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精选10篇)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篇1㈠教学目的:⒈知道现象;知道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综合能力。

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现象。

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规律。

难点: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规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㈢教学仪器:玻璃水缸、水、激光发射器、光具盘、玻璃砖、几根钢针、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㈣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很多方法,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

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进行叉鱼比赛。

当学生在比赛时,发现钢针都叉在鱼的上方后,惊奇之余,告诉学生,要知道为什么,等我们学完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从而引入课题。

(电脑显示标题)二、新课进行:1、平时我们看到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会在水面处弯折,也是这个道理(电脑显示图片)。

让我们再来观察另一个实验,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块木板,用激光沿着木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问: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再观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中,问:要以看到什么现象?(同样也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玻璃面处改变方向进入玻璃中)从实验中,我们看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和玻璃中都能看到光在水面和玻璃面处改变传播方向,而且实践也证明其他介质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因此,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的这种现象叫做。

(板书用电脑显示)2、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教师把刚才现象用电脑显示出光路图。

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误认为折射角。

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并用电脑显示)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研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有什么规律。

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并用电脑显示观察目的:①光从哪一种介质中射入哪一种介质中的?是怎样入射的?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d、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是如何变化的?先让学生观察一下整个实验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回答出部分问题后,教师:为更好地研究规律,我们来认真分析整个实验。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射定律。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折射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彩虹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折射定律的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如透镜、眼镜等。

5.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光的折射在各种领域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理解和解释周围世界的习惯。

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彩虹、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照相机、望远镜。

光的折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光的折射应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七、折射现象的探究实验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折射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折射定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八、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斯涅尔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学习目标】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试验探究,熟悉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导学过程】1学问回忆: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2演示试验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如下图。

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试验)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看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觉: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与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活动2:试验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⑴如下图,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⑴如下图,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⑷将光具盘的上半局部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局部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3、在试验中你还有其他发觉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转变而: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折射现象实验,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光的折射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光的色散: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组成。

2. 光的折射与光路可逆:讲解光路可逆原理,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中光线的传播方向。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激光笔、水杯、玻璃片、白纸等。

2. 教学课件:制作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第九章光学部分,具体内容为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的折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折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2.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折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玻璃砖、水槽、透明塑料尺等;2. 学具: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2)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为什么放在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2)为什么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5. 教师点评与拓展: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的折射现象;3. 生活中的折射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放在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2)简述雨后天空出现彩虹的原因。

2. 答案:(1)物体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观察者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反射和折射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以及课堂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否成功;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光学现象,如光的反射、干涉、衍射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篇一《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小组内讨论后抢答下列问题)[问题]: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

[问题]:若介质不均匀光会怎样传播呢?二、新知识学习: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设疑:如果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演示: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路径。

每组同学仔细观察,看看光的传播方向是不是还是直的?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补充: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并且是“斜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改变,折射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实验,此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最好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

补充: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

(如图)[问题]:1、折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向界面偏折?2、改变入射角大小,折射角怎样变化?(根据现象回答)结论:讨论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参照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应注意:(1)一点(入射点)、二角(折射角、入射角)、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法线的作用非常重要。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教案:《光的折射》公开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十章“光学”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以及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透明塑料尺、玻璃瓶、水、激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是什么。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在介质变化时的改变。

2. 教师讲解折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的内涵。

3.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实验(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的折射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折射定律的验证。

四、随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射定律: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比为常数,即sin i / sin r = n(n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应用: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第一题:根据光的折射定律,计算入射角为30度时,折射角的大小。

答案:折射角的大小为22.6度。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课堂实验、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从空气射向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新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三、教学难点: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为透镜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法方法:启发式五、教学用具:铁架台;水槽;适量的水;激光笔;蚊香;玻璃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光在什么条件下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那光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呢?创新实验:1、用淀粉溶液代替水,由于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40nm-90nm之间当有光线通过时容易发生散射,因而现象更明显。

2、在淀粉溶液上方灌入蚊香产生的烟雾,用一块玻璃板盖住。

这样光在空气中的径迹更加明显了。

3、用铁架台固定激光笔,使光线稳定。

4、用一个笔芯来充当法线,方便学生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演示】:三、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发生偏折,并比较当光垂直射入时的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当光垂直射入时不偏折(2)自主学习;光的折射相关概念:入射点: 0 ;法线:MN入射光线: AO ;入射角: i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练习:右图中,请标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的角度定义,请标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2、组织学生活动讨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提出问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后回答。

光的折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2.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验证光的折射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介绍;2. 光的折射规律的讲解;3.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4.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光的折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欲望。

2. 概念讲解(15分钟)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基本概念,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

3. 光的折射规律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的表达式和解释,解释折射率的概念。

4.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5.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际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包括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不同介质的折射现象等。

6.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15分钟)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计算折射角和入射角,并比较不同介质的折射率,验证光的折射规律是否成立。

7. 总结(10分钟)回顾光的折射规律,和学生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分析过程,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一些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成果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用具:平面镜、光源、半球状容器、透明介质等;3. 实验工具:直尺、量角器、光线投射仪等。

六、教学延伸:1. 加大实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折射实验设计;2.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异常现象;3.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眼镜的配光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实验,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操作,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的折射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的折射的教案导语:本教案主要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定律和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以及应用。

通过此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改变规律,以及如何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等重要概念。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相关概念;2.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并应用光的折射定律;2. 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直尺、平面镜、尺寸适宜的透明物体(例如玻璃块)、直角三棱镜、纸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展示,向学生引入光的折射主题。

例如:什么是光的折射?你能举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吗?Step 2:光的折射定律的讲解(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由光的折射定律来描述。

”2. 解释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Step 3:实验展示(20分钟)老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并利用直角三棱镜和玻璃块等器材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老师通过几何解析法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精确度。

Step 5: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的解答,包括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和计算题目。

2. 分组讨论并解答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游泳池中看到的人的形状会变形?Step 6:知识拓展与应用(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写出3-5个光的折射应用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究光学的核心内容——光的折射。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彩虹和水中物体的视觉变化,引导学生进入光的折射的世界。

我们将深入理解折射定律,探讨光线在介质间传播时的规律,并探索全反射这一奇妙现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光的折射现象,并应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强化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光具、水槽和玻璃棒等)。

学具:学生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图片,如雨后天空的彩虹、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等,引起学生对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讲解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示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变化。

深入解析折射定律,并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际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验证折射定律。

4. 例题解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动手动脑,运用折射定律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5. 课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6. 知识拓展引入全反射现象,讲解其条件和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7. 小结8.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 折射定律: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为定值,即 sin i / sin r = n(n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折射角r与入射角i之间的关系为 r = arcsin(sin i / n)。

4. 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5章《光现象》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掌握折射光路可逆性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折射光路可逆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插针。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板,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 知识讲解:(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光线方向的变化。

(2)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3)分析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如水池变浅、水中筷子变弯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角度入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并计算出折射率。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生活中的折射实例4. 折射光路可逆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2)证明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2. 答案:(1)因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速度,所以光线进入玻璃时,会向法线方向偏折。

(2)将光从玻璃射向空气,观察光线方向,发现与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光线方向相同,证明折射光路可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理解折射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概念与区别;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掌握折射率的概念及其意义;学会运用几何光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学会运用折射率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折射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鱼缸、折射率测量仪等。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空气和塑料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在两种介质中发生偏折。

2. 例题讲解:(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光从水中垂直射向水面,折射角和入射角是多少?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图,并计算折射角和入射角。

4. 知识拓展:介绍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5. 实验演示:用玻璃砖和鱼缸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折射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水的折射率为1.33,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角。

2. 答案:(1)折射角为19.47°(2)折射角为arcsin(1/1.33)≈48.7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折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7篇)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7篇)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7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下一章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说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

3.难点和重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二、学生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2024年《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2024年《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2024年《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1. 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折射定律及其推导。

3. 临界角与全反射的概念。

4.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学会应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和全反射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白纸屏、量角器。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白纸屏、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演示激光笔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提问:为什么光线在进入水中后会发生偏折?这个现象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光的传播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讲解折射定律及其推导过程。

(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2)根据实验结果,填写折射实验报告。

4. 知识拓展(1)介绍临界角与全反射的概念。

(2)讲解全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及其推导3. 临界角与全反射4.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水中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实际位置高?(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 答案:(1)物体在水中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是因为光线在进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2)折射角为19.5°。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第九章光学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光的折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斯涅尔定律,学会运用数学表达方式解决折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及折射定律的推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玻璃砖、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玻璃砖、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激光笔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差异。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斯涅尔定律,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等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并记录数据。

5. 应用拓展(5分钟)学生运用斯涅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折射角,解释眼镜的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斯涅尔定律3. 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的概念4. 折射现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砖中,求折射角。

(2)已知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在玻璃中的速度为2×10^8m/s,求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率。

2. 答案:(1)折射角为0°。

(2)折射率为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定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光的折射优秀教案篇一光的折射优秀教案(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三)课型:规律课.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2.引入新课:(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3.授新课:(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 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4)演示: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5.总结新课: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6.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p20的第3题做实验,并回答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光的折射》教案篇二《光的折射》教案精选(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第九章光学部分,具体内容为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概念、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理解折射现象的本质。

2. 使学生了解折射率的概念,能够运用折射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全反射现象,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全反射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概念,全反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玻璃板、光学演示仪、全反射棱镜。

2.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板,引导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激发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产生折射现象。

2. 例题讲解(1)讲解光的折射定律,结合实际例子,解释折射现象。

(2)介绍折射率的概念,演示如何用折射率解决实际问题。

(3)讲解全反射现象,解释其产生条件和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路图。

(2)计算给定介质的折射率。

(3)讨论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1)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如何利用全反射现象设计光学仪器?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折射率的概念与计算3. 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已知某介质的折射率为1.5,求光从空气进入该介质后的速度。

(3)简述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2. 答案:(1)折射角为19.47°。

(2)光速为2×10^8 m/s。

(3)全反射现象使光在光纤中传播损耗小,传输距离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和全反射现象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介绍光的折射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第九章光学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定义及计算、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路图绘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2. 学习折射率的概念,掌握折射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其分析实际问题。

3. 了解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知道临界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计算、全反射现象。

难点:全反射条件的理解、折射光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玻璃砖、全反射棱镜、光路演示仪。

2. 学具: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砖,观察光线的偏折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 理论讲解:a. 光的折射定律:介绍斯涅尔定律,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折射定律计算问题。

b. 折射率:阐述折射率的概念,讲解折射率的计算方法。

c. 全反射现象:介绍全反射的概念、条件及其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路图,并进行讲解。

4. 例题讲解:解析一道关于全反射现象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全反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学生互动:分组讨论,探讨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折射率定义及计算3. 全反射现象及条件4. 光路图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为什么水池边上的路灯在晚上看起来特别亮。

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为30度,求折射角。

c. 计算光从水中进入空气的临界角。

2. 答案:a. 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传播得更远,因此看起来更亮。

b. 折射角约为19.47度。

c. 临界角约为48.75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光的折射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三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三、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四、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五、教材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
确,兴趣浓厚。

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法、学法
1 、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演示二】: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

(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

(2)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0 ;法线:MN 入射光线:AO ;入射角: i 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实验演示:
①光线斜射入玻璃;
②让入射角变化;
③光线垂直射水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②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演示五】课件演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呢?课件演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得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与上述是否相同?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②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

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随堂练习】
1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
中___是入射光线,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反
射角为___ ,折射角为__________ ,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
2 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潭清疑水浅;渔民叉鱼;彩虹;海市蜃楼等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教师解释)
练一练】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为什么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现象二〗: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
练一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随堂练习】
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潭清疑水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看课本p63《海市蜃楼》
(2)完成名校联盟《光的折射》练习
(3)课堂作业:(1)p63 1,2 (2)解释“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相关概念: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