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鉴赏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70436e2f60ddccda38a06b.png)
(2)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是视觉描写,而“数声啼鸟”是听 觉描写。空旷辽远的景,与哀怨的啼鸣为 下文作者抒发情感做铺垫。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怨”字将鸟人格化。其实是传递出作者
羁旅漂泊的愁怨。
.
14
作业:
《衡水中学第五套试卷》诗歌鉴赏
.
15
.
4
二、解题方法指导:
1、了解诗歌内容。
2、根据题干要求,联想表达技巧。
3、针对诗歌内容,明确表达技巧, 规范落实答案。
.
5
牛刀小试:
2013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直抒胸臆:
表 达 技
抒情手法: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巧 描写手法: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烘托渲染、象征、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想象联想、
3
2、鉴赏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 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阐释。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全诗简要分析。
.
7
《衡水中学第四套卷》
芳草渡·留征辔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 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 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 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 便,送将来。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前五句的写作技巧。
.
8
自主学习: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①繁。 朱樱②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③。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596a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2.png)
对比的运用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情感,强调其差异和特点,突出诗歌的 主题或情感。
例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白日 和黄河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豪情。
总结
对比的运用可以使诗歌主题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印象。
反衬的运用
反衬
通过强调一个事物的反面特点,来突出其对立面的特点或情感,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 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将瀑 布比喻为“挂”在前面的河流,形象 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
拟人的运用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情 感和动作,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活泼。
例子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将花和鸟人格化 ,表达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离别 的痛苦。
总结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情感更加丰 富,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象征的运用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读者通 过联想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例子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用“急雨”和“私语”来象征 琵琶声的高低起伏和情感变化。
总结
象征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意义更加 深远,引发读者的联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情感,使其具有人格化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拟人能够使诗歌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它常常通过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言行 、情感或思想,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例如,在诗歌中,用“河流”表达“岁月的流逝”,用“ 石头”表达“坚定不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全国)(29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全国)(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ed2d71cf111f18583d05a92.png)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 2 表现手法
☞明常识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虚实相映, 现实的景、 “日照香炉生紫 前三句描写所见之景,是实 激发联想 事与想象的 烟,遥看瀑布挂 写;“疑是银河落九天”, 与想象, 丰 景、事互相 前川。飞流直下 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是 虚实 富内容, 拓 映衬,交织 三千尺,疑是银 虚写。虚实结合,以天河落 展意境, 鲜 在一起表达 河落九天。”(李 地的奇特想象,写出了庐山 明突出, 富 ) 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 同样的情感 白 《望庐山瀑布》 于变化
【解析】 本诗是写梅花的,但全诗八句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描写梅花的 形色味香或精神品质,只是写到了它怒放的环境以及诗人围绕它的活动及内心 感受。首联中的 “ 江头 ”, 颔联中的 “ 雪 ”“ 夜 ”“ 明月 ”, 尾联中的 “ 日 落”“鸦”,属于环境描写,用以上事物(意象)去暗写梅花,可见运用的是烘托 手法。
同时我们注意到本诗以写诗人的举动层层渲染,去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复杂 感情,第二句的“行绕去还来”,第七句的“沉吟日落”,极力渲染诗人对梅 的喜爱留恋以及不忍离去之情。 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 出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 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上课优秀实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上课优秀实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a477f4360cba1aa811daf3.png)
以动衬静 术语: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作有声 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 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 •(3)表达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
巩固训练
•完成P163第5题。
3、托物言志(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 人的品德节操。如:
“牡丹”象征富丽;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屈原用“兰 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 操。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
菊 (郑 谷) 画菊 (郑思肖) 王孙莫把比蓬蒿, 花开不并百花丛, 九日枝枝近鬓毛。 独立疏篱趣未穷。 露湿秋香满池岸, 宁可枝头抱香死, 由来不羡瓦松高。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画菊》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 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答:①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 有益于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 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系是并列的,不分 主次;反衬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 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的《悯农》)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 •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析: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了汪伦 对我情谊之深。
正 衬
主体与衬体相似
反 衬
主体与衬体相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 析:此处以狗吠、鸡 鸣反衬出乡间的宁静、 平和。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作有声 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 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 •(3)表达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
巩固训练
•完成P163第5题。
3、托物言志(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 人的品德节操。如:
“牡丹”象征富丽;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屈原用“兰 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 操。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
菊 (郑 谷) 画菊 (郑思肖) 王孙莫把比蓬蒿, 花开不并百花丛, 九日枝枝近鬓毛。 独立疏篱趣未穷。 露湿秋香满池岸, 宁可枝头抱香死, 由来不羡瓦松高。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画菊》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 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答:①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 有益于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 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系是并列的,不分 主次;反衬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 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的《悯农》)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 •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析: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了汪伦 对我情谊之深。
正 衬
主体与衬体相似
反 衬
主体与衬体相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 析:此处以狗吠、鸡 鸣反衬出乡间的宁静、 平和。
鉴赏表现手法ppt课件
![鉴赏表现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3fbaa8763231126fdb1194.png)
2.环境、场面描写: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2)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 风情。 (3)为后边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 (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5)推动情节发展。 (6)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 烘托人物心情 。(有时作者选取与人物心境色调一致 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有进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 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以“乐景” 写“哀”。) 暗示人物命运。 (7)深化作品主题 。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 记叙,使文章眉目清晰。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 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 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 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
「解题分析」:要从三个角度切人加以思考:一是运用 了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要联系文章 的具体内容作答;三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注意用 自己的话评价鉴赏。
「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 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 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 价值、意义或好处。4.组织答案。
-
2011(浙江卷)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 述?有什么效果?
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 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 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 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 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2)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 风情。 (3)为后边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 (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5)推动情节发展。 (6)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 烘托人物心情 。(有时作者选取与人物心境色调一致 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有进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 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以“乐景” 写“哀”。) 暗示人物命运。 (7)深化作品主题 。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 记叙,使文章眉目清晰。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 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 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 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
「解题分析」:要从三个角度切人加以思考:一是运用 了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要联系文章 的具体内容作答;三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注意用 自己的话评价鉴赏。
「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 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 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 价值、意义或好处。4.组织答案。
-
2011(浙江卷)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 述?有什么效果?
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 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 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 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 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古诗鉴赏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古诗鉴赏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3ef1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5.png)
• 注:此诗是诗人漂泊到蜀地后所作。
• 问:简析全诗利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示了怎样 思想感情?
• 反衬手法,乐景写哀情。 /令人赏心悦目标碧江、 青山、红花、白鸟四景, /勾起了漂泊感伤,更 突出地表示了诗人思乡之情。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及其表示情感课件
第 131/334页
• (2)王维《田园乐(其六)》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及其表示情感课件
第 272/374页
• (2)假如景色和感情基调不一致,就是反衬突 出。
• 比如: 杜甫《绝句》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 归年。
• 注: 此诗是诗人漂泊到蜀地后所作。
• 反衬手法,乐景写哀情。令人赏心悦目标碧江、 青山、红花、白鸟四景,勾起了漂泊感伤,更突 出地表示了诗人乡思之情。
第 242/344页
• (4)双关 • 塞上听吹笛 高适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
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 梅花落:笛曲名
• 一语双关。/字面写梅花在风吹拂下,落满关山 处处;实际上写《梅花落》笛曲在风吹拂下,传 遍关山处处。/有声笛音,描述出无语落梅,组 成清丽而邈远意境,表示了将士们强烈思乡之情。
休无止。
第 222/324页
• (2) 拟人 :
• 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 妆”,
• 利用拟人手法。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红妆睡美 人,突出了海棠高洁漂亮,表示了作者对海棠喜 爱之情。
• (3)夸大 李白《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
• 用夸大手法写出蜀道高远,表现作者惊叹。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及其表示情感课件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及其表示情感课件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0f2f0076a20029bc642d65.png)
2021
8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1
9
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 思想感受。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与间 接抒情。
2021
10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等主观感情。
2021
2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202128ru答案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突出强调了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盘点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2021
1
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1.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 属楚国,称楚江。2.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 江苏省海门市。 3.建业:今南京市。
2021
7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 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 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 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 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ab5b481a37f111f0855bbd.png)
第27页/共63页
戴叔伦《转应曲》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边草的反复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 原的意境,写出老兵的空虚彷徨。明月的 反复,写出了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之情。
第28页/共63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 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 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第10页/共63页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甲事物模拟做乙事物来写。把事 物当作人来写的是拟人,把人当作事 物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是拟 物。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第11页/共63页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花。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 灵性,饶有情趣。 " 荷 花 入 暮 犹 愁 热 , 低 面 深 藏 碧 伞 中 " ( 杨 万 里 《 暮 热 游 荷 上 》 )
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 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 很有情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第22页/共63页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 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 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地.这第一联,开门见山,两句一 问一答,自开自合.
戴叔伦《转应曲》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边草的反复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 原的意境,写出老兵的空虚彷徨。明月的 反复,写出了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之情。
第28页/共63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 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 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第10页/共63页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甲事物模拟做乙事物来写。把事 物当作人来写的是拟人,把人当作事 物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是拟 物。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第11页/共63页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花。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 灵性,饶有情趣。 " 荷 花 入 暮 犹 愁 热 , 低 面 深 藏 碧 伞 中 " ( 杨 万 里 《 暮 热 游 荷 上 》 )
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 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 很有情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第22页/共63页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 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 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地.这第一联,开门见山,两句一 问一答,自开自合.
【资料】表现手法鉴赏公开课课件.汇编
![【资料】表现手法鉴赏公开课课件.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bedc8be19e8b8f67c1cb9c4.png)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 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 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 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 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 法?(4分)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公开课课件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b3000bfad6195f312ba658.png)
(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秦中吟 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 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 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 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 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 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阅读下面的这首明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 夜 雨
[明]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窗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 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 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上片“檐溜泻泉声,寒透窗棂”句有何作用?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一看题目的含义。诗歌的题目是“夜雨”,“檐溜 泻泉声”写雨的状态和声音,“寒透窗棂”写雨给人的感受;二看环境描写本 身的作用。渲染烘托(氛围、气氛、情境),从“雨状”到“雨声”到“人的 感受”,烘托了一种冷寂的氛围(或凄冷);三看与下文的作用。此处的“寒” 都为后面的“惊”“愁”做了铺垫。 紧扣题目描写了夜雨大作、寒气袭人的情状,烘托渲染了冷寂的氛围;为下 面“愁生”“梦惊”做了铺垫。
比
兴
《关雎》的开头部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 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 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对
比
对比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 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手法。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 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496ca358fb770bf78a558a.png)
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 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 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 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14 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 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5
随堂练习
(2013·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
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
答案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 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 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 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 递进,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7
【精要点拨】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 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 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 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白 《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 “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14 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 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5
随堂练习
(2013·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
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
答案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 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 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 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 递进,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7
【精要点拨】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 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 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 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白 《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 “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 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 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③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2012年江苏卷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积累储备
•古诗词中常见 •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 实相生、象征、衬托、渲染、联想、 想象、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 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 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 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 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细节 描写、对面落笔等等。
诗歌鉴赏专题 —表现手法鉴赏
东台一中 韩美祥
2010年江苏卷
送 魏 二
唐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 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 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
2011年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 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 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 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 法?(4分)
【注】①陈亮,字同甫,南宋著名词人,倡言恢复中原,数次因 言获罪。②鸣粮: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 ③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此词写景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运用哪些
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
作业
《步步高》P127 《途中见杏花》
【注】①九华山: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②青弋江在宣城西。 ③的的:明具体诗句分析。
一丛花 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 画,隔烟村、何处鸣粮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 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 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③。风露浩然,山河影转, 今古照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