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合集下载

数学之美我的数学生涯的心得体会

数学之美我的数学生涯的心得体会

数学之美我的数学生涯的心得体会数学之美——我的数学生涯的心得体会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数学是我最亲密的伙伴,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人生的起伏。

数学不仅给予了我智力的锻炼,也让我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数学生涯心得体会,希望能从中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奥数启蒙——数学的魅力初体验我初中时,父亲给我报了一个奥数班,正是这个班让我初尝到了数学的乐趣。

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接触到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如数列、排列组合等。

奥数班的学习方式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意识到数学的美妙和智慧所在。

通过奥数的启蒙,我渐渐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学科。

我发现数学不仅是一个冰冷的符号与公式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艺术。

数学充满了无限的创造性,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我们可以解开问题的谜题,探求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

二、数学的思维培养——从计算到思辨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我逐渐接触到了更加抽象和深入的数学内容,如代数、几何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在培养我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的世界里,往往有很多种解法可以达到同一个目标。

这让我明白,思考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本身更加重要。

数学的思维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提出合理的假设和证明。

我想起了学习几何时遇到的一道难题,我曾经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寻找解法,从直观到逻辑一直都不能找到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一次次折磨和挫折之后,我突然想到了用反证法,通过排除法找到了问题的真正答案。

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困难,但我却从中体会到了思考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数学与实际生活——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贯穿于生活的一种智慧和工具。

它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我们时常需要计算花费、规划时间、分析数据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算和思维。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操。

下面就是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方法。

一、以德育为引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以德育为引领,把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的落实,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通过讲解案例和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通过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绩,鼓励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情感共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在学习分数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公平、分享、合作等价值观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设置情境,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在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品德性格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和道德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品质。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公正、守信、规矩等品德品质。

教师还可以通过编制相关的数学道德教育教案,设计相关的数学题目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诚实、负责、合作等良好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和道德观念,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探索数学之美中学生适合阅读的数学史与数学思维书籍

探索数学之美中学生适合阅读的数学史与数学思维书籍

探索数学之美中学生适合阅读的数学史与数学思维书籍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深奥性的学科,但在挑战中却蕴含着巨大的美感和智慧。

对于中学生而言,了解数学史和培养数学思维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概念,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数学史和数学思维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数学之美。

一、数学史书籍1.《数学之美》这本书由吴军教授所著,对于数学史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书中系统介绍了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等国家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数学的重要突破和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并了解到数学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2.《数学的故事》这本书由柯林·麦克林所著,是一本针对年轻读者写的数学史书籍。

书中以有趣的故事和例子引导读者了解数学的发展和重要思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学生可以更轻松地了解数学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可以看到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二、数学思维书籍1.《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宾尼·麦尔森教授的这本书是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经典之作。

书中通过丰富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数学思维模式,如归纳、演绎和抽象,还介绍了创新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数学思维导论》这本书由罗伯特·哈斯特勒教授所著,是一本系统介绍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著作。

该书通过讲解数学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中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和逻辑结构。

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中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思维的本质,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数学史和数学思维是帮助中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适合中学生的数学史书籍,他们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应用,拓宽数学视野;而通过阅读数学思维的相关书籍,他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的美丽和奥妙往往隐藏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一、数学在自然界中的应用数学是自然界的一种语言,许多自然现象和规律都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和解释。

例如,黄金分割比、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概念与自然界中的事物息息相关。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这些数学规律,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发现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二、数学在艺术中的运用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美感的方式,而数学在艺术中的运用更是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

例如,黄金长方形的比例在绘画、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作品更富有美感和和谐感。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元素的存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实际运用和它所赋予的美。

三、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科学研究离不开数学的应用,无论是物理学、化学还是生物学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科学研究的密切关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四、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美妙之处不仅表现在其规律和定理中,更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思维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日常的时间、空间、量度、金融等方方面面。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数学美育渗透教案

大学数学美育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之美概述2. 数学的对称美3. 数学的和谐美4. 数学的简洁美5. 数学的抽象美6. 数学与艺术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数学美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美的关系。

2.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数学美的事物?二、数学之美概述1. 教师讲解数学美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美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数学美的事物,教师点评。

三、数学的对称美1. 教师举例说明数学中的对称现象,如几何图形、数列等。

2.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四、数学的和谐美1. 教师讲解数学中的和谐关系,如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等。

2. 学生探讨生活中的和谐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释。

五、数学的简洁美1. 教师举例说明数学中的简洁美,如公式、定理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简洁美的数学现象。

六、数学的抽象美1. 教师讲解数学的抽象美,如数学概念、符号等。

2. 学生探讨抽象美的数学现象,并尝试用具体实例说明。

七、数学与艺术的关系1. 教师介绍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如数学在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数学与艺术结合的实例。

八、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学美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并提出对数学美的进一步思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够从数学角度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学生是否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不仅是一门纯粹的抽象学科,它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或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授关于面积和周长的知识时,可以通过绘制图形并计算各个边的长度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面积和周长的意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理解这些概念,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在于它的简洁、优美和规律性。

通过将数学与形象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种美。

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几何之美。

数学中的众多定理和公式也都蕴含着深刻的美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这种美。

数形结合的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种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特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数形结合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和丰富的数学知识网络,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之美,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种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之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AR教学让学生在虚拟数学世界中探索数学之美

AR教学让学生在虚拟数学世界中探索数学之美

AR教学让学生在虚拟数学世界中探索数学之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式。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就是增强现实(AR)技术。

AR教学通过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

特别是在数学教育中,AR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数学之美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AR教学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AR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虚拟数学世界中进行交互式学习。

通过AR应用程序,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AR眼镜等设备,将虚拟数学模型投射到现实环境中,实时观察和操作。

这种互动体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在几何学学习中,AR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亲自操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AR应用程序,在现实环境中创建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并通过旋转、缩放等操作进行实时展示。

这样的互动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几何学习效果。

在代数学习中,AR教学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展示和理解方程式、函数图像等数学概念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AR应用程序,将方程式在现实环境中可视化,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方程式的变化规律。

这样的体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此外,AR教学还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通过AR应用程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数学学习场景和难度级别。

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尽管AR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AR设备的高昂价格限制了AR教学技术的普及。

其次,AR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

另外,学生对AR技术的适应和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训练。

为了推广AR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共同努力。

他们可以投资设备购置,培训教师使用AR教学技术,并且支持开发高质量的AR数学学习应用程序。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晦涩的学科,在小学生看来可能很无趣。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让数学变得有趣,并帮助他们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那么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1. 利用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吸引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有效手段。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和益智玩具,让学生通过解题和操作来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数学竞赛、趣味数学活动等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和运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规律,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趣味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情境来讲解数学概念,比如在购物、测量、时间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巩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 用故事和趣味性的内容故事和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和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增加乐趣,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5. 肯定和鼓励对于小学生而言,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当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时,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

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

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局限于公式计算和题目解答,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美与思维方式。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探索数学之美以及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二、探索数学之美1. 数学和艺术的结合数学在很多艺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在建筑和绘画中的应用,音乐中的调性和和声都离不开数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展示一些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之美的兴趣。

2. 数学和自然的奇妙关系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解释和描述。

例如,金字塔的结构和斐波那契数列之间的联系,植物的分枝规律和数列的关系等。

通过分享一些自然界中数学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世界的关系。

三、培养数学思维1. 偏正思维的培养偏正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多角度和综合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探索性学习的推广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数学探究活动中,让他们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还通过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探索与思考的态度,充分发挥数学思维的优势,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与挑战。

以上是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艺术、自然的关系,培养偏正思维、探索性学习和数学建模的能力,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教案篇一:数学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了解其蕴含的数学原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创新能力和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2.经历欣赏图片和音乐、动手做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之美,初步体验归纳推理和极限的数学思想;3.通过本堂课的研究,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学以致用的研究惯。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2.突破“函数”、“图像”、“极限”等未学知识对本堂课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问:生在大千世界,心向无限苍穹。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七色彩虹、璀璨星河等同学们觉得美吗?我们的数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点线面体勾勒大千世界,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数学之美。

2.图形之美:欣赏《勾股树》图片与几何画板动画;3.音乐之美:欣赏双曲线图像与歌曲《悲伤双曲线》;4.应用之美: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a。

打招呼——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钉木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河边打水——垂线段最短;d。

小狗雪地睡觉——将身体缩成球形,表面积最小,减少散热;e。

为什么下水道井盖大多是圆形?——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大圆直径一定大于小圆直径,所以圆形井盖不会落下去;(用实验对比圆形井盖和长方形井盖的优劣)f。

树干为什么是圆柱体?——周长一定的图形中,圆的表面积最大,可使树木更易扎根;5.自然之美:a。

蜂巢的奇妙b。

大雁迁飞6.发展之美:由小学的知识我们得到了一个高中内容——极限,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不同阶段数学知识的紧密关系,就好像我们总会长大,但总会在我们脸上、身上依稀有着儿时的影子。

7.计算之美:1x9+2= 1112x9+3= 111123x9+4=11111234x9+5=x9+6=x9+7= xxxxxxxxxxxxxxx9+8=xxxxxxxx8.娱乐之美:抢“30”游戏:两个人玩游戏:从1开始报数,每人每次可报连续的1~2个数,最终报出30者获胜。

感悟数学美:诗性教育的真谛

感悟数学美:诗性教育的真谛
面相 切 , 两 球 与 圆 锥面 的公共 点分 别 构 成 圆 0 1和 圆

心: 确定性 、 无序性 、 互异性 。
这样 的课 堂导 入 , 把 原本 枯燥 的数 学概 念变为生动有趣 的生 活实例 , 开 门见 山 , 既突 出了数学概 念 的本质 , 拉 近 了学生 与数 学 的 距离 , 让学生体验 到——数 学就在身 边 , 数学 由生活 中来 , 许 多 日常事 件 中都 蕴 含着 数学 知识 , 善于运 用数 学将 更 多地感 受 到生 活 的
现实之 间的距 离似乎也 越来越 远 。为 了帮助 学生准确理解 、 轻松 掌握 抽象 的数学知 识 , 从
函数单 调 性 的核 心 , 即 图像 向 上 为 增 、 向 下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2 0 1 3 年第 3 期
为减 。
【 案例 2 1
教学“ 集合概念” , 一上课 , 班长喊过起 立
感悟 数学美 : 诗性 教育的真谛
朱 云 艳
( 江 苏省 苏州 市第 十 中学 , 2 1 5 0 0 6 )

要: 诗 性教育下的数学课堂 , 应 引领学生探寻数学 美 , 感悟
诗 性真 谛。具体 来说 , 应做 到 : 课 堂导 入 , 让 学 生 感受 数学 内容 之 美; 新知 学习 , 让学生体会数 学形态 之美 ; 习题训 练 , 让学 生领 略数 学思维 之美。从 而打 造有效课堂 、 高效课堂 。
文化 内涵 。作为数学教师 , 在静心思考一次次 听课 的教学 个案 、 重新 审 视 自己的教 学 行 为 中, 逐渐领悟到 , 诗性教育下 的数学课堂 , 应 引 领学生探寻数学美 , 感悟诗性真谛——这样 的 数学课堂 , 必然是有效课堂 、 高效课堂 。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然而,许多小学生对于数学抱有厌恶和难以理解的态度。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可以使用水果、玩具等具体的物品来进行教学。

让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实际物体和数学概念的认识。

其次,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也是激发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或者数学竞赛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他们既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让小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发现数学的美和趣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中的历史故事和数学家们的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贡献,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抱有敬畏之心,并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艺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例如,可以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小学生欣赏和感受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与数学相关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

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示范和数学艺术的引导,我们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观看刘克臣老师的《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有感

观看刘克臣老师的《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有感

观看刘克臣老师的《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有感
我观看了刘克臣老师的《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刘老师的观点,与我们学校羊志华老师讲的《探索美的密码》这节课出奇的相似,都是通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学之美,怎么得到或制造出数学之美,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明白,我们教师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学生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

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 听了刘克臣老师的讲座,我深深的明白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我很欣赏这句话,他把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无时不在体现出它的周密性、逻辑性、规律性与变化性,无时不在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它把善于创造、触类旁通者引入神秘的数学殿堂,领略它的美妙。

数学之美在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之美在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之美在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无论在哪个年级的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学之美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数学之美在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一、数学之美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1.1 数学之美在数学概念理解中的应用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数学之美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数学之美的思想,可以通过比丰富的图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如分数的概念,可以通过将一个饼状图分成若干份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1.2 数学之美在数学概念拓展中的应用数学之美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

通过引入数学之美的应用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数学之美,可以通过数学难题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之美在数学方法应用中的重要性2.1 数学之美在计算方法中的应用数学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之美可以在计算方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数学之美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数学之美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图形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2.2 数学之美在问题解决方法中的应用数学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而数学之美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引入数学之美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数学之美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题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数学之美在数学应用实践中的价值3.1 数学之美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数学之美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数学教案启发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教案启发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教案启发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数学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好的数学教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发现数学中独特的美感。

本文将从数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启发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一、数学教案的设计1. 引人入胜的导入一个好的数学教案应该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部分开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讲述一个生动的数学故事或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黄金分割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神奇的数学概念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

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数学教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体验数学的美。

通过利用游戏、实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美感。

比如,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制作折纸,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几何形状之间的妙处。

3. 适当的挑战和拓展一个好的数学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当的挑战和拓展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分析数学难点、探索数学常识的内在联系等方式,帮助学生超越课本知识,体验到数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数学教案的实施1. 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一个好的数学教案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经典数列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

2. 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一个好的数学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展示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概率实验,并通过团队合作来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

3. 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一个好的数学教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奥数之路发现数学的美

奥数之路发现数学的美

奥数之路发现数学的美一、引言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无疑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数学都贯穿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而其中,奥数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奥数之路中的数学美。

二、奥数的定义与特点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是指那些让学生在竞赛中接受数学思维训练的活动。

与常规数学学习不同,奥数注重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奥数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奥数之路的挑战1. 智力挑战奥数竞赛中的题目往往涉及到较为深入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解题思路奥数竞赛的题目一般都是非常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常常需要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发现规律、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考角度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奥数之路的益处1. 培养兴趣通过参与奥数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不再把数学视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发现数学美的方式。

2. 提高思维能力奥数竞赛中的题目往往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多次的思考和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培养创新精神奥数竞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奥数竞赛中,学生常常需要与队友共同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交和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奥数之路是通过参加奥数活动来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条途径。

通过奥数,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案例】《高等数学A-1》:发现数学之美,激发科学精神,塑造高尚情操

【课程思政案例】《高等数学A-1》:发现数学之美,激发科学精神,塑造高尚情操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高等数学A-1》:发现数学之美,激发科学精神,塑造高尚情操课程简介《高等数学A-1》课程是机电类专业后续数学课程及所有专业课程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工具和语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该门课程除数学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非常有效的载体,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高等数学A-1》课程思政设计的总思路是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让融入在数学中的思政元素成为学生求学、做人、做事的动力源泉,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润物细无声的立体化育人的目的。

1、将相关的数学史、数学家故事适时、适量、适当地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现成结论背后的“火热的思考”,以数学家的精神品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精神品质,严谨的求学态度。

2、挖掘隐含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实际问题数量化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理性思维、严密地思考和清晰准确地表达,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如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推理的严谨美、图形的对称美,公式的和谐美、观点及想法的奇异美及概念的意境美等,引导学生从欣赏角度学习数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通过极限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生中,每一点都是起点,也是终点,把每一点当作极限来追求,才能活出风采。

4、以学生为本,营造问题氛围,紧紧抓住学生,时时与学生互动探讨交流,结合所教的知识点,因势利导,画龙点睛,融入思政元素,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对知识能够逐渐地感悟、理解、消化与运用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之成为合格的有用的人才。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六课教案:拓展视野,发现数学美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六课教案:拓展视野,发现数学美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六课的教案,这节课的主题是“拓展视野,发现数学美”。

我们将深入探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节课的教学要点。

一、教学方法在这一节课中,课程设计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些教学方法包括:1.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概念和现象,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美丽和奥妙。

2.互动游戏: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乐趣。

3.举例解释: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4.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

5.课堂演示:通过课堂演示,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符号和概念: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解释,向学生介绍了加减乘除符号、等于符号、大于小于符号等数学符号,以及数值大小、数位、数轴、进位等数学概念。

2.数学应用题:通过举例解释和课堂讨论,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结账、时间计算、长度测量等。

3.数学游戏:通过互动游戏,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数学来解决有趣的游戏问题,例如数学趣味游戏、数学拼图游戏等。

4.数学实践:通过课堂演示,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比例尺绘图、面积计算、海拔测量等。

三、课程目标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拓展视野:通过展示数学概念和应用,让学生的数学视野更宽广,发现数学的美和奥妙。

2.培养兴趣:通过互动游戏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喜欢数学。

3.掌握知识:通过实例解释和课堂演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概念。

4.培养能力:通过应用题和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轴对称

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轴对称

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轴对称廖代华(重庆市南川中学校重庆408400)摘要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是怎样让人赏心悦目的。

关键词数学学习轴对称发现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轴对称图形是沿着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的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他们的对称轴。

这条对称轴就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左右两边的长度、面积、形状等,都一点儿也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所朝的方向。

在数学课本里,我们已见过它们的身影,也接触、了解过它们。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生活当中的轴对称图形。

当我们漫步在校园时,随手捡起一片树叶,如果将树叶中间的那根茎当成是其左右两边的对称轴,将树叶右边部分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过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正好与左边的一半树叶重合。

一只蝴蝶停留在花朵上,张合着翅膀时,如果将蝴蝶两只触角的中点与尾部相连接,连接好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就是其对称轴。

而右边的翅膀就像是左边的翅膀沿着对称轴翻折过去的图形。

像蝴蝶这样成轴对称图形的动物还有很多,比如蜻蜓、飞蛾、螃蟹等。

动物进化经历了由海绵动物、双胚层辐射对称动物(包括腔肠动物)、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的发展阶段,其中从辐射对称动物到两侧对称动物的演化,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意味着一系列遗传基因的重要创新,并由此促进生命的形态、行为向更加复杂的阶段快速发展。

“贵州小春虫”的发现,将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两侧对称动物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4000万年。

对称是动物的美学,左右对称是动物世界普遍的健康、强壮的特征。

人类的耳、眼、四肢都是对称生长的。

耳的轴对称不仅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还可以判断声源的位置;眼的对称使我们看物体更清晰、准确。

演出前化妆时,你肯定不希望眉毛被画得一高一低、两边眼线不一样粗细吧?这就要求化妆师随时把轴对称放在心里。

探索数学之美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互动环节设计

探索数学之美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互动环节设计

探索数学之美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互动环节设计近年来,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被引入课堂中,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理解。

而活动中的互动环节则是设计与实施这些活动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索数学之美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互动环节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数学实践活动的互动环节的意义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互动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互动环节设计的原则1. 针对性:互动环节的设计应该根据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来确定,确保活动与互动环节的紧密契合。

2. 多样性:合理运用各种互动形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学生主体性:活动的互动过程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主体,参与度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4. 引导性:设计互动环节时,合理引导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互动环节设计示例以“寻找数学之美”为主题的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为例,设计以下互动环节: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对数学美感的认知与感受。

2. 互动环节一: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身边的事物,讨论并描述它们中所蕴含的数学元素。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事物进行描述,并向其他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对观察结果提出疑问、补充与共鸣。

3. 互动环节二:数学游戏设计数学类游戏,例如数独、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

游戏中可以引入竞赛元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4. 互动环节三:角色扮演设计数学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与互动来解决数学问题。

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与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

5. 互动环节四: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拓展活动,例如搭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伽利略说过:“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我很欣赏这句话,他把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无时不在体现出它的周密性、逻辑性、规律性与变化性,无时不在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它把善于创造、触类旁通者引入神秘的数学殿堂,领略不尽它的美妙。

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栽下“数学美”的种子,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引领学生在最基础的方面发现数学之美,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领学生发现数字之美
数字,是学生每一天都接触的,是数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你看,0——9这些阿拉伯数字,就像琴弦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有机的组合、排列,同样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

简单的10个阿拉伯数字经过排列组合,能表示很多很多的数,反映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数量,所以数字之美首当其冲。

学生初入学时,我会教会学生记忆数字歌,“1像铅笔细
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象豆芽咧嘴笑,7象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

”数字字形之美一定要深深印在每个学生的脑中,从这些美的数字开始,孩子们开始了数学学习之旅。

在课堂上,语文中的古诗也拿来在课堂上吟诵,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魅力。

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菜花都不见。

”还经常读一些带数字的歌谣,“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一双手。

”数字与文字的巧妙组合,也能表达出很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学生年龄小,不能自觉地去感知、发现,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字在学生的眼中就会变得美起来,播下美的种子,就会收获美的果实。

二、引领学生发现符号之美
符号对于数学的发展来讲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符号去表示数及其运算,数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都知道数学符号的发明、使用和流传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能保存下来使用至今的符号,定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推敲,在推理运算中定是恰当、简便和美妙的。

因此数学符号之美,也应该是老师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的一个元素。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符号“+”、“-”、“×”、“÷”是美的,一是从视觉上看既简单又大气,二是这些符号从运算意义上看非常形象,非常贴切恰当地表示出了运算的意义。

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一横和一竖合起来表示“+”,乘法是求
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于是把“+”旋转45度变成“×”,多么地形象呀。

除法表示平均分,“÷”中间一横,上下各有一个圆点,凸显了平均分的意义。

另外还有比较大小的符号,“<”、“>”、“=”、≈”也是很美的呀,哪边的数大,开口就朝向谁。

两边的数相等就用两条平行的直线表示,大约相等就把两条平行的直线变成波浪线。

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上了这些符号,变得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每学习一种新的符号,我都会引领学生观察分析符号美不美,如果换成别的样子好不好,为什么?有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手势和各种动作来表示符号,例如用这样的方式,“小手变变变,加号;小手变变变,减号”,当听到一个口令后,学生会马上用小手表示出符号的样子,这样以来,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认识了一种符号,还渗透了符号美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引领学生发现图形之美
在数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很多美的元素,适时进行引导,也会引领学生走近美轮美奂的数学天地,感受美的熏陶。

三年级的第一单元《对称》的认识,就是一个经典的发现图形美的案例。

在上课之前,我搜集了许多对称图形的图片,并且配上优美的音乐,上课播放的时候,大屏幕上一幅幅有关对称的精美图片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并且连连赞叹,“太美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去探究对称图形的特点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了解了对称图形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亲自设计一幅对称图形的图案,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在运用中继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冶了美的情操。

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
美。

只要我们用心地挖掘,在数学的图形教学中还会发现更多的美。

四、引领学生发现数学的简洁美
上面提到的数字美、符号美、图形美,是一种外在的美,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去发现,去感知。

数学知识还有一种内在的美,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那就是数学的简洁美。

在学习了数字编码后,学生明白了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表示编码。

这时,我问到,“学了这些数字编码后,你感到数学美不美?”
“美”,学生异口同声的说道。

“为什么美?”
“用数字编码表示我感觉很简单,比如身份证号码,用18个数字就能表示出一个人的出生地、出生年月日以及性别。


“奥,那么我们可以称为简洁美。


“对对,我还感觉数字编码既简洁又很神秘,比如发电报就要用数字。

”学生指着译码表,“我们真棒,就可以用21,22,24,39来表示。


看似一串很简单的数字,却能表示出独特的意义,它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生活中发挥着着巨大的价值。

通过这样与学生的交流,数学的简洁美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高大起来,渐渐地走近学生的心中。

关于认识数学知识的简洁美,例子不胜枚举。

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n个相同加数的和,列加法算式比较麻烦,引入乘法,马上变得简洁起来。

大数的改写、分数的约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等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简洁美。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这些知识还不够,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蕴含其中的简洁美,感受数学美的内涵。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在数学学科中也从不缺少美,有关数学美的元素还有很多,例如数学的思想美,方法美,概念美、思维美等等,在未来探索的学习道路上,学生定会看到更加色彩斑斓、美妙绝伦的数学王国。

在数学的课堂上,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思维冲击,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陶醉;看着孩子们对数学之美的表达,是一种感染,一种幸福。

让数学之美在课堂上绽放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一直坚持下去,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