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 动物营养与饲料 》复习资料
5、一般认为高等哺乳动物和禽类生长期的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酸三种。
6、青贮成功关键条件是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适宜的含水量(65%~75%)、形成厌氧环境和适宜的环境温度19~37 ℃。。
7、饲料在高温炉中550℃下灼烧3-4小时后剩余物质叫粗灰分。
8、常用的谷物籽实能量饲料有玉米、稻谷、大麦等。
二、单项选择题
1、饲料能量换算关系中,1卡=( A )焦耳。
A、4.184 B、0.24 C、6.25 D、16
2、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廉价粗蛋白质饲料的是( C )
A、大豆粕 B、酵母 C、尿素 D、氨基酸
3、饲用植物中营养物质的水分是指将一定重量的样品放在烘箱内,在( A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所损失的重量即为水分含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蛋白质饲料可分为____植物蛋白质饲料______、___动物蛋白质饲料___、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四大类。
2、与造血关系密切的三种矿物质元素为铁、钴、铜。
3、畜禽日粮缺碘,可出现典型缺乏症为甲状腺肿大,为避免此缺乏症的发生,在日粮中添加含碘化合物碘化钾(或碘酸钙)。
A、蛋白质和粗纤维 B、粗纤维 C、维生素 D、矿物质
11、动物出现甲状腺肿大可能是缺乏( A )。
A、碘 B、维生素E C、维生素A D、钴
12、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时,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 )。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蛋氨酸 D、胱氨酸
13、由于缺乏可引起雏鸡出现胫骨短粗症的微量元素是( A )。
10、( )无论是单胃还是反刍的幼龄动物均不能利用粗纤维类物质。
【西大2017版】[100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粗纤维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A:纤维素B:半纤维素C:淀粉D:木质素参考答案:C2:[论述题]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参考答案:钙和磷的功能1)骨和牙齿的结构成分2)钙的功能⑴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⑵促进血液的凝集⑶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3)磷的功能⑴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⑵高能分子的成分,ATP和磷酸肌酸⑶遗传物质的成分,RNA 和DNA ⑷辅酶的成分。
缺乏症1)骨畸形、骨灰减少⑴佝偻病:年轻动物⑶骨软化症:成年动钙、磷缺乏⑷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钙、磷代谢障碍2)钙的缺乏症⑴乳牛的产乳热发生在产仔时候,抽搐-昏迷-死亡低血钙不能动员足够的钙(激素调节不良)注射葡萄糖酸钙3)磷的缺乏症⑴食欲丧失⑵异食癖"Pica" 母牛-吃木头和其它东西。
3:[单选题]3、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______A:胃B:小肠C:大肠D:空肠参考答案:A4:[单选题]4.下面不属于猪必需氨基酸的是A:氨基酸B:谷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参考答案:B5:[单选题]5.下面不属于鸡必需氨基酸的是()B:谷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参考答案:B6:[单选题]6、玉米―豆粕型日粮,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赖氨酸B:亮氨酸C:蛋氨酸D:色氨酸参考答案:C7:[单选题]7.非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部位主要是在() A:瘤胃B:瓣胃C:小肠D:大肠参考答案:C8:[单选题]8.脂类水解产物通过()过程吸收。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C:易化扩散参考答案:C9:[单选题]9.家禽饲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10:[单选题]10.反刍动物的能量需要主要用()体系来表示A:消化能B:代谢能C:净能参考答案:C11:[单选题]11.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铁、铜B:铜、钴C:硫、钙D:钾、铜参考答案:C12:[单选题]12.缺乏()会引起动物皮肤角化不全症。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2、饲料转化效率3、维持4、能量饲料5、瘤胃氮素循环6、必需脂肪酸7、蛋白质饲料8、蛋白质生物学价值:9、消化率10、代谢能11、体增热12、限制性氨基酸13、瘤胃降解蛋白14、营养需要15、饲养标准二、填空1、猪日粮缺乏锌、铁、碘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纤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钴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畜禽营养需要的方法概括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6、________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夏季青绿饲料有效保存的方法之一,是确保家畜常年均衡供应饲料的有效措施。
7、制作饲料配方时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原则。
8、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________和________兼用。
9、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________营养。
10、净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1、当鸡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________,氨基酸水平应________。
12、体总产热=代谢能—________。
13、在猪、鸡微量元素预预混物中应含有微量元素铁、____、锌、____、碘、硒。
牛用微量元素预预混物中,除上述六种外,还有____元素。
14、.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三中有机物(),(),(),其中主要是()中的()和()。
15、我国禽采用()作为能量评定体系,反刍动物采用()作为能量评定体系。
16、对成年动物必需氨基酸有8种,即(),(),(),(),(),(),(),()。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含答案)——第三章饲料原料及质量标准.doc
第三章饲料原料及质量标准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1、粗饲料:2、青贮饲料:3、青绿饲料:4、能量饲料:5、蛋白质饲料:6、饼粕:二、填空(每空1分)1、写出两种最常用能量饲料原料名称:、32、能量饲料通常分为四类,除液体能量饲料和淀粉质块根块茎类饲料外,还有3、除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含氮物外,蛋白质饲料还包括4、常用的青贮方法是和o5、常用粗饲料主要是指和两大类。
6、青贮原料必须在厌氧的环境中,使大量繁殖,PH达到时,青贮饲料得以长期保存。
7、动物饲粮中最常用来补充钙的饲料原料是,动物饲粮中最常用的同时补充钙磷的饲料原料是o8、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为。
9、在所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使用效果最佳的饲料原料是。
10、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较低,因此只适合于饲喂,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喂效果,最好将秸秆饲料进行处理。
11、青绿饲料的含水量一般在以上。
12、谷物籽实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品质。
13、入仓玉米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以下。
14、从能量的角度比较,数皮的有效能值次粉的有效能值。
15、豆饼的能量含量豆粕,粗蛋白质含量豆粕。
16、鱼粉是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含量为,但鱼粉中食盐含量也较高,一般为,含盐量较高的鱼粉应控制用量。
三、选择题(每题2分)1、属于能量饲料的原料是()0A、豆粕B、荻皮C、鱼粉D、石粉2、米糠属于()A、粗饲料B、矿物质饲料C、蛋白质饲料D、能量饲料3、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廉价粗蛋白质的饲料是()A、大豆粕B、酵母C、尿素D、鱼粉4、能量含量最高的谷物籽实类饲料是()A、高粱B、麦类C、玉米D、荻皮5、油脂属于()A、蛋白质饲料B、能量饲料C、饲料添加剂D、维生素饲料6、秸秆适合于饲喂()A、猪B、家禽C、兔D、羊7、玉米在贮存过程中要求水分含量必须小于()A、14%B、16%C、18%D、20%8、常用谷物籽实类饲料中能量含量最高的是()A、大麦B、玉米C、高粱D、小麦9、新鲜米糠适曰性好,但不宜长期贮存,其原因是下列哪种物质含量高()A、粗纤维B、蛋白质C、不饱和脂肪酸D、微量元素10、大豆籽实及其饼粕中含有的主要抗营养因了是()A、单宁B、植酸C、游离棉酚D、抗胰蛋白酶11、各种饼粕类饲料中饲喂价值最高的是()A、大豆饼粕B、菜籽饼粕C、棉籽饼粕D、花生饼粕四、判断及改错(每题2分)1.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一类饲料称为粗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营养物质(营养素,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
3,饲料:4,消化:食物(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分类:a,机械性消化b,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环节)c,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
5,吸收:消化道内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以胞吞,胞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为机制)6,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7,(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某养分—粪中养分)/饲料中的养分8,瘤胃肝脏氮素循环:瘤胃中产生的氨,除部分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外,其余的经过瘤胃壁吸收入血,到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一部分尿素经过唾液或直接通过瘤胃壁返回瘤胃而被微生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则随尿液排出体外。
这种氨和尿素的循环叫作瘤胃肝脏氮素循环。
(意义:利于反刍动物提高N的利用率)9,必需氨基酸(EAA):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
9.1,半必需氨基酸: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和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9.2,条件性必须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必须由饲粮供给的氨基酸9.3,氨基酸中毒:某种氨基酸过量造成的不良作用不能被补充另外一种氨基酸消除的现象。
9.4,氨基酸平衡:饲粮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等的需要相符合。
10,必需脂肪酸(EFA):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亚油酸,α—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10.1: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1)表观BV=(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100%(2)真BV=(食入氮—粪氮+MFN—尿氮+MFN)/(食入氮—粪氮+MFN)×100%11,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大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或含量大于70mg/kg的元素。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7、非必需氨基酸: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15、瘤胃未降解蛋白: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题库1、粗纤维答案: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的粗纤维,是将饲料样品经1.25%稀酸、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碳水化合物。
2、有效能答案:有效能:能量是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中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有效能。
3、美拉德反应:答案:美拉德反应:动物营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可发生美拉德反应。
此反应起始于还原性糖的羰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生成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4、褐色脂肪:答案:褐色脂肪:初生的哺乳动物(猪除外)如初生羔羊、犊牛、人类婴儿等颈部、肩部、腹部有一种特殊的脂肪组织,称为褐色脂肪,是颤抖生热的能量来源,这种脂肪含有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含有大量红褐色细胞色素,只能形成热能,由血液输送到机体的其他部位起维持体温的作用。
5、常量矿物元素:答案: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钾、氯、镁、硫等七种。
6、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哪些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答案: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
(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7、试述纤维的负面作用有哪些?答案:纤维的负面作用有:①饲粮纤维水平增高,会加快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动物对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②纤维不仅本身消化率低,而且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饲粮可利用能值;③饲粮纤维水平增高,将增加动物消化道内源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损失等。
8、脂类与动物营养密切相关的特性包括哪些?答案:(1)脂类的水解特性(2)脂类氧化酸败(3)脂肪酸氢化9、蛋白质的分类有哪些?答案:(1)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名词解释1、粗蛋白:饲料中含氮物质总称粗蛋白。
2、粗灰分:是饲料与畜禽机体内无机物质的总称。
3、无氮浸出物: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总能:饲料总能可通过氧弹式测热器测定。
5、消化能:即饲料总能减去未被消化以粪形式排出的能量。
6、代谢能:指食入的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能量(Ag)后的剩余能量。
7、净能:指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8、添加剂:指各种用于强化饲养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及贮存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原料及产品。
9、添加剂预混料:即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各种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构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10、浓缩饲料:又称平衡用配合饲料。
由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11、精料补充料:为了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12、全价饲料:除水分外,能完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称为全价配合饲料。
13、奶牛能量单位:相当于1kg含脂率为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k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14、营养需要:也称营养需要量,即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5、饲养标准:是指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的统称。
16、脂溶性维生素:是指可以溶解于脂类中的维生素。
17、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可以溶解于水中的维生素。
18、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脂肪作为供能营养素,热增耗最低,消化能或代谢能转变成净能的利用效率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5%~10%。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凡是有符号的题目要先回答符号表示的中文含意,然后再解释)1.必需氨基酸::3.能量饲料:4.营养需要:5.全价配合饲料:6.微量元素:7.蛋白质饲料:8.饲养标准:9.常量元素:10.粗灰分:11.佝偻病:12.非必需氨基酸:13.粗饲料:14.标准乳:15.消化能:16.粗脂肪::二、填空题(每空1分)1.测定饲料粗灰分的温度要求为℃。
2.1Mcal饲料能量等于 MJ。
3.一般而言,牛的粗饲料应占其日粮干物质的 %。
4.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________营养,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钴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优质常规青贮饲料要求的适宜水分为。
6.高产奶牛分娩后因缺钙易导致发生。
7.供给充足的可降低动物对钙、磷比的严格要求,保证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8.我国饲养标准中禽的能量指标选用能。
9.国际饲料分类法把饲料分成大类,其中青贮饲料属于第类。
能量饲料属于第类。
10.用尿素制作秸秆氨化饲料时尿素的用量通常在 %左右。
11.麸皮含有较多的,因此不宜用来作仔猪的饲料或应该控制其用量。
12.测定饲料水分(吸附水)的温度要求为℃。
13.因为米糠含有大量的,因此不耐贮存。
14.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关键是为菌的迅速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
15.粗蛋白质%=N%×( )。
16.生长畜禽日粮中钙与磷的比例应为( )。
17.我国肉牛饲养中能量体系选用( )能。
18.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条件之一是原料糖分含量适宜,通常要求在 %左右。
19.浓缩饲料由 _______ 、 _______ 以及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组成,加入能量饲料后就成为全价饲料。
20.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及维生素E与维生素K。
21.猪日粮中缺乏铁、碘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和。
22.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不同动物出现不同缺乏症,家禽为_______,仔猪为_______。
23.配合饲料按营养特性可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一、单选题1. 动物营养中,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A. 能量来源B. 组织构建C. 维生素D. 矿物质2.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B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3. 饲料中的粗纤维主要来源于:A. 谷物B. 豆类C. 蔬菜D. 饲料添加剂4. 动物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饲料的口感B. 促进动物生长C. 预防疾病D. 改善饲料的外观5. 动物营养中,能量的单位通常是:A. 卡路里B. 焦耳C. 千卡D. 千焦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A. 饲料的加工方式B. 动物的年龄C. 饲料的储存条件D. 动物的健康状况2. 动物饲料中常见的能量饲料包括:A. 玉米B. 豆粕C. 鱼粉D. 菜籽粕3. 以下哪些是动物营养中必需氨基酸?A. 赖氨酸B. 精氨酸C. 蛋氨酸D. 色氨酸4. 动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包括:A. 促进动物生长B. 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C. 增加饲料的适口性D. 提高饲料的保存期限5. 动物营养中,以下哪些是必需脂肪酸?A. ω-3脂肪酸B. ω-6脂肪酸C. ω-9脂肪酸D. ω-1脂肪酸三、判断题1. 所有动物都需要从饲料中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错)2. 饲料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酶完全分解为氨基酸。
(对/错)3.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以完全替代天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对/错)4.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与其饲料的纤维含量成正比。
(对/错)5. 动物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动物营养中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2. 描述动物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性。
3. 解释为什么动物饲料中需要添加微量元素。
4. 讨论饲料添加剂在现代动物饲养中的作用。
5. 分析动物饲料中粗纤维对动物消化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某养殖场发现其饲养的鸡只生长缓慢,羽毛脱落,且有部分鸡只出现腿部无力的现象。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动物营养是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的科学,它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饲料则是供给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食物。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不仅关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也与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需求、饲料成分以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进行复习总结。
一、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是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的科学。
它包括动物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以及饲料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生理状态、生产阶段、环境条件等有关,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对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
能量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产的基本能源,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内组织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动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所必需的辅助物质。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合理的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产阶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三、饲料的成分饲料是供给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食物,它由多种成分组成。
常见的饲料成分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等。
粗蛋白是动物体内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粗纤维则是促进动物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成分,粗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灰分则是提供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合理的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成分的含量来确定。
四、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氨基酸可以弥补饲料中不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可以满足动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来确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科总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理想蛋白: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2.平衡试验:也是代谢试验,它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通过测定营养物质食入、排泄和沉积或产品中的数量,并用以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常用于研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和利用情况。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既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
即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养分的能力。
4.热增耗:又称特殊的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部分。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
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饲养标准。
6.必需脂肪酸:但凡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7.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或食物提供,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8. 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9.内源尿能:尿中的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体内蛋白质发动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
10.采食量:通常指动物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分为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
11.维持:是指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相对衡定;生长动物或生产产品动物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周转代谢保持动态平衡。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考试经典核心要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考试经典核心要点来源:魏攀鹏基本概念:饲料报酬、饲料、动物营养、消化率、碳水化合物、寡糖、粗脂肪、必需脂肪酸、吸附水、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限制性氨基酸、粗蛋白、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消化能、代谢能、净能、饲养标准、营养需要、NND、维持、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日粮、饲粮、饲料配方理论要点:1.目前畜禽的生产水平。
2.饲料的消化方式及养分的吸收方式。
3.饲料的六大营养成分和六大概略养分。
4.水的来源与排泄方式有哪几种?5.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消化异同。
6.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原理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7.必需脂肪酸有哪几种?8.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9.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比例和组成的基本单位。
10.脂肪的营养作用。
1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13.水的营养作用。
14.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种类。
15.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
16.脂溶性维生素及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
17.维生素A的作用与缺乏症。
18.维生素D的作用与缺乏症。
19.如何才能达到氨基酸的平衡。
20.钙磷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21.国际饲料分类和国内饲料分类。
22.玉米的营养特点。
23.豆粕的营养特点。
24.各种饼粕的有毒有害成分。
25.补钙的饲料及补磷和钙的饲料有哪些?26.各种动物采用什么能量体系?27.动物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是什么?28.饲料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那几道工序?营养与饲料复习一、名词解释1. 饲料报酬:饲料报酬是畜牧业生产中表示饲料效率的指标,它表示每生产单位重量的产品所耗用饲料的数量。
2.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3.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4. 消化率:指饲料中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率。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1—2)章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1、粗脂肪:2、粗灰分:3、必需脂肪酸:4、总能:5、饲料添加剂: 二、填空题1、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包括________ 、2、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的物质总称为___ 豆科籽实饲料是畜禽的饲料3、饼粕类饲料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二是__________________4、猪日粮缺乏锌、铁、碘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5、生长猪的日粮粗纤维含量一般,鸡和幼猪的日粮粗纤维含量一般为6、可促进钙磷吸收和利用,骨骼钙化的维生素7、请写出三种常量矿物质元素,它们、和。
请8、写出净能的利用形式有两种;:和9、三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和 10、为了防止幼龄动物出现贫血症状,通常应在其日粮中注意添力、和__________ 三种微量元素。
11、按干燥方法青干草可以分为:和12、必需脂肪酸主要有、和。
13、在猪鸡日粮缺乏,可引起皮下肌肉及胃肠出血的维生素14、测定粗灰分时,高温电炉的温度1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青贮有益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钻可出现17、一般情况下,植物脂肪比动物脂肪含量多的18、饲料蛋白质在单胃动物消化道被分解成营养物质()和()被吸收19、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20、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部位为。
棉仁饼粕因含而有毒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猪出生后2-3天及时注射铁钻合剂,可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雏鸡除生长猪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补充三种,即、23、菜籽饼的脱毒方法有24、目前常用的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补充铁用、补充铜用补充锰用、补充碘用三、选择题1、棉籽饼中有毒的物质是()。
A.游离棉酚B.龙葵素C.抗胰蛋白酶2、下列不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重点:理论卷:1.概略养分,养分的功能(一)饲料养分概略分为6大类,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
①水分与干物质(DM):饲料中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含于细胞间,与细胞集合不紧密,易挥发的,称为初水(游离水、自由水);另一种是含于细胞内,与细胞内成分紧密结合,难以发挥,称为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②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
③粗脂肪(EE):饲料中全部脂溶性物质称为粗脂肪,用乙醚浸提,所以又称为乙醚浸出物。
粗脂肪中除了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④粗纤维(CF):⑤粗灰分(ash):是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质及其盐类,有时包括少量泥沙。
⑥无氮浸出物(NFE):除去以上五种养分后,经计算得出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主要包含易被动物利用淀粉、双糖(蔗糖)、单糖等可溶性糖类,此外还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常用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一般在50%以上。
(二)养分的基本功能①结构物质:饲料中的养分是动物机体组织、细胞中的构成物质,如骨骼、肌肉、皮肤、结缔组织、牙齿、羽毛、角、爪等组织器官。
②能源:动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维持体温、随意活动和生产产品,所需的能量皆来自于饲料中的养分。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为动物供能,但以糖类的功能最为经济。
脂肪除了功能以外还是动物体储存能量的最好的形式。
③生理及代谢调节物:养分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某些氨基酸、脂肪等,在动物体内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
④形成产品(三)养分的来源蛋白质可来源于动物性及植物性饲料糖类可以是淀粉,也可以是非淀粉多糖脂肪也可以是动物源及植物源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生产和饲料工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组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水平动物生产的实质是养分的沉淀(肉)或分泌(蛋、奶),营养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50% — 80%。
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2012
一. 名词解释(5×2`)1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总和。
2代谢: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理想蛋白: 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为100%。
3配合饲料: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和,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营养标准。
4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合成,或合成的速度慢、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5.过瘤胃蛋白:饲料中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完整的进入真胃和小肠,这部分蛋白质称过瘤胃蛋白。
6.常量矿物元素:占体重0.01%以上的矿物元素。
如Ca、P、K、Na、Mg、S、Cl 等7.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
或者消化率(%)8.氧化酸败:9.添加剂:指在饲料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10.青饲料:是供给畜禽饲用的幼嫩青绿的植株、茎叶或叶片等,富含叶绿素,其自然水分含量在45%以及其以上。
11.代谢能:12.能量饲料:指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
1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吸收氮转化为体组织(或畜产品)氮的效率,即存留氮量与吸收氮量之比。
即存留氮/吸收氮×10014.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等。
15.佝偻病:是幼年生长家畜骨骼病变。
表现出骨端粗大,关节肿大,骨质疏松,骨骼变形。
产生原因是缺钙、磷、维生素D以及钙磷比例失调。
16.氮素循环:17.析因法: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然后相加构成总需要量。
畜禽营养与饲料各章复习要点
《畜禽营养与饲料》复习要点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主要问题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名称2、实验室常规分析出的化合物名称(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动植物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矿物质)4、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关系5、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动物稳定,植物差异大;粗蛋白:动物13%~19%,真蛋白含量高,植物1%~36%,非蛋白氮含量高;粗脂肪: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动物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植物无氮浸出物是淀粉,动物是葡萄糖和糖原,粗纤维:植物独有)6、畜禽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7 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要看的两个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9、如何从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量(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总含氮量×6.25)10、短肽的营养作用(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沉积率,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率,酪啡肽能调节机体胃肠运动,增进采食)1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12、蛋白质缺乏与过量对动物的危害(消化紊乱、生长发育受阻、贫血、繁殖力降低)13、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14、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机械法、化学法、氨基酸保护法)15、瘤胃氮素循环及意义(粗蛋白质→氨→菌体蛋白;氨→瘤胃血液→肝脏→尿素,大部尿素→肾脏→排出;少部尿素→唾液和血液→瘤胃,周而复始,提高氮的利用率,避免氨中毒)16、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可避免蛋白质变成能源物质,节约蛋白质、提高经济效益)17、提高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利用的措施(日粮组分搭配多样化,补充氨基酸添加剂、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饲酶制剂)18、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质的机制(尿素→氨+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酮酸+ 挥发性脂肪酸,氨+酮酸→氨基酸→菌体蛋白质→氨基酸)(菌体蛋白和天然蛋白质一样对反刍动物意义大)19、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氨中毒应注意的问题(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控制喂量,注意喂法)20、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分类(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2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能量的主要来源、体脂的主要原料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22、畜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单胃动物葡萄糖代谢、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代谢)23、粗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可以填充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的排泄、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源物质)24、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畜禽种类不同、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营养、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25、脂肪的组成(真脂肪有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类脂肪由甘油、脂肪酸、含氮化合物组成,磷脂蜡质、固醇)26、脂肪的营养作用(体组织的成分、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畜产品的组成成分、对畜体的保护作用)27、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反刍动物的瘤胃氢化反应)28、饲料中添加油脂有什么作用?(直接供能、改善适口性、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避免吸湿结块、减少粉尘)29、饲粮中添加油脂应注意什么?(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混合要均匀、添加抗氧化剂、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的供给量尤其,是VE 和Se、控制粗纤维)30、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构成畜体组织、调节渗透压、生命所必需)31、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钙: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抑制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内分泌,磷:参与能量代谢、促进脂类与DNA、RNA的合成有关)3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钙、磷比例、维生素D 乳糖、蛋白质、磷的存在形式)33、钙、磷的缺乏症(异食癖、佝偻病、溶骨症、产软蛋、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34、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食盐中毒35、常量元素镁、硫、钾的营养作用36、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7、维生素的分类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8、维生素A 有哪些营养作用?(保护粘膜上皮的健康、防止夜盲症、促进生长、维持正常的繁殖力、维护正常的神经功能)39、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有哪些影响?(V A、VB2、VC、VE)40、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的后果( 8%干渴、食欲丧失;10%代谢紊乱;20%以上引起死亡)41、畜禽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饲料水、代谢水)42、畜禽体内水的排出(粪尿、皮肤蒸发、汗液、呼吸、畜产品)43、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生产性能、日粮组成、环境温度)44、畜禽饮水过多不利于畜禽生产(减少采食量、降低物理消化、增加维持能耗、污染环境)45、简述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46、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有什么意义?(能量过高、能量不足)47、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名词解释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干草糠麸非蛋白氮饲料主要问题:1、饲料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各是什么?(水、粗纤维、粗蛋白质)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7位、3节:国际分类号、中国亚类、饲料顺序号)3、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磷的含量低,维生素D 含量丰富,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4、粗饲料的种类(干草、秸秆和秕壳类、树叶)5、青干草的调制方法及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6、粗饲料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工方法7、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选择地址、秸秆处理、堆垛注入氨水塑料罩膜制作)8、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含水量高、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适宜、维生素含量丰富)9、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地与施肥植物的不同部位)10、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豆科: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紫云英、毛苕子)(禾本科:青刈玉米、青刈高粱、青刈燕麦、苏丹草)(叶菜类:苦荬菜、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苋)(水生饲料及其他: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绿萍)11、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日粮中的用量即应注意的问题)12、青贮的意义(有效保存营养成分、保持鲜嫩汁液、扩大饲料资源、杀菌)13、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半干青贮、外加剂青贮)14、从青贮原料收割到青贮完成的三个阶段(植物呼吸阶段、微生物作用阶段、青贮完成阶段)15、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糖、水、温度、厌氧)16、青贮设备(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17、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收割、运输、切碎、装窖、踩实、封窖)18、半干青贮饲料的制作(关键是饲料要风干水分含量达到45%-55% )19、常用的青贮饲料方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提高青贮饲料的酸碱度和降低PH值,使PH值接近7.0 )20、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钙少磷多缺乏维生素缺乏A、D )21、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及利用是应注意的问题(有效能高、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含量低、VE、VB1含量丰富,水分超过14%易霉变感染黄曲霉毒素)22、简述糠麸饲料的营养特点(蛋白质相对高、矿物质钙少磷多维生素丰富)23、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淀粉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维生素含量低)24、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饲用特点(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不恰当,磷为植酸磷,维生素缺乏A、D,含有抗营养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7、非必需氨基酸: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15、瘤胃未降解蛋白: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22、净能: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23、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24、维持净能(NEm):指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能量。
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35、生产净能(NEp):指饲料能量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部分。
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26、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以上的元素。
Ca、P、K、Na、Cl、Mg、S共7种27、微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小于0.01%的元素。
28、佝偻病:幼龄动物由于缺乏Ca、P或Ca、P比例失调或缺乏导致骨骼不能正常钙化,骨端变粗变大,称为—29、日粮电解质平衡:是指日粮中每千克或每100克干物质所含主要阳离子(Na、K、Ca、Mg)毫摩尔与主要阴离子(CL、S、PO4)毫摩尔之差,表示为各离子mmol与其化合价(电荷数)乘积的总和(mmol/kg)30、滑腱症:由于缺乏Mn、、生物素而导致的家禽的腿骨变粗变短的一种现象。
31、曲爪麻痹症:小鸡由于缺乏Vb2,导致小鸡跗关节着地,爪内曲,低头、垂尾、垂翼。
32、多发性神经炎:由于缺乏Vb1导致鸡发生头部抽搐等症状的疾病。
33、采食量:是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有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之分。
34、随意采食量:自由接触饲料,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35、实际采食量: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
36、规定采食量: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定额。
37、适口性: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
38、抗营养因子:指饲料中本身所有或从外界进入,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长的物质。
39、饲养试验:在接近实际生产条件下,给动物饲喂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粮或饲料,观测动物的各种反应(如生产性能、理化指标、健康状况等),以此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或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
广义地,消化实验、代谢实验都属于饲养实验.40、青绿饲料:水≥60%,以富含叶绿素而得名。
41、青贮概念:用高水分含量的青贮饲料在青贮器内控制发酵所调制的一种青绿多汁饲料。
42、粗饲料:自然状态,水分45%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18%以上,有机物质消化率在65%-70%以下,消化能不超过2500kcal/kg[DM]。
43、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CF<18%,CP<20%,DE在2500kcal/kg一类饲料。
44、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大于或等于20%以上的饲料。
45、单细胞蛋白质: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白质46、全价配合饲料:按规定的饲养标准配制,能满足畜禽全部营养物质需要的配合饲料。
47、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浓缩饲料的配合范围较大,可由5—50%。
它不能直接饲喂动物。
48、精料混合料:用于牛、羊等草食动物的一种补充料,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组成,以补充草料中营养不足的部分。
49、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50、代乳饲料(人工乳):是专门为哺乳幼畜配制的,以代替自然乳的全价配合饲料。
51、奶牛能量单位(NND) :l kg含脂4%的标准乳所含产奶净能3.138MJ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52、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53、孕期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54、维持:成年动物或非生产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
55、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56、内源尿氮(EUN):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除的氮。
57、代谢粪氮(MFN):采食无N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58、营养需要: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59、饲养标准: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60、日粮:一昼夜(24h)一头动物所采食的饲料量。
61、饲粮:按日粮的饲料百分比配制的大量混合饲料。
62、全价日粮(平衡日粮):指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例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则称之。
填空题:1、能量饲料小麦、大麦中的水溶性NSP有: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
2、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因为后者可以通过亚油酸合成,所以一般亚油酸为必需氨基酸。
3、常用植物饲料Ca不足,P过量;Na不足,K过量; Cl不足,Mg过量。
4、我国蛋鸡,种鸡总磷需要为0.6%,Ca 3-4%,Ca:P=5-6:1。
5、高温季节Ca、P浓度要比适温、冬季提高10%。
6、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强.转化:一分子β-胡萝卜素经酶作用可生成两分子视黄醇,可提供动物2/3的维生素A的需要.转化部位:肠道7、家禽:维生素D3的效价比维生素D2约高30倍。
8、5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尼克酸,9、高产奶牛和饲喂高营养浓度饲粮的肉牛,增加对尼克酸的需要。
10、叶酸缺乏症--巨红细胞贫血。
只有微生物能合成,植物性饲料不含.12、胆碱缺乏症(家禽)-- 骨短粗病,滑腱症,贫血13、部分功能:促进机体的防御机构(白细胞、抗体等);参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14、维生素C的添加效应:抗应激15、动物体所需水的来源:1饮水(主要)2 饲料水(因饲料不同而异) 3 代谢水(有机物代谢产生,占5%-10%)16、许多动物均喜好甜味;猪特别喜爱甜味;18、消化N = 食入N-粪N、沉积N = 食入N-(粪 N+尿N)、蛋白质(N)消化率(%)=消化N/食入N×100、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沉积N/可消化N×100、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沉积N/食入N×10019、青贮饲料中含有的有机酸:乳酸、乙酸、丁酸,其中丁酸含量越少越好。
20、在青贮饲料中,当pH 下降到4.2以下时,只有乳酸杆菌存在;pH为3.0时,乳酸杆菌停止活动22、米糠的营养价值受谷壳含量的影响23、饲用脂肪的种类: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粉末油脂(固体油脂)24、蛋白质饲料的分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单细胞-----、非蛋白质氮饲料(用于反刍动物)26、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蛋白质高品质好,富含B族维生素与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如酶等。
含未知生长因子。
27、乳中脂肪酸的来源: 1、来自血液和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 2、反刍动物合成的原料为乙酸和β-羟丁酸 3、单胃动物主要是葡萄糖28、日产奶量在15kg以上时,Met和Leu可能是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日产奶量达30kg时,Met、Leu、Lys、His、Thr将成为限制性氨基酸。
29、猪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30、综合法与析因法的比较:综合法确定的需要量 > 析因法;析因法具有更大应用前景;综合法可用于验证析因法结果。
31、饲料添加剂的条件1、安全2、有效3、稳定4、适口性好5、对环境无不良影响32、维持动物骨骼健康和发育的矿物质:钙、磷、镁、锰铜、锌33、引起家禽腿骨粗短症的维生素:A、B2、D、生物素、胆碱34、造血有关的矿物质:铁、铜35、造血有关的维生素:C、B6、PP、B12、胆碱、叶酸问答题:一、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1)动物年龄(消化酶发育的时间效应)(2)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3)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4)日粮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5)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6)饲料加工(热损害)(7)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8)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二、简述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1)合成蛋白质——赖氨酸的作用几乎全在于此;(2)分解供能小肠可能不能降解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组氨酸;(3)参与免疫调节过程——苏氨酸、SAA、谷氨酰胺、缬氨酸;(4)Trp 5-HT,调节采食量;(5)苏氨酸与生糖、维持和采食量调节(6) 亮氨酸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7)谷氨酰胺在仔猪肠道发育和供能中具有重要作用三、生长猪、家畜、成年动物必需氨基酸各有多少种?分别是哪些?生长猪:10种EAA---- 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成年猪: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四、氨基酸拮抗作用的常见类型1、拮抗作用的实质:干扰吸收----竞争相同的吸收载体,或影响代谢---影响酶活性2、常见类型:1、赖氨酸与精氨酸 2、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缬氨酸五、饲料中的总水分包括哪些:1、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