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就是行王道,行王道当然是

‘天下莫之能御’(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从此天下太平了。”

这就是孟子性善论的观点,而且可以看出性善论也是孟子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的整个政治架构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那他又是如何论证性善论呢?

3、孟子的论证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为了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先做了一个论证:“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种经验,即使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快要掉进井里,也会赶紧上去拉一把,不是因为和这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不是为了在同乡朋友里获得赞誉,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尖叫和哭声。这就属于天生的“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这里孟子用了举例归纳的方法,就好像我们见到了很多只乌鸦是黑的,便基本可以断定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一样。

除了《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关于人性问题更多的讨论都集中在《孟子·告子上》里。在这一篇里,孟子和告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就像那流水,东边有缺口就往东边流,西边有缺口就往西边流,并没有什么天生的趋向:“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那孟子顺势回应道,水不分东西,难道水也不分上下吗?“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所以水天性往低处流,人天性往善处走,至于那些做了不善之事的人,只是被环境扰乱了心性:“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便是孟子用得最熟练的一种论证方式:类比和比喻,告子把人性和水作比,孟子就接过这一比喻反戈一击。

再说到人性和仁义的关系,告子说,人性就像柳树,仁义就像杯盘,仁义是由人性打磨来的,这意思就是人性不是天生有善:“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立刻反问,你是顺着柳树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柳树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带领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必定是你这种人的言论!原文为:“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这也是辩论常见手法:归谬法。先假设你说的是对的,你说你要打磨柳树来促成杯盘,那就是要打磨(天生不固定的)人性来促成仁义,但是伤害人性显然是不好的,但是仁义显然是好的,所以结论只能是你的前提——人性天生不固定是错的。只有人性本善,不是靠“打磨”而是靠“保养”“勿丧”,顺应人性来促成仁义才是正途,否则照你们的理论只能是祸害仁义!

反过来,孟子不只从原因来论证,也是从结果的影响来论证的。“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如果我们承认了人性不善,那就会后患无穷!所以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孟子的辩论能力之强是众所周知,那当仁不让的气势贯穿了整部《孟子》,但是细细地分析一下,其实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的。

首先是举例归纳法。你能举出人性有恻隐之心的例子,我也能举出人性无恻隐之心的例子,有很多人无论有没有受过教育就是喜欢看别人的笑话,小学生互相欺负,孩子吸不出奶就狠劲咬母亲,这种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西方后世的弗洛伊德便通过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人格中的本我是只遵循“与生俱来的快乐法则”,只视自己的快乐行事,这些现象孟子却做了“选择性忽视”。当然,孟子也有其他的手段,那就是说这些反例“非人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及不了人,就说人家不是人。而对于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而恶的因素就都是外来的,孟子照样闭口不提。

孟子的类比通常是很有煽动性的,但关于人性的比喻却不能服人。告子把人性比作水只是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孟子却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假如我说水性往下流所以人性趋向下流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用比喻来证明是很荒谬的。

至于所谓的归谬法,依然不是真正的归谬法,而是一种伪证,是在自己定义下的同义反复。因为如果接受了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那打磨人性甚至伤害人性就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最终都要达到仁义。当然,在孟子的定义下,人性本善,所以不能打磨要保养,最终达到仁义,也没有错,但这不过是在自己的理论里自说自话,根本没有辩驳告子的理论。

当然,对于结果的看法,孟子认为承认了人性不善就会给恶人做坏事以借口,就会有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同意人性本善。但是首先,一个理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不能成为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的理由。其次,历史上承认了人性本恶的真的有,那就是同为儒家的荀子,荀子一生致力于把儒家推向实用,他教出了两个著名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他们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制度和手段来引导人们向善,避免人们作恶,于是李斯带领秦国走向了霸业,韩非子成为了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最终被嬴政用来一统天下,并没有产生“后患”,恰恰相反,正因为正视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才有了法家严谨的规章和秦国强大的力量。

5、总评

总之,孟子的确是提出了人性趋向于善的观点,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是也的确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其中要求人发扬人性的善,不要“失其本心”,强调国家应实行以民为本的“仁政”也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平民或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里便评价他“高唱性善主义,教人自动地扩大人格。在哲学上以及教育学上成为一种有永久价值的学说。”但是对于古代的智慧存留,我们不能一味膜拜,还是要鲁迅说的一样,自己“睁了眼看!”,自己“伸手来拿!”

参考书目:

鲍鹏山《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

(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