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汪红春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
搭积木: 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积木的基本概念及构造方式;2.掌握通过搭积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数和认识基本形状的能力;3.体验集体合作与个人思考、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1.数字积木和形状积木;2.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等;3.PPT教学讲义及讲师课件;4.视频资源和音乐资源。
教学流程引入环节1.老师展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积木,要求学生自己想象并说出每一块积木应该如何合理的搭建;2.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用积木,听听学生们最喜欢玩的搭建方式和效果。
教学重点1.数字积木的使用方法;2.形状积木的分类;3.积木搭建增强计数和空间想象的技能。
教学内容一、数字积木的使用方法1.老师用教学投影或手绘板书展示数字积木,内容页中显示某个数字几个字,在搭积木时可以拼凑成对应的形状和数量;2.老师翻译成口语,引导学生反复大声说出这个数字,并开始搭建对应的形状;3.老师播放视频资源,展示不同数字积木拼装后的形状,引导学生选择其中1-2个进行练习。
二、形状积木的分类1.老师用电子板书或人造板书来展示不同的积木形状: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棱锥形、正方体、五棱柱等;2.老师引导学生按照颜色和大小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并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练习;三、积木搭建增强计数和空间想象技能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纸和胶水,进行组合,搭建出自己心目中的图案或者纯凭想象进行搭建,并简单记录自己所用的积木数量。
2.导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搭建的图案拍照并上传至讲师PPT,大家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根据所用积木数量进行简单统计。
课程总结最后获得票数最多的同学,将获得小小鼓励奖励。
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下,提升他们的组合想象和能力,培养一个丰富多彩的未来。
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够更全面地体验到集体合作、个人思考与创造的乐趣。
《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搭积木》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3. 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
2. 教学难点: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积木、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定义、特征和命名,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3. 操练: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 应用: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六、板书设计1. 《搭积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一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作图题:让学生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篇一:小学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32--33页“搭积木比赛”。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从今天开始,我们进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学习,老师看到大家的小正方体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搭积木比赛》。
(板书)2、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
二、比赛一“画一画”。
1、教师首先出示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请学生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个组画得正确。
每组找一名代表到前面黑板上画。
2、汇报交流⑴对于黑板上的作品进行辨析与交流。
⑵对于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⑶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课件动态演示。
4、总结比赛结果,引入下一活动。
三、比赛二“撘一搭”1、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请两组同学分别撘一搭。
可以和周围同学结合。
学生体会有足够多的正方体就有无数种搭法。
2、出示从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⑴摆出立体图形⑵体会有许多种搭法,但搭法减少。
⑶体会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唯一的样子。
能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⑷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6块,让学生撘一搭。
⑸课件动态演示。
⑹总结比赛结果,引入下一活动。
四、比赛三“看谁搭得多”⑴学生搭一搭5种搭法。
⑵观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为什么能确定有5种搭法。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王建新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课题搭积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能力目标: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是难点。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二)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一)动手操作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1=1111-1=1011-10=110+6=1616-6=1016-10=610+7=1717-7=1017-10=74、(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学生小组内交流。
搭积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这样的开课方式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上,动手操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三、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教学目标:、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明白得20之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在玩中学,激发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明白得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二、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预备:、圆珠、计数器教学进程:一、温习旧知今天咱们的好朋友调皮和笑笑来到了咱们的堂,要和咱们一路做游戏,你们情愿吗?可是调皮和笑笑说了,只喜爱和伶俐勤学的小朋友玩,有信心吗?、口算:6+4=+3=9-9=8+2=8-4=+=2+7=3+7=二、填空:(1)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
(2)18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创设情境,探讨新知调皮和笑笑决定和大伙儿一路玩“搭积木”咱们来看看笑笑搭的积木。
大伙儿来看,笑笑搭了多少块?你是如何明白的?(又加上2块)那你能用“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笑笑搭积木的进程吗?(先搭了13块,又加上2块)这确实是咱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你看依照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块积木?)、学生回答二、动手操作验证(用你的学具珠子代替积木学着笑笑摆一摆,先摆13个,左侧摆10个,右边摆3个,又在3个上面加2个,一共是1个)3、用算式来表示:13+2=1或2+13=1同窗们和笑笑玩得很高兴,可是调皮可急坏了,也想来参加咱们的游戏,那么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调皮是怎么摆的吧。
(出示大屏幕)、说一说调皮的摆法(左侧10块,右边8块)二、出示拿走2块,用“先……又……”完整地说说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3、动手操作摆4、列式计算:18-2=16看着大伙儿和调皮、笑笑玩得真高兴,那么不学他们,咱们自己能够摆出来算式吗?下面依照教师给出的算式摆一摆、算一算。
(大屏幕出示算式)、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算式14+=19先摆14个,左10右4,再在4个上面加个,得出19二、自己独立完成第二个算式:17-6=11小结:观看咱们上面摆的算式,你发觉计算前后,十位和个位都有什么转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新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教案及板书设计新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教案及板书设计「篇一」【活动要求】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4.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5.让幼儿尝试着进行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来搭积木。
【活动准备】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
(幼儿尝试练习)二、基本部分1.集中演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走、跳等)2.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OOOOO|小|小OOOOO||OOOOO|河|花OOOOO||师:(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幼:用大积木搭座桥)(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积木间隔着摆放)(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三、结束部分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搭积木》教案优秀
《搭积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搭积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积木的形状和颜色;理解积木的搭建方法;掌握积木的排列组合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积木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使学生理解积木的搭建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积木的排列组合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积木的排列组合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积木的形状和颜色,以及积木的搭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一套,磁性黑板,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搭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积木的形状、颜色和搭建方法。
2. 讲解与探究(15分钟)(2)教师讲解积木的搭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课件,讲解如何利用积木进行排列组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积木进行搭建。
5. 知识巩固(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搭积木2. 内容:(1)积木的形状和颜色(2)积木的搭建方法(3)积木的排列组合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积木搭建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2)列举出三种不同的积木排列组合方式。
2. 答案:(1)学生搭建的形状各异,无固定答案。
(2)示例: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排列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积木的形状、颜色、搭建方法和排列组合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积木搭建出更有创意的形状?(2)组织学生进行积木搭建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主题:搭积木年级水平:一年级主授人:数学教师时长:45分钟目标:-学生们能够识别和辨认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学生们能够通过搭积木了解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概念-学生们能够通过搭积木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分类材料:-多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包含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老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积木,告诉学生们搭积木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活动,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2.老师问学生是否有过搭积木的经验,并给他们一些时间互相交流。
探索(15分钟):1.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并告诉他们可以自由地搭建。
2.学生们被鼓励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形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不同的模型。
3.老师观察学生的过程,并引导他们讨论他们使用的形状和颜色,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
总结(10分钟):1.在学生们完成搭建后,老师组织学生们一起展示他们的作品。
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指导问题,让他们一起思考他们搭建的模型中有多少个积木?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哪个模型最高?哪个模型最短?3.老师帮助学生总结他们的发现,引导他们理解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概念。
延伸(15分钟):1.老师分发卡片给学生们,并要求他们根据积木的颜色和形状分类。
2.学生们根据卡片上的指令,将相应的积木放在正确的分类中。
3.老师收集学生的分类结果,并根据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结束(5分钟):1.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短的回顾。
2.老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如识别形状和颜色,以及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分类。
3.老师感谢学生的参与,并鼓励他们不断发展他们的数学技能。
评估:-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老师会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在延伸活动中的分类结果来评估他们对形状和颜色的理解程度。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积木搭建更复杂的结构,如房子、桥梁等。
2.学生可以利用积木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积木的数量或用积木表达简单的数学问题。
《搭积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算一算10+3=10+5=2+10=10+6=10+10=7+10=10+9=0+10=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接下来的学习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师:你们看,笑笑正在搭积木,再放2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你能列出算式吗?师:可以怎样计算出结果?生1:可以摆小棒。
先摆出13根小棒,再加上2根,一共是15根,所以13+2=15。
生2:可以拨计数器。
师:怎么拨呢?生2:先拨出13,就是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3个珠子。
再加上2,就是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所以就是15。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加2是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而不是十位?生:因为2是由2个1组成,所以在个位拨两个珠子。
师:非常棒。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生3:3+2=5,13+2=15。
生4:可以在积木上继续摆上2块之后数一数。
……设计意图:结合搭积木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并探索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的做法你能看懂吗?师:得数是几?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加法递增的特征和数的顺序。
2.还剩多少块积木?师:观察图片,如果拿走2块,还剩多少块积木?你能列出算式吗?师:想一想,可以怎么样算出结果?生1:先拨出18,就是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8个珠子。
再减去2,就是在个位上减去2个珠子,所以就是16。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减2是在个位上减去2个珠子而不是十位?生:因为2是由2个1组成,所以在个位拨去两个珠子。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生2:可以在18块积木的8块中拿走2块,还剩6块,再加上之前的10块,就剩下16块了。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常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摆一摆、搭一搭、推一推等实践活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受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的积极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生:我以前玩过搭积木,并且很喜欢玩积木。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
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在黑板上张贴一个)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球)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正方体)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长方体)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搭积木”。
(板书:搭积木) 设计意图:本课先以亲切的谈话引入课题并以“猜一猜”活动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摆一摆。
师: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许多漂亮的积木,下面由老师提要求,同桌合作来摆,看哪组同桌配合得最默契。
先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互相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学生按老师要求拿出一个长方体,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师:再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
谁能说一说你把圆柱放在了长方体的哪一边?生1:圆柱放在长方体的右面。
《搭积木》教案优秀
《搭积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十五章《搭积木》,详细内容涉及空间几何的基础知识,重点探讨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组合。
具体章节内容为:15.1 简单立体图形的认识;15.2 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简单立体图形的认识,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积木,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立体图形积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搭积木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
学生分享自己搭积木的经历,讨论搭积木的乐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示范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展示立体图形组合与分解的具体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加深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积木进行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过程,给予及时反馈。
学生自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立体图形的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 立体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方法。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十五章课后练习题14。
2.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组合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空间想象力仍有困难,需加强指导。
《搭积木》教案(优秀4篇)
《搭积木》教案(优秀4篇)《搭积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学写4个字。
认识一个偏旁彳。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后鼻音:平的发音,以及啊、呢应读轻声。
业的书写笔顺,书中横折钩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同学中或亲戚朋友中关心他人的好例子。
积木、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11个生字,学写4个字。
认识一个偏旁彳。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题导入1、激情引趣(出示积木,你们瞧,这是什么?你搭过积木吗?你搭过什么?)过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能手。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平平跟大家认识,他可是搭积木的高手!2、揭题。
(出示课题:平平搭积木)谁能看着拼音把课题读准确?(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要求学生读准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2、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3、三读课文,边读边想:平平搭了几间房子?都给谁住?三、读准字音,再读句段1、读准字音⑴ 读准前后鼻音的生字:间、很、平。
学生自由拼读,对比分析字音;学生读诗句: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⑴ 读准轻声音节:呢、啊,指名读。
学生读诗句: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说一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⑴ 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六个生字,小组长手上还有五个生字,请小组长指导小组学习。
⑴ 游戏:猜字。
背着一个同学指定一个字,然后让他面对所有的字猜,是不是*字?直到猜对为止。
2、精读句段过渡:小朋友真棒!--下子就记往了这些字宝宝的名字。
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到句子中,你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咱们来试一试。
⑴ 平平,平平,这些房子给谁住?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这话是谁对谁说的?指导看图:看了图,你找到答案了吗?图上画了他们在干什么?奶奶的表情、动作是怎么样的?(笑嘻嘻、笑哈哈、很高兴、合不拢嘴等)想一想,平时奶奶是怎样和你说话的?自由朗读指名朗读⑴ 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搭积木》教案优秀
《搭积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图形的拼组》,主要详细内容为利用积木进行平面图形的搭建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具体包括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拼搭,以及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拼搭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认知和拼搭。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拼搭和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教学课件、磁性板。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积木搭建的城堡、火车等实物,引起学生对积木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让学生描述并分类。
(2)教师示范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学生分组合作,尝试用积木拼搭平面图形。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教师示范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用积木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点评,强调教学难点和重点。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2.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3. 拼搭方法:示例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拼搭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空间想象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图形的拼搭,如折纸、乐高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引言:搭积木是一项有趣而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搭积木游戏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本教案将涵盖基础数学概念,如数的认识、数的序数、加法和减法等内容。
通过搭积木游戏的操作,孩子们将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学概念。
一、数的认识1. 学习使用积木表示数字:让孩子们用积木搭建各种数字形状,如用三个积木搭成数字“3”等,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形状,引导孩子们学会认识数字。
2. 数的排序:利用积木搭积木的特性,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数字,然后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排序能力。
二、数的序数1. 学习使用积木进行排序:给孩子们一些积木,让他们按照大小或高低进行排序,从而让他们对数的序数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利用积木进行排队:让孩子们根据指令按照积木的大小进行排队,同时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如“谁的积木比谁的高?”等等。
三、加法与减法1. 使用积木进行加法:通过让孩子们搭建两个数字形状,然后让他们把这两个数字形状组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操练,引导他们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使用积木进行减法:给孩子们一个数字形状,然后逐步拆除一些积木,引导他们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拼图游戏利用积木进行拼图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数学实践。
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然后让孩子们按照图案搭建相应的形状。
这样的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五、问题解决利用积木进行问题解决训练。
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用积木进行实际操作来找到答案。
例如,“小明有3个积木,小红有2个积木,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积木?”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总结通过搭积木游戏,一年级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利用积木帮助他们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以及通过搭建数字形状来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搭积木》
教案《搭积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搭积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会使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结构;- 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其功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会使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结构。
2.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其功能。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多种形状的积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用的纸和铅笔。
2. 环境准备:- 教室内空间宽敞,方便学生活动和搭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搭积木作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搭过积木吗?搭积木有什么乐趣?2. 搭建规则介绍(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搭积木的一些基本规则,如稳定性、平衡性等。
- 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形状的积木有不同的功能,如长方形积木可以用来加固结构,三角形积木可以用来加强支撑等。
3. 搭建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定数量的积木。
-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规则搭建一个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房屋、桥梁、动物等。
-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和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结果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搭建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
- 学生可通过口头介绍和书面描述的方式,展示他们的作品。
-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总结他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引导学生思考:在搭建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有没有想过将积木搭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六、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观察、实践和展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以及顺序和大小。
教学方法故事举例法、问答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新课学习(一)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11-1=1011-10=110+6=1616-6=1016-10=610+7=1717-7=10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搭积木》数学教案设计
《搭积木》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搭积木》數學教案設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基础的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积木的基本形状和属性2. 空间组合的概念和应用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积木有什么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5分钟)教师讲解积木的基本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和属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基本形状构建出更复杂的形状。
同时,引入空间组合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结构。
第三步:实践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积木。
要求各小组利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或主题的模型,如小房子、桥梁等。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实现过程。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给出建议。
最后,教师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从创新性、实用性、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考量。
第五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积木游戏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做手工、画画或者设计房间布局时。
四、教学资源:1. 各种形状的积木2. 白板或黑板用于讲解3.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和画图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最终的作品,来评估他们对积木形状和空间组合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2024年《搭积木》教案优秀
2024年《搭积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六章《几何初步》中的第一课时“搭积木”。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通过搭积木活动,理解平面组合图形的构成;探索图形间的关系以及平面空间布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搭积木,形成简单的组合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拼接规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组合。
教学难点:图形组合过程中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型积木一套,教学用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小型积木,直尺,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用积木搭建的房屋、车辆等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组合。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认识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积木搭建上述图形。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如何使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房子,强调图形的组合方法和技巧。
分析例题中图形的组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间的拼接规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提示用积木搭建不同的组合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问学生关于几何图形组合的延伸问题,如:如何使用相同数量的积木搭建不同的图形?六、板书设计中心区域展示基本几何图形和组合图形的示例,旁边列出关键步骤和注意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设计的组合图形,并画出图形的组合步骤。
2. 答案:学生需提交搭建的实物模型和步骤图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高春阳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课题《搭积木》课时安排一课时(总第66课时)主备人薛园园审核人赵丽华修改人高春阳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
3、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重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
难点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课前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
教学过程: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二、出示学习目标1、我会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三、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1、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
再放_块多了()+()=()拿走_块少了()-()=()2、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玩时弄清算式的算理。
3、交流算理:13+2=_18-2=_你是怎么算的?例:(1)13+2=15再拔2颗(2)13+2=151个十,3个一加2个一等于1个十,5个一等于15 4、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13+516-315+312+65+1316-415+45、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A、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
四、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1、今天小技巧: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要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课内作业P78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习惯,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搭积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圆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但是淘气和笑笑说了,只喜欢和聪明好学的小朋友玩,你们聪明好学吗?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大屏幕出示题目)
1、口算:
6+4=
5+3=
9-9=
8+2=
8-4=
5+5=
2+7=
3+7=
2、填空:
(1)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
)。
(2)18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果然很聪明,淘气和笑笑决定和大家一起玩“搭积木”(板书课题)首先我们来看看笑笑搭的积木。
大家来看,笑笑搭了多少块?你是如何知道的?接着看笑笑怎么办了?(又加上2块)那你能用“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笑笑搭积木的过程吗?(先搭了13块,又加上2块)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块积木?)
1、学生回答
2、动手操作验证(用你的学具珠子代替积木学着笑笑摆一摆,先摆13个,左边摆10个,右边摆3个,又在3个上面
加2个,一共是15个)
3、用算式来表示:13+2=15或2+13=15
同学们和笑笑玩得很开心,但是淘气可急坏了,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淘气是怎么摆的吧。
(出示大屏幕)
1、说一说淘气的摆法(左边10块,右边8块)
2、出示拿走2块,用“先……又……”完整地说说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动手操作摆
4、列式计算:18-2=16
看着大家和淘气、笑笑玩得真开心,那么不学他们,我们自己可以摆出来算式吗?下面根据老师给出的算是摆一摆、算一算。
(大屏幕出示算式)
1、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算式14+5=19.先摆14个,左10右4,再在4个上面加5个,得出19
2、自己独立完成第二个算式:17-6=11
小结:观察我们上面摆的算式,你发现计算前后,十位和个位都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十位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于是淘气和笑笑决定再带大家去游乐场里玩玩碰碰车(出示大屏幕)别看是玩,里面可是有
数学知识啊。
你看到了那些?(数字)
1、小组讨论
相碰的加法:这些碰碰车哪两辆碰在一起,就可以把他们车上的数字相加,那么,你想让哪两辆车相碰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相碰的减法:那两辆车相碰,就用他们车上的数字列出一个减法算式。
2、集体交流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十几加几时,十位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要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就可以了)五、课堂作业
出示大屏幕(教材71页练一练的第二题),写在课堂本上。
六、板书设计:
搭积木
13+2=15 14+5=19
18-2=16 1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