北岸保尔套勒盖灌域供水的一干渠渠首进水闸。枢纽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拦河闸设计过闸流量为6820m3/s。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建成,使河套灌区引水有了保证,灌溉农业得到逐步发展。

现状和展望。河套灌区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糖、油料生产基地。1986年灌区粮食总产5.75亿kg,甜菜5.15亿kg、油料2.15亿kg。当前河套灌区支渠(沟)

以上灌排工程系统已初具规模,输水渠系渐趋完备,排水出路亦初步解决。但干、支渠(沟)的配套、扩建和田间工程任务仍十分艰巨;土壤盐碱化问题还有待妥善解决;灌区管理工作虽有所改进,但基础薄弱,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宁夏古灌区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的引黄灌区。当年曾实行大规模屯田,“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东汉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

大型灌区的兴建。《魏书·刁雍传》载:在富平(今吴忠县西南)西南三十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灌溉河西农田。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薄骨律镇将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并开渠四十里,下合旧渠,灌田四万余顷,史称艾山渠。《水经注》记载,黄河自青铜峡以下还向河东分水,灌溉农田。唐代宁夏引黄灌区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北宋前期宁夏一度为西夏政权所在地。《宋史·夏国传》载:今银川、灵武一带有唐徕渠、汉延渠,无旱涝之忧。1032年至1048年还曾修建长三百里的李王渠,大约是艾山渠的重建。元代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曾修复宁夏灌区。

明清以来灌区的发展。明代除利用旧渠外,有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以上在今中卫)、羚羊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