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汉语动词语块语义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动词语块语义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动词语块语义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即超越单个词语边界的联想意义的扩展,可分为积极语义韵、消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三大类。

借助北大CCL语料库,以“难以遏制”“惨遭”“狠刹”为例,指出这些动词语块都具有消极语义韵特点,把这些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掌握汉语动词语块的搭配特点。

标签:动词语块语义韵对外汉语教学一、引言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即超越单个词语边界的联想意义的扩展[1],是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语义韵可分为积极语义韵、消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三大类[2]。

积极语义韵指词项的搭配词大多数具有令人愉悦的或积极的感觉,消极语义韵则相反,搭配词大多数具有消极的感觉。

中性语义韵指词项的搭配词中积极涵义与消极涵义的比重没有明显高低差别。

之前的语义韵研究主要以单个的词为研究对象,然而,很多丰富的语义韵现象无法仅从单个词的观察中发现,需要将考察词项扩大为语块。

语块(chunks)是一种预制的语言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构成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序列,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整体提取[3]。

借助北大CCL语料库,以“难以遏制”“惨遭”“狠刹”为例,考察出这些动词语块语义韵的特点,并将其特点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准确的搭配信息。

二、“难以遏制”的语义韵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动词“遏制”的语义韵特点并不十分明显,而动词语块“难以遏制”的语义韵特点则比较明显。

动词语块“难以遏制”作谓语时,其主语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特点(见表1);“难以遏制”作述语时,其宾语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特点(见表2);“难以遏制”作定语时,其中心词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特点(见表3)。

动词语块“难以遏制”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韵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词项“难以遏制”在语料库中的用例以关键词居中索引(key words in context)的方式陈列,让学生先观察该词项的左右搭配词的特点,自己总结“难以遏制”的搭配规律。

汉语语块类型及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语块类型及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语块类型及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语块类型及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一、语块的形式口语语块的分类要考虑到汉语教学的实用性,尽量避免语法方面的术语,做到形式简洁,一目了然,便于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语块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归纳为:1.(一成不变)固定式语块固定式语块大致相当于多词词组或程式性话语,结构不能变化。

包括惯用语、俗语、成语等固定形式。

语块就是词汇本身,不可随意改变形式。

比如"夜猫子、碰钉子、三心二意、情人眼里出西施"等。

2.嵌入式语块嵌入式语块可以依托结构框架生成多种表达式,嵌入结构可以有条件变化。

如:不A白不A不吃白不吃不看白不看不玩白不玩A就A吧丢了就丢了吧贵就贵吧走就走吧3.句式结构语块句式结构语块是由虚词配合构成的语块。

汉语虚词丰富,常常要跟实词配合表达,从而形成了句式结构。

如:给......打电话跟......一样在......上够......的太......了是......的4.关联结构语块关联结构语块主要是由关联词语构成的语块。

如:不管......都/也...... 别说......就连......也/都既然......就...... 哪怕......也......不但不......反而...... 虽然......但是......5.搭配语块有的词语常常和某个词语搭配使用,频率很高,常常听了第一个词,就可以大致推测后续的词语。

如:征求-意见打扫-卫生打扫-房间批改-作业保护-环境二、语块的功能(一)话题功能语块。

即交际中开始、引入、转换、结束话题时所使用的标志性语块。

1.开始、引入话题:你知道......吗;听说......;打扰一下;说实话,......;要我说呀,......2.转换话题:对了,......;说正经的,......;还有一件事我忘了,......;顺便说一下,......3.结束话题:就谈到这儿吧,......;......,我该走了;我还有事,......;......,下次再说(二)传信功能语块。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加。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语块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策略,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语块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阐述语块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语块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语块教学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包括提高语言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还将对语块教学的优势和挑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语块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

二、语块教学的理论基础语块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块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预制好的语言单位。

这些语块可以是固定的短语、习语、搭配或者句子框架。

语言学研究表明,语块在语言使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文化特色。

因此,语块教学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

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语块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记忆是以块状或者组块的形式进行的。

语块作为一种预制好的语言单位,符合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

同时,语块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直觉,使他们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教育学也为语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教育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块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鼓励他们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语块,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块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

浅谈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取, 是一 种预 制 的语 言单 位 。 这 里 所讨 论 的 “ 语 汉
语 块 ”并 不 等 同于通 常语法 分类 中的“ 组 ” “ , 词 或 短 语 ”, 子 中 的 固定 结 构 都 可 以视 为 语 块 , 括 词 句 包
组、 短语 、 固定 结 构 。在对 外 汉 语教 学 中 , 们更 关 我 注 的是 那些 构 句性 强 、 有 固定语 用 功 能 和 与特 定 具
话 题 密切联 系 的常用 语块 。
( ) 语 语 块 的 类 型 二 汉
大 量 的英 语教 学 实 践 已经 证 明 , 语块 在 第 二语 言教学 中的优势 显 而 易 见 。 同样 , 块 在汉 语 中大 语
量 存在 , 对外汉 语教 学 中以语块 为单 位教 学 , 大 在 很 程 度 上能提 高教 学 效 率 。总 的来 说 , 块对 留学 生 语 汉 语 学习 的作用 主要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 一 克服 中介语 , 少母语 的 负迁 移和 词 汇搭 减
中, 有侧 重 、 有选 择地 加 强 对 语 块 的指 导 和 训 练 ,
有 条件 的情 况下 建立 汉 语 语 块 的语 料 库 , 课 程 设 使 计 和课 堂授课 能 有 的放 矢 , 免 出现 词 汇教 学 和 语 避
法 教学 互相 孤立 的情 况 , 而 更加 实 用 和 灵 活 。周 从
过 程 中提 高听话 敏感 度 和表 达流利 度 。 ( ) 进 学生 语 言产 出的地 道性 和得 体性 三 促
彭 雪
(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 院,云南 昆明 6 09 ) 50 2
[ 摘
要 ]语块在提 高外语 学习者 的语 言运 用能 力方 面具有重要作 用。在 对外汉语教 学 中, 如何 应用汉语语 块进行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语块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进行述评,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定义与特点语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具有固定搭配形式的语言单位,具有完整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是指在汉语口语交际中频繁出现的、具有固定语言形式和语义功能的词语组合,如“你好”、“谢谢”、“没关系”等常用语块。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固定性强,词语组合稳定,语法结构固定;二是语义功能明确,语块中的词语组合有着明确的交际功能,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三是频繁出现,语块在口语交际中频繁使用,是口语表达的基本单位。

近年来,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分类、教学策略、教学材料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在语块的分类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针对语块的构成原则、语块的类型、语块的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分类体系。

在语块的教学策略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基于语块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习者习得并运用语块。

在教学材料设计方面,研究者结合语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口语教材,为语块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对外汉语口语语块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中,语块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是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效率。

语块是口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学习者通过掌握语块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口语表达,提高表达效率。

二是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口语交际流利度。

语块的固定搭配形式使得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能够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了频繁思考语言表达形式的困扰。

三是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汉语语境。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功能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功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从语块理论谈起,分析语块对于语言表达和语言结构的基础性作用,指出语块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并据此分析了将语块理论运用到二语教学中的作用,语块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一些语块教学法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语块; 教学法; 对外汉语;语块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加之构式理论的发展,语言要素间的共现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在二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也开始利用语言要素的共现关系进行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对外汉语作为具体语言教学内容,探讨汉语的语块问题,并提倡将语块理论引进课堂教学。

一.语块的重要性及基础性所谓语块,是国外语言学家在大规模的自然语料统计分析中发现的,自然话语中时常出现的一些组块显现的单词、结构等。

语块不同于传统的词组、短语,它更倾向于是一种意义的组块共现,正如逻辑意义的成组结构“不但……而且”、词汇意义的成组结构“国家……人民”、语音的成组结构“[p]……{[i]、[o]}”等。

这种语块现象在语言的各个层级中都有所体现。

根据周健(2007)[1]的介绍,Nattinger&DeCarrico将语块分为4类:1.多词语块(Polywords);2.习俗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constraints);4.句子组构语块(Sentence build-ers)。

根据语块在不同情景中的会话结构和话语语用特点,又可分为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s)、必要话题(Necessary topics)和话语设置(Discourse devices)三类。

从这些语块分类来看,相较于语言规则,其与言语运用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理论的应用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理论的应用探讨

Learning And Teaching 学与教south wind 甫风 143【关键词】语块;语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1 语块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优势语块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语块理论也叫预制语块,其主要是通过一些高频词汇等的组成一些既成规则,从而加深学者对这些语句的记忆。

由此可见,通过语块理论更有利于学者记住词汇,有效的将词汇存储于大脑中。

由于语言具有规则性这一特点,语块理论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作用。

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是一项及其高难度并为之头疼的事情,利用不同语块来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所教单词,更能够加深对该单词的记忆,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使外国学者更好的提高中文水平。

通过一些对经常接触的词汇语句进行语块存储,学者就能认识到整体形式所教授的大量词汇。

例如“早上好”、“既然……那么……”等,教学者向学生解释早上好是一种惯有的招呼方式,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进而将“下午好”、“晚上好”等替换学习,从而学习到更多知识。

汉语一个单词可以有多种含义,一个释义有多种相近词表示。

在对外汉语中利用语块的语境给学者建立一个单词相关的场景,能够让学者区分单词的多种意思和隐晦的含义,更好的将汉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你不是个东西”、“这是他的东西”,两个“东西”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以解释区分,学者只会混乱而不知其所以然。

语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者对学习繁杂汉语的压力,节省词句的思考时间,同时增强语言表达时的流利性。

2 语块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劣势语言又不仅仅具有规则性,创造性又是其一大特点。

汉语并不是只有简单的词汇所堆砌而成的语言,文言文、现代文、唐诗宋词等精彩纷呈等。

如果只是利用语块理论来进行汉语对外教学,语块的固有模式是无法适用于这些汉语中,学习者也无法领略汉语的艺术魅力以及欠缺学习汉语的多产、灵活性。

例如“可怜”这一单词,在文言文中和现代文中的意思不尽相同,假如还是用语块固定理解,就会造成词不达意、乱套用词汇的现象。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备受关注。

语块作为语言学习中的基本单位,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进行述评,并分析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1.研究内容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块的定义、分类、认知加工过程、习得路径等方面。

在语块的定义上,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语块是一种语言单位,有的则将其看作是一个语言习得的组织单位。

在语块的分类上,一般可以分为固定语块和自由语块两种,或者按照语义功能进行分类。

而在认知加工过程和习得路径研究中,主要围绕语块的获取、存储和使用等方面展开。

2.研究方法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

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手段来解释和验证语块的认知加工机制和习得路径。

调查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来探究语块在学习者口语交际中的应用情况和问题。

比较研究则是将对外汉语口语语块与其他语言的语块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在语用和语法上的异同点。

3.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重要成果。

针对语块的习得路径,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习得语块。

对一些固定语块如情感词语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能够为口语教学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对外汉语口语语块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语块的教学对外汉语口语语块在口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教授语块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地道性。

语块教学主要包括语块的介绍、讲解、练习和应用等环节。

在介绍和讲解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向学生解释和展示语块的用法和语境。

在练习和应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运用所学语块进行口语表达。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是指一些固定的、可以重复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些语块通常由
一两个词汇构成,结构简单易懂。

对于外国人来说,掌握这些语块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口
语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便捷地进行交流。

一、易于学习和记忆
因为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结构简单,词汇量较小,所以外国人学习和记忆这些语块很
容易。

同时,这些语块往往用得比较频繁,因此掌握后可以快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
自信心。

二、灵活运用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灵活运用。

因为这些语块的结构简单,外
国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从而更加强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提高语感和语音能力
外国人学习对外汉语口语语块时,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还可以提高自
己的语感和语音能力。

因为这些语块通常是生活和工作之中经常使用的口语表达方式,掌
握后可以很好地适应汉语的语感和语音特点。

此外,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教学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设
置和讲解。

比如对于初学者,可以先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语块,如问候语、介绍自己等;对于进阶学习者,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语块,如提出建议、表达不同观点、讨
论问题等。

总之,对外汉语口语语块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外国人快速提高口语
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感和语音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讲解语块的语法
知识,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语块内容和难度。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主要从汉语中的“语块现象”、语块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语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一、引言“语块”这个概念由国外学者在20世纪中叶形成相关理论,经过多年来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国内的对外汉语语块理论运用尚不成熟,还处于探究阶段,目前的语块理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汉语语块的界定、分类及其重要性上面。

由于分类的角度和标准不同,细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考虑到语块理论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本文就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提出几点浅见。

对外汉语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学习汉语的外国同胞人数逐年激增。

但是由于汉语和其他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很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的词汇以及语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却无法进行准确连贯的表述。

汉语中常用的字有五千多个,加上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还有一些近义词和同义词,对于外国人来说接收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从而在表述的过程中在词汇的搭配和选择上会造成阻碍。

基于这些原因,在对外漢语教学中引入语块理论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汉语中的“语块现象”语块理论是对外汉语实践教学总结出来的成果,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

其实语块理论可以运用到所有的语言教学中,尤其值得对外汉语教学借鉴。

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说出准确地道的汉语。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积极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当作当务之急。

由于留学生根据语法自己创造出来的句子并不完全契合汉语的语感,掌握语块理论有利于学生进行规范的汉语表达,克服词汇搭配错误的问题,提升语法运用水平。

与惯常的语法分类不同的是,本文所指的“语块现象”是一种在句子中经常出现的、具备构成句子要素功能的并且比词要大的单位。

如果我们把一个句子划分为多个意群的话,那么意群或者固定搭配就可以成为语块。

论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论文

论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论文

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3)1语块理论概述 (4)1.1语块的定义 (4)1.2语块与词、短语、熟语、句子之间的关系 (5)2汉语语块的类型 (6)2.1固定语语块 (6)2.2搭配语块 (7)2.3框式短语语块 (7)3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语块教学意义 (7)3.1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7)3.2有助于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语篇写作的流畅性 (8)3.3提高交际的得体性 (8)4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8)4.1讲授语块知识,使学生树立语块意识 (8)4.2增加语块输入和输出量 (8)4.3创设情境,重视语块的整体提取和运用 (9)4.4语块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 (10)5对对外汉语语块教学的建议 (10)5.1转变观念,教授语块 (10)5.2整理常用语块,分级分类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2)中文摘要语块(chunks of language)理论是国外学者提出的语言研究的理论,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也逐渐重视语块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

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是语块和语块概念的演变,从几个角度介绍了语块的分类情况,并对语块的功能进行了描述。

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汉语语块研究取得的成果,对汉语语块的分类标准进行了界定,并区分了语块与词、短语、熟语、句子几个基本概念的关系。

本文将汉语语块划分为两大类:词级语块和句级语块。

词级语块包括固定语语块、搭配语块和框式短语语块三类,在每一类下面又分若干小类;句级语块包括常语语块、框架句式语块和口语常用句式语块三类,每一类下亦分若干小类。

我们深信语块理论会对汉语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及教学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建议应对汉语中的常用语块进行分级分类的整理,将其应用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中;教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语块意识,将语块教学当成一条主线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思考语块是语言习用性的具体体现,语块教学综合了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法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掌握大量语块实现得体、流利的交际表达。

本文简要介绍语块理论,阐述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运用语块的必要性,探讨汉语教学中运用语块教学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建议。

标签:语块教学;必要性;建议前言语块理论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外语教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外汉语学界关于语块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尚未深入。

运用语块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语块的预制性、固定性和易提取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1语块理论“组块”是首先出现在心理学领域的术语,1975年Becker Joseph D.最先将“语块”概念引入语言教学中。

语块在语法结构上和短语属同一层级,即由多个词组成,在语言单位上大于词汇,小于句子。

语块的长度有所不同,约定俗成的成语、惯用语或由语素搭配所形成的词级语块,或是口语中的一些短句表达构成的句级语块。

语块通常具有比较固定的意义,包含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与此同时,存在于语块内部的语用特点、情感色彩和意义活用等也使得很多语块成为了一种涵盖结构、意义及语用的综合体。

近年来,语言学家从大规模的英语自然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得出,超过70%的英语话语表达是靠“语言板块结构”实现的,掌握语块的数量直接决定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常用的语句,大多是重复别人或自己曾经使用过的语句,总话语量中新创造的表达数量较少。

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频繁地使用语块,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流利表达观点,学习者语言表达流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语块的数量。

2汉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必要性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开始重视语块理论,对语块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严维华(2002)和周健(2007)认为以语块方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克服中介语,能提高自我监控的意识,防范母语干扰,有助于学生改善表达的流利程度。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产生准确地道的语言,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外汉语学习者根据语法和词汇创造出来的语句虽然合理,但却不符合汉语的语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句子。

语块理论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流利,更地道,更得体的表达汉语意思。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语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28-02陆俭明先生说过:“对外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怎样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好的学习掌握好汉语。

”近几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习了很多年汉语的留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却不能恰当的使用,不能够正确的搭配和连贯的表述。

事实上,每种语言中都有基本的词汇,并且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大量的约定俗成的搭配,汉语更是如此,致使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表述时往往面临无数的选择。

因此对汉语中的语块进行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语块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产生准确地道的语言,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外汉语学习者根据语法和词汇创造出来的语句虽然合理,但却不符合汉语的语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句子。

这是因为汉语和其他语言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汉语是典型的意合型语言,经常借助参与者的主观领悟和语境来达到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表现形式上缺少形态变化,并且广泛运用虚词,这就给对外汉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尤其是在初级阶段,学生会较多的采用直接记忆的方法,如果单纯的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和词汇教学法,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也会降低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包括语法翻译法、相对直接法和综合教学法等,归纳起来主要是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法两种。

语块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块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块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陈光伟【摘要】语块的存在是语言运用的重要特征。

语块包括短语、成语、搭配、固定和半固定的习惯表达法。

从整体上感知、理解和吸收语块将有助于促进词汇习得的进程,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质量。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在重视单词教学的同时,加强语块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长汉语言文化知识,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The use of language is significantly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chunks of language, which include lexical phrases, idioms, collocations, fixed and semi-fixed expressions. Perceived and taken in as a whole, chunks are conducive to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thus improving the linguistic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in chunks, together with individual wor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o as to help students enlarge their Chinese vocabulary, increase their Chinese knowledge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Chinese【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语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者】陈光伟【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词汇作为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研究述评引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其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口语语块的教学和应用。

口语语块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习得和口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进行述评,并从教学和应用角度进行讨论,以期对口语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定义口语语块,顾名思义,是指在口语交际中经常使用、连贯的短语和句子。

这些语块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口语语块在口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是说话人在思维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

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口语语块不仅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汉语的语言环境,提高交际的效率。

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口语语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口语语块的分类、教学和应用等方面。

1. 口语语块的分类对外汉语口语语块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据研究者的观点,口语语块可以被分为固定语块和可变语块两大类。

固定语块是指在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结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如“一点儿都不”、“这样的话”等。

可变语块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可能会有些微变化的短语或句子,如“你吃过饭了吗?”这类语块在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也很高。

口语语块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口语教学注重语言结构和词汇的单个教学,而忽视了口语语块的教学。

口语语块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文化,提高交际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口语语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口语语块教学模式。

口语语块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口语语块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说话人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可以让听话人更加容易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价值与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在语言学习、交际应用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语块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语言学中的定位。

接着,从语块的特点出发,分析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如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地道性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语块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等方面的应用策略。

本文还将对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挑战与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二、语块的基本理论和特点语块,也称为词块、预制语块或词汇短语,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自Michael Lewis于1993年提出语块教学法以来,语块在教学领域,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语块的基本理论建立在语言的预制性和整体性的认知基础上,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预先编制好的语块组成的,这些语块在语言的交际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预制性:语块是预先编制好的语言单位,它们在语言使用中频繁出现,具有固定的或半固定的结构。

这种预制性使得语块在交际中可以快速、准确地被提取和使用。

整体性:语块作为一个整体被存储和提取,而不是简单地由单个词汇组成。

这种整体性使得语块在交际中更加流畅、自然,有助于减少语言错误和犹豫。

功能性:语块具有特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请求等。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和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语言使用更加得体、有效。

可变性:虽然语块具有预制性和整体性,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在不同的语境和场合中,语块可以通过添加、替换或重新组合其中的词汇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语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语块运用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语块运用

T e a c h i n g[ M 】 . T i l b i n g e n :N a r r S t u d l e n b i 1 c h e r ,2 0 0 9 .
[ 1 2 】 K r a s h e n ,S . P r i n c i P 1 e s a n d P r a c t i c e i n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 1 ] 陈夏瑾. 浅谈零起点对外汉语教 学中媒介语的使 用 … J. 现代语文
( 学术 综 合 版 ),2 0 1 3 ,( 3 ): 8 4 — 8 5 .
[ 2 】 郭锦桴. 用汉语教汉语 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 [ A ] . 第二届 国际汉语
教 学 讨论 会 论 文 集 【 c ] . 北京,1 9 8 成汉 语语感 ;另一方面 是有 用水平 。由此可见 ,语块理论在对 外汉语教 学中有利用 价
周健 ( 2 O 0 7 )把 汉语 语块 分 为三 类 :第 一类 是词 语 助 于 克 服 中 介 语 及 词 汇 搭 配 错 误 , 避 免 语 用 失 误 ,提 高 语 组合搭配语 块 ,如 “ 尽 了一最 大的努力 ” “ 端正一态度 ”
【 1 1 ] B u t z k a m m ,W o 1 f g a n g&J o h n A . W . C a l d w e 1 1 . T h e B i 1 i n g u a 1
Re fo r i 1 1 :A Pa r adi gm Shi ft i n FO r ei gn L angU a ge
关键词 :语块


语 块 定 义 与分 类
第三 类是句 子中连接成分 等类 固定 结构 ,如 复句的关联 词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苏丹洁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苏丹洁(2010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以现代汉语“V 起NP 来”为例我们说的“语块”指的是“chunk”,它指的是一个构式中以一定的句法形式相对独立地承该构式的一个语义单元的句法语义聚合体④。

例如,“墙上挂着一幅画”中,“墙上”“挂着”和“一幅画”就分别是一个语块。

我们所说的“语块”实际上是认知心理层面的“组块”(chunk) (Miller,1956)在语言句法层面的体现,反映了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实际运用单位(Langacker,1995:170,1997:9; Croft,2001:189; 陆丙甫,2008; Wang,2010)。

组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心理实验所提供的数据,大脑运用语言进行组码(即编码)也好,解码也好,能容纳的离散块的最大限度是“7 ±2”。

处理者会把需要记住的离散块数量尽量控制在“四”以下。

(陆丙甫、蔡振光,2009)这样,一个语句表面看是由若干个语素或者说若干个词组合成的,在处理加工中实际的组成单位是语块。

④本文所说的“语块”(chunk)与当前第二语言教学界讨论较多的“语块”(formulaic language)是不同的:“formulaic language”指的是词汇层面上一个一个的词语聚合体,即语言中高频出现的、具有一定习语性的构块(Nattinger &DeCarrico,1992; Lewis,1997; Wray,2002、2008)。

2. 3 语法教学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我们认为,不仅语法本体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语法教学研究更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

当前世界上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尽管具有不同的母语背景,但都拥有作为人类基本的共同生活经验,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具象和抽象思维理解能力的成年人。

在他们的认知系统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概念。

目的语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汉语,对其他语言也适用)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激发学习者对某一情景的认知共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目的语在表达这一情景时采取的个性策略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苏丹洁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苏丹洁(2010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以现代汉语“V 起NP 来”为例我们说的“语块”指的是“chunk”,它指的是一个构式中以一定的句法形式相对独立地承该构式的一个语义单元的句法语义聚合体④。

例如,“墙上挂着一幅画”中,“墙上”“挂着”和“一幅画”就分别是一个语块。

我们所说的“语块”实际上是认知心理层面的“组块”(chunk) (Miller,1956)在语言句法层面的体现,反映了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实际运用单位(Langacker,1995:170,1997:9; Croft,2001:189; 陆丙甫,2008; Wang,2010)。

组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心理实验所提供的数据,大脑运用语言进行组码(即编码)也好,解码也好,能容纳的离散块的最大限度是“7 ±2”。

处理者会把需要记住的离散块数量尽量控制在“四”以下。

(陆丙甫、蔡振光,2009)这样,一个语句表面看是由若干个语素或者说若干个词组合成的,在处理加工中实际的组成单位是语块。

④本文所说的“语块”(chunk)与当前第二语言教学界讨论较多的“语块”(formulaic language)是不同的:“formulaic language”指的是词汇层面上一个一个的词语聚合体,即语言中高频出现的、具有一定习语性的构块(Nattinger &DeCarrico,1992; Lewis,1997; Wray,2002、2008)。

2. 3 语法教学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我们认为,不仅语法本体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语法教学研究更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

当前世界上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尽管具有不同的母语背景,但都拥有作为人类基本的共同生活经验,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具象和抽象思维理解能力的成年人。

在他们的认知系统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概念。

目的语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汉语,对其他语言也适用)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激发学习者对某一情景的认知共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目的语在表达这一情景时采取的个性策略和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习者对某一语法形式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下面再以存在句为例进行说明。

苏丹洁(2010a)考察了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阿拉伯语、日语、德语、韩语、越南语、泰语、罗马尼亚语这12 种语言中表达存在概念所使用的构式及其构式的语块链。

这些语言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在一千万以上的,并涵盖了至少5 种语系。

结果发现,这些语言都有表示“存在”的构式;其构式都由[存在处所]、[两者链接](包括[链接成分“有”]和/或[存在方式])、[存在物]这些语块构成;只是在语块的顺序上(即语块链),有同有异———汉语、俄语、越南语、泰语、德语为“存在处所—存在方式—存在物”;日语、韩语为“存在处所—存在物—存在方式”;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印尼语为“存在处所—链接成分‘有’—存在物”;英语为“链接成分‘有’—存在物—存在处所”;阿拉伯语为“存在方式—存在处所—存在物”。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认知层面:(a)尽管母语不同,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的认知世界中都有“某地存在某物”这一概念。

(b)所举各个语言的母语者在理解加工“存在”这一认知意义时,大多都能分出“存在处所”“存在物”和“两者链接”等意义组块。

在语言层面:(c)所举的各个语言中,都有表示存在概念的存在构式。

(d)不同的语言,[存在处所]、[存在物]和[两者链接]这三个语块的排列次序有同有异。

从汉、韩、日三语看来,[存在物]和[存在方式]的次序与其语言的基本语序(SVO 或SOV)相一致。

(e)体现[存在处所]的语块,一定是一个表示处所的成分。

所不同的是,选择“介词……”还是“……方位词”还是“介词……方位词”。

(f)体现[存在方式]的语块,不同的语言,所使用的链接方式有同有异。

大部分是动词短语充当[两者链接]的词项,有的是用链接成分“有”承担,还有的是两者都具备。

(g)体现[存在物]的语块,一定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往往带有数量成分,且不特指。

所不同的是,是否带量词,等等。

可以看出,(a)点反映了上述人类认知共性之二;(b)点反映了上述人类认知共性之三;(c) -(g)点则反映了人类各语言共性之中有个性。

暨南大学,王慧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语块研究2007义单位,它整体存取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

A sequence,contimious or diseontinuous,of words or other elements,which is,or appears to be,Prefabricated:that is,stored and retrieved whole from memory at the time of use,rather than being subject to generation or analysis by the language grammar.此定义为语块判断提供了三个标准,即预制性、固定性和易提取性。

预制性即语块不是在语言使用中通过语法规则临时生成的,而是早己储存在记忆中的;固定性也就是说语块在句法上具有不可分析性,是一个整体。

正是语块的预制性和固定性使得语块可以从记忆中很快提取出来,具有易提取性。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看,人们对于语块的认识比较一致。

我们可以将语块简单的概况为便于提取和记忆的表达某种语义的固定组合。

本文语块是以wrav(20o2)的定义为标准。

Nattinger和Dee而eo(2000)的语块分类影响很大,具体如下:1.聚合词语(polywords)聚合词语是一种固定的连续的功能像单个词汇一样的很短的词级组合,分为规范型和非规范型两类。

规范型具有典型的英语结构特征,如动词十名词,介词+名词,名词+介词短语等,非规范型则相反。

例如,hold you horses(等等看,忍耐一下),at any rate(无论如何,至少),a Piece of cake(轻而易举的事情)等就属于规范型,而by and large(大体上,总的来说),once and for all(一劳永逸)等属于非规范型。

2.约定俗成的表达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约定俗成的表达式是句级词汇短语,包括谚语、警句和社会公式语等,形式固定,绝大多数是连续的,绝大多数属于规范型,例如:how are you(你好),nice meeting you(很高兴见到你),a watched dog never boils(心急水不开)等。

3.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ts)限制性结构短语是由某些固定短语构成的结构框架,分成规范型和非规范型两种,可根据需要填入相应的词或词组。

以“a—ago”和“the_er,the_er”为例,前者属于规范型后者属于非规范型。

“a—ago”可填入“day/week/month”或“very long time”构成“a day/week /mouth ago”(一天/星期/个月前)和“a very long ago”(很久以前)和“the busier,the happier”(越忙越开心)之类的短语。

他们认为限制性结构短语具有较强的可变性,但这种可变性仍受结构的制约。

4.句子构造型短语(sentence builders)他们认为的句子构造型短语相当于人们常说的句型,也可以分为规范型和非规范型。

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为句子构造提供框架结构,可根据需要填入相应的词语或从句,具有较强的可变性。

例如,“1 think that x”和“I’m a great believe in x”都属于句子构造型词汇短语。

前者的“X”可由从句代替,后者的“X”可由单词或短语代替,如“1 think that it is a good idea”(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和“I’m a great believe in putting money away for rainy day”(我极力主张存钱以防不测之需)。

研究表明,在二语习得中,人们习惯于采用一些模式记忆或者是模式模仿的策略来鉴定和掌握大量的在相应语境中经常出现的语块。

这些语块既有复杂的句子,又有带空的搭配,也有固定短小的词组。

它们为语言水平不高的人提供了语言交往的捷径。

1.语块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流利性.语块是事先已经以整体形式存在在头脑中的,是语言的半成品,在交际中稍经加工组装就能形成流利地道的句子,并不需要做精细的词汇间的语法分析。

因此,语块在语言运用中已达到了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自动化过程要求较少的资源,因此可以匀出部分计算资源来做其他的语言处理,如在讲一句话的同时思考下一句话怎么讲。

语块的使用能够使信息处理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从而增加了口语的流利性.2有助于生成地道的语言尚处于“控制过程”的二语学习者在构建话语的时候往往是从概念义出发选择词汇,倾向于使用语法策略来进行表达,不能熟练地使用语块来进行交际。

语言的表达很多时候是约定俗成的,词项的共现是有内在条件的,因此从概念义出发构建话语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地道,很难达到“近似本族语的词语选用能力”(native like selection)3有助于生成得体的语言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都表明,“语言习得的最初阶段往往是从一些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词汇短语开始的”。

词汇是语用的载体,人们习得词汇短语的同时也习得了词汇短语相应的语用功能。

语块,尤其是熟语语块,具有约定俗成的形式,有特定的语用含义和其使用的环境.4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证明,许多初学二语的人会经历一个沉默阶段,沉默原因之一是学习者还不会生成规范的句子,不知道怎样用外语来传递信息。

即使是没有陷入沉默阶段的学习者,也存在着“怎样说”的问题。

习用语块可以帮助学习者尽快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语块,尤其是实词语块,是语义的直接承担者,对于汉语初学者,可以较为轻松地直接运用于交际。

这样就可以减轻即时交际的语言编码压力,使学习者超越语法能力的局限性,说出流畅的外语。

因此,语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增加汉语学习者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第一、强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块意识。

(周健2007)语块的优势在于使用时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作为现成的整体的词汇,无需再次分析其内部语法结构就可以流利的表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大脑的压力,避免偏误的产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汉语语块数量巨大,怎样尽可能多的掌握?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者应该将语块教学与语法和词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语块意识,重视构建语块,强化词语搭配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