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三年级思品下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品德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基本情况三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5555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色(1)联系生活,“主题”呈现,“引导”先行。
本教材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主题的确定充分尊重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和已有生活经验。
主题是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内容,每一主题都内在地体现不同的设计维度,达到内容维度的整合。
(2)地方特色,整体视野,渗透文化熏陶本教材兼顾城市和农村社会背景,让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小学生对整个社会生活有比较广泛的了解。
(3)突出主体,注重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注重综合学习和活动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2、各单元特点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俗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可是,孩子们大多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主题设计了“宝贵的一分钟”“不让时间溜走”两个故事内容。
第二单元学做消费者本课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附近的商业场所;第二部分是以商品价格小调查为主的题的实践活动。
对于上述内容的安排和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了解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合理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我是小交警本课包括“我认识的交通工具”“家乡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展览会”三大块内容。
教材开课的通栏设计,是利用人类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展示了在陆地、天空、江河湖海各个领域人们设计并运用的各种交通工具。
对于这些熟悉或是陌生的交通工具,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指认回顾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性能、用途.。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3篇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
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
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本单元的主题思想重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作用,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4.15-4.19
我家的好邻居
4.22-4.26
请到我的家乡来
4.29-5.3
五一放假
5.6-5.10
大家的“朋友”
5.13-5.17
生活离不开的规则5.20-5.4生活离不开的规则、爱心的传递着
5.27-5.31
爱心的传递着
6.03-6.07
四通八达的交通
6.10-6.14
慧眼看交通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2.25-3.1
我是独特的
3.4-3.8
我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你我他
3.11-3.15
不一样的你我他
3.18-3.22
我很诚实
3.25-3.29
同学相伴
4.1-4.5
同学相伴、我的家在这里
4.8-4.12
6.17-6.21
万里一线牵
6.24-6.28
期末复习和考试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2017--2018下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2018小学品德与社会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调皮好动的学男生多。
表现为自制力差,上课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小声说话,没有听课的习惯,不管老师说什么,他们一律听不见;懒懒散散,从来紧张不起来,关键时刻冲不上去,干什么事都走在别人的后面,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学生,他怎么会学习好呢?女孩相对比较文静,大部分孩子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也有个别女生的性格更像男孩子,上课搞小动作,说笑话,听讲不认真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在室内文化评比中,我们专门设立了评比台,别看这小小的评价表,极大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年级: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学科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五年级: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一到十二岁左右,虽然处于高年级学段,但仍然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对游戏、竞赛、画画还有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
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 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树立学好思想品德课程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快乐的假期已经结束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也迎来了新的课程,我希望我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生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和分享本学期的课程纲要。
2、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上学期共学习了几个单元?分别是什么?谁来说一说?(3个单元,第1单元是温暖的家;第2单元是快乐的学校生活;第3单元生活中的你和我)这个同学回答的很好,掌声送给她。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三个单元分别是围绕什么来写的??(1家庭2学校3社会)这位同学也回答的很棒,老师喜欢你。
4、请同学再想一想,我们上学期常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刚才两位同学说的很好,掌声送给他们。
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读学习方法(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5、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那种学习方法,为什么?(4—6人)6、这些学习方法和其他课有什么关系?(在其他课上,也会用到这些方法,依靠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懂得怎样学习)这位同学说的很棒。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三、新授内容:翻开课本第1页,观察目录共有几个单元(3个)看一看第4单元共包括几个主题(3)个。
我们一起读第四单元的主题。
结合这些主题,想一想本单元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社区)对,很好。
看屏幕,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单元的目标1态度方面:体验社区环境,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态度;2能力方面: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3知识方面: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和设施,了解居委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看课本从第2页到30页,你都看到了那些社区?提问(3---4人)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社区图片,我们分享一下。
下面看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第5单元共有几个标题(3)我们一起读第5单元的标题。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从虎子来信切入,从教室、画校园逐渐展开地图学习。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思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班级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团结友爱。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班级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是家庭的一份子,要珍惜这个大家庭。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班级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班级相册3. 小奖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班级相册,引导学生回忆在班级中的美好时光。
2. 提问:你们觉得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怎样的集体?二、新课讲授1. 讲解班级的定义:班级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标、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同学组成的集体。
2. 强调班级的重要性:班级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3. 讲解班级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a. 相互尊重,礼貌待人。
b.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c.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分享班级中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
三、活动环节1.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班级的一员,你会如何关心集体、热爱班级?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教师点评,总结班级成员应该如何关心集体、热爱班级。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任务:每位同学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询问家人对班级的看法。
2. 第二天,让学生分享家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班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关心集体、热爱班级。
2. 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关心集体、热爱班级,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班级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在活动环节中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
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18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编排体系、教材特点本册教材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克服了以往同类教材的局限性,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面貌全新的教材。
本套教材的特点是:1、联系生活,“主题”呈现,“引导”先行。
2、地方特色,整体视野,渗透文化熏陶。
3、突出主题,注重活动。
4、强调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5、图文并茂,审美激趣。
(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教材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
共有“做学习的小主人”“学做消费者”“我是小交警”“走进劳动者”四个主题。
主题的确定充分尊重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和以有的生活经验。
每一个内容主题都有一个或多个“引导”或“案例”,主体内容围绕“引导”或“案例”展开。
同时为了拓展相关学习内容,本套教材妥善处理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的关系,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内容主题的展开过程中,兼顾了城乡差异,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文化熏陶。
在内容主题的学习方式上强调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
教材注重在引导学生品德观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进行品德观念及行为、社会认知及行为的判断,从而理解并掌握品德观念、规范,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社会行为。
同时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的兴趣、愿望,发展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也有一些不足:(1)教材忽略了“评价”,对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没有注重设计学生自我参照、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活动。
(2)教材没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丰富的社会背景。
有的教材体现了面向农村的特点,但完全把学生局限于农村,不利于特定生活背景下的小学生全面了解丰富的社会现实。
(3)教材给与教师和学生自主活动和选择的空间还不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材中体现的不过充分。
2017年春第二学期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年春第二学期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17年春第二学期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增进学生良好品德的构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定能力,从而使学生取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以下: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有学生年龄大多在8岁,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烈,但是学生对题目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少.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构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留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分别是:说说我自己、我与家庭、我们的学校生活。
三、教材目标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构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1、初步了解自己的上风与不足,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知道取长补短的道理。
2、通过学生熟悉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能够张显自己的上风,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4、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知道应当尊敬、关心、孝敬父母长辈,知道感激父母与长辈,知道怎样去关爱家人。
5、了解家庭的主要情况,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承当家务劳动是自己的责任。
了解甚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知道邻里之间应当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相互忍让;知道邻里和睦相处可使每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增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导语】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017年春季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
2017年春季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17年春季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新课程标准要求1、《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
这种主题式框架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2、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
3、按照综合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的各部分和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
每一条标准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
4、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
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背景、区域、学校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
二、教材设计思路1、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谋求成长和发展,自我、自然和社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对关系。
其核心是儿童,侧重与儿童发展的课程设计则关注儿童的身心特征,设计出的课程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贯彻了儿童设计课程的理念。
2、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设计的健康安全地生活, 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集思品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身的课程,这四种教育需要在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反映。
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教学理念及建议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2篇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2)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品德素养,提高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2.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家庭关系与友情:a. 学习如何与家人和朋友相处,培养孝顺、友爱和乐于助人的品德;b. 学习与人分享,感恩父母和关心他人,培养谦虚、宽容和懂得感恩的态度;c. 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相帮助,培养家庭责任感。
2. 健康与安全:a. 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b. 学习自我防护和避免事故的基本方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c. 学习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培养冷静和应对能力。
3. 社区与环境:a. 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学习如何与社区的人和环境和谐相处;b. 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c.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1. 情景学习法:通过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品德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2.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意见。
3. 观摩学习法:通过观摩他人的品德行为和社会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体验式学习:安排学生参与实际的社区活动和环境保护行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知和理解。
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2. 作品展示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情景剧、漫画、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评价其对品德与社会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适合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材,如《快乐学习·品德与生活》;2. 影视资料:引用一些关于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影视作品,如纪录片、动画片等;3. 家长支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活动,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将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
同时,我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全面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任务,通过外出请教、自主钻研、集体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我校三年级共有学生23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1人。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这学期将继续教育学生既要学会做人,又要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启迪下学做事。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环境。
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材特点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教育的内容。
1、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
2、重视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和实现自我。
本册教科书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珍爱生命;第二单元主要是关心你爱护他;第三单元主要是出行的学问;第四单元主要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区友谊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有亲和力。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不便。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了解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社会上的事要由大家来做。
3、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材中第三单元“出行的学问”是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水平、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持续扩大,进一步理解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个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寻路和行路”这个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理解,ZUI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总要求:促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合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协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使用。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导语)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奠定基础,下面关于,希望可以帮到您!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东西南北中”,“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三年级思品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
在这一教育主题统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共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
1.我和我的同学;
2.我要安全地成长;
3.我的成长与家庭;
4.我的邻里生活;
5.我的成长与学校;
6.我的成长与他人;
7.家乡哺育了我。
这七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本册教材由后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主要是有关邻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单元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
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四个班级。
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三、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邻居家的小伙伴
第三周不给邻居添麻烦
第四周快乐的邻里生活
第五周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
第六周我是教室美容师
第七周我送老师一朵花第八周我的劳动感受
第九周有多少人为了我第十周不说话的“朋友”第十二周我的家乡在哪里第十四周请到我的家乡来第十五周可爱的家乡人第十六周我们共同的家第十七、八周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