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缺血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心血管外科缺血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1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2章左心室室壁瘤第3章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第4章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第5章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第一节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第二节冠心病合并瓣膜退行性病第三节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第1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适应证】通常情况下,有下列病变之一者具备手术指征:1.50%以上狭窄的左主干或类左主干病变。
2.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狭窄在70%以上。
3.合并左心功能受损,通过心肌血运重建可改善症状和心脏功能者。
4.心脏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或介入治疗时出现并发症。
5.心肌梗死并发症,如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及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太量反流等,6.无痛性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的急诊手术指征】1.发作心绞痛者,特别是不稳定型或变异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者;伴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提示心肌缺血不能改善,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者,应急诊手术。
7.严重左主干病变伴心绞痛发作,有猝死危险者。
8.介入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穿破冠状动脉导致出血,或斑块剥脱堵塞远端管腔,伴血压下降、顽固性心律失常等。
9.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应争取在6h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必要时也可外科手术;心肌梗死已超过应在2周后择期手术,合并右心室梗死应在4周后手术。
10急性心梗并发症。
如心肌破裂、心脏压寒、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所致二尖瓣反流等,应尽早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手术禁忌证】1.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病变远端血管管腔V1.mm。
11反复发生心肌梗死,发展致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而且靶血管差。
12严重的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13左心室功能低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0%)、长期处于慢性心衰等,不一定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如果通过左心室成形和冠脉搭桥能够改善左心室功能,可采取手术治疗。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目录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 (1)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 (1)二、体外循环 (2)三、抗凝及血制品 (3)四、术毕往ICU病房的转运 (4)第二章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5)一、体外循环操作管理常规(总则) (5)二、冠心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0)三、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2)四、小儿体外循环管理 (13)五、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7)第三章开胸、体外循环的建立、关胸操作常规 (20)第四章二次开胸操作常规 (22)第五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常规 (23)一、术前准备 (23)二、乳内动脉游离 (24)三、大隐静脉游离 (24)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6)五、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7)六、室壁瘤切除手术 (28)七、自手术室转运至ICU途中处理 (29)八、ICU中处理 (29)九、ICU转运至普通病房的处理 (32)十、出院计划 (32)第六章瓣膜手术操作常规 (34)一、二尖瓣替换手术 (34)二、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35)三、联合瓣膜替换手术 (35)四、二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6)五、三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7)六、三尖瓣替换手术 (38)七、瓣膜替换联合冠脉搭桥手术 (38)第七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操作常规 (40)一、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0)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1)三、动脉导管结扎手术 (41)四、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 (42)五、右室流出道疏通手术 (44)六、主动脉缩窄成形手术 (44)八、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手术 (45)九、部分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十、完全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第八章大血管疾病手术操作常规 (47)一、腋动脉插管 (47)二、升主动脉替换手术 (48)三、Bentall手术 (49)四、Betall+半弓替换手术 (50)五、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Bentall+象鼻手术 (51)六、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David I型)手术 (52)第九章全机器人及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操作常规 (54)一、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54)二、全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 (55)三、全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 (56)四、全机器人内乳动脉游离+MIDCAB (56)五、全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手术 (57)第十章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常规 (59)一、心脏移植围术期处理 (59)二、心脏移植手术操作 (66)三、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方案 (66)第十一章其他心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操作常规 (68)一、心包剥脱手术操作常规 (68)二、心房粘液瘤切除手术 (68)三、慢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 (69)四、左室流出道疏通术(肥厚室间隔肌肉切除) (70)第十二章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操作常规 (71)一、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操作常规 (71)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4)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7)四、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常规 (80)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成人患者药品1.芬太尼5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咪达唑仑1mg/ml在10 ml注射器中3.维库溴铵2mg/ml在10 ml注射器中4.10%异丙酚在50 ml注射器中5.利多卡因20mg/ml在10 ml注射器中6.苯肾上腺素5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7.硝酸甘油体重×0.3在50 ml注射器中8.多巴胺体重×3在50 ml注射器中9.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10.在室内可取到琥珀胆碱,肝素,鱼精蛋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11.适当的抗生素外部设备1.微量输液泵2.500毫升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及延长管(静脉输液用)3.气道管理设备(喉镜、口腔通气道,气管内插管导管,管芯,吸痰管)4.两套传感器用于动脉、肺动脉或中心静脉压力测定5.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和漂浮导管6.动脉穿刺针婴儿患者(体重小于10公斤)药品1.芬太尼1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芬太尼50u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3.咪达唑仑1m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4.维库溴铵1mg/ml在5 ml注射器中5.苯肾上腺素1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6.多巴胺体重×6在50 ml注射器中7.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8.在室内可取到肝素,鱼精蛋白,地塞米松外部设备1.袋装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和延长管,或使用可调输液器(静脉输液用)。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主动脉缩窄处的主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小于正常的50%或压力阶差∙⅛50mmHg o2.由于出生2个月内主动脉缩窄有继续纤维化和发展的趋势,对于无症状的病儿,一般不选择在此阶段手术。
3.建议5岁以内手术。
超过5~10岁未行手术治疗,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术前准备】1.对于主动脉缩窄的重症患儿,其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主动脉弓中断相同.首先要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静脉泵入前列腺素K1,约80%的患者情况会立即得到改善,股动脉搏动再次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消失。
4.保持合理的体肺循环阻力。
5.吸入的气体氧浓度保持在21%,血二氧化碳分压45mmHg0术前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6.应用多巴胺,保持酸碱平衡,血肌好水平正常。
患者病情稳定后6-12h后再行手术。
【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常温麻醉卜阻断主动脉进行切除缩窄段及对端吻合术,为不致发生脊髓缺血损害,导管前型或缩窄范围长以及需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手术应在低温(30°C)麻醉下进行或采取特殊措施。
应用体外循环者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ACT保持在400s以上,使用抑肽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
特别强调在开始休外循环及降温前,要插好左心房引流管,以避免心脏过分膨胀;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例,切开主动脉,直接由冠状动脉开口注入心脏停跳液。
【手术方法】1.体位及皮肤切口患者左侧向上卧位选择后外切口,经左侧第4肋间剖胸。
或患者仰卧位,按常规做胸正中切口剖胸及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做准备。
2.介入治疗主要为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置入。
一般认为,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期的主动脉缩窄,缩窄的复发率很高。
球囊扩张术用于婴儿及儿童期主动脉缩窄的治疗其复发率与外科手术治疗相等。
由于未能将动脉导管组织除去,晚期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
另一个重要的后遗症是一旦动脉瘤出现,由于没有缺血的刺激,侧支循环发育不良,再次手术治疗的截瘫发生率较高、外科手术后主动脉缩窄复发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球囊扩张术。
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由于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非常复杂,右心室双出口(DORV)有多种手术方式选择。
包括解剖矫治、功能矫治和各种姑息手术。
根治手术的目的是进行完全解剖修复,手术时机和方案取决临床状况和病理解剖。
通常应尽早行根治手术。
1.右心室双出口无肺动脉瓣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指征同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在出生后2~6个月手术,特别是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下(TaUSSig-Bing畸形),更易发生严重肺血管病变,应在1~3个月时行手术治疗。
2 .如不具备做根治手术的条件,可先行姑息手术,即肺动脉环缩术,术后2年再行Raste1.1.i手术或心房内转流加室缺修补手术。
3 .如病情允许,应尽可能于半岁前行室缺修补加大动脉调转手术。
4 .如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亦应尽早手术,手术指征同法洛四联症。
如合并其他畸形如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畸形等,也应尽量一期矫治。
【禁忌证】1.多器官功能衰竭。
5 .出凝血机制障碍。
6 .肺动脉高压型右心室双出口,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
【术前准备】1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成功率,可能的并发症,远期的生存率等。
2 .肺动脉高压型右心室双出口(1)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2)口服强心、利尿药,并适当补钾,(3)间断吸氧,口服卡托普利(开搏通)或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
3 .法洛四联症型右心室双出门(1)间断吸氧,每日至少2次。
(2)红细胞增多的患者,应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脑梗死。
(3)积极治疗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以防止发生心内膜炎或脑脓肿。
(4)晕厥反复发作者•,应加强供氧,适量使用β受体阻滞药,并尽早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主动脉下或双动脉下室间隔缺损(1)无肺动脉狭窄手术时机:由于存在巨大室间隔缺损(VSD),易致肺血管病变,应在婴儿期手术,少数反复心衰不能根治者,先行肺动脉环缩术。
心血管外科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适应证】诊断明确即应积极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者应该尽早手术矫治,至少应在6个月至1岁手术治疗。
【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ACT保持在400s 以上,使用抑肽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
【手术方法】1.体位及皮肤切口多为仰卧位胸前正中切口下完成。
为了美观的效果,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胸部切口。
2.心脏切口右心房切口。
3.手术步骤在修复瓣叶之前要先了解二尖瓣叶的功能,可用一根连接在注射器上的细导管送入左心室深处,加压注入生理盐水,仔细观察瓣叶漂起后的对合情况及回流发生的位置以确定修复方法。
修复二尖瓣裂。
浅的(IS1.1.度)瓣裂,实际是左心房室隔叶的交界,如经过加压注水试验,瓣叶对合良好,无反流,可不必处理。
I1.1.度瓣裂需要缝合。
用5-0无创针线在叶裂的根部缝一牵引线,在提拉牵引线同时用镶子提起叶裂的边缘,仔细看清下面的附着腱索。
自瓣裂缘起缝第1针,将缝线打结后再缝第2针,一直缝到叶裂的最末端,每针都要缝在叶裂的边缘组织上。
应尽量保存有效瓣叶面积,不宜过多地缝合瓣裂组织,以免缝合后使叶面变形或使下边的腱索缩短,引起狭窄或关闭不全。
如瓣环明显扩大或瓣叶之间的间距过宽,可在局部将瓣环缝缩,使瓣叶进一步对合,消除瓣口反流。
房室瓣成形术后,将心脏摆在自然的位置,然后从瓣口向左心室深处插入一根细塑料管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观察膨起的瓣叶相对合的状态。
如瓣叶之间基本能对合,瓣叶能保持膨起状态,则表明瓣叶成形有效。
闭合原发孔房缺。
将涤纶片或用0.6%的戊二醛浸泡30min的自体心包片剪成“D”形,补片的直边与二尖瓣环、1尖瓣环缝合。
用5-0或4-0无创伤双头针线从间隔靖上瓣环的中点开始向2个方向连续缝合.为了避免损伤传导系统,缝补片时有2种缝法:①在室间隔喳上多缝三尖瓣叶根部组织,少缝二尖瓣。
当缝针邻近“危险区”时绕开二尖瓣环及冠状静脉窦,使缝线远离危险区,并将冠状静脉窦隔到左心房一边,术后冠脉回流将不受右心房压力的影响,缺损完全闭合前,按常规排尽左心内的气体后,将缝线打结。
心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需要手术治疗。
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改变者,是否手术尚有争议。
【禁忌证】临床表现发细的艾森曼格综合征者。
【术前准备】1.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
血、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免疫学检查,梅毒、艾滋病病原学检查。
2.所有患者应测量四肢血压以除外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
3.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给予间断吸氧治疗和应用血管扩张药,有利于降低全肺阻力,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4.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首先考虑强心利尿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
5.病情严重的婴幼儿应注意术前的营养支持治疗。
6.拟行经皮介入导管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应进行食管超声检查。
向患者和家属讲明封堵术一旦失败,需手术治疔,如果杂交技术失败,需改在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
【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保持在400S以上,使用抑肱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
【手术方法】1.体位及皮肤切口多为仰卧位胸前正中切口下完成。
为了美容的效果,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胸部切口。
7.经皮介入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缺损边缘明确者效果较好。
8.杂交技术适用于婴幼儿。
经胸部切口显露右心房,在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引导下,直接将封堵器置于缺损处。
9.心内直视闭合术心包囊切开后,注意从心表面观察:①如并存部分肺静脉畸形连接,多为右上肺静脉位置异常,一般位于房间沟前方;②如并存肺动脉瓣狭窄,则肺动脉主干有狭窄后扩张及肺动脉主干上有喷射性收缩期震颤;③如合并室间隔缺损,则右心室流出道有收缩期震颤,并应注意是否并存左上腔静脉畸形以及左心发育不良等。
(1)中央型房缺闭合术:用心房拉钩显露房腔,直视下进一步验证病变是否与术前诊断符合,如确实是小缺损,而且边缘组织较厚者可直接缝合。
心血管外科室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室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者,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经严格的抗菌药物治疗仍然不能改善者以及严重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治疗不能改善者,应诙考虑急诊手术。
限制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的可能性较大,5岁以后自发闭合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对于这类患者是否手术仍有争议。
【术前准备】同第13章“房间隔缺损术前准备”。
【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保持在400S以上,使用抑肽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
【手术方法】1.体位及切口多为仰卧位胸前正中切口下完成。
为了美容的效果,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胸部切口。
2.心胜切口右心房切口显露膜周室缺最佳,操作方便;易于避免误伤传导系统;容易显露及避免误伤主动脉瓣;保全了右心室的完整;极少发生术后切口出血问题。
经右心室切口闭合室间隔缺损已非常少用。
多用于经右心房切口显露欠佳的室缺,如巨大的膜周漏斗部室缺、干下或小梁部靠近心尖的肌部室缺以及合并漏斗部或肺动脉瓣狭窄(如法洛四联症).这些手术常要做右心室直切口。
如做跨环补片或建立心外通道,右心室切口要远离左前降支干下型室缺经肺动脉切口修补。
3.显露室间隔缺损切开右心房前壁,用牵引线将切口的后缘缝在右纵隔胸膜上,切口前缘上、下两端各缝一牵引线并用心房拉钩显露出三尖瓣口。
一般用镇子适当提拉隔叶即可显露川缺损。
有口寸为充分显露隔叶下缺损,将内乳头肌自附着点切断后拉向右前方,缺损闭合后,再将乳头肌断端缝合复位、有的内乳头肌分几个小肌束,切断后不易复原,也可沿隔叶瓣环切开隔叶根部显露出缺损,用牵引线拉开瓣叶进行瓣下缺损修补,并于缺损闭合后,用5-0无创针线缝合瓣叶上的切4,闭合室间隔缺损(1)间断缝合固定室间隔缺损补片:膜周室间隔缺损多数要用自体心包或涤纶片闭合。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编版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目录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 (1)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 (1)二、体外循环 (2)三、抗凝及血制品 (3)四、术毕往ICU病房的转运 (4)第二章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5)一、体外循环操作管理常规(总则) (5)二、冠心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0)三、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2)四、小儿体外循环管理 (13)五、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7)第三章开胸、体外循环的建立、关胸操作常规 (20)第四章二次开胸操作常规 (22)第五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常规 (23)一、术前准备 (23)二、乳内动脉游离 (24)三、大隐静脉游离 (24)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6)五、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7)六、室壁瘤切除手术 (28)七、自手术室转运至ICU途中处理 (29)八、ICU中处理 (29)九、ICU转运至普通病房的处理 (32)十、出院计划 (32)第六章瓣膜手术操作常规 (34)一、二尖瓣替换手术 (34)二、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35)三、联合瓣膜替换手术 (35)四、二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6)五、三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7)六、三尖瓣替换手术 (38)七、瓣膜替换联合冠脉搭桥手术 (38)第七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操作常规 (40)一、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0)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1)三、动脉导管结扎手术 (41)四、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 (42)五、右室流出道疏通手术 (44)六、主动脉缩窄成形手术 (44)八、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手术 (45)九、部分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十、完全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第八章大血管疾病手术操作常规 (47)一、腋动脉插管 (47)二、升主动脉替换手术 (48)三、Bentall手术 (49)四、Betall+半弓替换手术 (50)五、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Bentall+象鼻手术 (51)六、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David I型)手术 (52)第九章全机器人及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操作常规 (54)一、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54)二、全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 (55)三、全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 (56)四、全机器人内乳动脉游离+MIDCAB (56)五、全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手术 (57)第十章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常规 (59)一、心脏移植围术期处理 (59)二、心脏移植手术操作 (66)三、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方案 (66)第十一章其他心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操作常规 (68)一、心包剥脱手术操作常规 (68)二、心房粘液瘤切除手术 (68)三、慢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 (69)四、左室流出道疏通术(肥厚室间隔肌肉切除) (70)第十二章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操作常规 (71)一、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操作常规 (71)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4)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7)四、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常规 (80)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成人患者药品1.芬太尼5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咪达唑仑1mg/ml在10 ml注射器中3.维库溴铵2mg/ml在10 ml注射器中4.10%异丙酚在50 ml注射器中5.利多卡因20mg/ml在10 ml注射器中6.苯肾上腺素5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7.硝酸甘油体重×0.3在50 ml注射器中8.多巴胺体重×3在50 ml注射器中9.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10.在室内可取到琥珀胆碱,肝素,鱼精蛋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11.适当的抗生素外部设备1.微量输液泵2.500毫升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及延长管(静脉输液用)3.气道管理设备(喉镜、口腔通气道,气管内插管导管,管芯,吸痰管)4.两套传感器用于动脉、肺动脉或中心静脉压力测定5.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和漂浮导管6.动脉穿刺针婴儿患者(体重小于10公斤)药品1.芬太尼1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芬太尼50u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3.咪达唑仑1m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4.维库溴铵1mg/ml在5 ml注射器中5.苯肾上腺素1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6.多巴胺体重×6在50 ml注射器中7.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8.在室内可取到肝素,鱼精蛋白,地塞米松外部设备1.袋装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和延长管,或使用可调输液器(静脉输液用)。
心血管外科法洛四联症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法洛四联症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本病确诊后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1.出生3个月以内无症状的患儿根治手术可推迟至出生后3-12个月进行。
2 .出生1~2个月内有严重症状者,先行分流术,再于第1次手术后12个月行根治术。
3 .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动脉,根治手术可能需行跨肺动脉瓣环加宽补片时,在有症状的患者先行分流术,待患者3~5岁时再行根治手术,以便必要时可植入适当大小的外管道。
4 .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年龄太小时手术风险较大,故可先行肺动脉环缩术,待患儿足够大时采用介入方法闭合肌部室间隔缺损,然后再行根治术。
也可直接做根治术。
5 .严重的左、右肺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可先行姑息性手术,待患儿肺动脉发育后再行根治术。
【禁忌证】1 .多器官功能衰竭。
2 .出凝血机制障碍。
【术前准备】1.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成功率,可能的并发症,远期的生存率等。
3 .间断吸氧,每日至少2次。
4 .对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鼓励其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脑梗死。
5 .积极治疗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以防止发生心内膜炎或脑脓肿。
6 .反复缺氧发作者,应加强吸氧,适量使用B受体阻滞药,并尽早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姑息手术(I)右锁骨下动脉-右肺动脉转流术:用于主动脉弓在左侧的病例。
①麻醉与体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②手术步骤A.切口及开胸:右胸前外切口,经第3、4肋间开胸。
b.右锁骨下动脉的游离: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剖及游离右锁骨下动脉,需要解剖到它的根部,同时也要游离右颈动脉,应注意仔细解剖其各主要分支血管以及毗邻的神经等组织,以免发生损伤。
在结扎后切断动脉远心端时应尽量靠近胸廓内动脉,甚至在锁骨下动脉的第1分支的水平切断动脉。
c.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结扎与切断右锁骨下动脉后,将近心端从神经禅中拉出,并将其拉转向右肺动脉。
右肺动脉的切口应比锁骨下动脉管径稍大些。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心血管外科双腔右心室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双腔右心室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单纯双腔右心室,右心室内压差>50mmHg,应手术治疗。
压差V50mmHg者,可暂不手术,定期随访。
2.合并其他心脏畸形需手术矫正,在矫正其他畸形的同时切除异常肌束。
【禁忌证】1.多器官功能衰竭。
2.出凝血机制障碍。
【术前准备】1.全面细致地询问病史和进行有关检查,明确诊断。
2.所有患者应测量四肢血压以除外可能合并的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缩窄。
3.发钳患者,术前吸氧。
4.完成术前常规化验,血、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免疫学检查,梅毒、艾滋病病原学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与体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2.手术步骤(1)切口及体外循环的建立:胸骨正中切口,经升主动脉插动脉管,经上、下腔静脉插两根静脉管;经房间隔插入左心引流管。
(2)心肌保护:体温降至阻断主动脉,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冷的含钾晶体(小儿)或含血(成人)心脏停跳液。
心室肥厚明显者,心表用冰屑局部降温。
(3)异常肌束切除:心脏停跳后,在右心室漏斗部做纵行切口。
由于异常肌束的阻裆,通过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往往看不到三尖瓣,但可见到异常肌束形成的狭窄孔,直角钳通过狭窄孔不能进入主动脉内,此点可与室间隔缺损鉴别,单个粗大的异常肌束应与调节束鉴别,异常肌束接近三尖瓣,而调节束靠近室间隔。
异常肌束跨越右心室腔,位于主流出道,口寸造成血流梗阻;调节束不横过右心室腔,不妨碍血流。
切除异常肌束,直至清楚看见三尖瓣结构。
(4)处理合并心脏畸形:如合并室间隔缺损,切除掉右心室异常肌束后,按常规修补室间隔缺损。
矫正其他合并畸形。
(5)缝合右心室切口及左心排气:心内畸形矫正完成后,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切口。
拔除左心引流管,请麻醉师加压膨肺,使左心腔的气体随着溢出的血液被排出,缝闭房间隔置左心引流管处。
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心脏复跳后,并行循环下闭合右心房切口。
(6)体外循环的撤除:血流动力学满意后,常规地撤除体外循环装置,包括拔除上、下腔静脉插管,停升主动脉根部的灌注管吸引,拔除灌注管,静脉给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最后撤除升主动脉灌注管。
心血管外科共同动脉干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共同动脉干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共同动脉干的1年自然死亡率高达75%。
因此,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一般在出生后2个月内。
62个月后,肺阻力升高,手术效果差5对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更应积极手术,可先行Banding手术,减少肺血流。
【禁忌证】文寸全肺循环阻力增高,肺血管发生不可逆性病理改变者,不易手术治疗。
【术前淮备】1.术前要确定共干的类型,明确肺动脉的起源。
明确共干瓣膜是否存在关闭不全及程度。
2.明确心内合并其他畸形。
3.准确评价血流动力学状况,包括肺循环阻力的变化。
【操作方法及程序】胸部正中切口,升主动脉插管尽可能选择远端,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温体外循环方法。
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显露室间隔缺损,并给予修补。
根据共干的不同类型,选择性切断肺动脉并修补主动脉缺损处。
肺动脉有缺损也可用心包片进行修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通道,如同种带瓣血管或颈静脉。
重建右心室・肺动脉通道。
合并心脏其他畸形时应同时做相应处理。
【术后处理】1.术后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左心房压,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和电解质平衡。
4.术后早期可持续镇静48h以上,必要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护心功能。
5.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可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或吸入一氧化氮等,必要时延长辅助呼吸时间。
【注意事项】1.术后早期强调积极处理方法,尤其是加强维护心脏功能,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
6.出院患儿应给予强心、利尿治疗3-6个月,并注意补钾。
7.心功能差的患儿应延长强心利尿治疗时间,并适量加用转换酶抑制药等血管活性药物。
8.定期复查,了解瓣膜和外管道的功能。
9.同种带瓣血管存在晚期钙化和晚期再手术问题。
血管外科技术操作规范【精选文档】
血管外科技术操作规范一、股动脉穿刺术二、股静脉穿刺术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四、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程序五、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技术规范六、子宫动脉栓塞术七、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八、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操作技术规范九、髂内动脉栓塞术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十一、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十二、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一、股动脉穿刺术适应症:1。
血管本身病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静脉瘘等.2.软组织或器官病变与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
3.某些肿瘤手术前了解血供情况或与重要血管的关系.4。
血管病变手术后随访。
5。
血管病变的介入放射学治疗。
禁忌证1.碘过敏试验阳性或明显过敏体质。
2。
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3。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
5。
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症。
6。
妊娠3个月以内者。
术者准备1、熟悉病史,详细了解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特别注意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2、向患者解释本疗法目的和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3、术前应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包括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失败等,取得家属理解,并签手术协议书。
4、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参考病变部位、性质和范围等有关资料,设计最佳方案。
患者准备1、术前为患者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常规X线、CT、超声等检查)。
2、术前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
3、穿刺部位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减少局部感染机会。
4、术前4h禁食、水.5、术前30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必要时)。
方法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延续,通过股三角,其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
在腹股沟韧带处位置最表浅,搏动最强,且操作简单,拔管后易于压迫止血,是理想的穿刺点。
经股动脉穿刺根据需要可选择逆行性及顺行性穿刺.1。
逆行性穿刺逆行性穿刺的进针点选在股动脉搏动最强处的正下方,即腹股沟皮肤皱褶下1~2cm,穿刺时左手中、示指轻按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右手持针对准该点斜行平滑刺入。
临床基本操作操作规范(胸外科)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1.准备物品:胸穿包一个(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2%利多卡因10ml,碘伏,定位纸.2.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并且做好呼吸配合。
3.评估环境安全及患者病情。
4.手消,同时核对患者身份。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姓名、年龄)核对腕带内容。
如“XX床是吧?叫什么名字?xx岁了是吧?”4.知情告知并保护患者隐私。
对患者目前情况及操作目的进行告知,充分征得患者同意。
5.操作步骤。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 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
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
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可再次穿刺.(6)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
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理。
普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实用标准普通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一篇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章深静脉穿刺插管术第一节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一、经锁骨上穿刺术1. 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肩下垫枕),头偏向对侧(一般选用右侧颈部进针),显露胸锁乳突肌外形。
以标记笔画出该肌锁骨头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平分线的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
2. 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
3. 于事先标记的进针点,以注射器抽吸0.5~1.0%利多卡因,行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为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并调整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试穿刺锁骨下静脉。
一般进针2.5~4.0cm即达锁骨下静脉。
进入血管确认为静脉血后改用18G穿刺针穿刺,进针方法和刚才一样,再次进入静脉后,在回抽血液很通畅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经穿刺针插入导引丝,体外保留约40.0cm,退出穿刺针;将导管顺着导引丝置入血管中,捻转前进至适当深度(一般导管插入深度为12.0~15.0cm),再退出导引钢丝;用装有肝素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回血后,向管内注入2.0~3.0ml 肝素钠生理盐水,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将导管固定片固定在接近穿刺点处,缝针固定导管,3M敷贴固定;连接输液器。
二、经锁骨下穿刺术1. 体位及准备同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
2. 取锁骨中点内侧1.0~2.0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3. 局部以0.5~1.0%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喉结与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与胸骨纵轴约呈45°角,与胸壁平面呈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4. 一般成人进针3.0~5.0cm即见有回血,按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置管及固定。
第二节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1. 平卧,头低20°~30°角或取肩枕过伸位,头偏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心血管外科大血管疾病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心血管外科大血管疾病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1章胸主动脉瘤第2章主动脉夹层第3章腹主动脉瘤第4章大动脉炎第1章胸主动脉瘤【适应证】1.无症状的胸主动脉瘤直径>5cm.2 .年直径增加Icm以上的胸主动脉瘤。
3 .有症状的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破裂。
4 .主动脉瓣疾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直径>4.5cm<>5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禁忌证】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
【术前准备】1.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应用镇痛、镇静药,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安静和血压平稳。
6 .训练咳嗽及深呼吸运动,术前4周必须戒烟。
7 .备血及血小板,全身备皮,术前晚常规灌肠(急诊患者除外)。
8 .按患者需要控制体循环血压。
9 .处理并发症或手术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10 术前感染、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应给予对症治疗。
【操作方法及程序】1.升主动碎替换术(1)基本方法,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
骼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动脉灌注管,如远端需停循环下开放吻合,则在右锁骨动脉插管,右心房插二阶梯静脉引流管,右上肺静脉或主肺动脉插左心引流管。
冠状动脉直接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表置冰水和冰屑降温,鼻咽温度降到25-28摄氏度。
(2)手术方法:正中纵劈胸骨切口。
上述部位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并行时部分游离动脉瘤远端正常的主动脉,室颤后在该处阻断,如瘤体远端无法阻断,应将3根头臂动脉游离阻断,在停循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切开动脉瘤,显露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停跳液。
清除瘤体内血栓,切除瘤壁,注意防止损伤冠状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处可不切除,严防血栓进入左心室和冠状动脉。
以相应口径的人工血管行置换术。
用3-0或4.0Pro1.ene连续缝法行端一端吻合,先吻合近心端,后吻合远心端,远端需开放吻合时则相反,远端吻合完成后即排气,开放头臂血管阻断钳,阻断人工血管,恢复正常体外循环。
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 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 或50ml 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9 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各种检查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 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 或50ml 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9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
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0.5~1.0cm 为宜。
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3.每次穿刺原则上是抽尽为宜,但对大量胸腔积液,第一次抽液一般不超过1 0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 500ml。
若因气胸或积液使肺长期受压,抽吸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复张性肺水肿发生,当病人主诉胸闷难受时则应停止操作。
第二节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证】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胸(中等量以上)。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开胸术后。
【禁忌证】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 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 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
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
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
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10(1)沿肋间做2~3cm 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
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 左右。
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
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
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 长的肋骨。
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
2~3 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
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3、胸腔感染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4、复张性肺水肿对于肺萎陷时间较长者,排放气体或液体速度不能过快,交替关闭、开放引流管,可预防纵隔摆动及肺水肿的发生。
5、膈肌、肝脏或肺损伤。
第三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应证】1.有肺部和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或在慢性咳嗽基础上咳嗽加重,咯血或痰中带血以及哮喘或喘鸣等,需要明确原因及病变位置。
2.影像学资料显示肺部异常阴影,如肺炎症、肺不张、肺门增大和肺门或肺内块影等,为发现病变和确定病变性质。
3.术前检查及定位。
气管、支气管肿瘤或中心型肺癌,为了明确病变位置,以判定能否手术切除和切除范围。
4.痰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而胸部影像学资料阴性,为了寻找病灶,进一步明确诊断,或通过激光血卟啉的方法,早期发现肺癌。
115.放疗、化疗及手术疗效观察以及检查有无复发、肉芽增生或狭窄等。
6.经气管、支气管针吸活检,可对支气管镜不能到达的肺内病灶或隆嵴下及肺门处的病灶进行镜下针吸活检。
7.原因不明的声带麻痹。
8.上段或中段食管癌,为明确是否侵犯气管支气管。
9.胸部手术后分泌物潴留所致的肺不张,通过床旁支气管镜及时抽吸,以使肺复张。
10.摘除支气管阻塞病变,如小的良性肿瘤、肉芽组织。
11.支气管胸膜瘘者,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瘘口并向瘘口处注入黏堵剂如纤维蛋白胶。
12.气管支气管内的激光治疗或近距离放射治疗。
13.协助气管内插管和气管插管的定位,尤其是双腔管插管。
14.支气管肺泡灌洗,可用于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或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同时可用于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化脓症的治疗。
【禁忌证】有下述情况应严格掌握。
1.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期,咳嗽较严重或有高热时。
2.心肺功能严重减退者。
3.大咯血者,应在咯血停止后进行检查,有出血倾向者要倍加谨慎。
4.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5.气管狭窄者,不宜做狭窄远端的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病人术前禁食4~6h。
2.麻醉与体位(1)体位:多采用卧位,也可采用坐位,特殊情况下可取半卧位。
(2)支气管镜插入路径有二,即经口腔或经鼻腔。
两者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操作者个人的习惯自行选择。
(3)麻醉:局部黏膜表面麻醉。
①鼻腔麻醉(经鼻腔入路时),选择较宽侧鼻腔,用1%麻黄碱喷鼻2~3次,然后用1%丁卡因棉棒置入鼻腔,在鼻中隔与下鼻甲之间,缓慢推入到鼻咽后壁,2~3min 后更换1 次。
②咽喉部麻醉,1%丁卡因喷雾3次,每次间隔3~4min,咽喉部喷雾时,让病人做深吸气动作,并发“咿”的声音。
③声门及气管麻醉,有两种,一种为气管内滴入法,在咽喉部麻醉后,插入支气管镜到声门部,然后通过支气管镜注入0.5%~1%丁卡因2ml 或1%利多卡因4ml;另一种为环甲膜穿刺麻醉,即用注射器在环甲膜处刺入气管,注入0.5%~1%丁12卡因2ml,注药后嘱病人咳嗽,此法简单、确实,麻醉效果可靠。
3.手术步骤(1)病人平卧,操作者站在病人头端,左手握镜体的操纵部,拇指控制调节钮。
右手将镜体送入鼻腔到达喉部或经牙垫孔道由口腔送入,沿咽后壁到达喉部。
(2)一般进镜15cm 左右,可见到会厌。
若见不到会厌,切勿盲目往前插入,否则易误插到食管内。
将镜子从会厌软骨的下方缓缓插入,即可看到声门,此时嘱病人平静呼吸,趁声门张开时将镜端从声门后部迅速插入气管。
(3)镜头进入气管后可追加少量麻药,然后将镜体远端调至自然位,视野对准管腔,自上而下检查气管的形态、黏膜色泽、活动度、隆嵴是否尖锐等。
(4)检查支气管时应按顺序进行,一般先右侧后左侧,先上叶后中叶、下叶。
如已知病变部位则先健侧,后患侧,最后再重点检查患病部位。
如若患者体弱,可只重点检查患侧。
(5)应记录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是否易出血,距离肺叶开口或隆嵴的距离。
应根据临床诊断决定是否进行钳取病变组织活检。
钳取组织时力争在同一部位反复钳取2~3块。
如病变表面有假膜、血痂、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应先将其吸除或钳取开后再向深层咬取组织。
如病变无法钳取,则用细胞刷进行刷洗涂片,送病理检查。
(6)活检后应密切观察片刻。
如有出血致视野不清楚,可用盐水冲洗。
若无继续出血或出血不多则可退出支气管镜。
若出血较多或持续不止,可局部注入麻黄碱1~2ml,一般均可止住。
4.并发症一般来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但技术操作不当也会引起如下并发症:(1)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多是麻醉不充分,声门松弛不够,镜体强行通过所致。
出现痉挛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吸氧,待缓解后再酌情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检查。
(2)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一般出血量不大,可自行停止,偶尔有大出血,甚至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检查前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活检时要尽量避开血管。
(3)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原有心脏病的病人,是支气管镜插入时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和缺氧所致。
如麻醉不完全,刺激强烈可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此时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注意事项】1.检查后应观察0.5h,无不良反应方可让病人离去,最好有家属陪伴。
2.检查后2h 内禁食水,以免发生误吸。
3.检查后一般会有短时间的痰中带血,不须处理。
若出血量较多,应给予止血13药物,并根据情况给予其他处理。
第四节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用于上纵隔探查和活检的手术技术,迄今为止仍是纵隔肿物、淋巴结和纵隔感染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肺癌病理分期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适应证】1.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病理分期。
2.原因不明的纵隔肿大淋巴结或肿物的诊断。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①严重的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②主动脉瘤;③心肺功能不全。
2.相对禁忌证①上腔静脉梗阻;②严重气管偏位;③血管畸形;④伴有严重颈椎病或胸廓畸形者;⑤纵隔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