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发表时间:2011-09-22T11:08:50.10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衡[导读] 当然,我们所表达的人物造型、绚丽的色彩和各种娴熟的技法,都是在围绕着我们所要表现画面主题而表达的。

张衡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621000

摘要工笔重彩人物写生作为一门高等院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是中国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美术专业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工笔重彩基本知识的掌握普遍比较薄弱,绘画材料与技法的运用比较生疏,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笔重彩人物创作会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这也是困扰工笔重彩人物画教学的突出问题。关键词主题造型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画,顾名思义,即浓重色彩的一种画法。所用颜料以天然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线为骨,以色为肉,色彩设置浓重、炫丽、华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工笔重彩人物写生是在精密的线描基础上,进行三矾九染,或其它设色手段。工整细致,线条讲究,色彩绚丽、浓重是重彩人物画的最主要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在造型与画面表达技法的处理上问题突出。探究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教学的本质尤为重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重彩能够培养用色造型的能力,提高画面的整体驾驭能力,通过不断地重彩画练习、实践、和平日里大量的写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积累,为其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工笔重彩人物写生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就是面对人物对象用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实践,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色彩表达能力,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艺术处理能力,增进其对艺术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在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教学中,改进教学效果,增进学生获益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造型能力在工笔重彩人物写生中的重要性

造型能力在工笔重彩人物写生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造型可谓一幅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源。南宋·邓椿在《画继卷三岩穴上士周纯》中提到“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去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事也。独忘机不假乎此,落笔便成,而气韵生动。”九朽一罢即九朽者,不厌多改,一罢者,一笔便了。可见自古人们就对人物造型开始不断地科学观察与研究,当今人物造型因为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更深入地对人体结构进行精密剖析,但人物的写实画法很多人称之为“匠气”,要做到形神兼备,趣味生动,能把人画的“很像”本人,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思考的,是个漫长艰苦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举例而言,仕女画是古代工笔人物画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的仕女造型多为丰满,装饰韵味浓厚,线条圆润,造型饱满,人物的比例尺度适中,就彰显了古代绘画的造型精准性,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鼎盛与艺术造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基础累积的过程,造型是一门不可小视的学科,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所表达的一切都将会是个空架子。

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在表现工笔重彩人物画时,能突出主体人物的形象,使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探索的重要过程。为此,作者不仅要对所要描绘的的对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而且要注重与模特进行频繁、沟通,琢磨把握模特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心理活动,做到“未下笔而知其意,未着色而悟其形”。绘画讲究意在笔先,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作者在生活中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写生来培养自身观察生活与现象的能力,特别是能将对现象的观察转化为对人的神情、心理的理解能力,通过写生量地积累与艺术思考的结合,最终实现气运笔随、机趣所行,触物赋像。

当然工笔重彩人物中的形神兼备,妙趣横生是需要塑造和表现的。工笔重彩人物最多的表达是依附于线,以线塑型。工笔人物画中的“线”分为十八种类型,简称“十八描”,我们要通过大量的绘画造型不断地总结,根据我们表达的需要来进行线的组织,线条粗细变化的应用,要充分围绕着所表达的内容形式、人物动态、神态乃至于画面的氛围。

二、绘画色彩的应用与技法的熟练直接影响作品的主题表现力

工笔重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和我国残存的壁画中都可见工笔重彩画的身影。工笔重彩画即浓重的色彩。材料以矿物质材料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又不乏沉稳,典雅和富丽堂皇的感觉。

现代工笔重彩应用材料繁多,分为天然石色、高温结晶材料、水干色,金属色等。从羽毛代替画笔到毛笔(羊毫毛、狼毫)的应用无不彰显了人们对重彩画的探索与研究。从新时期时代陶片残存的图案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已经开始有了完整的雏形,在帛画《人物夔凤》、《人物御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笔重彩“三矾九染”的传统技法。敦煌壁画又将重彩画发展到极致,无论从画面题材还是到造型设色,其丰富的内容和华丽的色彩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敦煌壁画在重彩画的应用上虽然采用了传统的勾线、平涂、分染、罩染、描金等传统手法,但其完美的造型和构图,丰富的色彩,金属箔的应用对使重彩画有了更大的飞跃。我们要通过对古代重彩画的学习与临摹我们要不断探求新的绘画技法与表达语言,如:堆染、流淌法、撞色发,掏染法、拓印等方法,箔的应用和纸肌的应用也给我们的画面带来了绚丽缤纷的质感,都给我们创作中带来丰富的效果,所以工笔重彩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探求和实践。多画多练,多尝试是我们平时绘画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人物工笔重彩中除了讲究人物的造型是否标新立异,还要考就色彩的搭配。中国画“六法论”中讲的“随类赋彩”便概括了中国画对色彩方面的基本原则,早在古代,国画又称丹青,可见色彩对中国画的重要性。“随类赋彩”中“赋彩”要“随类”,在我们绘画中可依照事实,来施加色彩,虽谓“类”指物象固有色。我们画工笔人物重彩时刻依照客观事实,对画面是以色彩,比如人肌肤,可选择与其接近的色彩表达,但是中国画还将就其意境表达,我们可跟画面需要进行适当的夸张,也可根据画面的需求的某种意境对其进行艺术处理。

当然,我们所表达的人物造型、绚丽的色彩和各种娴熟的技法,都是在围绕着我们所要表现画面主题而表达的。这些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人物的一颦一笑,山石间虚实的变化,无论是画面的色调还是到画面背景的表达,都是为了一个主题进行烘托的。

三、结束语:对于刚刚接触工笔重彩人物写生课程的学生,往往有异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一般很容易将学生的写生热情调动起来。但是,艺术并不是依靠热情就可以学习和掌握的,一方面,学生对重彩基础知识一般比较匮乏,对重彩的手法比较陌生,常会感到无从下笔,这就需要教师在调动学生热情之外给予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力,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尽快地领悟和掌握这一绘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对画面的组织、取舍和人物造型与着色都比较茫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创作心得,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人物造型训练、重彩技法、设色结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