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
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发展
❖ 刘大年:
❖ 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一是要求民族独 立,二是要求中国近代化。从西方侵略中国 这一天起,就是民族运动的开始,也就在我 们面前提出了近代化的问题。”(刘大年: 《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 究》1996年第6期)
❖ 著名史学家黎澍
1979年的两篇文章:
❖ 《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 件》;
❖ “我以为唯物史观底要义是告诉我们:历史 上一切制度底变化是随着经济制度底变化而 变化的。我们因为这个要义底指示,在创造 将来的历史上,得了三个教训:一种经济制 度要崩坏时,其他制度也必然要跟着崩坏, 是不能用人力来保守的;我们对于改造社会 底主张,不可蔑视现社会经济的事实;我们 改造社会,应当首先从改造经济制度入手。”
❖ “地理学也,地质学也,人种学也,言语学 也,群学也,政治学也,宗教学也,法律学 也,平准学也(即日本所谓经济学),皆与 史学有直接之关系。其他如哲学范围所属之 伦理学、心理学、论理学、文章学及天然科 学范围所属之天文学、物质学、化学、生理 学,其理论亦常与史学有间接之关系,何一 而非主观所当凭藉者!取诸学之公理公例, 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 矣。”
❖ 1903年,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日本学者幸德 秋水的《社会主义精髓》出版。
❖ 重要观点:
❖ “有史以来,不问何处何时,一切社会之所 以组织者,必以经济的生产及交换之方法为 根底。即如其时代之政治及历史,要亦不能 外此而得解释。”
❖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五四运 动之后,唯物史观成为被首先介绍的内容 。
❖ (10)五四运动前后,唯物史观达到如下共识: ❖ 第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唯物史观可以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是共产党熟悉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根据;
从王朝“革命”到社会“革命”——“冲击-反应论”与近代中国“革命”的转换
1 yw r ! pc, at n D ns eo tn Sc t Rvli ( o ̄ i at r i , yat R vl i , oi y eo tn e m e o c y uo e uo
从王朝“ 革命” 到社会 “ 革命 ” 中国从传统社 是 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最关键 的一环 。尽管中国历史
tr a e nkp ha ,a sl o eiet fntr Cl nl,ad te sp rsin o ar rhlc n ss m,ad te hg u ̄h db e eta ed 8ar ut fh n rao aueeOl l e t i o c n h u pes fp taca l yt o i a e n h— h i hn e hrce f e 帅 a dteb na eo p tt nie ,C n nyh dtervlt no d n scca g 8 u otesca eo a ddc aatro B d n h od g fr uai d a h aol a h eoui f y at h n e ,b t h i rv — e o i o i n o l
维普资讯
第 l卷 第 6 9 期 长 春 理 工 大学 学报( 会 科 学 版 ) 社 2 O 年 l 月 O6 1 C A G H NU IE S YO IN EA DT C N LG (oaSi c ) H N C U "NV R I FS E C N E H O O Y S i e e T C c lc n s
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 改变旧观念 , 改 和英国的自由贸易……摧毁 了它们( 中、 指 印等亚 会制度, 洲国家) 的经济基础; 结果, 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 造旧文化 , 而实现社会形态 的根本性 质变。因 从 所未闻的、 最大的、 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 命。…可见马克思严格 区分改朝换代与社会革命 ” 1 的不同, 并认为 洲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正是在西 风的冲击下发生 的。2 世纪西方学者费正清 、 0 列 文森提出的“ 冲击 一反应论” 其实是马克思这一观
从费正清的中国史观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变革
从费正清的中国史观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变革覃延华(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中图分类号:6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010-02摘要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这种冲击下的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关键词费正清冲突—反应近代中国师范教育On China's Modern Normal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hn King Fairbank's Outlook on Chinese History//QinYanhuaAbstractOnculturalconflictbetweenChinaandWest,JohnKingFairbankproposedthetheoryof"conflict-reflection",whichprofoundlyinfluencestheresearchonChina'smodernhistory,anditalsoprovidesaperspectivefortheresearchon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Thechangeof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wascloselyrelatedtotheculturalconflictbetweentheWest,anditwasalsoaprocessofcontinuinginternalization.Key wordsJohnKingFairbank;conflict-reflection;China'smod-ernnormaleducation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作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西方中国学研究的泰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变——以“格式塔”理论的“冲击-反应”模式为中心
环球智库026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经济基础的因素至关重要但并非唯一的,上层建筑,以及基于人们意识而催生的实际行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苦苦摸索救国道路而不得,逐渐丧失主权,越来越深地沦为半殖民地。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自然经济并非自主自愿地被解体了,中国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随后不断的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时代舞台,在他们的背后,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为中国迎来马克思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新的思想与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领导着党和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国得以扫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新中国。
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在甲午战争及其后的日俄战争中大获全胜。
不仅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的觊觎,还跻身列强,成为帝国主义横行时代的侵略者。
军事冒险的成功在巩固了明治维新的成果的同时,也使军国主义狂热根植于维新后的日本社会。
这种军国主义氛围与明治维新遗留的封建残余相结合,使得日本的强大不仅没有成为日本及周边国家和平与发展的保障,反而不断地伤害周边邻国,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玩火自焚遭到毁灭。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启示和教训。
首先,正如邓小平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但同样不能对封建残余等严重落后于时代,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妥协。
保留过多封建残余的改革,不是一场革命的改革,最终就会如同明治维新一样自掘坟墓。
我们的改革,是在保持“四个自信”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绝不能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走到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错误轨道上;其次,改革要与社会现实相适应,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中国革命与改革的众多经验教训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实事求是。
无论是对过去苏联的理论与经验教训,还是现在欧美的理论与经验教训,都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吸收。
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
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 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冲击回应模式
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2020届上海虹口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20届上海虹⼝区⾼三历史⼀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虹⼝区2019学年度第⼀学期期终学⽣学习能⼒诊断测试⾼三历史试卷2019.12考⽣注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部分为选择题,第⼆部分为综合分析题。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
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律不得分。
⼀、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 以下最能反映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探究商史提供第⼀⼿资料的是A. 《礼记》B. 《诗经》C. 《封神演义》D. 甲⾻⼘辞2. “君使⾂以礼,⾂事君以忠”,此东周时期⾔论属于A. 儒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秦汉以来的这⼀制度,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之绩效”。
“此项政治制度”是A. 封邦建国B. 内外朝制C. 郡县制D. 君主专制4. 当时民谣说:“萧何为法,讲若画⼀。
曹参代之,守⽽勿失。
载其清靖,民以宁⼀。
”“当时”是指A.西汉初年 B.汉武帝时期 C.光武帝时期D.东汉末年1/ 105. 在中国历史上,东周、东汉、曹魏、北魏诸朝都于此设置都城的城市是: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建康6. 理学家强调⼈对天理⾃觉追求,具体的修⾝⽅法是A. 克⼰复礼B. 重义轻利C. 正⼼诚意D. 天⼈感应7. 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
能证实这⼀观点的是A. 九品中正制B. 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D. 内阁制8.清朝前期巩固统⼀的多民族国家的⽃争中,历时最久的是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B.平定回部贵族叛乱C.平定“三藩之乱”D.施琅统⼀台湾9.右图所⽰交通⼯具,出现在中国⼤致在什么时期A.19 世纪 50 年代B.19 世纪 80 年代C.20 世纪初D.20 世纪 30 年代有轨电车10.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其中率先沿⾮洲西海岸南下,驾船绕过⾮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的航海家是A. 达.伽马B. 迪亚⼠C. 麦哲伦D. 哥伦布2/ 1011. 17―18 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A. ⼈⽂主义B. 理性主义C. 霸权主义D. 专制主义12. “通过分析⼈类社会历史,总结出⼈类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终将逐步发展为消除剥削、⼈⼈平等的社会关系。
1840--1860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 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 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 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 ,就 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 “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两个层面: 国家富强 民族独立
在近代中国,……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
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彻底改变国家
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为中华
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
大任务中,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只有先完成前一个任务,然后才能
解决后一个问题。于是,就有了近
(2)对内: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民主革命(阶级矛盾) 6、民主革命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两大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资产阶级领导;三民 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1949年9月):无产阶级领导;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1993年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 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 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 了进步。……在列强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中国社会也存 在着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一面。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2003年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006年
“沉沦”
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并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使 独立的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或其程度不断加深。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清季史料入门》
China Administration:Three Studies(ed.with ssu—yu Teng),HUP,1960.
《清代的政府:三项研究》
East Asia:The Great Tradition(with E.O.Reischauer),HUP,1960.
1967 在剑桥①举行六十大寿庆祝会;费维恺(Albert Feuerwerker)、莫菲(Rhoads Murphey)、芮玛丽(Mary Wright)等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入门》(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作贺礼
1968 当选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1972 夏天,与威尔玛重访中国
《中国:人民的中央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
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ed.and contrib.),HUP,1968.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
New Views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Service Center for Teachers of History,1969.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的三种模式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读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随感荒岩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伴随着中外史学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 大量优秀的西方中国研究著作开始进入国内史学家的视野, 西方学界的历史研究风格和理论方法极大地影响和撞击着国内许多已经定形的思维陈述和研究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真正审视自身的切入口。
尤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最兴盛的近代史领域, 其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成果倍出, 而且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 这些都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从众多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论述中把握西方中国近代史观的发展和演变, 或在西方中国近代史观嬗变的基础上理解各个阶段的中国近代史的论著, 都应是国内史学界需要做且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美国学者柯文的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所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整体道路与方向产生怀疑,从而对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之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精密地探讨中国社会内部形态与变化动力,并力主进行多科协作研究,该书从上述方面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广泛的思考。
虽然作者的着眼点仅限于美国, 但事实上在作者所分析的三十多年里, 美国俨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的中心, 由此可见, 柯文这一著作同时也体现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特征和研究范式。
(一)“西方中心观”三种模式的类型步入近代的中国, 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遭逢到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西方入侵文化, 所谓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即是西方因素介入到中国内部,也就是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中国传统固有的发展模式被强行切断, 历史在夹杂着本土与西方的冲突与融汇过程之中向前发展。
因此, “二战”后开始关注中国近代史的美国学者都趋向于把研究起点选择在西方,即所谓的“西方中心观”。
按照柯文在书中的总结,他把“西方中心观”这一观点总结为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依次相继的三个阶段。
清末新政的动力问题再探
清末新政的动力问题再探上个世纪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理论,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学者来说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但这种观点也曾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争议。
虽然之后出现了“中国中心”论,但是“冲击—反应”论对于解释中国近代史的现象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化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以后的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它的框架来进行。
推动着清政府进行这次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按“冲击-反应”来说推动其进行改革的主要因素即为外部因素。
一、清政府内外态度的转变要探讨清末新政的主要动力,首先要看哪种力量对其产生的压力大,也就是说它对哪方面的力量投入更多关注。
从1840年起,清政府就开始面对内忧和外患的双重压力。
随着这种内外压力的此消彼长,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也随之在发生变化。
1、实行安内政策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的往来在很久以前就已存在。
在早期,清政府对于其他国家都抱着一个天朝上国对蛮夷的态度。
但是自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英军打败后,清政府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的看法便有所转变。
从维护自己统治的角度来看,英人无非为了通商,并没有威胁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是在与外国侵略者多次的交往中总结出来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恭亲王奕欣奕在签订《天津条约》的过程中,对外国侵略者有了初步的了解。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奕在咸丰八年就曾在奏折中发表了这样的看法,他提到:“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
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
而对于此时正在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他却有不同的看法“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这说明在奕看来内部动乱带来的威胁远比外患要大,这主要是因为内忧可能导致自己的政权被推翻,但是外患则不然。
但同时期的江南御史何璟上奏认为不制夷则会产生更多的夷祸,从而引发内乱。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近代化启动时期1860-1895
主讲人:苏兴城 2020. 3. 5
时空观念
可结合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来学习中国近代史
【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 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也 就是伴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
2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 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 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 一举措( )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
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
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
了经费来源的变化,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从1879年以前“所造之
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干知识为“器物与制度层面的探索”,考 查学生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 的能力,以及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 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
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
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
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
面对“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反应”?
面对“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反应”?作者:赵剑峰李广元董运动田磊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05期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41题甫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以其形式新颖、视野开阔、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被视为同类试题中最好的一题。
试题呈现如下: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
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
(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
费正清
•
• “冲击—回应”模式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 东方的研究模式,它假设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 个动态的近代社会,而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其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 动力,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才有 可能摆脱困境,获得发展。这种以“西方为中心” 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 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直到60年代 后期,中国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才有 人公开对这一模式提出质疑。费正清部分地纠正 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观点,承认自己的中国史观 并非无懈可击,并在《中国新史》和再版的《美 国与中国》中对自己以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承 认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 和动力,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
著作
《美国与中国》 《在亚洲的下一步》 《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 中国共产党文献史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 埠》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文献通考》 等
学术思想与实践
• 1.讲求实证
•
费正清学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讲求实证,不愿意构筑庞大的理 论体系。在1968年任第八十三届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演说中,费 正清毫不讳言自己是主张经世治国的,他相信研究应当具有实际 的效用,学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增加知识,而且在于教育公众,在 于影响政策。他在自己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始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 联系,强调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 在费正清的一生中,他花了很多时间来证明,欲了解今日的 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费正清认为,那种以为中国的原始 资料不可、甚至中国人的视野也不必要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西方人那种仅仅依靠英国、法国和美国档案史料来写中国学著作 的做法,已经风光不再,对西方原始资料的依赖,反映了一种自 以为是的态度。他竭力推动新的研究,主张深入发掘中国的史料, 开展对人口问题、社会流动问题、知识分子倾向、文化史、经济 制度、税制、考试制度等问题的系列调查研究。 •
冲击回应形式[评析]
冲击回应模式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略论
其 实 就 在 英 国人 来 到 中 国 不 久 的 1 9世 纪 中 叶 , 比 费 正
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 自身 的文 明中 力 量 和 自然 资 源 , 从 而 有 效 地 融 汇 传 统 与 现 代 因 素 , 以 迈 完 成近代化 ,而 中 国由于 自身独特 的传 统 ,则只 能借助 外 入 富 强 之 途 。 部 力 量 实 现 近 代 化 ” 费 正 清 在 其 主 编 的 《 桥 中 国 晚 清 。 剑 与十九世纪的 日本相 比,日本成功的实现 了向现代化转 史 》 中 把 晚 清 的 历 史变 化 理 解 为 庞 大 中央 帝 国在 西 方 文 明 不 型 ,而 中国则 不 能适应 这种 冲击 ,在 现代 化过 程 中崩溃 。 冲击 反应 ”说, 中国理应 能够实现 近 断 强 大 的 冲 击 下 被 迫 做 出 的 笨 拙 的 、 充 满 惰 性 的 回 应 , 从 如果 按照 费正清 的 “
一
、
费 正 清 “ 击~ 一 反 应 ”模式 的主 要 内涵 冲
大 的影响 。
度 来 理 解 它 。 ”
近 代 中 国 与 西 方 发 生 联 系 、 接 触 到 近 代 化 , 实 际 始 于 清 早 一 个 世 纪 的 约 翰 密 尔 ( o n t a t M l , 1 0 — 鸦片 战争 。然 而 ,在 近代 开始 的前 二十年 ,鸦 片战争 的炮 J h S u r i 1 8 6 1 3)就 曾 经 表 露 过 与 “ 击 一 一 反 应 ” 相 类 似 的 观 点 。 响 ,西方军舰 的一 次次重 重的撞击 ,几 乎没有 引起几个 中 7 8 冲 他 指 出 , 中国 “已变 成静 止 的 了,他 们 几千 年 来 原封 不 国人像费正清描述 的那样的反应。古老的 中国和中国人缓慢 动 ; 而 他 们 如 果 还 会 有 所 改 进 , 那 必 定 要 依 靠 外 国 人 。 的步 伐依 旧。从鸦 片战争 到 甲午 战争 ,历 史给 予中 国有 近 ” 而 费 正 清 在 表 述 其 “ 击 反 应 ”观 的 时 候 , 采 用 了类 似 的 半 个 世 纪 的不 算 短 的时 间 , 帝 国上 下 却 迟 迟 没 有 意 识 到并 适 冲 说法 :“ 西方是 1 9世纪和 2 0世纪震撼全球 的技术进 步及其 时 调 整 国家 的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结 构 , 重 新 汇 集 新 的社 会
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
“冲击—反应”模式的内容:(l)中西文化的差别与冲突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海洋文化。
西方文化洋溢着勃勃生机,代表了“不可遏制的活力”;而中国文化则充斥着顽固的“惰性”、消极、墨守成规。
他认为,中西文化“冰炭不相容”,一经接触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涉及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广泛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费正清提出“冲击—反应”模式的基础和依据。
(2)“西方的冲击”费正清认为, 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 是西方规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儿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
冲击是指来自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及文化等方面一系列的影响;(3)“中国的反应”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中国为适应现代化进程而做出的一系列的改良和革命,勾勒出中国近代史的主要面貌。
(4)“西方中心”费正清在论述近代中西关系时,并没有明说他坚持“西方中心论”,但是实际上,“西方中心”成为“冲击—反应”模式的指导思想。
在费正清看来,传统的中国文明充斥着顽固的惰性。
传统模式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费正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西方文明充满着活力。
因此,中国的传统社会,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才有可能摆脱困难,取得进步。
他认为近代中国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评价:(一),“冲击—反应”模式的合理性“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历史演化的实际情况有相符之处。
中西文化的冲突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后发型的中国近代化过程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外来的影响与刺激。
面对这一冲击,近代中国人也确实做出了反应,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便是突出的例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冲击—反应”模式的合理性是存在的。
(二)“冲击—反应”模式的片面性首先, 他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惰性, 看到中国农业经济不利于生发资本主义以及对西方工业革命反应的迟钝, 然而却忽视了中国传统内部的自我更新能力。
其次,费正清只看到了儒家思想被政治曲解的一面, 他对于儒学的看法显然是几乎完全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成果,即把儒学看成是维护专制的思想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正清认为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 世纪, 此时它遇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一一西方文明。
西方的强大冲击无可挽回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 给中国注人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
面对这一冲击, 中国作出的回应是在逐渐引进引起“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 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 走上现代化道路。
这种观点被称为“冲击反应”模式。
“冲击—反应”模式的内容:
(l)中西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海洋文化。
西方文化洋溢着勃勃生机,代表了“不可遏制的活力”;而中国文化则充斥着顽固的“惰性”、消极、墨守成规。
他认为,中西文化“冰炭不相容”,一经接触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涉及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广泛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费正清提出“冲击—反应”模式的基础和依据。
(2)“西方的冲击”
费正清认为, 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 是西方规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儿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
冲击是指来自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及文化等方面一系列的影响;
(3)“中国的反应”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中国为适应现代化进程而做出的一系列的改良和革命,勾勒出中国近代史的主要面貌。
(4)“西方中心”
费正清在论述近代中西关系时,并没有明说他坚持“西方中心论”,但是实际上,“西方中心”成为“冲击—反应”模式的指导思想。
在费正清看来,传统的中国文明充斥着顽固的惰性。
传统模式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费正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西方文明充满着活力。
因此,中国的传统社会,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才有可能摆脱困难,取得进步。
他认为近代中国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评价:
(一),“冲击—反应”模式的合理性
“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历史演化的实际情况有相符之处。
中西文化的冲突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后发型的中国近代化过程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外来的影响与刺激。
面对这一冲击,近代中国人也确实做出了反应,洋务运动,维新运
动便是突出的例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冲击—反应”模式的合理性是存在的。
(二)“冲击—反应”模式的片面性
首先, 他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惰性, 看到中国农业经济不利于生发资本主义以及对西方工业革命反应的迟钝, 然而却忽视了中国传统内部的自我更新能力。
其次,费正清只看到了儒家思想被政治曲解的一面, 他对于儒学的看法显然是几乎完全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成果,即把儒学看成是维护专制的思想工具。
第三, “冲击一反应”模式体现了一种“外因决定论”,它既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 也违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第四, 忽视了文明的兼容性。
费正清过分强调中西的差异,忽视了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