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课件PPT)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课件PPT)

4.本病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支原体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鉴别。
5.常见的并发症是细菌感染,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炎。
入院标准
有高热或并发症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1日内完成。 2.病毒分离,X线胸片,心电图。3日内完成。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1周内完成。 4.血清学检查。1周内完成。
2.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 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分2次静脉滴注, 连用3~5日。或利巴韦林片:每次100~200mg,口服, 每日3次。②金刚烷胺片:每次100mg,口服,每日2次, 疗程2~3日。③吗啉胍片:每次0.1~0.2g,饭后口服, 每日3次。
3.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 择药物,在培养结果出来前,可首先选用抗革效标准
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温正常3日, 为治愈。
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体温正常3日,方可出院。
出院指导
1.在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接触病人 者应戴口罩。 2.中药烧熏、食醋熏闻。 3.接种流感疫苗。
(三)西医治疗 1.发热及全身疼痛的治疗①阿司匹林片:每次0.3~0.6g, 饭后口服,每日3次。②扑热息痛片:每次0.25~0.5g, 口服,每日3~4次,1日量不超过2g,疗程10日。③阿司 匹林赖氨酸粉针剂:每次1支,每瓶用4mL灭菌注射用水 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2次。
流行性感冒 诊疗指南(课件PPT)
主讲:XX
20XX年X月X日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 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故常引起暴发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 小儿、老年人、体弱者易并发肺炎。本病属中医“时行感 冒”范畴,乃时令疫病之邪侵及肺卫,使肺卫失宣,肺气 壅闭而出现的疫病类疾病。

流感

流感

三、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主要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人禽流感主 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及 其排泄物,特别是鸡。野禽是否是源头及禽流感患者是 否也是传染源之一,至今仍不清楚。 2.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人禽 流感是否还可通过消化道或伤口传播,至今尚缺乏证据。 3. 易感人群: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新生儿对流感 及其病毒的敏感性与成年人相同。一般认为人对禽流感 病毒均缺乏免疫力,青少年发病率高,儿童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禽密切接 触的人员为高暴露人群。然而,至今尚未发现从事与活 禽密切接触职业的人发病率高,也未发现护理禽流感患 者的医务人员发病。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流行病学
4. 季节性:一般多发于冬季。在北半球温带地 区,每年活动高峰在1~2月份;南半球温带地 区每年活动高峰在5~9月份;热带地区多发于 雨季。我国北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一般均发生在 当年11月底至次年的2月底,而南方除冬季活动 高峰外,还有一个活动高峰(5~8月份)。然而, 流感大流行可发生在任何季节。 5. 周期性:流感大流行发生,在时间上不存 在周期性。但从现有资料来看,每次大流行之间 间隔均在10年以上。
四、临床表现
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 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但一旦发生 常呈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一般预后良好,常于短期内自愈。婴幼儿、 老年人和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个 别患者可并发副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 炎、肺炎等。
五、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 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5],但在 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 难。确诊往往需要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 依据如下。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均是甲型流感
病毒感染引起。
1918年大流行时的临时医院
20世纪发生的人类流感大流行
时间
1918~1919
名称
西班牙流感
病毒
猪流感样病毒 H1N1
病原体
可能来源于猪或 H1N1变异病毒 的禽类宿主
可能是由带有人 H1N1病毒的动 物与亚洲禽 H2N2病毒株的 混合感染所致 很可能是由于携 带人H2N2病毒 的动物与亚洲禽 病毒的混合感染 所致 来源不明,但病 毒与1950年的人 类流行株几乎完 全相同。在中国 及西伯利亚再次 出现
质炎症;通常传染性弱,起病缓,病程较迁延,约
2~6周。 咳嗽等呼吸道刺激症状较著,而全身症状则一 般不重。 胸片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或网状阴影,白细胞 总数不增高。
( SARS, sudden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由冠状病毒感染所致,
传染性强,易流行;有高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Influenza
目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疾病
主要有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和甲型
H1N1流感。
这三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同属流行性感
冒病毒,发病机制也相同,只是由于
病毒的致病强度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
同,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所差异。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于正粘病 毒科(Orthomyxoviridae)。 1933年,Smith等人从雪貂体内分离
HA 及 NA 的各自变异不断组合成新的变异株,足 够大的变异使人群中对原有流行株所建立的免疫 屏障不再能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 当人群充分易感时,变异株的攻击就引起疫情暴
发,这是导致流感大流行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流感,又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感样症状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下面将介绍流感的常见症状:
1. 发热
流感常伴有高烧,通常会持续数天,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畏寒,体温高于37.8摄氏度。

2. 咳嗽
咳嗽是流感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剧烈的干咳,在晚间和清晨时咳嗽加重。

3. 喉咙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疼痛、灼热或干涩不适,吞咽时可能会加重。

4. 鼻塞和流涕
流感常伴有鼻塞和流涕症状,患者可能感到鼻子不通气、分泌物增多,令呼吸不畅。

5. 头痛和肌肉疼痛
流感可能导致患者头痛和肌肉疼痛,常见于颈部、背部和四肢,患者可能感到肌肉酸痛。

6. 乏力和全身不适
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和不适,活动力下降,精神状态差。

7. 导致其他症状
流感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晕、全身发冷等不适症状。

总的来说,流感是一种常见且易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休息。

在流感高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传播。

若出现高热、持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诊,接受医生治疗和指导十分重要。

2024精美流感预防ppt课件

2024精美流感预防ppt课件

以及防控措施的推广等。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03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媒体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
加强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流感预防知 识和政策措施,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开展健康教育
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流感预防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 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024精美流感预防ppt课件
目录
• 流感概述与流行趋势 • 流感病毒结构与传播途径 • 流感预防措施与建议 • 流感疫苗接种与免疫保护
目录
• 流感药物治疗与辅助手段 • 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健康防线
01
流感概述与流行趋势
流感定义及分类
01
流感定义
02
分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性。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
佩戴口罩
在流感高发期或人流密集场所,建议佩 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近距离接触,减少 感染机会。
家庭预防措施
其他辅助手段
在流感治疗过程中,还可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如物理降温、吸氧、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等,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06
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健康 防线
政府职责和政策支持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01
政府应制定和执行与流感预防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防控
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流感

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亚型变异: 大变异 大变异, 不变或小 亚型变异:H大变异,N不变或小 变异约 10年发生一 年发生一 次,可致大流行。 可致大流行。 变种变异: 、 均小变异 均小变异, 变种变异:H、N均小变异,经常 发生,导致小流行。 发生,导致小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 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未发现变异 乙型流感病毒只有变种变异
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治 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
Treatment
无特效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卧床休息、给与高热量, 卧床休息、给与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 食或半流食, 食或半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退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儿 退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童避免用阿司匹林, 童避免用阿司匹林,易诱发雷耶综合征 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amantadine) 甲基金刚烷胺(rimantadine 甲基金刚烷胺(rimantadine) (rimantadine 奥斯他韦( 奥斯他韦(oseltamivir) )
抗原性漂流 变异幅度小,量变, 变异幅度小,量变,造成中小流行 抗原性转变 变异幅度大,甚至形成一个新的亚型, 变异幅度大,甚至形成一个新的亚型, 质变,引起较大流行, 质变,引起较大流行,异:H、N均大变异 ,约 30-40年发生一次,可 年发生一次, 年发生一次 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二、轻型流感
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而易被忽视。 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而易被忽视。 呼吸道症状并不显著。 呼吸道症状并不显著。
三、肺炎型流感
可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 可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 型, 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 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病程 病死率高>50% 长达3~4周。病死率高>50%。 容易发生于有潜在的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 容易发生于有潜在的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婴 幼儿及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 幼儿及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 患者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 患者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 有少量泡沫痰或泡沫黏液痰、或痰中带血。 有少量泡沫痰或泡沫黏液痰、或痰中带血。 胸片见肺部双侧呈散在性絮状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 胸片见肺部双侧呈散在性絮状阴影, 散。

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导-

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导-

•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 一者为危重病例
• 1.呼吸衰竭; • 2.急性坏死性脑病; • 3.脓毒性休克; • 4.多脏器功能不全; •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
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七、鉴别诊断
• (一)普通感冒 •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
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 染病原证据。 • (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 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 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 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 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 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 他必要检查。
•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
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 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 致免疫功能低下); •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 身高 (m) 2]; • 5.妊娠期妇女。
•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 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 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 流感的病死率。

流感

流感

流行性感冒一、定义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其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甲型易变异,可引起反复流行或大流行。

二、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多呈球形,有的病毒则成丝状,直径一般介于80-120nm之间,丝状流感病毒的长度可达400nm。

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及核心三部分,核心包含病毒的遗传物质单股负链RNA,具有型特异性。

基质蛋白构成了病毒的外壳骨架,它起到保护病毒核心并维系病毒空间结构的作用。

病毒包膜中有两种重要的蛋白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主要是协助释放病毒颗粒并促其粘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此外还能促进病毒颗粒的播散。

血凝素因能引起红细胞凝集而得名,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分为人、猪、马以及禽流感病毒等,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三型间无交叉免疫。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极强,常引起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非常稳定。

三、流行病学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疾病传播上有重要意义。

健康带毒者排毒的数量少且时间短,传播意义不大。

传播途径: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经飞沫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维持时间短,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突然发生和迅速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一般每隔10至15年就会发生一次抗原性转变,一般表现为血凝素抗原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发生突然而完全的质变,产生一个新的亚型,因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可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此外,甲型流感亚型内部还会发生抗原漂移,主要是血凝素抗原和神经氨酸序列的点突变,这种变化是逐渐累积产生的,一般2-3年发生一次,常引起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好发于冬春季。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 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 过气溶胶(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 认。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
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 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 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 青少年。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岁的儿童(年龄<2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65岁的老年人。
过轻<20, 20-25,过重 25-30,肥胖30过轻<20, 中 20-25,过重 25-30,肥胖30-35, 非常肥胖>35,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非常肥胖>35,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流感样病例调查处理
处理程序 接报,准备(工作记录,准备好个人防护物资口罩、帽子、工作服、 体温计、酒精棉球),核实情况(如何核实),隔离病例,收 集信息(疫情发生地基本信息,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
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 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生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 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 门、楼层、区域);地理地貌、居住条件等),该单位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 该单位近2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罕见。 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升高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
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 续排毒3 续排毒3-6天。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抗原转变
由于基因组重排导致抗原性大幅 度变异,属于质变,产生新的亚 型。抗原转变容易引起世界性大
流行。
进化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和重配实 现进化,使其能够逃避宿主免疫 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同时适应新
的宿主和环境。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触摸口、 鼻、眼等部位而感染。在密闭、拥挤、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中,流感病毒更容易传 播。
分类
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抗原性的不同,流感 病毒可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而B型和C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小,主要引起局 部地区流行。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抗原漂移
由于病毒基因点突变导致抗原性 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产生新 的病毒株。抗原漂移不会引起世 界性大流行,但可引起中小流行
头痛
常见,多表现为胀痛或重压感 。
全身肌肉酸痛
以背部、腰部、四肢肌肉酸痛 为主。
呼吸道症状
如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 。
并发症与风险因素
并发症
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风险因素
年龄(老人和儿童风险较高)、 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染 )等。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流行
20世纪初,发生了三次世界性的流感 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 港流感”,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
流行性感冒的危害
对个体的危害
流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 、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导 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 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2024年流行性感冒护理查房PPT

2024年流行性感冒护理查房PPT

查房过程记录
查房时间:记录查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 间
查房地点:记录查房地点,如病房、 门诊等
查房内容:记录查房过程中对患者的 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方面的 讨论和指导
查房结果:记录查房后对患者病情的 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查房人员:记录查房人员姓名、职称、 专业等
查房记录:记录查房过程中的重要信 息,如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05
方案
抗病毒治疗
药物选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确定 联合用药: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联合用药 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流感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等
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 易消化、营养均 衡
食物选择:多食 蔬菜、水果、瘦 肉、豆制品等
避免食物:辛辣 、油腻、生冷、 刺激性食物
饮水: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 摄入,有助于缓 解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04
措施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预 防流感最有效
的方法
接种时间:每 年秋季接种最

接种人群:儿 童、老人、孕 妇等高危人群
乏力等
疼痛等

能出现皮疹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
03
措施
隔离护理
隔离原则:将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隔离方式:单人单间,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隔离时间:根据病情和恢复情况确定 隔离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监测体温,采 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 施
避免接触感染源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炎,经常危及体弱者的生命。

流感还易使患者发生并发症,使原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由季节变化引起的伤风、感冒屡见不鲜,冬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每年都有百万人患上流感,严重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

染率最高的为青少年,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患者。

每次流感流行后在人群中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

我国1953~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

下面就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的论述。

1、流感的含义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热、咽痛、干咳、乏力、球结膜发红、全身肌肉酸痛。

般持续数日全身不适,严重时可致病毒性肺炎或肺部继发感染。

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流感是一威胁极大的传染病,因为它除了可引起发热和周身不适外,还易使患者发生并发症,使原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它的流行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3~5年形成一次小规模流行,8~10年形成一次大流行。

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控制,世界上目采用疫苗和药物预防两措施。

疫苗对甲、乙型流感均有预防作用,但流感疫苗的使用,目前在国内还不广泛。

2、流感与感冒的区别流感与感冒有类似的病名及相似的症状,但两者从发病原因、病程变化、危险度来比较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感冒是由腺病毒等引发的鼻腔和咽喉部位的轻微病毒感染,有时无需用药就能痊愈,虽然感冒也会导致其他感染,但些并发症的发病率低,危险性较小。

而流感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后发生在呼吸道以及中耳的急性病毒感染,比感冒来势更凶猛,持续时间也更长。

流感还合并恶心、呕吐、腹泻、畏寒、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可引发身体多系统病变,包括中耳炎、支气管感染、心肺疾病的恶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诊断
流感临床表现+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流感抗原检测阳性。 3.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 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 IgG 抗 体水 平呈 4 倍或以上升高。
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 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7.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休克; 4.多器官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治疗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任意 1 条):
(1)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 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二)药物预防
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每日1次 , 使用7天)。
预防
(三)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 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 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 喷咦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咙 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 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 口罩。
中医治疗
( 4 ) 热毒袭肺
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 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评估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和特点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多伴相对较轻的呼吸道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最大特点是极易发生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不耐热,对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均敏感。

对干燥及寒冷有相当耐受力,可在真空干燥或-20℃以下长期保存。

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易重新感染而反复发病。

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行情况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

(二)发病机制与相关病理生理病毒复制导致细胞病变是发病的主要机制,但很少发生病毒血症。

当病毒侵袭全部呼吸道,导致流感病毒性肺炎。

其病理特征为纤毛上皮细胞脱落,黏膜下有灶性出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肺泡内有纤维蛋白与水肿液。

肺泡出血,肺泡间质增厚,肺泡与肺泡管中可有透明膜形成。

(三)临床特点1. 单纯型流感此型最常见。

急起高热,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等。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或不明显,少数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天后消退。

2. 肺炎型流感(流感病毒性肺炎)年老体弱者、原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受抑制病人感染流感,病情可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全身衰竭、烦躁不安、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发绀等一系列肺炎表现。

(四)辅助检查1.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如继发细菌性感染,可有白细胞显著增多。

2. 病原学检查①鼻黏膜印片检查抗原或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②病毒分离。

③核酸检测。

3. 血清学检查取病后3天内和2~4周后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可以确诊。

(五)治疗原则卧床休息和支持治疗,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药物,酌情选用安乃近、鲁米那等。

抗病毒治疗应用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奥司他韦(达菲):可抑制病毒复制。

流行性感冒PPT(共38张PPT)全

流行性感冒PPT(共38张PPT)全
第8版 传染病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
他禽类、野猪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是否为传染源尚 待进一步确定。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分 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等,人与人传播缺乏 确切证据。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 的流行 。
第8版 传染病学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 毒科,呈形性,直径80~ 120nm,核酸为单股RNA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 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两种表面抗原 中层:基质蛋白(M) 内层:核衣壳,由病
毒基因组和核糖蛋白 (NP)组成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时间短。
丙型(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 甲型(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乙型流感 :局部流行,相隔5~6年发生一次;
鉴别诊断 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PT-PCR检测相应核酸。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 抗原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及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脑膜脑炎型: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时间短。 流感病毒感染将导致肺充血,粘膜下层局部炎性反应,细胞间质水肿,周围巨噬细胞浸润,肺泡细胞出血、脱落,重者可见支气管粘膜坏死、 肺水肿以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最常见,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 H9N2为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 疫苗接种是预防的基本措施,我国目前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关节痛、肌痛、全身不适及纳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பைடு நூலகம்基因检测:取呼吸道标本,采用免
疫银光或酶联免疫法测病毒核蛋白抗原及H亚型 抗原。PT-PCR检测相应核酸。
3.病毒分离 4.血清学检查 5.影像学检查:肺内斑片状、弥漫性、多灶浸润,
但无特异性。
诊断及鉴别诊断
禽流感流行时,发病前一周到过疫点,有 明确病毒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病程4-7天,咳嗽和乏力可持续数周。
二、轻型流感
急性起病,轻或中度发热,病程2~3 天自愈。类似普通感冒而易被忽视。 呼吸道症状并不显著。
三、肺炎型流感
容易发生于有潜在的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 孕妇、婴幼儿及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
病初类似典型流感症状,1天后病情迅速加重, 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可伴有心、 肝、肾衰竭。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 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仅对甲型 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禽类亚型中 的一些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5N1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原学
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其中H2和H7 亚型能引起严重禽类疾病。目前感染人类 的主要为:H5N1、H9N2、H7N7。
鉴别诊断
临 发热 头痛 全身 乏力 鼻塞 胸部 并发症

疼痛 虚弱 喷嚏 不适

咽痛 咳嗽

普 少见 少见 轻微 轻微 常见 轻度 少见

中度


流 高热 显著 常见 显著 偶见 常见 气管炎
感 39-
40℃持 续3-4 天
且严 持续 重 2-3周
可能 肺炎可 严重 威胁生

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
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 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 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是预防的基本措施,我国目前使 用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四) 药物预防
鉴别诊断
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SAR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 衣原体及支原体肺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及预防
治疗 1.隔离 2.一般治疗 3.抗病毒治疗 4.重症患者的治疗 预防 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尚无人用H5N1疫苗,密切接触者
可用抗病毒药物或中医治疗。
限为7天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009国产甲型H1N1流感灭活疫苗有效、安
全,目前,无公认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
双肺遍及干、湿啰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痰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5-10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预后差。
其他类型流感

脑膜脑炎型: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 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 谵妄、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胃肠炎型:少见,以腹泻、腹痛、呕 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心肌炎型、心包炎型、肌炎型等。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 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 发生的几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50年发 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局部流行,相隔5~6年发生一次; 丙型:已散发为主。
2)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 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经呼吸道吸入后,侵犯纤毛柱状 上皮细胞的特殊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并 在此复制,引起上呼吸道症状,并在上皮 细胞变性坏死后排除较多量的病毒,随呼 吸道分泌物排出引起传播流行。
甲型(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 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乙型(B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 分亚型。
丙型(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 亚型。
病原学
流感病毒的变异
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 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 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甲型H1N1流感
(人感染猪流感)
病原学
来源于猪、禽类、人类的病毒基因片段, 是上述三种病毒通过感染猪后发生基因重 组而形成的混合体。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五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 播途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 接触传播,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 确证。 • 易感人群
2、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为主,其次是 通过病毒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 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时间短。各型及亚型之间 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 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 常沿交通线传播。
核糖包膜 : 核糖蛋白 (NP) -RNA (7 or 8 片断) 基质蛋白 (M) 脂质双分子层 血凝素 (HA) 神经氨酸酶 (NA)
80 to 120 nm
内抗原 表面抗原
病原学
流行性感冒 - 流感ABC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对象分人、猪、马及禽流感病 毒等,人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M1抗原 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种: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与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 食或半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症治疗 退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儿
童避免用阿司匹林,易诱发瑞氏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amantadine)
奥司他韦(oseltamivir)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并发症
1、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 肺炎 。
2、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 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 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 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 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
禽,其他禽类、野猪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 是否为传染源尚待进一步确定。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 分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等,人与人传播 缺乏确切证据。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发病机制与流行性感冒 基本一致。
病理特征
流感病毒感染将导致肺充血,粘膜下层局 部炎性反应,细胞间质水肿,周围巨噬细 胞浸润,肺泡细胞出血、脱落,重者可见 支气管粘膜坏死、肺水肿以及毛细血管血 栓形成。
临床表现
一、典型流感
潜伏期1~3天 ,最短仅数小时
最常见,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高热39 ~40℃,持续4-7d;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关节 痛、肌痛、全身不适及纳差等。中毒症状的严重 程度与体温高低有关。患者面颊潮红、眼结膜轻 度充血、咽部充血,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啰音。
甲型最易——HA和NA的变异
抗原漂移 (antigenic drift)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甲型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大流行, 乙型、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非常稳定。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 源。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 物可能传播流感。
•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
感的流行 。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 毒科,呈形性,直径80~ 120nm,核酸为单股RNA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 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两种表面抗原 中层:基质蛋白(M) 内层:核衣壳,由病 毒基因组和核糖蛋白 (NP)组成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 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若合并细菌 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病毒分离:3天内可从鼻咽部、气管分泌物 中直接分离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3天内) 和恢复期(2~4周后)双份血清检查,抗体效 价呈四倍增高为阳性。 4、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3天内取患者鼻黏膜 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为阳性。
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与流感基本一致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多为1-3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急性发病,多种热型 及感冒症状,一般持续3天。轻型常呈现 自 限性过程,重型可发生呼吸系统及多脏器 功能不全或衰竭。
好发人群与普通流感一致外,肥胖和妊娠 也是引起本病加重重要因素。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 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降低,中性粒正常, 重者百分数及绝对值降低。部分患者血小 板降低。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5000万
•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 1968-1969年: 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75万
流行性感冒 - 定义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潜伏期短、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以高热、乏力、 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 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2.病原学检查 PT-PCR测呼吸道标本,结果可 呈阳性。
3.抗原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及直接免疫荧光方 法检测
4.血清抗体检查
诊断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发病前7天内到 过疫点,与患者接触史,结合实验室检查 可确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