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初一下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科 举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制 的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唐 文学 : 影 诗的繁荣。 响
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 世界: 影响。(如新罗、日本)Βιβλιοθήκη 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 无一寸铁,佘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敢 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 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 锦上添花。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捷报
二、科举制的完善
1.朝代:唐朝 2.人物: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3.过程 (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2)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政治: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殿试
我还要准备参加皇帝亲自主 持的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 的严格性,又增加了我们的光荣 感,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了, 更加忠君爱国。
诗赋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 和教育的发展
秀才 举人(解元) 贡生(会元) 进士(状元)
他们谁的成绩好?
2003年6月25日四川发 现清代科举考试准考 证和补考证。 这是在四川成都发现 的清代科举考试准考 证《院试卷结票》 (左)和补考证 (右)。清代科举考 试准考证名为《院试 卷结票》, 是清代光 绪年间成都府华阳县 的李升荣参加秀才考 试时所用。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
一、科举制的诞生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 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 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 “九品中正制”。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 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 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 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 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
以哪两科最重要?
常设考试科目:明法、明书、明
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最为重要的科目: 进士科和明经科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初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创 唐太宗 武则天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和 选拔 开始殿试和武举
诞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生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科 举 制 度 完 善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 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状 元 卷
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到生员(秀才)要经过县试、 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考中生员后,还要经过乡试、 会试和殿试更为高级的司级考试。有人统计,从童 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
状元匾
贡院考场
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夜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举子看榜图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中,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 倒,待到晚年一中了举,有人送银子,有人 送房子,有人送丫鬟,有人送衣服。就连平 日恶语相对的岳丈胡屠户,也送来了猪肉和 几千钱。而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竟然发疯 了。
3、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
意义: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二、科举制的完 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
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二、科举制的完善
【教学课件】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独占熬头 连中三元 蟾宫折桂
2021/8/17
13
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名。此 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全退出了 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 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 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 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 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 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 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2021/8/17
黄梅戏《女驸马》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喜洋洋 就等告假回故乡 见了李公子 我送他一个状元郎
1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
1、隋文帝时期: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期: 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时期: 扩充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
2、武则天时期 开创武举
3、唐玄宗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用人制度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31/、8/17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
10
2021/8/17
何 物 动 八人 月, 桂二 月 杏 花
11
2021/8/17
2006年10月1 日,韩国首尔, 身着韩国传统 服装的老年韩 国人正在扮演 参加一个国家 考试 “Gwageo” (科举)。 “Gwageo”最 早出现在公元 958年,是为了 选拔政府官员, 在1984年就废 除了。
范丽君——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3、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 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 载(B )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实施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人名尽处是孙山 名落孙山 贤郎更在孙山外
梳理知识
阶段
形成 (隋朝)
关键人物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主要贡献
开始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扩充国学规模 首创殿试和武举 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完善 (唐朝)
武则天 唐玄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问题
隋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远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夏商周:“家天下”“世卿世禄”
战国时期:“游说”和“自荐”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扩大国学 (1)原因:笼络人才 (2)作用: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 (2)武举:增强军事实力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诗赋的发展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
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 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科 举 制 创 立 的 意 义
选拔权力: 地方——中央
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扩大国学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中图版)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 机制是 ( C )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1、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
选拔官员?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 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 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 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 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 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 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 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 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 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 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 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 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促进文学艺 术的发展也促 进唐朝诗歌的 繁荣与发展。
李白 中
杜甫
白居易
★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其
谁考中进士?
三、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和世界带来 什么影响?
科举制的结束
张之洞
袁世凯
★1905年9月2 日,袁世凯、张 之洞奏请立停科 举 。延续1300多 年的科举制废除 了。(清朝末年 被废除)
【精品历史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寒门苦读
一朝登天
科举制的诞生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朝代:隋朝 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只
——《晋书·刘毅传》
注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重
——《晋书·王沈传》 门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现代史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917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 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 《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 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 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 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地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 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 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科举制的诞生(1)、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的人,却不能到和担任高官。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的过程:①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②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集中到。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①重视人才的和。
②时大力提倡,开创和。
③时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亲自面试。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使得有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士人用功读书的。
(3)、科举制也促进了,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大大有利于的繁荣。
科举制影响的弊端:A\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和科技专研;B、科举考试控制了读书人,使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削弱,逐渐沦为统治者的附庸。
四、科举制结束的时间:科举制度在我国社会延续了年,直到被废除。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1、阅读教材“科举制的诞生”思考:(1)魏晋以来,官员选拔制度的依据是什么?你作何评价?(2)针对上述弊端,隋文帝是怎样解决的?(3)正式创立科举制的是谁?科举选官有何重要意义?2、细读教材“科举制的完善”,完成以下问题:(1)唐太宗为什么扩充国学规模?他的举措使国家教育事业出现了什么景象?(2)殿试的实行对科举考试的完善有何作用?(3)武则天重视科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4)唐朝为何会出现诗歌繁荣的景象?在唐朝成就斐然的文学艺术界人士繁若星辰,这说明了什么?3、细读教材“科举制的影响”完成以下问题:(1)见教材“活动与探究”,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2)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回顾总结,建构知识网络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第4课_科举制度的创立PPT课件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唐太宗:(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的:1、政治上:改善用人制度; 2、教育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文化上: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的: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课堂小结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 分科 考试
正式 设置 进士科
扩充 国学 的规模
殿试、 武举 的开始
诗赋成 进士科
主考 内容
课堂小结:
一、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诞生于隋朝)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唐朝时逐渐完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唐玄宗
扩充国学规模 殿试、武举 进士科考诗赋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隋文帝
创立
隋炀帝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正式诞生)
唐太宗
完善
武则天
扩大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考什么? 分科考试
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明经科:以儒家五五十经为少主进士,三十老明经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终法不为缙为主绅美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唐材摭貌言等》
隋文帝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
拔官员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 诞生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 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 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 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 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 是从我们中塔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的英雄尽白头 新科进—士—鱼唐贯·赵而嘏出
改善了用人制度, 扩大了统治基础, 房玄龄 加强了中央集权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 宰相,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子昂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王尤维其有利于唐诗的繁王昌荣龄
岑参
张九龄
韩愈
柳宗元
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 名。此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 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考什么?
分科考试
(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二、科举制的完 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
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2、关键人物
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隋炀帝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官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请思考:科举制度的诞生有什么样的作
用,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总结: 门第不高(寒门)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有利于提 高政府办事效率,适应了统一的需要
二、科举制的完善
1、考试科目众多,以明经、进士率极底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现 存 的 唯 一 一 张 状 元 卷
唐太宗
开创殿试
创设武举
武状元苏乞儿
武则天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曾八次举行殿试
唐玄宗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 试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 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 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 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 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 的促进作用。
AB
3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5.科举制度在何时被废除( D )
D
)
D.唐太宗
A.隋朝 B.明朝
C.清初 D.清末
优品课件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
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
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材分析】“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使处于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科举制的创立》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安排这一专题课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也为后续学习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作为一个专题学习,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另一方面已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高考制度是我国现在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在古代则是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的。
学习本课——科举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考、隋唐时主要皇帝的图片、科举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些词等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因素,并加以讲解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他们去深入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对未来的展望
改革考试制度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针对科举制度的局限,未来的考试制 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
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和选拔机制,打破社 会阶层的固化,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 脱颖而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化实践能力
未来的选拔制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 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使选拔出来的 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拔人才需要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政 府,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创立过程
隋朝创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 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 成。
唐朝发展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增 加考试科目,严格考试程序,提 高进士科地位,使其成为科举中 最重要的一科。
元朝科举制度的存废之争
元朝曾一度停废科举,但后恢复并确立了科举取 士的规则。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与废除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弊端丛生,废除科举成为必 然。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戊戌变法与废除八股文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 。
辛亥革命后的改革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新式学校开始 兴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人才 选拔提供了相对公平的途径。
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强化了社会对教 育的重视。
科举制度对东亚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科举制。
02
科举制度的起源
起源背景
社会阶层固化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的崛起,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寒门子弟难以进入上层社会。
科举制度的意义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备课讲稿
二、科举制的完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 献?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扩充 国学规模;进 士科考中第一 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 设武举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 版]
阅读课本P17并思考
1,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 门权贵的推荐。 2,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 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 地方任高官。
3,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唐玄宗:诗赋 成为进士科主 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 益者是谁?
—— .
——
“
天
下
英
雄
,
入
吾
彀
唐 太 宗
中 矣 ”
“ 五 十
太 宗
少皇
进帝
士 , 三 十 老 明 经 。 ”
真
长
策
唐 赵 嘏
, 赚 的 英
雄
新科进士封鱼建贯最而高出 统治者皇帝
尽 白
头
想一想: 假如你是唐朝的书生,你必须通过 哪些努力才能考取状元?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张之洞
袁世凯
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朝 隋炀帝 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 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 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 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 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 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课后练习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 、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 、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D ) 、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 、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 、
科举制的影响 影响: 四、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 、改善了用人制度, 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的繁荣 4、科举制影响至邻国,日本、新罗也通过考 、科举制影响至邻国,日本、 试选官。 试选官。 5、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创立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完善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开创殿试、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想一想: 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 选拔官员? 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②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课后练习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求知。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隋朝创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分科取士)。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影响:科举制诞生之后,选拔官吏的权力也由地方集中到了朝廷。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两位杰出科学家: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
课件1: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 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 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出他们分别是谁?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
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课堂小结
科举制度
诞生 完善 影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时扩大了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的
诞
隋炀帝: 正式设置 进士 科,考核参选者 对时事的看法 我
生
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最后一级者称为进士 最
重 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和武举。
要
的
明经 考儒家经书
科
目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生
员
童 试
, 俗 称
科举制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人才选拔、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 风气习俗、国外、后世等方面分析。
三、科举制的影响
人才: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政治: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思想: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士人用功读书,求取功名的风气盛行。 国际: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 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后世:沿用1300多年,直到清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时:1 授课时间:2.24
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预习第4课,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划出重点,找出难点。
【课内探究】
一、科举制的诞生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1、科举制诞生经过: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诞生的作用:。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和背景。
二、科举制的完善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3、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科目很多,以、两科最为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4、完善过程:⑴唐太宗: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第一名称
;⑵武则天:创设,开设。
⑶唐玄宗: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5、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改善了,促进了,促进了。
6、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年,直到被废除。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隋唐科举制的影响。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
【当堂达标】
1.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
A.秦朝B.隋朝C.唐朝D.明朝
2.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始于(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3.殿试开创于( )。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4.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
5.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唐朝末年B.明朝C.清初D.清朝末年
7.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的皇帝是( )。
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隋文帝
8.创立武举的皇帝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3分=9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3*3分=9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2分)
【课后提升】
课本20--21页活动与探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