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研究成员:吴敏峰黄乔陈思然邱悦江秀玲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明确提出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
婉约派诗词以柔美见长,侧重闺情绮怨,结构缜密,音律和谐,语言清润。
在宋词词坛上较豪放派更据支配地位。
以晚唐诗人温庭筠、韦庄为先驱,为花间派鼻祖。
宋词中的代表有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柳永的《雨霖铃》等。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制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按诸诂训,“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
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
“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
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
南北宋之际《许彦周诗话》载女仙诗:“湖水团团夜如境,碧树红花相掩映。
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并评云:“亦婉约可爱。
”此诗情调一如小词。
“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
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
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诗为词”为“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秦观“诗似小词”,苏轼“小词似诗”(见《王直方诗话》)。
“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主张。
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词论》),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并不婉约之作。
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可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说,大意略同。
稍晚于张綖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
”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綖相近。
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
”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
”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
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
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内容比较狭窄。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
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有些论者对原来也许并无专门寄托的委婉隐约之词,也深求其微言大义,如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句句为之落实时事,以为讽喻政治,那就不免穿凿附会,反而缩小这些词作的感慨万端而难以名状的典型意义。
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
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就走到创作的穷途了。
李清照对诗词的分界看的很严格,她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主张词必须尚文雅,协音律,铺叙,典重,故实。
李清照写词擅长白描手法,用字自然浅显而音律和谐、词意婉转,经常在寻常词语中创出新意,在文学词坛中独树一帜,在词的内容上,她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使两宋以来的婉约雅词的题材、意境更加深化、细腻,将婉约词派推向了新的高峰。
同时通过描写个人的苦难遭遇,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创造了“易安体”风格特点:以寻常语入词;格调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
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
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作词,以意为主,常常突破词律的束缚。
这一点曾引起恪守传统词法的后起作家的不满。
他的门人、著名词家秦观也没有走他所开辟的道路。
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风的正宗。
秦观有《淮海词》传世,代表作如《踏莎行》、《鹊桥仙》,声情并茂,语工而美,继承了柳永赠妓之作的遗风。
李清照曾撰《词论》,力主词“别是一家”之说。
传世的《醉花阴》、《如梦令》,写深闺中的寂寞和年轻女子惜春的心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让会意义;晚年避乱江南所作的《声声慢》,以传统词风抒写深沉的爱国情怀。
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还有周邦彦。
周精通词律,能自度曲,宋徽宗时曾主持过中央音乐机关大晟府,是两宋注重音律一派词人承失启后的主要代表。
著有《清真集》,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
有《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著名的如《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抒写了在把持朝政的投降派的排斥下,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
从艺术上讲,稼轩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以诗为词”进一步发展到“以文为词”。
后世以“苏、辛”并称,但辛弃疾又自成特色,一时仿效或倾慕者如张孝祥、韩元吉、陆游、陈亮及稍后的刘过、刘克庄等,世称辛派词人。
南宋后期于辛词外别立一宗的是姜夔。
姜上承周邦彦,下开格律词派。
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
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重形式而轻内容,与辛派词人走了相反的道路。
倒是宋末文天祥以及刘辰翁的一些词作,成为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
生活中的语文错误:
比如说:墨香,墨本无香
鸳鸯,本来是比作兄弟,而且鸳鸯不是坚贞动物,何来比喻爱情
婉约派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是宋代宋词流派之一。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婉约派作品多为怨妇词或借景抒情(此情多为无法施展抱负之叹)
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代表作《雨霖铃》等。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
主要作品有《珠玉词》等。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文风恣肆,也在宋初的词坛声名鹊起。
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柳永、秦观、欧阳修、周邦彦、晏几道、张先等。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则是最有名的婉约派女词人。
南宋的有朱淑真,朱敦儒,姜夔等。
李清照的代表作:醉花荫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晏殊的代表作: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放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秦观的代表作: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的代表作: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北宋: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
李清照(公元1084~1151?)中国宋代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李煜也是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号“愁宗”,他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不是宋人。
)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
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
2。
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
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浣溪沙》),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
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便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斟低唱。
这类“旖旎近情,铺叙展衍”的新曲,往往使闻者销魂。
婉约词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
情调柔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唐五代词早就具有这一特点。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
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
柳永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之。
可见当时传播之广。
直至近代,婉约词依然具有“可歌性”。
这是它的突出特点。
老师评语:同学们选择了宋朝婉约词风进行研究,通过几个典型词人的分析得到了婉约词的特点。
同时,也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整合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整体结构较完整,资料较详细,但观点不够明确,逻辑也不够严密,可以在往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