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5篇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解决立体图形外表上最短路线的问题__县第_中学李政法一、内容及内容解析1、内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立体图形外表上最短路线的问题。
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勾股定理在立体图形中的一个拓展,在初中阶段,勾股定理在求两点间的距离时,沟通了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考中有席之地。
启发学生对空间的认知,为将来学习空间几何奠定根底。
二、教学目标1、能把立体图形依据需要局部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建立直角三角形,利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径问题。
2、学会观看图形,勇于探究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有用性,增强自信心,呈现成功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发觉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利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径问题。
【难点】:查找长方体中最短路线。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纳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教学法。
教学中,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及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学具,通过观看、思考、操作,归纳。
五、教学过程【复习回忆】右图是湿地公园长方形草坪一角,有人避开拐角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小路,问这么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若两步为1m,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目的:1、复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为新课做预备;2、激起学生爱护环境意识和对核心价值观“文明、友善”的践行。
思考:如图,立体图形中从点A到点B处,怎样找到最短路线呢?目的:引出课题。
【台阶中的最值问题】三级台阶示意图如图,每级台阶的长、宽、高分别为5dm、3dm和1dm,请你想一想,一只蚂蚁从点A动身,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老师活动:假如A、B两点在同一个平面上,直接连接两点即可求出最短路。
初中勾股定理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勾股定理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向初中学生传授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理解勾股定理的原理,学会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和代数运算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快速发展,他们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对理论知识缺乏耐心等问题。
因此,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复述定理内容。
(2)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能够通过逻辑推理理解定理的成立。
(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如计算斜边长度或验证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4)培养运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拓展对几何图形和数形结合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二次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利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演示、数学软件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品质,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1.3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距离或高度,却无法直接测量的情况?”比如,我们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却无法直接到达顶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勾股定理的应用,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话题确实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但在讲解过程中,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定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细致地引导。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力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勾股定理的概念,并通过案例让学生看到定理在解决问题中的具体应用。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转换实际问题时,还是不太会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定理应用场景的识别和问题转化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小组在解决问题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单位换算和实际操作中。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在一旁观察,适时引导,发现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出了不少思维的火花。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定理的理解还不够自信。为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直角三角形,并将问题简化为勾股定理的应用;
-掌握在勾股定理应用中的单位换算,如长度单位、角度单位等,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勾股定理教案范本 勾股定理教案教学方法优秀6篇
勾股定理教案范本勾股定理教案教学方法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勾股定理教案范本勾股定理教案教学方法优秀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热门14篇)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热门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热门14篇)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1)1、知识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2)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证明与作图;(3)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
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解题思路。
2.交流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实际操作,如拼图、构造三角形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逆定理的应用。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如何确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文化,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贡献。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
5.能够运用勾股定理推导出相似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勾股定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发现勾股定理,并理解其内涵。
3.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勾股定理与图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勾股定理的重要性,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在几何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一课时勾股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1.布置巩固性作业: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屋建筑中的长度、设计直角三角形图案等。检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布置拓展性作业:让学生探索其他数学定理或公式,如平方根、立方根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我还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讲述毕达哥拉斯如何通过观察木匠修鞋匠的鞋子长度比例,发现了勾股定理。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物模型导入:展示古代的勾股定理证明雕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现实生活实例导入:分析房屋建筑、自行车轮胎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勾股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质疑,挑战古代数学家的证明方法。
3.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勾股定理。例如,从简单的情形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勾股定理的结论。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优秀3篇)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优秀3篇)《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设计一、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已知两边求第三边)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ABC中,AB=10,AC=一qi,BC边上的高线AD=8,求BC的长?知识点2:利用方程求线段长1、如图,公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壹五km,CB=10km,现在要在公路AB上建一车站E,(1)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E站建在离A站多少km处?(2)DE与CE的位置关系(3)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最短,E站建在离A站多少km处?利用方程解决翻折问题2、如图,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3、在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图所示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求DE的长。
4.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矩形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EF 的长是多少?5、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折痕为AE,且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以B点为原点,BC为x轴,BA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点F和点E坐标。
6、边长为8和4的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上,若沿对角线AC折叠后,点B落在第四象限B1处,设B1C交x轴于点D,求(1)三角形ADC的面积,(2)点B1的坐标,(3)AB1所在的直线解析式。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2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通过动态演示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勾股定理。
-结合图形,详细讲解勾股定理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定理的内涵。
-通过例题,展示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斜边长度、确定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等。
3.课堂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勾股定理的知识。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勾股定理应用题,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假设学校旗杆的高度不易直接测量,但我们可以测得旗杆底端到地面的水平距离以及旗杆顶端到视线的垂直距离,请计算旗杆的大致高度。
3.创新思维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尝试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鼓励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如几何法、代数法等。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勾股定理与问题情境有效结合。教师应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勾股定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交流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4.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河流宽度等。
5.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
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3.拓展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勾股定理在古今中外的应用,如建筑、天文学等领域。
(2)探讨勾股定理在解决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解三角形、计算面积等。
4.实践作业:
(1)运用勾股定理,设计并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标注三边的长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
(1)完成课本第17.1节后的练习题1、2、3。
(2)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实际问题: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米和4米,求斜边的长度。
2.提高作业:
(1)证明勾股定理的另一种方法,如拼图法、归纳法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2.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涉及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计算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引入阶段: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勾股定理,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进而引出勾股定理。
4.通过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推理的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代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将得到提升。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勾股定理的本质和灵活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详细讲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
2.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对勾股定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结合实际例子,解释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讲解和推导,使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勾股定理的推导方法有哪些?
b.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勾股定理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
-根据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第1-10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通过勾股定理计算以下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3,4,5;5,12,13;8,15,17等,并简要说明计算过程。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总之,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基础上,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精讲精练,巩固提高:
-对勾股定理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关键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导入新课。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无法直接测量。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吗?”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思考,他们可能会联想到之前学过的勾股定理。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在坐标系中,给出两个点的坐标,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请同学们尝试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
3.设计一道关于最短路径问题的题目,要求包含直角三角形和坐标系元素。请同学们自行解答,并在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4.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勾股定理应用的小论文,可以从历史、生活、科技等角度展开论述,不少于500字。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引出勾股定理。
(2)新课: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的价值。
(3)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巩固: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勾股定理和最短路径问题相关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解题过程要求步骤清晰,逻辑性强。
3.小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论述充分,可以适当引用资料。
勾股定理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应用举例教学设计引言: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一定理。
本文将以勾股定理应用举例为主题,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勾股定理。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勾股定理的表达方式;2. 学生能够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3. 学生能够理解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和表达方式;2.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首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举例说明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他利用这一定理解释了音乐中的音程关系。
2. 勾股定理的表达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方式,即a^2 + b^2 = c^2。
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勾股定理时应用的数学公式。
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以三角形的边长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
例如,给定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和4,通过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第三条边的长度,即5。
通过几个类似的例子,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应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方法。
4. 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房屋建筑、地理测量、导航等领域。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勾股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示范教学:通过图形示例和具体的数值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解决运用勾股定理求解问题的实际应用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等图示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和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一章勾股定理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会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立体图形上两点之间路线最短的问题.体会勾股定理在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能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4.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勾股定理求解立体图形上两点之间路线最短的问题.难点:能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勾股定理,并通过简单的提问,回顾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勾股数的内容,接着通过小情境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²+b²=c².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预设答案:直角三角形.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预设答案:勾股数.观察思考:小明要去野外郊游,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呢?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如何思考,再让学生说明理由.关注学生能否都认真看题积极思考,能否立刻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径.答案:线路③.【问题探究】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底面上圆的周长等于18cm.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蚂蚁怎么爬行的路程最短呢?做一做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教师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规划的蚂蚁的路线,然后用课件展示.③A→B的路线长为:AA′+A′B ;③A→B的路线长为:AA′+曲线A′B;③A→B的路线长为:曲线AP +曲线PB;③A→B的路线长:曲线AB.将圆柱侧面剪开展成一个长方形,从点A到点B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教师活动:对照圆柱上的线路,用课件展示侧面剪开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条线路最近.教师活动: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把曲线分别转化为对应线段,然后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论:第(4)种方案路程最短.追问:蚂蚁从点A出发,想吃到点B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该如何计算呢?答案:在Rt③A′AB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²=AA′²+A′B².其中AA′是圆柱体的高,A′B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πr) .已知圆柱体高为12 cm,底面周长为18 cm,则AB=15cm.做一做如图,在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1 cm/s,且速度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爬到B?教师活动: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进一步理解蚂蚁最近线路该如何走.多媒体展示答题过程解:将正方体展开得到如下图形,由勾股定理得,22AB2.=10+20=50020×1=20(cm).③202<500.③蚂蚁不能在20 s内从A爬到B.【思考探究】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边AD和边BC是否分别垂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提示:连接BD,如果能算出AD2+AB2=BD2 ,就可以说明边AD和边BC分别垂于底边AB.提示:连接AC,如果能算出AB2+BC2=AC2 ,就可以说明边BC垂于底边AB.问题: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边AD 和边BC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李叔叔量得边AD长是30 cm,边AB长是40 cm,边BD长是50 cm.边AD垂直于边AB 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勾股定理证得BC垂直于AB得出结论.巡视同学做题过程,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答题过程.解:连接BD③AD=30,AB=40,BD=50又③AD2+AB2=302+402=502=BD2③ΔABD为直角三角形,③A=90°③AD⊥AB同理可证得:BC⊥AB.问题: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cm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边AD是否垂直于边AB吗?解:在AD上取点M,使AM=9,在AB上取点N,使AN=12,92+122=152【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典型例题【例1】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的高度CE=3 m,CD=1 m,试求滑道AC的长.分析:根据题意可的AC=AB,可设AC为x m,从而AE是(x-1)m,而③AEC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AC的值.解:设滑道AC的长度为x m,则AB的长度为x m,AE的长度为(x-1)m.在Rt③AEC中,③AEC=90°,由勾股定理得AE2+CE2=AC2,即(x-1)2+32= x 2,解得x =5.故滑道AC的长度为5 m.【例2】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8米处.你能告诉小明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吗?教师根据题干分析题中提供的已知条件,并画出图形.解:根据题意可以构建一直角三角形模型,如图.在Rt③ABC中,AC=6米,BC=8米,由勾股定理得AB=10米.③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10+6=16(米).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1.小华和小刚兄弟两个同时从家去同一所学校上学,速度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华从家到学校走直线用了10分钟,而小刚从家出发先去找小明再到学校(均走直线),小刚到小明家用了6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用了8分钟,小刚上学走了个()A.锐角弯B.钝角弯C.直角弯D.不能确定教师画示意图:222⨯+⨯=⨯(650)(850)(1050)∴所以小刚上学走了个直角弯.答案:C2.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是.教师提示:因为DE是折痕,所以E为AB的中点,AE=BE=12AB,只要根据勾股定理求出Rt△ABC斜边AB的长,就可求出BE的长.答案:5 cm.3.如图,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此时,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解:2小时后,A组行驶的路程为:12×2=24(km);B组行驶的路程为:9×2=18(km);又因为A,B两组相距30 km,且有242+182=302所以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求解最短路径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4.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4.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小组共同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
5.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层次,供学生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讲解,指出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勾股定理和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最短路径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勾股定理的公式及其应用,强调斜边长度与两条直角边的关系。
2.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勾股定理求解最短路径。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求解最短路径的基本方法,如:作图、列方程、计算等。
2.对勾股定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思路不清晰、解题方法不熟练等问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指导;
4.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2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教学导入:
-利用历史故事,如毕达哥拉斯在埃及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房屋建造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实际意义。
2.教学过程: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过程,自主发现勾股定理。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几何画板、多媒体演示等,增强学生对定理直观和动态的理解。
2.实践应用: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如测量窗台到地面的距离、计算三角形花园的面积等,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写成小报告。
-利用勾股定理,设计一个测量远处物体高度的实验方案,并简述实验步骤。
3.拓展提升:
-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尝试自己证明这个结论。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鼓励创新和思考,而非单纯的答案正确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历史故事引入:讲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埃及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实际问题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直角三角形实物图片,如楼梯、房屋斜顶等,提问学生:“这些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它们的边长?”从而引出勾股定理。
3.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学习勾股定理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演示勾股定理: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展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勾股定理。
2.证明勾股定理:通过数学证明,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严谨性。可以采用多种证明方法,如割补法、相似三角形法等,以拓宽学生思维。
《勾股定理的应用---怎样走最近?》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 ---怎样走最近?》的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由“大自然中, 沙漠蚂蚁擅长寻找最近路径回家”的视频提问:思考1: 如果觅食点和家分别为同一平面内的点A.B, 怎样的路径是最短路径?为什么?思考2: 如果觅食点和家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点A、B, 怎样的路径是最短路径?从而引出课题“勾股定理的应用---怎样走最近?”。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的沙漠蚂蚁”入手, 通过自然界中的现象,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尝试去解决,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探究新知探究1正方体的最短路线问题问题1.点A和点B分别是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盒子上相对的两点,一只蚂蚁在盒子表面由A处向B处爬行,所走最短路程的平方是多少?引问: 相对的点如何理解?思考1: 蚂蚁从点A爬行到点B可能有哪些路线?请在导学案上画出来。
思考2: 怎样才能找到最短路径?如何判断?预设: 1.测量, 2.计算, 如何计算?追问1:这是立体图形, 如何转化为平面图形?预设: 展开图追问2: 可能的最短路径涉及几个面?是否需要完整的展开图?预设: 2个面即可追问3:可能的展开图共有几种情况?能否优化?预设:6种, 可优化为3种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 体会转化的思想, 采用局部展开或整体展开的方法, 从三种不同的图形变换中得到答案, 并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答案。
探究2长方体的最短路线问题问题2.如图, 有一个长方体, 它的长、宽、高分别为7cm、 3cm 、 4cm 。
在顶点A处有一只小蚂蚁, 它想吃到点B处的火腿肠粒。
已知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行的速度是1cm/s, 且速度保持不变, 那么蚂蚁能否在10秒内获取食物?思考1: 决定蚂蚁能否在10秒内获取食物的关键是什么?思考2: 怎样才能找到最短路径?有几种不同的展开方式得到可能的最短路径?确定3条路线, 完成学案, 计算得出最短路径。
最短。
因为130>116>98, 所以AB1因为102 >98, 所以蚂蚁能在10秒内获取食物.设计意图:类比正方体上的路径最短问题的研究方法, 展开找到最优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本节课除了教科书提供的例子外,还补充一个九章算术中的有趣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发展转化、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究勾股定理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数学发展的贡献,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逆定理).一起回忆一下.
生: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是a,b,斜边为c,则a2+b2=c2.
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逆定理):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我们知道这两个定理非常重要.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联系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两个对象——数和形.由直角三角形的“形”,可得到三边关系的“数”;反过来,由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个“数”,也可得到直角三角形这个“形”.更为重要的是,用它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
所以至少需13米长的梯子.
师:显而易见,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二、讲授新课
例1 如图所示,为了测得湖两岸点A和点C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B设立了一根标杆,使∠ACB=90°。
测得AB=200m,BC=160m。
根据测量结果,求点A、C间的距离
分析:它对应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例2 登山运动员在山顶一平坦处竖立起一面会旗,旗杆被系在A处的三条等长的铁索拉近紧,并分别固定在地面的C,D,E处,如图所示。
如果∠ABC=∠ABD=∠ABE=90°,那么BC,BD,BE这三条线段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1)线段BC,BD,BE分别在哪些三角形中?这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2)这些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能由已知推出BC,BD,BE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三、一起探究
工人在制作铝合金窗框时,为保证窗框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时采用如下的方法:如图,先亮出框AB,BC的长,再量出两点A,C的距离,由此判断∠B是否直角。
1.判断∠B是否直角的依据是什么?
2.如果AB=1.2m,BC=0.9m,那么,只有当点A,C的距离为多少时,∠B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思考:(1)这个实际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3)由数学问题的解决如何解释实际问题?
四、试一试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这是一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中记载的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全班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从中进一步认识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师生共析: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
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x+1)2=x2+52,x2+2x+1=x2+25
解得x=12
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13尺.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实际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发
现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成数学模型。
六、练习
1.课后习题
2.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并用勾股定理解决它.
3.收集勾股定理的历史.
七、作业
习题16.3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