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课题名称: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 HKX125003 课题负责人: 朱坤盛业务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 海口市琼山第四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是海口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从2012年1月开始研究,到现在已历时一年。基本完成任务。以下是小组合作学
习的研究成果汇报:
一、指导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
组活动的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强调小组目标达成及小组总成绩的评价和鼓励,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为每一个学生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表现的舞台,既有利于所有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
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合作学习现状的研究。
2、合作学习与一般学习的比较研究。
3、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引导、指导、调控的作用研究。四、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1、研究对象:所担任的班级。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同时根据需要结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边探索边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认识。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理解把握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准确把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理念,为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好理论基础。采用集体学习、分教研组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总结,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调查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如对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组织现状等方面展开调查。
4、经验总结法: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调查分析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及时汇总教师论文,形成成果。五、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各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研究论文
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
4、《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究总报告
六、研究成果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陪养学生合作
的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
(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其潜能能得
到充分的发挥。
(三)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
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四)因此成功的合作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以不断
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不管有没有天赋,他们都能够昂首挺胸,大
胆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值得尊
敬的人。
七、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
出版或发表日期)
1、各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字数 2456 作者朱坤盛)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研究论文(字数 5883 作者朱坤盛)
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字数 4319 作者朱坤盛)
4、《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研究总报告(字数 3636 作者朱坤盛) 八、该研究
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
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
(二)缺少科学评价。开展合作学习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之类的,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发言内容缺少合作结果,缺乏普遍性,这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三)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学校不重视社会交际技能的训练;二是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
机会;三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达到竞争取胜。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我们的好处,所以就不会主动学习社交的技巧了。
(四)条件不“允许”。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达到六七十人,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学校是按班级固定教室,这就给小给合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因为有很多课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一个班级的桌椅在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里重新布置是不现实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