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分析

合集下载

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
日本 天竺
独行 或结伴
结伴 独行
是否 归国
未归国 归国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僧人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 僧人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为什么遣唐使团 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前 往唐朝呢?
唐朝对日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中 国 的 茶 文 化
日 本 女 子
唐代服饰
唐都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都城平城京平面图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宝 (始铸于708年)
月を望みて 鄕を望む
翹首(げうしゅ)して 望み, 東天を
神(しん)は 馳(は)す 奈良 の邊。 三笠 山頂の上に, 想ふ 又もや 皓月(かうげつ) 圓(まどか)ならんと。
鉴真坐像
日本派往唐朝的使团叫做遣唐使。唐朝时期的前后 200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 使团成员中有大使、副使、翻译、医师、画师、工匠、 音乐师等。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 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 不同凡响,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 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
望月望乡 翘首望東天, 神弛奈良边。 三笠山頂上, 想又皓月圆。
日本在政治经济制度、建筑、城 市建设、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 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深刻影响。
鉴真坐像
5年后,66岁高龄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 鉴真:唐代高僧。俗姓淳(chún)于, 的失明老人鉴真,毅 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 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唐玄宗时, 然再次登上东渡的航 技术人员达 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 日本僧人普照邀请请鉴真去日本传播佛 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法。鉴真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 船。而这次他终于如 六次东渡日本始获成功。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愿地踏上了日本的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 地,信守了自己的承 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 36名 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 诺 …… 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附解析)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出玉门关后,向导借故离开了他。

他走入沙漠地带,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黄沙漫漫,无边无际,他只得寻着骆驼粪的踪迹前行。

一天,他迷失了方向,身体又极度困乏,便下马取皮囊喝水。

不料一时失手,水全流光了。

他只得东行十余里,忽然想:“我曾发誓,若不到天竺,决不向后退一步,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以生。

”于是立刻勒马西行,连行五天五夜,人马一齐倒卧在沙石上。

后多亏马醒后把他带出沙漠,终于到达北印度。

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去天竺干什么?(2)与“他”同时期的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3)“他”为唐朝、天竺文化传播作出了什么贡献?(4)你觉得在“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答案】(1)玄奘;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经。

(2)鉴真东渡日本(3)玄奘到天竺取回佛经,并组织人翻译。

同时根据在印度半岛、中亚各国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的重要史料。

(4)坚贞不屈、百折不回的精神。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出玉门关后,向导借故离开了他。

他只得东行十余里,忽然想:“我曾发誓,若不到天竺,决不向后退一步,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以生。

”终于到达北印度。

”和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险,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玄奘;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经。

(2)结合所学知识,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鉴真东渡日本。

(3)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玄奘到天竺取回佛经,并组织人翻译。

同时根据在印度半岛、中亚各国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的重要史料。

(4)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坚贞不屈、百折不回的精神。

2.材料论述材料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

4.2.2 鉴真东渡 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

4.2.2 鉴真东渡  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

课题:《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科目:历史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1课时(45分钟)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案例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它主要主要讲述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它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这两个历史事件真实体现当时的国家的实力以及统治者的对外政策。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玄奘和鉴真其人,玄奘西行原因、取经经过、取经后的中印文化交往;2 鉴真东渡的时间、原因,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生搜集过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历史史料。

2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2.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强大不仅向外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还应虚心吸纳外来文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讲,本课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较感兴趣,他们可以凭借已有知识在课堂上积极交流,分组讨论,有了平等对话的自由空间。

课前将学生分成二组,一组搜集玄奘西行的资料,准备《西游记》中的故事,一组搜集鉴真东渡的资料和故事。

通过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课前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动手搜集一些资料,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些多媒体、课件、视频的使用,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剧的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2.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等基本历史史实。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播放:(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片段)2.导入:当然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许多都是虚构的,而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确实有像小说中主人公唐僧这样的一个人,那么现实中的唐僧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古代史上的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第9讲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与唐诗盛行

第9讲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与唐诗盛行
第9讲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与唐诗 盛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纲详解
考点1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1)遣唐使: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 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鉴真东渡:鉴真,曾六次东渡 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主持 鉴真 修建唐招提寺。
(3)玄奘西游: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 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古印度)。回国 后,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这 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 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学习他们坚 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
玄奘
考纲详解
(4)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5)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的启示: ①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 策。 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 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考纲详解
考点2 唐诗的盛行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诗人: (1)李白(盛唐)──特色: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人称:“诗仙”。代表作: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2)杜甫(由盛转衰)──特色:气魄雄 浑,沉郁悲怆。人称“诗圣”,其诗“诗 史”。代表作:“三吏”“三别” (3)白居易(中唐)──特色: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5、唐代的鉴真和尚接受日本邀请,历经险阻到达日本一 共东渡( ) A4次 B 5次 C6次 D7次 6、在鉴真主持下修建的唐招位于日本的( ) A东京 B 京都 C 九州 D 奈良 8 、被视为日本国宝的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是在( ) A1979年 B 1980 年 C1982 年 D1983 年 9、唐朝是有两位向东西方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他们是 ( ) A玄奘、鉴真 B 鉴真、一行 C 玄奘、一行
人 尊 所去 行动 物 称 国家 方式 三 玄 藏 奘 法 师
佛 鉴 学 真 大 师 印 度
目 的
取经 (学 习 他国 先进 文化) 传经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政府对 待态度
开始为个 人行动, 取回经后 得到政府 的支持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结 局 返 回 本 国
定 居 他 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同点
都是佛教徒, 文化的传播者, 都生活唐代, 都对中外文化 交往作出了贡 献,为了佛学, 坚持不懈精神,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荣。
听电视动画片《西游记》插曲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 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 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 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 什么魔法狠毒自有招数 神奇八十一难拦路七十二变制敌 师徒四个斩妖斗魔同心合力 邪恶打不过正义 请回答:1、歌曲中唐三藏的生活原型为何人?西天 为何地?2、歌曲对唐三藏师徒不畏艰难去西天取经 的描述体现出历史上唐朝中国人怎样文化精神? 3、英国学者威尔斯对这种“唐人文化精神”有何评 价?
微信刷票 / 微信刷票
收到过,更不要说得到过那各奴才鞍前马后地尽职效忠咯。对于这各结局,王爷早就料到过,在皇上将年家划入他の门下之时,就曾经预 料过。只不过那各时候,他还壹相情愿地以为凭借自己の真情实意可以打动年二公子,继而分化瓦解八弟壹伙の朝中势力。可是随着时间 の推移,他渐渐地意识到,他只是剃头挑子壹头热。现在,他又从玉盈の口中亲自证实咯年家与八弟壹伙の关系是如此の亲密无间,简直 就是火上浇油!对年二公子桀骜不驯の极大不满,对年家与八爷党亲厚无比の深深嫉妒,怒火、妒火,令他の脑子壹时乱得不行。心烦意 乱之下,他下意识地翻身下马,他想壹各人走走,散壹散心中の憋气和闷气。第壹卷 第302章 惊魂可是他光顾着任由自己の大脑信马由 缰,任意驰骋,竟然忘记咯马背上还有玉盈,而且玉盈根本就不会骑马!玉盈不会骑马,更不会自己下马,见王爷下咯马径直朝前方走去, 她虽然心里害怕极咯,可是又不敢打扰陷入沉思中の他,只好强忍着心中の恐惧,胆战心惊地勉强僵坐在马背上,保持着壹动不动の姿势。 马儿见主人下咯马,以为是要在这里停留壹会儿呢,于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未动。可是等咯壹会儿,它才发现主人竟然朝前方走去,根 本没有回头再看它。马儿心里着急,以为主人撒下它不管咯,于是壹溜小跑地追上去。玉盈哪里料到马儿突然自己就跑咯起来,猝不及防 之间向后仰咯壹下身子,随即本能 “啊”地壹声。可是马儿跑咯起来根本就不会停下来,玉盈不会骑马,更不知道如何拉马缰绳,壹各趔 趄就从马背上翻滚下来。王爷原本在前面只是漫无目の地随意走壹走,散散心,突然听见后面壹声惊叫,回过头去他这才发现,他竟然将 玉盈忘在咯马上!而现在由于马儿の跑动,玉盈眼看着已经马背上翻滚咯下来!他被眼前の险情吓坏咯!连壹各字都来不及说,就立即拔 腿朝玉盈奔咯过去。本来他走得也不远,马儿又是迎着他跑来,因此当他接住玉盈の时候,几乎就是玉盈壹头栽倒进咯他の怀抱。巨大の 冲击力将两各人即刻摔倒在地上,由于地势倾斜,随即两各人就被摔出咯土路,而土路の壹侧竟然就是山坡!由不得他们多想,直接顺着 身旁の山坡滑咯下去!此时此刻,他の大脑中只有壹各念头:护紧玉盈,听天由命。山坡虽然并不陡峭,但是那股巨大の冲击力外加上他 们是顺坡而下,而且抱在壹起の两各人体重达到咯100公斤以上,简直就是重力加速度!不知道翻滚咯好些各跟头,也不知道曾经撞上过啥 啊障碍物,只恍惚记得有树木、有乱石、有荆棘……。就在他们以为要跌进万丈深渊,此命休矣の时候,他の腰带勾住咯壹根突出の枝杈。 感觉到咯阻力,眼看着前方有壹块枯死の树根,于是慌忙间他赶快用脚死死地抵住那块枯树根。在他の努力下,两各人终于停止咯跌落の 势头。劫后余生,惊魂未定,壹直过咯许久许久,两各人才缓过神儿来,相互对望咯壹眼,然后才发现,玉盈再次被他紧紧地抱在怀中。 可是此时,他根本就不敢松手,因为他壹松手,玉盈就会跌落到身后の悬崖绝壁。在这各狭小の空间里,两各人被迫面对面,心贴心,紧 紧地拥抱在壹起。他之所以没有象上壹次那样急急火火地松开手,既是担心她会摔下去,也是舍不得松开。他不知道,这片刻钟の拥有, 须臾间の柔情,是他们天长地久の全新开端,还是海市蜃楼般の虚无缥缈。第壹卷 第303章 脱险天色已经开始暗咯下来,时间格外紧迫。 首先他们必须趁着天亮之前离开如此危险の地方,其次他还有蒙古世子爷の宴席,更重要の,他们还有八小格和二十三小格の围追堵截。 他必须尽快在宴席上露面,否则他必定会被他那机敏の八弟抓住这各主动送上门去の天大破绽大作文章。真若如此,这将成为系列事件の 导火索,顺藤摸瓜出来の连环案,会引发出怎样の后果,牵扯到啥啊样の人,他连想壹想の勇气都没有。于是顾不得窘迫禁忌,也顾不得 男女授受不亲の天规天条,他立即环视咯壹下周遭の情景:还好,还好,虽然是山坡,但是还不算陡峭,也不算艰险,只要寻找到正确の 上山の路,即使在没有援兵の情况下,也应该没有太大の问题。现在最主要の问题是没有路,在这荒野偏僻之地,他们必须开辟出壹条 “路”,因此选择问题至关重要。看咯看日头の方向,又仔细回想咯壹下他们骑马奔来时曾经走过の道路,他果断地决定,向左侧走。靴 子里随身佩戴の小刀成为咯此时唯壹の,甚至可以说是救命の上山工具,用它披荆斩棘,用它扫清障碍。壹路上,他走在前头,壹边奋力 开辟道路,壹边小心翼翼,却又是紧紧地握住玉盈の手,将她连拉带拽地往山坡上拉着。经过他の艰苦努力,她の积极配合,用咯半各多 时辰の功夫,终于希望就在眼前,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咯那条熟悉の土路,此时,他们只需要攀上那各半人高の地面,就能回到路边。可是 由于土路与他们目前の站立之处,有着将近壹人高の垂直落差,中间没有任何可以借助の阶梯。于是他松开紧握咯壹路の玉盈の手,让她 壹各人先脚踩住壹各相对安全の土窝中,而他则握住身侧の壹块巨石,率先攀爬上坡顶の土路,然后再趴在地上,向下伸出手,只凭单只 手臂,将玉盈拉咯上来,因为他の另壹只胳膊受伤咯。由于刚刚の那壹次险情消耗咯两各人全部の体力,而玉盈又是壹各大仆役,从来没 有经历过如此大运动量の考验,虽然被他勉强拉咯上来,却是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选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历史
教学要点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和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2、能力目标:通过对玄奘和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3、知识目标: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间和交流内容
他们有这么多不同点,但是在他们当中,有一种精神是共同的。
学生:(课件展示:大家谈)
老师:(总结,评论学生的发言)鉴真东渡,发生在1242年前,但是,他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大家看这2张照片(课件展示:东渡苑和古黄泗浦)。请大家猜猜,这是我在哪里拍到的?
学生:(鹿苑)
老师:这就是鉴真成功东渡日本的出发点。鉴真的东渡还得到了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高度评价。(课件展示:石碑)这是东渡寺里的一块石碑,上面有郭沫若先生纪念鉴真成功东渡1200周年,写下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首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里,主要颂扬了鉴真的什么精神?
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玄奘西行》,了解历史中真实的玄奘。
(讲授新课)课件展示
老师:玄奘西行发生在唐代,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会出现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盛况呢?玄奘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西去求经的呢?同学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思考。(幻灯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唐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鼓励人们去国外学习交流。这就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而在客观上,唐朝经济很发达,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了,他发达的农业,商业是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发达的交通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这个时候丝绸之路的开辟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鉴真东渡的影响玄奘西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意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鉴真东渡的影响玄奘西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意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鉴真东渡的影响玄奘西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意1.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给当地更多人民带去先进的农耕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祖国民族统一和领土疆域的完整。

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鉴真东渡:佛教方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

鉴真僧众在日十余年的活动达到了这个目的。

由于天皇的重视,鉴真被授于“大僧都”的职务,成为“传戒律之始祖”。

“从此以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宇。

”鉴真所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大总寺。

日本的佛经多由百济僧侣口传而来,错漏较多。

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他惊人的记忆力,纠正日本佛经中的错漏。

3.玄奘西行:玄奘西行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不仅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还为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从玄奘西行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弥补了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教义的不完整,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4.郑和下西洋:政治方面,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文化方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经济方面,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玄奘与鉴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文

玄奘与鉴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文

玄奘与鉴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文提起玄奘和鉴真,这两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高僧,那可真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先说相同点吧,这二位那可都是怀着坚定信念,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不惜历经千辛万苦的主儿。

他们心中的那团火,那股子执着劲儿,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是长途跋涉,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那可不是咱现在出门旅游,买张票、住个店那么简单。

一路上,没吃的、没喝的、路不好走,这都是常事儿。

但他们愣是没被这些困难打倒,心里就想着把佛法的智慧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还有啊,他们对于佛教的虔诚和专注,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每天念经、修行,把佛教的教义研究得透透的。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让他们在佛教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大师。

不过,要说不同点,那也是一箩筐。

就拿出行的方向来说吧,玄奘是往西走,去印度取经;而鉴真呢,则是往东渡,去日本传道。

这方向一反过来,经历和遭遇也就大不相同了。

玄奘西行的路上,那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荒野求生”。

他经过了茫茫大漠,那沙子吹起来,能把人给埋了。

有时候走了好几天都见不着一个人影,水喝完了,干粮也没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但他咬着牙,硬是一步步走了过去。

而且,玄奘去印度,更多的是为了把正宗的佛经取回来,丰富咱们国家的佛教典籍。

再看看鉴真,他东渡日本可就没那么顺利了。

前前后后尝试了好几次,不是遇到大风浪,就是船出问题。

有一回,船被吹得七零八落的,差点就把命给丢了。

但鉴真大师就是不放弃,一次次重新准备,一次次再次出发。

他去日本,主要是把咱们这边已经成熟的佛教文化和相关的技艺传授过去,帮助日本发展佛教。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书上看到关于玄奘在沙漠中的一段描写,那细节简直了。

说他走着走着,突然一阵狂风卷起漫天的黄沙,瞬间就把他包围了。

眼睛睁不开,呼吸都困难。

他只能趴在地上,紧紧地抱住行囊,生怕被风给卷走了。

等风停了,他站起来,满脸满嘴都是沙子,模样狼狈极了。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课件《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课件《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鉴真的评价
宗教贡献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和佛教思想,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交流
鉴真不仅在宗教方面有所贡献,还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他的到来 给日本带来了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的新技艺和新思想。
历史地位
鉴真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影响力和地位在日本 和唐朝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历史地位
玄奘被尊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 译师之一,其西行被誉为千古壮
举。
02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的背景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鉴真所在的唐玄宗时期,佛教文化盛 行,许多高僧大德游历印度、日本等 国弘扬佛法,鉴真也立志前往日本传 播佛法。
唐朝政府支持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派遣使节和僧侣到海外进行交流,同 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华学习。
玄奘西行的过程
艰难跋涉
玄奘穿越沙漠、翻越雪山 ,历经艰险,终于抵达印 度。
求学取经
在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佛教 经典,与当地高僧深入交 流。
返回中国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玄奘西行的影响
规范教义
玄奘带回的经典为规范佛教教义 、促进佛教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印交流
玄奘的西行增进了中印两国在文 化、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交流。
鉴真东渡加强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中日关系产生了积 极影响。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多样性
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使 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相互了解、尊重和借鉴。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融合和创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呈现诗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教师讲述]
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两句诗。

这是唐代诗人
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九天
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两句诗是什
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
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这两句诗,
虽有一定的文学渲染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当时唐朝时期各方来唐的盛况。

的确,唐朝
时期,由于自身的繁荣,加上唐朝实行开明的民
族政策,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
国的人们来到大唐。

可以说,这一时期,世界在
走向大唐,同时,大唐也在走向世界。

请大家把
书翻到第19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走
向世界的大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起
去感受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盛况。

阅读古诗,跟随教师
的讲述,体会唐朝万
国来朝的盛况
通过诗词
导入,营
造本课的
学习氛
围,教师
开篇点
题,明确
本课学习
主题。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论述题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论述题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论述题好嘞,今天咱们聊聊两个历史上的大人物,一个是玄奘,一个是鉴真。

这俩人可都是传奇呀!玄奘的西行就像是一部大冒险故事,翻山越岭,走了那么多地方,为的就是取经。

你想想,他当时可没有飞机、火车,光靠双腿走!每天都是磨蹭磨蹭地走,时不时还得躲避强盗、野兽,这种艰辛真是常人难以想象。

想象一下,他那颗坚定的心,像是个不怕风雨的船长,朝着目标一路前行。

为了那几卷佛经,他从唐朝一路走到印度,简直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真实写照。

玄奘到达印度后,哇,那可真是收获满满。

他不仅找到了真经,还结识了一堆高僧大德。

你说,这在今天就像是参加一场超级盛大的国际会议,跟一堆大师辩经论道,真是太爽了!想象一下他在那儿大呼小叫地说:“你们这些法师,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这个‘空’字!”然后大家围成一圈,辩论得不可开交,笑声、掌声,简直就像在开派对一样。

玄奘带着满满的经书,满载而归,真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接下来再说说鉴真,这位仁兄可也是不简单。

他是从中国东渡到日本的,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可实际上,那条路可比玄奘西行要复杂多了。

鉴真为了传播佛教,背负着重重的责任,仿佛肩上扛着一座山。

他几次试图渡海,却屡屡遭遇风浪,简直就是“波涛汹涌,寸步难行”。

有一次,他的船几乎翻了,这个时候,想想如果是我,估计早就“心灰意冷”了。

但鉴真不这样,他坚持着,像个铁人一样,最终在第六次渡海的时候成功了。

这种勇气,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鉴真到了日本后,真的是个“文化大使”。

他不仅带来了佛教的教义,还把中国的建筑、书法、音乐统统带过去。

你说,这多像是当年的“文化输出”,让日本的朋友们都开了眼界。

想象一下,他们第一次见到那种飞檐走壁的建筑,心里一定在想:“这是什么神仙设计啊!”所以,鉴真的影响力可真是大,后来日本的佛教和文化都是受他启发的,简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玄奘和鉴真这两位,都在追求知识、传播文化的道路上走得不远,却也走得很精彩。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之间的联系小作文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之间的联系小作文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之间的联系小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两位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分别在唐朝的西行和东渡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答案及解析1.“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突出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交通发达D.对外开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比较综合能力。

分析题目,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与日本和印度的交往,故其共同特征是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2.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加以管理。

【答案】遣唐使、市舶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日本同中国交往的史实,以及宋朝政府在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请完成:⑴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2分)⑵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2分)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2分)⑷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⑸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2分)【答案】⑴玄奘,天竺(2分)⑵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2分)⑶开放和开明(2分)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政策。

(2分)⑸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

(其它意思相近也可,2分)【解析】⑴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内容。

要识别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根据所学知识,书中的图画即可回答,玄奘是唐朝著名法师,世称唐三藏,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鉴真的贡献
• 传播佛教: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广泛传播佛教文化,鉴真和其 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 本的国家宗教。
• 医学方面:他又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留有《鉴 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 建筑方面: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日本 《特别保护建筑物及国宝帐解说》中评论说:“金堂乃为今日遗存天 平时代最大最美建筑物”。经过一千二百余年的风雨,特别是经历 1597 年日本地震的考验,在周围其他建筑尽被毁坏的情况下,独金 堂完好无损,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内。
• 玄奘克服了官府追捕、徒弟暗杀、缺水遇险、国 王强留、翻越雪山、火烧徒弟、屡遇强盗、孤独 寂寞等等困难。
• 玄奘游历了很多国家,遍访佛教圣地,并进入佛 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传播中国文化,求取 真经。回国后,组织译经、论75部,1315卷。所 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 要资料。
• 从742年开始,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 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弟子牺牲、官员阻挠等 原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 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 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 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 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753年 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 平城京(今奈良)。
• 雕塑方面:鉴真随船带有佛像,在日本又用“干漆法”(又称夹纻法) 塑造了许多佛像,著名的是唐招提寺金堂内的卢舍那大佛坐像、药师 如来立像、千手观音菩萨像等。
• 书法方面:鉴真及其弟子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第六次东 渡之时,携带了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真 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50卷。这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 促进作用。鉴真本人也是书法名家,其“请经书贴”被誉为日本国宝。

【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图示学习法是我们在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历史事件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有更直观的了解。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代》这一课的知识时所绘制的示意图,请你结合此示意图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的内容,请将下列一段对此示意图的简介补充完整。

北宋结束了A 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状态。

后B 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

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后定都,史称南宋。

(2)依据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辽与北宋的和议、B政权与南宋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

(3)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五代十国,金,赵构,临安(2)澶渊之盟,郾城大战。

(3)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不能发动战争,战争不利于国家管理。

【解析】【详解】(1)根据示意图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少数民族政权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因此北宋与辽、西夏处于并立状态。

后金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

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登基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依据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与北宋之间的和议是澶渊之盟,金与南宋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是郾城大战中岳飞收复了很多失地。

(3)依据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看法是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不能发动战争,战争不利于国家管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

——文莹《湘山野录》材料二:“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路确定观点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路确定观点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路确定观点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中国佛教传教士,他们分别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前往印度和日本传播佛教。

以下是基于所学知识的一些观点和论述:
1. 影响范围和传播成果:玄奘和鉴真的传教活动对于当时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佛教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奘在印度取得了大量佛教经典的真迹,将其带回中国并进行翻译,极大丰富了中国佛教的文化资源。

鉴真则在日本建立了数个佛教寺院,并对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跨越国界的传教意义:玄奘和鉴真的传教活动展现了中国佛教的国际化特征。

他们通过跨越国界的传教,促进了中国与印度、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这种国际传教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文化传承和融合:玄奘和鉴真传播佛教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

他们在异国他乡设立的寺庙体现了中国建筑和艺术的特色,同时,他们也将中国的法律、政治思想、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当地的人民,为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承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个人修行和团体传教的平衡:玄奘和鉴真既注重了个人的修行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努力进行团体传教和社会服务。

玄奘在印度学习佛法的同时,还积极传授佛法给其他人,鉴真在日本建立的寺庙则成为了整个社群的精神家园,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精神慰藉和教育。

总之,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中国佛教传教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他们的努力,佛教思想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东亚文化的交流融合,同时也展现了个人修行和社会关怀并重的平衡发展。

这些活动对于推动中国和东亚文明的发展与互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0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目录
02 唐与新罗的关系
03 玄奘西行
壹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
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日本书纪》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概况:
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 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 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
D 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3:
结合课本及以上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原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 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2、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目的:
在日本传授佛经、中国文化
结合课本第20页,了解鉴真东渡日本的经历。
鉴真一渡
鉴真三渡
突遇风暴触礁搁 浅被渔民所救
弟子好心 阻拦未果
鉴真五渡
66岁东 渡成功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船只被官府查没
鉴真二渡
官府出面 阻止未能 成行
遭遇台风 因暑热患眼疾 双目失明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 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宏大的成果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积累, 从少到多, 奇迹就可以缔造出来。

学习也是一样的, 须要积累, 从少变多。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学问点,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问点唐朝的中外文化沟通学问点一:遣唐使: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沟通特别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许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2.规模:日本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到达500多人.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学问点二:鉴真东渡:1.评价:鉴真是唐朝和日本文化沟通中影响的人物。

2.六次东渡:鉴真承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缘由没有胜利,辛苦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接着进展第六次东渡,最终在754年抵达日本.3.鉴真的奉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沟通作出了卓越的奉献.学问点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强盛后,派遣世界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纳科举制选拔官吏,引进中医,天文,历算等.4.朝鲜音乐也传入唐朝.学问点四:玄奘西行:1.概况: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2.主要活动及奉献:(1)在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著名的佛学大师.(2)回国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开展作出重大奉献.(3)《大唐西域记》:依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1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探究中外沟通史的宝贵文献.七年级下册历史学问点总结一、隋唐科举制度: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你知道他是谁?你想了解他的故事吗?
一、玄奘西行 1.西行原因 2.取经经过 3.影响: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627年,玄奘单人匹马离开长安,西行出国。他先进入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 玄奘不认路,便以路边白骨、马粪为记号。由于没有水,他一度产生了回 去找水的念头。但想到自己立过的“不到印度,决不东退一步”的誓言, 他便继续前行。一次,玄奘几天没有喝到水,但信念依然不变,直至找到 水源。经过一年的艰苦行程,玄奘走过沙漠,翻过雪山,经过西域、中亚 20多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
日本的唐招提寺
日本著名佛教寺院,位于奈良市五条町。它是日本律宗总本山南都七大佛寺之 一。由鉴真和尚主持建造。753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后,进入奈良开始弘布 佛法,并创建了律宗。759年,他在孝溢天皇支持下和他的弟子创建了唐招提 寺。该寺集盛唐时的建筑和造佛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 术和雕塑艺术的明珠,被定为国宝。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筑有金堂、开山堂、宝 藏、经藏、礼堂、鼓楼等。寺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其中鉴真和尚的干 漆坐像是他的弟子在他圆寂之前仿照他的影像塑造而成,供奉于开山堂内。鉴 真面向西方,结迦跌坐,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寺中很多佛像被列为国宝。 另外,该寺中还藏有不少绘画作品,其中有1298年莲行受绘的《东征绘传》5 卷等珍藏品。
比较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有何异同?
玄奘 鉴真
所去国家 行动方式 目的
印度
个人
取经
日本
群体
传经
政府的 结局 态度
开始为个 人行动, 取回经后 得到政府 支持。
返回本国
一直被本 定居他国
国政府所
干涉。
讨论:
从玄奘和鉴真的身上,我们可该 知 道
中 , 僧 人 看 到
名 是 根 据 《 西
改 为 七 层 , 后
恩 寺 内 建 造 。
保 护 单 位 。
4
在 西 安 市 南
652

入 , 登 上 大 雁 塔 题 名 , 被 称 作 雁 塔 题 名 , 是 一
之 地 。 当 时 进 士 登 榜 后 由 皇 帝 在 曲 江 池 赐 宴 ,
家 褚 遂 良 书 写 , 书 法 秀 美 。 此 外 , 大 雁 塔 还 是
和 唐 高 宗 撰 的 大 唐 三 藏 圣 教 序 记 碑 。 这 两 个 碑
建 塔 。 大 雁 塔 的 南 门 两 侧 嵌 有 唐 太 宗 撰 的 大 唐
。 没 想 到 这 时 天 上 有 一 只 燕 忽 然 自 己 投 在 地 上
玄奘所取回的佛经在中国的流传玄奘归国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充分 重视,他亲自接见玄奘并命丞相调集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 协助翻译。玄奘译出了大量佛经,并培养了一大批弟子。玄奘所 宣扬的佛学属于法相宗,理论非常深奥。在唐朝初年,由于玄奘 的宣传,它一度成为佛教中最显赫的宗派,但不久就衰弱了。原 因何在呢?20世纪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是以佛 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影响者,皆经国人吸 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 虽震动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可见一种外来文化要 想在本国扎根,就必须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原封不动地加以 照搬是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的。
年 , 玄 奘 为 安 放 佛 经 而 奏 请 唐 高 宗 在 长 安 慈
1961
千 米 的 慈 恩 寺 内 ,
年 被 列 为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明朝人吴承恩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小说《西游记》。
二、鉴真东渡 1.东渡原因 2.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 3.影响:促进了中日的文化交流。
玄奘所取回的佛经在中国流传。玄奘归国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充分重视, 他亲自接见玄奘并命丞相调集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协助翻译。 玄奘译出了大量佛经,并培养了一大批弟子。
种 很 高 的 荣 誉
然 后 便 鱼 贯 而
唐 朝 进 士 题 名
都 是 唐 代 书 法
三 藏 圣 教 序 碑
于 是 大 家 瘗 燕
群 燕 飞 过 , 就 开 玩 笑 说 : 今 天 大 家 食 物 不 足 ,
域 记 》 中 一 个 故 事 而 来 : 据 说 印 度 王 舍 城 一 寺
来 增 至 十 层 。 但 由 于 战 乱 , 最 终 只 剩 七 层 。 塔
它 由 玄 奘 亲 自 设 计 主 持 , 原 为 五 层 , 武 则 天 时
玄奘与曲女城辩论 玄奘到达印度后,苦心钻研佛法,很快掌握了印度佛
教和婆罗门教各派要领和各邦方言,成为十分博学的 印度学学者。642年,印度羯若鞠国的国王戒日邀请 玄奘以主讲人的身份在曲女城召开一次盛大的佛学辩 论大会,由玄奘提出论文《制恶见论》,悬榜征求辩 论者。这次大会不远千里而来的共有18个国家的国王, 精通佛法的僧侣和其他宗教徒5000多人,此外还有大 批前来观礼者,人山人海,充塞了几十里。结果悬榜 18天,没有一个人能驳倒玄奘的理论。玄奘侃侃而谈, 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服,使人们对这位中国来的和 尚刮目相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