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
D-二聚体
三、在肝脏疾病中,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明
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四、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和临床疗效的指
标。
谢谢
导致D-二聚体的降低的因素
一、药物:肝素、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氯沙坦) 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PAI-1活性,升高t-PA活性 。 二、末梢陈旧血栓、上肢/锁下血栓、少数儿童VTE ,低纤溶活性等。
D-二聚体在DVT/PTE诊断中的应用
1、D-二聚体检测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
除静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栓性疾病。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一、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具 特异性。 二、是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 要分子标志物。 三、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对于临床血栓性 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导致D-二聚体的升高的因素
一、生理性:年龄增长、妊娠、剧烈运动、月经期 妇女、高脂饮食,酗酒者纤溶活性增高。 二、病理性:在脑卒中、溶栓治疗、严重感染、脓 毒血症、组织坏疽、先兆子痫、甲状腺功能减低、 重症肝病、结节病等。 三、药物性:UK、SK、SaK、rt-PA。
纤溶。
三、D-二聚体阳性、FDP阴性/阳性:常见继
发性纤溶(DIC)。
。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其他应用
一、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 二、对术后LMWH治疗的指导意义。
三、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肿瘤可以引起患
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
预后等判断标准。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其他应用
一、D-二聚体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相关。 二、D-二聚体的水平和脑梗程度线性相关。
于老年(>75岁)、孕妇、癌症、DIC等。 三、对于年龄≥50 岁的个体而言,当 D- 二聚 体水平<患者年龄×10时,可被视为阴性。
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
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
D-二聚体是一种血液中的蛋白质片段,其水平可以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升高。
D-二聚体通常被用作一种血栓形成的指标,因为当血液中存在血栓时,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
因此,D-二聚体的高水平可以提示可能存在的血栓形成或凝血异常。
在临床上,D-二聚体的高水平通常被用来作为以下情况的指征: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提示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DVT的情况下,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2. 肺栓塞:肺栓塞是由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严重疾病,D-二聚体的升高可以作为肺栓塞的辅助诊断指标。
3. 凝血异常:某些凝血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升高并不是特异性的,它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术、外伤、感染、恶性肿瘤等都可能导致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
因此,临床医生通常会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D-二聚体升高的具体意义。
如果您担心自己的D-二聚体水平,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临床意义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形成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
由于r 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r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D-二聚体。
D-二聚体抗原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渗滤法和胶乳凝集法。
其中,ELISA测定法精确、定量,敏感性高,能较好地起到血栓性疾病的筛查作用。
而胶乳凝集法快速简单,但只是半定量,敏感性低,不能完全起到筛查作用。
免疫渗滤法则具有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活动性纤溶较好的指标。
它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疾病、肺栓塞、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急性心梗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同时,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
对于DIC的诊断,D-二聚体测定是特异性试验之一。
在DIC患者中,仅D-二聚体能反映凝血酶原和纤溶酶的活性。
若D-二聚体的含量>0.5mg/L,对DIC高危患者具有极高的预报价值。
D-二聚体检测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IV)的筛查有效手段。
临床实践证明,DIV的病人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
因此,临床上怀疑为DIV时,如果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IV的诊断,从而避免了做静脉造影检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危险。
我们对80例脑血管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处理,其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与年龄有关,≥75岁的高龄组患者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异,而低年龄组中差别不显著。
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常见的疾病。
在肝脏疾病中,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我们对58例肝病患者进行了测定,发现肝硬化和肝脏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急、慢性肝炎病人。
因此,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定具有较高的价值。
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
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中的生物标志物,常用于评估血液凝块的形成和溶解。
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反映体内发生的凝血过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升高,提示有潜在的血液凝块形成风险。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块溶解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其浓度在正常情况下较低。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病理情况下,D-二聚体的产生会增加,导致其浓度升高。
D-二聚体的高抗凝指征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相关: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在深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DVT患者血液循环受阻,血栓溶解能力下降,导致D-二聚体的生成增加,使其浓度升高。
2.肺动脉栓塞(PE):PE是指由血液中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D-二聚体的高抗凝指征常见于PE 患者,因为PE形成时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二聚体生成增加。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TT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小板聚集性疾病,其特征是微血管中的血栓形成。
TTP患者血液中的巨型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活化增加,导致D-二聚体浓度升高。
4.多发性骨髓瘤(MM):MM是一种恶性肿瘤,常伴有异常的血液凝块形成。
在MM患者中,蛋白质溶解系统活性下降,导致D-二聚体生成增加,使其浓度升高。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D-二聚体的高抗凝指征还可能与其他血管疾病、感染、炎症、外科手术、妊娠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上,当发现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高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对于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的诊断,常用的方法是测定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的浓度。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商用化学发光法和凝集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群中,也会存在低浓度的D-二聚体,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情况,设定相应的高抗凝指征的浓度临界值。
总之,D-二聚体高抗凝指征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D-二聚体
D-二聚体在临床其他常见疾病 中的应用价值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总的诊断价值和在PE中的诊断价 值类似:阴性的D-二聚体可以基本排除DVT 形成的可能。阳性的结果意义不大,特异性 不够强,联合应用静脉超声检查安全有效 。 恶性肿瘤 -肿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体浓度 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心梗 -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 AMI)患者中较正常组 明显升高(P<0.01)。使用尿激溶栓后。心 梗组48h后D一二聚体含量均较前下降。 缺 血性心肌病的发生率随着D-二聚体浓度的升 高而增加(P<0.01)。升高的D-二聚体预示 着未来有较高的心梗的风险,但不是一个独 立的的预测因子 。
总结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 或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 活和疾病的病期、严重程度和治 疗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在这些疾 病中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 作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 治疗的一项评判标志。
谢谢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 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 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 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 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D-二聚体的形成:
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水解,释 放出纤维蛋白FPA和FPB,然后形成纤维蛋自单 体(SFM),SFMY链之间形成ε(—γ谷氨酰胺)—赖 氨酸交联,然后形成纤维蛋白。这种γ链之间的 共价交联是形成DD的结构基础。交联纤维蛋白 在溶解过程中,释放出X’、Y’、D’、E’等碎片, 并形成DD、DD/E、YD/YD、YY/DD等复合 物。这些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的片段DD和DD /E复合物,DD分子量约62000D,在体内半衰 期>3h,主要经肾脏排泄(1,2)。因此可以作 为铰链的纤维蛋白溶解的一个标志,而单链的D可 以来源于纤维蛋白原和没有铰链的纤维蛋白。
简述D-二聚体
简述D - 二聚体D -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 XIII 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 - 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生理学背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 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 4 种主要部分组成: 纤溶酶原(plasmingen)、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gen activator, 如t-PA, u-PA)、纤溶酶(plasmin)、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antiplasmin)。
当纤维蛋白凝结块 (fibrin clot) 形成时,在 tPA 的存在下,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蛋白产物 (FDP),FDP 由下列物质:X - 寡聚体 (X-oligomer)、D - 二聚体 (D-Dimer)、中间片段 (Intermediate fragments)、片段 E (Fragment E) 组成。
其中,X - 寡聚体和 D - 聚体均含 D - 二聚体单位。
人体纤溶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D - 二聚体血浆中水平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而先生凝血酶,后又有纤溶系活化;并且也反映在血栓形成的局部纤溶酶活性或浓度超过血浆2%- 抗纤溶酶活性或浓度。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一般为投入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液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 (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FDP 或 D - 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栓效果。
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中,唯 D - 二聚体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
因此,理论上,D - 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可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
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全
○
概 述
D-二聚体的特点 1 敏感性高: 92%-100% 当血浆D-二聚体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通常为0.5mg/L),可基本除外急性PTE(肺血栓栓塞症 ),其阴性预测值大于90%。 2 D-Dimer特异性低:老年、孕妇、外周血管疾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可增高。
各类疾病D-D升高的阳性率
D-二聚体局限性
既往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新近发生血栓的患者水平 小血栓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有一些时间较长的小血栓会出现亚临床表现或阴性的D-D结果 D-D对远端血栓的敏感性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D-D也可能出现假阴性 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雌激素治疗、卵巢癌肿瘤标志物CA125等可引起D-二聚体水平假性升高
2、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
DIC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
探 讨
一、不同试剂检测结果不可比性 1.单克隆抗体不同 2.报告结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单位(FEU、DDU) 3.参考区间不同 4.校准品不同 二、参考区间与cutoff值 1.CLSI建议,在报告检测结果时,如果只用于排查DVT和PE,只报cutoff值,如果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就报参考区间; 2.应对“特殊人群”重新建立参考区间和cutoff值
谢谢!
4、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
妊娠期间血液系统中的凝血因子活性和浓度会发生改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表明孕妇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机体正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 有研究表明,正常孕产妇的孕早期D-二聚体含量略高于非孕成年人的疾病界定值。随着孕期的增长,其含量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孕晚的含量为孕早期的1.53—5.7倍。在产后第一天浓度会急剧上升到达一个峰值,三天之内恢复至较低水平。
D二聚体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
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 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DIC, 各种 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肿瘤, 妊娠综合症), 以及溶栓治疗监测, 有 着重要的意义。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 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 解过程。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 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参考值<0.3mg/L;接近或
>0.3mg/l应考虑疾病状态。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
1、DIC的早期诊断
DIC病人D-二聚体水平都 明显升高。
对于亚临床DIC诊断更有 帮助。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2
2. 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
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 性。可作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 导及疗效观察。
总结
D-二聚体阳性的DVT病人,对抗凝 及溶栓敏感,近期疗效好,但DVT 容易复发,而D-二聚体阴性的DVT 病人,对抗凝及溶栓一般敏感,但 DVT治愈后复发率低,因此,从这 一角度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 DVT确诊后检验一下这一指标可以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该试验缺点: 敏感性差,DIC阳性率30-69%;只
能定性不能定量,试验时间长;干扰因素 多:采血不顺、溶血均可影响结果。现以 D-二聚体替代该试验。
D-二聚体测定
胶乳凝集法:简单快速,但敏感 性低,定性或半定量。
ELISA:敏感性高能定量,操作烦, 时间长,无法满足急诊要求。
免疫渗滤法:敏感性高、定量、 快速、简便。测试范围(0.120mg/L),对继发性纤溶亢进有诊 断价值。
白水解酶,引起肿瘤宿主界面的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1.引言1.1 概述D-二聚体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血液凝结状态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的浓度较低,但在某些疾病或情况下,D-二聚体的浓度会显著增高。
因此,测定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身体内是否存在血液凝结的异常情况。
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可以有多种。
首先,血液凝结系统的激活是引起D-二聚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人体遭受创伤、外伤、手术等情况时,血液凝结系统会被激活,导致血管壁的破裂和血小板的聚集。
随后,凝血酶会在血浆中形成,并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进一步促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形成凝块。
这一过程会释放出D-二聚体,从而导致其浓度的升高。
其次,D-二聚体的升高也可能与血管内血栓的存在有关。
当血管内产生血栓时,血栓内的纤维蛋白会降解,从而释放出D-二聚体。
因此,在一些血管相关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情况下,D-二聚体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此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升高。
例如,炎症反应可能会刺激凝血系统的激活,从而导致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
某些肿瘤也会释放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激活血液凝结过程,从而引起D-二聚体浓度的增加。
综上所述,D-二聚体的浓度增高可能是由血管内血栓、血液凝结系统的激活或其他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升高只是一种指标,它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凝结异常。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展开讨论,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d-二聚体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文章的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进行详细讨论。
2.1 第一个要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着重探讨d-二聚体偏高的生理原因。
我们将介绍什么是d-二聚体,以及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的范围。
随后,我们将列举并详细讨论导致d-二聚体偏高的各种生理因素,如炎症反应、感染、肿瘤等。
D-二聚体
D-二聚体与深静脉血栓(DVT)
• 静脉栓塞是临床上最 • 血浆D-二聚体正常基 常见的静脉疾病,临 本可以排除DVT的可 床医生无法仅仅根据 能性,静脉造影证实 其临床症状做出诊断。 DVT患者血浆D-二聚 静脉造影虽然是静脉 体100%增高。 血栓诊断的金标准, • 另外血浆D-二聚体也 但它是创伤性检查, 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 本身具有引发静脉栓 素抗凝用药指导及疗 塞或其它并发症的危 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险性。
3.D-二聚体与肝脏疾病
• 在肝脏疾病中,血浆 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 增高,且与肝病的严 重程度呈正相关。
D-二聚体与其它疾病
•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纤溶系统 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 疾病的病期、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 此在这些疾病中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 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一项评判指 标
D-二聚体与缺血性心肌病
• 研究发现,D-二聚体 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 相关,D-二聚体升高 预示着未来发生心梗 的危险性较高; • 缺血性心肌病
2.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
• 大量文献表明,肿瘤 可引起患者D-二聚体 浓度升高,并且可以 作为分期、预后等判 断标准。术前D-二聚 体水平高的患者术后 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 患者短。
什么是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 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 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 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的降 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 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临床意义
• D-二聚体对急性血栓形成 D-二聚体增高提示了与体内 有高敏感性,对体内高凝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 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病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纤 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 溶活性的增强,临床上常 广泛的应用价值。 见于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深静脉血栓 (DVT)、肺栓塞(PE)、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 恶性肿瘤、肺癌、败血症、 妊高征妇女、外科手术、 创伤、烧伤和脓毒血症等。
D-II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之一,在血浆中凝块生成早期,D-二聚体是唯一的标志物,在凝块产生和溶解过程中是作为最终产物出现的,反映受检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最近10多年来,D-二聚体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抗凝治疗领域,但在检测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D-二聚体的生成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生成多种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中包括D-聚体和其他的片段。
2 D-二聚体的影响因素2.1受检者状态的影响受检者的状态如:性别、年龄、妊娠、生理变化、疾病、饮食、服药等都会影响D-二聚体的检测结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年长女性(>40)D-聚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1]。
月经期妇女纤溶活性也明显升高,妊娠妇女的血浆D-二聚体随妊娠期的延长逐渐升高[2]。
并且分娩过程对孕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非常大,产后第一天达到峰值,产后第二天开始下降[3]。
食物的摄入也会对纤溶系统的活性造成影响。
有研究表明[4]多食用高脂肪食物的高脂血症者因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增高,所以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浆D-二聚体也会降低。
也有报道饮酒者较不饮酒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5]。
2.2标本采集的影响采血时,检测者应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以早晨7:00到9:00适宜。
止血带束缚时间要小于5 min,因为束缚时间长会激活凝血机制使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引起纤溶活性增强造成假阳性。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硅化的玻璃管。
血液和抗凝剂按9:1混匀时应避免气泡产生使纤维蛋白原变性。
避免用力震荡而破坏凝血蛋白[6]。
以3000rpm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浆在2~3 h内进行实验。
温度和时间对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血浆标本在-20、4、20、32℃温度下2 h之内测定结果无变化并且4℃放置24 h测定结果无变化,但是在20、32℃放置4 h后,纤溶酶活性会增高,导致D-二聚体结果升高[7],所以血浆标本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2℃-8℃冰箱保存。
D二聚体ppt课件
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
在感染性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 能会升高,如脓毒症、肺炎等。检测 D-二聚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和病情评估。
肾脏疾病
在肾脏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能会 升高,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评估肾脏 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05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
由于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高,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假阳性结 果。例如,高龄、妊娠、恶性肿瘤等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可能升高。
操作规范
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避免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样本处理
正确处理样本,避免样本污染或降解,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疾 病状态等个体差异可能 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D-二 聚体的生成或降解,导
致检测结果特殊。
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 可能对D-二聚体的水平
D-二聚体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30
contents
目录
•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01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D-二聚体的定义
06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01
02
03
自动化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D二聚体的检测将更加自动 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 检测效率。
免疫层析技术
利用免疫层析原理,开发 出更快速、简便的检测方 法,以便在床旁或基层医 疗机构使用。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生理学背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纤溶酶原(plasmingen)、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gen activator, 如t-PA, u-PA)、纤溶酶(plasmin)、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antiplasmin)。
当纤维蛋白凝结块(fibrin clot)形成时,在tPA的存在下, 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蛋白产物(FDP),FDP由下列物质:X-寡聚体(X-oligomer)、D-二聚体(D-Dimer)、中间片段(Intermediate fragments)、片段E(Fragment E)组成。
其中, X-寡聚体和D-聚体均含D-二聚体单位。
人体纤溶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血浆中水平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而先生凝血酶,后又有纤溶系活化;并且也反映在血栓形成的局部纤溶酶活性或浓度超过血浆2‰—抗纤溶酶活性或浓度。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一般为投入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液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FDP 或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栓效果。
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中,唯D-二聚体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
因此,理论上,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可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
但是,到目前为止,商品的D-二聚体检测手段都尚存在一定局限性。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
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血浆中的血栓溶解产物,其浓度的升高通常与血液中存在血栓形成或炎症反应有关。
以下是导致D-二聚体偏高的一些常见原因: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指发生在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形成。
当血栓形成时,会释放D-二聚体进入血液中,因此D-二聚体的水平会升高。
2. 肺栓塞(PE):PE是由悬浮在血液中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疾病。
血栓形成时,会释放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以用于PE的筛查和诊断。
3.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等,会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4. 手术或创伤:手术和创伤会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5.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会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6. 癌症:某些癌症,特别是恶性肿瘤,会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异常激活,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D-二聚体的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升高并不具体指示某种疾病,它只是一
个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
d-二聚体参考范围
d-二聚体参考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二聚体(D-dimer)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的产生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系统活化程度有关。
在人体内,当血管受到损伤时,纤维蛋白溶酶系统会被激活,导致纤维蛋白的聚集和形成血栓。
而d-二聚体正是血栓降解产物之一,它的水平可以反映出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动态变化。
d-二聚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参考范围的确定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d-二聚体水平较低,一般在0.5 μg/mL以下。
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在不同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判断。
d-二聚体水平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炎症状态等。
因此,在进行d-二聚体的测定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避免对结果的误解。
d-二聚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准确确定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临床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D2聚体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概念: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二、采血:D-dimmer主要是检测机体继发性纤溶的指标,主要与体内凝血机制的继发改变有关,不受进食与否的影响,所以不必严格在餐后进三、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1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D-二聚体抗原分析方法很多: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渗滤法和胶乳凝集法。
以上三种方法均有不同的特点,免疫ELISA测定法精确、定量,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较好的起到血栓性疾病的筛查作用,但由于操作要求严格且费时,不能满足急诊要求。
胶乳凝集法快速简单,但只是半定量,敏感性低,不能完全起到筛查作用,而免疫渗滤法具有前二者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2、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活动性纤溶较好的指标,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疾病、肺栓塞、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急性心梗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
2.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DIC的特异性试验之一,通过对DIC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FDP和D-二聚体测定,其中仅D-二聚体能反映凝血酶原和纤溶酶的活性;若D-二聚体的含量>0.5mg/,对DIC高危患者具有极高的预报价值。
2.2 深静脉血栓形成(DIV)的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凭临床症状不能完全确诊,必须依赖静脉造影术,但静脉造影属有创伤性检查。
因此,有效的筛查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实践证明D-二聚体检测是DIV筛查的有效手段。
静脉造影确诊为DIV的病人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
所以临床上怀疑为DIV时如果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IV的诊断,从而避免了做静脉造影检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危险。
d-二聚体标准
d-二聚体标准
d-二聚体(dimer)是指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在生物学中,d-二聚体常用于描述两个相同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物。
这种结合方式可以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离子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力来稳定。
d-二聚体标准是指用于描述和研究d-二聚体的一套指标和规范。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对d-二聚体的定义、测量和分析方法、结构和性质的描述等内容。
d-二聚体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数据的比较性,促进对d-二聚体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d-二聚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研究蛋白质的d-二聚体时,可能会根据生物活性、稳定性、结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
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实验操作指南,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总之,d-二聚体标准是指用于描述和研究d-二聚体的一套指标和规范,为研究者提供了在不同方面对d-二聚体进行定义、测量和分析的准则,促进了对d-二聚体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三、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 聚体水平升高,Ⅲ期~Ⅳ期患 者高于I期~Ⅱ期患者,化疗缓 解后D-二聚体降低,但仍较正 常对照组高。据侯淑玲等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D二聚体阳性占23.3%,均为Ⅲ、 Ⅳ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随着 治疗无效、病情复发、加重或 死亡而升高。并且D-二聚体水 平与NHL恶性程度无关,这可 作为NHL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 标。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 KK, FIIa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Fbg
FDP (A,B,C,X,Y,D,E)
Fbn
纤 维 蛋 白 (原) 的 降 解 产 物
生理学背景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纤溶酶
FXIIIa
交联纤维蛋白
纤溶酶
Bβ1-42 Bβ15-42 D二聚体/多聚体 A、B、C、H A、B、C、H X、Y、D、E X’、Y’、D’、E’ X’、Y’、D’、E’ 被降解的纤维蛋白(原)产物统称为FDP。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 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为投入 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 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 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 栓效果。
D-d 与 FDP 的比 较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 -二聚体最大的区别之一是,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 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 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 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 -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 FDP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 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 的变化基本平行。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九、下肢静脉血栓:临床资料结果 显示,治疗前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 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第一天D-二聚 体明显增高,与入院检查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2周呈逐渐下降,与入院检查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 束后D-二聚体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 内。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急性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异性指 标,监测D-二聚体可以指导治疗用 药,根据D-二聚体的变化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
典 型 表 现
溶栓前后的含量变化可作为判 断溶栓疗效的指标。 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溶栓后迅 速升高直峰值后,短期内回落 且伴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是 溶栓治疗再通的典型表现。
其 他 疾 病
糖尿病时,存在广泛的血栓病 变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外科手术后,组织损伤后对凝 血系统的激活可使D-二聚体水 平显著增高,另外,除组织损 伤可以导致出现血栓形成趋势 外,如果患者自身存在遗传性 抗凝缺陷,或者存在风险因素 的情况下,易发生静脉血栓, 导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Jack Hirsh等认为,阴性的Ddimer可以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 能性。联合应用静脉超声检查 安全有效,能够大大减少有创 的顺行静脉造影检查(曾被认 为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Bounameaux H等的研究证实单 一的D-二聚体检查就可以排除 门诊1/3怀疑为DVT病人,从而 大大节约医疗费用和时间。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四、恶性肿瘤有报道显示,恶性肿 瘤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凝血和纤 溶方面的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在 于肿瘤细胞表达了较多的组织因子 (tissue factor,TF),通过激活外源 性凝血途径促进患者血液凝固;另 一方面,肿瘤患者血液抗凝系统以 及纤溶系统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 c(pro—teinC,PC),蛋白S(protein S, PS)活性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也在 肿瘤组织广泛表达。凝血、抗凝以 及纤溶系统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导致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一、DIC时,由于广泛的微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纤溶 亢进,导致D-二聚体水平显 著增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显著高于血小板计数、纤维 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FDP)等筛选检 测试验。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二、血液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 体含量约有40%明显升高。ITP、 血友病、过敏性紫癜、急性再 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患 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均显 著升高.而且升高程度与出血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表明血 液病患者体内存在着出血,也 存在着纤溶的激活。D-二聚体 的升高是由于出血部位的血管 内有止血栓的形成,继而激活 纤溶系统的机体清除血管外血 凝块的一种病理变化。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六、肝硬化:临床对35例肝硬 化患者和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报道,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肝硬 化、肝癌各临床分期患者中明 显增高,病情及肝功能损害程 度越重血浆二聚体含量越高, 肝硬化与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故对肝硬 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阳 性 继 续 检 查
D 二 聚 体 监 测
当发生PTE时,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 就会升高,可达到正常值8倍以上。 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抗凝药的应用,血 浆D-二聚体的水平就会逐渐回落,至 15-20天时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逐渐恢 复正常。因此,在PTE发作11天内检 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能升高;而 超过此期限, D-二聚体的水平就会逐 渐恢复正常。
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是肺血管 造影 ,但其具有侵袭性 。1999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动脉 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中 ,推荐使 用ELISA 法检测 D-二聚体作为 急诊室肺栓塞诊断的筛选指标 。
排 除 肺 栓 塞
胡云建等报道,用全自动免疫分 析系统进行酶联免疫定量检测 D-二聚体 (V IDAS - DD 法) ,以 494ng/ ml 为阳性界值 ,其对肺 栓塞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均 为100 % 。
二 聚 体 的 形 成 机 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 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 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 出纤维蛋白肽(A和B),剩余的可溶 性纤维蛋白单体,在因子Ⅻa作用下, 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 维蛋白在纤溶酶的降解过程中,释 放的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片段D 二聚体。在病理状态下,凝血与 纤溶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凝血倾 向增强,从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 加,导致D二聚体含量增加。D 二聚体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 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所以 临床上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 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八、脑梗死 :据吴建峰报道,对56例 脑梗死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浆D-二 聚体定量分析显示,对58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不同程度增高的脑梗死 患者病后第4、7、10d神经功能缺损 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病 后第4d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 正常人(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 血浆D-二聚体含量越高,神经功能 缺损越严重(P<0.01)。脑梗死患者急 性期血浆D-二聚体与神经功能缺损 程度的量效关系,提示检测D-二聚体 含量可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疗 效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其 他 疾 病
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中含有 强烈的促凝物质,这种促凝物 质的作用类似于组织凝血因子, 可激活外源凝血系统。 DIC时,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 成,以及继发性纤溶亢进,导 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其 他 疾 病
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栓形成,急性 发病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 高,D—二聚体检测不仅可作为观 察心肌梗死病情的一项指标,而且 也是观察溶栓治疗的一种理想检测 方法。 恶性实体肿瘤,肿瘤细胞内容物中 有一种高糖物质,结构类似组织因 子,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显著激活凝 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使D-二聚 体水平显著增高,一般情况下,恶 性肿瘤时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 良性肿瘤,而形成的血栓多为静脉 血栓,少数为DIC。
疑问:D-二聚体为什么升高? 1.栓子栓塞于肺动脉纤溶所致? 2.栓子继发血栓形成所致? 3.。。。。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D-二聚体在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5 %,特异性为40%,阳性预测值为48 %,阴性预测值为95%。 对DVT诊断:包括急性、(陈旧性、) 陈旧性复发
D-二聚体在血管外科疾病 临床应用
威海市中医院外科 李俊
分子结构
概
述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 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 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 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 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 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 凝块。
生理学背景
纤 溶 酶 原 的 激 活
正常的纤溶过程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五、糖尿病:研究发现50岁以下和50~80 岁之间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正 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 龄增长,其阳性率升高。同时,统计了病 史超过20年的患者,阳性率明显增高,达 88.1%,病史<5年的患者,阳性率则明显 降低,仅有19.5%。出现临床并发症的糖 尿病患者阳性率高达93.2%,而未出现临 床并发症的患者阳性率较低,只有12.5 %。。糖尿病患者许多因素(如高血糖、 高血压)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其功 能失调,纤溶活性减低,引发血小板聚集 和血栓形成。在此病理生理过程中产生的 D-二聚体增高间接反映了血管内皮受损, 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肺 栓 塞 的 诊 断 意 义
肺栓塞示意图 Mechanism of Pulmonary Em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