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摘要】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功能进行讨论,探讨二者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针对已有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展望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强调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望为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关键词: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早期肾损伤、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展望、潜力。
1. 引言1.1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胱抑素C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抗氧化剂,在肾脏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视黄醇结合蛋白则是一种在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具有运输维生素A的功能。
这两种物质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肾损伤的迹象。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为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加强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非糖化的碱性囊泡蛋白,在肾脏中广泛存在。
它主要由成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并且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胱抑素C在血液清除和分布过程中不受影响,使其成为评估肾功能的理想标志物。
与肌酐不同,胱抑素C的浓度不受肌肉量和肠道非肾排泄影响,因此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大约为1.5小时,这意味着它对于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胱抑素C的浓度通常不受肿瘤、炎症或肝脏疾病的影响,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的变化。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2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75000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因其具有稳定的内源性标志物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关注。
除了已成熟应用于肾脏功能损害评估外,研究发现其在心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Alzheimer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同样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本文就CysC与上述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胱抑素C;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CysC的生物学特征CysC由有核细胞恒速合成,它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广泛分布,是一种由人有核细胞产生的低分子的非糖基化蛋白。
CysC对包括组织蛋白酶家族在内的半胱氨酸肽酶具有主要的保护作用,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如抗原的加工和呈递,以及炎症和癌变过程[1]。
在调节细胞外蛋白分解中过程中,血清CysC浓度的异常可能提示有病理学意义。
CysC作为反映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已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病,心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等疾病中作为相关标记物不断得到深入研究。
2 CysC与肾脏疾病肾脏功能对机体内环境平衡十分重要,如肾功能损伤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
临床早期肾功能损害若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可逆转发生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病理变化从而避免损伤肾小球血管。
如未能及早治疗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
CysC是肾功能辅助诊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它恒速产生,自由过滤,并最终分解代谢。
患者肾功能损伤后CysC在血液中的含量会随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而变化。
在发展成肾衰竭时,血清CysC含量可高于正常水平的10倍。
最新研究表明,CysC不仅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还可以预测肾损伤。
Herget-Rosenthal等人研究发现,血清 CysC作为一种有用的急性肾损伤检测标志物优于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肾功能的有效性[1]。
胱抑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胱抑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胱抑素c的定义胱抑素c(glutathione)是一种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胱抑素c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并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胱抑素c的作用2.1 抗氧化作用胱抑素c是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能够清除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胱抑素c与氧化物发生反应后可形成可溶性胱抑素c-氧化还原酶(GSH/GSSG)体系,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2.2 解毒作用胱抑素c通过与有毒物质结合,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并促进其排出体外。
胱抑素c在解毒过程中特别重要,对于排除重金属、有机物和药物等有毒物质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2.3 免疫调节作用胱抑素c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力。
它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胱抑素c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2.4 促进合成作用胱抑素c对体内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肝糖原的合成、抗体的合成、胆固醇代谢等生物过程,并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
3. 胱抑素c的功能主治3.1 抗衰老胱抑素c的强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氧化损伤,减少皮肤皱纹的产生,延缓皮肤的衰老。
胱抑素c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增强皮肤弹性。
3.2 提高免疫力胱抑素c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胱抑素c还能够增加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3 抗氧化保健胱抑素c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发生。
胱抑素c的抗氧化保健功能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3.4 解毒排除有害物质胱抑素c的解毒作用可以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并促进其排出体外。
胱抑素c对于排除重金属、有机物和药物等有毒物质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表2:肝硬化肾小球功能损害旳阳性率 血清Cys C、 Ure 、 Scr三项指标中,Cys C诊疗旳敏感度高。 用Cys C来鉴别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是很好旳指 标。
① 对肾脏疾病旳肾功能评价
Cys C旳生物学特征使它成为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旳内源性物质。大量研究证明Cys C是优于Scr旳内源性标识物。 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反应GFR旳比较
GFR
血肌酐
Cys C
89-71ml/min
全部正常
45%-70%正常
70-61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一直被以为是反应GFR很好旳指标,临床最常用旳评估GFR旳指标。 不足: 二十四小时连续收集尿液标本,这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旳工作量; 而且经常收集不全,这会造成份析误差; 能从肾小球滤过也能从近端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旳排泌会干扰Ccr旳测定,引起Ccr假性增高。
血清肌酐(Scr):作为肾功能主要评判指标已经有40余年,检测简便和费用低廉,基本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旳要求; 不足: 当GFR下降接近二分之一时,血清肌酐才有明显旳变化; 其血清含量受年龄、性别、饮食、体重、肌肉量等原因旳影响。 目前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 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旳指标。
尿素氮(Urea) :首先被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 不足: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值旳40%此前,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 其血清浓度受饮食、水钠潴留、消化道出血、发烧、感染、大面积烧伤、创伤、营养不良、高分解状态等众多疾病旳影响; 肾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旳被动重吸收。 所以尿素氮不符合G优越性
Cys C是迄今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旳内源性物质。是新近发展起来旳评估肾功能旳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旳指标。 能够替代: ① 复杂旳全血检测; ② 二十四小时小便搜集; ③ 体表面积和肌酐清除率旳计算; ④ 患者受放射物质旳照射。
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
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李奋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 (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的生成率;⑵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是两种与肾功能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它们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1. 胱抑素C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不受肌肉质量或饮食影响。
其主要作用是在肾小球滤过后,通过肾小管重吸收。
胱抑素C的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指标。
临床上,胱抑素C已被广泛应用于肾功能监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以及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
特别是在肌酐浓度受肌肉量和饮食影响的情况下,胱抑素C更具有优势,成为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视黄醇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在肾脏中被滤过并从尿液中随后重吸收。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也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临床上,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相比,对早期肾损伤的监测更为敏感和具有独特的意义。
研究表明,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在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与监测中具有更大的价值。
1. 早期诊断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研究发现,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0-20%时,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已经显著增加。
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结合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进行判断,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2. 肾功能监测随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也随之增加。
通过监测其浓度可以实时了解肾功能的变化,预测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特别是在肾病患者的长期治疗和随访中,通过监测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胱抑素C简介及临床应用
9、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Cys C 能调节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在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表明Cys C 及其靶酶能 够调节神经的分化、移行及多种神经元的生长,还可促使神 经细胞增殖。
Crawford等研究了髙加索人Cys C 基因与老年性痴呆的 关联性及与老年性痴呆发病年龄的关联性,发现Cys C 基因 在信号肽编码区的多态性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且 Cys C 基因多态性与发病年龄相关联,伹也有人认为不同的 种族Cys 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痴呆的关联性可能存在差异。
2、研究者认为, Cys C 在肾移植术后对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而言, 比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都敏感,可以快速诊断出急性排斥反应或 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肾损害。
5、心血管疾病中应用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冠 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因素。研究者发现GFR轻度下降与血浆Hcy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Cys C能更简便地反映血浆Hcy水平; 并且当Scr还处于正常水平时Cys C就已经提示GFR轻度下降。 Cys C不仅是GFR的标志物,而且在冠心病和心血管的风险预 测上可与其他指标互补。大量研究认为,在老年患者尤其心 血管疾病患者Cys C水平明显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是 可靠的死亡预测风险因子。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概述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是两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蛋白,主要在核糖体内合成,分子量为13kDa,非糖化性蛋白,受肾小管吸收和降解,与肾小球滤过无关,因此不受饮食影响,是反映肾小管滤过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结合维生素A的载体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分子量为21kDa,受肾小管吸收和降解,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因此也不受饮食影响,是反映肾小管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测定可以提供早期发现肾损伤的依据,并且在鉴别肾脏疾病类型及进行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它们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1.2 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早期肾损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往往是肾脏疾病发展的起点。
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发生肾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而且早期肾损伤通常是潜在的、无症状的,容易被忽略或被误诊。
发现早期肾损伤、及时干预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早期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们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肾单位的损伤程度和肾脏的代谢活性,为早期肾损伤的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胱抑素C 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引起医生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治疗肾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
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是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CysC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为临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支持,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目前CysC临床检测使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或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全自动化,操作简单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儿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化疗及肾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瑞典的Simonsen等[1]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CysC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CCr更为敏感的反映GFR的新指标。
由于CysC分子量小,携带正电荷,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在组织中产生的速率恒定[2],而且在炎性反应状态下其产生率不会改变,不受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炎症、感染、血脂、肝脏疾病等干扰。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因此,CysC被临床作为理想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而日渐受到重视。
随着CysC商品化试剂盒的出现,该项目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1 CysC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Cys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由122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非糖基碱性蛋白质,等电点为9.3。
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生成速度稳定,不受炎症、胆红素、溶血、三酰甘油的影响,且与性别、年龄、肌肉量无关[3]。
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如精液、脑脊液、血液、尿液、胸水、唾液等。
胱抑素C临床应用
滴度
1级 2级 3级
急性心衰患者6个月的死亡率
3.2% 15.1% 25.9%
6.在儿科中的应用
血肌酐的浓度在儿童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的, 直到成年才达到稳定,因此运用Scr来评定儿童的肾功能 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有学者在测定258位没有肾脏疾病的 正常儿童血Cystatin C时发现:出生后1-3天内血Cystatin C的浓度非常高,可达1.64-2.59mg/L;在生后4个月内迅 速下降,1岁左右其浓度便逐渐稳定,大约是0.71.38mg/L。有人以51Cr-EDTA作为评定GFR的金标准,通 过测定69例1-16岁儿童的血Cystatin C,发现Cystatin C 与GFR的相关性(r=0.83)明显好于血肌酐(r = 0.67)。
3.低分子量蛋白: ß2-MG和RBP等能反映早期肾功能变化。当
GFR<80ml/min时,ß2-MG即可升高。但易受病理状态
影响,且血浓度不稳定,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 时,其生成速度加快,影响其真实性。
因此,应寻找一种既符合评估清除率检测特点,又经济 适用,易在临床推广的方法来监测早期受损的肾功能,及 时反映肾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作为评估清 除率的标记物应具以下特点:
胱抑素C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胱抑素C淀粉样血管病 (HCCAA) ,可发生脑动脉血管破裂,这是目前发现的直 接与胱抑素C相关的临床疾病。
二、胱抑素C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 由于胱抑素C基因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达,无组
织学特异性,故机体胱抑素C产生率相当恒定。因胱抑素 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 小管被重吸收并降解,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 器官,所以血清胱抑素C浓度主要由GFR决定,由此可见 胱抑素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
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讲解
• 高血压所致肾损害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早期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高血 压是通过引起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而导致高 血压慢性肾损害,临床研究表明在良性小 动脉肾硬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常规血液 及尿液检查都还正常时,CysC血清浓度即 出现异常,表明GFR已经改变,慢性肾损 害已发生,因此通过检测CysC可为及早干 预治疗高血压所致肾损害提供可靠的临床 指标。
• 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以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测为主。 血清尿素氮首先被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但在临床应用 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正常值的 40%以前,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并且其血清浓度与外源 性(蛋白质摄入量)与内源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应用、胃肠出血等)尿素负荷的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肾 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因此尿素氮不符合 GFR内源性标志物要求。肌酐基本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 的要求,目前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小 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但只有当GFR下降接近一半时, 血清肌酐才有明显的变化,且其血清含量受性别、饮食、 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肾功能损害的敏感血清学指 标的研究一直是临床检验研究的热点之一。
• 肾移植患者用血清CysC评价移植肾功能, 国外已有较多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CysC 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监测中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 术后出现感染时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相比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肾功能监测指标, CysC能更及时、灵敏、准确地反映肾移植 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对肾移植术后感染和 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有着明显的优势。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
• 胱抑素C(CystatinC,简称CysC)亦称半 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由120个氨 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a的低分子量、碱 性非糖化蛋白质。CysC基因在包括肾、肝、 胰、肠、胃、肺及胎盘等所有组织中持续 地转录和表达。研究发现CysC是半胱氨酸 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员之一,是目前发 现的对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强的抑制物。 同时CysC对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H及L也有抑制。
胱抑素C临床检验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胱抑素C临床检验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肾脏疾病中胱抑素C临床检验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项目时间2020年8月-2021年10月,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50例肾功能不全代偿组(甲组)、50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乙组)、50例肾功能衰竭(丙组),同时抽取同时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以上四组参与研究者,均开展胱抑素C、尿素、血肌酐(SCr)检测,对比四组检测结果,同时评估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
结果:肾脏疾病患者胱抑素C、尿素、SCr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胱抑素C、尿素、SCr阳性检出率肾脏疾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
丙组胱抑素C、尿素、SCr水平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乙组胱抑素C、尿素、SCr水平高于甲组,P<0.05。
丙组胱抑素C、尿素、SCr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乙组胱抑素C、尿素、SCr阳性检出率高于甲组,P<0.05。
结论:在肾脏疾病检验中,采用胱抑素C,不仅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还可以鉴别评估肾脏疾病类型,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est of cystatin C in kidney disease. Methods: research project time in August 2020-October 2021, into the object for 50 cases of renal insufficiency compensation group (group), 50 cases of renal insufficiency decompensation group (b), 50 renal failur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in our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50 cases, the above four group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ers, all cystatin C, urea, blood creatinine (SCr) test,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four groups,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value of cystatin C in kidney disease. Results: The levels of cystatin C, urea and SCr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patients, P <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ystatin C, urea and SC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patients, P <0.05. The levels of cystatin C, urea, and SC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B, and SC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with P <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ystatin C, urea, and SCr in group C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B,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ystatin C, urea, and SCr in group B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with P <0.05. Conclusion: Using cystatin C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but als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type of kidney disease,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关键词:肾脏疾病;胱抑素C;临床检验;应用效果近年来,肾脏疾病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胱抑素C临床应用ppt课件
什么是胱抑素C 胱抑素C (Cystatin 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 为13KD,由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 质.Northern印迹也发现胱抑素C基因在所有的被观察的 组织均表达,包括肾、肝、胰、肠、胃、肺及胎盘。
Grubb等首先报道其血清浓度与GFR密切相关,可作为 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近年来有关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 用及方法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就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 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等作一综述。
1.Urea: 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生成的终产 物,经肾小球滤过,大部分随尿排出,小部分被肾小管重 吸收入血。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强,60% -70%肾单位功能 受损时, Urea才会高于正常。因此,Urea的敏感性差, 不能作为肾功能早期受损的指标。另外,Urea还易受机 体蛋白摄入量、分解水平、肾血流等因素影响;某些药物 如氨基水杨酸、四环素、磺胺可使测定值升高,而VitC、 左旋多巴、链霉素可使测定值降低。
2.Cr: 是肌酸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肾小管有少量分泌。 只有当GFR下降至正常值的1/3时,血 Cr才明显上升。血 Cr还受肌肉量、肉食摄入量及体内代谢水平的影响,儿童、 老年人、消瘦者的测值偏低,不能真实反映GFR。肌酐清 除率(Ccr)可较BUN和Cr敏感,但是同样也受多种因素的 影响,并且测定技术操作繁琐、重复性差、误差大、不宜 普查。
①稳定的生成率。 ②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质 结合。 ③肾小球自由滤过,不被重吸收或分泌。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Cystatin C是具有上述特点、敏感 性和特异性都较好的一种评估肾功能的新指标。 三. Cystatin C的临床应用 国际上自1985年以来,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 Cystatin C逐渐被用来作为评估GFR的重要参数。随着检测方法的 改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Cystatin C是优于血肌酐(Scr)的 内源性标记物,Cystatin C与GFR的相关性比Scr与GFR的 相关性更为显著。参见表1
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2型糖尿病肾病则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寻找一种新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肾脏滤过并被尿液排出。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随着对血清胱抑素C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相关临床指标,研究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探讨血清胱抑素C是否能成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新诊断标志物,并探讨其在治疗中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3 研究意义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2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而且,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微量蛋白定量和肾脏病理检查,虽然能够发现肾脏损伤,但是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提供早期的诊断和监测。
2. 正文2.1 血清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非糖蛋白质,分子量为13.3 kD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外液中,不受肌酐清除率影响。
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
肾小球滤过率(GFR)
• 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 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 GFR评判的“金标准”。
肾小球滤过率(GFR)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 (inulin)、碘海醇 (iohexol)、51Cr-EDTA、99mTc-DTPA。 • 费用昂贵 • 实验操作烦琐 • 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 • 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
循环中的胱抑素C
• 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 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 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 不返回血液, • 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而不依赖 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的影 响,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 同源性标志物。
肾小球滤过率(GFR)
CysC与肾功能
• 已有研究证实CysC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 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 变化。临床专家通过研究血中β2-微球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CysC浓度与GFR的相关 性,发现CysC血清浓度与GFR的相关性最 好,认为CysC是低分子量蛋白质中与GFR 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甚至优于血清肌 酐。
肾小球滤过率(GFR)
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可以代替: • ① 复杂的全血检测; • ② 24小时小便收集; • ③ 体表面积和肌酐清除率的计算; • ④ 患者受放射物质的照射。
Cys C的临床意义
• 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1.03mg/L (参考范围)。 • 当肾功能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 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 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 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 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Cys-C、NGAL临床应用ppt课件
胱抑素C的生物特性
其血清中浓度不受年龄、性别、体重、 炎症等因素影响,(研究表明Cys C自1 岁后到60岁前在血液中浓度恒定)。
6
胱抑素C的生物特性
分子量小(13KD),生理条件下带正电 荷,不和其他蛋白结合,能自由从肾小 球滤过,完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 并于细胞内降解,不重新回到血液中; 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Cys C至管 腔内。
14
其他
肿瘤化疗肾损害的监测 冠脉手术肾损伤最敏感、并能作为唯一的检测
指标 甲状腺疾病方面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监测 老年人肾功能评价 儿科肾病的诊断
15
临床应用问题
测量方法有待完善以提高准确性及精确 性
如何排除一些影响因素的干扰 Cys-C的价值还需一些大规模、多中心和
方法
特点
胱抑素C (CysC)
1 产生恒定
2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
3 血浆CysC含量恒定,不受其它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炎症和血脂水 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CysC诊断异常GRF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 优于血清肌酐等其它内源性标志。
血肌酐 (SCr)
SCr在每个人的血中含量相对恒定,但是肌肉量、年龄和性别对其影响较 大,近端肾小管虽然不吸收,但有少量分泌,而且有个体差异。临床发现, 当SCr高于正常时已表明60%-70%的有效肾单位受到损害,因此其敏感性 较差,此外SCr还受到蛋白摄入量、体内代谢水平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前瞻性的实验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
16
3
由于胱抑素C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故广 泛地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血 液、唾液、精液等。其生理学功能可能 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
4
胱抑素C的生物特性
血浆胱抑素C测定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PART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提高胱抑素C测定的准确性
开发更精确的检测
方法
研究新的检测技术,提高胱抑素C 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误 差和干扰因素。
标准化检测流程
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确 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 有可比性。
定期质控与校准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定期对检 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评估患者预后
预测疾病进展
胱抑素C的测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延缓疾病的进展。
评估患者生存率
胱抑素C的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通过胱抑素C的监测,医生可以评 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
PART 04
血浆胱抑素C测定在研究 中的应用
胱抑素C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综合评估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
探索多指标联合预测的价值
研究胱抑素C与其他指标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将胱抑素C与其他临床指标(如肾功能、血 脂、血糖等)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估体系,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综合评估体系,为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 患者信息,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和预后评估。
监测透析效果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胱抑素C的测定 可以评估透析效果,指导医生调整透 析方案,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存率 。
胱抑素C的下降程度和速度可以反映透 析的充分性,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 供依据。
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胱抑素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正相关,通过胱抑素C的测定可以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 施。
2023-2026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价值许多疾病,如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肾功能损害,最终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而影响患者的生存,早期、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给予有效的干预,可改变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而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指标如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肌酐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并且不同程度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菊粉清除率是目前国内外评估GFR的金标准,但受其价格、操作及排泄物污染等影响不适合常规应用。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并且肾脏是其唯一的清除器官,因此它被作为一种评价GFR较为理想的内源性指标之一。
同时,它还在非肾脏疾病方面有许多临床应用。
故本文对Cyst 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评价。
1 Cys 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监测方法Cys C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中的一种,是一种含120个氨基酸残基多肽链的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分子量为13559道尔顿,其基因是”看家基因”,在所有有核组织恒定持续转录及表达[2]。
Cys C它通常在合成后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液,如血液、脑脊液、精液中,在精液和脑脊液中浓度最高,在尿液中最低。
C-ys-C生成的速率恒定,肾脏排泄是其在体内唯一的代谢途径,它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且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完全降解,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在血清或血浆中的浓度与年龄、性别、肌肉质量、疾病状态无关[3],其水平高低主要由GFR 决定,是反映早期GFR变化的一个理想、可靠的内源性标志物。
Cys C属于小分子多肽,以抗原抗体反应为理论基础的各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均能对其进行检测,包括单向免疫扩散法(RID)、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免疫测定法(FIA)、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和溶胶颗粒免疫分析(SP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超家族在1981年明确了人类胱抑素C(Cystatin C)的氨基酸系列,但它没有显示与当时已知的任何超家族蛋白系列的同源性,事实证明它属于一个新的蛋白超家族。
图1. 人类胱抑素C的氨基酸系列和结构示意图阴影区域是木瓜蛋白酶——类似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位点,它与由Asn残基组成的legumain抑制位点不重叠;箭头所示Leu残基,在脑出血时,它被Gln残基代替产生胱抑素C的变异体;星号所示Pro3残基,被部分羟基化。
图2. (A) 根据胱抑素C二聚体推出的胱抑素C的单体(B)在胱抑素C的结晶体中发现人类胱抑素C分子是八聚体胱抑素C的氨基酸序列是胱抑素家族中第一个被检测的系列,但直到两年后,只有当研究者检测了鸡胱抑素的结构,并发现此两种蛋白44%的氨基系列相同,才确定胱抑素C的功能――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又经二十年的研究,发现了另外十种人类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并且发现它们与胱抑素C和鸡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有很强的同源性。
因此,它们都属于人胱抑素超家族。
人胱抑素家族目前由11种已明确的蛋白组成。
胱抑素家族1由胱蛋白酶抑制剂A和B组成,是唯一的细胞内蛋白;胱抑素家族2由胱抑素C,D,E,F,S,SA和SN组成,它们主要是细胞外和/或细胞间转运蛋白;胱抑素家族3由高和低分子量的激肽原(Kininogen)组成,它们主要是血管内蛋白,除了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外,它们也参与凝结过程和血管活性肽的产生。
表1. 人胱抑素超家族胱抑素C的生物学功能胱抑素C除了是木瓜蛋白酶——类似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外,最近被证实,它还能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其它家族成员,比如人legumain肽酶家族C13一种经典酶。
同时也发现这两个抑制点是不重叠的(图1),所以一个胱抑素C分子能同时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不同类型。
最近还发现胱抑素C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抗原呈递中都起一定作用,并且是中性干细胞的生长因子。
除去胱抑素C基因的小鼠(“胱抑素C剔除小鼠”)好像更易癌症的转移。
胱蛋白酶抑制剂在体液中的分布不同的胱抑素在体液中的分布是显著不同的。
比如:胱抑素D主要存在于唾液和泪液中,而胱抑素C存在于各种体液中。
在一些体腔中,比如脊髓液中,半胱抑素总摩尔浓度的90%以上是胱抑素C。
而在其它的体腔中,比如血浆中,它的比例就很少。
而且,在不同的体腔中,总的半胱抑素的浓度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血液中总的木瓜蛋白酶抑制剂量大约是12μmol/L,而在脑脊液中它的浓度还不到1μmol/L。
和个别的胱抑素范围一样,虽然半胱抑素的范围部分重叠,但是由于每种体液代表了唯一的一组胱抑素,很明显,不同的体液也代表了一定的半胱抑素范围。
图3 胱蛋白酶抑制剂和α2-巨球蛋白在人类10种体液中的摩尔浓度血清/血浆胱抑素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标记物胱抑素C的产生人胱抑素C基因结构和启动子区已证明它是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提示由大多数有核细胞产生的胱抑素C的速率相当恒定。
在胱抑素C前体中,疏水性引导序列的出现,更能说明此蛋白通常情况下是被分泌的。
事实上,对人组织和细胞系的免疫化学和Nortern印迹的研究中,发现胱抑素C和/或mRNA存在于所有研究过的细胞类型中。
无独有偶,对培养基中人类干细胞系产生胱抑素C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研究的细胞系都能分泌胱抑素C。
对大量患者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中,发现它的水平只影响GFR,而与其它病理情况无关,此结论与胱抑素C是一种被恒定分泌的蛋白相吻合。
一些报道表述,在体外刺激巨噬细胞能有规则地减少胱抑素C的分泌,但在发炎情况下通常不会降低胱抑素C的水平。
最近一份报道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胱抑素C,可能减少主动脉瘤的发生。
胱抑素C的代谢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低于15-25kDa的血浆蛋白几乎都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然后完全被近端小管细胞重吸收和降解,所以对于分子量只有13kDa,半径约为30和35Å略带椭圆形结构的胱抑素C来说,理论上也是这样。
实验上,从做过胱抑素C处理的大鼠的研究中发现,胱抑素C的清除率是经典方法Cr-EDTA清除率的94%,也就表明胱抑素C几乎全部能自由滤过肾小球。
滤过的胱抑素C99%以上发现被管细胞降解。
通过限制一组大鼠肾动脉上的主动脉不同程度地降低GFR,发现胱抑素C与Cr-EDTA的相关性非常好(r=0.99),并且y轴上的截距几乎在原点,这一研究表明近曲小管吸收的胱抑素C可忽略。
对人肾脏的免疫组化和Northern印迹的研究中也发现,胱抑素C在经过肾小球滤膜后,正常情况下,由近曲小管细胞降解。
血清/血浆胱抑素C作为GFR标记物的临床应用大多数人组织都能产生胱抑素C,而且作为低分子蛋白,它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这就决定了它在血清或血浆中的水平可能是GFR潜在的标记物。
在1984-1985早期的研究中已发现,胱抑素C作为GFR的标记物至少与血清肌肝同样出色。
同时研究还发现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比其它低分子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更能反映GFR的情况。
但在早期的研究中,胱抑素C浓度的测定只能通过放射免疫扩散方法,此方法非常耗时,需要至少10-20小时,并且CV也相当高(大约10%),这就降低了血清胱抑素C作为GFR标记物的临床实用价值。
10年后发展了完全自动化的乳胶增强比浊法和夹心酶免法,不仅快速而且精密性好,显著提升了血清胱抑素C在临床常规工作中作为GFR标记物的可能性。
自从1994年,引入了完全自动化的乳胶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后,大多数关于血清胱抑素C作为GFR标记物的文献中,对于胱抑素C的测定普遍采用商业化的乳胶增强比浊法和1998年引入的商业化的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尽管相当比例的患者,GFR已经下降,有时甚至降至50%,可血清肌酐仍在正常范围,但它仍普遍用作GFR的指示剂。
血清肌酐作为GFR的标记物受运动,肾小管的分泌和肌酐的重吸收,以及饮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这些显著的缺陷,研究者已开始寻找GFR更好的指示剂。
一些最新的研究,已开始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作为GFR的标记物与注射Cr-EDTA, Tc-DTPA和碘海醇(iohexol)等低分子物质来测定血浆清除率的“金标准”比较。
一部分研究显示,胱抑素C比血清肌酐更能反映GFR的情况,尤其在GFR轻度到中度降低的病人中,另一部分研究显示两项参数指标作为GFR的标记物,意义相当。
图4 在27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的倒数(mg/L)或血清肌酐的倒数(μmol/L)与GFR之间的相关性。
―――表示GFR最低参考线。
在GFR为60-80mL/min×1.73m2时,肌酐为盲区,而血清胱抑素C却能反映当时的肾情况。
图5 在51例各种肾功能情况的患者中,用血清胱蛋白抑制剂C和肌酐诊断GFR正常与否(临界值:80mL/min×1.73m2),准确性方面的ROC图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相比,不受性别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一些研究显示,随年龄的增长,GFR显著下降,在1-50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体,血清胱抑素C 可使用同一参考范围。
在预测禁食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水平时,血清胱抑素C比血清肌酐更好,可能是因它与GFR关系密切有关。
胱抑素C和化学疗法对癌症病人化疗前和化疗期间的研究中,发现血清胱抑素C比血清肌酐更能反映肌酐清除率下降的情况,尤其在肾衰竭的早期。
研究者建议用血清胱抑素C代替肌酐清除率作为化疗前的筛选试验,也可用于GFR下降病人中剂量的调整。
胱抑素C和糖尿病已报道血浆/血清胱抑素C是监视非胰岛素依赖性的糖尿病初期肾病变的有效工具,效果比血清肌酐和β2-微球蛋白更明显。
另一份报告显示,在评估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方面,单测胱抑素C浓度比测定血浆肌酐或肌酐清除率更可靠。
新生儿中的胱抑素CCataldi等研究了在健康孕妇和她们健康的新生婴儿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显示产妇和婴儿间胱抑素C的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相对于肌酐来讲婴儿中的胱抑素C的水平不受产妇血清水平的影响。
所以,胱抑素C可以用来监视围产期妇女GFR的情况。
Finney等研究了早产婴儿、不满1月的婴儿和稍大儿童的血清胱抑素C情况,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比血清肌酐更能反映小孩的GFR情况,因为它与肾功能的成熟情况密切相关。
早产婴儿血浆胱抑素C的水平在所有胎龄期间,都显著升高,到1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1岁以下儿童血浆胱抑素C水平反映的是肾脏的未成熟度,不需要再进行血清肌酐的测定,因为它受成长过程中肌肉组织增加的影响。
胱抑素C和子痫前期妊娠性疾病会增加母体和胎儿的危险度;如妊娠性高血压、肾脏结构的变化和GFR降低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妊娠性疾病。
每年有超过50,000人因妊娠性疾病而死亡。
因此需要发展敏感、特异的诊断试验,以便密切检测肾功能,确保发展成毒血症和严重肾损伤之前实时分娩。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尿酸和肌酐相比,对子痫前期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并且已证明Cys C是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一个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图6 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在诊断妊娠子痫和正常怀孕时,准确性方面的ROC图胱抑素C和肾移植Bricon 等人研究了肾移植后的第四天,血浆胱抑素C的水平比肌酐下降急剧。
在监视GFR 下降方面,也是血浆胱抑素C比血浆肌酐效果更好。
在所有四起急性注射发作和一起急性肾毒性发作的研究中,发现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与血浆肌酐的浓度在很大范围内保持一致。
有趣的是,血浆胱抑素C比肌酐上升更明显。
如用血清胱抑素C作为指示剂的话,一起急性注射发作和急性肾毒性发作能更早地诊断出。
在这些病人3个月的随访中,研究者对于Cr-EDTA清除率、血浆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肌酐各自作为GFR的标记物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肌酐作为GFR的标记物造成30-40%的高估率,并且大约有25%的假阴性,诊断准确性不良。
血清胱抑素C能很好地反映GFR情况,并且与Cr-EDTA清除率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不太会引起假阴性。
肾移植术后20% ~ 40%的患者会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如果及早诊断,尽早治疗,绝大部分排斥反应可被逆转并恢复正常肾功能。
Cys C在肾移植术后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优于Scr,即Cys C比Scr提前(2.7±1.8)d升高;与排斥前比较,Cys C升高148.9%,远高于Scr的43.9%。
研究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Scr缓慢下降,1周左右转为阴性(低于判断值122umol/L)而Cys C术后3d内迅速下降,尤以第一天为多,可达69.2%,第二天91%的患者即转为阴性(低于判断值1.79),也有文献报道肾移植术后Cys C可立即下降(2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