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全解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课件4】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圆明园的毁灭》板书
总----损失不可估量(损失巨大) 建筑风格---美
圆明园的毁灭价值 赞叹 历史文化---珍贵 毁灭----痛恨(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 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 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 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 哪里是“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解析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解析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解析知识点主题思想: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内问题: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生字组词:毁:毁灭毁坏销毁坠毁烧毁诋毁估:估计估测低估估算估量评估拱:拱卫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辉:光辉辉映星月交辉金碧辉煌煌:辉煌殿:宫殿殿堂大殿桂殿兰宫陵:丘陵陵墓陵园陵寝中山陵览:阅览游览浏览展览博览群书境:环境境界国境边境身临其境]宏:宏伟宏大宏观大展宏图宽宏大量唐:唐朝唐装荒唐唐突颓唐不安闯:闯进闯练闯祸闯荡闯关冻_闯江湖统:统一统领统率统治传统血统销:销毁报销销售花销销声匿迹奉:奉命奉献信奉奉行奉公守法多音字:量:liáng称量liàng量体裁衣还:hái还有huán归还形近字:拱(拱手)供(提供)境(环境)镜(镜子)销(报销)消(消失)词语解释: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哎呀,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啊,我的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难受得很呢!圆明园,那在以前可是一个超级超级厉害的大园子啊。

就好像是一个装满了无数宝贝的大宝箱,那里面的好东西啊,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课文里说它有金碧辉煌的殿堂,那殿堂啊,我想肯定就像电视里演的那些神仙住的地方一样,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做的柱子,宝石镶嵌的墙壁,走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个小神仙似的。

还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呢,我都想象不出来那得多精致啊,就像用最最细腻的手工艺品一个个拼凑起来的,风一吹,说不定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像风铃一样好听。

园子里还有好多好多的奇珍异宝啊。

什么名人字画啦,那些字画肯定都是大画家、大书法家用心画出来、写出来的,每一笔都带着他们的心血和才华。

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宝贝,那些宝贝可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说不定有的是从海外的神秘小岛上找来的呢。

这圆明园啊,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宝藏,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汇聚到了一起。

可是啊,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就像一群强盗。

他们闯进了圆明园,就像一群恶狼冲进了羊圈。

他们眼睛里全是贪婪的光,看到什么就抢什么,就好像那些宝贝本来就属于他们似的。

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走的呢?就毁掉,就像那些坏蛋,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让别人得到。

他们放火烧圆明园的时候,那大火肯定烧得特别特别旺,就像要把整个天空都给烧红了一样。

圆明园在大火里痛苦地挣扎着,那些美丽的殿堂、楼阁都被大火吞噬了,那些宝贝也都被大火给烧没了。

我仿佛能听到圆明园在哭泣,它在说:“我做错了什么呀?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想啊,当时的人们得多伤心啊。

那些工匠们,他们辛辛苦苦建造了圆明园,就像爸爸妈妈精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点点看着它长大,变得那么美丽。

可是侵略者一来,这一切都没了。

就像自己种的一棵大树,好不容易长大了,结满了果子,突然来了一群坏人,把树砍倒了,果子也抢走了,这得多让人绝望啊。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十九世纪时曾是清朝皇室和宾客的游览胜地。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1860年遭到了毁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痛楚和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朝政府对来犯的英法联军采取了软弱无能的态度,导致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

英法联军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和烧毁,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极大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沉重打击。

圆明园不仅拥有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还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烧毁,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作为一座具有独特价值的园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创作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英法联军的破坏行为使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消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
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也让人们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感到永远的愤慨。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努力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传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要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明,让圆明园的毁灭成为历史上的痛楚,而不是重演的悲剧。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课⽂分析圆明园的毁灭课⽂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辉煌以及被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化的⽆限热爱,更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径的⽆⽐仇恨。

这篇精读课⽂描述了圆明园昔⽇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化的⽆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径的⽆⽐仇恨,激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语⾔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

写作时,⾸尾呼应,题⽬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与仇恨。

第⼀⾃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世界⽂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章的结尾提到的“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四⾃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最后⼀个⾃然段⽤精练、准确的语⾔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扬⼀抑,⼀美⼀惨,爱恨交织。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读⽂,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的景观是本⽂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章的题⽬为《圆明园的毁灭》,⽽⼤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的辉煌,要让学⽣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的辉煌壮观,让学⽣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化的感情。

教学建议 1.本⽂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简洁,内涵丰富。

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扎扎实实地理解语⾔⽂字,并展开想象,使学⽣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致的了解。

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字、图⽚、⾳像资料,使学⽣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师还可紧扣语⾔⽂字适当补充⼀些内容帮助学⽣理解课⽂。

2.“分清⽂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步训练。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解答
1.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用昔日的辉煌来衬托现在的荒凉,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这样写更反应出了侵略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答: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答:“10月6日”开始杀抢到,“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内放火。

这些数字写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与残忍。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主题思想是一篇文章或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在《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主要围绕着圆明园的建设和毁灭展开,其中蕴含了一些主题思想。

以下是有关《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的主题思想的详细阐述。

1.文化与历史的宝贵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文章中提到,许多文物被破坏和掠夺,这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这个主题思想告诉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努力保护、传承并宣传我们的历史文化。

3.历史的记忆与教训课文揭示了圆明园的毁灭是来自外国侵略者的袭击,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这个主题思想告诉我们要警惕历史的重复,珍惜和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文化。

4.保护自然和环境课文中还提到了圆明园的美丽自然景观,它与人工建筑相结合,显示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它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善待我们的大自然,避免人为破坏和浪费。

5.保卫家园与国家圆明园被烧毁的事件展示了侵略者对中国的威胁和破坏力。

文章传达了保卫国家和家园的重要性,呼吁每个人应该有责任为自己的国家和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6.勇敢与坚韧描述圆明园毁灭的部分也描绘了当时人民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这个主题思想向我们展示了应对挑战和逆境的勇敢精神,教导我们不畏艰难,保持乐观和坚定。

7.爱国主义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国家的痛,也是每个爱国者的痛。

文章中各种细节描述了当时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它们对圆明园的感情。

这个主题思想强调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为之奉献的精神。

总之,《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蕴含了许多主题思想,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历史的记忆与教训、保护自然和环境等。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中的这些主题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主动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国家和家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布局之美
建筑宏伟 举世闻名
爱文物珍贵
侵入 说教学反思
回顾自己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1、对时间把握不准,在昔日的辉煌讲解时间过多,导致在毁灭部分过于仓促,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 2、课堂中语言不够精炼,啰嗦重复,唯恐学生不会自学! 3、在教学时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造成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当看到学生的表现不是我预设的,显得有些着 急。 4、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够,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能入情入境应多增加些背景讲解 ,引起学生共鸣。 5、朗读还须增加层次,激发学生情感 6、过度衔接不够自然等等。 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 有效课堂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 这次公开课,让我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我相信,不足并不可怕,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才是首要 的。 总之,学习、学习、再学习,静下心来学习,提练自己的教学语言,找出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语文 素养,努力让自己早日成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
1.结合文字、图片等资料,抓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 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将“结合相关资料,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作为重点,将“在反 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作为难点。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历史事件的文章。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笔记:
1. 背景: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是清朝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也是世界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瑰宝。

然而,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并焚毁。

2. 原因:英法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在战争期间,他们发现了圆明园这个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为了报复清政府的抵抗,他们决定将其烧毁。

3. 过程: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

他们在园内大肆抢劫、破坏,将珍贵文物洗劫一空。

随后,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整个园区化为一片废墟。

4. 影响: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悲剧。

它不仅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座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使世界失去了一处独特的园林艺术景观。

此外,这一事件还加剧了中西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5. 教训: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我们要
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努力发展国家,提高综合国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后人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一段不能忘却的伤痛》我呀,在课本里读到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哎呀,读完之后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难受得很呢。

圆明园,那可是个超级了不起的地方啊。

我就想象着它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子,里面装满了数不清的宝贝。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梦幻乐园,把全天下最神奇、最美丽、最有创意的东西都装进去了。

那里的建筑,那可不得了,就像仙女用魔法变出来的一样。

有的房子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屋顶弯弯的,像弯弯的月牙儿,墙壁上还刻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那些图案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最精致的刺绣还要漂亮呢。

有像龙啊,凤啊这样的神兽,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飞上天去。

那里的花园,哇塞,就像是一个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在比美呢。

春天的时候,桃花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粉嘟嘟的;夏天的时候,荷花在池塘里亭亭玉立,像一个个穿着白裙子的仙子;秋天的时候,菊花五颜六色的,像是天边的彩虹落到了地上;冬天的时候,梅花傲雪凌霜,就像坚强的战士站在那里。

那些树啊,也都长得特别茂盛,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给人们遮阴乘凉。

还有园子里的那些宝贝啊,简直就是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一样耀眼。

那些珠宝,闪着五彩的光,就像童话里的魔法石。

精美的瓷器,薄得就像纸一样,可是又特别的结实,上面的花纹细腻得让人看了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书画作品呢,每一幅都是大师的心血之作,那笔墨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动。

可是呢,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就像一群凶狠的野狼,闯进了这个美丽的乐园。

他们眼睛里冒着贪婪的光,就像饿了很久的人看到了美食一样。

他们疯狂地抢夺着园子里的宝贝,就像强盗在抢穷人的救命钱一样。

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砸坏,那些漂亮的瓷器被他们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那声音就像是圆明园在哭泣啊。

那些书画被他们撕毁,就好像是在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点一点地撕碎。

我就想啊,那些侵略者怎么能这么坏呢?这圆明园又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怎么能这么野蛮地破坏呢?他们难道没有自己的家吗?如果有人跑到他们的家里,把他们家里的好东西都抢走,还把他们的房子弄得乱七八糟,他们会怎么想呢?再看看那些建筑,他们放火烧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文字解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文字解读

14.圆明园的毁灭·生字详解毁huǐ【部首】殳【结构】左右【文字源流】“毁”指破坏,毁损。

《说文》:“毁,缺也。

”金文、“说文古文”写作“婴、器”。

左边是有齿痕的春白和挺立的人形,右边是持器械的手,和起来会意砸坏别人的吃饭家伙。

小篆写作“毁”,将人形改作“土”,尚可会意毁坏破坏别人的食器和土地。

隶书随小篆结构写作“毁”。

【常用词组】毁灭、毁坏、毁于一旦【课文原句】圆明园的毁灭估gū,gù【部首】亻【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亻(人)表意,表示商人;古(gu)表声,古有过去义,表示商人要估量物价就得参照过去的规矩。

本义是商人。

引申为估量,揣测。

【常用词组】估计、估摸、估价【课文原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拱gǒng【部首】扌【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手(扌),篆书之形像手,表示以手行礼;从共,共有合义,表示拱是合两手向人致敬;共(gong)兼表声。

本义是拱手。

【常用词组】拱手、拱别、拱开【课文原句】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辉huī【部首】光【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光,古文字形体像人头上有火照明,表示光彩;从重(军),古时的军营将士居中,战车围在四周,表示辉是光源居中,光芒四射。

輝简化为辉。

本义是光彩。

【常用词组】辉光、辉华、辉光日新【课文原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煌huáng【部首】火【结构】左右【文字源流】“煌”字本义为光明、明亮,是一个象形字。

在金文中,“煌”字下边为一盏灯的形状,上面为“火”,即灯上有火,意味着光亮。

小篆文中,“煌”字的左边为“火”,代表字义;右边为“皇”,代表字音,即“煌”又成为一个形声字了。

“煌煌”常常连用,形容明亮辉煌的样子。

现在,“煌”字还引申为光彩鲜明的景象。

【常用词组】煌煌、煌荣、煌灼【课文原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殿diàn【部首】殳【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赏析《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惋惜之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痛惜。

二、赞叹之情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

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

三、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用仇恨之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语速要稍快,“凡是”“统统”“任意”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

最后两句语速要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全解重点生字估:gū揣测,大致地推算:估计。

估价。

估一估。

古同“贾”,商人。

估gù 〔估衣〕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

笔画数:7;部首:亻造句:他的估计没有错,果然是这样。

损:(損)sǔn减少:损失。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历时150多年,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园林艺术瑰宝。

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小路、形态各异的假山。

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的典雅与含蓄,又有西方的华丽与壮观。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圆明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掠夺一空。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悲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发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课文赏析:《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惨痛遭遇。

文章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组成和建设历程,展现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接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中。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讲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的悲惨历史,表达了对侵略者暴行的强烈谴责和对文化遗产损失的深深惋惜。

最后,作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鉴,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是一篇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解析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解析

圆明园的消灭课文,圆明园的消灭课文解析《圆明园的消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消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梦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但凡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相关资料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根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

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圆明园的毁灭》读写结合点解析

《圆明园的毁灭》读写结合点解析

《圆明园的毁灭》读写结合点的解析
——以详衬略略能详重扬轻抑抑更重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在结构和情感设计方面都有独到的特色,在结构上是用昔日辉煌的详细描述来衬托毁灭的简略记述,使毁灭损失的不可估量更突出。

而其中辉煌中的建筑详写,布局和收藏略写,但能通过建筑的辉煌想象到布局和收藏同样辉煌,这就印证了以详衬略略能详的结构。

在情感上着重写昔日辉煌的“扬”达到衬托毁灭的“抑”的沉痛的目的,就是重扬轻抑抑更重的情感设计。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重要知识点+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重要知识点+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重要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组词毁:huǐ(毁灭、毁坏、销毁)估:gū(估计、估量、估价)拱:gǒng(拱门、拱桥、众星拱月)辉:huī(辉煌、光辉、余辉)煌:huáng(敦煌、金碧辉煌)殿:diàn(宫殿、殿堂、大殿)陵:líng(丘陵、陵园、中山陵)览:lǎn(游览、阅览、浏览)境:jìng(环境、处境、家境)宏:hóng(宏伟、宏图、宽宏大量)唐:táng(唐朝、唐代、荒唐)统:tǒng(统一、统称、总统)销:xiāo(销量、分销、销售)闯:chuǎng(闯进、闯关、闯祸)奉:fèng(奉命、供奉、奉公守法)二、我会认组词珑:lóng(玲珑、透珑、小巧玲珑)剔:tī(剔透、剔除、剔指甲)澜:lán(波澜、力挽狂澜)烬:jìn(灰烬、烛烬、玉石同烬)三、多音字还:hái(还有)huán(归还)量:liáng(测量)liàng(重量)笼:lǒng(笼罩)lóng(鸟笼)四、近义词估量——估计环绕——围绕仿照——模仿景观——景色建造——建设幻想——遐想宏伟——雄伟任意——随意珍贵——宝贵销毁——毁灭侵略——侵犯瑰宝——珍宝精华——精髓举世闻名——驰名中外玲珑剔透——小巧玲珑五、反义词损失——收获热闹——冷清举世闻名——默默无闻销毁——保存精华——糟粕金碧辉煌——黯然无光六、理解词语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估量:估计。

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形容名声很大。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五年级语文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

部编五上语文13《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整理课文结构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词语理解玲珑剔透:这里指精工制作、内容镂空的工艺品。

玲珑,精致灵巧。

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举世,全世界。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近反义词【近义词】依照──模仿环绕──围绕【反义词】破坏──保护词语解释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

这是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饱览:尽情地观看,看不够。

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瑰宝:珍奇的宝物。

[例句]:大熊猫是我国的瑰宝之一。

近、反义词近义词:宏伟——雄伟瑰宝——珍宝仿照——仿造反义词:破坏——建设热闹——清静精华——糟粕难句解析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

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解读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解读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解读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然而,历史上这座美丽的园林曾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成为了人们不堪回首的伤痛。

本文将对圆明园的毁灭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火灾的蔓延圆明园毁灭的主要原因是火灾。

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首都北京。

当时,圆明园正值盛夏,极易燃的建筑材料和园内众多的油画、木刻等文物成为了火势蔓延的助燃品。

加之英法联军对园内的掠夺和破坏,火势迅速失控,不可收拾。

整个园区在熊熊烈火中瞬间被烧成废墟。

二、历史文化遗失圆明园的毁灭使得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永远消失。

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宫殿、庙宇、珍宝馆等建筑。

其中,还保存有大量的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然而,火灾的波及范围广泛,无情地摧毁了这些宝贵的文物,使得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三、丧失了园林的美丽圆明园毁灭后,园林美景已成过去。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维护,成为了一座含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皇家园林。

园内以湖泊为中心,辅以精心设计的建筑、山水、花木等元素,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然而,在火灾的蹂躏下,美丽的园林完全消失,只留下了一片破败的废墟。

四、国人的痛楚与反思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痛楚。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圆明园的毁灭被视为是一种对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的严重伤害。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公愤和愤慨,在民间形成了对外侵略和文明破坏的强烈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文化自尊的决心。

五、国际文化遗产的重建自圆明园毁灭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这一国际文化遗产。

虽然无法完全恢复原貌,但通过在毁址上建设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并重建了一些建筑,重新展示了一部分园中的景致。

这一举措代表着中国政府对文化传承和国家尊严的重视,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将永远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全解(2)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全解
举世闻名:举,全。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名望极大。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饱览:尽情地观看,看不够。

饱,足足地、充分地。

览,看。

充分地观看。

瑰宝:珍奇的宝物。

特别珍贵的东西。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先秦:即秦统一中国以前,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离清朝2000多年。

估计:量,读“liang ”,推算、计算的意思。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象征: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有如:好像,仿佛。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

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

学习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文重点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
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用不同感情朗读,惋惜、赞叹、仇恨,相互交织成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惋惜之情。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痛惜。

二、赞叹之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

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

三、仇恨之情
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用仇恨之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语速要稍快,“凡是”“统统”“任意”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

最后两句语速要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