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同名98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同名9890)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
摘要:尽管现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7%),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同世界(75%)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为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战略抉择。然而,由于时空的差异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特点,盲目追求城市化的量化指标,照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将不利于中国城市化积极稳妥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外城市化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有利于提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启动机制动力机制模式
工业革命以前,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并且,人口城乡构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较低,即一个国家总人口规模与大,经济越发达,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经济发展也就越快。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城乡构成变化不大。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增长的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规模及其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发达水平呈现出负相关。从人口城乡构成来看,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城乡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就被称为城市化。近260年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脱离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迈入新世纪,人类将开创一个新的城市纪元。全世界60亿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将居住在城市这在人类有史以来是第一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化率从不到20%增长至如今的50%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3%)。到2011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正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标志。然而两类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各具不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唯有正确认识和分析这种客观差异,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给城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最终实现全球城市化的协调发展。【1】
一、城市化启动机制的对比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似,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中,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殖民统治的摆脱和民族独立的实现,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上了一条以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并带有强烈赶超意识的工业化道路。中国也不例外。195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似,这种工业化战略对于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并不利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950-1980年30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约0.26个百分点,与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的印度和0.33个百分点的菲律宾等实施类似工业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均低于同期世界城市化率年均上升0.36个百分点的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在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为特点的重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相对有限。原因之二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于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视不足,在工业不能提供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城市对人口的吸纳力
明显下降。原因之三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发展都十分落后。在社会总体资源十分有限且几乎没有外来资源的情况下,需要牺牲农业的发展来保障重工业发展所需的高资本投入。由此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也使得城市化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2】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对比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人口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的聚集,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的,存在着“拉力”或“推力”作用,而且“拉力”和“推力”的作用强度亦有变化。
2.1“拉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加速器
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中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迅猛发展,从而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形成“拉力”效应。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均是在这种“拉力”效应作用下兴起和加速发展的,在1801—1851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6%上升为45%;美国的同类数字由1800年的6.1%上升为1890年的35.1%。
就城市而言,“拉力”效应更能显示出其主动性的一面。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迅猛发展,工业活动需要集中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2.2“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助燃剂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同时,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服务设施条件明显高于农村,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推力”效应。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处在“推力”机制作用下(或者“推力”效应大于“拉力”效应)。中国有9亿农村人口,每个农业劳动力只有1hm2耕地(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18hm2)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具有向城市流动的强大势能,90年代以来的巨大民工潮便是这种势能的集中爆发。
“推力”效应对城市来说是被动的,“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助燃剂,适当的“推力”能增加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促进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之,过大的“推力”势必造成城市的恶性膨胀,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溃乏,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化水平也仅是有其“量”而无其“质”。【3】
三、城市化经历阶段的对比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是顺序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到再集中的演变过程,而中国的城市化则会呈现多个演变阶段交叉进行的现象。
总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依次经过和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阶段以及信息化阶段。与此密切相关,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也基本上依次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城市化阶段主要以中心区高度向心集聚、中心区人口高速增长特征,这一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时达到高峰。其后,发达国家开始普遍进入郊区化阶段,即人口和产业由中心市区向周围地区分散,继而向远离中心市的外围地区扩散。至20世纪70代早期,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