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2013年05月21日10:43 来源:《理论学刊》2012年8期作者:邓凌月杜艮芝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3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做好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必须正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实事求是地分析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引导

【作者简介】邓凌月(1975- ),女,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副研究馆员;杜艮芝(1965- ),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信息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山东济南250103)。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已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也成为普通群众参政议政、进行民意表达的重要信息平台。网络从传播方式到传播内容的双重变化,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使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推动力日益显现,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影响。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1]。因此,做好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科学治理水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网络舆情对有效实施社会管理构成挑战

网络舆论可以说是一种最具“原生态”的鲜活民意,正在逐渐成为民意“晴雨表”、社会“风向标”,大众负面情绪的“泄压阀”,并带动网络民主、网络民生、网络反腐等现象风生水起。据CNNIC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5.13亿[2]。伴随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舆情日趋表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形式,导致了网络负面舆论热点事件、网络公共危机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对于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日常舆论引导的难度逐渐增大

首先,网民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者转变为“发布者”,博客、微博、BBS、音视频等自主发声的网络平台,已逐渐成为普通群众的“自媒体”,我国正进入全民“围观”时代。其次,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发表意见,造成网络言论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充斥着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网络言论使网络舆情出现非理性化,扰乱公共话语体系和公民的价值判断,由此导致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再次,网络的实时性、交互性加大了政府对信息传播进行技术控制的难度。一些商业网站为了提高网络热度和点击率,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或所谓的“内幕消息”来吸引眼球,赚取商业利润。“网络黑社会”打着所谓的“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公司”的名义,雇佣网络水军、网络推手不断在国内一些论坛上发布攻击信息和造谣言论,凭空捏造事实,恶意误导舆论,造成公众恐慌,使日常网络舆情引导的难度不断增大。

(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受到质疑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等,直接影响到部分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网络舆情的日益复杂尖锐正是网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解决时,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在网络中的映射。网民反应最为强烈的舆情热点主要集中在民生诉求、涉法涉警、贪污渎职三大领域,其主体也大都是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由于网络传播的“蝴蝶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社会矛盾冲突不断被激化,引起网民共鸣,加剧了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和不信任、不认同感,降低了政府的社会公信度。

(三)舆论环境的复杂态势日益加剧

在新媒体时代,网民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公民现场报道”,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也为虚假信息制造者和谣言传播者提供了空间,加剧了舆论环境的复杂态势。部分网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不负责任地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如导致“谎报地震”、“抢盐风波”等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一些网民把网络当作不良情绪宣泄口,在面对网络负面舆论热点事件时,往往会一边倒地同情现实社会中的弱势一方,习惯性地质疑政府和司法部门,在“仇官、仇富、仇警”等心态的驱使下,随意地发布片面、偏激的言论,对社会产生的强大影响力,不仅有可能干扰党和政府决策,影响司法审判,还有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直接动因。

(四)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形势异常严峻

一些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目的,进行泄密、破坏、侵权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甚至通过网络进行政治颠覆等活动,严重威胁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境内外反华分裂势力、敌对势力、邪教和恐怖组织等,运用各类“翻墙”软件、加密邮件,穿透防火墙,突破我国互联网国际进出口网关,发布大量针对我国的歪曲真相、蛊惑人心的负面信息,进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渗透,传播反动消极言论,诋毁党和政府形象,制造政治混乱,煽动群体闹事,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而由于网络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网络安全运维投入低等原因,我国的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和监视等多种安全威胁中,系统安全漏洞、间谍软件频繁出现,网络蠕虫、黑客攻击等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频发,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形势异常严峻。

二、当前引导网络舆情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网络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性作用,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网络舆论宣传与管理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日趋明显,给舆情引导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网络舆情引导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如何对待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执政理念如何。当前,网络已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阵地和重要途径;成为群众表达诉求、沟通交流、抨击时弊、建言献策的重要工具;也成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少领导干部仍然没有从网络政治、网络民主的角度来看待网络舆情,对网络舆论监督持有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患了“网络恐惧症”。尤其是在网络突发事件面前,个别党政机关表现出官本位思想、惯性思维和官僚敷衍作风,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机制仍然僵化、低效。

(二)政府危机公关机制尚不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