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_刘凤朝

合集下载

“三元式”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三元式”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三元式”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作者:闫焕民唐耀庭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01期[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推进,会计行业对创新型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学研究生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端生力军,是推动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针对上述情况,构建了“三元式”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以夯实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功底、强化学术素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目标,依照研究生三年学制学术生命周期理论,将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设计为“学术启蒙→科研训练→创新产出”的三步骤全链条培养模式,通过优化研究生教研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教学科研多元融合的学术平台、定期举办科研团队学术活动等方式,实现会计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1-0071-04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活动逐渐增多,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更多新技术在会计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这些新背景、新形势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学研究生作为会计专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其更快速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一套完善的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既可以培养出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会计行业高层次人才,助力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可以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但是,我国部分高校会计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科研创新支持机制不健全,科研团队师生联动性不佳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三元式”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促进会计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

以往国内众多学者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诸多见解,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R_D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

R_D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
考虑到政府 R&D 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落实到通过创新产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 生产效果与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创新产出的形式除了专利外,还包括科技奖励、新产品开发、名牌 名标等。因此,仅以专利数量来衡量创新产出,稍显不足,且不同质量专利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天壤 之别。鉴于此,聚焦多种创新产出形式,探讨 R&D 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对政府相 关税收政策的制定来说更具意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 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上市公司年报、公司网站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各个渠道搜寻整理较为 全面的 R&D 税收优惠政策及企业创新产出信息,立足创新产出的视角,分析我国 R&D 税收优惠政策 的激励效果。
那么,R&D 税收优惠对 R&D 活动上游的投资行为具有的普遍激励作用,是否能带来较高的创新 产出,促使企业拥有更多创新产品或者更多专利?一方面,R&D 税收优惠促进企业 R&D 投入,大量 R&D 投入又带给企业更高的税收优惠额,如此形成的良性循环势必刺激企业逐年加大 R&D 投入,以 增加企业创新产出的可能。另一方面,R&D 投入有限度地增加并不必然地转化为创新成果的增加, 可能存在削弱这种关联关系的因素。例如,企业有可能为了获得优惠而重新标记,混淆其各项支出。 随着政府税收激励政策的出台,企业将其已经发生的非 R&D 支出重新标记变身为 R&D 支出,引起企 业支出的虚假增加,进而侵蚀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 (周华伟,2013)。[15]
2014年第11期 总第360期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NO.11, 2014 Serial NO.360
R& D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分析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发电企业经营模型与分析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发电企业经营模型与分析
必要支 持。 关 键 词 : 电企业 ; 发 系统动力学 ; 营过 程 ; 经 电力市场 ; 反馈
文献标 识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 M 7 ; 2 . T 3 F1 39
发电企业是投资规模大 、 运营周期长、 一次能源消耗多的特殊企业。同时 , 由于电能从生产、 传送到 使用瞬间完成 , 电厂供应的电力必需与负荷实时平衡 , 电企业又是一个对生产过程实时控制要求十分 发 高的企业。这些都对发 电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外许 多学者从生产 、 成本 、 经济、 管 理等不同角度 , 运用经济学 , 价值工程 , 博弈论等 , 就发 电企业经营活动进行 了深入 的研究 ¨ 。这些研 J 究大都集中在成本流程的核算以及竞价策略等方面 , 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长期性、 整体性 的分析 , 以 及对管理决策中的局部与整体、 近期 与远期 的关联的研究 。文献 [ ] 6 中从战略的高度对发电企业的成 本控制进行分析 , 构建 了长期 的战略性的成本决策框架。文献 [ ] 7 中从资产管理 的角度 , 以时间为尺度 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四个层次 , 并指 出发 电企业总经营 目标是 , 在现有的资产水平下和其设备 经济寿命周期 内, 使企业的收益最大化 。在发电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 , 对成本消耗产生重要影响的诸 多因素( 如设备可靠性 、 燃料价格、 能量市场需求等 ) 随时间动态变化 , 具有 不确定性或不易量化 的特 点, 仅依靠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决策模 型 , 使这 一复杂 的管理过 程模式化 , 往往会把一些被认 为“ 相对次 要 ” 因素或 可能 出现 的不 确定 、 量 化 因素排 除在 决 策模 型之 外 , 而 使所 实 施 的决 策 偏 离 企业 的实 的 非 从
系统 动 力 学 方 法 的 发 电企 业 经 营 模 型 与 分 析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苗慧;刘凤朝
【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
【年(卷),期】2010(012)004
【摘要】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0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政府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1978-2008年间,政府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0.48%,表明政府科技投入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作用还不是很大.要加强政府科技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不仅要关注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的总量,还要重视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的结构和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苗慧;刘凤朝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6
【相关文献】
1.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李元霞;王元彤;张顺和
2.财政教育投入、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J],
马筱萌;王宝海
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柴亮;余佳
4.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张少津;刘文艳
5.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整检验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为例 [J], 梁文凤;任大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作者:韩昀瑾李珊珊王政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01期摘要:华北理工大学以“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分层式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框架,巩固验证性实验,发展面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同时,通过建立在线视频资源等学习平台和创新实验教学视频库,实现了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完成物流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流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1-0084-03一、引言我国“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设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1]。

现阶段,高校已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致力于对创新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实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学生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需要通过理论与实验双重探索培养[2],因此,实验类课程是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智慧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更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因此,高校必须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探索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背景“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践课程,其实验设备为物流教育机器人,采用“实物模型搭建+编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于第六学期。

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现代物流装备”“物流场站和配送中心”“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等前续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风力发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风力发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风力发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创新与发展。

风力发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绿色的电力,还在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利用风的动能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然而,要实现高效、稳定且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却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创新。

在风力发电技术的创新方面,叶片设计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叶片是捕获风能的关键部件,其形状、长度和材质都对发电效率有着显著影响。

现代的叶片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和仿真技术,以实现更好的风能捕捉能力。

叶片的长度不断增加,这使得单个风力发电机在相同风速下能够产生更多的电能。

同时,新型的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叶片制造,以减轻重量、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发电机技术的进步也为风力发电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永磁直驱发电机和励磁同步发电机等新型发电机的出现,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与传统的发电机相比,这些新型发电机在能量转换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和故障发生率。

除了硬件方面的创新,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的风速测量和风向预测技术,能够让风力发电机更加智能地调整叶片角度和转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况。

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确保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始终以最优状态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量。

在风力发电的发展方面,海上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新的热点。

与陆地风力发电相比,海上拥有更丰富、更稳定的风能资源。

海上风力发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单机容量也在逐步提升。

然而,海上风力发电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条件,如高盐度、强风、海浪等,这对风机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浮式基础结构、海底电缆铺设技术以及远程监控和维护系统等方面都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随着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的成本也在持续降低。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近年来,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政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研究动态系统行为的方法,它强调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

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对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首先,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预测政策的影响。

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政策实施后系统的行为和变化。

模型可以包括政策的各个方面,如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可以预测政策对系统的影响,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在实施前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其次,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优化政策设计。

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到最优的政策方案。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比如政策的幅度和时机,来评估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的结果,从而提高政策的效果和可行性。

此外,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政策的长期影响。

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可以模拟政策实施后系统的演化过程。

这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的长期影响和潜在的不良后果。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模型的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然而,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参数,而且对模型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其次,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需要对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这对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对模型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模型结果的正确解读和使用。

综上所述,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仿真与评估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全面、定量的分析方法。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模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模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模拟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政策制定者需要预测和评估政策的潜在影响。

然而,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预测政策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模拟研究成为了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政策的影响。

一、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研究动态系统行为的方法,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和分析系统的变化过程。

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一系列的方程组成,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方程可以包括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从而全面地描述了系统的运行机制。

二、政策模拟的基本步骤政策模拟是指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以预测政策的潜在影响。

政策模拟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定义、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验证和模拟分析。

首先,问题定义是政策模拟的起点。

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确政策的目标和影响范围,以便建立相应的模型。

其次,模型建立是政策模拟的核心。

模型建立包括确定系统的边界、建立系统的结构和定义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步骤中,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确保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然后,参数估计是政策模拟的重要环节。

参数估计是指确定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具体数值,以使模型能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参数估计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

接着,模型验证是政策模拟的关键步骤。

模型验证是指通过与实际数据的比对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最后,模拟分析是政策模拟的结果展示和解释。

模拟分析可以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参数和变量,模拟不同政策情景下的系统行为,从而预测政策的潜在影响。

三、政策模拟的应用案例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政策模拟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1.经济政策模拟:政府可以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模拟不同的经济政策情景,预测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指标的影响。

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共3篇

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共3篇

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共3篇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创新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风电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也在快速发展中。

如何提高我国风电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将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探讨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产业创新研究方法,主要关注产业创新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动态性。

该理论认为,产业创新不是某个单独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共同作用。

在产业创新系统中,各个参与者通过协同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等方式,共同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创新系统。

首先,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风电产业创新体系。

其次,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机制。

最后,需要建设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二、方法1. 聚焦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应用研究的推广和应用。

例如,针对风电场电缆的开裂和老化问题,可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提高电缆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需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产业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3. 创新金融模式创新金融模式是产业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

在风电产业发展中,应重视风险投资和政府补贴等资金渠道。

此外,还可以尝试开展信贷衍生产品创新,支持风电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政策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是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在政策制定方面,应加大对风电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完善金融支持等。

2.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风电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政府、产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各参与者的协作。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内容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

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

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一)李斯特的国家体系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研究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落后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应该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时,首次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2019年第4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9No.4收稿日期:2018-05-10,修回日期:2018-07-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15XGL002)项目来源:西北工业大学种子基金项目“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ZZ2018209)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04.00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田庆锋,马蓬蓬,雷园园(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摘要:结合商业模式画布详细剖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陕鼓动力的商业模式九大构成要素,鉴于画布方法的局限性,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案例企业转型前后的存量流量模型,进一步剖析九要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有机组合促成了装备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产生。

最后借助Vensim -PLE 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显示,价值主张定位精准与否决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成败;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导向型路径优于核心资源导向型路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是一条系统集成创新之路。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系统动力学;路径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9)04-0008-11Study on Pat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Chinese High -end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Tian Qingfeng ,Ma Pengpeng ,Lei Yuanyuan(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 ’an 710129,China )Abstract :Combing with 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ine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of the high -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ngu Power Co ,.LTD.Then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anvas method ,the system dynamics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build the stock flow model of the case enterprise before and after its transforma-tion ,the study further analyze how the nine elements in different ways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ath.At last ,with the help of Vensim -PLE ,the software simulates and an-alyzes the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business model path selection is depended on the value proposition positioned accuracy or not ;The pat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egins with customer needs ,and ends at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demand -oriented path is superior to core resource -oriented path.The pat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a systematic road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Key words :system dynamic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ath study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创新系统的仿真分析

国家创新系统的仿真分析
n a t i o n a l ma r k e t ,t o g e t h e r wi t h t h e p o l i c i e s o f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mp o n. F r o m t h i s s t u d y , i t c a r l a l s o b e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e mu l a t i o n a l mo d e l i n g c a n i n c r e a s e o u r i n s i g h t i n t o t h e d y n a mi c s o f n a t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ma y h e l p
Ab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l o g i s t i c c u r v e, a n e mu l a t i o n a l mo d e l o f n a t i o n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o i nv e s t i g a t e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s t h a t a f t  ̄c t t he n a t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b y me a n s o f s y s t e m d y na mi c s .Th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e s i n ml a t i o ns s ug g e s t t h a t t he pr e f e r e n t i a l t ac t i c s o f s c i e nc e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e o n s t uc r t i o n,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r o pe  ̄y r i g h t s p r o t e c t i o n a nd f a v o r a b l e h o me ma r k e t s h o u l d be t a k e n t O b ui l d a be t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n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s h a r pe n t h e c o mp e t i t i v e e d g e o f d o me s t i c i n du s t r y i n

山东省科技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山东省科技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山东省科技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李新运;唐保国;任栋【摘要】根据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建立了山东省科技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经济发展3个子系统.根据山东省近30年来的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目标拟定了模型中的参数,采用Vensim软件模拟了山东省科技发展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得到了高、中、低3套方案,为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础依据,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年(卷),期】2010(012)006【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科技发展;预测;动力学模拟【作者】李新运;唐保国;任栋【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4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GDP总量保持在全国前三位。

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山东省科技发展明显滞后。

据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09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山东省综合科技水平排在全国第10位,其中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在第16位;全省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位于全国第23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化指数位于全国第9位。

“十一五”以来,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因此未来必须把科技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有效支撑起山东省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为了给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指标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拟与预测。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科技发展指标的模拟和预测进行了不少研究。

民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民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最初 发展 多依赖于 风险小 、成本低 ,能使企业得 到立竿 见影 的效果的投资项 目,偶 然性机遇扮 演着重要 角色 。企 业创新 的短期化行 为是 因为政府 干预过 多 ,市场没有发 挥应有 的作
遍从制度安排的角度 阐述 企业持续创 新 的决定 因素 ,拘泥于 对创新 因素 的直观描述 ,忽视 了企业持 续创新决定 因素之 问 动态 的互为 因果 的关 系。企 业创新是 一项 系统 工程 ,需 要企
图 1 民营 企 业 持 续 创 新 的 决定 因素
1 1 企 业 家 的作 用 .
性制度安排 ,通过特定 的产 权结构 、竞争 性的 内部 机制 和 以 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制度安 排 ,企业能够 摆脱对 特定资 源 的
约瑟夫 ・ 熊彼特的创新理 论认 为,创新 是企业家实 行对
依赖 ; 云龙 等 (08 将制度 结构 分为 正式 制度 安排 、 段 20 ) 非正式制度安排以及 制度环 境 ,认为合理 的制度 安排对的配置上 ,政府 的作用显 著 ,市 场的作用有 所弱化 ,导致 民营企 业过 多依赖 于政 府 的支持 , 短期化逐利行为 明显。同时 ,民营企业 家追求快 速发展 的期 望和整合资源 的能力也在特定 环境下促 成企业开 展短期 逐利 性创新研究 ,并尽可能利用技术 创新 的成 果实现 企业短期 的 快速发展 。 目前许多 民营企业 仍然局 限于单个项 目的创新 或局 部创 新 ,其结果最多是使企业获 得一时 的快速增长 ,难 以实现 持 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 的变革 以及创新 的扩 散 ,短 期化 的 “ 即时创新 ”模式很难使 民营企业具备持续 创新 的能 力 ,创新带来 的赢利 空间不 断被 挤压 ,导致企 业更加 着眼 于 当前利益 ,竞 争力无 法得 到提升 。因此 ,民营企业要 提高 创 新能力 ,必须实现 由 “ 即时创新 ”向持续创新 的转 变。 企业持续创新 是指 企业在一 个相 当长的时期 内,持续 不 断地 推 出、实 施新 的创新 计 划 ,并不 断 实 现 创新 效 益 的 过 程 J 。持续创新对 民营企业发展 具有重要 意义 :一是 使企 业 能够快速适应不断 变化 的市 场环境 ,有效 地配置 资源 ,满 足 市场需求 ;二是 不断进 行产 品 、工 艺 、管理 或 流程 的创 新 , 避免企业之 间的竞争能力趋 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在动态环境下 ,民营企业要 想在激烈 的市场竞 争 中立 于不 败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郑建平.杭州大中型建筑设计公司组织结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05.[2]陶郅,陈子坚,郭嘉.创造校园生活的中心舞台——合肥学院图书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1.11.[3]汪大炜.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设计回顾——定义非功能性空间[J].南方建筑,2012.03.[4]韩明清.合肥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创作谈[J].工程与建设,2008.03.[5]项秉仁,程翌.内在理性和外在逻辑——合肥大剧院建筑和室内设计[J].时代建筑,2010.05.[6]孟建民.渡江战役纪念馆[J].建筑与文化,2008.10.[7]毕功华.合肥网讯软件有限公司[J].建筑学报,2007.02.[8]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发明专利为能力表征要素[J].管理评论,2011.05.[9]艾英旭.建筑创新浅析[J].华中建筑,2005.01.[10]邹广天,于戈.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探析[J].建筑学报,2009.02.[11]王占中.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07.[12]马景忠.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的比较[J].建筑学报,2003.08.[13]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14]薛求理,陈晓扬.中国建筑师及其设计实践——从业建筑师问卷调查解析[J].建筑师,2003.01.[15]张伶伶,赵伟峰,李光皓.关注过程学会思考[J].新建筑,2007.06.[16]田利.建筑设计基本过程研究[J].时代建筑,2005.03.[17]罗相蓉,曾坚.中国建筑师设计竞争力及相关因素分析[J].建筑学报,2007.01.[18]王桢栋,陈剑端.沪港两地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筑综合体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12.02.[19]梁玮男,刘大平.建筑创新散布研究[J].建筑学报,2004.08.[20]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07.篇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英]G.勃罗德彭特著,张伟译.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黎志涛主编.建筑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沈祝华主编.设计过程与方法[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4]陈政雄主编.建筑设计方法[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5][挪]詹法格博格,[美]戴维莫利,[美]理查德纳尔逊主编,柳卸林,郑刚,蔺雷,李纪珍译.牛津创新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6]赵红斌著.建筑创作过程模式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7]沈克宁主编.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张伶伶,李存东主编.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主编,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2.[10]黄元炤主编.流向——中国当代建筑20年观察与解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1][美]塞缪尔亨廷顿主编,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2]戴志中、杨震主编.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鲍家声主编.建筑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4]胡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创新的实证性研究——公共建筑的`形态语言[D].合肥工业大学,2009.[15]李良亭.当代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的实证性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组织[D].合肥工业大学,2009.[16]陈建军.建筑创作过程对设计作品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17]张冰.哈尔滨当代建筑创作新潮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2010.[18]高呢喃.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19]刘婷婷.非正式创新网络及非正式交流空间的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7.[20]吴锦绣.建筑过程的开放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0.。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
2 多体动力学理论 ................................................................................................................... 9
2.1 引言....................................................................................................................................... 9 2.2 刚体运动学........................................................................................................................... 9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① Analyzed the utilization of wind resourc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nd power technology and sharing the research scholars of the wind turbine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② Basis of the wind turbine multi-body modeling, derivate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formulas of rigid and flexible multi-bod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also introduced. ③Based on the drivetrain’s structure and load transfer routine developing the drivetrain topology diagram. the flexible multi-body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d combining with the diagra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④Execute modal analysis on the SIMPACK software ,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its energy of the drivetrain were obtained. the two dimensional Campbell chart were drawn the information of potential resonance point obtained in the end. ⑤Each response components acceleration curve obtained by time domain torque sweep, this curve transform to frequency domain using the FFT method.the resonance point is determined by the transform curve peak value.

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方玉梅;刘凤朝【摘要】高新区创新能力反映的是“环境支撑—组织运行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价值逻辑.文章据此提出了以组织运行能力为核心的高新区创新能力四维理论模型,构建了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且存在巨大差异;各分项能力指数除环境支撑能力略好外,其余各分项指标均较弱,尤其是组织运行能力.因此,提升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要遵循高新区创新能力形成的价值逻辑,健全完善高新区创新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高新区发展方向,避免高新区偏离创新发展轨道.【期刊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5)004【总页数】7页(P26-32)【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四维理论模型【作者】方玉梅;刘凤朝【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正诱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形成。

党的十八大适时地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国家高新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功能与重要使命。

根据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2013年11月8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届国家高新区主任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以全国105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发表的《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为标志,国家高新区“第三次创业”正式启动。

科学评价高新区创新能力现状,对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第三次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关于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外没有直接相关研究,而主要集中在高新区成功因素和区位条件、发展评价等方面,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就是硅谷指数(index of silicon valley)。

基于“科研—转化”的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科研—转化”的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科研—转化”的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研究刘连峰;孙玉涛;傅瑶;刘凤朝【摘要】针对高校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贡献薄弱的问题,文章基于科研和转化两个方面从全面领先、科研主导、转化主导和全面追赶四种类型探讨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发展模式分布呈典型金字塔结构,2008~2010年高校科研和转化能力均显著提升;科研主导模式主要是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校,转化主导模式主要是以工科为主的理工科高校;“985工程”高校科技发展模式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之间紧密相关.【期刊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4)002【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科研—转化;高校科技;发展模式【作者】刘连峰;孙玉涛;傅瑶;刘凤朝【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4一、引言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发展呈现出诸多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高校科技创新重点关注论文、专著和专利等科研产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环节薄弱。

科技成果转移是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企业获取新技术的主要途径,但是“一刀切”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和雷同化的高校发展战略难以发挥各高校自身的科技工作特色,严重制约了科研活动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

因此,构建高校科技发展指标体系,测算科研和转化能力,从两个维度识别高校科技发展模式问题,对于各高校科技发展定位、目标和管理,支撑高校特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高校科技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区域和高校两个层面测度高校科研(学术、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2]。

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2.知识积累与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三者之 间的关系n= e2f(K,A)= e2f(K, A0+ e1K)。它的含义是: ① 知识积累与创新实践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创新素 质的高低;② e2表示创新实践能力素质效率系数, 用来反映知识积累K和创新实践能力A对人的创新 素质n的一个影响程度。与e1一样,e2在短时间内稳 定并且数值较小;③ 在这里e2可正可负,因为素质 的最终提升还是受到一个人的心理、价值判断等社
目前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 能力培养的制度化层面以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方法和途径上。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 面则主要集中在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及评价体系本 身的构成要素,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大部分还主要 是采用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只有少数通过建立一 套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或模糊综合评 价理论进行评。
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11卷) 第3期 创新人才培养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09,Vol.11,No.3
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 Q = AK n = ( A0 + e1K )K n 中A0与n相对稳定, 在短期内可以看作是常数,只有K是可变的。
1.知识积累与创新实践能力关系模型: A=A0+e1K。它表明:
① 一个人创新实践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知识 积累K的大小,同时,还受到知识积累创新实践能力 效率系数e1的影响;② 创新实践能力常数A0不小于 零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正常人将知识应用于创新实 践最基本的能力;③ 知识积累创新实践能力效率系 数e1表示一个正常人获取单位知识积累后创新实践 能力提高的大小。不同的人,e1不同,而且在一定 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另外,e1常态下会是一个 较小的值,因为虽然一个人的创新实践能力不会像 知识积累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它的 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8期2011年8月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2,No.8August ,2011收稿日期:2009-07-30;修回日期:2010-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中国路径选择”,编号(70973012),期限:201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R&D 投入绩效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编号(70773014),期限:2008.1-2010.12。

作者简介:刘凤朝(1954-),男,吉林通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技评价与科技政策研究。

冯婷婷(198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体系分析。

文章编号:1000-2995(2011)08-009-0017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刘凤朝1,冯婷婷2(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本文从分析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入手,建立基于过程导向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

首先,通过将国家创新体系划分为载体、环境和成果三个子功能模块,绘制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间的一般因果关系图。

其次,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政府政策对创新成果影响为主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最后,通过向创新系统内输入延时、脉冲、阶跃函数,进一步探讨政府科技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税收优惠等对国家创新体系产出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创新能力;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1引言国家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核心指标,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比较,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以OECD 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长期处于不均衡发展态势[1,2,3],创新环境(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认识到,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

1.1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研究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的理论生长点。

由于国家创新能力测度需要跨国数据的收集和综合比较,因此国际组织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

1997年,OECD 出台了《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和指标1997》研究报告[1,2],提供了一个对OECD 成员国科学、技术和产业活动绩效进行比较的分析框架。

2000年,欧盟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制定了《欧洲创新记分牌》[3,4,5],提供监测欧盟科技进步的指标体系。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WEF )的ICI 指数[6],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 )的CST 指数[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的TAI指数[8]以及世界银行(WB )的KEI 指数[9],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的CIP 指数[10]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案。

阿齐布吉和和柯克(Daniele Archibugi ,Alber-to Coco )[11]借鉴了UNDP 的TAI 指数和UNIDO 的CIP 指数,提出了用于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差异的新指标。

阿齐布吉和柯克(Daniele Archibugi ,Alberto Coco )[12]还将柯克与·18·科研管理2011年WEF、UNDP、UNIDO等测度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测度方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卡特里希(Fulvio Castellacci)[13]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建立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而是在国家创新能力测度基础上对结果进行深入的数量分析。

1.2国家创新能力理论模型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费尔曼、波特和斯特恩(FP&S)(Jeffrey L.Furman,Michael E.Porter,Scott Stern)[14-16]基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运用该框架分析了国家层面创新强度的影响要素,检验了国际专利申请和国家创新能力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FP&S的主要贡献是:第一,在创新能力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概念,强调对于国家而言其创新成果世界新颖(“new-to-the-world”)的重要性;第二,认为公共创新基础设施、集群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FP&S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是对OECD研究成果的深化。

2005年胡和马休斯(Mei-Chih Hu,John A. Mathews)[17]以东亚5个后发国家为样本重新整理了FP&S方法,收集了可比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和FP&S的发现具有相似之处。

2007年M&J[18]重点研究了台湾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对台湾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

胡和马休斯的工作是在波特等人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2005年M&J 提出国家创新能力是国家持续创新活动的制度潜能,强调创新的持续性以及制度对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2007年又对波特等人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认为衡量技术领先国家和技术落后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标准应该存在差异,前者为世界新颖(“new-to-the-world”),后者为国家新颖(“new-to-the-country”)。

FP&S和M&J为后来的国家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并被学者们[19,20,21]广泛应用。

1.3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创新能力的概念框架是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的理论前提。

然而,现有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是通过要素罗列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的体制、政策乃至经费和人力投入等作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其作用已体现在论文和专利产出的变化之中,但在指标叠加的测度范式下,它们却被作为独立要素纳入到计算结果之中。

将这一概念框架移植到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研究领域时,便陷入了“用能力解释能力”的困境。

因此,需要在现有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特点,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以便为国家创新能力测度和形成机理分析提供科学的概念基础。

(2)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认识到,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这些不同的作用要素哪些是决定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因素?它们在创新体系运行中呈现何种动态关系?各自的作用效果如何?学术界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与对策设计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建立过程导向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动态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验证投入要素中哪些是决定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变量,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或者牵制等问题。

既从微观层次上探讨各个要素的作用情况,又从宏观角度揭示国家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实现该研究从静态测度向动态分析的跨越,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分析方法与模型构建2.1分析方法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载体是由各种要素通过多重因果反馈构成的复杂网络,这种结构和运行关系决定了一般的数学工具难以处理此类问题。

国家创新体系的某些驱动要素在现实研究中很难找到与其匹配的系统数据,因此,必须将其作为过程变量,纳入到模型体系之中,通过其对输入变量功能的传递效应影响系统的输出。

第8期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19·系统动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系统,其又可分为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管理等子系统。

本文所研究的国家创新体系属于科技系统,而科技系统是经济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属于系统动力学可研究对象之列。

社会系统和一般系统的区别在于社会系统中政策环境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政策改变导致原因要素改变作用方向和力度,或者造成作用延迟。

因此,决定了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从而导致了从数量关系上看,原因对于结果的作用不明显。

这种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结果要素对于原因要素在时间上的滞后性、非线性、结果出现的无规律性。

这种滞后性、非线性、结果出现无规律性特征同样也存在于国家创新体系中,而系统动力学正是解决这种系统非线性特征来自要素间相互作用及多重反馈问题的有效途径。

2.2模型构建2.2.1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的概念框架绘制国家创新体系运行因果关系图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重要环节,要理清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因果关系,必须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功能划分。

笔者在分析国家创新体系运行关系的基础上,将其构成要素划分为载体、环境和成果三个功能模块:载体模块包括创新人员、研发经费和创新的社会组织;环境模块是创新活动的社会支持;产出模块是指创新活动成果。

2.2.2基本假设与一般因果关系的确立在概念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模块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两组基本假设(如图1所示),第一组是关于功能模块间作用关系的假设,即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模块、创新活动的载体模块以及创新成果模块之间作用关系的假设;第二组是关于要素间作用关系的假设,即环境、载体两个功能模块的构成要素对创新成果要素影响的假设。

若要验证假设的真实性,必须运用数据和一些统计方法,然而脱离系统特点的测算往往缺乏可信性。

因此,笔者根据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的概念框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一般因果关系图,如图2所示。

然后根据一般因果关系图、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选取指标,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对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确定合适指标,绘制反映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图1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基本假设Figure1the basic assumption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2.2.3基本假设检验以及流图的构建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强调一个“明确”和三个“面向”,即明确目的、面向问题、面向过程、面向应用。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针对同一个系统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能不同。

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创新,政府是制度创新的推进主体。

因此,笔者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拟以政府的制度构建对创新成果的影响为主线展开,观察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实施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