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弹力》全文课件1

人教版物理《弹力》全文课件1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5 N.
跟踪练习
7.(2018春•龙湖区校级月考)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
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 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 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 如图所示。 (1)由图知弹簧所受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0_._5cm; (2)由图甲可得结论是 在弹__性__限_度__内__,_弹__簧__的_伸__长__量_与__拉__力_成__正比 ; (3)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弹__簧__测__力__计_ ; (4)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弹__簧__有__自__重_________; (5)某条弹簧不受力的时候长20cm,1N的力能使弹簧伸长1cm 。如果在不超过弹簧限度的条件下,在弹簧的两端各用5N的力沿 相反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弹簧的长度是( B ) A.30cm B.25cm C.20cm D.不能确定

初中物理《弹力》(共58张)ppt43

初中物理《弹力》(共58张)ppt43

观察弹簧的伸长与 外力大小的关 系!!!
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 的伸长就越长。
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可以测定 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活动
观察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是测量力的大小的 工具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程和分度值 (2)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卡壳。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 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 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 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 用,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
利用弹力的实例:
射箭
蹦蹦床
例: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 压,它们之间有没有弹力?
答: 没有,因为两球之间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直接接触 必须 Nhomakorabea生弹性形变
回忆一下:
1.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你能举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吗
猜一猜,这是什么球?你玩儿过吗?
导入新课
弹簧球
你使用这个锻炼过身体吗?
弹簧拉力器
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
1.活动要求:用手对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施 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手有 什么感觉? 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
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教学课件】《弹力》

【教学课件】《弹力》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胡克定律制成的。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二、弹簧测力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弹簧测力计,应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 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
2.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 校正“0”点。
3.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读数时,视 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注: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 视频 “蹦极”。
内容讲解
一、弹力
撑竿、弹性绳等受到外力后会发生形变,且发生形变时有恢复 原状的趋势。这时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 做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二、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R. Hooke , 1635 - 1703) 做了大量的 实验后发现当弹簧或金属丝的伸长量不是太长时,它的伸长量跟其 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后来叫做胡克定律。
在撤去外力时物体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有些物体发生形 变后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范性(塑性)。
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再恢复 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一、弹力
描述撑竿跳高中弹力产生的过程。
一、弹力
描述蹦极中弹力产生的过程。
一、弹力
注: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 视频 “弹力”。
典题剖析
例3 下列的四个力中,不是弹力的是( )
例4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 N的 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人教版《弹力》课件ppt13〔完美版〕

人教版《弹力》课件ppt13〔完美版〕
弹簧的长度 ① 适用范围: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② 劲度系数k是与弹簧本身(材料、长短、粗细) 有关的物理量,与弹力的大小无关,反映了弹簧的 “软”、“硬”程度。其意义为弹簧产生单位长度 (1米)的形变量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
③ 应用F = k x 时,应把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为
国际单位
F
3、F - x 图象
②注意轻绳中“拉直”和“绷紧”两种说法的 区 ③轻别绳中的弹力无延时性(突变)
(3)轻弹簧类 特点: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压力,弹力 的方向总沿弹簧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① 同一根轻弹簧上的弹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 弹簧的弹力具有延时性(渐变)。
被压缩 原长
被拉伸
(4)轻杆类: 特点:可拉可压;可沿杆可不沿杆
绳对物体的拉力也属于弹力,绳 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绳中的弹力常常叫做张力。
例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重力作用拉紧电线, 使电线发生形变,对电灯产生向上的拉力。
B、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和电线同时发生形变, 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发生了形变。
C、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由于 电灯形变有向下恢复原状的趋势产生的。
(2)非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发生形变后撤消作 用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 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
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物体间相互接触 2、产生条件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 到的重力。
4、弹力有无的判断 (1)定义法 (2)假设法 AB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PPT课件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PPT课件教案
3、 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 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 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使用方法
看: 调: 测: 读:
量程 分度值 调零 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的弹簧秤,它的量程是 _0_~5N ,它的分度值是__0_.2_N_。 用这个弹簧秤测得小猪向下施加的拉 力的示数是 2.4N 。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把 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 有什么好处?
防止弹簧被卡住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弹力
拉弯的弓
形变
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
一、形变和弹力
手压气球
感 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一、弹力
物 体物因体弹因性形形变变而而产产生生的的力力叫叫做做弹弹力力
1、力消失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的形状, 称为弹性形变
2、力消失后,物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的形状, 称为非弹性形变
小活动:
你能用你桌面上 的东西来创造出 一个弹力吗?
生活中的弹力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生活中的弹力
我们都是弹力哦。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其实质上 都是弹力。







A

弹簧测力 计倒拉

《弹力》课件+教案+练习+素材备课易

《弹力》课件+教案+练习+素材备课易

《弹力》课件+教案+练习+素材备课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物理》教材中第四章“力”的第三节“弹力”。

具体内容包括: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弹簧弹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弹簧、粉笔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跳板、弹簧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a. 弹力的定义: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b. 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c.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形变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等。

3. 例题讲解:运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弹力计算练习。

5. 答疑环节: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弹力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3. 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给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求弹力大小。

b. 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解释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弹力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详细说明。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初中物理《弹力》(共36张)ppt44

初中物理《弹力》(共36张)ppt44

A.10 cm
C.50 cm
B.15 cm
D.55 cm
7.用20 N的力能够提起的物体可能是(B ) A.一只成年羊 B.一只猫 C.一只雏鸡 D.两只鸡蛋
8.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B )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9.如果一个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正指在0刻度处,而是指在 0.1 N处,那么使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一个力的大小,示数为3.4 N,这个力的实际大小是( C ) A.3.5 N B.3.4 N C.3.3 N D.无法确定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拉环、弹簧、秤钩、指针、刻度板 构造: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原理分析:
结论
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 的伸长就越长。
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可以测定 力的大小。
总结: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 簧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量程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 超出量程 能测量 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表示多少牛 ,了解刻 度值的大小。 (3)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 放好,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若不在,应 。 校零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 线与所测力的方向 ,观察时,视线 一致 必须与刻度盘 。 垂直
哥们,你也太坏了吧?给人留点口德吧!
这真叫艺高人胆大啊!
我顿时感到万分庆幸 我们班来了一个极品语文老师,某日,他神 秘兮兮地跟我们说:“今天我们开展有奖活 动,请翻开作业本查看。” 我们都乐了, 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我很失望,因为本 子上写了:“谢谢惠顾。”一把拿过同桌的 本子,上面写到:“开卷有奖,再来一遍!” 我好像知道什么了。 谁知前排一哥们愁眉 苦脸的,我们一看:“你获得终极大奖,学 校三人游套餐一份。请于今明两天携带你的 家长来本学校参观。”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弹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计算。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日常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直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弹性玩具,如弹跳球、弹力小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弹跳?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 教学内容展开:(1)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系数、形变量等。

(4)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弹簧秤、橡皮筋、弹力绳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弹力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弹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6.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弹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影响因素4.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道关于弹力的应用题。

题目:一根弹性系数为30N/m的弹簧,在受力后形变量为0.2m,求弹簧所受的弹力。

答案:弹力F=kx=30N/m×0.2m=6N。

2. 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弹力与其他力的关系,如重力、摩擦力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计算。

高中物理《弹力》最新PPT课件

高中物理《弹力》最新PPT课件
弹力2005.9Fra bibliotek一.形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 思考:把书放在桌子上,用手按压空玻璃瓶,书和玻 璃瓶能产生形变吗? 结论: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2.形变的种类: 按形变的形式: 弹簧的伸长或缩短- 拉伸形变 -弓、跳板的形变-- 弯曲形变 -金属丝被扭转--- 扭转形变 按形变的效果: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形变
特例:对于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的弹力,
胡克定律: F=kx ,k:弹簧的劲度系数
x: 弹簧的形变量
4.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1).压力的方向: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 物体 (3).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巩固训练:
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示意图(接触面光 滑)
小 结:
1、形变的概念及其种类 2、弹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及方向 3、三种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非弹性形变
二.弹力
1.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接触是前提 形变是根本
3.弹力的大小: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 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 力就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物理八下72《弹力》教学课件

物理八下72《弹力》教学课件
完成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题。
• 作业:1.课本第8页的第1、2、4题。•Leabharlann 2.完成优化设计的“弹力”。

3.预习重力,完成“快乐预习”。
一、弹力: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 变,不受力时,又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塑性:形变后不能自 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 质。 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请举出一些发生弹性形变或塑性形变的例子。
提示:尺子、橡皮擦、白 纸、钢锯条、泥巴、面粉 团、皮肤……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 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4)读数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 N

分度值: 0.2 N

测量值: 1.4 N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课堂小结
课外探究: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及其图像
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及其图像
• 阅读科学世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包括哪些? 2、什么是脆性?

《弹力》精品课件

《弹力》精品课件
思考: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 一石,则张一尺。
——东汉 郑玄 《考工记》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弹力》
弹力
接触力
相互作用
摩擦力
非接触力:重力……
撑杆跳、蹦床、弹簧、橡皮筋都有什么变化呢
形状发生了变化 有弹力作用
弹力与形变密不可分
一. 形变
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
2.形变产生原因——弹力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如图所示,取一根弹簧和一块橡皮泥,分别用力压弹 簧和橡皮泥。停止用力,看一看他们的形变情况有什么不同。
4.弹力的方向:
F支
海绵块受到了铁块的挤压,向下产生形变, 海绵块要恢复原状,对铁块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 这就是海绵块对铁块的支持力。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F压
铁块受到了海绵块的挤压,产生形变, 铁块要恢复原状,产生一个向下的弹力,这就是铁 块对海绵块的压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钢尺的形变方向: 向下

钢尺对手的弹力方向: 向上 反
手发生了形变吗?方向如何?
手的形变方向: 向上

手对钢尺的弹力方向:向下 反
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吗?
二、认识弹力
F1
F2
被拉伸的弹簧
被压缩的弹簧
拉伸的弹簧的形变方向: 向左 弹簧对小车的弹力方向: 向右
压缩的弹簧的形变方向: 向右 弹簧对小车的弹力方向: 向左

人教版《弹力》课件ppt8〔完美版〕

人教版《弹力》课件ppt8〔完美版〕

(1)挤压玻璃杯, 观察水柱的变化
(2)挤压桌面,观察 墙上光点的变化
注意: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只是有 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微小形变可使用放大法观察)
被拉伸的弹簧使小车向右运动
被压缩的弹簧使小车向左运动
思考:小车从静止到运动需要的力是谁施加的? 为什么能产生这个力?
二、弹力
1、定义:
弹力大小为( D )
A.40 N B.100 N C.1000 N D.400 N
2、弹力的方向 弹力方向
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3、弹力的作用点
两物体间的弹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点或接触 面上,但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F
一、形变
小结
1、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2、分类: 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形变量x/cm 1.02 2.06 3.10 4.12
4
4.70
5
F/N
5.72
6
12.0
7
10.0
8
8.0
6.0
9
10
4.0 2.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x/cm
弹簧的弹力大小——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F=kx
练习2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 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 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 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 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 新人教版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 新人教版PPT课件

A、0.2N
B、2N
C、20N
D、50N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轻轻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钩 码,检查弹簧指针是否伸缩自如,从而避免 造成摩擦过大。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 量超过量程的力。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4、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 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 若不在,应调零。
注意:
弹性限度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 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当拉长橡皮筋和 压缩弹簧时,你 的手有什么感觉?
弹力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 体产生的力。
例如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 推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 (1)接触(2)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结 构: 弹簧、指针、刻度盘和秤钩
最大测量值是__5_N____, 即量 程是__0_~_5_N__ 分度值是 _0__.2_N____
信息快递: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牛顿(N)
弹簧 指针
刻度盘 秤钩
信息快递: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练习:用手捡起一本物理书所花的力 大约为( B)
2、练习册P56 13T
看一看
这里有好多不同用途、不同形 状的测力计哦!
小结一下: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撤去外力后能否恢复 原状 2、弹力的产生条件: (1)接触(2)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看、调、测、读
一下。
类似橡皮筋: 类似橡皮泥: 尺子、橡皮 白纸、面粉 擦、钢锯条、 团、泥巴 皮肤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弹力》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弹力的定义与计算》。

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弹力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弹性绳、小球。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性绳、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用手拉弹性绳,观察弹性绳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 弹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1)教师讲解弹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2)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弹力的产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1)教师演示:改变弹簧的拉伸长度,观察弹力大小的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性绳的弹力与形变程度、材料种类的关系。

4. 弹力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弹力的计算公式。

(2)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弹力的实际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弓等。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

2. 弹力的计算公式。

3. 实际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计算题:一根弹性绳的弹性系数为k,当拉伸长度为x时,弹力为F。

若拉伸长度变为2x,弹力是多少?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弹力为2F。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计算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弹力》课件

《弹力》课件
•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 实验步骤: a. 将弹簧固定在测力计上,记录初始长度和初始力值 b. 逐渐增加弹簧的拉伸长度,记录相 应的力值 c. 逐渐减小弹簧的拉伸长度,记录相应的力值 d.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压缩状态下的力值
• a. 将弹簧固定在测力计上,记录初始长度和初始力值 • b. 逐渐增加弹簧的拉伸长度,记录相应的力值 • c. 逐渐减小弹簧的拉伸长度,记录相应的力值 • d.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压缩状态下的力值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原理: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来测量力 结构: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等 使用方法:将弹簧挂钩挂在物体上,读取刻度盘上的读数 应用: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压力等
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定义:物 体在弹性形变过程中 储存的能量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 E=1/2*k*x^2
弹性势能的应用:弹 簧、橡皮筋、气垫等
弹性势能的转化: 在弹性形变过程中, 弹性势能可以转化 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动能、热能等
弹力的性质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点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内部, 与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与 物体的接触面相切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外部,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内部, 与物体的受力方向相同
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弹力的施力物体: 产生弹力的物体, 如弹簧、橡皮筋等
弹力的受力物体: 受到弹力作用的物 体,如被弹簧弹起 的小球、被橡皮筋 拉伸的物体等

《弹力》课件

《弹力》课件

探究活动二:弹簧测力计
②测量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__轴__线___方__向__跟所测力的方
向一致,且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③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面__垂__直______
探究活动二:弹簧测力计
3.5N 1.6N 1.15N
1.5N
实验3:
用测力计分别测量身边的钥匙、牛奶 、 、、、、、并且读数!
【想想说说】同一弹性物体产生弹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弹力大小: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物体产生的弹力越 大。
探究活动一:弹力
小组讨论:把书放在桌面上,书会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压
力,桌面会对书产生向上的支持力,请分析,压力和支持力
是不是弹力?
F支
提示:1.书和桌子有没有接触? 2.书有没有发生形变?
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
1、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 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 种特性叫弹性.(橡皮筋、气 球、海绵、钢锯条、钢尺等)
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 性.(面团、泥团等)
探究活动一:弹力
F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手压弹簧时, 手感受到弹力,弹力的施力物体 弹簧,受 力物体是 手 ;手不压弹簧,手就不感觉到这个力,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伸长就越 长
2.构 造
提环 指针 挂钩
弹簧 刻度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15分钟)
预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
1.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 形变。

2.按形变能否恢复来划分,我们把形变分为 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形变。

3.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 。

4、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这种力叫做为弹力
5. 弹力的方向: 。

6. 弹力产生的条件: .
【预习自测】
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 、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
D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预习检查:(4分钟)
新课:(20分钟)
知识点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组内之间相互提问)什么叫做弹性形变?什么叫做非弹性形变?
(弄清楚概念后,请举出生活中有关弹性形变的例子,上课时看哪小组举的多)
2、(先看书,然后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做一做: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课堂导学案 预习学案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几种常见的弹力(弹力的方向)
1. 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2
.几种常见的弹力:
(1)压力、支持力方向: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面与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点与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点与点接触:垂直于公切面
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2)绳的弹力总是沿绳指向绳的方向。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自学课本P6,7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
①拉使用前,现轻轻拉动挂钩几次,以检查弹簧是否受损并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②认认清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在测量中,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
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__。

③调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上,如果没有,则需要调零。

④测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使用时,挂钩的受力方向应与_________ 一致,确保
测量准确。

⑤读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垂直。

(2)动手实验
①.观察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

弹簧测力计的分
度值是_______。

②.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③.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A B
复习案
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撑杆跳高
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2.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3.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观察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2)图中的字母“N”表示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___________
(4)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N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5)如果用4.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5.课本P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