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吐循环换气
吹管乐器常用音乐符号大全,一一讲解操作技巧
吹管乐器常用音乐符号大全,一一讲解操作技巧展开全文沁雪剑士现将笛子、葫芦丝、唢呐、萨克斯、单簧管等吹管乐器常见的音乐符号标识,归纳总结,并加以讲解,以飨读者。
吹管乐器常用的音乐符号1.连音线(1)符号解释:又称圆滑线(2)演奏要领:连线内的所有音名一般要一口气吹完,不能中断,不能停顿。
提示:连音线内的音名之间要演奏得圆滑一些2.单吐(1)符号解释:单吐是最基本的一种吐音。
(2)演奏要领:单吐是舌头念“吐”字,或“踢”字,或“答”字。
提示:单吐往往被忽视,其实单吐需要专门的训练,切不可因为双吐而忽视了单吐的训练。
3.双吐(1)符号解释:双吐是一种快速的吐音。
(2)演奏要领:单吐是舌头念“吐苦”字,或“踢克”字,或“答嘎”字。
提示:双吐的后一个音往往力度较弱,需要专门强化训练,这个训练是长期训练的过程,要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4.轻吐(1)符号解释:轻吐是一种力度较弱的吐音。
(2)演奏要领:轻吐是舌头念“区”字,或“虚”字。
提示:轻吐气流速度要慢,舌头力度要小,气息和舌头配合同步方能完成。
5.保持音(1)符号解释:保持音是重点突出的音名。
(2)演奏要领:演奏时长要充足。
提示:演奏时一般要突出地显现出保持音。
6.强音(1)符号解释:力度较大的音名。
(2)演奏要领:气流要急一些。
提示:腹部丹田用力鼓气,有一定的力度和弹性。
萨克斯音乐符号7.换气符号(1)符号解释:又称吸气符号。
(2)演奏要领:标记出可以吸气。
提示:吸气速度的快慢一定看演奏的需要。
8.颤音(1)符号解释:分为二度和多度颤音。
(2)演奏要领:气息要保持住,一定要把基音稳住,尤其是多度颤音时。
提示:手指要富有弹性和力度,一触即发。
9.滑音(1)符号解释:分为上滑音,下滑音和复滑音。
(2)演奏要领:音名之间演奏的圆滑一些。
提示:起始位置可以靠舌头助力一下。
10.历音(1)符号解释:分为上历音,下历音和复历音。
(2)演奏要领:过度音一个都不能少。
提示:历音速度较快,手指要灵敏快捷,起始位置可以靠舌头助力一下。
萨克斯特殊技巧——循环换气法
萨克斯特殊技巧——循环换气法循环换气法可以让你可以连续吹奏数分钟而声音不会断,大家最熟悉使用循环换气的就是Kenny G,他可以把一个音拉得很长,最高纪录是45分钟音都没有断掉。
了不起吗?如果你学会如何使用循环换气,就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1、用两颊推气不管你一口气能吹多长,终究还是需要换气,循环换气法简单说就是在换气的空档,用口腔里的气继续发出声音,等吸足了气再接回原来的吹奏方式。
所以第一个练习就是利用口腔的气发出声音:把两颊鼓起来,舌根抵着上颚把口腔跟气管隔开,然后用两颊的力量把气推出去。
也有人不是用两颊,而是用下颚的张合来推挤空气,但容易影响到咬的松紧,所以萨克斯风使用两颊比较普遍,在此也只介绍用两颊的方式。
由于两颊的肌肉不是很常使用,所以强度通常不足,吹出来的气太弱根本无法使竹片振动。
因此要先练习让推出的气跟你直接吹的强度差不多时,就可以用吹嘴加脖子来练习。
用两颊推气来吹吹嘴,一开始可能只有短短「哔」一声,慢慢练习把声音拉长,同时也要注意声音的稳定,最好可以吹出跟平常吹长音一样的声音,这样在接的时候才不会有破绽。
如果这个阶段一直吹不出声音,很有可能是两颊的推力仍然不足,多鼓起两颊来练习,等强度够了自然会有声音。
2、同时送气与吸气接下来要练习同时送气与吸气。
在两颊把气推出的同时,用鼻子吸气。
如果你没办法做到,可能是舌根没有把口腔跟气管隔开。
熟练之后就可以在吹嘴加脖子上练习,同样要把声音吹长吹稳。
平常我们不太会做这样的动作,所以身体会协调不过来,慢慢的练习就可以达到。
3、正常吹奏与口腔推气连接可以同时推气与吸气之后,就可以练习把正常吹奏与口腔推气接起来。
先吹长音,在没气之前就要把两颊鼓起来,然后舌根堵住气孔同时推气与吸气,接着再把舌根放开接回正常的吹奏方式。
第一个困难点在两颊鼓起后很难接到同时推气与吸气,第二个困难点在两颊推气后要接回正常吹奏,尤其第二点,声音经常会断掉。
在这个练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舌根的动作,先熟悉整个程序,多练习慢慢就可以连接起来。
吹笛方法技巧合集_快速掌握笛子的秘诀
2020吹笛方法技巧合集_快速掌握笛子的秘诀吹笛方法技巧篇一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
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
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
腰部要直。
胸部自然张开。
头正。
肩平。
眼前视。
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笛尾前后一致。
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
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
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防碍正常呼吸。
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
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
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
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
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右方持笛的习惯。
持笛按孔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指肚按孔法。
即以右手无名指、申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约第三、四孔之间),小指指尖随附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第六孔与膜孔之间稍偏外侧,距第六孔约一公分左右,小指指尖同样附于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
基本方式与指肚按孔法一样,只是左手用指尖按孔。
用左手指尖按孔时,手指屈度较大,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则需移至第五、六孔之间的下方内例托笛,食指第三节指肚与指掌关节处斜托于笛身下方外侧。
单簧管演奏中吐音及循环呼吸技巧
单簧管演奏中吐音及循环呼吸技巧作者:熊载博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6期【摘要】在双簧管的演奏中,吐音及循环技巧是达到出色演出效果的重要技巧。
单簧管双吐和双吐循环呼吸法的掌握尤为困难,是一种比较难熟练掌握并运用的演奏技巧,是极为先进的。
本文研究了单簧管演奏中吐音、循环呼吸技巧,对单簧管吹奏吐音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不正确掌握,对单簧管正确的吐音方法做出探讨,同时分析了呼吸循环法的原理以及双吐循环呼吸法的原理,提出了它们正确的练习方式,为单簧管的演奏技巧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单簧管;吐音;循环呼吸音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音乐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演奏中熟练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单簧管的演奏中,高超的演奏技法能够更加有力地表现音乐效果,使得演奏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准确演奏出作品的真正内涵。
在单簧管的演奏中,正确的吐音方法、高明的呼吸技巧,都会影响演奏效果。
分析探讨单簧管演奏中吐音的正确方法,研究循环呼吸法的原理及掌握方式,这些对于探寻将演奏技巧在单簧管演奏中灵活熟练运用,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一、单簧管吐音技巧(一)单簧管吹奏吐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单簧管的吐音技巧虽然不复杂,但是在演奏中还是会由于演奏者对发音动作掌握不够深入、对发音原理理解不够透彻等因素出现很多问题。
如在演奏时笛头在口腔中所占面积太大,舌尖的正常运行必然受到影响,速度减慢,会影响演奏效果。
在吐音时舌根的动作幅度是要有一定的控制范围的,如果舌根动作过大,发出的音就会出现混杂,这是因为舌根不灵活造成的,这种问题会导致演奏效果非常不理想。
同时在吐音时还要注意发音与运指的协调性,不能出现偏差。
(二)单簧管正确的吐音方法单簧管吐音必须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在开始吹奏时,要注意舌头不触及哨片,呼气之后才能接触,这是为了阻挡气流进入笛头。
簧片的震动是通过舌头在哨片的位置决定的,从哨片的顶端移开舌头,簧片的震动产生,而簧片的震动停止是靠停止吹气和舌头再次移到哨片顶端来控制的。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
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
它可大可小。
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
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
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
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
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学吹笛速成方法技巧大全_怎么快速学会吹笛子
学吹笛速成方法技巧大全_怎么快速学会吹笛子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学吹笛速成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学吹笛速成方法技巧篇一现在,请先相信自己,再配合以下说明及方法要领,吹笛是用口将气息吹进笛子的吹孔而发出的声音。
吹响它的要领: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
其原理就如同吹响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几个专用名词的解释:1、何谓“风门”? 风门是指上、下唇间的小孔。
吹低音时风门要大,吹高音时风门要小。
吹强音时风门要大,吹弱音时风门要小。
2、何谓“口劲”? 口劲是控制唇部松紧的肌肉伸缩力。
通过口劲的松或紧,达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的目的。
在初学时,用一般的口劲,随着练习的进度,逐步提高控制的能力。
3、何谓“口风”? 口风是指吹气的强度及用气的流量。
4、何谓“筒音”? 筒音是指告诉你笛子的指孔现在要全按作1或2或其它的“指法”提示。
5、何谓“小工调”、“正宫调”? “小工调”是全按作5的指法;“正宫调”是全按作2的指法笛子演奏中的姿势问题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曾经在其《笛艺春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姿势要领的口决:风门正,笛身平,头要直,胸要挺。
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
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
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
笛子如何循环换气
笛子如何循环换气吐音循环换气比起长音循环换气来有许多限制。
这些限制,除了时间上的以外,主要的就是有它机械式的规律性——换气规定在1/4拍位的“补”字上。
下面店铺整理了笛子循环换气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循环换气的方法—、舌头问题笛子双吐技巧是舌头来回伸缩的连续运动,由于双吐循环换气延长了双吐吹奏的时间,所以,舌根极容易产生疲劳而僵硬;有的吹奏者为了想吐奏快些,将舌根及喉管收缩得过分紧张,这更增加了舌根的疲劳,便双吐循环换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它的解决的办法是:1、在练习时,努力使舌头、舌根及喉管放松,不要为了追求快而造成欲速则不达。
2、在舌头感到疲劳时,应停止练习,让舌头各部位休息一会儿再继续练,这样不敢使舌头的动作变形。
如此反复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舌头的力度,速度也自然而然地会得到提高。
笛子循环换气的方法二、唾液的问题在运用双吐循环换气技巧时,由于舌头长时间在口腔里来回不停地运动,使口腔内产生了许多唾液,给继续吐奏造成了困难。
根据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唾液产生的多少也有所不同。
而在刚学会这一技巧时,最容易产生唾液,随着不断的练习,吐奏时间虽然延长了,但唾液产生得并不多,这里有一个人的生理功能适应和习惯的过程,但这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只能使唾液产生得少一些,而不能使唾液不产生。
碰到这种情况是将产生的唾液存放在腮两边,这样还可以继续吐奏一段时间。
通过不断地练习适应,这个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即使吐奏时间延长,所产生的唾液也不会成为继续吐奏的障碍。
另外,觉得唾液产生的多少与平时吃的食物及每个人胃的状况有很大关系。
一般说来,吃面食比吃其他食物所产生的唾液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唾液是酸性的,面食是碱性的,可以中和一部分唾液。
而胃酸多的人唾液极容易产生。
这要吹奏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捉摸。
笛子循环换气的方法三、鼻子的问题在进行双吐循环换气吹奏时,由于鼻子不断地较长时间的连续吸气,且吸进去的气速又很快,空气与鼻腔的磨擦力与自然吸气相比要大得多;而有时由于空气干躁或者身体与吸进去的空气之间温差较大,因此,很容易造成鼻腔发热、干燥,有时甚至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吼痛而伤风感冒,这种情况天冷时较多。
竹笛演奏中换气技巧的运用
作者简介:王伟舟(1993-),男,硕士研究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助教。 128
SONG OF YELLOW RIVER / 08 2021
运动。由于胸廓在各方面的自由扩张,使得胸腔的容积 达到了最大规模,肺部吸入大量空气,从而促成肺内增 强的气体交换。这样能使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非 常均匀,并且不易疲劳。
音乐表演竹笛演奏中换气技来自的运用王伟舟摘 要:竹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
长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分别是:南北派别的产生阶段(五、六十年代)、南北派别的发展
与融合阶段(七十年代至改革开放)、融合后的竹笛发展阶段(九十年代至今)。三个阶段,无论是作品,还
是演奏技巧,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笔者从竹笛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入手,通过独奏曲,分析呼吸气口的重要
性,总结呼吸时的几种重要位置节点,为广大笛子爱好者和演奏者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竹笛;换气;乐曲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竹笛艺术以其技巧丰富、风格多样、特色缤纷, 深受人们的喜爱,以其独特的魅力,笛子爱好者已遍及 全世界。早在明、清时期,戏曲繁荣,走向鼎盛,竹笛 在许多的剧种当中担任伴奏角色,在一些民间的器乐合 奏中,竹笛则充当着领奏或者辅奏的角色,直到 20 世纪, 竹笛的独奏形式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 世纪 50 年代, 北派的代表人物冯子存、刘管乐和南派的代表人物陆春 龄、赵松庭等创作并演奏了大量优秀的独奏作品,笛子 终于以其穿云裂石、情动天地的优美音色登上了独奏的 舞台,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 音乐从创作到演奏不断吸收西方音乐的长处,兼收并蓄, 表现力愈加丰富和深刻。竹笛作为民族吹管乐器更是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灿若星辰的演奏家演奏家、作 曲家在技巧和表现手法方面不断创新,引领了笛子音乐 艺术的快速进步。 竹笛,无论是教学或者演奏,首先要强调音乐本质 的“声”、“情”,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才能使竹笛艺术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取得更加辉煌 的成就。而“声”与“情”,离不开技巧的运用。技巧 是为作品服务的本领,本领越大,作品表现的形式和内 容就越全面、越丰富。如果没有技巧,就谈不上演奏, 更无法驾驭或者完成作品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故 本文以竹笛的换气技巧为主题,旨在解决演奏者在吹奏 乐曲时容易出现的换气问题,系统总结换气技巧,帮助 爱好者和演奏者掌握吹奏要领,更好的完成作品。 一、呼吸方法 在讲解换气技巧之前,首先要理解正确的呼吸方
循环换气
我们知道正常吹笛子的步骤是:吹(呼气)——停下来(吸气)——吹(呼气)的一个循环。
那么循环换气的步骤是:吹(呼气)——嘴巴挤气继续吹(鼻子吸气)——吹(呼气)的一个循环。
如何做到上述循环换气的步骤呢?其实不需要什么领悟能力,不需要悟性,只需要按照下面的三步,进行机械的练习,直到熟练,自然就会了。
第一步,挤气练习。
先从鼓腮说起,请将你的腮鼓到饱满的程度,这时候不呼气也不吸气,用一只手将两边的腮往中间迅速一按,按的时候嘴巴自然会射出一口气。
那么挤气与之不同的是,腮不能鼓了,不能用手按了。
腮不鼓气量会不足了怎么办?通过下颚的下沉来扩大口腔空间存气量,具体的方法就是发拼音“ao”的音,发这个音的时候下颚必然是会下沉的,这时你的口腔容量是非常大的,加以练习,存气量的问题就解决了。
手不按气怎么样挤出来呢?通过下颚肌肉以及舌头的迅速向上运动,相当于将口腔空间迅速压缩到最小,这样里面的气体会冲出来,达到挤气的目的。
这两点大家先多实践几次,会具体在嘴上做出这些动作再往下看。
接下来就是将挤气用到笛子上了,从筒音5到高音5,每个音都要挤响,不能靠肺部的气,只能靠挤气的气量,首先音要清晰,其次音的时间要尽可能长,当然这个音长不同人从0.5秒到2秒不等,都没关系,练上成千上万次,自然就挤长了。
第二步,挤气同时鼻子吸气。
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第一步已经练的相当熟练,如火纯亲之时,这一步也相当easy 了,就是挤气的时候鼻子同时吸气。
这一步的练习不需要笛子,练习这一步重在找到那个感觉,不急不躁,慢慢体会尝试。
具体的要领就是先将肺部的气呼到只剩三分之一左右停止呼气,然后嘴巴蓄气,下颚往下沉,接着是挤气,下颚迅速上挤,这时候同时用鼻子迅速吸气补充肺部的气量。
这一步的练习重在不急不躁,沉下心来,慢慢尝试,练多了自然就成了。
第三步,上笛子实践。
之前描述过循环换气的过程:吹(呼气)——嘴巴挤气继续吹(鼻子吸气)——吹(呼气)的一个循环。
本人初学葫芦丝,练习连吐两个音的时候中间有咕音,请问如何避免?
学好葫芦丝最重要的就是发音了,想要有两个吐音的话,关键性的要求就是两个音之间一定要短促,干净。
如果是题主说的那样出现了咕音的话,首先就要解决这一问题。
一、如何避免咕音1、一定不要想着依靠力量吹奏葫芦丝其实讲究的是一个巧劲,最让人害怕的一件事就是靠蛮力了。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发音上的问题,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舌头的弹性,以此来避免咕音的产生。
2、舌尖发力吹走葫芦丝的时候一定要少含一点吹嘴,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就可以了,吹葫芦丝的时候嘴角可以向后缩,紧绷起来保持微笑。
3、多练习吹葫芦丝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调整嘴唇和葫芦丝之间的松紧度,慢慢的释放空气,等到逐渐找到正确位置的时候,也能将舌头的弹性练习的很不错了,之后就可以慢慢去解决放气的问题了。
二、系统的学习辅助教材♥《从零起步学葫芦丝》这本书是乐器界公认学葫芦丝的标配。
书上收集了不少民间的乐曲和不少大众耳熟能详的曲子,不论是没有接触过乐器的零基础小白,还是有了一定基础的小伙伴都可以在书上找到合适的曲目去练习。
书上还有不少关于葫芦丝的就技法、按孔方法以及各种吹奏时候的姿势,每个细节都很细致,很适合学习葫芦丝的新手参考着学习。
♥系统课程萧珊葫芦丝课你买回来就得谢我,口碑真的很不错,课上有不少学习葫芦丝的乐理知识,就算是零基础的小白入门也能很快琢磨明白。
老师不仅会讲解很多葫芦丝的技巧,还去详细的演示一遍,结合着她自已研究出来的小窍门。
不管是吐音还是各种装饰的音,都会安排好对应的曲子去练习,并且很快就可以消化掉,新手也能入门的很快。
三、葫芦丝的选购选对葫芦丝可以让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葫芦丝应该做工精细,音准好,也很灵敏,外观上也不错。
所以下面先说一下,选葫芦丝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材料。
选择葫芦丝最好是天然葫芦丝,这样不仅吹出来的音质会好,而且质量上也能够有保证,这个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
一般天然葫芦丝,它在外形上都很匀称,像那些已经成熟的葫芦,它呈现出来的颜色是深黄的皮,非常的结实,反而去看一些不成熟的葫芦的颜色都发白,皮还很薄,吹的时间长了很容易就坏了。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埙埙的吹奏技巧可分为气吹和舌吹两类,然后和指法技巧构成了它的演奏技巧。
1. 气类吹奏技巧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
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
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
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
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
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
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2. 舌类吹奏技巧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
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吐”音。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双吐就是结合单内吐和单外吐,速度比单吐快一倍,其音类似“吐库”或“库吐”,适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
循环换气技巧胡结续
循环换气技巧----胡结续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
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把唢呐这一“鼓腮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当第一口气即将吹完之际(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将余气存入两腮,使两腮鼓起(比吹唢呐时鼓得小些),然后用鼻吸气,与此同时,将两腮渐渐收缩,用储存在两腮的气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气时,又继续吹奏。
这样一反一复,使笛音保持延续不断。
这种鼓腮换气法,虽可解决笛子上的特长音演奏,但却因在以下缺点,所以效果不很理想:1、因要鼓起两腮,就会引起口形的变化,进而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两腮,不但吹起来很费劲,同时也不雅观,容易引起观众为吹奏者担心,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
3、气的储存量小,强度较差,往往不能吹奏高强的特长音和大段乐曲,易使笛音中断。
这种“鼓腮换气法”使用在唢呐上效果不错,而照搬在笛子演奏中就不很理想呢,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如下原因:1、因为唢呐是双簧管乐器,它是用嘴包住扁圆形的哨子,用气息去吹,使哨子振动发音。
也就是说,只要有气基本上就可以吹响。
所以当你鼓腮之后口形外表虽已变化,但并不影响嘴里(口腔内)的吹奏形态。
笛子是吹孔乐器,它是靠“风门”,将气息恰当地送入吹孔而发音。
所以当两腮鼓起之后,口形就不能保持原样。
风门就要引起变化,故笛子也就不能正常发音。
2、唢呐上大多还有一个档片,这个档片可以帮助嘴的控制,在鼓腮之后,双唇有力地顶住档片,这就大大增加了两腮的压缩(控制)力量。
也就有力地增大了气的储存和排气时的压力。
而笛子上却不能装置和使用这个档片。
笙的演奏技巧(最新整理)
笙在乐团中演奏某些重要独奏乐句或乐段时,建议多采用吹奏,象笛子演奏那样吹完一个乐句后,换气后再吹奏下一乐句,有时甚至可以采用停音不换气,接着仍使用吹奏完成下一乐句,其目的是保持音色、音质的一致性音响。
由于笙是“自由簧耦合振动发音”乐器,笙的声音因当时空气环境会起一些变化,因此,演奏者演奏时应调整气息的用量,时刻注意由笙苗上“音囱”(或扩音管)发出的声音,调整笙的倾斜角度和不同放置高度,可获得较好的音质和音色。
8.软花舌:“软花舌”也叫“碎吐”。将舌头稍稍自然上翘,经过“吹”“吸”气流时,快速发出“一 额 一额”的音型。
9.呼舌:“呼舌”这一技巧相比较而言,在口内技巧中最累的。吹奏时,用鼻子进行正常的呼吸,喉部肌肉放松,舌头尽量像后收缩,应用舌根的力量,将舌头用力的推到口腔前部,以此种方式反复抽动,使笙发出很虚幻而柔美的声音。
4.单吐:“单吐”是口内最基本的技巧。“吹”“吸”奏时发出“突”“哭”的音型。 喜欢笙的朋友通常会误认为“打”“嘎”的音型。后者的发音效果不如前者颗粒性强,音效缺乏连贯性,力量不足,舌头在口内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例如:2/4 突0 突0|突0 突0
5.双吐:“双吐”是表现速度的技巧。学会它,可以轻松自如的将急快的节奏演奏出来。“双吐”在“吹”“吸”奏中,将单吐的“突”“哭”连接起来。
一是胸式呼吸方法。由胸部肌肉向内收缩,挤压肺部气息吹奏,笙演奏者吹奏到肺部残存一点气息时,胸部向外扩张,吸奏气流进入肺部。这种演奏方法几乎没有使用腹部肌肉,因此可称为“胸式呼吸方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吹奏与吸奏交递时间非常快,一般应用在乐曲偶然出现一次的“点描”。此种方法的缺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不能达到较大值。因此,气息不能支持较长的乐句。
循环换气练习方法
循环换气练习方法一、循环换气的练习方法,循环换气的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在进行葫芦丝上的练习之前,大家可以做一些准备练习。
首先可将循环换气的动作做分解练习,保持吹奏时的口形,口腔打开舌头先放在口腔的后部,然后将舌头向前推,面部颊肌、下颔肌及舌骨肌同时收缩,将口腔中的空气挤出。
注意这个动作练习时腹部处于自然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面部口腔肌肉相互配合、习惯这种动作。
然后练习挤气与吸气同时进行,在舌头向前推肌肉收缩,使空气挤出的一瞬间,用鼻子快速的把空气吸入体内,此时应保持鼻腔到肺部的畅通,吸气量越多越好。
二、在练习了上面两个分解动作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吹塑料管的阶段了,这个曾经有网友介绍过,这里再详细地说一下,这是一种民间的练习方法,用一根吸饮料的塑料吸管,一头含在嘴里,一头插在水中,根据分解动作的要领,吹出气泡,并且使气泡大小均匀,连续不断。
一般练习者在做分解动作的时候,可以将它完成的很好,而在练习吹气泡时,却很难保持气泡的连续不断。
这是因为口腔的空气挤出之后,肺部的空气接不上来还有一个时间差,需要对口腔中的软腭进行训练,使它在挤气后能迅速地将气管到口腔的通道打开,让口腔能在挤气后又迅速地充满空气。
对软腭的训练是吹气泡连续不断的关键,也是循环换气练习中的重点练习。
(资料来源:秦汉胡同国学书院)三、当很好地掌握了吹气泡练习后,就可以在葫芦丝上练习了,葫芦丝的练习会使大家发现,练习前的准备练习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要想使气流保持连续不断,鼻子与口腔就得不停的做吸与挤这两个动作,而口腔和鼻子在运动的同时,还要保持正确的口形,而且身体各部位及面部的表情都要处于自然状态,不给人换气的感觉,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到,希望大家能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在刚开始,葫芦丝练习时,可以采用单音练习,这样可以使练习者的思维集中在肌肉与气流的配合上,大家还会发现,葫芦丝的低音7 还有1 这两个音的练习比较容易,因为这两个音在葫芦丝上相对其他音更容易吹出,所以练习的时候先练习这两个音。
双吐循环换气
双吐循环换⽓双吐循环换⽓前段时间发表在笛韵⽹站上的《双吐循环换⽓第⼀⼈》⼀⽂,引起了许多⽵笛爱好者对练习双吐循环换⽓的兴趣,该⽂以⼤量的事例描写了王彦⽼师作为双吐循环换⽓发明⼈和探索者,为⽵笛这种⾼难度技巧的推⼴和普及、教学所做的贡献,⽂章写得⾮常好,但是我认为并不能否认其它艺术家在这个领域所做的贡献。
中国的民族器乐演奏艺术之所以在经济⾼速发展的社会中还能焕发出勃勃的⽣机,很⼤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们有⼀种不⽢于现状、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他们并不满⾜于先⾏者所取得的成绩,哪怕这种成绩是辉煌的,⽽是在前⼈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奥妙。
双吐循环换⽓作为⽵笛的⼀种⾼难度技巧,它的艺术发展规律必然也要符合中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发展规律,双吐循环换⽓的产⽣、发展、成熟的全过程不是⼀个艺术家能凭⼀⼰之⼒能够完成的,它必然是多个艺术家共同努⼒的结果。
⽽《双吐循环换⽓第⼀⼈》⼀⽂把双吐循环换⽓技巧完全归功于王⽼师⼀⼈,观点过于⽚⾯。
下⾯就阐述下本⼈的⼏点不同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同⾏们多多指正!第⼀,王⽼师在赵⽼师家给李⽼师⽰范双吐循环换⽓这⼀事情是真实的,但是并不像该⽂所说那样李增光⽼师是在王彦⽼师⽰范之后才学会的,在此之前,他已经掌握这种技巧,这点笛⼦演奏家杜如松可以作证。
关于李⽼师学习双吐循环换⽓的过程我已经在《双吐循环换⽓在⽵笛运⽤的实践与思考》⼀⽂中已有详细地介绍。
李⽼师此⾏的⽬的是抱着同⾏之间互相切磋的⽬的去看王彦⽼师的⽰范,在随后的赵松庭⽼师的⽵笛艺术讲座当中,他让李增光⽼师做了双吐循环换⽓的⽰范。
试问,如果是刚刚在⽼师那学会技巧、还不是很熟练的学⽣,赵⽼师会让他做⽰范吗?第⼆,李增光⽼师在双吐循环换⽓的换⽓点选择与换⽓⾳的发⾳和王彦⽼师也有很⼤不同。
李增光⽼师在“TKTK”的吐⾳当中,他创造性地把“K”⾳替换成“呼”⾳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发⾳发“P”⾳。
所替代的“呼”⾳由于是聚集⼝腔的⽓体通过⾼度控制的⼝风、⼝劲所发之⾳,不但结实有⼒⽽且能很好地弥补“P”⾳的⾳⾊发虚,容易使⼈发觉的缺点。
萨克斯一些演奏技巧。
萨克斯一些演奏技巧。
为了能和其他萨克斯手交流,谈谈萨克斯演奏的常用技巧。
萨克斯在管乐中,演奏技巧算比较多的,而且随演奏者的不同,其演奏音色和技巧都大有不同,是很值得互相学习借鉴的。
1. 颤音:这应该算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最具有个人魅力的,不同的大师颤音都大不相同,K。
G。
是甜美均匀的,BENWESTER是虚弱几乎断气的,COLOMAN是有力而弹性的DEXTER只在尾部轻颤,COLTRANE是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微颤动,而BOBMINER这些后期的演奏家根本不用颤音。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决定他们对颤音的用法,决定于审美观,所以只要合理的对气息进行控制,尽量作出想要的效果,颤音是一种靠自己的感觉对音的强弱控制的训练,没有固定的标准。
至于是唇颤还是气颤,也是随个人不同的兴趣和审美观念,关键是达到自己预想的听觉效果。
2. 交替指法:一个音除了用标准的指法外,还有很多的按法可以得到,音色会有区别,这个自己没有事干摸摸就出来了。
然后象COLTRANE到后期就喜欢种爱这些古怪的效果,大量的利用替代指法。
除了这样用以外,就是在同一音长期保持的时候,用交替指法作出音色的随节奏快速变化,象“拉,拉,拉,拉〞一样。
FUNK里面好像比较多。
3.双吐:古典技巧,吐库吐库吐库。
我不会。
4.花舌:古典技巧,喔。
我不会。
5.超高音:演奏HIGH F#以上的音区。
如果你在打开泛音键以后的A音已经开始主意用颅腔和弯头一起共鸣,那么所谓最难发的HIGH G 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然后往上的超高音更加容易发,只要注意体会寻找自己脑袋里面预想的音准,指法不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不同,只是习惯而已。
重点就是注意共鸣腔。
所谓超吹,并非什么超级吹,只要原来高音的发音方式正确,是容易掌握的。
超吹理论上可以无限高,但是高到音色太尖锐和微弱就没有意义了。
一般就是用超一个八度。
6.吼叫:想着吐痰就可以了,不同的想法都可以得到。
爵士歌唱家也常模仿管乐的吼叫,唱歌的吼只要嘴巴里面含根东西,就变成器乐的吼叫。
浅谈竹笛演奏中的循环换气
年 历 史 的笛 子 ;世 界 上 所 有 国家 几 乎 都 能 考察 到笛 子 的 存 在 。并 在 音 乐 活 动 的 各 个 方 面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但 是 竹 笛 在 我 国 近 代 的发 展 可 以说 是 缓 慢 的 .由 于 中 国 历 史 文 化 发 展 的影 响 , 近 代 中 国 政 治 活 动 的动 荡 , 发 展 和 其
笛 子是 人类 文明起 源的象 征之 一 . 在 我 国 最 久 远 的 乐 器 就 是 笛 子 。笛 子 的
历 史 可追 溯 到 九 千 年 的 贾 湖 骨 笛 :在 世 界 上历 史最 悠 久 的 乐 器 也 是 笛 子 .迄 今 为 止 ,全世 界 已 经 发 现 了具 有 三 万 五 千
浅谈竹笛演奏中的循环换气
孙 禹
( 尔滨 师 范 大 学音 乐 学 院 , 尔滨 10 0 ) 哈 哈 5 00
【 摘
要】 探讨和学习竹笛演奏技 巧 , 引导竹笛学习者的兴趣 , 专研 正确 的演奏技巧 , 特别是竹笛演奏中较难攻克 的部
分——循 环换 气技法 , 给学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范本。 【 关键词】 分析 : 探讨 ; 换气
速 度 远 不及 新 生 乐 器 之 一 —— 二 胡 。这
出 口, 奏过程 中在面部形成两个气囊 . 吹 嘴 唇 汇 集 在 一 起 形 成 褶 皱 .而 竹 笛 中 的 循 环换 气 则 是 气 流 汇 于 舌 齿 间 ,靠 舌 与
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民间音乐文化传播及创新传承探究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3河。
所谓“文化”者,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是对人类群体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统称。
而根据《大美百科全书》的解释,将“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则更为全面、恰切。
而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也构成了人类群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本部分就将援引具体案例,首先来解析大运河(山东段)传统音乐与运河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传统音乐与运河航运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京杭运河作为古代人工开凿的第一长河,其基本作用就在于贯通南北的航运功能。
自元代开凿“会通河”“济州河”之后,山东就成为了元明清三代运河漕运的必经之地。
不仅如此,南北商旅往来若走水路,也必须经由京杭运河山东段才能北上、南下。
因此在历史上,运河主要有两大航运功能,其一是朝廷官方调运粮食的“漕运”;其二是民间商旅往来的普通商业航运。
但无论是哪种运输方式,都会给山东运河沿岸各地带来大规模的客流量。
换言之,由于运河航运的存在,其沿岸地区发生过经久不息的人口频繁迁移活动。
而因运河航运而迁徙的各色人等不仅创造音乐,而且传播音乐,从而造就了山东段运河沿岸多姿多彩的传统音乐形态及其演化发展方式。
以下试举两例来加以印证:1、运河航运(船工)号子。
如上文所述,京杭运河(山东段)分布有一定数量的船工号子。
比如德州市武城县运河船工号子、枣庄市运河船工号子等传统“非遗”民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号子由运河船工创生,并主要在船工群体中流播、传承至今。
而运河船工之所以热衷于唱号子,主要则是为了发挥协调划船节奏、激发情绪、缓解疲劳等作用。
因此,由船工创造并传承的航运号子可以被视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馈赠给沿岸人民的第一份艺术礼品,也是运河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是我国经典的民间歌曲,从江苏到河北以至于东北大地,都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茉莉花》变体歌曲。
其中,江苏六合《茉莉花》与河北南皮《茉莉花》,是传唱最广的两首同宗民歌。
长笛入门:笛子双吐循环换气
长笛入门:笛子双吐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是近十几年来一些演奏家发展使用的,它难于长音特环换气。
但又不及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使用广泛。
在吹奏单吐、三吐时,因为能够采用抢气的方法,使吹奏不间断地实行,而在吹奏双吐时,是不能抢气的。
过去往往都是利用半拍或四分之一拍的空隙时间来换气,这就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双吐不得不中途停断。
双吐循环换气的发展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双吐循环换气有两种吹奏方法,吹奏者能够选练其一,或两者全学。
现分述如下:第一种是前音换气法。
所谓前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第一个吐字的位置上换气。
在换气时那个吐字发音,应变成“普”字发音。
“普”音是利用下颌的蓄存气,压冲而出,使双唇碰开之音。
在此普字冲发的同时,鼻子吸气并很快转换,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持续。
第二种是后音换气法。
所谓后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库”字音的位置上来换气。
其方法同第一种一样,只不过库字音要变成由下颌压冲而出的“虎”字音形。
它们的练习方法如下:(1)循环换气的基本方法,同前面所介绍的相同,这里不再述。
(2)用下颌(喉腔)处的储存气先吹响笛音,它于吹奏长音换气不同之处是,气流从下颚处压时要短、猛而有力,气速要快,使之能有力地冲响一个吐奏音。
口形发音的“普”或“虎”要首先实行单吹练习,能把音吹响,吹结实。
这里要注意“普”“虎”两音不是从丹田冲出的气,而是胸腹都处在有控制的止气状气,只由下颚的蓄气冲压而得。
(3)当“普”或“虎”能把笛音吹出吐奏音的效果时,接着就练习舌头的连贯动作,把“普”或“虎”与“库”连结起来练习。
前音换气是,当舌头随着下颚压出的气流伸向前发出吐音,立即利用舌的惯性力,从根部急发出“库”字音。
这样就把“普”与“库”连起来形成双吐。
而后音换气则是当“吐”字音发出之后,用下颚所存之气,迅速冲压出“虎”音的同时抢吸,并准确无误地再接发“吐库”演奏下去。
(4)特别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每发“普”或“虎”音的同时,一定要用鼻急速而灵巧地抢吸一口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的舌头动作及其位置。
在使用气管里的气进行双吐时,“吐”字音的舌头向前伸,“苦”字音的舌头向后缩。而双吐循环换气是在“苦”字上进行的,因此,舌头刚好是往回缩的姿态,这时的舌头正好处于口腔的中间位置,上下颚都不接触着。每个吹奏者在吹吐音时的舌头动作不尽相同,但如果在循环换气时舌头抵着上颚或下颚的话,嘴唇就无法把口腔里的空气进行压缩,也就无法掌握循环换气的技巧。
吐音循环换气吹奏技巧产生至今已用价值,但对此技巧的抽象内涵却感到神秘莫测而难以掌握,愿此篇拙文能对广大演奏者学习掌握此技巧有所帮助。
五、下面分别谈谈口劲在吐音循环换气中的重要性和口风、下巴、舌头、嘴唇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的动作姿态、位置状况及对吐音循环换气的影响。
1、口劲
吹笛子本身就需要有口劲。笛子是用气发音的乐器,它是靠嘴唇松紧程度的不断变化从而改变口劲的力度使气达到奏出乐曲的高低强弱等不同音的。而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对口劲的要求就特别高。吐音循环换气是在气管停止呼气时,利用口腔里的空气并进行压缩后喷射出来而吹响笛子的,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到气的循环。那么又是什么作用才使口腔里的空气得到压缩并有力地喷射出来使之吹响笛子的呢?这就是靠口劲的作用,因此,没有有力的口劲就无法进行吐音循环换气。再则,乐曲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在进行中还有强弱不同的变化,吹高音强音比吹中音低音弱音费气费力,而吐音循环换气不可能规定在中音区或其他较容易吹响的音上来进行,不同的音高,不同的强弱,就需要不同的力度,这一切的变化全靠控制口劲的变化来达到,因此,口劲的力度控制是吐音循环换气的关键因素。有的吹奏者在学习此技巧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只能在中音区会进行,而在高音区却不能进行吐音循环换气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口劲力度不足所造成的。要使自己能在任何音区
3、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下巴的姿态及它对循环换气的影响。
上面讲到,吐音循环换气是利用气管里以外的气作动力使笛子吹响的,而这个使笛子能够吹响的关键是口劲,那么,在用口劲将气喷射出来时的下巴又是处于怎样的位置状态的呢?正确的应该是与不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的下巴姿态一样——处于不动的自然姿态的位置。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下巴是绝对不能动的。我曾见过有的初学者,在吹奏时下巴总是明显的上下运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上面讲到的吐音循环换气的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正确以外,另一种原因就是由于口劲的力度不够,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无法使口腔里的空气压缩冲击而吹响笛子,于是借助下巴的力量来增加口劲的力度。这既影响了吹奏时面部姿势的美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下巴上下运动的原因,影响了吐音速度的提高。这是每个想掌握吐音循环换气方法的演奏者必须十分注意的。
四、吸气
运用口腔里的空气代替气管里的气在笛子上进行吐音的时候,人的气管是停止作呼气动作的,在这停顿的瞬间,用鼻子迅速地将空气吸入到丹田,这吸气是和呼气同时进行的,由于气管停止呼气动作收受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在这瞬间吸入的空气一般只是很少量的,初学者由于受吸气速度的影响,一般往往只能把气吸到肺里,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吸气速度,这样,才能把气吸到丹田,才能提高吸气量,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必须长时间地坚持练习才能实现。
二、要领
吐音循环换气的要领是:吐补吐苦(TbTk)或吐苦吐补(TkTb),而不是吐扑吐(TPTK);单吐是吐补吐吐、吐吐补吐或吐吐吐补。“补”字音是个闭口音,发“补”的口形状态刚好是上下嘴唇紧逼的自然动作状态,它可以使口劲有力,使口腔里的压缩空气有较强的冲击力;而“扑”字音不完全是个闭口音,其动作过程是从闭口到张口的过程,因此,发“扑”的口形状态,口劲相对比较就显得松些,气的冲击力也就显得弱些。有的笛子爱好者在学习吐音循环换气时,下巴动的幅度很大,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用“扑”的口形,使气显得不足,无法吹响笛子而借助下巴的力量,以达到增加气息的冲击力来吹响笛子的目的。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掌握吐音循环换气的要领所产生的问题。
都能进行吐音循环换气,就须特别加强口劲力度的提高。
2、口风
口风取决于口形,口形决定于嘴唇的组合位置。由于每个人上下嘴唇组合位置不尽相同,所形成的口形也就不相同,因此,口风也会不同。吐音循环换气要求有准确的口形,即上下嘴唇合拢处呈一横线,没有明显的前后差异,同时不能向左或向右偏移。在此前提下,口风要求逼得紧而小,这样,才能使口腔里的空气喷射出来既有力又有速度。有些吹奏者的口形,上嘴唇明显地突出于下嘴唇,这样的口形所形成的口风无法发“补”字音,只能发“呼”或“富”字音,进行吐音循环换气就困难,这是有些人不能掌握此技巧的原因之一。
笛子演奏者都知道, 笛子上的吐音,特别是双吐,一般都是在比较快的速度中进行的,而每个音的时值又都是十六分音符,按一般的快板速度每分钟150拍计算,每秒钟2拍半,换气是在1/4拍位间隙中进行的,由此可推算出整个循环换气的过程是在1/10秒的瞬间完成的,如果速度再快间隙就更短。它不象长音上的循环换气那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而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还受到时间和规律的限制,这给吹奏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另外,要使循环换气的整个过程进行得成功,人的各个器官——舌头、鼻子、手指等和气管,在1/10秒的瞬间,必须合作得非常协调一致才不会听出破音,只要任何一方出问题,就无法使这个过程取得成功,因此,这里还有一个演奏者在受限制的条件下,人的各个器官如何相互配合的问题。要想配合得好,从而使循环换气过程进行得成功,必须先要了解在吐音循环换气进行时,人的有关器官的动作姿态和位置状况。
三、吐气
虽然吐音循环换气的原理和长音循环换气的原理一样,但具体的动作不尽相同。第一、长音循环换气是把口腔里的压缩空气向外挤出去,它在时间上可以稍长些,在速度上可以稍缓慢地进行,也就是说在进行中有时间和速度上的余地。而吐音循环换气却是要求把口腔里的压缩空气向外冲击而出,也就是说在进行中没有时间和速度上的余地。第二、在吹一般长音时舌头是不动的,因此,吹循环换气长音时舌头也是不动的;而吐音循环换气却是在舌头来回运动中进行的。第三、长音循环换气的动作过程是在上下两嘴唇呈吹气的姿态下,靠舌根的上抬和两腮肌肉的收缩将口腔里的空气压出去来完成的,上下嘴唇的用力程度与不进行循环换气时是一样的;而吐音循环换气的动作过程却主要是靠上下两嘴唇瞬间紧逼来完成的。这是由上面所说的没有时间和速度上的余地并且必须是具有气流的冲击力这一要求所决定的。气流的强度取决于上下嘴唇的力度,这与不进行循环换气吹吐音时嘴唇的用力程度是不同的。又因为音有高低强弱之分,所以,在把口腔里的压缩空气向外冲击出来使笛子发出声音的时候,必须根据音的高低强弱不同有所控制,以保证音准不发生变化。
一、原理
大家都知道,人用来维持生命的空气是通过气管进出的。因为人只有一个气管,所以人在呼气时就不能吸气,在吸气时就不能呼气,两者不能同时进行,这是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无法改变的规律。当人们在用气息作动力吹奏乐器时,为了使气息得到补充,必须不断吸气,而在吸气时声音就中断。在一般的音乐旋律中,吸气造成的停顿并不影响整个音乐旋律的完整,但是有些音乐形象的描写,规定某一个音或者某一段旋律不允许有停顿,而是要求有很长的时间,这就产生了气息不够的矛盾。为了使吹出来的气既不中断而又能得到补充,人们想出了借用口腔中的空气,通过嘴唇和两腮肌肉的收缩,把口腔里的空气从风门压缩出去,用这种非自然的呼气代替自然呼气来吹响乐器,从而使气管得以停止呼气动作,腾出来用以吸气,在把口腔里的空气向外压缩出去的同时,用鼻子将空气迅速地吸入到丹田,然后马上接通气管,再把丹田里的空气从口腔中吹出来,使气息连续不断。这整个过程就是循环换气。
4、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的嘴唇动作,
在使用气管里的气进行吐音时,由于这时的气比较充足,又由于是作吐苦吐苦的口形姿态,
因而,此时的下嘴唇由于受气向外面冲击而向外方向稍动一下。在进行吐音循环换气时,由于这时候的气是靠口劲逼出来的,相比之下气显得不足;再则,它是作“补”的口形姿态,因此,此时的下嘴唇是向上方作风门收紧状的微微一动,这要比用气管里的气吹吐音时的嘴唇动作幅度要小得多,几乎看不出。但如果用动下巴的不准确姿势,那么在进行循环换气时的嘴唇动作幅度,就要比用气管里的气吹吐音时的嘴唇动作来得大而明显。
另外,发“补”的口形状态,可以使大部分口腔里的压缩空气吹进笛孔而省气省力容易吹响笛子。这是因为发“补”的口形状态所吹出来的气的方向略向下偏射,刚好对准笛孔;而“扑”的口形状态所吹出来的气的方向是几乎平射,因而吹响笛子也就感到费气费力。初学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吐音循环换气的要领,才能准确地掌握这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