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无机化学考验大纲全解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化工原理考研考纲

华南理工化工原理考研考纲

851化工原理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基础理论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的构造、操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关系。

Δ物理量的因次、单位与单位换算:单位制与因次的概念。

几种主要单位制(SI.CGS制.MKS工程单位制)及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换算的基本方式。

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连续介质的假定、密度、重度、比重、比容、牛顿粘性定律与粘度。

牛顿型与非牛顿型流体。

流体静力学:静压强及其特性;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压强的表达方式;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离心力场中压强的变化规律。

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流体的流动型态;雷诺准数;当量直径与水力半径;滞流时流体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时均速度与脉动速度;湍流时圆管中时均速度的分布;边界层的形成、发展及分离。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Δ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Δ能量衡算方程;柏势利方程;Δ能量衡算方程和柏势利方程的应用。

流体阻力:Δ阻力损失的物理概念;边界层对流动阻力的影响;粘性阻力与惯性阻力;湍流粘度系数;Δ沿程阻力的计算;滞流时圆管直管中沿程阻力计算;滞流时的摩擦系数;湍流时的摩擦系数;因次分析法:用因次分析法找出表示摩擦阻力关系中的数群;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Δ局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管径的选择;Δ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及分支管路的计算;管路布置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流量与速度的测量:测速管、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及应用;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及使用。

2019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629物理化学(一)与866无机化学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629物理化学(一)与866无机化学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629物理化学(一)与866无机化学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629物理化学(一)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三册)由致远华工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629物理化学(一)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全书编排根据华工629物理化学(一)考研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第5版),傅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结合提供的往年华工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华工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与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适用科目:629物理化学(一)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9物理化学(一)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工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629物理化学(一)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华工629物理化学(一)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华工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张祖德《无机化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圣才出品】

张祖德《无机化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圣才出品】

第11章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一、选择题1.将NaH放入H2O中,可得到()。

[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NaOH、H2、O2B.NaOH、O2C.NaOH、H2D.Na2O2、H2【答案】C2.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NaBH4B.CaH2C.PH3D.SiH4【答案】C【解析】A项,NaBH4+2H2O=NaBO2+4H2↑;B项,CaH2+2H2O=Ca(OH)2+2H2↑;D项,SiH4+3H2O=H2SiO3↓+4H2↑。

C项,PH3与水不发生反应。

3.从锂到铯,单质熔点的变化规律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由低到高B.由高到低C.两边低中间高D.没有规律【答案】B4.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LiClB.BeCl2C.NaClD.BaCl2【答案】B5.盛Ba(OH)2溶液的瓶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内壁蒙上一层白色薄膜,欲除去这层薄膜,最合适的洗涤溶液是()。

[北京交通大学2014研]A.硫酸溶液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盐酸溶液【答案】D【解析】盛Ba(OH)2溶液的瓶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Ba(OH)2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生成难溶的BaCO3,使其内壁蒙上一层白色薄膜。

D项,BaCO3可溶于HCl,反应如下:32222BaCO HCl BaCl H O CO +=++↑6.钙在空气中燃烧所得到的产物之一用水润湿后,所放出的气体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2014研]A.O 2B.N 2C.NH 3D.H 2【答案】C 【解析】钙在空气中燃烧可发生反应:3Ca+N 2→Ca 3N 2。

其燃烧产物用水润湿后,反应:()32232632Ca N H O Ca OH NH →↑++7.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厦门大学2013研]A.K 2O 2B.Na 2O 2C.KO 2D.KO 3【答案】D 8.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2.电镀时,被镀的物件作为_________极;作为金属镀层的金属为________极,并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电镀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Hg(NO3)2(aq) + KOH(aq)
(A) 30.92 kJ·mol1(B) -30.92 kJ·mol1
(C) -27×30.92 kJ·mol1(D) -54×30.92 kJ·mol1
13.在CuZn原电池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保持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盐桥为原电池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使两电极反应能继续进行
(C) H2O(D) 2 mol·L1NaNO3水溶液
25.缓冲溶液的pH最主要是由下列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A)共轭对的平衡常数(B)共轭对双方的浓度比
(C)溶液的温度(D)共轭对双方总浓度
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
1.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
(A) 0.1 mol·L1NH4Cl
(B) 0.1 mol·L1HAc和0.1 mol·L1NaAc
(C) 0.1 mol·L1AgNO3
(D) 0.1 mol·L1NaHCO3
2.已知E(Ti+/Ti) =-0.34 V,E(Ti3+/Ti) = 0.72 V,则E(Ti3+/Ti+)为………………()

C37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C37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无机化学》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既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又要为后继化学及其它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熟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化学平衡理论、化学热力学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等在元素化学部分的应用,初步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来阐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一、考试方法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以下按无机化学原理、元素化学和综合共三部分列出考试内容及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熟悉(或会用)三个层次。

(一)无机化学原理部分1、原子结构了解原子能级、原于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概念。

熟悉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及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

能写出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构型,能够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了解元素的性质。

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理解离子键的基本含义(概念,离子的电荷、构型、离子半径),理解晶格能的含义。

理解价键理论,掌握σ键、π键以及杂化轨道的概念。

熟悉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dsp3,d2sp3,sp3d2)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理解影响共价分子键参数的主要因素。

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AB n型共价分子和原子团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了解分子轨道理论,能够写出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并判断分子的稳定性及磁性。

了解不同类型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特性及与质点间作用力的关系。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特点,并用以解释有些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3、化学热力学初步掌握焓和焓变的概念,吉布斯自由能和熵以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状态函数的特点;掌握盖斯定律、并学会利用热力学函数表计算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熵变;初步掌握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理解范特霍夫等温式并学会计算非标准态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初步掌握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理解△G 、△H 、△S之间的关系;学会估算热力学分解温度和反应温度等。

《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目1. 江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6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63. 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宋天佑/徐家宁等校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154. 彭崇慧等,《分析化学—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二、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三、考试内容及范围运用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计算反应热、平衡浓度,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以及化学动力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的基础知识。

考试范围: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考核知识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道尔顿分压定律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并掌握有关计算。

考核要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考核知识点:1.掌握滴定分析法涉及的一般概念,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能顺利进行定量计算。

2.理解误差分析的意义,掌握误差的分类、特点及减免方法。

3. 掌握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意义、可疑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掌握可疑数据取舍的Q-检验法的原理及应用。

4. 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及有关运算规则。

考核要点:定量分析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定量分析过程以及滴定分析的计算。

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误差来源、分类、减免或消除方法,误差的表示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包括标准偏差的计算,Q检验,置信区间的计算;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及其运算规则。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考核知识点:1. 掌握热化学中的基本术语。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9年866无机化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9年866无机化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已知Na+和Cu+的离子半径分别为 95pm和 96pm,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说明CuCl和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5 分)
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PCl3(键角 101°)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其成键 情况。(6 分) 3. 写出d4和d6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八面体强场和八面体弱场中的电子排布式。(4 分)
二、填空 (每空 1 分,共 47 分)
1.在配制FeSO 4溶液时,常向溶液中加入一些 其目的是



2.变色硅胶中含有化合物
,其颜色由蓝变红是发生了反应:

3.向CrCl 3溶液中加入Na2CO 3溶液,产生的沉淀组成为


,沉淀的颜色
4.向K 2MnO 4溶液中不断通入CO 2,会发生
别是


(12 分)2. (1)在 20mL 0.10mol L-1MgCl2 溶液中,加入 10mL 0.2mol L-1 NH3·H2O溶
液,能否生成Mg(OH)2 沉淀?(2)若在原MgCl2 溶液中,先加入 1.069g NH4Cl(忽
略体积变化),然后再加入上述 10mL NH3·H2O溶液,能否生成沉淀?已知:Kb\ (NH3)
(A)PCl5 ; (B)BCl3 ; (C)CCl4 ; (D)SiCl4 。 27.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少量Fe3+离子,最好加入 (A)NH3·H2O ; (B)Na2S ; (C)Cu2 (OH) 2CO3 ; (D)Cu粉 。 28.AgNO3溶液与NaH2PO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是 (A)Ag2HPO4 ; (B)Ag2O ; (C)AgH2PO4 ; (D)Ag3PO4 。 29.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化合物是 (A)TiOSO4 ; (B)TiCl4 ; (C)TiO2 ; (D)BaTiO3 。 30.下列化合物中,不为黄色的是 (A)BaCrO4 ; (B)PbCrO4 ; (C)Ag2CrO4 ; (D)PbI2 。 31.在FeCl3与KSCN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F,其现象是 A)变为无色 ; (B)产生沉淀 ; (C)颜色加深 ; (D)无变化 。 32.下列新制备的沉淀中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Mn(OH) 2 ; (B)Fe(OH)2 ; (C)Co(OH) 2 ; (D)Ni(OH) 2 。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气体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1.2气体的分压定律分压定律与应用★(标★号是考试重点)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

后两小节基本不考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知识点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各物理量的单位: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 =22.4 dm3;T=273.15 k;从中可以算出: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知识点二分压定律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P总= P1 + P2 + P3 +...+ Pn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左边: P总= n总RT/V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n1+n2+...+nn]*RT/V= n 总*RT/V = 左 边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解:n= n (NH3)+n (O2)+n (N2)=0.320mol+0.180mol+0.700mol=1.200mo l30.320() 1.200NH b b ==0.3201.200ⅹ133.0kPa =35.5 kPa22(O )(O )n p p n= =0.1800.320ⅹ35.5kPa =20kPa223()()()N NH p p p p o =--=(133.0-35.5-20)kPa=75.5 kPa总结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看课本例题1-2,1-3,1-4课后习题做1,3,9,12••第二章 热化学•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知识点一• 学习本章首先注意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隔离系统),环境,状态• 过程(定温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相,反应进度知识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的概念与比较• 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为:U Q V ∆=+3.焓与焓变在定压过程中焓 H U pV =+ 状态函数焓变 21H H H ∆=- p Q H =∆吸热反应H ∆>0, 放热反应H ∆<0•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看课本)5.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νB=+1)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 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6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例:已知298.15K 下,反应:(1)22()()()C s O g CO g +=(1)rHm ∆=-393.5/kJ mol(2) 2212()()()CO s O g CO g +→计算298.15K 下,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应用:1.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总结•看课本例题2-1,2-2•课后习题做2,3,8,11,21•这一章中hess定律比较重要,考的几率比较大,要熟练掌握,会计算。

华南理工2014四大化学专业课考研大纲(Word)

华南理工2014四大化学专业课考研大纲(Word)

86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二、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6.分离与鉴别4~5%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8.合成题:20~25%三、考试形式及时间“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化工原理》考试提纲
一、流体流动与输送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2.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3. 流体的流动现象
4.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5. 流量测量
6. 离心泵
二、传热
1. 热传导
2. 对流传热
3.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流体无相变时在管内作强制对流)
4. 传热计算
5. 辐射传热(基本概念与定律)
三、蒸馏
1.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2. 精馏原理和流程
3.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四、吸收
1. 气液相平衡
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3. 吸收塔计算
五、干燥
1.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2.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3. 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试题2016年-2018年866无机化学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试题2016年-2018年866无机化学

三、推断题(8 分) 某化合物 A 溶于水得一浅蓝色溶液,加入 NaOH 于 A 中得到蓝色沉淀 B。B 能溶于 稀盐酸,也能溶于氨水。A 通入 H2S 后,有黑色沉淀 C 生成。C 难溶于稀盐酸而能溶 于热 HNO3 中。A 溶液加入 Ba(NO3)2 溶液,无沉淀产生。当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有白 色沉淀 D 生成,D 溶于氨水。试判断 A、B、C、D 各是何物?并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C)Ag2Cr2O4(Kspθ =1.110-12) (D)AgBr(Kspθ =5.210-13)
29. 欲除去粗汞中的金属杂质,加入哪一组试剂效果最好( )
第2页
(A)稀盐酸并通入 SO2 气体 (B)稀硝酸并通入空气 和 NaOH 溶液
(C)王水 (D)NaCN
30. 大苏打与盐酸的反应( )
26. 将 NaH 放入 H2O 中,可得到( )
(A)NaOH,H2,O2 (B)NaOH,O2 (C)NaOH,H2 (D)Na2O2,H2
27. 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离子是( )
(A)Fe3+ (B)Au3+
(C)V2+ (D)Sn2+
28. 下列饱和溶液中,Ag+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 AgCl(Kspθ =1.810-10) (B)Ag2C2O4(Kspθ =3.410-11)
35. 下列哪一种原子或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 )
(A)Li (B)He (C)F (D)He+
36. 仅用一种试剂即可将 Ag+,Al3+,Zn2+,Fe3+四种离子区分开来,这种试剂可选用
()
(A)氨水 (B)NaOH (C)H2S (D)Na2S 37. 已知 Ca (s) + Cl2(g) CaCl2(s),rHmθ=-796 kJ·mol-1 mol·L-1,则( ) (A)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是自发的 (B)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是不自发的 (C)

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心得与资料准备

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心得与资料准备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考研复习心得与资料准备华南理工大学的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9物理化学(一)和866无机化学。

其中无机化学专业对外招生约5人,物理化学对外招生约10人(除去推免保送),可以说招生人数很少。

另外补充一些数据,每年华工化学与华工学院的考研人数超过1200人,招生约240,其中保研人数约1/3,所以考研成功的概率约15%-20%(报录比),竞争压力是很大的。

尤其是热门专业的竞争更剧烈,录取率更低。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已经犹豫要不要放弃或者转考其他学校了。

其实不必紧张,热门学校必然有值得你去拼搏的地方。

考研决心很重要,尽管很多人考研,但是真正认真备考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之前看过别人写的经验,讲自己考研挺轻松,没花多少时间,那大多数是假的,当然我也不否定有些天才的存在。

如果没有理由和动力去支撑自己的考研之路,是很难坚持走下去的。

我的理由之一就是实现我高考遗落的目标——华南理工大学。

我本科是普通二本学校,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考取初试总分404(政治74/英语69 /物化130无机131),排名第6位(前5名是保研的),处于考前位置。

复试比较顺利,英语口语发挥得不是很好,分数比较低,最后得了二等奖学金,不用交学费,挺爽的。

回想当时考研复习的时光,我经历了很多,其中有苦有乐,也有很多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近来有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于是写下这篇心得,仅供各位参考。

若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我探讨一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是不要骚扰哦,呵呵)。

一、学校指定的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629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52物理化学(二):《无机化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古国榜、李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心得:其实这些书都就是自己本科学的专业教材或者相似教材。

很多人都会问,有没有复习重点呀?事实上,看过历年真题就知道,考的多数是很基础的内容,但是考研不是期末考试,想考高分还是得把书本好好复习,争取把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都看一遍。

无机化学 华南理工

无机化学 华南理工

《无机化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无机化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古国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重点内容与要求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原子光谱、能级和量子化的理解。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四个量子数。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概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多电子能级,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屏蔽效应,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因素,原子参数: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及氧化性。

二、分子结构化学键及其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σ键及π键。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sp、sp2、sp3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不等性杂化。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分子结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的重叠。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σ键及π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矩。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sp、sp2、sp3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不等性杂化。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晶体结构晶体的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晶体),离子极化的概念,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范特霍夫方程式,多重平衡规则,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六、电离平衡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溶液的酸碱性,pH值,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及其有关计算,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缓冲溶液及其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网快讯,据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70301无机化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629物理化学(一)考试大纲一.绪论与气体性质1.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学习目的。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分压和道尔顿定律、分容和阿马格定律)。

3.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

4.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性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掌握内能、功、热的计算。

3.明了热力学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等概念及掌握其计算方法。

4.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关系。

5.掌握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pVT关系及理解其功的计算。

6.了解节流膨胀。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了解卡诺循环。

2.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熵增原理。

3.掌握理想气体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熵变的计算方法和环境熵变的计算方法,以及掌握用总熵变判断过程的方法。

4.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

5.明了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以及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等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和各种平衡依据。

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6.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

7.理解Clapeyron(克拉佩龙)方程,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Clapeyron方程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2.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体及理想稀溶体)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3.理解能斯特分配定律。

4.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

5.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和对组份的活度系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五.化学平衡1.明了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

会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了解等温方程的推导。

掌握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

2.理解平衡常数的测定,掌握平衡组成的计算。

3.了解等压方程的推导。

理解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会用等压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4.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组成的影响。

六.相平衡1.理解相律的推导和定义。

2.掌握单组分系统相图的特点和应用。

3.掌握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特点(包括温度—组成图,压力—组成图,气相组成—液相组成图)。

4.掌握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5.掌握二组分系统固—液平衡相图(包括生成稳定,不稳定化合物及固态部分互溶相图)。

相图部分要求会填写相图中各区域存在的物质;能用相律分析相图和计算自由度数;能从实验数据绘制相图。

七.电化学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2.理解离子迁移数。

3.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4.了解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5.理解电导测定的应用。

6.理解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

7.理解可逆电池及韦斯顿标准电池8.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9.掌握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10.掌握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

11.掌握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12.掌握把一般的电池反应设计成电池。

13.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掌握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量计算及统计权重。

2.了解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能量分布和宏观状态的关系。

3.明了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设。

4.理解Boltzmann能量分布及其适用条件。

5.理解配分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析因子性质。

掌握双原子分子移动、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6.了解独立子系统的能量、热容、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九.表面现象1.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2.了解铺展和铺展系数。

了解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3.理解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方程。

4.理解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解释亚稳状态和新相生成现象5.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

掌握Langmuir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6.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理解Gibbs吸附等温式。

十.化学动力学及其应用1.明了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测定方法。

2.明了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

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3.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及其应用。

4.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5.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

明了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6.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7.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方法,平衡态近似法。

8.了解单分子反应的Lindemann(林德曼)机理。

9.了解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10.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

11.了解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12.了解溶液中的反应特征。

13.理解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掌握量子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光化学反应特征14.了解催化作用的特征。

15.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

十一.胶体化学1.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

2.了解胶体的若干重要性质:Tyndall效应,Brown运动,沉降平衡,电泳和电渗。

3.理解胶团的结构和扩散双电层概念和憎液溶胶的聚沉。

4.了解憎液溶胶的DLVO理论,理解电解质对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用。

5.了解乳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866无机化学考试大纲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氢原子光谱、能级和量子化的概念。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波的统计解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薛定谔方程(列出公式并初步了解其意义),四个量子数。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概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多电子能级,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因素,原子参数: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及氧化性。

2.分子结构化学键及其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的重叠。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σ键及π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矩。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Sp、sp2、sp3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不等性杂化。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分子轨道的形成,成键分子轨道和反键分子轨道,原子轨道的组合,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键级、顺磁性和反磁性。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偶极矩,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晶体结构晶格的概念,晶体的类型,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概念与计算,离子极化的概念,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金属键理论,混合晶体。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初步: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其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公式。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范特霍夫方程式,多重平衡规则,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5.电离平衡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溶液的酸碱性,pH值,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及其有关计算,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二元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及酸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

缓冲溶液及其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盐类的水解,水解常数,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及溶液pH值的计算,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应用。

6.沉淀反应溶度积的意义,溶度积规则,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沉淀转化。

7.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符号、正负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极电势的概念,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及其应用。

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和次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φ-pH图。

电解。

8.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命名。

配合物中的化学键: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概述。

螯合物的概念、特性和应用,配合物(包括螯合物)的中心离子在周期系中的分布。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状况:配离子的离解平衡,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及其应用,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

9.卤素稀有元素卤素的通性。

卤素单质的性质,卤素氧化性的比较,卤素离子还原性的比较,卤素单质的制备,卤素的电势图,卤化氢的还原性、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氢卤酸的酸性强度变化规律(用热力学数据分析),氢氟酸的特殊性,卤化氢的制备,卤化物。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及其盐,氯酸及其盐,高氯酸及其盐,氯的含氧酸的性质(酸性、稳定性、氧化性)的递变规律,氯的含氧酸结构,氯的含氧酸根的结构,溴和碘的含氧化合物。

拟卤素及其通性,氰、氰化氢和氰化物,硫氰、硫氰酸和硫氰酸盐,氧氰、氰酸和氰酸盐。

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的化合物及其结构。

10.氧族元素氧族元素的通性。

氧的同素异形体,O2和O3的分子结构,H2O2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硫的单质,S8的结构,H2S的性质,金属硫化物及其溶解情况分类,多硫化物的结构和性质,硫的含氧化合物,硫酸的结构和性质,硫酸盐,焦硫酸及其盐。

硫代硫酸及其盐,连二亚硫酸及其盐,过硫酸及其盐。

11氮族元素氮族元素的通性。

氮分子的分子结构和特殊稳定性。

氨和铵盐。

氮的含氧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硝酸的结构和性质、硝酸与非金属和金属的作用,硝酸盐,硝酸根离子的结构,亚硝酸及其盐。

磷的单质及其同素异形体(P4的结构),磷的氢化物,磷的卤化物,磷的含氧化合物:磷酐、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亚磷酸和次磷酸,磷酸的结构,磷酸盐。

砷、碲、铋的单质,砷、碲、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砷、碲、铋的盐类,砷的氢化物。

12碳、硅、硼碳、硅、硼的单质。

碳的主要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碳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